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主機明年發布 8核處理器要成遊戲標配了

玩遊戲選主機還是選PC?這是主機黨與PC黨爭執多年的問題了,主機的好處是方便、統一,而PC平台性能、畫質更強大,但比較碎片化,高端主機與低端主機的差距是天壤之別。不過,長期來看的話,主機與PC的差距正在縮小,二者未來的發展是殊途同歸。

2020年索尼、微軟等公司就會推出新一代主機平台PS5及XboxScarlett,這兩款次世代主機無疑會大幅提升機能,它們之間也有不少共同點,比如CPU會全面升級到8核架構,記憶體容量更大、頻率更快,而且會全面放棄HDD硬盤轉向SSD固態硬盤。

新一代主機明年發布 8核處理器要成遊戲標配了

下代主機的這些變化實際上跟當前的PC電腦的趨勢是一樣的,最近這幾年來遊戲PC的處理器也從4核不斷提升到了6核乃至8核,頻率也從4.0GHz一路狂奔到了5.0GHz,多核+高頻正是最適合PC遊戲的組合。

Intel從2018年到2019年最大的變化就是酷睿九代,其中酷睿i7/i9系列全面提升到了8核8線程或者8核16線程,其中酷睿i9-9900K還做到了單核、雙核加速頻率5.0GHz,而最新的酷睿i9-9900KS處理器更是實現了全8核睿頻5GHz的創舉。

那8核處理器對遊戲到底有多重要呢?在這個問題上Intel首席性能策略師Ryan Shrout不久前發了一篇文章介紹處理器的遊戲性能與CPU核心數的關系,分別研究了4核、6核、8核、12核及16核CPU與遊戲性能的對應關系,如下所示:

新一代主機明年發布 8核處理器要成遊戲標配了

新一代主機明年發布 8核處理器要成遊戲標配了

他測試了十多款熱門遊戲,簡單來說4核升級到6核再到8核處理器,遊戲性能還是會大幅受益的,8核處理器相比4核最多能提升50%左右的性能,平均而言也有20%以上的提升。

不過8核處理器之後,再往上提升CPU核心數對遊戲性能的提升就沒多大意義了,以8核為基準,12核的時候性能提升在0-9%之間,平均下來有5%的提升,而到了16核處理器中,性能提升就非常非常低了,12款遊戲中最多的也就16%,絕大多數都是0-5%以內,甚至還有倒退的。

總之,從CPU核心數vs遊戲的性能曲線來看,8核是目前最佳的,增加更多的核心對遊戲性能來說就沒多大收益了,從遊戲性能的角度來說不實用,當然專業內容創作等領域是核心越多越好。

新一代主機明年發布 8核處理器要成遊戲標配了

從實測看,8核的酷睿i7-9700K、酷睿i9-9900K及酷睿i9-9900KS處理器是最佳遊戲處理器無疑,頻率則是越高越好,事實上第三方媒體測試的結果也是如此,這三者是目前性能最強的,其中酷睿i9-9900K在《碧血狂殺2》遊戲中甚至比16核的友商銳龍9 3950X處理器性能更強。

新一代主機明年發布 8核處理器要成遊戲標配了
Intel酷睿處理器的原生核心設計會有更低的記憶體延遲

拋開處理器本身之外,PC遊戲平台的表現還跟記憶體有關系,尤其是記憶體延遲,這方面酷睿九代處理器也是有優勢的。

此前在科隆遊戲展上,Intel也針對這個問題做過解釋,指出友商銳龍3000處理器使用CCD及CIOD設計,核心與記憶體之間存儲數據都需要IF總線,所以核心與記憶體的延遲需要75ns、核心與核心之間則需要78ns。

相比之下,Intel的酷睿i7-9700K處理器核心與記憶體延遲只需要62ns、核心與核心也只需要44ns,延遲要低得多,這也是酷睿九代處理器在遊戲中有更好表現的原因,尤其是友商核心數明顯占優的情況下。

新一代主機明年發布 8核處理器要成遊戲標配了

總之,從2020年新一代主機透露出來的趨勢來看,未來一段時間里8核處理器會成為主流,有助於應付目前越來越復雜的遊戲需求,多任務處理也更加遊刃有餘。

在這樣的影響下,遊戲PC裝機的話最好也要一步到位選擇8核,然後配上高頻大容量記憶體以及SSD固態硬盤,能上NVMe的最好,數據讀寫能力更為強大,整體性能更上一層樓。

  • 文章糾錯

作者:憲瑞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