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作者:Dboy

來源: 槍炮世界

南非EO公司的全稱為 Executive Outcomes,翻譯過來就是「執行結果」的意思。該公司由伊賓·巴羅(Eeben Barlow)在1989年成立,1999年1月1日關門大吉(也有說法是1998年12月31日)。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EO公司的LOGO是西洋棋中的「帕拉丁」形象,雖然也有說法指這個形象並不是源自西洋棋本身,而是上世紀50年代電視連續劇《Have Gun Will Travel》里的形象。但由於EO公司原本官方網站上的一些按鈕都是用西洋棋的其他棋子形象,所以我覺得「西洋棋說」也未必是錯的。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有時網上搜索EO公司LOGO會找到一個匕首蠍子的盾形徽章,據說這是EO的地面作戰人員所戴的貝雷帽上的徽章。但在公司正式展示的對外形象中是看不到這個「攻擊意味強」的標志的。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EO公司因為在安哥拉的表現而名聲大噪。短短幾年間就成了新聞熱點,在1990年代中期國內也經常見諸報端,以至於到了有些「神化」的地步(就像伊拉克戰爭後被「神化」的黑水一樣)。甚至在EO公司關閉多年後,國內仍然有人認為EO公司是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雇傭兵公司」。

諸如此類的字眼經常出現在軍事網文或軍事小說中——我在2009年第一次寫這篇EO公司的文章時曾經查過,百度百科也是這樣寫的。不過前幾年重寫時核實了一下,發現百度百科已經改過了,部分引用我2009年寫過的材料。

另外,90年代國內很多中文媒體都把EO公司稱為「南非戰略資源公司」(包括《世界軍事》的文章也是這樣翻譯的)。但事實上,EO公司只是戰略資源集團(Strategic Resource Corporation,簡稱SRC)的32個子公司之一。這些SRC子公司的業務涵蓋了采礦、空中運輸租賃、安全保衛等等。

這些子公司的注冊地在不同的地方,有在南非,有在巴哈馬群島,也有在曼島(大英國協半自治區)。

——————————分隔線——————————

EO公司的創始人伊賓·巴羅(Eeben Barlow)出生於軍人世家,其父親及幾個叔叔以及舅舅都參加過二戰,且據其本人所說均戰功卓著。他的一個叔叔由於在一次被德軍伏擊時連傷數名敵軍,而被克拉克將軍親自授予銅星勛章。

伊賓·巴羅在1974年加入南非國防軍,第二年以工兵的身份隨南非國防軍進入安哥拉作戰,幹了幾年排雷和修路的工作後升任工兵部隊指揮官,指揮成立了步兵先遣排專門搞地雷戰和反伏擊戰。

後來他成為南非第32營空中偵察隊的第二把手(第32營是一個步兵營,下轄一個連排級規模的空中偵察分隊,有些資料說他是第32營的第二把手是錯的)。退役後巴羅先是進入軍方情報部的「秘密情報收集處」 (簡稱DCC),在對DCC工作感動無聊後,又在1989年3月加入了秘密的「國民合作局(CCB)」。

CCB是專門與非國大(ANC)作對的種族壓迫機構,主要活動有情報工作和繞過聯合國禁令執行對非國大成員的暗殺行動等。巴羅在自傳中提到他有一次接受任務要在倫敦暗殺一名非國大成員,但在跟蹤一段時間後發現目標只是個普通的南非留學生,於是違背上級指令,放棄暗殺。

在他回國等待接受處分時,CCB正好面臨解散。因為南非在這一年取消種族隔離政策,非國大領導人納爾遜·曼德拉要求時任南非總統的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裁軍,並解散一些執行種族壓迫任務的單位,而原本秘密的CCB也被暴露,自身難保。

看到即將失業,巴羅乾脆跳出來自行創業,組建了EO公司。創業之初的職員都是過去的戰友和同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1990年代中期CBS電視台的時事節目《60分鍾》曾經對EO公司進行過采訪(具體哪一年我忘記了,香港ATV國際台每周日轉播這個節目,可是當時我錄像機壞了,現在很難再找到當時的資料了,所以後面有部分內容是憑記憶的,有可能會出錯)。在訪談中伊賓·巴羅提到他公司里的雇員不但有退役的南非國防軍士兵,也有一些以前是非國大軍隊的士兵。按他當時的說法是由於南非結束了種族隔離政策,導致鎮壓黑人的軍隊和反抗鎮壓的黑人武裝都失業了,他成立這家公司的目的是為了給大家都提供一份養家餬口的工作。

有資料稱EO全盛時期有近千名士兵,其中70%是黑人,但這些黑人其實不全是非國大的成員——因為鎮壓非國大的支持種族隔離政策的部隊里,其實也有不少黑人士兵。創業後的伊賓·巴羅手下的人其實大多數還是南非軍隊退役的人。

有些資料里說EO是現代PMC的始祖,伊賓·巴羅自己也是大言不慚地說他開創了現代PMC的先河。但事實上,EO成立於1989年,而更早的時候在其他國家就已經有人成立了PMC企業:比如美國的MPRI是在1987年成立的,而英國裝甲集團的前身防衛系統有限公司(DSL)在1981年就開始運作。

其實DSL和EO一樣在安哥拉都很活躍,基本上就是EO把油田打下來,再交由DSL去守衛。

EO的表面客戶都是受國際承認的合法政府(EO的公關部門一直強調這個),最著名的客戶是安哥拉政府和獅子山政府。但其實EO真正的客戶是那些採掘自然資源的跨國企業,比如包括維基百科等多家國外網站都提到的戴比爾斯(De Beers)、英國石油(BP)、德士古石油、海灣-雪佛龍石油等等跨國企業,均是EO的客戶。

以獅子山為例,當時的臨時政府根本沒有錢雇用EO公司去對抗RUF的叛軍。但有一家名叫支路能源的英國公司(Branch Heritage)替獅子山政府作信用擔保,所以EO公司的工資實際上是由支路能源支付。每當EO每奪回一個鑽石礦,支路能源都可獲得其60%的開采權。不過錢不是直接從支路能源劃帳,而是先通過一家叫卡森黃金(Carson Gold)的公司進行轉移,最後由另一家名叫金剛石製造公司(Diamond Works)的控股公司交到EO的士兵手上。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EO公司在剛成立時,主要業務還是一些培訓業務,據說一開始只是為南非國防軍提供特種部隊的培訓。據稱EO獲得的第一份境外合同,是為德布斯瓦納(Debswana,是戴比爾斯在波札那的合資公司)培訓保安人員以對抗波札那的非法鑽石交易集團。

後來伊賓·巴羅通過一個退役的SAS西蒙·曼恩(Simon Mann)做中間人,與加拿大傳統油汽公司(Heritage Oil and Gas)搭上關系。而後,在1993年接受了安哥拉的MPLA (安人運 )政府的雇用,直接參與到對抗UNITA(安盟)軍隊的戰鬥中。

EO介入安哥拉內戰生意的真正目的,是為傳統油氣奪回被UNITA攻占的油田地區,但因為安哥拉同樣出產鑽石,所以戴比爾斯其實也參與了這個遊戲。

也就是說,在安哥拉的項目中,至少有一家石油公司和一家鑽石公司替安哥拉政府向EO公司付款。當然,錢也不是直接從這些公司轉帳到EO公司的帳戶上的。不過在戴比爾斯的官方資料中,稱他們發現EO開始訓練MPLA的政府軍(FAA)時,便取消了與EO的合同。

諷刺的是,當年伊賓·巴羅在軍隊服役時,在南非與安哥拉的邊境戰爭中是幫助UNITA對付MPLA的,而當他創立了自己的事業後,卻是協助當年的敵人攻打當年的盟友(賺錢嘛,不寒磣)。

最後,EO花了半年時間就做到了美國、古巴、前蘇聯和聯合國前後一共用了二十幾年都沒有達成的目標——迫使MPLA與UNITA和談,1994年11月雙方正式停戰。雖然聯合國說這是因為他們的強力運作下的成果,但實際上是因為EO幫助MPLA政府軍把UNITA打得不要不要的。

為什麼不徹底消滅安盟軍隊?也許是因為保留UNITA這個MPLA的威脅存在,更符合石油公司和鑽石公司的利益吧?於是幾年後,當EO不再在安哥拉維持業務後,內戰又打起來了。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EO公司是在1995年5月進入獅子山的。伊賓·巴羅在《60分鍾》的采訪中稱他們剛開始提供的業務只是軍事顧問和培訓,派到獅子山的只是幾十個顧問和培訓人員。

當時因為獅子山政府軍實在太渣,被RUF(革命統一戰線 )打得不要不要的。EO公司的雇員眼看間接金主快要投降了,於是直接插手,立刻就把剛才還勢如破竹的RUF打到不要不要的。

根據其他資料曝光,在最初的合同里,EO只為獅子山提供200名雇傭兵,合同條款上規定他們僅負責培訓政府軍和提供後勤援助以及戰鬥支持(以軍事顧問形式)。為此獅子山政府需要每月支付180萬美元的勞務費(按前文提到的那兜兜轉轉的支付方式了,但事實上EO與支路能源公司是交叉控股的)。

1995年5月,首批抵達弗里敦的雇傭軍確實只有50名,直到6個月後才另外增加了130名,當時這50人只負責組建和培訓政府軍。但因為原有的政府軍戰五渣,當弗里敦(Freetown,又稱自由城,獅子山首都)戰役爆發後不久,EO的雇傭軍就直接下場開打。

他們帶來了兩輛BMP-2步兵戰車和一架米-24「母鹿」武裝直升機,還有他們才剛剛訓練了一半的軍隊,就這樣把RUF打退。

然後EO的雇傭兵開始帶隊反攻,先後收復了科諾礦區(Kono)和塞拉金紅石礦區(Sierra Rutile)。1995年底,EO再次從南非空運了200名雇傭兵,然後便開始進攻RUF的大本營。次年,在EO消滅了大批RUF軍隊和一些高層後,RUF被迫主動停火和進行和平談判。

也是因為EO能打,獅子山才在1996年舉行了第一次自由選舉,艾哈邁德·特揚·卡巴(Ahmad Tejan Kabbah)當選總統。這位新上任的卡巴總統決心結束內戰。為了重組這個遭受重創的國家,他需要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財政援助,但這些都強烈要求削減巨額預算赤字。

獅子山政府和很多非洲國家一樣國庫等於沒有,大部分收入被新政府用於為其低效的軍隊提供糧食補貼——這對於防止更多飢餓和失業的年輕人加入叛軍是必要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願意提供財政援助,但要求新政府削減巨額預算赤字。再加上聯合國一直要求獅子山政府解除其與EO公司的合同,於是卡巴政府與EO公司談判後,決定減少每月付款,並在1996年底結束合同。

不過即便少掙錢了,EO還是很有職業道德地在1996年9月,徹底摧毀了東南部的一個大型叛軍營地。由於RUF損失慘重,遂同意進行認真談判(合著之前的談判都是不認真的?),並於11月簽署了《阿比讓和平協定》(Abidjan Peace Accord)。

在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強烈要求下,獅子山政府與RUF的和平協議中包含了讓EO公司及其他的所有外國軍隊(注意,奈及利亞空軍一直有介入獅子山內戰,並為獅子山政府軍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撤走的條款。於是,EO公司在1997年1月正式撤出該國。

據稱,原定的合同金額應付3530萬美元中,但僅支付了1570萬美元。然而,EO真正收入其實是在支路能源公司那頭,塞政府的付款只是個添頭。

諷刺的是當EO撤走後,獅子山又陷入內戰——RUF很快又打了回來。聯合國部署的1萬8千名維和士兵因為政策規定什麼也幹不了,甚至還當了RUF的人質,10億美元的維和努力打了水漂。

類似的事情很多,所以伊賓·巴羅和聯合國之間一直互相看不順眼(盡管聯合國的一些任務事實上是靠雇傭這些「保安」公司來保證雇員和財產安全的)。在1994年導致80至100萬平民死亡的盧安達大屠殺後,伊賓·巴羅曾公開表示耗費甚糜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在當地毫無作為。而只需要聯合國維和部隊經費的一半,EO公司就能制止這種大屠殺。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對於電影《血鑽》里的那群南非雇傭軍,有人說就是影射EO。事實上這部電影里的時間背景是在1999年,當時正是因為EO撤走,政府軍無能,RUF才會攻到了獅子山首都的郊區。

不過電影的影響確實大,傳聞戴比爾斯集團花了600萬英鎊公關費拍廣告宣稱他們的鑽石來源並不是非洲戰亂國家。但有不少資料稱戴比爾斯的原石來源之一就是支路能源公司。而且事實上,即使EO公司結業後,仍然有南非人在獅子山活躍。所以電影里那群南非雇傭軍的原型也可以算是參考了EO。

題外話,在2000年,幾名英國維和部隊士兵在獅子山被一支叫「西部小子」的武裝分子綁架,英國從國內調派SAS過去營救,由於缺乏空中近距支援,SAS請求獅子山政府提供米24進行空中支援,當時駕駛米24的人就是前EO公司的雇員。

雖然EO公司經常說「只有非洲人才能解決非洲事」,但其實EO的業務不光在非洲,在1997年他們又與位於南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簽訂了軍事合同,結果弄得沸沸揚揚。

其實這單合同原本是另一家英國PMC企業辛德萊國際(Sandline International,這公司後來重組改名為「Aegis」,即希臘神話中的神盾)簽一下來的,不過辛德萊國際一向與EO有很多業務合作,他們把驅逐占領布干維爾島礦場的叛軍的業務轉包給了EO。

然而低調進入巴布亞紐幾內亞的EO雇員很快就被澳大利亞媒體曝光了——據說是因為有政府雇員發出疑問:為什麼來了那麼多黑人?然而精彩的是,因為無能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軍高級將領擔心這幾十個外國軍事顧問太能幹,會突顯出他們自己很無能,於是就威脅要發動軍事政變,要求政府解除與EO公司的合同。

最終他們成功迫使總理朱利葉斯·陳(Julius Chan)爵士辭職,EO的業務也隨之不了了之。我到現在還隱約記得當年CCTV新聞聯播上,EO公司的人乘坐客機離開這個盛產銅、金的國家的新聞畫面。

——————————分隔線——————————

在EO公司的宣傳材料中,總是說他們以少勝多,而且傷亡甚少。與之相比,被他們打死的敵人數字則高得簡直不成比例。

這一方面是因為EO的士兵確實裝備精良,他們有武裝直升機、裝甲車和榴彈炮,還有用運輸機投放的燃料空氣炸彈這樣的大殺器,而他們的敵人多數只有輕武器,重型裝備不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EO的士兵是來自南非和其他國家的退伍軍人,本身訓練有素,軍事素質高。

而他們的對手,如RUF,大多沒有足夠的訓練,就如電影《血鑽》里描繪的那樣——抓回來的壯丁里就有不少小孩子,發一支生銹的AK和一堆子彈,剛學會打槍就派上前線。這種隊伍用來對付老百姓,或是和老百姓一個級別的獅子山政府軍還行,但對付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EO雇傭軍就差太遠了。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在《60分鍾》的采訪里巴羅提到,有次在一個礦場上,只有60多名EO士兵就頂住了上千名RUF士兵持續一周的進攻(顯然這一千人是分批來的,不是一波流沖上來)。在此期間EO的士兵始終堅持一條原則:從不進入沒有直升機火力支援的作戰區域。

他們不但有米24武裝直升機,就是米8直升機也在舷窗安裝了機槍,掃射部落武裝水平的敵人夠用了。而事實上EO的人數也不多,兩次增兵後人數最多也只有400多人,確實無法對RUF構成人數優勢。

在電影《血鑽》里表現的那段「錘砧戰術」可能確實是參考了EO仗著有重裝備欺負部落武裝的屢試不爽老戰術——地面部隊先機動到有利地形建立射擊陣地,然後空中火力把只有輕武器的敵人驅趕到預設陣地前……

其實從法律角度講,這些米24、米8、BMP2等各種重武器的所有權並不屬於EO公司,而是安哥拉或獅子山的合法政府。EO公司只是這些重型裝備的「操作者」,但具體怎麼用完全由EO說了算。

套娃的標準操作就是:EO公司說「我要有坦克,我要有武直」,並且可能還會幫這些政府搭橋牽線去找軍火商下單,買回來後就由他們的人操作操作。尼古拉斯 · 凱奇的《軍火之王》里有一段情節是把一批米24以民用的名義賣去獅子山,其實就是給EO公司使用的。當然歷史上這些「消防直升機」不全是米24,也有米8。

所以EO離開安哥拉或獅子山後,這些重型武裝也留在了獅子山(於是英軍士兵被綁架也有救了)。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當然,那些前南非軍人不一定都會操作米里直升機,所以EO公司也從東歐招了不少退役軍人。那些米24的飛行員有很多都是羅馬尼亞、波蘭、捷克、前東德的退役飛行員。《60分鍾》也采訪了一個沖著EO的高薪酬而從軍隊退役的東歐飛行員,說他服役時津貼多少多少,到了EO後每個月有N多錢,出任務還有獎金。

EO在獅子山一共有兩架米24和兩架米8,在安哥拉所擁有的米24和米8也不是特別多,不過EO的近距空中支援可不只這麼點。在安哥拉和獅子山,EO公司還接受了另一家名為「鷺鳥航空」(Ibis Air)的南非公司提供空中支援服務。

鷺鳥航空公司擁有一支由米格23和皮拉圖斯PC-9組成的小型機隊,還有若干架運輸機。在獅子山的業務中,他們不僅用自己的武裝機隊提供近距空中支援,還提供了一架波音727為EO公司提供醫療後送服務,而且這家公司還從安哥拉政府租借米格27、蘇25等武裝飛機,由自己公司的飛行員駕駛,為EO公司提供近距空中支援。

事實上,「鷺鳥航空」公司和EO公司一樣也是戰略資源有限公司的32家子公司之一,前面提到的退役SAS西蒙·曼恩後來就到南非運營了「鷺鳥航空」一段時間。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EO能吸引來這些經驗豐富的外國退伍軍人,一方面是因為工資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好的福利待遇。包括《世界軍事》在內的一些文章里提到EO公司有「全藥品保障計劃」,其實就是戰鬥期間出現「工傷死亡事故」的話,藥品、醫療都是免費,就是掛掉了也有保險公司賠錢。

後來,世界各地的PMC企業都會給他們的員工(戰鬥人員)購買五金一險。黑水公司在十幾年前被公眾媒體批評的眾多事件中,其中一項就是說他們為了省錢而不給員工買養老金。後來埃里克·普林斯在自己的自傳里專門為這件事辯解過。

EO人數最多時,可能有500名軍事顧問(相當於軍官)和3000多名軍事人員(士兵和操作重型裝備的技術人員)。不過雖然EO也確實有招募外國人(多數是東歐的重型裝備技術人員),但占大多數的還是南非人。

參加EO公司的外國人里,可能有過一兩個中國人吧。其中一個在SC論壇上的名人,假名叫「李普」,說是在法國外籍軍團退役後加入EO的,在EO結業後又加入MPRI。但此人後來被拆穿是裝兵黨,假的。除了欺騙一眾軍迷的感情外,不知道有沒有發生KKB事件?

——————————分隔線——————————

雖然EO公司的大本營一直都在南非,但從1993年開始,EO總公司的業務部門就搬到了英國。據說這是出於南非儲備銀行「善意」的建議而在倫敦注冊了分公司,但實際主要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倫敦是國際武器交易中心和防務交易中心,有著第一手的商業信息和交易活動;第二,變成英國公司有助於擺脫南非的非國大政府對他們業務的干預。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其實我看第一條才是最重要的,處於區位優勢和歷史原因,倫敦聚集了許多資源企業、PMC企業及雇傭軍中介公司。就像電影《野鵝敢死隊》和弗·福塞斯寫的《戰爭的猛犬》里描述的那樣,當資源企業想掌控某個不安定國家里的資源時,在倫敦就可以隨時找到「打手」。所以EO和英國佬合作愉快。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比如前面提到的支路能源公司的CEO兼股東之一、前SAS成員安東尼·巴金漢(Anthony Buckingham),還有前面提到的長期合作方辛德萊國際的CEO、前SAS蒂姆·斯派瑟(Tim Spicer),就經常扮演著中介角色。EO在安哥拉、獅子山、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合同都是他們幫EO公司拉回來的。

而伊賓·巴羅與安東尼·巴金漢的結識,正是通過前面提到的西蒙·曼恩牽的線,西蒙·曼恩有一段時間在南非負責空中「鷺鳥航空」 的運營,後來更是成了EO公司業務部門的高層。(由此可見,前SAS成員編織的一張人際關系網是EO公司的業務資源)

在1996年EO公司曾經為印尼特種部隊營救被劫持西方人質提供了培訓和行動建議。當時這次行動被認為相當成功,外界曾一度猜測是SAS提供的幫助,但後來證實是EO的手筆。前文提到《60分鍾》對EO的采訪也有提到次行動,說不定印尼政府與EO搭上線也是由前SAS介紹的。

至於第二條理由,就算把公司總部搬到了倫敦也沒用。由於南非政府一直看EO公司不順眼(據說是因為EO的雇員很多是以前跟非國大作對的),當南非在1998年簽署加入了反雇傭兵的國際法後,便用這個理由強令EO公司關門。 

而EO公司關閉後,許多前EO的高級職員在南非或其他國家建立了許多類似的企業,有私營軍事公司,也有保安公司,也有單乾的。比如西蒙·曼恩在2004年9月被辛巴威叛決7年徒刑,據稱是因為他試圖從辛巴威走私軍用輕武器,並涉嫌籌劃赤道幾內亞政變。

又比如在2012年7月,有一份聯合國報告指稱南非一家叫斯特林企業服務公司(Sterling Corporate Services)的保安公司組建了一支「私人軍隊」,違反了制裁索馬利亞的國際協議。該報告中就提到這家公司與EO的前雇員有密切關系。

據稱由EO前任高層組建的PMC/PSC企業還有Alpha 5 、Stabilco 、Omega Support Ltd. 、Panasec Corporate Dynamics 、Bridge Resources 、COIN Security 、Corporate Tracking International 、Safenet 、Southern Cross Security等等(這些企業翻譯中文名太麻煩了我就不翻了)。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EO搞宣傳挺高調的,他們不僅會在一些國際防務展上擺設攤位,派發宣傳小冊子,甚至還專門製作了一首宣傳MTV。歌名為《AND THEY CALL YOU DOG OF WAR》,歌手是南非人Lourens Fourie,歌曲內容圍繞著安哥拉內戰展開。在這首官宣MTV里,EO被塑造成和平的締造者,而不是戰爭的掮客、鑽石商和石油公司的打手。

EO大概在1994年左右設立了官方網站,但由於可以預見的原因,該網站在1998年就已經關閉了。有趣的是,有人保留了這個網站的鏡像,又維持了幾年,當時我也把這個網站的鏡像下載到硬碟下,下圖就是這網站鏡像里的業務簡介截圖。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伊賓·巴羅寫過幾本書,其中一本書名為《Executive Outcomes: Against All Odds》(執行結果:克服一切困難),解釋EO公司的來龍去脈(以及為自己洗地)。雖然這本書有國外網友買了送給我,但600多頁這麼厚的全英文要我自己啃下來還是太困難了,於是一直扔家里只是偶然翻一下。真是對不起人家的一片誠心啊……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有人整理了一份EO公司已知的業務信息——當然還有未知的,而且這份表格在細節上可能與前面的描述略有不同,畢竟EO的許多信息不存在官方解密,就算是巴羅的書也會在一些關鍵細節上遮遮掩掩或給自己洗地。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至於伊賓·巴羅本人,後來在一家名為STTEP(這家公司全名是「國家專業任務、訓練、裝備與保護」,英文Specialised Tasks, Training, Equipment and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的PMC企業。據稱這家公司曾被雇傭培訓奈及利亞軍隊,但在2015年1月因為奈及利亞軍隊對抗博科聖地叛亂的表現不佳,巴羅的主席職位受到爭議。

在2000年11月27日,伊賓·巴羅在推特和FACEBOOK上宣布EO公司重新營業。並在2021年建立了一個新的官方網站——如果不是我為了查資料還不會發現這個網站,而且早幾個月這個網站還不存在的,我再作進一步的搜索,才發現他在去年底宣布EO重新開業。

真正高端的雇傭軍,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名字:EO公司的故事

根據報導,巴羅聲稱他在辭去STTEP的主席職務後不久,一些非洲國家政府就要求他重啟PMC業務,於是在「萬眾期待」下,他重新成立了EO。

然而這個新EO除了一個官方網站(到撰寫本文為止,有部分頁面還沒有建好),新的EO公司還沒有招聘員工,巴羅也沒發表高管人員的配置聲明,也沒有任何開展業務的信息。新的官方網站上,也只是再次強調他一貫的「為非洲人解決非洲問題提供成功的非洲解決方案」言論。

鑒於目前的世界局勢和非洲小生態,新EO也許真的能大展宏圖,但至於巴羅本羅能不能真的梅開二度還得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