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談】打麻將真開心啊

【白夜談】打麻將真開心啊題圖 / CaesarZX

最近我又開始玩日本麻將了,或者更準確地說,週末我打了整整兩天的《雀魂》。

我在有限的人生中只兩次正兒八經地接觸過麻將。第一次是在三年前,朋友告訴我日麻是個極講究策略的遊戲,比《爐石傳說》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盡管在此之前我對麻將的印像一直停留在「爹媽去打牌了我可以玩一晚上紅警了」,但架不住朋友的強烈安利,總算是入了坑。

彼時的我只勉強知道胡牌要四個面子一個雀頭,役種沒記住幾個,打來打去就是斷幺九1000點,策略性沒感受到,很快就退了坑。

【白夜談】打麻將真開心啊

第二次上手是去年年中。我偶爾得到一份足足167頁的《初中級日麻講座》,只看了大概前30頁就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立刻投入實戰,在低分段賽區如魚得水。

【白夜談】打麻將真開心啊

可惜好景不長,還沒打夠兩星期,《雀魂》就因為種種原因停服。數據雖然被一道並入國際服,但國際服的連接質量是在令人不敢恭維,接二連三的掉線之後,自然也就沒了遊戲的興致。

【白夜談】打麻將真開心啊

最近又開始玩日麻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社交需求,《泰拉瑞亞》《飢荒》等一圈遊戲嘗試過後,我和幾位朋友又開始嘗試朴實無華的麻將,結果發現網絡問題好了許多,起碼不會再頻繁掉線;另一個是我勝負欲比較重,於是又撿起那篇167頁的攻略重修,以至於在沒有開黑的時候還會去段位賽練手——也因此胡到了我心心唸唸的國士無雙。

【白夜談】打麻將真開心啊沒有人不想胡國士無雙,沒有

雖然已經提到過很多次,但我還是想要再強調一下,我對日麻的熱情確實大半來自那篇攻略。這個過程其實和讀書有點像,學三角函數的時候,老師會畫圖、列公式,從最基本的地方告訴你正弦餘弦、正切餘切如何轉化,最後總結起來,教你一句「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麻將也差不多,在只考慮進牌效率的情況下,單獨客風牌湊不成順子,19牌湊成順子的概率相對較低,28牌只好上一些……整合梳理一番,你就能得到最有效率的打牌牌序。

【白夜談】打麻將真開心啊

還有對對和以及七對子這樣的特殊牌型,理論學習之後,只需記得四個對子打對對和,五個對子打七對,正常胡牌手上對子不要超過兩對,否則不好聽牌,就足以應對相當一部分局面。

當然,這還只是最最基礎的部分。有關日麻的防守,根據具體巡數、局數以及玩家分數做出戰術調整,轉換激進或保守的風格,都是我尚在學習的部分。

怎麼說呢,就我的自身感受而言,遊戲的樂趣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等同於學習的樂趣,瞭解遊戲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只是相比於正兒八經的語數英物化生,遊戲的要求低得多,反饋也快得多、強得多。

【白夜談】打麻將真開心啊週末戰績喜人!

可以想象,在遇到智力瓶頸之前,我對日麻的熱情還會持續一陣子。

以及,我終於有點理解富堅義博了。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