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份愛因斯坦手稿被公開,生前理論謎題有望解開

愛因斯坦已經去世64年,但是關於他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除了科學方面,大家對這位物理學家的生前遺物同樣抱有很大的熱情。去年3月愛因斯坦一張對一名年輕女子表達傾慕的手寫字條6日在耶路撒冷拍賣,以6100美元成交。2017年8月2日,他的一張「吐舌搞怪照」,當地時間7月27日在美國一間拍賣場競標,最後以12.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110份愛因斯坦手稿被公開,生前理論謎題有望解開

德國已故科學家、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將於週四(3月14日)迎來140週年生忌,為緬懷這位殿堂級科學巨匠,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吉瓦特拉姆校區(Givat Ram)的愛因斯坦檔案館於當地時間3月6日展出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生前撰寫的110份手稿,據瞭解其中有許多內容在此前從未被公開過。

110份愛因斯坦手稿被公開,生前理論謎題有望解開

新展出的手稿大部分是愛因斯坦於1944年至1948年期間留下的字跡較小的數學演算筆記,此外還有一封1935年寫給當時居住在瑞士的兒子漢斯·阿爾伯特(Hans Albert)的信件、四封寫給同樣身為科學家的摯友——米歇爾·貝索(Michele Besso)的書信,以及一些論文和未經發表的科學文章等。

據檔案館學術顧問哈諾赫·古特弗羅因德(Hanoch Gutfreund)介紹,這些手稿「展示了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他所遭受的困擾,以及他下筆的構思和推導結論的邏輯順序」。在新聞發佈會上,檔案館館長羅尼·格羅斯(Roni Grosz)博士表示,這些手稿「十分罕見」,世人可以從中窺探出愛因斯坦的生活和他所經歷的人生。

在所有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從未被發表、且一直到公開前仍被認為失傳已久的科學手稿。這份手稿是愛因斯坦在1930年向皇家普魯士學院提交的關於「統一場論」(Unified Field Theory)論文的附錄,該附錄自1930年後就從未有人見過。為了把自然力量整理統合成為單一理論,愛因斯塔為此鑽研長達30年。古特弗羅因德對此發表評論,「這真的讓我們又驚又喜,這頁手稿就在這里,和新的數據一起出現了。」這份塵封已久的手稿一經面世,很可能標志着困擾學術界的謎團行將破解。

在1916年的三封信中,愛因斯坦提到了他對原子吸收及發射光的研究,這一概念在後來成為激光技術的基礎。幾十年後,他在1951年12月12日寫下的另一封信件中表示,他仍未能理解光的量子性質。「五十年的思考並沒有讓我更接近於什麼是光粒子的問題。今天,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知道答案,但實際上這只是在愚弄自己。」愛因斯坦寫道。

在其他檔案中,這位德國出生的科學家表達了對納粹黨崛起以及其他一系列科學和個人問題的關注。1922年8月,愛因斯坦在寫給妹妹瑪雅的信中表達了對納粹黨的保留意見。1933年,他在信件中詳細描述了自己逃離納粹的行為以及他幫助猶太人逃離希特勒政權的工作。在1935年寫給兒子漢斯·阿爾伯特的信件中,愛因斯坦寫道,德國的事情「正在慢慢開始改變」,並補充說「我只希望我們不會首先發動歐洲戰爭……歐洲其他國家現在開始認真對待這件事,特別是英國人。」

「這些都是他的筆記摘要,一旦他腦海中有個想法靈光一現的時候,他總會立刻用潦草的字體記錄下來,並孜孜以求最終的結果。」古特弗羅因德告訴路透社記者。

1879年,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一個猶太家庭。由於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他曾於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紀元。他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世紀偉人」。在阿道夫·希特勒掌權後,愛因斯坦因受迫害放棄了德國公民身份,從此定居美國。

110份愛因斯坦手稿被公開,生前理論謎題有望解開

愛因斯坦是希伯來大學的創始人之一,並擔任耶路撒冷機構的非常駐州長,他曾在遺囑中表明要將自己的著作捐贈給該大學。目前,希伯來大學已收藏有8.2萬份愛因斯坦的物件,包括手稿、信件、證書和獎章等,收藏數量為世界之最。策展人羅尼·格羅斯(Roni Grosz)在聲明中感慨道,「愛因斯坦已經成為一個與他真人脫離的神話,這個神話將在未來幾年內永遠存在,我看不到它的終結。」1955年,愛因斯坦在美國新澤西去世,享年76歲。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科技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