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談】當朋友圈點贊變成一種貨幣

【白夜談】當朋友圈點贊變成一種貨幣題圖 / CaesarZX

2012年微信朋友圈上線至今,點贊已經成了12億微信用戶里絕大多數人日常的一部分。

同事結婚,點個贊;老媽旅遊,點個贊;朋友曬娃,點個贊。在種種朋友圈點贊的生活場景里,又有一種比較特別,很多人也都參與過:為了免單、領資料、獲取線下活動門票之類的而點贊,然後截圖給商家。

平時的朋友圈點贊,大多都屬於社交的范疇;而到了集贊免單這類情形里,朋友圈點贊其實成了一種切實存在的資源,可以換取實打實的福利。集贊免單,實際上就是用贊給飯菜買單;集贊領資料,實際上就是用贊買資料;集贊參加活動,實際上就是用贊買活動門票。用更接地氣的話說,點贊可以頂錢用了。

【白夜談】當朋友圈點贊變成一種貨幣

對商家來說,朋友圈集贊無疑是一種很聰明的營銷方式。在沒有朋友圈的時候,廣告打出去的效果是摸不見看不着的;而有了朋友圈,點贊數就成了最直觀的廣告效果衡量指數。畢竟每一個點贊的人,不論只是瞄一眼還是仔細讀,肯定都是看過這條朋友圈廣告的。

但從普通消費者的視角,這種貨幣式點贊就未必有那麼友好了。一方面,把社交和消費混在一起容易搞得朋友圈烏七八糟,很傷害個人形象;另一方面,發得太多,幫忙點贊的人覺得厭煩,漸漸地也就不給你點贊了,最後發了朋友圈還集不到贊,只會讓自己覺得煩悶。

盡管圍繞着集贊催生出種種爭議,然而這種「朋友圈點贊貨幣化」的演變趨勢卻一直沒有消退。今年五月起,全國各地陸續出台「朋友圈集贊免罰」措施。現在,朋友圈點贊甚至可以直接抵掉罰單了。

【白夜談】當朋友圈點贊變成一種貨幣 「朋友圈集贊免交通罰單」

當朋友圈點贊變成貨幣,很多東西的界限也會變得模糊起來。我們發佈在社交平台的一切東西,都有種被點贊數值衡量着的消費主義味道。

最近在柏林藝術周,一位德國新銳攝影師Marius Sperlich就試圖幫助大家反思這種越來越普遍的「點贊貨幣化」現象。

在柏林國王畫廊里,藝術家搭建了一個和海外社交平台Instagram聯動的裝置。這個裝置由攝影師Marius Sperlich的原創攝影作品和電子計數屏組合而成,計數屏顯示着這張攝影作品在Instagram上獲得贊數。而這個贊數,將直接成為這個作品的實時標價。

【白夜談】當朋友圈點贊變成一種貨幣 「現代毒品第二部:錢=點贊 1美元=1個贊」

觀看、點贊、消費是這件作品最基本的三步邏輯。

互聯網上的點贊不再單純代表着喜歡,也成了觀看者消費照片、視頻、朋友圈和微博的基本方式。而線下站在藝術品前的每一個人,又觀看着這種點贊行為,自己則通過購買門票來消費「點贊」這個行為。甚至,在線下看完作品之後,人們可能也會掏出手機,加入線上的點贊大軍,再一次參與到觀看、點贊、消費的循環里去。

【白夜談】當朋友圈點贊變成一種貨幣 「Modern Drugs (2019)」 姐妹篇「現代毒藥(2019)」

1967年,法國哲學家居伊·德波的作品《景觀社會》第一次出版。影像技術崛起,從電視廣告到雜誌封面都在鼓勵人們去追求一種精心編排好的生活景觀。德波的筆下,人們被動地觀看,被動地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這樣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的誕生卻讓人們由被動變成主動。我們不再只是觀看,並且主動要求被觀看。從YouTube到B站,從Instagram到小紅書,人們上傳自己的視頻,並且不斷追求更大的觀看量、點贊量和訂閱數。觀看等同於消費,點贊等同於金錢。而消費主義已經是一種基本人權,人們巴不得被多多消費,成為下一個互聯網時代因為被觀看而暴富的幸運兒。

【白夜談】當朋友圈點贊變成一種貨幣 B站知名UP主徐大sao

上個週末,出於想要瞻仰這個作品的心態,我也拉着朋友去了一趟柏林。站在這個作品面前,我忍不住掏出手機到Instagram上找到對應的文章,試了試點贊和取消點贊。雖然有點延遲,但電子屏上的計數果真隨着我的動作發生了改變。

我記得很清楚,我先是取消了原本點好的贊,然後又重新點贊了一次。屏上的數字從「38370」變到「38369」,再變回「38370」。數字變動的那一刻,浮現在我腦海里的想法倒是非常簡單,就是很多人小時候曾有過「全中國一人給我一塊錢我就發了」的互聯網版:如果一個贊等同於一人民幣,我希望全世界人都來看我吃喝拉撒——哪怕只有0.001%的人給我點贊,我估計也賺到瘋掉,從此生活無憂。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