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其實就是祖上有塊好地

——《一經》8

接上文中的一句:伏羲對著蜘蛛發獃……

世紀之問1:西方人為什麼沒有發明易經這樣的經典?

世紀之問2:中國為什麼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存活的國家?

世紀之問3:華夏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差別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是什麼?

答:西方人從來沒有機會、心情、志趣……對著蜘蛛發獃。

易經這樣的文化精品和文明成果,只能發生在中原這樣的一塊好地上。

易經其實就是祖上有塊好地

01

美國國會是個什麼鬼?為什麼通過對中國的全面對抗文件?我們怎麼辦?

老百姓的一句話就懟回去,聽喇喇古叫喚還不種莊稼了?

戰略焦慮。

西方人從古希臘開始到現在,始終在一個戰略問題上陷入到永遠的焦慮中:種地?還是經商?

如果種地,但地不好,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莊稼養不活,糧食不夠吃。

如果經商,就少不了打仗,還要戰勝海洋,更要霸權至上。

更難受的是,農業是第一產業,商業排到第3、4567890了,農業、工業不咋屌商業,IT、5G、AI……任何一個新產業出來,都把商業往後邊緣化了一些。

1是必須霸權主義2是這個霸權總是建立在商業之上,遠不如農業的踏實、工業的壯實、信息業的厚實,別人看上去吧是色厲內妊,自己心里吧是空虛得很,心里其是沒有什麼底。

一個國家,整個西方,整天愁一件事:搶糧。

這樣的國家戰略設計,為了完成這樣的國策,哪有功夫、哪有心情、哪有閒情逸志看蜘蛛結網?發明太極八卦?編撰易經?

義大利有位作家叫卜咖丘,作品《十日談》是部短篇小說集。寫幾個段子拿去發表了,被教會通緝抓住流放掉。流放結束回來再寫再發表,那就在通緝再流放。虧了是短篇,要是寫部「二十四史」先得折騰死。

倒不是說他們西方人不會享受,只是說他們骨頭里、半夜驚醒出冷汗的時候,焦慮:數字人民幣如果順利推出,自己還能瀟洒幾時?

易經其實就是祖上有塊好地

02

北方的農民,有個農閒的功夫。東北的農民,貓冬的時間不比下地幹活少。

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我這里兩個數據。

1982年糧食總產量是35350萬噸。這個產量在宋朝時候不止一次的達到過。當時人均糧食占有量達1400多斤。宋的首都在哪里?河南是中國的產糧大省不?

第2個數據是,以河南為代表的中原地區有400萬平方公里,加上溫帶季風氣候,大中原之上的大中國,就是中國人從來不怕鬼、不聽邪,不畏帝國主義紙老虎的底氣所在。

是的,我們有的是底氣。

什麼叫國家國內雙循環?因為我們祖上有塊中原這樣的好地,才能有易經這樣的文化精品的誕生——太極,把一條魚放進太極,就是台永動機。

就像種地的農民,即使是在貓冬的時候,仍然是眼睛向內,挖掘內生動力,幹嘛呢?吾日三省吾身的道德訴求:道德立人、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國以道德立國。

八卦,是開春種地後天天都要使用的工具——太極1、陰陽2、三寶、四季、五行、六藝、九宮、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山海經、黃帝內經、易經、道德經、論語……的永恆主題。

易經,誕生在中原這塊世界上少有的好地上,刀耕火種,男耕女織,只要謙遜得像腳下的這塊土地,只要充實得像那沉甸甸的果實,日子就是紅火的,生活就是幸福的……樂天知命的民族性格:不惹事,不怕事;知足常樂,順其自然;勤勞智慧勇敢,公平正義奉獻。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例如希臘那個石頭砬子的地兒,據說是出了那麼多哲學家,被西方人吹到了天上的,他們甚至因此批評我們中國甚至沒有哲學和哲學家。

但實際情況是什麼呢?把西方的所有文化人、專家、大師們拎出來,串成一大串的看,哲學基本問題就一個:沒糧食吃,咋辦?

西方哲學,為什麼是一元論?

餓得眼睛發藍,把世界(哲學層面的)分成兩份:1有糧的2搶糧的。

這個就是他們哲學的根本屬性:兩分法。

我是我,你是你。我和你不共戴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沒商量,不討論,直接開干,說打就干……太餓了,真的活不下去。

西方人有了麵粉,只會烤麵包,上頓吃下頓吃頓頓吃。看著拜登給菅義偉準備的那個麵包夾肉,我反正已經笑掉大牙。因為我家樓下肯德基旁門的北京炸醬麵,光菜碼就有8種。

可以想見,古代的西方人搶到了麵粉,哪有功夫包餃子擀麵條蒸狗不理包子?急都急死了不?

寫到這里,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他們西方人會把饕餮大餐判了重罪,在地獄和煉獄里都有饕餮者在贖罪?

易經其實就是祖上有塊好地

03

以易經為大百科全書,為中國傳統文化奠定了三個基礎即哲學、科技和思想基礎。

同時,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不僅是因為時間早,而且是因為起點高。

第一個高點,是主觀內省式文明形態。

這種文明的特徵,是挖掘內生動力,以乾卦為引領的大幹、苦幹加巧幹。全部64卦,簡直就是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的古代版。

第二個高點,是合和為上的文化理念。

中原的稼穡之道,中國的農業發展,最離不開的是公社情結和農耕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千百年來與黃河長江兩條母親河的親密接觸,在抗洪減災,分水共田的過程中,天下為公的大一統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個高點,是科技創新的技術進步。

易經,是唯一體、用兼備的文化精品。比《道德經》實用,比《論語》可用,因為同時流行於官場和民間,成為中國社會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墨家的「兼愛」「非攻」在易經這里得到了真正的實現。

尤其是墨子在科技上的鑽研和跋涉所體現出了的能工巧匠的特質,是中國四大發明產生的不二源泉。

易經其實就是祖上有塊好地

種地、農民、易經、太極、農事和日子,發明與創新,漫長的舒緩的悠閒的田園牧歌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伏羲創作八卦的時代,是中國進入大農耕文明的肇始。在百年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到來的時候,福佑中華,易經誕生。

在隨後的6000多年歷史中,農民、農村、農業這三農問題,始終非大智慧無以對。

好在有易經,它首先是農業社會主義的產物,其次是中原農業社會結構的總結,再次為農業現代化甚至人類的未來做了引領——無極生太極……太極復無極。

來源:kknews易經其實就是祖上有塊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