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劍橋隨筆 初中的孩子如何規劃去劍橋?

第一是敢夢想。不要覺得牛津、劍橋遙不可及,如果連想都不敢想,它們就是遙不可及的。敢想,是一切的開始。但我不希望父母向孩子灌輸要上牛劍的想法,應該創造條件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生成這個願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帶他們來牛劍,但不要跟很多旅遊者那樣這看看那看看,而是參加牛劍夏令營,真正在這里呆上至少兩週,體驗這里的學習氛圍、學生和老師。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可以試一試下文第三條中所提供的其它渠道。有一點需要知道,牛劍各個學院本身是不對外搞營地活動的,都是外面教育機構租用校園,組織牛劍的師生或者外面的老師來做的,但只要是正式注冊的機構,質量都比較有保障。英國的營地教育也和學校教育一樣,接受OFSTED(英國的學校認證機構)的評估和檢查。

第二是有自己真心想學的學科。這一點其實是最難做到的,很多孩子看似挺喜歡某個學科,但是深究下去,很大原因是因為這個學科他們的成績一直很好,或者學起來不費勁但仍然有挺好的成績。真愛的表現是什麼?是不僅痴迷於學科本身的學習,而且凡是和這個學科相關的書和事,不用督促,義無反顧地鑽研,自得其樂,絲毫不考慮是不是對大學申請有用?是不是浪費時間?是不是會無果而終?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言退。這種喜歡應該在孩子進入初中就萌芽,到了初三基本定向,這樣,孩子才可能在高中有充分的時間探索和拓展他們的方向。

第三是真心喜歡這兩所大學。誰都會被它們的外表所傾倒,但是,是否真的瞭解大學的靈魂和追求,是需要長期接觸的,比如探訪大學、定期訪問官網、參加大學舉辦的在中國的活動、關注大學的歷史和資訊、結識學長保持聯系等等,都可以讓我們知道這兩所大學究竟好在哪里,是不是和我們的三觀相配,而不是僅因她們排名高而仰慕。

總而言之,對夢想、專業和大學的愛,是一切的前提。不僅牛劍,哪個大學都一樣,沒有這些,就是申請成功了,可能會在後面的學習中出現問題。每年考入牛劍卻因成績達不到要求或心理原因而不得不轉學的孩子不是個位數,這里的學習和生活都充滿挑戰,如果不是真愛,很可能知難而退。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