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BA40 評測外設

序言

        自從2011年Westone推出第一款非定製四單元動鐵入耳W4之後,「四單元「動鐵這個曾經不怎麼親民的概念一下子成為了隨身聽發燒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Westone之後,羅技推出了收購Ultimate Ears以後第一款非定製四單元動鐵UE900,然而與W4的高端旗艦定位不同,UE900的非正式上市價格僅為近1700元人民幣,其媲美主流中高端產品的售價使得消費者對「四單元」這個看似高端的概念也悟出了不少新的認知。緊接着在2012年11月份,SONY這位音頻界的「老前輩「也推出了自家第一款四單元動鐵耳塞XBA-40,定位約2000元人民幣級別。至此,量產「四單元」動鐵的時代應該算是到來了。

        輪子大冬天的每天發一篇散熱器評測,看的着實凍人,我們今天來感受一款「悶熱「的耳塞新品 — SONY XBA-40。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外包裝

        SONY的耳塞產品線目前可分為兩大系列,分別為採用動圈技術的EX系列及採用動鐵技術的XBA系列,旗艦產品分別為EX1000和XBA-40。

        盡管聽感是衡量音頻產品最重要的直接標準,但大型廠商對一款產品的定位往往能夠從外包裝上略知一二,所以還是附上一些包裝圖供大家參考,有心的會員也可以與之前EX1000評測中的產品外包裝比對一下。

整體的包裝風格用四個字概括:簡單環保。透過側面的塑料擋片可以看到耳塞本體。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外包裝背面,標示了產品附件、主要參數(靈敏度102dB,頻響范圍3Hz-28000Hz)以及宣傳技術:四單元分別為全頻單元+雙低音單元+高音單元;導線材料採用PCOCC(即無氧單結晶體銅)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抽拉式包裝設計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內包裝

旋轉打開內包裝盒,一張簡單的說明書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所有附件:耳塞、攜帶盒、七種尺寸混合式耳塞、三種尺寸隔音耳塞、導線長度調節器、1.2米Y型導線。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音質篇

        評測仍然使用我比較熟悉的SPL Phonitor 2730以及North Star DAC32作為評測前端,DAC32稍厚的聲底對於大部分耳機系統而言較為契合。對比後端除了EX1000之外,還有HD800以及先前提到的Westone W4R。XBA-40插在系統上煲了大約30小時。試聽曲目就用了EMI一百週年紀念合集的包子EAC抓軌的Concertos CD1-6。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在評測前,有朋友和我提起這幅耳塞的聲音表現比較「特異」,但也不像是加了音色方面的音染使聲音聽上去有點「妖嬈「。實際聽了之後,我算是理解了XBA-40這種所謂「特異」聲音究竟為何物,我們從它的四單元說起。

        對於四單元動鐵耳塞廠商,無論是Westone、UE(羅技)還是SONY在四單元動鐵的設置方面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雙低頻單元「,且不說廠商的設計目的,僅從結果來看,這種單元設置分別導致了W4和UE900的低頻「增強」,XBA40自然也不例外。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因此,XBA40的聲音特點非常明確:整體偏下盤。其低頻量在動鐵耳塞中可算是數一數二,無論何種音樂,都會被演繹成低頻充足所造成的偏暖聲底。其次,XBA40的高頻部分有意被做了衰減,無論這種高頻衰減是後期調教還是高頻單元本身所致,配合其本身「大量「的低頻堆砌,結果就造成了高度聲場的收攏,解析變得藕斷絲連,齒音與整體透明度同時下降。這種整體中下盤的調音設計在與其它幾幅耳塞和耳機對比時尤為明顯。

        在W4剛推出的時候,不少音頻愛好者稱其為「最動圈的動鐵」,而將EX1000稱為「最動鐵的動圈「。對W4而言,動圈味源於多出的一個低頻單元,使得聽感被低頻殘響感染,產生了整體偏暖的感受。但若仔細聽來,W4的解析其實不比EX1000相差多少,該有的細節基本都有,聲低也較為中性自然,只是不如傳統動鐵的聲音那般清澈透明而已。

        但是XBA40的「動圈味」更加濃烈。

        XBA40相較於W4有顯然更多的低頻殘量,而XBA40同時削減了高頻響應,這就使得XBA40基本只能適合那些需要低頻表現力的電子音樂,而廠商的設計初衷相比就在於此。如果用XBA40去欣賞傳統的器樂與聲樂,那是自討沒趣;但若是用來聽聽金屬搖滾混血流行,大概還是很適合的。削弱的高頻可以使這些本身較為刺激的音樂變得耐聽不少,而大量的低頻也可以保持那些所謂的「爽快度「。不過大量的低頻往往是以犧牲質感作為代價,這也算是一種先天劣勢吧。

        這里補充一些我個人對音頻器材低頻的參考標準。在低頻的質感方面,愛好者們普遍認為越高越好,這是一個共識;但在量感方面意見卻不盡統一。我個人有兩個聽音標準:一是以現場音樂廳的座次十排左右的「現場聽感」為標準,二是以封閉錄音棚中錄音設備拾音出來的母帶通過監聽回放的聽感。「現場「聲的低頻其實量其實十分有限,碩大的音樂廳能將低頻很快散去,所以現場的聽感往往偏向透明、鮮活,很少有「溫暖型」的聲音出來,除非是那種小型空間的音樂沙龍環境,少量的低頻是造成這種聲音的主因之一;而「母帶監聽「的聲音需要良好的拾音系統以及合理的拾音器材擺放作為前提,達到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的聲音標準。這種聲音較為「理論化」,三頻平衡、豐富的細節解析、均衡的聲場以及中性的聲低。就我聽到的耳機而言,能夠發出最接近「現場聲「調音的耳機是AKG的K1000(整體)與K501(縱深聲場、線條感),而最接近「母帶監聽」調音的耳機是HD800(需搭配phonitor收去低頻和中性音源)。僅以現場標準的低頻而言,無論W4還是XBA40的低頻都是過多,而母帶監聽標準下,W4則基本較為接近,XBA40仍然偏多。

        繼續說說音色音染方面,通過對比可以發現XBA40相對EX1000在音染控制上有了全新的取向,原本EX1000那種「妖嬈「的音色調音風格在XBA40上已經基本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較為還原的音色設計,這一點也許是SONY給其XBA系列動鐵耳塞賦予了全新的音色審美。

        XBA40在其他方面的表現都比較中規中矩,整體結相同EX1000類似,仍然比較靠前;解析與聲場需要在良好前端的保證下能夠有可聞的提升,我嘗試用筆記本與手機直推所得到的聲音都還比較「半成品」。

        由此可以簡單總結一下,XBA40這副耳塞的定位顯然不是針對傳統錄音導向器樂、聲樂的發燒友,也許更像是為了追求現代電子合成製作音樂的爽快度與耐聽度並存的年輕用戶群體。

總結

        四單元動鐵已經漸漸成了目前高端入耳的主流趨勢,盡管如此,市面上仍然有很多常青的耳塞採用更少的單元技術,卻能夠獲得相當具有完成度的聲音。所以單元數目的多與少並不是一款產品好與壞的唯一標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看到更多不同方式分佈多單元耳塞產品。

SONY XBA40 評測外設

作者:jehutymoon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