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遠途旅遊,想買到便宜機票?這四大誤區要避免

春假遠途旅遊,想買到便宜機票?這四大誤區要避免

隨着夏季日益臨近,旅遊熱潮也開始逐漸升溫,機票往往也會應聲上漲,今年可能也不例外。

據旅行研究應用程序Hopper預測,4月份國內航班價格將從2月份的218元上漲至229元左右,到6月份將達到251元。

價格的上漲也會讓計畫外出的民眾更精細地計算機票價格。不過,我們中的仍有不少人在購買機票是不小心陷入了一些無法預見的誤區。下文列出的誤區將會幫助您在購買機票時更好地做出選擇。

誤區1: 轉機次數越多,機票越便宜

從Hopper週一發佈的數據發現,平均而言,如果有一次轉機,機票可以便宜約5%的費用。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直飛航班比轉機的航班更便宜。他們的研究發現大約三分之一所查詢的機票價格都是如此。

「這取決於市場上的競爭者,」Hopper首席數據科學家薩里(Patrick Surry)說,「例如,直航航班線路是主要傳統運營商擁有的話,那麼其他運營商將以低價但須中轉的航班同那些主要運營商進行競爭。不過,在低成本的航空市場中,主要傳統運營航空公司所提供的轉機航班會比直航航班更貴。

誤區2:週二訂機票更便宜

您之前可能已經聽說過這個「潛規則」,這也是最常見的訂票誤區之一。航空訂票網站CheapAir分析發現,機票的平均價格在一週中每天幾乎相同,而Hopper發現國內航線中,只有1.6%的機票在週二購買是一週當中最便宜的。

「雖然週二是許多航空公司長久以來推出促銷活動的日子,但各大航空公司將在同一天進行『價格戰』。到了週三早上,民眾可以用前一天的票價作為自己選購機票的價格標準」,旅遊網站Travelzoo的製作人薩格里(Gabe Saglie)說。

但這並不意味着時機無關緊要。您更需要注意的是哪天旅行,而不是哪天訂票。 CheapAir分析發現,週三出發往往是機票最便宜的日子,1月往往有最好的航班優惠,其次是2月;到了夏天,航班價格大幅上漲。此外,民眾也可以通過像Google Flights這樣的網站跟蹤所需航班的價格。

誤區3:機票越早定越好

太早或太晚可能都不會幫助消費者省錢。而據CheapAir針對國內機票分析發現,國內航班通常有一個較為便宜的「預訂窗口」–在出發前21到121天之間。

報告顯示,上文所述的「預訂窗口」通常是「購買機票的最佳時機」。

CheapAir 分析指出,「盡管票價都有反彈現象,但在那一時段經常可以買到5%的最低價格機票」。按照這條規則,消費者或許有機會可以節省超過200元。在提前169到319天之間預訂,消費者需要支付大約50元以上的費用,等到最後一刻購買可能會導致實時票價比最低票價高出200元。

預訂時,不要只是認准與同一個航空公司的往返票價。「換另一家航空公司」,薩格里說,「為您提供出發最低票價的航空公司可能不會提供最好的返回機票的價格。所以在訂機票時要比較往返航班和單程機票價格的不同後再做決定」。

誤區4:在目的地度過週末,機票更貴

據Hopper的最新調查數據發現,情況並非完全如此。「除了飛往加勒比海的航班(週六晚上通常有6%的溢價),週六在所有其他目的地停留,都能買到打折機票。前往歐洲,週六晚上在目的地停留的機票,平均折扣幾乎是40%。Hopper報告顯示,週末的國內航班以及飛往加拿大,大洋洲,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國際航班也有不到3%折扣。

薩里指出,跨週末的機票價格「通常取決於週末與工作日是否是一種可靠的方式來區分休閒旅行者和出差工作的人」。對於美國到歐洲的遊客來說,如果沒有在週六入住的話,很少有人在周中休假,反之亦然。對於出差的旅客來說,硬要度過一個週末並不常見。因此,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航班是否要度過整個週末而向商務旅客收取更多費用。

但在其他市場,如美國國內航班,這種邏輯並不能很好地運作,因此它們無法維持價格差異。而在其他地方,如加勒比地區,這種情況實際上已經逆轉,因為去那里的旅客更多是為了度假休閒,一週左右的旅行安排是最流行的,所以航空公司對跨週末航班的收費更高。

來源:美國中文網綜合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芝加哥華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