不瞞你說,賈樟柯從小就是文學青年

你可能不知道,賈樟柯的文學天賦是自小就顯現的——中學時,他便在《山西文學》發表小說,更是山西省作家協會的會員。為什麼沒能從事文字工作?賈樟柯解釋:” 那時候我是文學青年,確實寫得還可以,山西省作協辦了讀書改稿班,我還在里面改小說。主要是因為成績太差,沒考上大學。懷着謀生的想法去學了電影,但至今都熱愛文學。”

賈樟柯

近日,” 江湖與柏拉圖——李敬澤、賈樟柯對談《會飲記》” 在北京舉行。看到這個活動標題,我們能想到很多東西,比如 ” 會須一飲三百杯 “,比如賈樟柯的《江湖兒女》,當然,最重要的是那個多少人津津樂道卻又說不清楚的江湖。

李敬澤,著名批評家、散文家,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學》主編,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會飲記》收錄了他近年來在《十月》雜誌專欄刊登的系列隨筆。書中一篇名為《夜奔》的散文,最早的名字便是《江湖》。

李敬澤(左)與賈樟柯(右)

李敬澤說,江湖太大,一篇文章不能寫好,所以不敢叫這個名字。” 各種各樣的身份、工作、狀態,使我們生活有意義,我們所信的、所期待的,便構成了江湖。江湖還是在心里。你以為你身在江湖,其實是你心里有江湖。”

賈樟柯一口氣看完了《會飲記》,覺得李敬澤不做導演真是可惜。他認為,《會飲記》里就有一個江湖,” 古人講『天視地聽』是掌握宇宙靜在其中的能力,而這本書就有這種能力 “。

賈樟柯說:” 文學和電影有一個統一的地方,就是時空都是非常自由的。李敬澤能從古希臘聯想到當今,從蕭紅聯想到宋徽宗,說明他是一個在文學國度里自由行走的人,是一種文學帶來的超能力。只有把文學當作故鄉,熟知文學和哲學線索里面發生過的溝溝壑壑的人,才能夠這樣自由。”

拍攝《江湖兒女》時,翻譯對賈樟柯說,能不能重起一個英文名字,因為 ” 江湖 ” 這個詞在英文、法文里都沒有對應的詞,” 太中國了 “。

” 我用一整部電影講這個說不清楚的語言之外的東西。江湖是一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對方就是你的江湖。江湖中人,互相理解,理解的就是這種命運的偶然性。我們只能用江和湖,來代表人山人海里共同的東西。” 賈樟柯說。

賈樟柯

賈樟柯,中國著名導演、編劇、製片人。曾執導《小武》《站台》《三峽好人》《山河故人》《江湖兒女》等電影,摘得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等重要國際電影節獎項。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