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稻田能「長出」魚和鴨?

想像一下

稻在水中搖,鴨在稻下行,魚在田中游

這該是一副怎樣靈動的畫卷?

看似不相關的三樣東西

竟然關聯在了一起

新奇稻田能「長出」魚和鴨?

今天發佈君就為大家介紹下

官店鎮官店村「稻田+」

的生態農業發展

創新農業生態發展

2018年,官店鎮官店村為促進群眾增收致富,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依託自身區位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 「稻田+魚+鴨+」模式,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示例圖

新奇稻田能「長出」魚和鴨?

示例圖

新奇稻田能「長出」魚和鴨?

稻田養魚養鴨示例圖(僅供參考)

「稻田+」種養模式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優點,是將水稻種植與家禽(鴨)、水產養殖有機結合,實現「一地多用、一舉多得、一季多收」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優化產業結構 增加群眾致富

官店村因時而變、因地制宜,群眾通過土地和勞動力入股參與分紅,並利用返包倒租的模式將土地租賃給群眾,使得當地40戶群眾在拓寬自身增收渠道的同時,享受政策帶來的紅利。「我把三畝地流轉給村里,每年收入有幾百塊,再加上閒的時候來做工,一個月有4000-5000元收入。」官店鎮官店村村民羅昭剛說。

新奇稻田能「長出」魚和鴨?

正在修築「稻田+」場地

隨着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官店村在不斷探索的同時優化思路,努力打造田園生態綜合體,不斷提升群眾自我發展積極性,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官店村「稻田+」項目總投資50萬元,項目建設已進入最後沖刺階段,將於四月底正式建成投用。

新奇稻田能「長出」魚和鴨?

正在修築「稻田+」場地

據官店村黨支部書記馮彧介紹,官店村「稻+」產業畝產值預計在1.5萬元以上,以30畝來計算,年產值可達45萬元以上。現已經帶動群眾40戶,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改善農業生態農村衛生

除了可取得更大經濟效益外,「稻田+」種養模式,還能減少化學農藥、化肥的使用量。鴨子的排泄物也是水稻的優良有機肥。

什麼是稻魚鴨模式?

稻魚鴨循環模式,就是在同一片田地上,以種水稻為主,稻田水養魚,兼顧放養鴨子。在這種模式里,水上層的水稻為生活在其間的魚、鴨提供了遮蔭和棲息的場所;而表水層的漂浮植物、稻株間的昆蟲,則是魚和鴨的重要食物來源。反過來,鴨子和魚也能促進水稻的生長,形成一個生物微循環系統。而且魚和鴨在水里游,可以疏通根部的土,對禾苗生長好,福壽螺又少了,蟲害都少了很多,減少了農藥投入的同時也更綠色健康。

全媒體記者:陳 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習水新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