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瑤鄉窮山溝「蝶變」美麗幸福新瑤寨

湖南瑤鄉窮山溝「蝶變」美麗幸福新瑤寨塔山鄉西江村村民趙遠宣講述塔山變化。王昊昊攝

初春正是種茶苗的好時節,盤政每天都要到茶葉基地里走一走,觀察土壤干濕度等,尋找合適時機種植一批新茶苗。

” 今年茶葉種植面積預計擴大到 650 畝。”47 歲的盤政信心滿滿。湖南常寧市塔山瑤族鄉茶葉種植大戶是他的新身份。

湖南瑤鄉窮山溝「蝶變」美麗幸福新瑤寨塔山鄉的瑤俗風情客棧。王昊昊 攝

塔山鄉地處高寒偏遠山區,交通極為不便,改革開放初期許多村落仍保留着刀耕火種的生活方式,有 ” 衡陽的西藏 ” 之稱。該鄉是衡陽唯一的少數民族鄉,瑤族人口占比 50.5%,共 6363 人。

” 以前鄉親們買生活物品要翻山越嶺走幾十里路去隔壁的洋泉鎮,單趟要兩三小時。” 塔山鄉鄉長盤鳳成表示,15 年前的塔山鄉沒有一寸水泥路,用電都是靠鄉里的小水電站發電,電力沒保障且電費高昂。

湖南瑤鄉窮山溝「蝶變」美麗幸福新瑤寨雲霧中的塔山茶園。崔建華 攝

盤鳳成回憶,15 年前鄉里只有一個手機信號塔,村民打電話需跑到地形較高的小山崗才有兩格信號。2016 年年底,鄉里開始架設光纖網絡,現已全覆蓋。

如今的塔山鄉已實現所有村組公路 100% 暢通硬化、國家電網供電,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泥路,家家戶戶也都蓋起了二層小樓,瑤俗風情客棧、茶旅觀光園、特色景點、衛生室等隨處可見。

湖南瑤鄉窮山溝「蝶變」美麗幸福新瑤寨昔日的窮山溝塔山鄉已蛻變成美麗幸福的新瑤寨。陽慶生 攝

村民家里的空調、電冰箱等家電也一應俱全,不少村民都買了家用小轎車。這與幾十年前 ” 風寒遮不住,家當隨身帶 ” 的瑤鄉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值得一提的是,2013 年以來,該鄉先後打通了至桂陽縣白水瑤族鄉、新田縣門樓下瑤族鄉和祁陽縣曬北灘瑤族鄉的縣級斷頭公路,結束了相鄰瑤族鄉互不通車的歷史。” 水電路網 ” 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健全完善,讓塔山發展產業成為可能。

塔山早在西漢時期就開始種茶、制茶,茶葉自宋以來均為上等貢品。海拔高、光照足、晝夜溫差大、土壤微量元素多的塔山,堪稱高山有機茶 ” 天然溫床 “。

然而,由於生產工藝落後、產量低、銷售渠道少等原因,優質的塔山茶一直 ” 養在深閨無人識 “。近年來,塔山不斷加大扶持瑤鄉發展茶葉產業力度,積極制定茶葉產業發展規劃。

近 5 年來,塔山就引進龍頭企業 8 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 26 家,新建高標準有機茶園 4.3 萬畝,建成 3 個茶葉產業專業村和 5 個千畝連片示範園,茶葉加工直接從業人員 3580 人。目前該鄉年產干茶 1300 噸、產值過億元 ( 人民幣,下同 ) 。

目前,塔山鄉已打造 ” 塔山山嵐 ” 等多個知名茶葉品牌。以塔山為核心產茶區的常寧市,也被認定為 ” 全國重點產茶縣 “” 中國生態有機茶之鄉 “。名聲漸起的塔山茶葉開始廣銷各地。

” 鄉里千畝以上的種茶大戶有好幾家。”2013 年開始種植茶葉的盤政,見茶葉市場越來越好,自 2017 年開始以 ” 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 ” 的模式成立了衡陽塔山天堂山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已帶動瑤鄉人民走上致富路。

塔山的旅遊等相關產業也借勢發展。目前該鄉已打造天堂山、東江峽谷、鹽茶古道等旅遊景點,旅遊年均創收上千萬元。盤政幾年前在家門口建了農家樂,現在每年有十幾萬元的固定收入。

” 塔山鄉落後的生活方式也在改變。以前村民靠山吃山,通過砍伐楠竹、杉木售賣賺錢,嚴重破環生態環境,現在這種現象沒有了。養竹鼠、種山藥、養蜂、建黃姜基地……村民們的致富方式越來越多樣。” 塔山鄉西江村村民趙遠宣說。

據悉,2014 年至 2017 年,塔山鄉脫貧 456 戶 1701 人,9 個貧困村已全部摘帽,貧困率由 27.25% 下降至 0.72%。2017 年,該鄉人均純收入達 13680 元。昔日的窮山溝,已蛻變成美麗幸福的新瑤寨。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