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座佛塔遭四次毀壞,結果卻兩度發現寶藏,埋着141件稀世文物

佛塔是我們常見的一種建築,自打佛教傳入中國後融合了中國精髓開始從印度本土的覆缽式建築轉而形成了亭閣樓閣式建築,也就是我們如今常見的佛塔建築形式。一般來說歷史上有名望的佛塔,其中都會供奉有高僧的舍利,今日要說的這座塔也確實暗藏有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山東一座佛塔遭四次毀壞,結果卻兩度發現寶藏,埋着141件稀世文物

這座塔叫做太子靈蹤塔,位於汶上縣城西北隅寶相寺。寶相寺的歷史淵源極深,建於北魏年間,被稱為「東土第一道場」。就是這麼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佛塔卻遭四次毀壞。第一次是1938年正值抗日時期,古剎被日本人毀壞夷為平地。第二次則是1947年,遭遇炮彈重創,第三次則是1958年,一口萬斤重的大鍾被拿去煉鋼了,第四次則是1960年左右,塔基被盜而損壞。

山東一座佛塔遭四次毀壞,結果卻兩度發現寶藏,埋着141件稀世文物

太子靈蹤塔可謂是命途多舛,歷經千年來都沒事卻在20多年間遭遇四次大創。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是因為這幾次大創結果使得人們兩度發現寶藏。第一次是1993年修葺時,在塔的地宮內發現埋着141件稀世文物。第二次則是1994年時再次修葺時,發現了塔宮的隱門,而這次則是更重大的發現。

山東一座佛塔遭四次毀壞,結果卻兩度發現寶藏,埋着141件稀世文物

我們先說第一次發現,那141件稀世文物有佛真身舍利,還有捧真身菩薩、銀菩薩等,而這些都是一級文物。其中的捧真身菩薩是鐵胎泥塑,有50公分高,菩薩發髻高束且身着五彩天衣,形象又逼真。值得一提的是菩薩為雙膝跪姿,這是因為這尊菩薩是為了供養真身舍利而製作的,極盡虔誠。

山東一座佛塔遭四次毀壞,結果卻兩度發現寶藏,埋着141件稀世文物

第二次發現則更是聖品,而且經歷也值得一提。當時考古隊進入地宮內,發現里面檀香撲鼻且金光閃爍,這一香氣繚繞的場景讓在場的專家激動不已,因為這預示着墓中將會有一些世所罕見的東西。的確,大場面後文物讓所有人震驚,入目的是一座石匣。

山東一座佛塔遭四次毀壞,結果卻兩度發現寶藏,埋着141件稀世文物

而當打開石匣後則是金棺銀槨,而在其中的則是一顆佛牙以及936顆舍利。要知道不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不論是海內還是海外,這麼龐大數量的舍利都是史無前例的。更不要說釋迦牟尼的佛牙,在佛教中絕對是重大級發現,將會使得佛教徒前來朝拜。

山東一座佛塔遭四次毀壞,結果卻兩度發現寶藏,埋着141件稀世文物

婉清觀點: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關注,國內第一次發現佛舍利是在法門寺,而第二次就是本文所說的寶相寺,這次舍利的數量也是有過而無不及,不論是在考古界亦或是歷史亦或是佛教中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參考文獻:《寶相寺佛塔地宮考古發掘報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搜狐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