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線生死營救 女醫生跪姿托舉 33 秒剖出臍帶脫垂胎兒

新快報訊 記者 高鏞舒 通訊員 黃璀玥 報導

” 醫生,我破水了 ……” 近日,一名孕婦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稱 ” 廣醫三院 “)急診科。這位 32 歲的二胎媽媽,懷孕 37 周 +4 天,半小時前在家里出現了破水。

即刻,急診科醫生黃珺對該孕婦進行產科檢查。” 不好,臍帶脫垂。” 黃珺臉色突然嚴肅起來,她馬上彎腰俯身,用手托起胎兒的臀部,防止臍帶受壓導致胎兒缺氧。並大喊道:” 馬上匯報!” 在孕婦推往手術室的過程中,她一直保持着托舉姿勢。

而後,一場多科室聯動與時間賽跑的 ” 生死營救 ” 迅速展開。在手術室,僅僅用時 33 秒,新生兒被成功剖出,母子平安。

驚險:

保持托舉姿勢 送孕婦飛奔到手術室

在急診科,黃珺醫生對該孕婦進行產科檢查時,發現胎兒胎位是復合性臀位,馬上給她做了陰道檢查,當觸及陰道里有搏動性的條索狀物體時,” 臍帶脫垂 ” 這四個字她腦海閃過。

” 馬上匯報產科住院總!” 黃珺馬上彎腰俯身,用手托起胎兒的臀部,防止臍帶受壓導致胎兒缺氧。此後,她便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持着這種托舉姿勢。

臍帶是連接胎兒與胎盤的紐帶,是胎兒和母體之間的橋梁,是胎兒生命線,胎兒通過臍帶接收來自母體氧分和營養物質。臍帶一旦脫垂了,臍帶受壓而導致血液循環受阻,胎兒就像被扼住脖子,容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

面對險情,一場多科室聯動與時間賽跑的 ” 生死營救 ” 立即拉開序幕。

轉運途中醫生全程俯身托起孕婦腹中胎兒。

住院總醫生李劍琦接到電話後馬上跑向急診科,快速開啟了高危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全院啟動產科緊急應急預案,通知手術室、麻醉科准備緊急剖宮產的同時致電新生兒科、產房准備搶救新生兒。

黃珺一邊和家屬解釋病情和安撫產婦情緒,一邊彎腰俯身保持托舉姿勢跟着車床飛奔。

搶救:

新生兒出生後身體狀況良好

產科二值醫生林瓊燕接到住院總電話便第一時間來到手術室,多名醫護啟動應急預案,迅速完成了手術用物准備,等待產婦。

” 臍帶脫垂!臀位、左足先露!經產婦,臍帶血管搏動好!” 氣喘吁吁的黃珺在手術台旁一邊匯報病情,一邊雙膝跪下繼續托舉。她明白,自己手中托舉的是一個微小而脆弱的生命 。

” 馬上麻醉、消毒,開始剖宮產!” 林瓊燕醫生果斷地說。手術室的醫護人員立即進入緊急搶救狀態。手術室內,全體醫護人員爭分奪秒,協調配合。

僅僅用時 33 秒,新生兒被成功剖出。等候在一旁的新生兒科醫生及助產士馬上接力開始新生兒復蘇搶救。由於各學科醫護精準判斷配合到位,各流程環環相扣搶救及時,新生兒出生後一般情況良好,無需轉入新生兒監護室。

就這樣,包括急診科醫生、產科醫生、麻醉科麻醉醫生、手術室護士、新生兒科醫生、產房助產士在內的 6 個科室 10 名醫護成功地將胎兒從死神手中 ” 搶 ” 了回來。

當聽到胎兒響亮的哭聲時,黃珺醫生那顆懸着的心,終於落地了!從急診科到手術室,黃珺醫生或俯身彎腰或雙膝下跪的托舉的姿勢沒改變過。此時從手術台無菌巾下鑽出來的她已經是渾身是汗,四肢麻木,全身痠痛,來不及休息片刻,她又迅速回到了急診崗位。

提醒:

臍帶脫垂凶險 孕婦在孕晚期要重視產前檢查

記者采訪獲悉,臍帶脫垂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卻是產科中一種非常緊急的分娩並發症,堪稱婦產科生死時速之戰。” 母體主要是通過臍帶將氧分及營養物質傳輸給胎兒,供其生長發育。” 林瓊燕指出,臍帶脫垂後,臍帶夾在了胎兒和骨盆之間,宮縮時很容易受到擠壓,擠壓時臍帶血流不通,胎兒容易缺氧。” 若血液完全阻隔 5-6 分鍾,胎兒很可能會胎死宮內。”

林瓊燕表示,早期的臍帶脫垂並沒有很特別的症狀,孕婦很難發現,特別是有過生產經驗的二胎媽媽對胎膜早破沒有太重視,容易忽視。但當孕婦發現自己陰道有條索狀物脫出的時候,通常胎兒已經發生窒息或者死亡。

林瓊燕提醒,” 孕婦在孕晚期要重視產前檢查,避免過度疲勞,不能進行劇烈運動,禁止性生活,保持愉悅心情。在家胎膜早破的孕婦,儘量採取平臥,床尾抬高,或取枕頭、棉被墊高臀部,以降低宮腔內壓力,減少羊水流出,防止臍帶脫垂。” 特別是胎位不正的產婦,應避免到處走動,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