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接口帶寬不夠為何能支持高分高刷?

大家平常有使用雷電接口的需求嗎?

我們經常可以在筆記本和Mac上看到雷電4接口,不論是用來外接USB4硬碟盒、外接顯示器或者顯卡擴展塢,雷電4都能提供十分強悍的支持,而這顯然與它40Gbps的超高帶寬脫不了關系。

那說到帶寬,自然不得不提到顯示器上的老朋友:HDMI和DP接口。作為顯示器和主機的視頻傳輸接口,帶寬直接關繫到顯示畫面的解析度與刷新率。所以筆者也經常會看到網上有朋友發帖求助關於為什麼自己的顯示器最高刷新率達不到官方標稱水平,其實這有很大可能是因為顯示器接口帶寬不夠導致的。

不過在聊如何解決帶寬不夠的問題前,先和大家過一遍各接口帶寬大小及支持的畫面規格。

先來說說HDMI,目前市面上主要有HDMI1.4、HDMI2.0(又稱HDMI2.1 TMDS)以及HDMI2.1FRL。實際帶寬分別為10.2Gbps、18Gbps以及48Gbps,但實際用來傳輸視頻信號的帶寬僅為8.16Gbps、14.4Gbps。(HDMI2.1 FRL是個特殊的例子,實際帶寬取決於Lane數與每Lane的速率,具體帶寬大家可以看下圖,這個未來有機會再聊)

顯示器接口帶寬不夠為何能支持高分高刷?

回到之前的話題,HDMI1.4在8bit色深、4:4:4色度采樣以及0~255全范圍輸出的色彩設定下,最高支持1080P144Hz、2K75Hz、4K30Hz的畫面規格。想要支持1080P240Hz、2K120Hz、2K144Hz、4K60Hz、4K75Hz或者5K30Hz的畫面規格,則需要將色度采樣降低為4:2:2甚至4:2:0。

在同樣的條件下,HDMI2.1 TMDS(HDMI2.0)最高支持1080P240Hz、2K144Hz、4K60Hz的畫面規格。若要支持2K240Hz、4K75Hz、4K120Hz、5K60Hz或者8K30Hz的畫面規格,則需要將色度采樣降低為4:2:2甚至4:2:0。

而HDMI2.1 FRL滿血版理論上在8bit色深4:4:4色度采樣0~255全范圍輸出的色彩設定下,最高支持1080P240Hz、2K240Hz、4K144Hz、8K30Hz的畫面規格。其中,4K240Hz、5K120Hz、8K60Hz與8K120Hz的畫面規格則需使用DSC壓縮技術。

而作為高端顯示器必備的DP接口,則相對來說簡單一點,目前市面上主要配置DP1.2以及DP1.4,更高規格的DP接口目前還未成熟,以後再和大家聊。

DP1.2的帶寬高達21.6Gbps,其中用於傳輸視頻信號的帶寬為17.28Gbps,同樣在8bit色深、4:4:4色度采樣以及0~255全范圍輸出的色彩設定下,最高支持1080P240Hz、2K165Hz、4K75Hz、5K30Hz的畫面規格。若要支持2K240Hz、4K120Hz、5K60Hz或者8K30Hz的畫面規格,則需要將色度采樣降低為4:2:2。

DP1.4最大帶寬32.4Gbps,其中用於傳輸視頻信號的帶寬為25.92Gbps,在8bit色深4:4:4色度采樣0~255全范圍輸出的色彩設定下,最高支持1080P240Hz、2K240Hz、4K240Hz、8K60Hz,其中,4K240Hz與8K60Hz需使用DSC壓縮技術。

顯示器接口帶寬不夠為何能支持高分高刷?

可以看到不論是HDMI2.1 FRL還是DP1.4,在面對一些超高規格的畫面需求時都需要採用DSC壓縮技術。那這個DSC壓縮技術又是何方神聖,我們繼續來看。

DSC壓縮技術,全稱為DisplayStreamCompression影像壓縮傳輸,通過算法對圖像數據進行無損壓縮,以便更高效、更快速地傳輸。這一技術使得在低帶寬環境下,能夠輸出高解析度內容。經過壓縮後的圖像數據,從視覺表現上幾乎無法察覺到任何差異,同時,這種技術帶來的延遲極低,使得用戶能夠享受到流暢、快速的視覺體驗。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