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球一半人口未聯網 那如何把他們接入到互聯網中?

盡管互聯網連接被公認為是世界上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但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大約有一半的人口仍未接入到網絡中。在朝着互聯網覆蓋全球這個目標奮鬥的道路上,要將下個十億用戶連接到網絡中面臨着諸多困難和挑戰,尤其是很多地區的復雜情況導致很難找到突破口,而這必須要在商業模式、政策制定、技術方案上有所創新。

[圖]全球一半人口未聯網  那如何把他們接入到互聯網中?

圖片來自於 Pxhere

其中的困難包括公共政策、教育、相關內容、技術選擇,甚至可靠的電力方面的缺失。目前最有可能實現全球覆蓋這個目標的方式就是社區網絡和公共接入。社區網絡和公共接入擁有諸多好處,例如適應當地的需求,較低的成本以及對數字掃盲的貢獻等等,這特別適合農村、偏遠和服務欠缺地區的網絡覆蓋。IEEE發表的補充聲明中肯定了社區網絡和公共接入在推進網絡覆蓋方面的積極作用,並確認兩者是「擴大互聯網接入的重要隱私,讓個人和社區從互聯網中受益。」

社區網絡

目前在全球諸多地區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烏干達的BOSCO,肯尼亞的TunapandaNET,墨西哥的Rhizomatica,阿根廷的AlterMundi,印度的數字賦權基金會項目,西班牙的Guifi.net,美國的Tribal數字村等。

[圖]全球一半人口未聯網  那如何把他們接入到互聯網中?

Photo by Renaud Gaudin, licensed under CC0 1.0.

在IEEE的聲明中指出「社區網絡的定義可以簡單也可以非常復雜」,並且「基於開放互聯網標準的網絡和其他提供互聯網訪問的其他網絡本質上並沒有任何區別。」社區網絡可以在商業互聯網服務沒有覆蓋的地區提供接入服務,也可以為某些市場的現有商業網絡服務提供有價值的替代補充方案。

通常情況下,商業網絡服務提供商很難在沒有網絡覆蓋地區獲得商業回報。而在這樣的環境中,社區網絡可以提供低成本和靈活多變的方式來提供上網服務,包括:

● 可以由社區成員(有時候是志願者)來創建和運營

● 可以使用當地可用的硬件和軟件,有時候是捐獻或者開源的解決方案,

● 可以促進使用當地語言創建相關內容以增強交流和處理當地問題。

世界各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可以利用各種治理,組織和運營模式來滿足當地社區的需求。成功案例中至關重要的共同要素是本地擁護者和足夠的人員,項目和資金管理技能 – 甚至超過任何特定的網絡平台,技術或架構。此外,在一個地區經常會有共同的政策改革。

公共訪問

公共訪問網絡提供了低成本甚至是免費的網絡訪問,在理想狀態下配合培訓和支持,在將下個十億用戶接入到互聯網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IEEE在聲明中強調了公共訪問在推動通用互聯網連接方面的重要價值,寫道:「公共訪問連接可以在公共廣場,公園,市政廳,圖書館,交通站點和個體企業中以免費無線連接的形式提供」。

這些社區中心甚至可以作為更廣泛的社區網絡中的一個節點,在數字認知較低的無聯網區域內圖書館和電信中心可以促進人們的交流,並且更安全的使用互聯網技能來獲得利益。通過使用公共訪問,圖書館和其他機構可以提供涉及互聯網、計算機方面的培訓。

[圖]全球一半人口未聯網  那如何把他們接入到互聯網中?

圖片來自於 WikiMedia

目前公共訪問的成功案例也不少,包括哥倫比亞的Vive Digital,土耳其的Fatih,哥斯達黎加的Connected Homes,南非的Public WiFi以及博茨瓦納的WiFi hotspots。通常政府會為公共訪問提供資金,不過也有地區是通過公私合營或者企業運作的方式開展。

Alliance for Affordable Internet在報告《Employing Public Access Solutions to Close the Digital Divide》中寫道:「我們的分析數據顯示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盧旺達和土耳其在公共接入政策方面的得分要優於同行」。

目前當地政府在推動公共網絡接入方面的普遍做法包括

● 優先考慮在農村和低收入社區設置公共訪問

● 免費補貼提供網絡或者設備

● 數字技能培訓

● 部署公共IEEE 802.11 WiFi

社區網絡擁護者,技術專家,政策制定者,企業和組織領導者,用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貢獻和協調,是確保每個未聯網區域訪問公共網絡的關鍵。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