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消失的年終獎 成了大多數人的傷心地

往年春節前一個月甚至更早,朋友圈都會被各種豪華年終獎消息刷屏。不管是為了展現業績還是為了公關、招聘目的,年終獎成為了互聯網公司們比拚的一項資本。但是今年,年終獎成了大多數人的傷心地。2013年春節前夕,搜狐媒體中心員工鄧鑫鑫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了一條雞湯文,大意是說一個男人在外工作20年,終於要回家了,老闆問他:你是要20年的工資還是要3句忠告?男人選擇了要三個公告,故事的結尾是男人既得到了忠告也得到了20個月的工資。

鄧鑫鑫覺得故事好笑,順手就轉發了這條文章,並且附上了自己的評論,「這是無良老闆們為了欠薪和不發年終獎編出來的故事嗎?」

互聯網公司消失的年終獎 成了大多數人的傷心地

6年後的2019年,同樣是在春節前夕,「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兼CTO快刀青衣(老刀)發了一份內部通知,宣佈取消公司產品技術團隊今年的年終獎。快刀青衣表示,公司不發年終獎不是為了節約成本,也不是因為經濟寒冬或者裁員,而是因為認為年終獎制度不合理,對真正表現突出的同事是不公平的,是所謂的懶政。

「這條東西,我不希望任何公司以外的人看到」,也許是為了避免引起外界的關注,在通知的末尾,他特意加了這句話。

可惜,互聯網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這條通知的全文就被貼到了各大社交平台被廣泛傳播,並廣受批判。而讓快刀青衣感到更尷尬的是,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對他的言論感到不滿的網友們,很快翻出了他在六年前發佈的那條微博。

沒錯,六年的時間里,鄧鑫鑫已經從一名搜狐員工變成了互聯網知名大V以及獨角獸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從一個膽顫心驚等着發年終獎的員工變成了能決定給不給員工發年終獎的決策者。

但顯然,在看很多人看來,和他的前老闆張朝陽相比,快刀青衣在年終獎這件事情上並不厚道。「2013-2018,時間改變了很多。自己的公司成了不發年終獎的惡龍,真是諷刺」,在快刀青衣的微博下面,有人這樣評論。

2019年初,「羅輯思維」不是第一個因為年終獎問題被員工diss的互聯網公司。宣佈年終獎減半的滴滴、年底前突擊裁員的美團、年終獎杳無音信的京東、不僅沒有年終獎反而降薪的滬江網,一連串的壞消息消息構成了2019年互聯網行業年終獎的基礎色調。

在互聯網人謝輝(化名)的記憶里,今年的情況非常罕見,在往年,年前一個月甚至更早,朋友圈都會被各種「豪華」年終獎的消息刷屏,100個月工資、百萬年終獎、奔馳汽車這些獎品都展現着互聯網公司們「壕氣」的一面,成為互聯網公司們比拚的一項資本。

但是今天在社交媒體上,人們開始悄悄抱怨2018年沒有年終獎或者年終獎被削減的事情。

諸多跡象顯示,過去一年,互聯網圈的年終獎不太好看。

1

年終獎驚魂

1月25日,一則關於微信年終獎的消息開始在互聯網上流傳。有多位網友發微博稱,微信某部門年終獎20億,人均280萬,此外微信年會陽光普照獎每人發了一台頂配的iPhone Xs Max,還發2888元紅包,並提前4個月調薪。

互聯網公司消失的年終獎 成了大多數人的傷心地

不過騰訊公司公關總監張軍很快辟謠,稱年終獎有增長是真,但人均280萬是不可能的,即便如此,蘋果手機加上紅包也足以羨煞他人。

在微信高調「炫富」的背後,大多數人只有羨慕的份。「騰訊酒肉臭、路有裁員狗」這句調侃的背後,2019年互聯網人幾多酸楚。

「入職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各種福利獎金,結果明天要發工資了今天來這麼一條——不發年終獎」,對於快刀青衣的做法,一位「羅輯思維」員工感到憤憤不平。一些人既疑惑又失望,當初「羅輯思維」的招聘廣告明明寫着「如果年終獎不理想,是不是考慮換份工作?」,現在為何振振有詞地不發年終獎?

拿不到年終獎的不只是「羅輯思維」的員工,互聯網教育巨頭滬江的員工則得到了一個更糟糕的消息——不僅沒有年終獎,而且會在2019年3月進行裁員。一份來自滬江網總裁辦公室的通知稱,滬江網的核心管理層將降薪20%-50%,同時還失去了獨立的辦公室。對此,一位滬江網內部人士表示消息屬實。

和「羅輯思維」、滬江網這種取消年終獎的公司相比,滴滴、美團員工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太多。

2018年12月14日,在北京西二旗總部,滴滴出行召開了公司的全員大會。即將迎來本命年的滴滴CEO程維表情嚴肅,他專門提到了年終獎的問題,明確表示今年員工年終獎的力度比去年縮減一半,滴滴高管集體不拿年終獎。

以2017年為例,滴滴的年終獎主要分為五檔,最高一檔可以拿到10個月工資,後面依次是6個月、4個月、2個月、1個月的工資 。其中,大部分人的年終獎集中在2-4個月工資,因此本次宣佈減半後,很多人的年終獎就變成了一兩個月甚至沒有。

「之前拒了其他家薪資更高的offer,想着這邊年終獎更多些,沒想到是這個結果,難過。」一位滴滴的員工表示,很多人都懷着對年終獎的期待加入滴滴——他們中的不少人都聽過2016年和2017年滴滴年終獎的「傳說」,那兩年滴滴正處於風起雲涌之時,在年終獎上出手闊綽:其中2016年總共發了5億的年終獎,每人至少4個月薪資,最多10個月。2017年年會上,滴滴也拿出了100個iPhoneX和100台MacBook,連最低第一檔的陽光普照獎也是每人1000元的出行大禮包。

互聯網三小巨頭TMD(今日頭條、美團、滴滴)之一的美團,近期也被曝裁員和年終獎縮水傳聞。

在2018年末,美團傳出大批裁員的消息,有消息稱,美團在北京望京的辦公地大量應屆生被裁,而且被美團收購的摩拜單車也開始裁員。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美團對被裁員工的補償以n(在職年限)+1為准,並要求他們最遲在12月26日前走人。不過美團方面回應稱網傳大規模裁員為不實消息,該次是正常的業務調整,受影響員工不到員工總數的0.5%。

在脈脈的匿名區,一位實名認證的美團員工說,美團趕在12月31日前裁員,這樣可以不發年終獎,過了12月31日,強制20%的人年終績效背C。「最少10%,部分團隊20%。80%的部門都要求提高C的比例,只有極少數核心部門不敢動。」另一位美團員工則透露,今年C的比例是往年的兩倍。

據瞭解,美團的績效分為S、A、B、C四等,C為比較低的等級。按照內部員工的說法,得一次C意味着年終獎寥寥,兩次C證明不適合當前的職位,需要被淘汰。

據一位美團離職員工稱,美團原本的績效制度是大致是「721原則」:70%的人給中等績效,20%的人給高績效,10%的人給低績效。

在整體形勢不妙的情況下,表現不好的業務部門首當其沖成為了「裁員」或者「年終獎縮水」的重災區。多位美團員工證實,美團SaaS收銀部和到店事業收單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裁員,兩個部門未來或將進行合並。「SaaS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夠,又不肯老老實實搞研發,商家已經不願意用這個平台了。」對於裁員,一位美團點評SaaS產品的銷售稱,業績不好裁員可以理解,但是趕在年前裁員讓人很被動。

在互聯網行業為年終獎有沒有、有多少爭論的時候,互金和區塊鏈領域的從業者則為沒有裁員而慶幸,「今年的年終獎是N+1」,一位原互金行業人士戲稱,因為年終被公司裁掉了。

沒被裁掉的員工日子也不好過。某互金公司的在職運營人士表示,勞動合同里明明寫着15薪,但是今年終獎到底有沒有,有多少還沒通知。「往年春節前一個月就已經通知了,今年不知道為什麼還沒有消息。」

不僅年終獎沒有信兒,連年會都沒有着落。上述人士提到,他所在的公司往年的年會都在國外舉行,2016年去了泰國,2017年去了越南,但今年的年會目前為止還不知道辦不辦。

區塊鏈行業的情況同樣糟糕。近期,比特幣交易平台火幣網被曝裁員和搬遷,除了北京地區保留部分部門外,全國多地辦公室在近期將搬遷至海南,並將員工數目從目前的1380人裁員至三位數。

此外,2019年1月初,區塊鏈媒體「核財經」遭遇欠薪風波,多位在職員工因討薪被踢出公司群,隨後核財經創始人在回應中承認公司遇到了資金問題。

「區塊鏈媒體是這一輪寒冬中最難過活的機構之一」,區塊鏈媒體「耳朵財經」創始人潘海祥感嘆。

2

誰扼殺了年終獎?

有人曾粗來做過統計,其周圍熟識朋友中,有65%的人今年沒有年終獎。如果說一個人的統計結果可能存在「倖存者偏差」,那麼來自機構的調查數據無疑更具有說服力。1月16日,在線招聘網站智聯招聘發佈的一項針對2萬名白領的 「2018白領年終獎調查」顯示, 2018年能拿到年終獎的白領不足6成,全國白領年終獎總體均值為7100元,較2017年的7278元出現了下滑。

從行業來看,互聯網行業白領能拿到年終獎的比例在13個參與排名的行業中墊底,僅有46.49%的白領表示能拿到年終獎。

互聯網公司消失的年終獎 成了大多數人的傷心地

年終獎是企業經營狀況甚至經濟形勢的一面鏡子。

2018年上半年,《香港經濟日報》曾報導,按照原本的規劃,滴滴打算2018年的下半年以800億美元的估值在香港上市。為此滴滴停止補貼和燒錢,收縮邊緣業務,更加強調盈利。

但2018年顯然是滴滴「水逆」的一年。接連發生的幾起安全事故將滴滴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幾乎遭到全民譴責。去年8月27日,滴滴順風車業務下線,至今沒有恢復的跡象。

為了彌補在安全體系上的缺失,滴滴大舉投入,「升級安全體系」被放在去年12月初滴滴架構調整的第一位。

於此同時,滴滴的江湖地位不斷不挑戰。2018年,滴滴和美團在網約車和外賣業務方面互有攻守,雙方都投入了重金進行業務補貼,這些競爭耗費了資金和精力的對壘卻沒有獲得實質意義的進展。

2018年9月7日,程維發佈公司內部信,承認僅2018年上半年滴滴整體淨虧損超過40億元人民幣。

美團方面,自2018年9月20 日王興在港交所敲響銅鑼以來,美團點評的股價已經從69港元,下跌至1月28日的47.45港元,跌幅超過31%。2018年上半年,美團經營虧損約為39.0億元,Q3經營虧損 34.51 億元。有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美團在打車和外賣方面的補貼,也給其資金流造車了壓力。

在互聯網寒冬里,不遲發年終獎已經成為了良心企業的標準。1月20日,58同城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姚勁波在年會現場表示,不裁員、不減薪、不減少或延遲發年終獎,未來扎實服務好一千萬中小微商家企業。」

姚勁波認為,58同城的業務涵蓋整個社會的存量資產,因此受經濟週期調整的影響較小。去年Q3,58同城實現營收36.268億元,同比增長33.2%,淨利潤7.262億元,同比增長105.6%。

3

年終獎「雙刃劍」

從法律的角度講,年終獎不是必須,企業不發年終獎並不違法。

但年終獎流行背後,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比如它是體現公司溫情和人文關懷的一種方式,也是提升公司形象、吸引人才的招數。

智聯招聘發佈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有接近40%的人明確表示年終獎會成為選擇是否跳槽的重要因素。

但是年終獎並非總是帶來正向作用,它是一把雙刃劍。

在騰訊,微信和遊戲部門的年終獎令人艷羨。但有內部員工表示,大部分人的年終獎和其他公司差不多。但外界對明星部門高額年終獎的炒作,容易引發員工心理不平衡,也容易引發年後的一輪辭職潮。

「我堅決反對年終獎的制度,年終獎制度是最落後的制度」,華為任正非曾表示,他認為應該強調項目獎,過程獎,及時獎,比如應有50%幅度的過程獎在年終前發完,如果發不完剩下的也不會發,以此逼迫各部門積極推行過程獎。

「雖然年終獎只是企業薪酬福利體系的一個部分,但作為反映企業單位效益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會對員工下一年的發展預期產生明顯影響。」一位智聯招聘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在制定年終獎方案時,企業需要多方考慮,使得年終獎既能達到激勵員工的作用,同時還需要適當平衡員工大規模流動的風險。

作者 | 張吉龍  編輯 | 安心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