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序言

        在經歷了M260各種「撞臉「、甚至脫光了都「撞內褲」的尷尬之後,steelseries總算在自己的鍵盤陣營里亮出了一款以APEX 命名的全新型號——M500。這把鍵盤同樣沒有之前APEX圓滑輕薄的觀感,卻更像是已經在官網上覓不見的老作品——「X「G,而上手後的感覺,也確實與前面的APEX大相逕庭,本期外設評測,就來關注下這把steelseries正統的APEX一族新成員。

        順帶一提,統一產品命名的「運動」在鍵盤這個系列里也是如火如荼。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規格解析

        其實看到參數列表,「回歸了MX陣營「這條是比較有趣的。對於遊戲的使用,各廠家都有不同的理解,為了達到自家設計的極致,外設廠家紛紛拿出了自己設計的機械軸,當然,也許是為了不受cherry的牽制吧。可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是沒有超越德國人,哪怕是分庭抗衡都很難。

       雖然賽睿把黑軸引用到遊戲鍵盤領域算是個革命,而這列表里其它的點,諸如「經典佈局,藍色背光,多媒體快捷鍵,全鍵盤無沖,防滑腳,自定義」等等,卻並不是新東西。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外觀解析

Steelseries APEX M500是一把窄邊的全鍵盤,包裝的設計上與M260類似,都是緊湊小巧型,圖案則是最新的黑、橙色渲染體塊疊加。車厘子的MX icon也是回到了賽睿的包裝上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背面是性能介紹,角落則是紅軸的特寫,而最新的防偽貼紙與西伯利亞一樣,標着「原裝進口「的字樣,自然也是made in china。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內部非常簡單,沒有任何附件,除了鍵盤本體和兩根尼龍自粘帶,就是一本用戶手冊,什麼「鍵帽,手托,外殼」,統統沒有。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未開燈的M500給人的感覺異常低調,但卻透着可靠和扎實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與M260 出自「韓國醫院「般的「標志臉」相比,M500還是有它的特點的,帶着自己不同於大部分窄邊「F臉「的小細節,而且細膩柔和。硬朗卻不鋒利的steelseries風格,讓人想起早年的6GV2,想起IKARI時期的賽睿,當然,這次沒有使用「7字回車」。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側面還有刻字的logo點綴,倒角、切面分佈豐富,模具的用心可以看得出來。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而最出彩的部分則是底板的處理。質感上與上蓋完全不同,有種IPHONE外殼深空灰的調子,顏色單純,但感受舒服。加上一些帶有圓角的幾何形體凹陷,很有點科幻片里某些機械的風格。「鋼「的同時,保持親和力,也不缺少丹麥設計中「less is more」的自信,就像steelseries從「準星「logo變成現在這個應了扁平化圖形設計時代的「胖星」,這種視覺元素與品牌本身的形象格調非常契合。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細節解析

Steelseries的這個logo設計,放在小鍵盤上部,有着天然的構圖優勢——不需花太多心思,就可以和這種方中有圓的線條結合的毫無漏洞。加上在黑中有灰的「低刺激「呈現,悶騷感強烈。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透過鍵帽的縫隙可以看到,鋼板使用了特別的藍色漆面。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鍵帽的做法還是常見的透明材料塗層再雕出字母,沒什麼特別。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文字使用了較粗的字體,WIN鍵是Win10的新logo,圖案清晰銳利,不過圖形本身並不復雜,所以這個刻字倒也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點。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內部加強筋豐富,厚度尚可,手感則比較上乘,不膩,不滑,也沒有橡膠的彈感,算是同時兼顧了「類膚漆的清爽」和「ABS材料的柔和「。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軸體是標準的cherry MX 紅軸,傳統背光方式。可以看到藍色的鋼板對鍵帽本身的線條勾勒是有幫助的,再加上背光亮起來的時候,穿插的燈線會更加清晰。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側面深刻的steelseries logo又是個細節方面的設計點——字體的深度夠大,在磨砂質感中加入了鏡面的對比。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雖然是窄邊的簡潔風格,但在邊角處理上沒有使用之前大眾臉的直線切邊,而是充滿了倒角和過度,上層黑色的磨砂面與底殼的鐵灰色又有一個明顯的分界線。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精細度很到位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翻過來的深灰色底殼處理的很有特點,在鍵盤中並不多見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凹槽的分佈和形態,裝飾作用很明顯,就連防滑墊也是同樣的設計語言,沒有簡單的放個「方塊」或「圓片「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這種泛着珠光感的灰色表面很像是金屬。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和側邊類似,底部也有個蝕刻的logo,但更大型。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USB線是簡單的標準口塑膠線,如果說M500算是有配件贈送點,那麼唯一的配件就是下圖中的尼龍綁線,很實用的東西。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APEX M500的精工細作,我認為是要超越之前的6GV2和7G的,之前的兩把鍵盤雖然比較扎實,但細節處理不如M500,裝飾性的小元素也是M500更勝

手感及使用感受解析

還是先看軸體,前面提到了M500沒有延續APEX一開始的思路去追求體積的輕、薄,而是繼續使用MX軸體,這算是對主流市場的迎合吧。而使用紅軸則可以看出steelseries對於「遊戲軸」的一貫理解——直上直下的乾脆利落以及快速的觸發。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M500所有大鍵都是衛星軸設計,穩定性很理想。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與無鋼板的G-80 3k紅黑兩軸的手感對比如下,回彈力度稍小於無鋼板紅,而下壓則似乎有那麼一點點提升;觸底的感覺這次做的很柔和,沒有落在鋼板上的生硬感;穩定性和順滑感都在持平偏上。基本上非常好的發揮了MX紅軸本身的特點,並不是典型的鋼板紅軸,比常見的鋼板紅柔順不少,算是個小驚喜吧。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同樣的,M500也提供兩個傾斜度選擇以及經典的鍵帽梯度和高度分步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在手腕端,略微抬起時,邊緣角度和倒角細節的設計讓它即使支起高度也不比擔心手腕的強迫拐點,所以即使不使用腕托也沒關系,或許這也是為什麼M500沒有附帶腕拖的原因吧。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穩定性上,平放自不必說,支架內側加強筋密佈,外圍則是軟性材料,所以無論打開與否,都是防滑的,不必擔心體位問題。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另外值得一提的小細節是關於Fn鍵位置的變化,M500改變了6G V2或7G「純遊戲支持「的做法,將原本位於左側WIN鍵位的Steelseries鍵挪到了右側,保留了常規鍵盤左邊的Win鍵,然後增加了Win鎖。這樣一來,既不影響常規系統使用中的Win組合鍵,也避免了左側Win鍵對遊戲中誤按的尷尬,總算是回到了正常的思維。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底部的走線預留了三相的凹槽,方便左右中三個角度出線。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最後再補充下,USB全鍵盤無充基本沒有問題。

如果用一段話對手感及使用情況做個小結,可以這樣講——steelseries APEX M500放棄了M800的天馬行空,回歸了G時代的一板一眼,並且在鋼板與軸體的結合上給出了一個中合的體驗,對於打字,它的穩定性和平衡感非常到位,無論手腕還是手指端都沒有不良體驗;而遊戲方面,得益於MX紅軸本身的特性以及賽睿的調校,緊湊佈局,順暢節奏,拋開外觀及噱頭因素不談的話,M500找不出什麼毛病。

驅動及燈光解析

M500的管理由steeseries Engine統一完成,因為沒有了燈光的花樣,它的設置異常的好理解,存儲及調用預置文件與其它產品方式一致;所見即所得的界面,每個按鍵獨立的設置以及宏錄制功能都是傳統項目。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通過點擊鍵盤上的某個按鍵,或左側的列表,就會彈出這個按鍵相對應的設置窗口,自由度可以任意定義。右側從上到下就是燈光亮度、照明模式、回報率以及語言設置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燈光方面則是單一的藍色背光,調節參數如上圖,steelseries這次把UI做成了圓盤的形式,不同亮度一目瞭然,模式由下拉菜單選區,穩定,呼吸,無它。得到的結果是,雖然顏色單一,但與藍色鋼板結合的統一效果還是不錯的。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透光的均勻度,亮度,以及鍵帽字體本身的效果,都比M260好了不少。

Steelseries APEX M500 評測外設

這里不對其進行拆解了,它沒有復雜的功能,所以不會有復雜的線路和核心,形態上也沒有什麼看似難以理解的結構。

總結

        我幾乎不會用「優點ABCD,缺點EFG」的套路作為結尾,因為少一點套路就多一點真誠嘛。

        還是換種方式,比如這樣:

        拿鐵、卡布、瑪奇朵味道都很棒,多種甜膩的口味能夠存在並且暢銷多年,自然有其誘人之處。在當下,很多廠家以為換着花樣的加入各種糖、奶,甚至香精就能夠呈現一杯好咖啡,卻有太多人忘了打底的espresso有多重要。其實,無論有多少種變化,把一小杯優質的espresso一飲而盡的滿足感始終不會被替代。

        老早年兒,兩個以電競起家的品牌,呈現着完全不同的設計哲學,一個以華麗取勝,另一個則以極簡和某種最核心的東西作為支撐,後者就是steelseries。時過境遷,大家都成熟了很多,也都少了最初的鋒芒和稜角,而APEX M500則有那麼點讓我泛酸,如果給這篇評測取個副標題,我可能會叫它「久違了,賽睿「吧。

        言歸正傳,APEX M800已經證明steelseries可以做到目前流行的各種R、各種G,以及各種B,而M500則是一把沒有在燈光或多功能上下多大功夫,卻完全不缺少外觀設計及舒適手感的鍵盤。但話說回來,如果乾脆拋開背光,用PBT熱昇華鍵帽會怎樣?如果外殼做到mac「垃圾桶」一樣的質感會怎樣?其實很多如果之所以只是如果,不是沒有原因的,極致也是相對的。

作者:zach9999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