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這個有些古怪的問題來自問答網站Quora。它看起來很像是英國人會提出的腦洞,畢竟​維多利亞時期的女僕制服是現代女僕裝的歷史源頭,當英國、女僕裝和”國家公僕」同時出現,腦海里自然的浮現出一些其他的畫面: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這個問題下面的回復寥寥無幾,署名尤金·拉琴科(Eugene Radchenko)的用戶寫道:

另一位署名阿爾特姆·安德雷耶夫的用戶的回答有些憤憤不平:

盡管將女僕裝與「國家公僕」聯系在一起是少有的異想天開,​但將蘇聯女學生校服和女僕裝混為一談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或許是在外觀上所具有的一定相似性,在以「蘇聯校服」+「女僕裝」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能發現持有這種論調的不在少數。

如果說​蘇聯女學生校服並不是女僕裝,那麼它是什麼?

一、向軍裝看齊(1834)

要探究蘇聯校服的源頭,首先要明確校服的概念是何時在俄羅斯形成的,這得回溯到尼古拉一世(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 1825.12—1855.3)時期。

俄舊歷1834年2月27日發布的《公民制服條例》首次對學生的著裝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根據規定​,帝國下屬學校的學生必須要統一著裝,穿著深綠色雙排扣大衣(搭配金色或銀色金屬扣和藍色布領),同時佩戴深綠色布帽,樣式接近同時期的軍服。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在改革者亞歷山大二世(Александр II 1855.3—1881.3)時期,隨著預科教育(Гимназия,一種為學生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備的學校,類似現在的大學預科)的興起,學生的校服樣式也開始變化。受到同時期官員與士兵制服改革的影響,校服從雙排扣變成了單排扣,色調也變成了通體的藍色,身穿校服的學生被同齡人調侃的稱為「藍牛」。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到了亞歷山大二世的統治末期,校服的設計引入了腰帶元素,並做出了夏裝與冬裝的區分,同時針對不同地區,校服也做出了顏色差異處理,在西北部地區是深藍色,在南部則是灰色。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二、「淑女認證」(1896)

直到19世紀末之前,校服都是男孩子們的專屬,針對女學生設計的校服出現的時間要晚很多,這是因為當時女性普遍缺少接受公共教育的渠道,自然也就沒有必要製作校服。但也有例外,這便是斯莫爾尼貴族女子學院(Смоль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благородных девиц)。

這所學校最初被稱作帝國貴族女子教育協會,是在別茨科伊倡議下,經葉卡捷琳娜二世於1764年簽署法令成立的歐洲第一所女子公立教育機構。根據法令中所述,該協會的目的,是給國家培養「受過教育的婦女、好母親以及對社會有用的成員”。

校服的製作基本延續了創校理念,是用於配合學校的教育,從外表層面將學生打扮成符合當時環境下「上流社會」中賢惠、謙虛的淑女形象。在設計風格上,這款校服是由羊絨連衣裙和圍裙(罩裙)搭配而成的組合,繼承了教會學校服裝(和修女服)的部分特徵。​

作為一所貴族女校,校服也被用於強調等級差異,學生的連衣裙和圍裙的顏色會根據年級和場合差異做出區分。隨著學業接近尾聲,連衣裙的顏色也越來越淺。從最低年級最初棕色,到接下來的藍色、灰色,直至畢業生的白色。至於圍裙,針對不同場合有所區別,學生們平日里穿黑色,到了節假日和慶典場合換成白色。​​​在《公民制服條例》頒布60年後的1896年,首份有關女性校服的規定出台,這套校服規范得以推廣。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作為蘇聯校服歷史源頭,沙俄時期的學生校服是「家境殷實」的一個標簽,​與維多利亞時期的女僕制服相比,​不論著裝對象還是使用場合都大相逕庭。後者誕生於工業革命時期,隨著資產階級興起、女僕用工數量增加而開始普及,是一種給特定職業人群使用的工作服裝。沙俄時期的校服​並不屬於大眾消費產品,​上學是屬於「上層社會」少數人的特權(穿著校服的學生也被調侃的稱為「上等生」),普通家庭既沒有上學的機會,​也無力支付製作繁雜、價格不菲的校服。

​三、屬於大眾的校服(1918)

十月革命勝利後的1918年,隨著《統一勞動學校法令》的頒布,過去沙俄時期的校服制度被正式廢除,其背後原因通常認為是由於兩個方面。​一是關乎意識形態,舊式校服被認定是屬於「階級身份」的附屬品,具有天然反動性,是必須要打倒封建遺留。另一方面則更為現實,內戰當前,階級鬥爭如火如荼,新生的蘇維埃力量​即沒有精力、也缺乏財力在全國去推行統一的學生著裝。並且,對於飽受經歷了戰亂摧殘的普通家庭來說,校服仍然是一種難以承受的奢侈,因此​在革命勝利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出現關於校服的成文規定,不論男女學生們都穿著家人的舊衣物去學校。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在工業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的背景下,蘇聯開始注重普及基礎教育。1930年8月14日,中央執行委員會和蘇聯人民委員會發布了《關於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的決定》,明文規定所有適齡兒童必須接受四年的義務教育,並自1937年起在全國推廣七年制義務教育,越來越多的兒童回到了學校,校服回歸的外部條件逐漸成熟。

​1949年,蘇聯發布了要求學生統一著裝的新規。如果說過去的校服是為了凸顯階級身份,那麼新校服的所承擔使命則是為社會大眾服務,是屬於所有學生的服裝。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統一著裝不但有助於學生們建立集體意識,也可以督促他們將精力集中在學習、勞動上面,而不是花太多時間用於穿著打扮。

在樣式設計上,新式校服並沒有在另起爐灶,而對舊式校服進行了「社會化」改造,一方面降低製作成本,同時又提升實用性。​經改造後的男學生校服風格上保留了軍裝的風格,整體改為採用了灰色基調(降低了染色成本),由長褲和束腰上衣組成,胸前增加了方便收納的口袋搭配有一條寬腰帶和帶帽徽的帽子。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女性校服在保留連衣裙搭配圍裙的組合基礎上,引入了可拆式領子和袖口。象徵著不同年齡階段的顏色被統一的深棕色取而代之(這種低調的顏色有助於學生專注力)。連衣裙的長度發生了改變,從過去沒過腳踝的長裙現在被改短到了略高於膝蓋,目的是方便學生進行活動。至於圍裙部分,舊時的習慣得到了延續,女學生們平日里穿著黑色、在節假日和重要的場合穿白色。​對於女學生而言,新規除了統一的服裝標準外,也對發型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女學生的頭發必須編成辮子,可以採用蝴蝶結和絲帶來進行裝飾,但必須配合圍裙的顏色。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通過標準化的大規模生產,新式校服很快遍布了蘇聯各地的商店,低廉的價格幾乎任何家庭都能夠負擔的起。不過對於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來說,一年更換一次校服依然並不便宜,因此他們通常會買更大一號,這樣至少可以穿幾年。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在樣式設計之外,學生們胸前飄揚的「紅色」是過往校服中從未出現過的新元素。​​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期間,蘇聯內幾乎所有適齡學童(9-14歲)都加入了到了列寧少年先鋒隊的隊伍,這也讓紅領巾頻繁的出現在各種場合,成為了蘇聯校服具有標志性的特徵。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身穿校服的少先隊員

​四、自己動手,統一而不同的校服(1967)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男生校服樣式發生了兩次顯著改變。先是灰色羊毛混紡西裝取代了束腰上衣,接著帶有臂章的海軍藍夾克成為了標配。而與之相對的女生校服卻沒什麼變化,依然是深棕色連衣裙搭配圍裙的兩件套。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在70年代,英國《衛報》在一篇介紹蘇聯校服文章中寫道:

盡管如此,在樣式沒有改變的情況,女孩們還是找到了讓校服​「煥然一新」的方式。

受到同時期美蘇關系緩和的間接影響,​過去關於校服嚴格規定有所放寬。一方面,學校對女學生的發型不再做統一的要求;另一方面,雖然對校服樣式仍舊要求保持統一,但具體到衣領、袖口、和圍裙這些部分,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了解放。

衣領和袖口是校服中的必備「零件」,同時也是各種麻煩的源頭,因為白色的領子和袖口很容易被弄髒,需要經常清洗,因此女孩們一般都會備有多套進行更換。​至於圍裙,根據學校規定,每個學生至少要准備兩條,平日里上學穿的黑裙沒有什麼特別的,而用於假期和節日的白裙則成為了學生們的試驗場。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利用在學校製衣課程種學習到的縫紉技巧,許多人能夠在沒有母親幫助的情況下自己動手對服裝進行改造,為袖口繡上花邊、將領子改成圓領或者立領、為圍裙添蕾絲、荷葉邊等不同風的裝飾,自己動手成為了一種流行(這場流行背後無法忽視的還有價格因素的影響,雖然商店里也會出售那些製作精美的改良版本,但它們的價格往往是普通款式的兩倍,DIY是一個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在幾乎是學生自發推動的作用下,罩在連衣裙外的圍裙逐漸從原本的功能屬性轉為一種象徵屬性,校服的統一著裝也從「樣式統一」轉為了「辯證統一」。有趣的現象出現了,如果你去回顧這一時期有關學校的攝影、繪畫、電影和其他藝術作品的時候,憑借第一眼印象,你能很容易的能看辨認出圖像里面生們是穿著一樣的學校校服,但只要多加觀察便會發現他們的著裝各有不同,這也是蘇聯女學生校服最與眾不同的特徵—— 靠自己的雙手去實現改變。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就像伏特加熊成為了一種固有印象,多數人對蘇聯女生校服的記憶停留在了連衣裙加圍裙,但實際上,「兩件套」並不是蘇聯女學生的唯一選擇。1984年之後,8年級(相當於高中)女生擁有了裙子、背心和夾克組成的西裝三件套。在列寧格勒、西伯利亞和一些北方地區,少先隊制服也被納入到了校服范疇之內,這套服裝包括一件短/長袖襯衫,一條藍色的裙子,少不了的還有紅領巾和隊徽。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少先隊制服

​五、在此之後(1991)

1991年,蘇聯解體,接著到來的​​1992年的春天,俄羅斯取消了要求學生統一著裝的規定,蘇聯校服也成為了紅色時代記憶的一部分。時間轉眼過去了20年,​2012年5月,隨著新《教育法》教育法的通過,俄羅斯恢復了統一校服制度,但這一次決定權被交給了學校,各地區的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新校服的規格,蘇聯校服重回了人們的視野。

在結業典禮那天,​有的學校會讓畢業生們換上蘇聯時期的校服,參加最後一次學校的集體活動,此時的蘇聯校服成了一種象徵.他們與過去進行一場漫長的告別,也為即將到來的明天做好准備。就像蘇聯科幻《她來自未來》片尾曲《最美好的前途》歌詞里寫的那樣:​從零點開始起步,邁向​向明天新的前途,​哪怕是漫長的路。​

因為她們是未來的主人。

為什麼說蘇聯女學生校服完全不是女僕裝

參考:

Why did Soviet school girls wear maid』s uniforms? Was it because they were servants of the state?

Краткая история школьной формы в СССР

Кто придумал советскую школьную форму?

Как менялась советская школьная форма, которую носили все дети страны

A brief history of school uniforms in Russia

Flares are in for Soviet schoolboys

История школьной формы в России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