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前言

頭圖是自1998年被完全遺棄後徹底封存在時間冰河里的,北極圈里的一座前蘇聯小城。

我見過軍人,見過軍事博物館陳列的武器標本,見過真槍實彈;在實彈俱樂部我開過槍,在《絕對武力全球攻勢》我反過恐,在《虹彩六號》我突過圍,在《文明6》我有請過其他文明退出歷史舞台:可我不知道戰爭是什麼樣子的。

我可能知道一些公眾號的粗淺論調,興致來了會和你聊一聊核彈頭的製作原理,可我不知道戰爭是什麼樣子的,我沒有站在城市與社會的廢墟前,沒有吸入混合著硝煙的空氣。我從未有過。

以至於我看到這本書,我第一時間並沒有嚴厲反駁——我當時驚訝於其暴論實在有些離譜,但戰爭中女性大概確實參與較少。作者為什麼要取這樣的書名?

七個小時後,我羞愧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哪怕曾有一瞬間同意了書名,都被她抓住揪出來,按在地上反反復復地打臉。我像個被一眼看透了的小男孩一般無助,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1.

《戰爭中沒有女性》是由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創作的全景性紀實文學。內容幾乎沒有虛構的部分,全部都是像受訪者在你面前訴說一般的采訪稿。全書由12個短篇組成,各自獨立又能從多個角度帶讀者回望二戰時期的真實樣貌。對,有宏大的意識形態碰撞,有鋼鐵洪流,但同樣真實存在的是悲情又勇猛的女性。

故事的女主人公們在采訪之時大都已經是子孫滿堂的祖母了,可當她們講起自己的故事卻顯得動人而真誠。在二戰期間她們可能還是等待幾個月後成年生日的美麗姑娘們,忽有一天戰火咆哮;為保衛國家獻身,她們活躍在從通信兵、飛行員、坦克手到醫生、麵包師,洗衣工的整個戰線。一夜之間,她們要剃掉長發換掉布鞋,服從軍隊紀律,邊聽著前線的噩耗邊訓練射擊、包紮、挖戰壕、戴防毒面具…

等到了戰場上,她們不顧柔軟的性格甚至是數月的身孕,去狙殺一個活生生的士兵,殺死愛馬以緩解飢荒,一人拖著數個傷員數里奔襲,感受著胎動埋下地雷,寒冬冰水中洗軍衣洗到雙手皮膚潰爛,熱粥熱湯做好了但就是等不到人回來吃……和性別無關,保家衛國成為了每一個人下意識的舉動。男人、女人、孩子,所有人用著自己獨特的方式理解和反抗侵略,更重要的,反抗戰爭。盡管有時要犧牲性命,甚至是徹底遺忘女性獨有的、人格中的溫柔和母性——像故事標題《那已經不是我了……》描述的一樣——她們都沒退縮過。她們與男人並肩前行,背後就是孩子和最後的家園。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但除了抗爭,戰爭中的女性也在用她們的特殊方式體驗和忍受戰爭。女性更為強烈地感受到戰爭在肉體和精神上不堪忍受的痛苦,讓她們接受「男性式」的戰爭生活要困難得多。戰爭在她們心中刻下的傷痕更加深邃,生活在現在的我們能夠憑借這些印記還原出更真實的戰爭場面;但對於她們而言,這些是如何想擺脫都擺脫不掉的痛楚。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2.

本書作者,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縮寫為S.A.阿列克謝耶維奇,是一位出生於前蘇聯烏克蘭地區的白俄羅斯作家、記者。《戰爭中沒有女性》出版於1984年,後又著有《我還是想你,媽媽》《鋅皮娃娃兵》《車諾比的悲鳴》等風格一貫的紀實文學,並在2015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

曾畢業於新聞系也做過歷史老師的阿列克謝耶維奇對於戰爭中的女性有著獨特的理解:她特意避開不談著名的女狙擊手或是戰功赫赫的女飛行員,而選擇了普普通通的士兵,恰恰證明了女性參與戰爭的普遍性。她們所保存的母性的情感更加能夠反應戰爭的殘酷。她還用一位受訪者的原話表達本書的主題思想:

伊萬諾夫娜經歷了整個戰爭,直到戰後才出嫁,生養了三個孩子,如今已在照看孫子了。而全書故事的女主角們都是這樣平凡又獨特的人。她們會嘴碎,會偏題,會絮絮叨叨,但就是這些真實的細節讓人深信不疑,又能在紛繁的故事中摸到戰爭的另一面,由生命撐起的蘇聯女性形象。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全書幾乎沒有對於戰爭的正面描寫,大量的篇幅在於受訪者的心理、感受、情緒,完全透過女性視角回望戰爭中的殘酷與悲壯,使得戰爭紀實與女性精神得以融合並躍然紙上。前蘇聯文學中無論有關戰爭還是女性都有大量佳作,但從沒有這般通過多方女性視角、由女性敘述出發又回到女性形象的,《戰爭中沒有女性》是最獨特的一部作品。

通篇除了序言,也幾乎沒有作者的聲音了。這也是非常奇妙的閱讀體驗,阿列克謝耶維奇在全書中隱去了自己,讀者就像真的被她帶到受訪者面前、與她們面對面,傾聽她們不知說給誰聽的傾訴。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3.

讓我最為震撼的一篇故事是《再長長吧,姑娘……你們還嫩呢》,其中講述了助理軍醫斯特列爾柯娃在戰場上與死神搶人的經歷。

由於軍服根本不夠,她總是要穿著沾滿血跡的衣服。二十歲的我還在為自己能打出60%體重的直拳而沾沾自喜時,二十歲四十八公斤的她背著兩三倍於自己體重的傷員和武器爬回營地——沒辦法,救人命是天職,撿武器是現實。當時有嚴格的軍令,救傷員必須連同武器一並帶回,背後就是殘酷的現實:軍械太匱乏,而手無寸鐵的人在戰場上什麼都做不到。

斯特列爾柯娃清清楚楚的記著每一條她拚死搶救的生命,記得第一位傷員是上尉貝洛夫,最後一位的名字叫謝爾蓋·彼得洛維奇·特羅菲莫夫,是迫擊炮排的中士。她一共在戰火中救活了四百八十一名傷員——幾乎一整個步兵營。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4.

如果不喜歡讀長段的文字,還有很多基於《戰爭中沒有女性》的改編作品。其中《戰爭中沒有女性的面容(戦爭は女の顔をしていない)》是作者小梅けいと基於原作改編的漫畫作品,現已完結並有漢化版本,可以換一種形式感受這樣的故事。有趣的是作者選擇了日式翻譯——更柔和的「女性的面容」作為標題的替代——而不是原版小說名的直譯;畫風也是我們熟悉的「日式俄式美少女」,而不是比B級片還血腥的畫面,非常適合沒有辦法直面戰爭紀錄片般慘淡的語氣的讀者朋友。

NHK也有為《戰爭中沒有女性》改編同名紀錄片,邀請到很多研究相關方面的專家分享對於本書和當時歷史的見解,也整理了其他相似作品的創作時間線,能了解到很多有關這部作品和阿列克謝耶維奇本人的故事。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結語

最近在烤肉一款Steam上沒有漢化的紀實互動電影:《Svoboda 1945》,講述1945年二戰勝利後捷克邊境一座小村子里,由對德國人的驅逐令引發在當年的真實的愛恨情仇。我想和朋友們一起研究這個遊戲想傳達給我們的故事,甚至留了個單詞本專門記著查到的單詞和考據。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我發覺這種冷靜闡述的視角和真實的故事尤其吸引我,就回想起了《戰爭時沒有女性》這本曾給我留下獨特印象的書,並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想要推薦給你。因為在我曾一度以為自己很了解戰爭的時候,是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這部作品一巴掌呼在我臉上,讓我重新清醒。窗外發生的事情很多很雜,多一份清醒總是好的。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薦書丨《戰爭中沒有女性》:我見識到了前蘇聯女性與文學的獨特力量與超越時間的穿透感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