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碩士 申請美國一流名校的Master,你說難不難?

總有人問美國名校碩士申請難不難?其實在這個問題中我們應該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倖存者偏差。回答很難的人,十有八九受過被名校拒絕的傷害,即便他已經努力了,依然會覺得名校果然很難申請。但是如果這個人被錄了,那存在兩種情況,其一就是,我這麼水都被錄了,名校也太好進了;其二則是我努力到這個地步才被錄取,果然進名校很難。

針對名校到底好不好進這個問題,知乎上一位斯坦福碩士畢業生分享了自己的申請歷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章來自知乎

作者 | 蔣濤

說說我自己的情況,2011年年末申請了10所學校的Master項目,最後收到了其中5所的Offer,分別是斯坦福,伯克利,密歇根,普渡,南加州。至於選擇哪一個,當然就沒有懸念了。

每一個申請者的背景差異極大,是否與某所學校的風格契合會很大程度上決定是否錄取,因此不是誰GPA牛逼就Offer隨便收,GPA不到3.0的錄取CMU的也聽說過,人家高中起就給Linux貢獻核心程序了。與其籠統地告訴你「哪個學校挺容易,哪個學校不容易」這類沒有」可操作性「的回答,我直接把我當年從決定念master到最後拿到Offer的全部歷程寫在這里,請題主將我作為Benchmark,對比目前自身情況與我當年申請條件的差異,再來考慮自己適合申請哪里,或者說申請哪些學校命中率高一些。(Benchmark的命中率也不過50%而已。。。。。。)

斯坦福碩士 申請美國一流名校的Master,你說難不難?

相比於大多數同學從大三開始忙活學校申請事宜,我的准備開始時間要早得多。從大一第一學期開始我就已經逐漸為沖擊北美的名校做准備了。2007年9月開始進入上海交大的,交大的學習壓力一時間讓我難以承受,頗有一種「自由時間如果不去自修就是一種可恥的浪費」的感覺。記得10月份的一天剛剛刷完了5個小時的微積分我就隨意走走放鬆一下,偶然瞥見了第一食堂門口的告示欄有一個北美留學講座在15分鍾後開始,辦講座的是一個國內的大型中介,主講人好像還是耶魯的PHD。當時並不知道PHD是什麼,但是耶魯我總知道的,想來反正剛刷完題還沒有完全回魔去聽聽也無妨。然而就是那次的講座,讓我第一次打定了留學的決心。

小冊子上面那Stanford,Princeton,MIT,Berkeley,Cornell等等單詞,在我的眼里似乎是閃着金光的。再轉眼看到表格最後每個學校錄取中國學生數量後,發現他們似乎並不是那麼不可企及。從那一天開始,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先考量是不是對於我去名校有幫助,若是有,則砸鍋賣鐵義無反顧。若沒有,則正眼都不會去瞧一下。這樣的生活狀態從2007年的10月一直持續到了2012年2月4日我收到斯坦福的Offer。 看似功利,當時的我卻十分享受如此的精神狀態。

有了MIT,斯坦福,伯克利,加州理工這些精神支柱之後,自己真的就跟打了雞血一樣,GPA也從第一學期的3.50穩步爬升到了出國交換前的3.75。沒日沒夜的自修只是因為講座上的那一句「你們的每一個學期的每一門課的成績,在申請的時候都要寄給學校看,不只是最後的平均分。」為此我還放棄了強化物理主動要求降級上普通物理,因為後者更容易拉分並且將來申請時候並不能看出兩門課的差別。講座上同時提到了很多大陸學生口語很差剛去美國聽不懂課很難融入,於是又花了3個月考了個中級口譯證書來鍛鍊自己。

時間就這樣在刷題和考證中來到了大二下,那個學期,交流項目成為了核心內容。由於是試點班,從大二開始的各類出國交流項目陸續進入流程。美國法國德國香港新加坡等等,不一而足。那個時候,我已經深諳沖擊第一流名校的必要條件,也更明白如果能在本科期間出國交流,屆時以美本的身份申請被錄取的比例大大增大。的確是不太公平,但是我們需要做的是利用不公平,努力讓自己成為不公平的有利方而不是唉聲嘆氣。原本的計畫是去參加普渡的2+2項目,把普渡當跳板再衝擊MIT或者斯坦福。像這類「第二梯隊名校沖擊第一梯隊名校」是成功率最高的。上海交大一直為外界叫好的密歇根聯合學院做法也如出一轍。而且從Umich跳斯坦福或者MIT「理論上」比普渡成功率更高。

扯遠了,總之由於種種原因,天不遂人願,沒有能去成普渡,法國中央理工的項目又由於學積分差了0.01被正好擠出四人名額。順下來輪到我頭上是新加坡南洋理工的一年交流項目,我果斷放棄了,因為那個不利於沖擊斯坦福和MIT,才一年,畢業還是從大陸申請,沒很大優勢。本着去哪兒不重要,有利於申請才是王道的精神,我最終選擇了當時才開啟到第二年的辛辛那提大學2+3項目。

「當我知道自己要去參加這個2+3項目時,其實我是拒絕的。因為我覺得,額,不能你說這個項目好我就來參加,首先我要自己調查一下。我又不想說,你宣講會的PPT加了很多特技,然後那個校園的樹葉都飄呀飄。看上去很美,很牛。~~結果去了以後我一定罵自己,根本沒有這樣的學校。證明上面那個是假的。那後來我瞭解的之後呢,發現嗯這個辛辛那提大學排名勉強可以的,學費不坑爹的。關鍵是還多一年公司實習經歷,這段工作經歷用得好或許會對申請有利。(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工作經驗的「利」會這麼大。)」

這個辛辛那提大學不算一流,但也沒有很差,關鍵是可以從美國直接申請,還附贈了一年工作經驗,總體算來不虧。於是2009年9月我如願踏上了美利堅。2009年11月,我和一位學長在食堂偶遇一起吃了個午飯,他再次激勵我一定要在2年後申請到牛逼學校。或許他早已經不記得當時的隨口一句話,他也更不會料想到這句話竟然成為了後來整整支撐了我兩年半。午飯後我花了一個下午給自己制定了2年後沖擊名校的細節計畫。

第一,本科大學的所有成績保持全A,GPA保持滿分,3年鎖定年級第一名。一來GPA這個硬指標過關,二來或許會引起Dean的注意,平時沒事跑Dean Office嘮嘮嗑什麼的,等到最後或許就是一篇推薦信。後來雖然有些許驚險,還是把全A保持到了畢業,Dean也在我申請前夕被提升為副院長,後來以更高的身份幫我投了推薦信。

第二,一年的實習爭取能找到有名望的大公司,埋頭苦幹什麼的沒關系,事情做好了不但能在PS上添加工作經驗這重要的一筆,更能得到老闆的推薦信。後來也的確去成了Emerson和寶潔總部實習,得到了前者的VP和後者的Global Technology Leader兩人的推薦信。比預想的還多了一篇。

第三,本科期間一定要發表文章。這是在後來意識到的,比我大兩屆的學長申請到了MIT,臨走前他送給我一句話「本科期間你一定要發文章,文章質量還行就好。最好不止一篇。」,後來我堅定地履行了他的忠告,把在兩個實習單位的研究內容以公司員工身份,和Manager聯合發表了兩篇論文。和大多數論文不同的是,這是工業界的論文而不是實驗室論文。對於像斯坦福這一類地處硅谷又特別喜歡工業創新精神的學校,這兩篇論文相信給我加了很多分。另外那位MIT的學長還把他的PS發給了我,我在這基礎上改成了自己的PS,總共花了3個小時,之後就再沒有大改動過。

好了,工作經驗,文章,GPA,推薦信都有了,還差什麼? 對了,托福和GRE。

斯坦福碩士 申請美國一流名校的Master,你說難不難?

很多學校都允許美本提交已經過期的托福成績,我當時托福只有94分,想來想去覺得不完美,還是決定去再考一次。考前一週做了一些題目,練了幾篇作文,後來就考了個115分,沖第一集團也差不多夠了。可以說是波瀾不驚。

至於GRE,那可就是吐血的回憶了。在美國每個月都能考一次GRE,一年最多考6次還是8次的忘了。換言之刷分是可行的,但是每一次分數都會記錄最後一起送到學校。鑒於此,我決定還是一次搞定。 2011年3月25日考的GRE,從2010年4月就開始准備了,整整一年,刷了無數題目,GRE教材背了7遍。那一年里,白天實習8小時晚上背教材8小時成為了唯一兩件事。在最後一個月還找了個GRE的機經QQ群,群友遍佈世界,每天都有人整理當日世界各地原題,於是刷機經又成為了日常。2011年1月到3月底的美國,英國,新加坡,印度,加拿大,連南非的考題都刷過了。最後雖然還是沒有沖上1500分,但也夠用了。現在正在碼字回憶那段時間的我也不禁會心一笑,當時的自己真的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什麼都敢做啊。

所以:

1. 申請美國一流名校的Master難嗎?

只要你准備夠早夠充分,那就不難。申請需要做的准備,大到找推薦信,小到信封上的地址寫在哪個角落,實在是多到數不清,早點動手不要趕着Deadline,不然就真Dead了。目的要明確,而且要功利。時間有限,准備期間,只做需要做的事情。

2. 聽說MIT里面本科GPA才3.5的也有很多?

MIT的情況不瞭解,斯坦福的話,本科GPA 3.5的也存在,但那個本科,基本是清華,上交,浙大這一類的。更重要的是,他們身上一定有着一個遠遠蓋過GPA不足的閃光點。GPA不是申請的主要元素,甚至連次要都算不上,我們通常所說的三圍(GPA,GRE,托福)都是過學校的及格線就不再看了。如果題主有對名校光環心動,搞研究發論文,申專利,名企實習經歷,牛逼的推薦信才是你需要關心的。如果這些中的絕大多數都達標了,再配合」還OK」的三圍,那麼,申請就不難。

以上。

作者:蔣濤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美國研究生留學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