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把你送出國,咋還要上補習班?

剛來到加拿大上學的某一天,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張同學走進教學樓,准備上課。見到教室里上一節課還未結束,她便先在走廊的椅子坐下。這時候,一個校外補課機構的工作人員向她走過來,用中文問她願不願意補課。

她自認為這門課學得還不錯,便明確表示不願意。接下來,工作人員卻開始向她強行推銷,介紹起論文寫作的方法。她感到詫異卻也無奈,補習機構在校內的地毯式推銷,只是溫哥華蓬勃發展的大學補課業的一個縮影。

2018 年 11 月,號稱 ” 加拿大第一教育品牌 ” 的華人大學補習機構 ” 速成教育 “,迎來了他們的五週年生日,這家學生數量已經達到了 2400 人以上,並在大溫哥華地區開設了六家實體分校。在盛大的年會上,他們展示了來自眾多政壇人物乃至加拿大總理送來的賀電,活動也邀請了溫哥華眾多華人名流,為年會增光添彩。這次活動的浩大聲勢表明,以單純應試為目標的大學補習業,已然進入了溫哥華華人經濟的主流。

在加拿大的東部,另一個大學補課機構 Easy 4.0(讓你的 GPA 輕松 4.0)也頗為成功,從大學補習開始,業務已經開始遍及外賣、求職和健身等各個方面。” 東西兩開花 ” 的加拿大補習機構,已經引發了一系列的公眾討論。

當中國還在為教育問題爭論不休的時候,單純、直接、赤裸的應試教育卻已經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蓬勃發展,並成長為華人產業中的重要力量。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為什麼要選擇補課?本應是 ” 中國特色 ” 的應試教育,為何能夠在加拿大紮下根來?

● 加拿大一所大學的課堂 / 網絡

雖然在表面上宣傳各異,但是這些補習機構的核心業務模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為大學生提供各項課程的考試准備服務,包括一對一輔導以及多人的集訓班等,讓他們能夠在考試中獲得比較高的分數,至少保證不掛科,從而能夠順利地升學並拿到文憑。而這些林林總總的補習機構,一般也會拿 ” 至少保 B”,或者 ” 沖 A” 作為課程的賣點。分數,而非知識,是這些機構核心的服務。

面對如此誘人的承諾,也難怪有眾多學生選擇在這些機構進行補習。而張姑娘,就是補課大軍中的一個很鮮活的例子。

在大學的第一門課上,她的桌子上就已經佈滿了各個補習機構的宣傳材料。當時她覺得這些宣傳材料很惱人,甚至親自向我發微信抱怨 ” 都大學生了還補什麼課?” 但是等到期末考試之前,面對成堆的復習資料和 ” 天書 ” 般的課堂筆記,她最終默默地選擇了其中的一家補習機構進行補課。

當然,更令她感到尷尬的,是她在補習機構的課堂上還碰到了班上的其他同學。曾經都憧憬着能夠自主學習的留學生,卻在課外補習班上偶遇,在尷尬之餘,也揭示出大學補習的影響之深入和廣泛。

光是面向中國留學生的補習項目,就能夠發展成為繁榮的產業,背後是不可忽略的留學生人口基數。在過去十年,在加拿大的中國學生數量呈現一種 ” 井噴 ” 的狀態,數量增長了 226%。

以位於溫哥華的英屬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為例,該校過去五年間招收的中國本科留學生數量硬是從 2013/14 學年的 1784 人,增長到了 2017/18 學年的 4406 人,已經與中國一所普通高校的每年本科新生數量相當。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校園 / 學校官網

在教育資源總量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招收學生的數量的增加,就意味着單個學生所能夠享受的教育資源的減少。人生地不熟的留學生群體,自然在學習方面面臨更大的壓力。

同時,加拿大的大學本身具有一定的淘汰率,根據一項 2013 年的調查,有 14% 的加拿大大一學生沒有能夠升到大二。而 2014 年,更有 400 多個留學生因為學業荒廢等原因從加拿大被驅逐回國。所以,面對龐大的學業壓力,選擇補課就成為了留學生群體的一種 ” 自救 ” 方法;通過額外補習,留學生們得以提高分數避免 ” 掛科 “,從而能夠最終拿到學位。

加拿大大學的補習業,雖然讓留學生減少了學業壓力,扭轉了被 ” 淘汰 ” 的命運,但也沖擊了大學里正常的學習秩序。補習機構手握眾多優質的教師和學習資源,必然會讓不參與補習的學生相對遭受劣勢。

在我之前擔任助教的一門課上,老師在課程大綱上就寫明了對課外補習服務的不鼓勵的態度,並希望所有接受這些服務的學生能夠向老師報告,並提交課外補習機構的作業修改稿件。當然如我所料,一學期下來,並沒有任何學生願意向老師報告這樣的信息,畢竟這樣的信息披露並非強制,更有可能影響成績,完全是一樁吃力不討好的買賣。在課程大綱上的 ” 善意提醒 ” 之外,我也沒有看到加拿大大學針對課外補習拿出的任何實質性的對應措施。

● 2019 年 3 月 23 日,北京第 24 屆中國國際教育巡迴展上,加拿大留學展台 / 視覺中國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課外補習業的增長沖擊的並不僅僅是加拿大大學的學習秩序,更是中國社會對加拿大教育的美好想象。

在 Google 搜索引擎中輸入 ” 加拿大 應試教育 “,出現的清一色是對中國式應試教育的反思,以及對 ” 單純分數論 ” 的質疑。這些形形色色的媒體聲音,無不描繪出加拿大 ” 反應試教育 ” 的美好圖景。

然而,加拿大大學補習業的迅速發展,卻是對 ” 反應試教育 ” 圖景的直接顛覆——學生即使離開了中國的大環境,卻在加拿大依然陷入到應試教育之中。

如果說在中國的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應試教育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那麼在加拿大,留學生紛紛選擇這種見效快但收獲僅侷限於成績的課程補習,的確是對出國留學這一路徑的諷刺。但這也揭露出在留學生群體擴大的今天,海外留學這一教育形態更容易偏離所在國教育模式,轉向學生來源國的傳統 ” 特色 “。

溫哥華地區大學校外補習的下一步究竟如何,尚是一個未知數。但毋庸置疑的是這些補習機構已然成為了溫哥華華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將會有更多的留學生走入這些機構,成為補課大軍的一員。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世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