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觀測到星系會排放「污染廢氣」

據媒體報導,人們或許想不到宇宙星系也會排放污染廢氣,目前最新研究揭曉了恆星如何污染宇宙環境。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 8 月 30 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原子湧入星系的過程被稱為「吸積」,它們最終被驅逐離開星系的過程被稱為「流出」,這是控制星系增長、質量和體積的重要運行機制

ARC 全天天體物理學 3D 研究中心 (ASTRO 3D) 亞歷克斯·卡梅倫和迪恩·費舍爾使用一種新的成像系統,他們通過夏威夷 WM 凱克天文台的觀測數據證實流入星系的氣體比流出星系的氣體更加清潔。

據悉,費舍爾是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天體物理和超級計算中心副教授,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巨大的氣體雲被吸引到星系中,並在製造恆星的過程中被使用,該過程中流入星系的氣體雲主要成分是氫和氦,通過一種名叫凱克宇宙網絡成像儀的最新裝置,我們能夠確認由這些「新鮮氣體」構成的恆星最終會通過超新星爆炸的形式將大量物質排出星系,排出的物質將不再「清潔」,它含有其他元素,其中包括:氧、碳和鐵。

原子湧入星系的過程被稱為「吸積」,它們最終被驅逐離開星系的過程被稱為「流出」,這是控制星系增長、質量和體積的重要運行機制。然而,到目前為止,星系物質吸積和流出僅是一種猜測,這項最新研究是首次在銀河系之外的星系中證實存在物質流入和流出的整個循環周期。

為了獲得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 Mrk 1486 星系,該星系距離太陽大約 500 光年,正在經歷一個非常快速的恆星形成時期。

卡梅倫說:「我們發現進出星系的氣體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結構,將銀河系想像成一個旋轉飛盤,這些氣體從星系外部進入,相對來說未受到污染,然後逐漸冷凝成新的恆星,當這些恆星進入生命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時,它們會將其他氣體(同時包含著最初流入氣體)從星系頂部和底部擠排出去。」

構成元素周期表一半以上的元素是通過核聚變在恆星核心深處形成的,當恆星坍塌或變成新星時,就會將大量宇宙物質拋射至宇宙中,它們將成為形成恆星、行星、小行星以至某些生命形式的一部分。

Mrk 1486 星系是最佳觀測目標,從地球角度可直接觀測到它的側面,這意味著該星系流出的氣體很容易被觀測到,並能測量其流出氣體的成分。相比之下,其他大多數星系不具備這樣的觀測條件。

費舍爾指出,這項研究工作對於天文學家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我們首次能夠強烈影響星系製造恆星的作用力。這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們為什麼會這樣,以及它們會持續多久。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