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人類

Tag: 人類

人類過去一度能與地球和諧共存,今後或許也能如此

隨著我們與氣候變化、滅絕危機、以及土地過度使用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如今有許多人認為,人類與地球生來就是一對冤家。但一項新研究顯示,情況並非自古如此。 一支由考古學家、生態學家、人類學家、與保護管理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類對地球的改造已經持續了至少1.2萬年,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工業化和殖民化之前很久便已發生的。此次研究結果發表在了本周一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全球只有約17%的陸地從未有過人類踏足。」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教授厄爾•埃利斯指出,「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里,大多數地方的生物多樣性都被當地居民維持得很好。在大多數情況下,人類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都是積極正面的。」 根據現代保護理論,陸地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經人類涉足的原始自然環境,一種是在人類影響下遭到破壞的環境。雖然如今有許多保護學家不再支持這一觀點,但它的地位依然堅挺。為挑戰這一假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紛紛藉助地圖、重建歷史上的人口分布與土地使用情況,然後將這些數據與當前的生物多樣性分布規律進行比對。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用到了全球環境歷史資料庫,將現代人口密度分布圖與土地使用分布圖投射到過去的分布圖上,然後沿時間線進行追蹤。 研究顯示,到了公元前1萬年時,人類已經占據了地球近四分之三的面積。此外,如今生物多樣性較高的區域往往有很長的原住民管轄史。研究人員通過三個指標來衡量生物多樣性:脊椎動物的豐富性,受威脅的脊椎動物數量、以及「關鍵生物多樣性區域」(即生物多樣性較高的區域)的面積。 這項研究基於這樣一種理論:許多原住民與傳統社會的文化都會創造出豐富多樣的地形,包括生活、捕獵、務農、種植、飼養家畜等等,為許多物種提供生存居住的空間。現在的生物多樣性問題並不是土地被人類使用造成的,而是殖民與土地過度使用的結果。 許多人認為保護土地的最好方法便是放任不管,但這種看法給現代社會造成了嚴重問題。據埃利斯指出,自歐洲人殖民美國之後、連續幾個世紀的滅火行動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這不僅為超級山火的蔓延創造了條件,還對依賴火才能生存的物種造成了影響。 當然,時間不能倒流。如今全球人口實在太多,光憑傳統的土地管理方式根本無法為繼,土地使用率甚至必須達到一定高度才行。但埃利斯指出,加大土地使用率並不一定意味著破壞土地。 目前,許多地形環境都大同小異,都是專為種植莊稼而設的。要想改善土地管理,一種方法便是提高土地多樣性,將部分土地變為草場或森林。這樣做絕非易事,還需要針對附近的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採取更多防範措施,但最終必然有利於土地和地球整體的健康發展。 在埃利斯看來,此次研究最關鍵的一點便是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研究人員指出,要想保護生物多樣性,一項關鍵策略便是弄清文化與土地之間的聯系、採用原住民的環境管理模式。這一策略已在部分地區得到了採用。例如,加拿大已經組織了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工作小組,要求他們達到特定的生物多樣性目標。 「全球的土地利用史證實,加強原住民與當地社區對環境的管轄將對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作者們在報告中寫道。 來源:cnBeta

人類發射一顆探測器,狂追彗星10年之久,到底發現了什麼?

宇宙到底是什麼?宇宙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人類在宇宙中是否是孤單的?這一系列的疑問,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被越來越放大,我們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也跟著「水漲船高」,而深空探測技術的飛躍發展,為人類尋求這些疑問的答案提供了機遇和條件。 小型天體的探測 在理論上,目前我們所能探測到的可觀測宇宙範圍達到了半徑465億光年的程度,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地球的上的接收設備足夠靈敏,那些來自可觀測宇宙邊界的微弱信息就會被我們捕捉到。然而,由於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光線傳輸也需要時間,而且也會有所損耗,所以我們對幾億光年外的探測,總體上來看都是比較宏觀的,也是「滯後」於現實的。 而能夠對觀測目標進行有效、全面和精準地觀測,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近距離探測,所以從上世紀中期開始,人類就大力發展深空探測技術,對包括月球、金星、火星、土星等相對較近的太陽系內天體,進行了諸多探測,獲取了一批又一批的寶貴資料。 在這些深空探測活動中,還有一部分探測器的目標,並非是非常宏大的天體,而是瞄準了小型的天體,比如小行星和彗星。之所以會將它們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原因是這些天體同樣也是太陽系大家族中的成員,從它們身上,我們或許可以了解到更多關於太陽系形成、發展和演化的「蛛絲馬跡」。 比如有名的有:日本隼鳥小行星探測器、美國OSIRIS-Rex小行星探測器、前蘇聯「織女星」1號和2號彗星探測器、歐洲喬托號彗星探測器、美國深空1號彗星探測器、歐洲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美國深度撞擊號彗星探測器等。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2004年發射的歐洲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 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 2004年3月2日,以登陸彗星表面為重要目標、繼而為研究太陽系起源之謎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由亞利安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向的目標是太陽系內的一顆彗星-67P,直到10年之後才追上這顆彗星。 67P彗星又叫做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之所以選擇這顆彗星作為觀測對象,主要原因在於這顆彗星誕生於46億年前太陽系的形成初期,而且其運行軌道的絕大部分路線中,都處於「天寒地凍」的狀態,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很少,所以40多億年來這顆彗星上的組成成分應該變化不大,對它開展近距離探測,對於揭開太陽系形成期間的諸多疑問,具有重要意義。 67P彗星的近日點在地球軌道附近,而遠日點在木星軌道之外,呈現的是一個橢圓形的公轉軌道,與那些長周期的彗星相比,67P的軌道範圍不大,看上去鎖定目標的難度不大,然而無人探測器要想追上它還真的需要點「功夫和耐心」,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67P彗星的行進速度,時刻處於變化之中,而且在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差距還相當大,比如在近日點時的行進速度達到了每秒40公里,而到遠日點時還不到每秒1公里,這給探測器接近彗星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對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持續實施精準的變軌操作,最終飛行了10年、飛行總長達60億公里之後,「瞅准」了時機在距離67P彗星100公里處及時「剎車」調整,才進入到了彗星的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顆進入彗星軌道的探測器。 在探測器接近彗星的過程中,科學家重新激活了探測器上的眾多有效荷載,包括各種類型的光譜儀、彗星二次離子質譜儀等10個探測設備,然後拍攝了第一張近距離下關於67P彗星的照片,從而開啟了對67P表面環境進行詳細觀測的序幕,同時也開始尋找所搭載的"萊菲"登陸器的最佳著陸地點。 探測器都發現了什麼? 從傳回的照片看,67P彗星的體積很小,最大寬度僅為4.3公里,而且表面也並不是原來想像的那樣由冰晶物質所構成,而是表面擁有眾多的岩石和沙丘,並沒有發現大面積的冰物質覆蓋,所以看起來顏色非常黯淡。 就這樣,羅塞塔號探測器近距離與67P彗星並肩飛行了3個月,最終選擇了一處比較理想的著陸點,隨後釋放出"萊菲"登陸器,以1米每秒的相對速度登陸到彗星表面。不過,由於該彗星的質量過小,萬有引力非常微弱,所以並不能牢牢地將著陸器束縛在表面,在接觸到彗星表面後,著陸器隨即被彈開,最後降落到背向太陽的陰暗面。 按照原定計劃,"萊菲"登陸器將在著陸以後,通過三個支撐架上的冰螺栓以及隨身"魚叉"裝置進行固定,然後在彗星表面鑽出一個深度超過20厘米的小洞,從中提取彗星表層以下的物質,再通過顯微鏡進行詳細觀察,同步影像和相關數據將即時傳回地球。 然而,可惜的是,該著陸器在被彗星表面彈開的時候,降落到了沒有陽光的陰面。而該探測器的能量來自於太陽能電池,由於得不到有效的能量補充,在3天後徹底與羅塞塔號探測器以及地球失去了聯繫,沒有全面完成人類賦予它的使命。 不過,在羅塞塔號探測器近距離與67P彗星並列飛行時,也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關於該彗星的信息,比如上面分布於數量不多的「水」,這種「水」與地球上的水不同,通過質譜儀顯示則是「重水」,以「重水冰」的形式存在於彗星表面。還有,67P彗星雖然體積很小,但也具有微弱的磁場,強度為40-50毫H。 與此同時,探測器也拍攝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彗星表面一處「懸崖」邊上,抓拍到了「白色」物質噴涌而出的景象,由於彗星內部並不存在劇烈的地質活動條件,也沒有大量的水源,所以科學家們判斷,噴出的物質並非是水或者是岩漿,而可能是由表面岩體突然崩塌所激發出的煙塵,這種情況在彗星上發生的幾率應該很低,恰巧被羅塞塔號探測器拍攝到了。 來源:kknews人類發射一顆探測器,狂追彗星10年之久,到底發現了什麼?

地球病了:人類真的是地球之癌嗎?

一、南極已經高燒到流血了 我們的地球到底怎麼了? 在人跡罕至的南極 開始出現了極端反常的高溫發燒情況 在南極億年的冰蓋出現了鮮紅色的「血色冰原」 在冰川的瀑布上也出現了紅色的「」雪瀑」 甚至在南極還有流動著的血色河流 這種血色南極的出現 無疑是對全球氣溫升高的一種無聲警告 血色的雪原是 因為氣溫升高導致的紅藻污染爆發 而血瀑和血河則是因為 罕見高溫導致古老冰川下的氧化鐵析出 現在南極的氣溫之高已經到達了南極3000萬年之最 2019年2月12日 曾測得南極洲西摩島創紀錄的20.75度高溫 同時南極變暖導致的反常事件還包括了南極開始變綠 在南極本來極寒的白色冰川上 竟然有人看到綠意盎然 人們將之稱為「綠雪」 綠雪在這里出現可不是好事 意味著一種噩夢正在逼近 那就是全球變暖 綠雪蔓延是一種綠色藻類在泛濫 它們在以往 從未有過這樣瘋狂生長的機會…… 南極變暖最大的危機還不止於此 一塊「末日冰川」正在南極的陽光下 正在悄然威脅著整個生態圈 二、為什麼科學家說全球變暖留給人類的最後機會只有12年? 思韋茨冰川是南極最大冰川之一 冰川厚度達4千米 面積超過18萬平方公里 NASA通過衛星探測發現這塊冰川的底部 出現了一個40公里平方的大洞 甚至測到了比冰點高2攝氏度的熱水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思韋茨冰川的融化 會徹底摧毀南極冰川的穩固結構 從而導致整個南極的冰川都搖搖欲墜 這將使得整個地球的氣候迅速發生徹底的變化 並從此將地球拖入「熱室地球」不可逆轉 更糟糕的情況發生在北極 相較於20年前 北極的冰川面積減少了40% 而在30年後 北極可能不再有任何冰川 同時各地的永凍土面積在過去30年消失了一半 這意味著兩個可怕的後果 被封禁在冰層中的甲烷隨著冰雪融化進入大氣 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氣體 冰川和凍土的融化將使得氣候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甲烷的釋放使得地球氣溫上升 而氣溫上升導致冰川凍土融化釋放更多的甲烷 隨著永久凍土的消失 釋放的另一個惡魔是休眠的遠古生物 幾萬來封禁在凍土下的動植物屍體 比如猛獁象會重新暴露和腐爛 而一些冰封的烈性傳染性的病毒、細菌卻會重新復活 導致未知的瘟疫的大爆發 最後是生態災難 除了北極熊、南極企鵝的滅絕 氣溫升高兩度會讓全世界所有的珊瑚滅絕 而這僅僅是溫室效應多米諾骨牌的第一步 隨後乾旱會導致糧食危機 洋流和氣候徹底改變 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會進入到大規模滅絕時期 要知道地球歷史上的二疊紀溫室地球時代 溫室效應導致了95%的生命滅絕 2018年聯合國的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發出最後警報 宣告全球變暖將引爆氣候和生態環境災難 留給人類化解這個危機的時間只剩12年 然而地球因為人類而患上的疾病並不只是發燒 還有一種地球之病是中毒 而且這種中毒哪怕人類徹底消失在地球上一億年 依然無法清除 三、地球上出現了第八洲 一個160萬平方公里的新大洲 眾所周知地球上有七大洲 但是現在已經在東太平洋上面出現了一個面積達160萬平方公里的新大洲 2017年 塑料海洋基金會合作發起了一項行動 向聯合國申請要求承認這個巨大的洲 成為世界上第 196 個主權國家 包括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內的10幾萬人 已經成為這座垃圾島的榮譽居民 其實他們的目的是呼籲人類重視塑料污染 這座垃圾島的80%是由塑料組成 在這里匯聚著全世界千萬噸級的塑料垃圾 塑料袋、塑料瓶、塑料漁網、塑料吸管 塑料玩具和各種塑料碎片 纏繞在一起 慢慢地增長變大 形成一個巨大的塑料島嶼 並且還在不斷地擴張 因為塑料已經污染了全世界每一個地方 整個世界都形成了一套塑料循環體系 從南極腹地到珠穆朗瑪峰頂 從黃河源頭到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 到處都是肉眼可見的塑料 它們很難徹底分解 但是在陽光和酸性腐蝕下卻很容易釋放出毒素 它們很柔韌 卻又很難摧毀 這導致大量的海洋生命被塑料纏繞和堵塞食道而死 塑料垃圾是不可自然降解的 但是動物會吸收一些進入體內 這些塑料會毒害動物的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 甚至破壞生物的DNA結構 一個我們很難接受的現實是 每一個人體內都存在著超過一萬個塑料微粒 它們正在以我們難以察覺的方式 悄悄毒害著我們的身體 處理這些有毒塑料目前人類沒有任何有效的辦法 焚燒只會產生更有毒性的二噁英、重金屬致癌物 填埋在地下則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目前南方大量的農田被鎘等重金屬污染 罪魁禍首就是塑膠產品 唯一對付塑料污染的辦法就是回收塑料 但是這相比每年4億噸的塑料產量 作用非常有限 可悲的是 塑料的污染是無止境的 當人類滅絕後一億年 如果一群外星人來到地球考古發掘 他們不會發現已經融入自然的高樓大廈和汽車 他們只會發掘出地殼中留下厚厚的一層塑料 並發現太平洋上漂浮的那個塑料垃圾島 由於塑料只能是人造的 這些外星人最終得出的結論將是: 造出這些塑料的人類 最後也因為這些塑料而滅絕 各種狀況表明 地球目前的現狀並不良好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我呼籲大家 更加關愛自然 保護人類唯一的家園不被完全破壞。 喜歡我的,請關注我! 下期再見! 來源:kknews地球病了:人類真的是地球之癌嗎?
看電視能治療痴呆症?閃爍燈光與聲音節奏讓大腦活躍

貧困生活會影響人類大腦 出現腦萎縮易患痴呆症

4月21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貧困地區居民的大腦更容易衰老,人們周圍的生活環境會影響大腦健康。4月14日發表在《神經病學雜誌》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生活在較貧困、教育和就業機會較少社區的中年和老年人群與普通居民相比,他們的大腦掃描結果顯示出現較大程度的腦萎縮,認知測試顯示更快的衰退。研究人員稱,這種大腦衰老趨勢可能是痴呆症早期階段的跡象。 研究報告作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艾米·金德博士稱,在全球范圍內,痴呆症是誘導老年性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還沒有治癒該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所以識別可能導致疾病的風險因素很重要,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人類生活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物質條件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狀況,我們想確定這些社區環境是否會增加神經退行性變和認知能力下降所帶來的健康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兩項針對威斯康星州居民的大型研究中篩選了601人,測試者平均年齡為59歲,在研究初期他們並沒有思考或者記憶問題,盡管69%測試者有痴呆症家族病史,隨後研究人員追蹤這些測試者10年的健康狀況。 測試者首先要接受核磁共振腦部掃描,然後每3-5年進行一次額外掃描,在每次掃描中,研究人員測量了與痴呆症形成相關的大腦區域的腦容量,同時,測試者還每兩年接受一次思維和記憶測試,包括測試思維處理速度、腦力靈活度和執行能力。 研究人員使用每個測試者的住址和一種被稱為「區域貧困指數」的方法來確定他們是生活在條件優越的社區還是弱勢窮困的社區,「區域貧困指數」中的社區是由人口普查地區1500位居民決定的,該指數整合了每個社區及其居民的社會經濟狀況信息,依據收入、就業、教育和住房質量等17項指標對社區進行排名。 在所有測試者中,有19人居住在他們所在州20%最貧困居民區,有582人居住在他們所在州除貧困區之外80%的居民區,然後研究人員將第一組與第二組測試者在種族、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上進行4個條件匹配,並進行健康狀況對比分析。 研究開始時,他們發現生活在最貧困社區和其他社區的居民的腦容量並沒有差別,但最後他們才發現生活在最貧困社區的居民的大腦出現了差異,與痴呆症相關的大腦區域呈現萎縮現象,而其他社區居民則沒有此現象。 金德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醫療保健提供者提高對痴呆症早期跡象的警惕,對該弱勢群體可能特別重要,導致大腦萎縮的可能原因包括空氣污染、缺乏健康食品和醫療保健,以及生活壓力大等,對可能的社會和生物學途徑的進一步研究,可能有助於醫生、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確定預防和干預阿爾茨海默症和相關痴呆症的有效途徑。」 這項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少數來自非常貧困社區和地理環境較差的參與者,研究人員計劃下步研究應該涵蓋更大、更多樣化人群,持續分析時間更長。(葉傾城) 來源:cnBeta
海洋生物正大量攝入微塑料,對我們有何影響?

研究:微塑料可以改變人類肺細胞形狀並使其分離

據外媒報導,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闡明塑料污染的廣泛影響以及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下游影響。一項新研究深入研究了微塑料對人類肺部可能造成的損害,研究人員觀察到,當接觸這些微小塑料顆粒時,肺細胞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新陳代謝也出現了放緩的現象。 這項研究是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SU)進行的,關注的重點是在環境中分解的塑料垃圾的小碎片。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已經看到這些微塑料出現在了南極的海冰中、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北極的降雪中以及在世界各地收集的人類糞便樣本中。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這些微小顆粒是如何影響到各種生物的健康的。研究發現,它們會誘發魚類動脈瘤、破壞寄居蟹的殼選擇並還會在植物中積聚進而阻礙它們的生長。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對瓶裝飲用水中的微塑料進行了健康審查,在上周進行的另一項相關研究中,類似雙酚A的塑料中使用的增塑劑可能會對腦細胞造成嚴重損害。 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來自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小組著手調查吸入和攝入這些小顆粒的健康風險。他們在培養皿中對人類肺細胞進行實驗,他們讓人類肺細胞暴露在聚苯乙烯顆粒的環境中。僅僅幾天後,科學家就開始觀察一些奇怪的變化,結果發現塑料顆粒導致細胞的新陳代謝減慢並阻礙了細胞的增殖和生長。 「微塑料雖然不會殺死細胞,但這些細胞肯定表現得不正常,」研究論文的作者Kerstin Goodman說道。 另外研究還發現,塑料還會導致肺細胞分離,在正常情況下它們會在一層連續、堅實的細胞層中產生間隙。此外,研究小組發現,這些粒子實際上會被細胞吸收,然後在細胞核周圍形成一個環。 Goodman表示:「我們看到這種對原子核的吸引在24小時後就發生了,所以現在我們真的想看看這些碎片為什麼會到那里,一旦它們到達那里會發生什麼。」 探索這些對細胞核的影響是研究團隊接下來的目標之一,同時他們還將探索它們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長期健康影響。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的一個缺點是,實驗沒有直接復制吸入和呼出這些粒子的過程,而是將這些粒子直接暴露在液體溶液中。盡管如此,研究結果還是提出了有待進一步研究的有趣問題。 「我們不想誇大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有害影響。塑料被廣泛使用的原因是,它們是工業、建築、醫療和研究用品及消費品的良好材料。但這可能會帶來一些長期的不良影響,對正在發育的嬰兒和患有肺病的人尤其有害。我們需要進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對人類健康的潛在代價,」這項研究的論文作者Qing-Xiang "Amy" Sang說道。 來源:cnBeta

地球97%的土地已經被人類破壞:野生物種不斷消失

人類對地球的破壞程度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據外媒報導,來自國外的一項最細研究指出,地球上目前只有3%的土地具有「生態系統完整性」,這也意味著人類已經破壞了97%的土地。 根據此前的研究顯示,地球上20-40%仍具有「生態系統完整性」。但是這些研究是主要基於衛星圖像,集中於生物棲息地的完整性,對陸地上發生的具體事情調查的並不清楚。 研究人員表示,經過實地調查表明,在一些棲息地完整的地區,實際上一些動物已經消失,特別是一些大型和中型食肉動物及大型和中型食草動物。造成這一原因的有些是因為人類狩獵,有些是因為貓、狗等物種入侵,有些是因為疾病。 為了評估「生態系統完整性」,研究人員則使用了三個標準,分別是棲息地完整性、生物完整性(原始物種是否消失)、土地功能完整性(物種的豐富性以及植物生長者或其他功能的生態作用)。 結果顯示,地球上只有3%的陸地仍然符合「「生態系統完整性」,棲息地完整性相對此前的研究變化不大,但是生物完整性和土地功能完整性的調查結果卻不盡人意。 具體來說,僅有2.9%的陸地仍具有生物完整性,2.8%的陸地仍土地功能完整性,這意味著至少有97%的土地由於工業用地、狩獵、入侵物種的引入或其他人為因素受到破壞。 而相對具有「生態系統完整性」的陸地基本上分布在剛果、坦尚尼亞、亞馬遜雨林、西伯利亞和智利南部。但令人不安的是,這些土地中只有11%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只有4%的區域被認為是需要對保護野生動物十分重要的地方。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生態系統恢復工作不能僅僅集中在恢復退化的棲息地,還應該考慮恢復野生物種,這樣才能更佳地恢復並保護地球上更多地區的生態完整性。 來源:cnBeta

追溯2100萬年 科學家探索人類如何更好地保護生態系統

目前生物學家正在辯論的一個話題是:人類是否應該保護某些瀕危動物,從而確保生態系統的功能完整性。而今天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為這個話題提供了新的啟示。這項研究採用從今天到2100萬年前的深層時間方法,將居住的物種所定義的群落與物種的不同生態作用所定義的群落進行了比較。 例如,一個擁有多種素食動物的群落,而且這些素食動物都可能在尋覓收集食物;而在另一個群落中,素食動物的種類比較少,只有少數五種在尋覓,而其他物種都在放牧。那麼當氣候變化的時候,不同的群落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行為? 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Museum für Naturkunde)研究員、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費爾南多·布蘭科(Fernando Blanco)解釋說:「了解過去生態系統在環境變化下的行為,將有助於我們預測未來的變化,並制定更好的保護政策」。 該研究借鑒了過去2100萬年期間居住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大型哺乳動物的特殊化石記錄。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來自馬德里康普魯坦斯大學教授索萊達-多明戈補充道:「伊比利亞哺乳動物古生物記錄是這個時間段世界上最完整、研究得最好的記錄之一,這使我們能夠進行這種類型的研究,並詳細了解數百萬年前生態系統是如何進化的」。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所謂的網絡分析法,一方面對物種組成相似的滅絕群落進行分組,另一方面對生態結構相似的群落進行分組。為此,他們收集了每個物種的飲食、體型和運動類型等信息,並將它們歸入不同的 "功能實體",即具有相似生態作用的物種集合。 合著者、來自西班牙雷胡安卡洛斯大學(Universidad Rey Juan Carlos)研究員華金-卡拉塔尤德(Joaquin Calatayud)表示:「這些功能信息濃縮了一個物種生態作用的多個方面。人們普遍認為,保護較高的功能多樣性應該有助於在面對干擾時穩定生態系統,這也被稱為'保險效應',增加生態系統功能的持久性,確保未來給人類帶來尚不可知的好處」。 合著者、來自柏林自然博物館和洪堡大學(德國)教授 Johannes Müller 補充道:「通過研究過去,我們可以提出關於生態系統功能在進化過程中的持久性的基本問題,也可能能夠指導未來的長期保護行動」。 研究人員發現,在環境變化下,生態組合比純物種組成更有抵抗力,只有重大幹擾才能夠將生態系統推向新的生態組織。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今天的伊比利亞生態組合與過去800萬年的哺乳動物群落有著共同的結構元素。 共同作者、來自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西班牙)教授 Manuel Hernández Fernández解釋說:「這意味著,令人驚訝的是,盡管面臨著環境的巨大變化,如600萬年前左右地中海的乾涸或250萬年前左右開始的冰期冰川相關的氣候波動,伊比利亞哺乳動物群落的功能結構仍然保持穩定。在過去的2000萬年里,只有兩次環境變化顯著影響了這種生態結構,分別是1400萬年和900萬年前,都與全球范圍內降水分布的變化有關」。 這些研究結果再次挑戰了保護應主要關注瀕危或標志性物種的集合保護的概念,因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物種關聯與它們的生態作用相比是短暫的。高級作者、Univer 的研究員 Juan L. Cantalapiedra 補充道:「為保護生態系統功能而開展的行動將比以保護單個物種為導向的行動更趨於持久」。 來源:cnBeta

馬力歐的速通記錄又被破了,進一步逼近理論人類極限

1 初代《超級馬力歐兄弟》是一項經久不衰的速通項目。距離遊戲發售已經過去25年,《超級馬力歐兄弟》的文件早就被徹底破解,遊戲的攻關策略、技巧,乃至所有的BUG,都得到了充分發掘。 但我們總是能見證速通玩家們頻頻刷新遊戲的世界紀錄。4月8日,速通玩家Niftski以4:54:948的成績打破了初代《超級馬力歐兄弟》Any%項目的世界紀錄,比兩個月前另一位速通玩家Miniland 4:55:230的記錄快了四分之一秒。 Niftski成為了在這一項目上突破4分55秒的第一人。這一項目的記錄在2007年達到5分鍾,2018年突破4分55秒,僅是6秒的提升就需要耗費約十四年,而從4分55秒到4分54秒這一秒的躍進,更是用了將近三年的時光,先不說勵志與否,至少聽起來很「內卷」。 「內卷」總有個頭,速通記錄也會有人類無法達到的操作極限。 你或許聽說過TAS(Tool-Assisted Speedrun),也就是「工具輔助競速」,即利用模擬器逐幀輸入一套指令,做出真人玩家很難施展出的精準操作,實現速通的效果。專門記錄TAS視頻的TASVideos網站,有一個為TAS賦予意義的響亮副標題:「當人類的技巧尚顯不足」,這即是TAS發光發熱之時。 TAS玩家確實在用行動證明這一點。《超級馬力歐兄弟》的大量BUG都是由TAS玩家率先發現、理解、應用,隨後才在完全依賴手動操作的常規速通中大放異彩。 因為原裝的任天堂NES手把構造不允許玩家同時按下左鍵與右鍵,Speedrun官方禁止玩家使用其他的手把或鍵盤外設進行這樣的操作。一些模擬器都有關閉識別左右鍵同時按下的設置選項,速通者需要選擇合規的模擬器,並錄制手部的按鍵動作,才能得到官方的認可。 Niftski使用了模擬器與鍵盤 目前《超級馬力歐兄弟》的TAS速通記錄是國人HappyLee保持的4:54:031。要是加上禁用左右鍵一起按的Speedrun速通規則,記錄時間將下滑至4:54:265。 TAS逐幀操作的精準度絕非人類輕易達到的水平。《超級馬力歐兄弟》在NES平台上以一秒60幀的幀速率運行,即TAS能夠做到每1/60秒改變一次操作。 因此,4:54:265無疑是一座憑人類力量難以逾越的高峰,實際的人類操作理論極限說不准還要在此之上多個零點幾秒。 2 初代《超級馬力歐兄弟》擁有8大關與4小關,打通8-4的城堡關救出公主才算通關,但速通玩家沒有時間把32個關卡逐一攻略。 《超級馬力歐兄弟》的隱藏跳關區域,如今已是家喻戶曉的關卡設計。在最經典的地下關卡1-2,跳到天花板上方並繼續前進,即可發現傳送至第4大關的隱藏傳送水管。 而4-2關卡中有一根隱藏藤蔓,爬上藤蔓即可來到直達第8大關的跳關區域。 《超級馬力歐兄弟》的Any%速通項目不對跳關作出限制,於是速通者的最短通關路線如下:1-1,1-2,4-1,4-2,8-1,8-2,8-3,8-4。速通者需要在這8個關卡中不擇手段地節約時間,做好每一秒每一幀的細節處理。 速通者的確很趕時間,但至少在前7個關卡不至於那麼趕。《超級馬力歐兄弟》遵循著一套「21幀規則」,遊戲將以21幀(約0.35秒)為周期計算通關判定,並加載下一關的場景,每21幀稱為一個幀規則(Frame Rule)。 前世界紀錄保持者Darbian曾經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他把幀規則比作每隔21幀定時出發通向下一關的公交車,不管速通者來得多早,都要等到當前班車的發車時間,要是錯過了,就只能等下一班車。 圖源YouTube@Bismuth 「21幀規則」有利有弊。其利在於,幀規則降低了人類挑戰TAS機械操作的難度,即便你在前面的關卡出現幾幀的失誤,只要過關時間還在世界紀錄發車期限的那21幀里,就一定能趕上世界紀錄的末班車。 其弊在於,「21幀規則」導致一些僅節約幾幀的細節操作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除非你把這些細節堆砌起來,確保在單一關卡省下的時間,足夠你節約超過21幀的時間,你的通關成績才能少個0.35秒。 被除外的8-4關卡沒有設置「幀規則」的車站。根據速通規則,只要碰觸到關卡結尾庫巴身後切斷吊橋的斧子,速通計時器便立即停止計時,因此在8-4省下的任何一幀,都將在速通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 自2007年速通玩家AndrewG利用海量的BUG將世界記錄縮短至5分鍾起,速通玩家社群對BUG的態度逐年改觀。在速通者都將關卡構造與敵人刷新機制爛熟於心的「內卷」前提下,速通正在演變為比誰更高效精準充分地利用遊戲BUG的比拼。 「倒跳加速」便是一個常見的BUG。按住加速鍵提速時,向後看的馬力歐比平常擁有更快的提速效率,藉由一系列操作,馬力歐就能倒著向前跳,進而獲得較高的加速度。 Niftski的某次練習錄像 注意該遊戲版本無法用於正式速通 速通者還在初代遊戲中實現了後續作品才實裝的「蹬牆跳」機制。 圖源TASVideos網站 馬力歐的腳有那麼一丁點的突出部分,這部分能夠插進兩個實體磚塊的縫隙。一旦出現這種「卡牆」(Wall Clip)的情況,磚塊會試圖彈出馬力歐,但由於馬力歐腳下有磚塊存在,此時可以起跳,並以跳躍姿勢彈出磚塊,實現「蹬牆跳」。 圖源YouTube@Bismuth 磚塊總是以馬力歐運動的反方向彈出馬里奧。也就是說,如果在彈出的瞬間按鍵做出反向運動,馬力歐就不會被擠出磚塊,而是被推入磚塊。 圖源YouTube@Bismuth 卡進牆里的馬力歐可以在牆壁中穿行,這為不少關卡提供了快捷的解法。 1-2關卡卡進水管即可快速抵達跳關區域 圖源Niftski的世界紀錄錄像 「卡牆」機制還能衍生出更為復雜的BUG。在《超級馬力歐兄弟》的大多數關卡中,馬力歐要碰觸關卡末尾的旗杆,降下旗子進入城堡才算過關,隨即輪到根據倒計時計算得分的流程,並按照幀規則的時間讀取下一關。 而FPG(Flagpole Glitch),即旗杆BUG,允許馬力歐在旗杆與下方的基座磚塊之間實現 「卡牆」,這樣碰觸旗杆無需降下旗子,省去一筆等待的時間。 圖源TASVideos網站 1-1關卡的旗杆BUG能夠省下15幀 圖源YouTube@Bismuth BBG(Bullet Bill Glitch),俗稱踩炮彈BUG,只限8-2關卡使用,是FPG的變種。8-2過關前的一座炮台會射出一顆炮彈,馬力歐踩中炮彈後會被彈起,若在彈起的過程中實現了旗杆「卡牆」,馬力歐自動走向城堡的路徑即被基座堵得嚴嚴實實,不僅不用降旗,城堡都不用進。 等上一會兒也是值得的 圖源YouTube@Kriller37 4 上文僅列出了一部分BUG,這些BUG也只能算是速通技巧的冰山一角。為了兼顧正常操作與BUG的熟練運用,速通前輩與TAS玩家,會積極貢獻部分關卡按鍵指令的已知最優解。 只是這些現成的作業,對於每一幀、每一像素,乃至像素拆分出來的亞像素,都有精確要求,不是那麼好抄的。 1-2卡水管原理詳解圖 圖源TASVideos網站 4-2卡牆對應的手把按鍵慢動作 圖源YouTube@Bismuth 大量的速通者認為,想要突破4分55秒的「嘆息之牆」,除非速通者人人化身「人肉TAS」,把自己的操作細化到幀。 好在一批足夠熟練的速通玩家正在證明自己。他們藉助模擬器的存檔功能,針對每一個關卡進行成千上萬次的單項練習時,總有幾次能夠逼近乃至徹底追平TAS的操作水準,且成功率越來越高。 在整個創下世界記錄的攻關流程中,Niftski穩穩地站在巨人肩膀上,以精準的操作穿過了1-2的水管與4-2的牆,在1-1、4-1、8-1、8-3使用了五次旗杆BUG,並完美地實現了8-2的炮彈BUG。 Niftski卡牆瞬間的操作有如格鬥遊戲搓連招 其中8-1的旗杆BUG,自去年起才開始有人給出應用的策略,該策略要求速通者全速沖刺,不得落後任何一幀,否則將失去一整個幀規則,進而毀掉一份潛在的世界紀錄。 而Niftski是在實際速通流程中成功手搓出該BUG的第一人。自這一步起,Niftski以一個幀規則領先前世界紀錄,奠定了創造歷史的基礎。 然而,正如考生面臨考試會發揮失常,速通者也不一定能在完整的速通流程中完美復刻練習的操作。 要知道,Niftski奪得全流程速通記錄前,即是某些單一關卡世界記錄的保有者。在4-2,Niftski花了六個月時間,追平了TAS的幀規則;而在沒有幀規則的8-4,Niftski的記錄為44.277秒,與TAS僅僅差了3幀。 Niftski的最速8-4錄像 為了求穩,當Niftski創下全流程世界紀錄時,他並沒有使用激進的攻關策略。由此,Niftski沒能把六個月一次的珍貴嘗試應用到速通流程中,雖然在4-2與前世界紀錄持平,但落後TAS一整個幀規則(21幀)。他在世界最快8-4中頻頻用出的「倒跳加速」技巧,實際攻略中並不是總能施展出來,最終的8-4成績為44.560秒,慢了20幀,將近一個幀規則。 同一地點少了兩次「倒跳加速」 5 雖說存在改進空間,但Niftski所取得的成功永遠無法否定。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的Niftski為首,所有《超級馬力歐兄弟》的速通與TAS玩家,為了突破4分55秒「嘆息之牆」所做出的努力,不說追平,起碼讓人們看到了人類操作無限逼近TAS機械操作的可能性。 擁有數十幀改進空間的4-2與8-4,將成為彌補人機兩個幀規則差距的最後兩塊拼圖。假如Niftski在每一關卡都發揮出最佳水平,他的累積速通時間應該是4:54:315,與TAS世界紀錄也就只差8-4的那3幀(0.05秒)。 與此同時,除了Niftski,還有Miniland、Lekukie、Tree_05等等在Speedrun速通網站榜上有名的玩家,他們正以突破4:55的大關為目標,挑戰Niftski,挑戰自我,挑戰人類的極限。 速通圈子沒有太過絕對的事情,Niftski的記錄也不會成為新的「嘆息之牆」。挑戰極限的過程可能要耗費數月乃至數年,但速通玩家們最終徒手搓出媲美TAS操作的機率,應該比一群猴子用打字機敲出莎士比亞著作的機率要高出太多太多。 來源:遊研社

人類首次在太空試飛:直升機在火星能不能飛起來?

據《每日郵報》、CNN等媒體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8題宣布,將在美東時間4月19日凌晨3點30分(19日下午3點30分),在火星上嘗試進行火星探測車「毅力號」上的微型直升機「機智號」的首次試飛。這將是人類首次在其他星球上嘗試飛行。 火星重力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但大氣也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究竟這個NASA辛苦籌備6年的項目,能不能順利進行再寫下歷史新頁,備受矚目。屆時,全人類都可以通過NASA的網絡直播直擊這項創舉。 >>咋上的火星? 藏在火星探測車腹中, 「機智號」將在火星上演「萊特時刻」 據悉,2月18日,在經歷了令人毛骨悚然的「7分鐘恐怖」後,美國火星探測車「毅力號」成功登陸火星,而微型直升機「機智號」一直藏在其機腹中,直到4月4日才終於被分離出來。 由於火星地表的溫度超過零下90℃,因此工程師團隊花了一點時間,才確認「機智號」並未被凍壞、可以如常運轉。地面的工程師還要確認它能不能通過其太陽能電池板為自己充電,以及能否通過「毅力號」與地球進行通訊。 NASA還透露,「機智號」上面裝有一小塊意義不凡的布料,布料來自1903年,是航空界先驅萊特兄弟完成地球上首次動力飛行時的飛機上的機翼布料。NASA的科學家將來自「飛行者一號」的材料嵌入「機智號」, 以紀念人類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實現「萊特時刻」。 「機智號」研製團隊的首席科學家哈瓦德·格里普說:「萊特兄弟表明,飛行器在地球大氣中的動力飛行是可行的,而我們的研究則將證明,飛行器在火星大氣中也能飛起來。」 >>什麼無人機? 耗資8500萬美元研發, 轉速比普通直升機快4倍 「機智號」是一款耗資8500萬美元研發的智能微型直升機,重量只有1.8公斤,由4個支撐腿、一個機身和頂部的兩個螺旋槳構成。 「機智號」上還有飛行控制器,鋰離子電池,傳感器、1300萬像素的彩色相機和兩個用於導航的攝像頭,此外還有太陽能電池板,能為無人機電池進行充電。 火星表面的大氣壓僅有地球的0.7%;火星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95%是二氧化碳,火星大氣的平均溫度是零下63℃。因此,想在火星上飛起來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為了讓「機智號」能在火星上順利飛行,科學家為它設計了先進的旋翼,還配備有抗輻射系統,這可保證其在寒冷的火星環境中正常運行。 「機智號」的螺旋槳葉片的轉速為每分鐘2400轉,比普通的直升機快4倍。因為火星表面重力約為地球的1/3,「機智號」才能在火星表面極其稀薄的大氣中飛行。 儘管「機智號」採用了先進的材料和設計,但它的飛行能力還是特別有限:最大飛行距離為300米,最大飛行高度只有5米,每次的飛行時間很短只有90秒。 >>如何試飛? 不超過90秒的盤旋飛行, 會按照預先寫入的指令飛行 「毅力號」之前已選定一個安全區域,該區域也將成為首個地外機場。它將「機智號」運送到這個指定的「機場」,在那里將「機智號」降落在地面上,然後離開並前往一個俯瞰點。4月4日,NASA在推特上確認,「機智號」安全地從「毅力號」腹部脫離,被放置在火星「停機坪」上。 「機智號」的首次試飛是一個短暫的盤旋飛行,整個過程將被控制在90秒以內,飛行距離不超過300米,預計將升空至約3米左右的高度並懸停約30秒,然後安全地降回地面。在短暫的飛行期間,「機智號」還會拍攝及錄像火星環境,彌補地面探測器無法拍攝的角度。 無人機起飛後,會按照預先寫入的指令飛行,並非像在地球控制無人機那樣實時控制。由於與地球的無線電通信有延遲,無法遠程控制無人機,無人機自帶自動飛行程序,由高通公司的驍龍飛行處理器控制飛行。因此,此次火星飛行是完全由過程控制的自動飛行,地面科學家無法實時根據火星環境調整飛行路線。 據悉,如果此次試飛成功,「機智號」無人機將在火星上進行幾次試飛,之後則會在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度過餘生。 >>有什麼難度? 由於試飛警報推遲, 「機智號」只要能起飛就算成功 考慮到火星礦物質干擾和火星地表環境不明等原因,此次無人機試飛可謂是困難重重。由於難度太高,「機智號」只要能起飛就算成功。 「機智號」此次的任務屬於實驗性質,主要是為了驗證是否可以在火星上使用螺旋槳飛機飛行。科學家也不能確定它能否在極低溫度下成功起飛,加上火星大氣層濃度只有地球1%,還有電池問題,無人機上僅有幾片太陽能面板吸收光能,因此只要能飛起來就是成功。 「機智號」原定於4月11日展開首次飛行,但由於機翼高速旋轉測試不過關,直升機計算機從「飛行前模式」轉為「飛行中模式時,系統發現有問題產生,並提前終止測試,因此NASA決定推遲試飛計劃。經歷一周的搶修後,「機智號」已通過了全速旋轉測試,因此NASA決定在19日展開試飛,進行人類首次外星球飛行。 NASA表示,如果「機智號」能在第一次飛行中成功起飛並盤旋,那麼超過90%的項目目標將會實現。假設一切進展順利,未來的火星任務很可能採取類似的形式。 >>有什麼意義? 如果「機智號」試飛成功, 人類探索火星進程進入新時代 這是人類首次在太空進行試飛,整個過程除了「機智號」自身的傳感器和攝像機記錄外,一旁的火星探測車「毅力號」也可以觀看起飛畫面,NASA還將進行「直播」。屆時,全人類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擊這項創舉。 不過,NASA所謂的「直播」並非實況火星飛行,而是將在各大網絡平台進行數據下載過程的直播。直播預計19日晚上6時15分開始,若成功進行試飛,NASA預定在20日清晨2時舉辦記者會。 「機智號」的主要用途不是進行科學考察,而是測試無人機究竟能不能在火星上飛起來,驗證是否可以在火星上使用螺旋槳飛機飛行。如果一切正常,則無人機可以在將來的執行任務中進行更多的調查,例如拍攝俯瞰圖,探測火星空中氣體等。 NASA表示,如果「機智號」試飛成功,人類探索火星的進程將進入新時代,即「無人機」主導的探索時代。它將為未來的太空直升機打開大門,以研究探測車無法到達的區域(山脈,峽谷和多岩石的地形),甚至為未來的火星太空人進行偵察。未來探測器上火星後,就能使用多個無人機同時執行任務。 華商報記者 郭霽 編譯 來源:kknews人類首次在太空試飛:直升機在火星能不能飛起來?
COVID-19研究:科學家發現了對抗SARS-CoV-2感染的人類基因

COVID-19研究:科學家發現了對抗SARS-CoV-2感染的人類基因

據外媒報導,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一組對抗SARS-CoV-2感染的人類基因,SARS-CoV-2是導致COVID-19的病毒。了解哪些基因有助於控制病毒感染,可以極大地幫助研究人員了解影響疾病嚴重程度的因素,還能提出可能的治療方案。有關基因與干擾素有關,干擾素是人體的前線病毒「戰士」。該研究發表在《分子細胞》雜誌上。 「我們希望更好地了解對SARS-CoV-2的細胞反應,包括是什麼驅動了對感染的強烈或微弱反應,」Sumit K. Chanda博士說,他是Sanford Burnham Prebys的免疫和發病計劃的教授和主任,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我們已經對病毒如何利用其入侵的人類細胞有了新的認識,但我們仍在尋找它的阿喀琉斯之踵(致命的弱點),以便我們能夠開發出最佳的抗病毒藥物。」 在新冠大流行開始後不久,臨床醫生發現,對SARS-CoV-2感染的微弱干擾素反應導致了一些更嚴重的COVID-19病例。這些知識促使Chanda和他的合作者尋找由干擾素觸發的人類基因,即所謂的干擾素刺激基因(ISGs),這些基因的作用是限制SARS-CoV-2感染。 根據從SARS-CoV-1(2002年至2004年引起致命但相對短暫的疾病爆發的病毒)中收集的知識,並知道它與SARS-CoV-2的相似之處,研究人員能夠開發實驗室實驗來確定控制COVID-19中病毒復制的ISGs。 「我們發現有65個ISGs控制了SARS-CoV-2的感染,包括一些抑制病毒進入細胞的能力,一些抑製作為病毒生命線的RNA的製造,還有一個抑制病毒組裝的基因群,」Chanda說。「同樣令人非常感興趣的是,一些ISGs在不相關的病毒中表現出控制力,如季節性流感、西尼羅河病毒和導致愛滋病的HIV。」 「我們發現了8個ISGs,它們在負責蛋白質包裝的亞細胞隔室中同時抑制SARS-CoV-1和CoV-2的復制,這表明這個脆弱的部位可以被利用來清除病毒感染,」Chanda實驗室的高級博士後副研究員、本研究的第一作者Laura Martin-Sancho博士說。「這是重要的信息,但我們仍然需要更多地了解病毒的生物學,並調查這些ISGs內的遺傳變異性是否與COVID-19的嚴重性相關。」 作為下一步,研究人員將研究SARS-CoV-2變異體的生物學,這些變異體繼續進化並威脅到疫苗的功效。Martin-Sancho指出,他們已經開始收集變異體進行實驗室調查。 「至關重要的是,現在疫苗正在幫助控制流行病,我們不要把腳從基礎研究工作的踏板上移開,」Chanda總結道。「由於Sanford Burnham Prebys和其他地方對基礎研究的投資,我們已經走得如此之快,而且如果有另一次病毒爆發,我們的持續努力將特別重要。」 來源:cnBeta

都說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那如今看到的猴子,還能進化成人嗎?

世界上有很多種宗教,然而有一些神教的信仰者們堅信,人類是由上帝創造的。如果你用進化論和他辯論,他會不屑地對你說:既然人類是由猴子(猩猩)進化而來,那為什麼世界上還會有猴子(猩猩)?剩下的猴子(猩猩)那麼多,你哪隻眼睛看見它們進化成人了? 的確,不僅地球上所有的普通人,沒有看見過猴子(猩猩)進化成人的現象,就連專門研究生物的科學家們,也沒有一個人看見這種現象。甚至連全世界最早用文字記錄歷史的,也沒有提及到,關於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的隻言片語。 其實,人類根本就不是由猴子(猩猩)進化而來的。「人類是由猴子(猩猩)進化而來」的說法,本身是錯誤的,是對進化論的斷章取義,甚至是故意歪曲。 更科學、準確的說法是,人類和猴子、猩猩等靈長類動物是從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 另外,我們必須弄明白,猴子和猩猩雖然都是靈長類動物,但猴子們是猴科,最典型的特徵是它們有尾巴,是人類的遠親;而猩猩中的紅毛猩猩和大猩猩則是猩猩科,它們沒有尾巴,是人類的中近親,黑猩猩則是人科了,是人類的近親。 很久很久的6500多萬年以前,人類和猴子、猩猩等靈長類動物的祖先真的是一家,而且同吃同睡同遊戲。它們是一種現在人們稱為普爾加托里猴的靈長類動物,並且外形非常特別,與現在的松鼠相似,且體重僅40克左右,是個身上多毛的小不點兒。那時候,它們住在樹洞或者石縫中。當它們成群結隊地在樹上吃樹葉和植物果實的時候,還經常會看見各種體形龐大、模樣奇特的恐龍。 距今6500萬年的時候,在地球現在的墨西哥,遭到了一顆直徑近16公里的隕石撞擊,給地球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導致地球上許多物種,包括恐龍都滅絕了。而原始靈長類動物普爾加托里猴們卻逃過劫難,倖存了下來。 不過,這些倖存下來的普爾加托里猴們,在環境、氣候與災難前大不一樣的情況下,它們的共同進化之路從此分道揚鑣,在不同的地方開始了各自新的進化之路。它們有的往人類的方向進化,而更多的則是朝各種猴的方向進化。 經過了幾千萬年漫長的進化之路,在大約距今3000萬年的時候,終於出現了人類的直系祖先——人猿。不過,在接下來的進化中,有些傢伙卻特別貪圖森林以及參天大樹上的各種果實的美味,始終不肯下樹,硬是要和我們的祖先分道進化。結果就如其所願,進化成了現在的長臂猿,讓他們一直在樹上跳來跳去,吃野果子充飢。如果你在景區或者動物園看見他們,嘲笑他們可以有,但記得給點好吃的,畢竟它們與人類有共同的祖先是不假的。 物種的進化總是機會與風險同存的,稍有不慎,就會走向囧途。這不,距今2000多萬年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又有一支往囧途進化,結果就是今天的紅毛猩猩;到距今1000多萬年的時候,再有一支也許覺得力量對族群生存、繁衍更為有利,於是往大猩猩方向進化。最搞笑的是,距今500萬年的時候,竟然還有一些傢伙從我們的祖先中分裂出去,進化成了今天矮小的黑猩猩,而剩下的一支,終於進化成古人類,就是唯一人類的祖先。 我們的祖先在進化過程中,從飲毛茹血到直立行走,從勞動種植到語言文字,一切都是實踐、思考,再實踐、再思考並學習、積累過程,並籍此創建了地球文明。 那麼,那些和人類有共同祖先,卻在漫長的進化途中分道揚鑣的各種猴子、猩猩們,還會繼續進化成為另外的人類嗎? 這些猴子、猩猩們,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要不滅絕,肯定會繼續進化的。那麼,它們會進化成和現在人類一樣聰明的動物嗎? 關於這個問題,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文明程度,還給不出準確答案。可以肯定的是,到了數十萬年甚至百萬年以後,答案自自然會揭曉的。不過到了那時,也許人類已經遷移到了別的星球,開始了更高級文明的創建。 來源:kknews都說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那如今看到的猴子,還能進化成人嗎?

若人類消亡 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

假如這個地球上沒有了人類的存在,而是任由自然的力量去發展變化,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 一位法國攝影師克里斯·莫林,表現的是城市被大自然「接管」的景象,他拍下了標志性建築,然後一點一點地對圖片進行數位化處理,添加上樹木、動植物,以及工業殘骸,最終形成了這樣的一系列超現實感的照片。 意外的是,這位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並沒有世界末日的荒涼感,反而出現了一種別樣的美,巨大的樹木和野生動物成了地球上的主角,鬱郁蔥蔥、綠意盎然,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克里斯·莫林之所以會創作這組作品,是為了提醒人類,不要自命不凡,這個地球上的主人,可以是任何生命,人類需要對自然的力量心生敬畏,並且保護自然愛護生態,這樣,人類文明才能一直延續下去。 「參觀吳哥窟的寺廟時,我被大自然重新占領這個地方的方式所吸引。在它們輝煌的時代,吳哥窟的寺廟可能和今天的巨大建築、現代人的超級建築、我們的摩天大樓一樣壯觀,我意識到所有人類的短暫性和易逝性。」 令我們意外的是,這位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並沒有世界末日的荒涼感,反而在沒有了人類存在,僅有自然力量的干預之下,我們的城市出現了一種別樣的美,巨大的樹木和野生動物成了地球上的主角,鬱郁蔥蔥、綠意盎然,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藝術家克里斯·莫林之所以會創作這樣的一組作品,是為了提醒人類,不要自命不凡,這個地球上的主人,可以是任何生命,人類需要對自然的力量心生敬畏,並且保護自然愛護生態,這樣,人類文明才能一直延續下去。 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這組精彩的超現實攝影作品吧。 來源:cnBeta
科學家將人類干細胞注入獼猴胚胎的實驗或為人工培育替代器官鋪平道路

科學家將人類干細胞注入獼猴胚胎的實驗或為人工培育替代器官鋪平道路

據外媒報導,一項將人類和猴子細胞混合的突破性實驗可能為人工培育替代器官鋪平道路。這是干細胞研究的最新拓展,它同時令希望解開新的疾病治療方法的科學家們著迷,同時也令關注該技術的倫理或濫用的團體感到恐懼。 干細胞是人體其他細胞的前體,能夠根據需求發展成不同類型。這使得它們成為研究的焦點,希望能做一些事情,比如培養替代器官,以迎合心髒、肝臟和其他部位等捐贈者的明顯不足。 長期以來被認為有希望的一個領域是使用豬等宿主,在其內可將人體細胞生長為這種替代器官。不過,這已經遇到了相容性的問題,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人類和豬之間的進化距離。這項新的研究則將目光投向了獼猴。 由Salk教授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領導的團隊,將人類干細胞注入培養皿中的獼猴胚胎中。通過用螢光蛋白標記人類細胞--這意味著它們在以後的正確條件下可以被識別--他們能夠看到人類細胞不僅存活,而且與猴子細胞的整合效率比與豬組織的整合效率更好。所有的實驗都是在干細胞注射後19天後終止的。 研究人員的目標並不是基於這些細胞創造一些最終可以植入人類體內的東西。然而,希望在嵌合細胞中觀察到的新穎的分子溝通能夠更好地解釋人類發育的早期階段是如何發生的。 「這些嵌合方法可能真的非常有用,不僅在生命的最早階段,而且在生命的最新階段推進生物醫學研究,」Izpisua Belmonte說。 「一旦這種分子溝通被進一步理解,嵌合生物體可以讓研究人員前所未有地窺視人類發展的最早階段,」Salk研究所在一份聲明中說。「含有人類細胞的嵌合生物體可以用來生成細胞和器官,用於移植到與人類進化距離更遠的宿主物種中,比如豬,由於各種原因(社會、經濟和倫理等),這些器官可能更合適。此外,這些研究還構成了一個研究特定疾病如何產生的新平台。」 不夠目前對這些干細胞實驗有著嚴格規定。盡管如此,即使有這些限制,一些人仍然對以這種方式使用干細胞和胚胎的想法不滿意,未來的實驗需要繼續考慮這一挑戰。考慮到這一點,該團隊計劃下一步更仔細地研究分子途徑,以更好地確定哪些途徑對雜交體的生存能力至關重要。目前的研究報告已於周四發表。 來源:cnBeta

NASA:不要期盼用一架大型直升機將人類送到火星表面

據外媒報導,太空迷們正急切地等待著最新消息:Ingenuity火星直升機何時可能嘗試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動力控制飛行。這給了人們時間去想像在其他世界飛行的可能性。如果這架飛機獲得成功,那麼它能成為火星上載人直升機的原型嗎?--遺憾的是,答案是「不能」。 NASA副局長Thomas Zerbuchen和創新項目經理MiMi Aung於當地時間周三在Twitter上回答了問題。一位Twitter用戶問道:「未來的火星直升機能升級到搭載太空人(的飛機)嗎?」 我們知道火星的大氣層比地球的要薄得多。「不幸的是,我們不能(這樣)把人送上火星。那里沒有足夠的大氣。但我們也看到運載著太空人和科學探索所需的大量有效載荷的飛行器。」 Ingenuity的旋翼從一端到另一端大約4英尺(1.2米)。Aung表示,未來的火星直升機旋翼可以達到11.5英尺(3.5米)左右以承載更重的載荷,但這離運載人類還很遠很遠。 Ingenuity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技術展示。如果能成功,那將是令人興奮的,但無法保證。由於這架小型直升機需要軟體升級,NASA還沒有為它的首次飛行設定一個新的目標日期。 Zerbuchen和Aung還在Twitter活動上回答了其他問題。Zerbuchen表示,他最擔心的是第一次飛行會有一陣風吹來,進而讓直升機無法保持重心。另外他還表示,該團隊希望在下周某個時候讓這架旋翼飛機起飛。 來源:cnBeta
研究稱人類活動產生的噪音正在阻止植物物種的重新生長和傳播

研究稱人類活動產生的噪音正在阻止植物物種的重新生長和傳播

據外媒BGR報導,一些科學家已經指出,人類活動產生的噪音對動物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一項新研究開始指出另一個負面影響,許多人可能根本沒有考慮到。由於像鳥類這樣的動物群體是自然界中最多產的種子傳播者,所以人類活動實際上越來越有可能阻止各種植物物種的重新生長和傳播,這僅僅是因為噪音使一些野生動物遠離某個地區。 在這項發表在《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新墨西哥州的一大片被稱為 "響尾蛇峽谷 "( Rattlesnake Canyon)的地區,該地區目前正在進行自然資源管理。該地區有很多氣井,正如《衛報》報導的那樣,這些設施的噪音非常大。24小時不間斷的喧鬧聲高達100分貝,如果長期暴露在其中,足以對人類造成聽力損傷。但如果說噪音對我們來說是痛苦的,那麼對經常將巨大聲音視為威脅的野生動物來說,可能就更糟糕了。 該研究覆蓋了高達115英畝的土地和多個帶有噪音壓縮機的氣井。對不同年齡的樹木數量以及動物活動,特別是鳥類活動的觀察始於2007年。當時人們認為,帶壓縮機的氣井周圍的噪音把一些動物趕走了,包括傳播種子的鳥類,而其他物種卻表現得很好。比如蜂鳥並不介意噪音,這就導致了開花植物因其授粉工作而增加。 十多年後,科學家們再次重訪這些地區,比較情況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他們發現,有些氣井拆除了壓縮機,而其他以前安靜的油井則安裝了壓縮機,這讓每一個單獨的區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那些曾經嘈雜但後來安靜下來的區域,一些新的樹苗卷土重來,但一些特定種類的植物並沒有像其他植物那樣反彈。 據信,以各種種子為食的鳥類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回到這些地區,例如西叢鴉。研究人員說,很可能是這些鳥兒把這些區域與巨大的甚至是痛苦的噪音聯系在一起,即使這些區域現在很安靜,但鳥兒還是拒絕回來。 來源:cnBeta

Epic新工具可以讓你製作出逼真的數字人類

去年2月,Epic Games推出的MetaHuman Creator讓我們大吃一驚,這是一款全新的雲端應用,可以讓人們製作高度逼真的數字人類,可以在虛幻引擎中進行裝備和j進行動畫製作。 當時,這款工具還沒有面世,但今天,Epic將開放它的早期訪問。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使用。你必須先注冊,然後Epic必須授予你使用權,不過該公司表示會迅速行動起來,讓每個人都能使用。 如果你沒有趕上2月份MetaHuman Creator的公告,我強烈建議你觀看這段兩個MetaHumans談論自己的視頻,看看他們的行動。數位化頭像的移動方式非常逼真,令人驚嘆。你也可以在Epic的這段新視頻中了解MetaHuman Creator工具如何工作。這款應用看起來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可定製性。 如果你想看看一些MetaHumans的靜態圖像,Epic畫廊當中給出可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頭像。 來源:cnBeta

人獸雜交?一隻猩猩基因突變,與人類只差1%,差點變成「猩猩人」

自從達爾文發表了《物種起源》,提出了進化論之後。後來的科學家沿著進化論的思想進行研究,結合著近代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大致描繪出了地球從生命起源一直到現在的生物演化圖譜。 按照生物分類學,現在人類屬於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猿總科-人科-人屬-智人種。這個分類中就體現了生物演化的思想,其中人科也被稱為猩猩科。在人科中,就有大猩猩,黑猩猩,人等等。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人和猩猩是屬於近親。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現代與猩猩的遺傳結構是非常近似的,尤其是和黑猩猩的親緣關係非常近,其中DNA序列有95%的相似度,而DNA編碼更高達99%的相似度。 大概是在距今500萬年前~700萬年前之間,人類的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開始分化。按照現在的研究,應該是發生了染色體變異的事件,一部分後代染色體從24對變成了23對,而另外一部分後代依然保留著24對,前者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人類,而後者則逐漸演化成現在的黑猩猩。 黑猩猩奧利弗 1960年,兩位馴獸師在非洲購買了一隻黑猩猩。他們就發現,這隻黑猩猩和其他黑猩猩有很多不同,毛髮要比其他黑猩猩少,前嘴也沒有那麼凸出,而且還習慣直立行走。不僅如此,它還善於使用工具,甚至會做家務活,喝咖啡,甚至還會對人類女性「感興趣」。無論是行為舉止,特徵,還是長相都不像黑猩猩,和人更加相似。 由於奧利弗的特殊長相,它還受邀參加了日本的電視節目,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當時就有人懷疑:奧利弗會不會是人類和黑猩猩雜交的產物。可是人類和黑猩猩屬於兩個物種,應該存在生殖隔離的,照理說人類和黑猩猩不能繁育後代的,或者奧利弗可能是黑猩猩演化到人類的過渡品種。為了解決這個疑問,科學家還專門對奧利弗進行了DNA檢測,結果發現它的基因和其他黑猩猩比起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不過,一直以來,就有不少人曾經想要進行人類和黑猩猩的雜交實驗,製造出「猩猩人」。聽起來很瘋狂,不過這些人也有他們的一些理由和依據。 人和黑猩猩有生殖隔離嗎? 眾所周知,物種之間是存在著生殖隔離的。不過,物質的演化不是轉瞬間的,而是一個慢慢變化的過程,這就意味著生殖隔離也不是絕對的。舉個例子,現在歐亞大陸上的人體內就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這意味著曾經現代人的祖先和尼安德特人可以進行基因交流,只是存在部分的生殖隔離,而不是完全的生殖隔離。於是,就有科學家思考,是不是人類和黑猩猩也只是部分的生殖隔離,可以產生一些子代呢? 相傳曾經有個美國的科學家透露,在100多年前,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實驗室里培育出了人類和黑猩猩的雜交混種:猩猩人。不過,這個胎兒剛出生沒多久就被當時的科學家殺死了。當然,雖然這件事情當時還被《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出來,可是每日郵報的編輯對外聲稱:他認為這個傳言是真實的。也就是說,編輯本身也沒有親歷這個事情,也只是聽說,並沒有任何實錘的證據。 不過,在科學史上,還真的有一位前蘇聯的科學家做了類似的實驗,這位科學家叫做:伊里亞·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 在20世紀初,伊萬諾夫就十分痴迷於完善人工授精的方法,並且在動物育種方面進行使用,獲得非常不錯的效果。不過,他一直從事的都是家畜方面的人工授精實驗。 到了1920年,伊萬諾夫就想要進行人類和非人類人猿雜交。於是,他決定在非洲的一個秘密場所進行實驗。一開始,他試圖利用人類的精子來讓雌性黑猩猩受精,結果都沒有成功。到了1929年,伊萬諾夫決定反其道而行,他在當地招募女性志願者,給了她們足夠多的報酬,讓他們同意接受黑猩猩的精子來受精。 沒過多久,他的實驗被媒體曝光,實驗被終止,他失去了職位,還被政治指控,最終被判流放。所以,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任何的科學家證明了人類和黑猩猩不存在生殖隔離,更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猩猩人」真實存在。 來源:kknews人獸雜交?一隻猩猩基因突變,與人類只差1%,差點變成「猩猩人」

它們終於想起了那天被人類發現的恐懼

錢德虎 虎嗅APP 題圖 | 視覺中國 警惕你身邊「看不見的敵人」 對現代人來說,最容易被忽視的健康隱患是什麼?房間里的灰塵。 《環境科學與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年的一篇論文中刊登了這樣一項實驗:研究人員通過使用「小鼠脂肪前體細胞模型」測驗了若干份來自室內的灰塵樣品的提取物,發現實驗所測的11個樣品中,有10個可以誘發前體細胞轉化成脂肪細胞。這標誌著,灰塵中的化學物質可能促進細胞儲存脂肪。而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變胖。 雖然很反直覺,但一個人變胖或焦慮、易怒,可能都是因為家里灰塵太多。 室內的灰塵不僅混合著皮屑、花粉及其它來自周圍環境的細小顆粒,還含有內分泌干擾物或者影響體內激素變化的化學物質。而激素作為一種有助於調節身體機能的化學物質,我們的生育能力、情緒變化,以及體重波動,都將受到激素的影響。 總結下來:儘管灰塵不一定會對我們產生直接的、病理性的影響,但在常年累月的接觸過程中,灰塵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對我們的生理造成影響,甚至進一步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而對小孩來說,灰塵的影響將更加嚴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官方報導:中國寶寶的過敏機率達到了40%。這主要由兩方面原因導致:一方面兒童免疫系統發育尚未成熟,對內分泌干擾物往往更加敏感。另一方面,一個普通的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難免會在地上爬來爬去,而在這個過程中手掌必然會接觸到塵土,甚至會吸入塵土。 據國內外統計顯示,人的一生有80-90%的時間是待在室內的。種種數據表明,在這超過80%的時間里,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被灰塵包圍的世界中。 據統計,在中國一線城市中:平均地面每一克灰塵中,有超過117萬細菌菌落形成單位;每0.02克灰塵樣本中,塵蟎首要食物源上皮皮膚細胞數量的最高均值達到219顆,花粉數量最高平均值也比車內高45%,這些都是全球過敏的重要誘因。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即使到了科學技術相對發達的今天,醫療水平日新月異的基礎上,嬰幼兒過敏、成年人內分泌平衡等問題依然廣泛存在。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看不見的敵人」太過普遍且無處不在,普通人很容易忽視灰塵對我們健康的影響;另一方面,普通的清潔手段與工具,也很難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你的清潔真的有效麼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灰塵對健康的潛在危害。圍繞著生活中「看不見的敵人」,更多的人願意通過提升清潔頻率,以及選擇無繩吸塵器等高效的清潔設備,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加健康的環境。 根據一項疫情之後的全球灰塵研究報告顯示,九成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間至少每周打掃一次家庭衛生,有59%的受訪者表示會更加頻繁地進行家庭清潔。而在中國,清潔頻率增加的現象更為明顯,比例占到66%。 然而現實是,「無效清潔」正在摧毀人類在清潔上付出的心血。 儘管對灰塵問題的重視與清理手段都在提升,但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依然有更多不易察覺的灰塵沒能得到有效清理。反映在實際生活中,則是剛剛打掃過的地面,光線換個角度就發現漏掉了很多灰塵;明明已經徹底清理,只過了一天就可以看見新的灰塵;床單反覆換洗,孩子依然經常過敏。 曾有日本綜藝發起過一項街頭採訪,採訪中有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在打掃家庭衛生的過程中,自己剛剛清理過的地面,沒過多久就可以明顯看見灰塵。」而在這7成受訪者中,有超過8成會在看見灰塵之後重新將其打掃乾淨。 由此可見,給了無數外國遊客「乾淨」觀感的日本,在清潔過程中依然會普遍面對「無效清潔」的情況。而保持乾淨的方法基本也簡單粗暴:反覆清潔。 忽略窗外灰塵被吹進房間的情況,這些灰塵的形成原因,簡單來說分為兩種: 一種是,由於灰塵不易被觀察的特性,在打掃者視線不可及的角度會出現遺漏。隨著室內空氣流通,這些「漏網之魚」被吹散到室內各處,清潔效果也就全憑眼神好壞。 另一種是,我們只能根據地面、床面等等表面來判斷清潔程度,打掃過程變成了「拖著吸塵器把地面過一遍」,至於具體有沒有打掃乾淨無從得知,清潔變成了玄學。 一句話概括,之所以我們的打掃會成為無效清潔,是因為雖然我們的吸塵器已經可以有效清理大部分灰塵,但僅憑人類的肉眼不能直接「看見灰塵」。大的灰塵尚且需要一定光線才能看清,微米級的灰塵更是無從談起。 換句話說,房間能不能打掃乾淨,最大的短板其實已經不在吸塵器上,而是在我們自己。最後浪費了時間精力,體驗和健康卻並沒有得到改善。 「看,灰塵」 儘管無繩吸塵器為人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清理方式。但若要做到有效清潔,原有的產品設計是遠遠不夠的。 幸好,一家專注於改善生活居住環境與用戶健康的公司,正在著手解決這樣的問題。而解決方法,則是通過技術手段,對吸塵器進行升級,輔助打掃者儘可能地「看見」灰塵。 比如在昏暗的環境下,我們「很難判斷哪里比較髒,最終出現漏網之魚」的情況。戴森V12吸塵器在刷頭部位安裝了雷射灰塵探測器,通過向地面一定角度投射綠色雷射,最大程度將地面上的灰塵可視化,更有針對性的清潔將直接提升清掃效率,做到更有效地清潔。 為了儘可能讓灰塵顯形,戴森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如果角度不對,照亮灰塵很容易變成「照亮地面」,戴森通過反覆調整,最終將雷射光源放在了7.2毫米的高度,以1.5度的角度向前方地面投射。而為了進一步讓灰塵明顯,V12吸塵器採用綠色作為雷射光源。相比紅色或藍色光,綠色在人眼中要亮8.5倍,直接讓灰塵無處可藏。 而另一方面,針對那些肉眼不可見的灰塵,戴森使用了一塊LCD顯示屏,通過對壓電式傳感器探測到的不同精度進行分類,做到打掃者實時顯示灰塵數據。 相比其他吸塵器只能粗略顯示乾淨程度,得益於機器內每秒測量15000次的壓電式聲敏傳感器,代替我們「看見」了灰塵,戴森V12可以更加細緻地了解到家里的灰塵情況:比如直徑小於10微米的塵垢主要由花粉和各種過敏源組成,直徑小於60微米的塵垢主要是微塵和皮屑,小於180微米則主要是塵蟎,小於500微米的一般是砂糖和跳蚤了。 不要以為只是加了個LCD螢幕和精細化顯示這麼簡單。當探測到更多微米級的灰塵時,吸塵器會主動提升吸力,吸入更多灰塵。打掃者只需要正常移動吸塵器,不管灰塵藏的多深都會被吸塵器發現並及時清理。通過螢幕實時呈現,清潔的「玄學」變成了LCD螢幕上實實在在的數字,不會出現打掃完還不知道干不乾淨的情況。 如此一來,無論是打掃過程中的漏網之魚還是看不見的灰塵,都可以通過戴森V12得到有效清理。很大程度杜絕了「無效清潔」發生的機率。 「解決問題」才是競爭力 1978 年,31歲的戴森為了清理倉庫,買來一台知名品牌的吸塵器。結果清掃到一半時就堵塞了,屋子里塵土飛揚。這激發了他想要製作一款更好的吸塵器的想法。若干年以後,通過配備了切換式磁阻數碼馬達的DCO1吸塵器,戴森徹底改變了吸塵器市場。並在此之後的幾十年中,戴森品牌逐漸成為了清潔家電領域最重要的玩家之一。 今天,當大眾在提到吸塵器時,首先想到的便是戴森。以空氣動力學帶來強大吸力的技術優勢背後,技術上的創新一直是戴森領先行業的發展基調。 曾有位戴森的工程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戴森公司一般並不會特意招聘設計師,而是通過招聘工程師之後,再教他們在產品中融入設計,去解決生活中的格式問題。所以在戴森公司中,優秀的產品工程師往往也是優秀的設計師。 某種程度上來說:通過持續對先進技術的研發所鍛鍊出來的解決問題能力,才是戴森在行業內最重要的競爭力。 戴森V12的出現很好地解釋了這家公司在產品研發中的理念。即便自家產品一直以來在吸力、清潔效果上都無出其右。但唯有深入並優化清潔的各個方面,比如:通過雷射讓隱藏的灰塵顯形、通過精確傳感主動調節吸力、通過LCD屏的分類統計來提供可視化、令人放心的清潔證明,才可以進一步解決房間內的清潔問題。 而如果我們進一步挖掘吸塵器實際使用中的細節,一個高頻的問題是:吸塵器的滾刷在吸取毛髮、頭髮等較長纖維型物體時,常常在滾刷上形成纏繞。時間長了不僅不好清理,還影響實際清理的效果。 為此,戴森V12的做法是,單獨配備了一個錐形的防纏繞螺旋形吸頭,可以將毛髮直接吸入機身內,而不會纏繞在吸頭上。保證吸塵器長時間運行的穩定性的同時,降低了維護成本。 除此之外,在我們不易察覺的地方,戴森V12吸塵器通過氣旋分離技術,可以保證吸進來的塵垢、垃圾不會堵塞吸塵器的氣道和濾網,提供持久的吸力;而整機密封之後對排出空氣的六重過濾系統,則保證過濾足夠乾淨、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如此一來,在吸得乾淨、吸力持久、過濾乾淨、易於維護四個層面,戴森V12都達到了更高的可用性。 要知道,無效清潔最困擾消費者的一點,就是你明知乾淨的狀態無法長久保持,但依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清潔上,造成了時間和耐心的浪費。而戴森V12的這些特性,無不是為了讓用戶儘可能少地花時間在清潔上,儘可能多地享受乾淨的家庭環境。 也許,那些被「無效清潔」困擾的朋友們,是時候升級一下自己的打掃設備了。讓自己更少操心清潔中的瑣事的同時,讓自己免於過敏、發胖等健康威脅的困擾,讓自己那超過80%的室內時光,舒服一點。 來源:kknews它們終於想起了那天被人類發現的恐懼

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 多波段「指紋」被成功捕獲

新華社上海4月14日電  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個科研機構的76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使用19台望遠鏡陣同步觀測,成功捕獲到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的多波段「指紋」,觀測數據14日在全球公布。 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黑洞的中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2019年4月10日,科學家首次發布的這個黑洞照片,是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於2017年4月對M87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的觀測而獲得的。 4月14日發布的黑洞多波段觀測結果。新華社發 科學家利用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對這個黑洞進行觀測的同時,還協調了全球19台望遠鏡陣對這個黑洞及其噴流,開展了迄今頻率覆蓋最廣的多波段同步觀測,成功收集到2017年3月底至5月中旬的觀測數據。 作為東亞地區靈敏度最高的長毫米波射電望遠鏡,中科院上海天文台65米口徑的天馬望遠鏡也參加了全球2個望遠鏡陣、3個波段的同步觀測,天馬望遠鏡團隊成功研發了相關觀測設備,並進行了後續數據分析。 「這些多波段的觀測數據,就好比黑洞的多波段『指紋』。」上海天文台台長、研究員沈志強介紹說,「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噴流的輻射覆蓋從無線電波、到可見光、再到伽馬射線的整個電磁波譜。對每個黑洞而言,其在各電磁波段的輻射特徵各不相同。通過收集這些輻射的『指紋』,可以加深人們對黑洞及其噴流的了解。」 4月14日,上海天文台台長沈志強在介紹黑洞的最新觀測成果。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19個望遠鏡陣多波段的觀測數據與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觀測相結合,可以讓科學家對天體物理學一些最重要、最具挑戰性的研究領域進行深入分析。例如,進一步檢驗並改進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深入研究「宇宙線」起源等科學問題。 面對浩瀚宇宙,科學探索無窮無盡。目前,全球科學家正在對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以及另外若干遙遠的黑洞,再一次通過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和其他望遠鏡陣進行更廣泛的聯合觀測。在這新一輪觀測中,上海天馬望遠鏡也參與其中。(記者張建松、丁汀、岑志連) 4月14日,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員江悟在介紹黑洞的最新觀測成果。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4月14日,上海天文台高級工程師仲偉業在介紹自主研發的相關觀測設備。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4月14日拍攝的上海天馬望遠鏡。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4月14日拍攝的上海天馬望遠鏡。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4月14日拍攝的上海天馬望遠鏡。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4月14日拍攝的上海天馬望遠鏡。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4月14日拍攝的上海天馬望遠鏡。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來源:cnBeta

你知道嗎?如果沒了寄生蟲,人類也就要沒了

鐵線蟲的幼蟲潛入蟋蟀體內,並在它們的身體里生長。這種蠕蟲需要水來交配,所以它們會驅使昆蟲跳入溪流,為魚類帶來重要的食物來源。攝影:ANAND VARMA,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撰文:ERIKA ENGELHAUPT <pChelsea Wood兒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海洋生物學家,研究鯊魚或者海豚,也就是生物學家稱之為魅力十足的巨型動物的那種體型碩大、令人激動的動物。然而,在大學實習期間,她藉助顯微鏡觀察了海螺的內臟。 <p這是她熟悉的海螺。小時候,她經常沿著長島海灘,把厚殼玉黍螺從岩石上摘下來,扔進桶里,看它們四處爬。但她從未見過里面是什麼樣。她把海螺敲開,取出柔軟的部分,經過放大後,她看到「成千上萬白色香腸狀的小東西從海螺的身體里湧出」。 寄生性吸蟲與蛙類四肢變形有關,比如這隻美國牛蛙。這種寄生蟲一生可以生活在多種動物宿主體內,包括蝌蚪。攝影:ANAND VARMA,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p這些香腸狀的東西是常見的魚類寄生蟲舌隱穴吸蟲的幼蟲。在顯微鏡下,每個幼蟲都有兩個深色眼點,看起來可愛又迷人。「我無法相信,我觀察海螺這麼久,竟然從未沒注意到它們體內正在發生這麼有趣的事情,」Wood說:「我徹底愛上了它們。我得說,它們引起了我的興趣。」現在,Wood是華盛頓大學的一名寄生蟲生態學家。 <p自那之後,Wood成了新保護運動的領導者,這項運動旨在拯救地球上那些缺乏魅力的小型動物。 <pWood告訴我們,地球上近半數已知的動物都是寄生蟲;根據一項研究,由於氣候變化、宿主消失,再加上被刻意消滅,未來50年里,十分之一的寄生蟲將註定會滅絕。但現在很少有人關心它們,甚至注意到這一點。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有超過3.7萬個極度瀕危物種,其中只有一種虱子和一些淡水蚌是寄生蟲。 <p根據定義,寄生蟲生活在宿主體內或身上,從宿主那里獲取某些物質,因此它們在動物世界倍受鄙視。但不是所有寄生蟲都會對宿主造成明顯傷害,而且只有一小部分會影響人類。科學家警告說,如果我們忽略其他因素,會導致災難性後果。我們不僅應該多多了解寄生蟲、如何進行利用寄生蟲(比如在一些手術中,仍會用到醫用水蛭),而且開始發現它們在生態系統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抑制一些物種的數量,幫助另一些覓食。 <p一些專家說,拯救寄生蟲也有美學因素。如果能克服噁心,了解它們,你會發現勇敢的寄生蟲同樣魅力十足。它們進化出了獨特的生存方式,從長在魚舌頭上的甲殼動物,到扁頭泥蜂。這種蜂會麻痹蟑螂的部分大腦,通過觸角把它們引到蜂巢,就像牽著一隻拴著皮帶的狗。 端足類動物是一種微小的水生甲殼動物,已被棘頭蟲幼蟲入侵。但這種蠕蟲的最終目標是進入海鳥體內,所以它會改變端足類動物的大腦,驅使它向明亮開闊的空間前進,使它更容易被捕食。 攝影:ANAND VARMA,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p「人們認為寄生蟲噁心、黏糊、軟乎乎、扭個不停,是的,有些時候是這樣,」Wood說:「但如果在顯微鏡下觀察,你會發現它們美得令人難以置信。」 <p當然,現代自然資源保護運動不應該在意外貌或魅力,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生態學家Kevin Lafferty說。有很多普通的植物,不好看、粘糊糊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無脊椎動物也受到了保護。「這些生物並不可愛,沒人想擁抱它們,」他說:「公眾根本不在乎它們。但現代保護生物學依然認為,它們是構成物種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寄生蟲世界 <p無論是非洲大草原,還是澳大利亞珊瑚礁,我們人類在看風景時,看的也是其他宿主,比如我們自己。但獅子、斑馬、魚也是其他生命的家園,這些生命在我們面前悄然隱匿。 <p總體而言,已知動物中40%是寄生蟲,而這些還只是已有描述的。科學家認為,這僅占所有寄生蟲的10%左右,而尚未被發現的寄生蟲可能多達幾百萬種。僅僅寄生蜂的數量可能就超過了其他任何動物,甚至是甲蟲。 <p事實證明,大多數物種都被其他多個物種寄生。比如人類,雖然我們竭力讓自身不那麼好客,但我們其實是優秀的宿主。一百多種不同的寄生蟲經過進化,已經潛入我們體內或身上,這里面有很多寄生蟲依靠我們來維持物種生存。 <p寄生蟲之所以大量繁殖,是因為每個生物都提供了營養和能量自助餐,而獲得這些豐盛的食物,不一定要成為頂級掠食者。寄生蟲完全退出了捕食者和獵物之間的軍備競賽,轉而選擇了一條捷徑。仔細一想,它們還挺聰明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寄生現象如此普遍。「大自然厭惡真空。只要有機會,總會有東西來填滿,」Wood說。 <p在幾十億時間里,寄生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不斷地進化,從最小最簡單的微生物,到最複雜的脊椎動物。有寄生植物、寄生鳥類,一系列紛繁複雜的蠕蟲和昆蟲,甚至還有寄生哺乳動物——吸血蝙蝠,它們靠喝牛和其他哺乳動物的血生存。在生命之樹被稱為「門」的42個主要分支上,有31個大多是寄生蟲。 <p而我們幾乎還沒有開始對所有寄生蟲進行分辨,更不用說了解它們的生活方式或監測它們的種群數量。「我們並沒有真正重視這件事情,」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Skylar Hopkins說。所以幾年前,Hopkins召集了一批對保護寄生蟲感興趣的科學家,開始相互分享信息。2018年,他們在美國生態學會年會上展示了研究成果。2020年10月,他們在《生物保護》雜誌的特刊上發表了首個拯救寄生蟲全球計劃。 <p幾百萬種寄生蟲應該都受到了威脅,可能很多已經滅絕了。--Skylar Hopkins,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pHopkins和同事注意到了所謂的共同滅絕悖論。根據定義,寄生蟲的生存需要其他物種,因此它們面對這種境況尤其脆弱。例如,瀕危的侏儒豬吸虱。它們僅生活在另一種極度瀕危物種侏儒豬身上,而後者正在從喜馬拉雅山麓的草原上消失。 <p「幾百萬種寄生蟲應該都受到了威脅,可能很多已經滅絕了,」Hopkins說:「但奇怪的是,我們幾乎沒有記錄過寄生蟲的滅絕。」 <pWood說,十多年來,她一直在尋找關於寄生蟲的歷史數據,包括陸地上或水中的所有寄生蟲。「我一直在仔細搜尋,」她說。到目前為止,她一共發現了兩組有用的數據集:一個來自20世紀40年代末的科考船,另一個則在她的一位導師保存的實驗室記錄本上。 <p信息如此至少,「我們不知道寄生蟲現在和過去是否起到了同樣的作用,」Wood說:「我認為這是一種嘲諷。」 <p保育寄生蟲的典型案例是加州神鷲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其實是保育運動的受害者。20世紀70年代,生物學家不顧一切地想要拯救加州神鷲,開始圈養這種鳥類。協議中要求用殺蟲劑驅除所有鳥身上的虱子,這麼做的依據是一項假設:寄生蟲對加州神鷲有害,雖然我們並不清楚是否真的如此。自那之後,加州神鷲虱再也沒有出現過。 <p同樣地,新英格蘭地區的醫用水蛭也已經銷聲匿跡十多年,過度捕撈可能影響了一種海洋吸蟲Stichocotyle nephropis,它們依靠瀕危的鰩魚來完成生命周期。那些不為人知的寄生蟲,原生動物和昆蟲也隨著宿主的滅絕消失了。 沒有寄生蟲的世界 <p雖然生命依附者的死亡似乎不是什麼大事,甚至不值得為之努力,但生態學家警告說,把它們全部消滅可能意味著地球的毀滅。沒有寄生蟲的控制,一些動物的數量將會激增,就像沒有了天敵的入侵物種。另一些物種則可能在隨後引發的混亂局面中崩潰。 <p魅力十足的大型捕食者也會落敗。很多寄生蟲已經進化到通過控制現在的宿主,進入下一任捕食者宿主,它們往往會給後者投餵現任宿主大餐。例如鐵線蟲在蟋蟀體內發育成熟後,需要在水中交配。於是它們影響蟋蟀的大腦,驅使蟋蟀跳入溪流,為鱒魚帶來重要的食物來源。鳥、魚、貓和其他捕食者也是這種現象的受益者。 <p甚至對於人類健康而言,消滅寄生蟲也不是一件完全有益的事情。在美國等國家,我們已經消滅了大多數腸道寄生蟲,但在每個人都有這些寄生蟲的地方,我們幾乎從未聽說有自體免疫疾病。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體免疫系統是與一群蠕蟲和原生類寄生蟲一起進化的,當我們殺死它們,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會攻擊自身。一些克羅恩病患者甚至故意讓自己感染腸道蠕蟲,試圖恢復腸道的生態平衡,而結果好壞參半。 <p也就是說,科學家並不急於拯救所有寄生蟲。比如,甚至連最堅定的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也絕不會為幾內亞龍線蟲開綠燈。這種寄生蟲在人腿內生長至成年,身體通常有幾米長,而且會從腳上露出來,給人造成痛苦。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的基金會已經開始著手消滅這種寄生蟲,而當它們消失後,恐怕沒有人會懷念。 <p如果有人想消滅所有的寄生蟲,那一定是Bobbi Pritt。作為梅奧診所醫學中心人體寄生蟲實驗室的醫學主任,Pritt的工作是分辨遍布全國各地和人體各部分的寄生蟲。一天里,她會接觸到攜帶瘧疾寄生蟲的血液,滿是弓形蟲的腦組織,以及有沙蚤的腳趾甲屑——這是因為有人赤腳走在沙灘上。 <p但即便是Pritt也有對寄生蟲青睞有加。她寫有「令人毛骨悚然又精妙絕倫的寄生蟲」Blog網誌;周末時,她會研究度假小屋外的蜱蟲。身為一名醫生,她支持在寄生蟲引發疾病和痛苦的地方,消滅它們。「但作為生物學家,我不太贊同有意識滅絕某種生物的想法。」 <p促進保護寄生蟲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讓所有人都愛上它們。相反,這其實是寄生蟲之戰的一種緩和,因為關於寄生蟲對生態系統,乃至對人類的價值,我們還有太多未知。如果你不為所動,不妨想想Kevin Lafferty的話: <p「如果你是一個虔誠的人,你會說它們都是上帝創造的;我們應該一視同仁地關心它們,」他說:「保育生物學一直在這麼做,但有一個重大例外,那就是寄生蟲。」 (譯者:Sky4) 來源:kknews你知道嗎?如果沒了寄生蟲,人類也就要沒了

新書速遞 |《箇中滋味》:人類學家的田野飲食故事

《箇中滋味:人類學家的田野飲食故事》 彭文斌 付海鴻 主編 精選百餘位人類學家在田野中 遇到的生動有趣、清新鮮活的飲食故事 趣味性強,富有學術思考和人生哲理 強調了飲食的地域性文化 呈現出人類學家對飲食的認識和獨特感受 對於以人類學為職業的人類學學者來說,「人類學是什麼」似乎是一個不言自明的問題——人類學是以「他者」(少數族裔、邊緣群體、底邊社會等)的文化為研究命題,以跨文化研究為視角,以田野調查和民族志為研究方法,以促進群體與文化之間的交流、理解、包容為使命的學科。不過這一人類學者們自我期許度很高的領域,因在中國學術界學科分類體系內的歸屬不確定,仍處於一個邊緣和尷尬的地位,難以與其學術宏旨相匹配。在學界之外,「人類學是什麼」也是一個通達性不高的問題,中國的普羅大眾對人類學了解甚少,研究人類的學問似乎與他們相關卻又縹緲得遠不可及;如果說,人類學家們將人類學比賦為「去遠方的學問」,還有較為明確的山寨與村莊的空間意指,甚至還內含些哲理與文學浪漫情懷,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其對人類學的熟悉程度,似乎比人類學「遠方」的時空感更模糊、遙遠,稱之為認知觀念上「遠方的遠方」也不為過。 ——彭文斌 內容簡介: 飲食人類學,是對飲食進行研究的人類學分支學科。本書是學術文化普及類圖書,主要通過人類學家在田野調查過程中對所遇見的別具特色的、陌生的飲食文化的認識和獨特感受,來呈現給讀者一個個田野飲食故事。本書強調飲食的地域性文化,故事性強,短小精悍,生動有趣,並飽含深刻的學術思考。 每一篇文章都集中講述人類學家在田野調查過程中遇到的與當地飲食有關的一個小故事,通過這些作者親身經歷的有趣的小故事,讓讀者了解到該地飲食獨特的的文化屬性、飲食習慣和風俗民情,在趣味性飲食故事表達的同時,更能了解到作者本人的個性化感受、學術思考和生存智慧。 作者簡介: 彭文斌,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所當代藏學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四川大學、吉首大學、西藏民族大學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類學專欄》欄目主持,《思想戰線》《青海民族研究》欄目主持,《民族學刊》編委副主任。著有《人類學的西南田野與文本實踐:海內外學者訪談錄》(民族出版社,2009年)、《康巴歷史:權力、地方與民眾的視野》等;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如《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人類學界的中國西南研究》《中西之間的西南視野──西南民族志分類圖示》等。 付海鴻,四川大學文學人類學博士,重慶工商大學法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著有《三江源生態移民的文化變遷與身份認同研究──以格爾木崑崙民族文化村為例》《中國高校多民族文學教育的考察研究》;在《民族文學研究》《世界民族》《中外文化與文論》等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承擔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青海三江源生態移民的文化變遷與身份認同研究」,並已結項。 目錄: 001 序 第一部分 田野五味 002 跨文化經歷:一位中國人類學家在美國 黃樹民(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 010 To eat or not to eat? 鄭少雄(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014 嘗膽知寒 周建新(雲南大學) 017 手抓肉的美味與考驗 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學) 022 吃雞的技術、記憶與心得 楊正文(西南民族大學) 026 伸縮胃技能 周雨霏(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029 「背鍋俠」的田野飲食 馬斌斌(中山大學) 032...

人類大腦變得更大的原因找到了!揭開人類大腦的奧秘

人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很大程度上在於人類大腦的特殊結構。人腦中神經元的數量是黑猩猩和大猩猩大腦的三倍,人腦也大於其他類人猿的大腦。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細胞》雜誌撰文稱首次發現了人類大腦變得更大的原因——一個關鍵的分子開關ZEB2或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隨著腦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大腦奧秘的謎底也不斷被揭開。本端約請知名科學作者張田勘和讀者聊聊與此相關的一些事。 問:人腦變得更大的原因是什麼? 答:人的智力當然是多種因素決定的,除了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僅從生物學的角度看,迄今關於人的智力的演化有多種假說,涉及基因、大腦容積、大腦細胞的種類、神經遞質、大腦的皺褶和迴路等因素。 基因決定人類的智力是目前的一個重要假說,而且有大量的研究結果予以不同程度的證明。 最新的研究是,英國劍橋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瑪德琳·蘭卡斯特團隊以人類、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幹細胞中生長出來的「大腦類器官」為研究模型,研究大腦的發育,發現了一種稱為ZEB2的基因導致人類大腦類器官比大猩猩和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的大腦類器官長得更大。這也意味著,基因決定了人與靈長類動物大腦的容量不同,從而決定了人的智力與靈長類有所不同。 在大腦發育的早期階段,最初的神經幹細胞呈圓柱形,很容易分裂成形狀相同的子細胞。隨著細胞成熟,增殖放緩、細胞伸長,神經幹細胞形成一個像冰激淋樣的錐狀體。 與靈長類動物相比,人類的神經幹細胞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圓柱形,在這段時間內,它們分裂較為頻繁,因此會產生更多細胞。這也意味著人類細胞有更多的時間來增殖和發育,產生的神經細胞也會更多,大腦容積也相應變大,而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神經幹細胞增殖的時間相對較短,產生的神經細胞較少,大腦容積會較小。 這種情況又是由ZEB2基因決定的,該基因在大猩猩大腦類器官中比在人類大腦類器官中啟動得更快。研究人員延遲大猩猩大腦內ZEB2起作用的時間,結果減緩了神經幹細胞的成熟,使大猩猩大腦的類器官發育得更像人類。 在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的起源、演化和分離過程中有一種假說稱為「幼態持續」,是指生物後代出生後保留幼年的狀態特徵,受其父母的監護和養育,直至獨立謀生或自食其力的成長過程。由於「幼態持續」時間延長,使得人類發育過程中的大腦發育有了更長的時間,因而奠定了人類高於動物智力的基礎。 中國研究人員最近的研究也提示,人類的某種基因決定了大腦發育的時間比靈長類動物更長,因而使得大腦有充分的時間發育,造就了人的智力優於靈長類動物。 過去的研究表明,當MCPH1基因發生某種突變時,會導致小頭畸形(小頭症),因而會影響智力。MCPH1基因被認為起源於大約110萬年前。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宿兵團隊對MCPH1基因進行深入研究,首次發現該基因的蛋白序列出現了多個位點的人類特有變異。研究團隊構建出攜帶人類基因MCPH1拷貝的轉基因恆河猴模型。在對這些轉基因猴的大腦發育跟蹤過程中發現,轉基因猴所攜帶的人類基因MCPH1可能是導致大腦發育延緩的分子基礎,如果大腦發育延遲,則有利於大腦發育更為成熟。 對攜帶MCPH1基因的轉基因猴的認知能力進行檢測,證實了這一推論。與野生型對照猴相比,轉基因猴的工作記憶能力明顯提高,說明大腦發育的延遲對轉基因猴的智力提升有益,類似於人類大腦發育的「幼態持續」現象,這能讓大腦細胞充分發育並增殖更多的腦細胞。 左圖為人的大腦和神經幹細胞,右圖為大猩猩的大腦和神經幹細胞。(圖片來自S.Benito-Kwiecinski/MRC LMB/Cell) 問:影響人類大腦智力的基因還有哪些? 答:2014年,荷蘭遺傳學家丹妮耶勒·波斯杜馬團隊參與了一項涉及逾15萬人的大規模研究,發現了108個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基因,這些基因中又有一些與智力有關。2017年,波斯杜馬和其他專家決定把此前的13項研究的數據融合起來,組成一個龐大的關於基因標記物和智力測試分數的資料庫。經過對8萬多人的資料庫的研究發現,有52個基因與智力存在確定聯繫。其中有10多個是在之前的研究中就已經被發現的,但還有40個是新發現的。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所有這些基因加在一起,只占智力測試分數變量的一小部分,每個變量對智商分數的影響還遠遠不到1%。這也意味著,基因對智力的影響或決定因素可能只是很小一部分。 也有研究人員估計,人體中總共約有1萬個與智力有關的等位基因。基因與智力的關係又體現在諸多方面,如基因促使大腦容積增大,或基因導致大腦中生成的蛋白質有不同等,由此導致智力的差異。 對人和靈長類大腦的研究也發現,大腦新皮層在演化過程中出現最晚,卻是大腦中最複雜、面積最大的一種皮層,並且執行和行使許多高級神經功能,如知覺、做出指令、空間推理、產生意識,以及學習和使用語言。這意味著,大腦新皮層的複雜程度造成了人和其他動物智力的區別。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個稱為ARHGAP11B的基因是人類獨有的。德國的韋蘭德·亨特研究團隊構建了轉基因ARHGAP11B絨猴模型。結果,該基因增加了絨猴胚胎大腦容量,並且明顯提高了絨猴大腦皮層皺褶的形成,並呈現了腦回樣結構,而且大腦皮層上層神經元顯著增多。這說明ARHGAP11B是一種人類獨有的「聰明基因」,也是人類在演化上比其他靈長類更聰明的一個重要因素。 問:在動物界中是腦子越大越聰明嗎? 答: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大腦重量約為400-500克,猿的大腦重量約為850克,人類的大腦平均重量可達1350-1400克。這只是大腦容積的不同,但是隨著研究的發展,研究人員認為,智商的高低也取決於與大腦容積相關的腦細胞的數量。人類的大腦神經細胞大約為100億-140億個,而黑猩猩的腦容量儘管只有人大腦容量的1/3,但其腦細胞的數量卻達到人類大腦細胞的80%,約80億-112億個。顯然,大腦細胞的相對數量也對智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黑猩猩大腦細胞的相對數量較高,因而黑猩猩的智商是在動物中最接近人類的。此外,智商的高低也與大腦容積與身體的比例有關。在腦體比例上,人並不占優勢,最具優勢的是獼猴,其腦體之比數值為26.3235,名列第一;其次是鼴鼠,為24.5902;再次才是人,為21.2903;然後是老鼠,為17.3913;再以後才是黑猩猩,為8.4356。 單從腦子大小來看,其他一些動物也比人有優勢,如抹香鯨、大象、海豚大腦的絕對重量高於人類。但為何還是人的智商最高呢? 原因可能在於人與動物大腦中神經細胞的聯繫方式以及信息傳遞方式的不同,例如,是單一的神經傳遞,還是通過立體和全方位的神經迴路傳遞。以磁共振成像觀察人的大腦神經迴路,結果表明,人類的神經信息傳遞是立體和全方位的,或許這是人的智力高於其他動物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新的研究還發現,組成神經突觸的材料的多少和差異也是造成人的智商高於其他動物的原因之一。組成人和動物的器官和組織的材料本質上都是蛋白質,但是蛋白質的不同則形成了器官和組織的不同。 英國的塞思·格蘭特研究小組發現,哺乳動物的神經突觸由大約600種蛋白質構成,但是,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突觸只由約300種蛋白質構成,而沒有大腦的單細胞動物的神經系統只由150種蛋白質構成。多種蛋白質構成的神經突觸變得更結實,結構也更複雜,動物的智商也更高,行為也更複雜。神經突觸構成的進化就像電腦晶片升級一樣,材料越好,結構越複雜,功能就越強大,而擁有最強大「晶片」的動物,智商最高,能力也最強。 問:現代人腦結構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答:據《科學》雜誌最新發表的文章,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對100萬到2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人屬化石的頭骨進行分析,將化石數據與大猩猩和人類的參考數據進行比較,發現現代人腦結構在150萬至17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人屬化石中。 除了大小,人腦與類人猿大腦的不同,特別體現在單個大腦區域的位置和組織方面。人類大腦典型的特徵主要是額葉中負責規劃和執行複雜的思想和行動模式的區域,最終也負責語言。由於這些區域在人腦中明顯更大,相鄰的大腦區域向後移動。現代人類大腦演化不久之後,新的人屬種群傳播到了東南亞。 從左至右分別為人、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大腦類器官,人類的明顯大於後兩者。 來源:kknews人類大腦變得更大的原因找到了!揭開人類大腦的奧秘

或將不再需要人類:網際網路將很快就會自己製作喵星人照片

日前,外媒TheVerge刊文稱,現在網絡上的許多喵星人照片並未實拍,而是由電腦自己生成。看看下面的圖片,這些喵星人都是不存在的,不知道大家看到會有一種什麼感受? 據悉,這些圖片都來自This Cat Does Not Exist。 外媒The Verge記者指出,判斷真實存在的喵星人和電腦造假的喵星人的方法是觀察它們毛發的邊緣:後者會非常模糊。另外,假喵星人的眼睛顏色似乎沒有真喵星人的眼睛顏色那麼明顯。 雖然新一批AI貓咪存在一定限制--只有臉,沒有滑稽動作,有時耳朵也不匹配--但它們很可能代表了人類邁向《黑客帝國》式未來的第一步。因為如果機器不再需要我們的貓照片,它們也就不再需要我們了。 真實存在的喵星人 電腦造假的喵星人 來源:cnBeta

基因研究揭示了珊瑚隱藏多樣性 需要人類提升保護力度

研究人員顯示,我們對珊瑚物種的分類框架需要擴大,以捕捉生態多樣性,保護珊瑚礁環境。近年來,DNA測序的進步暴露了大量築礁珊瑚中隱藏的多樣性,這些物種看起來彼此相同,但在基因上是不同的。 由於它們肉眼看不見,通常會被忽視,加州科學院和昆士蘭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與十多個國際合作者一起,正在採取更全面的方法來了解這些隱藏的物種,調查被忽視的生態差異,這些差異對築礁珊瑚的脆弱性和復原力具有廣泛的影響。他們的研究結果今天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將促使人們對珊瑚多樣性進行更細致的考慮,納入更多的方面,而不僅僅是外觀,以推動更多的戰略保護規劃。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大大低估了珊瑚物種的真實數量,因為這種隱藏的多樣性,看起來相同的珊瑚物種如何在生態學和生理學方面非常不同,其中包括它們繁殖的時間到它們喜歡的深度。這意味著,我們目前主要根據形態學對造礁珊瑚進行分類的框架限制了我們了解和保護它們的能力。" 對珊瑚物種進行迄今為止最廣泛的基因組學研究中,研究人員獲得了1400多個個體的DNA樣本,研究人員首先發現再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最廣泛的珊瑚之一 "蛇珊瑚"(Pachyseris speciosa),實際上是4個不同的物種,它們是在數百萬年前進化而來的。令他們驚訝的是,這些物種之間難以區分,甚至在微觀層面上也是如此,這激發了研究人員更進一步,尋找那些被認為是一個物種時可能被忽略的生態學差異。 研究人員利用遙控潛水器和專門的深潛裝備,對珊瑚進行了調查,從淺層深入到水面下80米,進入了珊瑚礁研究不足的中生區。他們發現,雖然在整個深度范圍內都能發現每個物種的個體,但它們有不同的深度,在那里它們的數量最多,在生理特徵上也有相應的差異,如蛋白質含量,這影響了它們在其喜歡的深度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了解什麼珊瑚在哪里和在哪個深度茁壯成長對珊瑚礁保護至關重要,大多數海洋保護區只保護淺層珊瑚礁,這意味著中層深度的隱藏物種被當前的保護策略所忽視。我們需要進一步考慮這個保護的空白。除了生理和深度上的差異,研究團隊還開發了一種快速的DNA測試,以便能夠在野外識別這些物種,並監測它們的繁殖情況。 來源:cnBeta

人類載人航天大幕開啟60年 中國航天國際合作更可期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 題:人類載人航天大幕開啟60年 中國航天國際合作更可期 新華社記者胡喆、陳席元 60年前的4月12日,加加林成功進入太空,開啟了人類載人航天的大幕。今年是加加林成功進入太空6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半個多世紀以來,中俄兩國一直致力於在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領域開展合作,兩國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途中結下了深厚友誼,樹立了合作典範。 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繼續將航天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大力推進。張克儉說,我們正在制定航天發展「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在航天領域將實施重點科技項目,包括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巡視等星際探測,重型運載火箭和重複使用航天運輸系統等,打造全球覆蓋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為和平利用太空、探索宇宙奧秘、增進人類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 「今年,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已經實現了火星環繞探測,將擇機實施火星著陸探測;載人航天任務也將密集實施。今年,還將發布新版《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張克儉說。 2021年3月9日,中俄兩國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張克儉介紹,中俄從2016年開始探討月球探測領域的合作,確定雙方將協同實施中國嫦娥七號和俄羅斯月球-資源-1(LUNA-26),並聯合建設月球與深空探測數據中心。2020年7月,雙方又確定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隨後雙方充分溝通和對接,很快就對合作諒解備忘錄達成一致。並分別完成了各自審批程序,3月9日,雙方即完成了諒解備忘錄的簽署,這標誌中俄正式啟動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 「在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的框架內,中俄兩國將利用在空間科學、研發和使用空間設備和空間技術方面積累的經驗,共同制定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路線圖,並在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的規劃、論證、設計、研製、實施和運營等方面開展緊密協作,包括向國際宇航界開展項目推介。」張克儉說。 「中俄都是航天大國,兩國開展航天合作在帶動中俄兩國科技創新研發、促進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張克儉表示,國際月球科研站面向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和國際夥伴開放。中國國家航天局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國際月球科研站廣泛合作。我們歡迎更多國際夥伴參與科學研究交流,推進全人類和平探索利用太空。 來源:新華網 來源:kknews人類載人航天大幕開啟60年 中國航天國際合作更可期
布朗大學首次完成人類使用的無線高帶寬腦機接口

布朗大學首次完成人類使用的無線高帶寬腦機接口

布朗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展示了人類首次使用高帶寬無線腦機接口(BCI)的場景。該團隊表示,這是邁向完全可植入皮質內腦機接口系統的重要一步。雖然BCI已經在臨床試驗中測試多年,但它們需要電纜將大腦中的傳感陣列連接到能夠解碼信號的計算機,並使用它們來驅動外部設備。 BrainGate的四肢癱瘓臨床參與者已經演示了使用外部無線發射器的皮質內無線BCI。該系統可以以單神經元解析度和全寬帶保真度傳輸腦信號,而無需與解碼系統進行物理綁定。傳統BCI中的電纜被一個最大尺寸約為兩英寸的小型發射器取代,其重量超過1.5盎司。 傳感器單元位於用戶的頭頂,使用有線系統使用的相同埠連接到大腦運動皮層內的電極陣列。最近的研究涉及兩名癱瘓的臨床試驗參與者,使用帶有無線發射器的BrainGate系統。兩名參與者使用無線發射器在標準平板電腦上進行指點、點擊和打字。 研究人員發現,無線系統傳輸信號的保真度幾乎與有線系統相同。參與試驗的人員使用無線系統也能達到類似的點按精度和打字速度。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證明了無線系統在功能上與多年來作為BCI性能金標準的有線系統相當。 這項成功的研究代表了BCI研究中朝著主要目標邁出了早期但至關重要的一步。該目標是一種可完全植入的皮質內系統,幫助失去行動能力的人恢復獨立。 來源:cnBeta

4.5萬年前人類基因組揭示人類祖先跟尼安德特人雜交頻率

據外媒報導,兩項新基因研究揭示了人類祖先跟尼安德特人活動的頻率。科學家們分析了在捷克和保加利亞的洞穴中發現的45000年前人類遺骸的基因組--其中包括已知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基因組--並發現他們都有相對較近的尼安德特人祖先。 現代人類或者說智人是唯一現存的人類物種,但情況並非一直如此--在數十萬年的時間里,我們人類跟一整個近緣物種家族共同生活在這個星球上。雖然毫無疑問會存在衝突,甚至我們可能會導致一些物種的滅絕,但我們有時也會相處得很好。 長期以來,基因研究一直顯示,現代人跟包括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我們甚至還沒有確定的神秘「幽靈」物種在內的古代物種進行過雜交。結果,所有非非洲人的基因組中有2%的尼安德特人DNA,而美拉尼西亞人、澳大利亞土著和巴布亞人的後裔擁有3%到8%的丹尼索瓦人DNA。 現在,兩項新研究則深入研究了這種雜交發生的確切時間及其普遍程度。其中一項研究檢查了在捷克發現的一個被稱為Zlatý kůň的女性頭骨,而另一項則分析了在保加利亞的Bacho Kiro洞穴中發現的三個人的遺骸。據悉,這四個標本都可追溯到約45,000年前。 研究小組通過對這些骨骼進行基因分析以了解它們的祖先以及它們在多大程度上貢獻了現代人類的基因。所有五個基因組中都含有大量的尼安德特人DNA,有趣的是,在家族歷史中,異種繁殖似乎發生的時間相對較晚。 當物種雜交時,最直接的後代不僅擁有最高水平的尼安德特人DNA,並且這些片段在基因組中出現的時間更長。往後走的代數越多,加入到雜交基因中的DNA就越少,這些片段則就會變得越短。考慮到這一點,研究小組能夠確定雜交發生的時間。 其中一項研究的論文作者Mateja Hajdinjak表示:「我們發現,Bacho Kiro的人比幾乎所有其他早期人類都具有更高的尼安德特人血統。重要的是,大多數尼安德特人的DNA都是在極長的時間里產生的。這表明這些人在他們的族譜上有5到7代尼安德特人的祖先。」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Zlatý kůň從她的尼安德特人祖先那里遷移了約2000年--從長遠來看,這還不算太久。從她的尼安德特人片段長度來看,研究人員估計她代表了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基因組。 科學家們還對這些人的後代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奇怪的是,他們似乎沒有一個人在基因上跟當地的歐洲人存在關聯。在Bacho Kiro洞穴中發現的三個人其跟東亞和美洲的古今人口的關系要比他們跟歐洲人的關系更為密切。此外,Zlatý kůň還被發現跟約4萬年前之後的歐洲現代人類沒有任何遺傳連續性。 這些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拼湊出遠古人類遷徙和進化的謎團。 來源:cnBeta
非洲最早智人種群擁有類似猿類的原始大腦 只有現代人類大腦的一半大小

非洲最早智人種群擁有類似猿類的原始大腦 只有現代人類大腦的一半大小

現代人類與我們最親近的活體近親--巨猿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而智人屬的第一批種群大約在25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他們已經能直立行走,但他們的大腦只有現代人類大腦的一半大小。非洲的這些最早的智人種群有著類似猿類的大腦--就像他們已經滅絕的祖先--南方古猿亞科一樣。那麼,典型的人類大腦是在何時何地進化而來的呢? 由蘇黎世大學(UZH)人類學系的Christoph Zollikofer和Marcia Ponce de León領導的一個國際團隊現在已經成功地回答了這些問題。「我們的分析表明,現代人類的大腦結構在150萬至170萬年前才在非洲智人種群中出現,」Zollikofer說。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檢查了100萬至2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和亞洲的智人化石的頭骨。然後,他們將化石數據與來自巨猿和人類的參考數據進行了比較。 除了大小之外,人類的大腦與巨猿的大腦不同,特別是在各個腦區的位置和組織上。研究第一作者Marcia Ponce de León指出:「人類的典型特徵主要是額葉的那些區域,這些區域負責規劃和執行復雜的思維和行動模式,最終也負責語言。」由於這些區域在人類大腦中明顯更大,所以相鄰的大腦區域向後移位。 非洲以外的第一批智人種群--在現在喬治亞的德馬尼西,他們的大腦和非洲近親一樣原始。因此,由此可見,早期人類的大腦直到170萬年前才變得特別大或特別現代化。然而,這些早期人類卻有相當的能力製造眾多的工具,適應歐亞大陸新的環境條件,開發動物性食物來源,並照顧需要幫助的群體成員。 在這一時期,非洲的文化變得更加復雜多樣,各種石器的發現就是證明。研究人員認為,生物和文化的進化可能是相互依存的。人類學家 Ponce de León說:「人類最早的語言形式很可能也是在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在爪哇島上發現的化石提供了證據,證明新的種群非常成功。他們在非洲首次出現後不久,就已經遷徙到了東南亞。 以前的理論由於缺乏可靠的數據,幾乎沒有提供什麼支持。「問題在於,我們祖先的大腦並沒有作為化石保存下來。他們的大腦結構只能通過化石頭骨內表面的褶皺和溝壑留下的印記來推斷。」研究負責人Zollikofer說。由於這些印記因人而異,所以直到現在,人們還無法明確判斷某個智人化石的大腦是更像猿還是更像人。通過對一系列頭骨化石的計算機斷層掃描分析,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能夠首次填補這一空白。 來源:cnBeta
是發明創造的能力讓我們成為人類嗎?

是發明創造的能力讓我們成為人類嗎?

4月12日消息,我們都很熟悉伊索寓言《烏鴉與水罐》,里面那隻口渴的烏鴉很幸運地找到了一個還有一半水的罐子,但盡管做了一切嘗試,它總是無法將嘴伸入狹窄的罐口。一番思索之後,這只烏鴉想到了一個主意。它叼起附近的石子,一個接一個丟到水罐里,直到水面上升,使它終於喝到了水。 伊索試圖借用這個寓言來說明堅持不懈的意義,但今天的科學家通過對松鴉、新喀鴉和禿鼻烏鴉的研究,表明鴉科動物確實能夠理解往容器里丟石頭會使容器內的水位上升。烏鴉與水罐的寓言,以及由此所啟發的實驗,都是證明鴉科動物能理解因果關系的關鍵證據。 劍橋大學自閉症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西蒙•拜倫-科恩在他的新書《模式探尋者:人類發明的新理論》(The Pattern-Seekers: A New Theory of Human Invention)中認為,將因果推理的能力賦予鴉科動物有點過了;相反,他認為這些鳥類只是將某種行為與特定的結果聯系在一起。它們丟下石頭,這樣它們就能得到一塊浮到水管頂部的美味食物,但它們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兩者之間的聯系。毫無疑問,烏鴉很聰明,但這並不能證明它們有能力發明工具。 拜倫-科恩認為,發明是只有人類才具備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是人類獨有的,也是將我們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的特質,並使我們成為「地球上的科學與技術大師,令其他所有物種都黯然失色」。換言之,是發明使我們成為了人類。 如果要給這種認知上的飛躍定一個時間點的話,拜倫-科恩的估計是在7萬至10萬年前,人類的大腦發生了某種基因變化,演化出了他所謂的「系統性機制」,這是一個新的大腦迴路,可以讓人類通過因果推理尋找和發明新的系統或模式。拜倫-科恩將此稱為「如果……就……」(if-and-then)邏輯。「你進行一些輸入,這是『如果』,接著你執行一些操作,然後『就』得到一些新的結果,」拜倫-科恩解釋道,「似乎沒有其他物種會這麼做。」 這種推理模式促進了發明和創造,而這種能力是幾千年來人類取得眾多進步的基礎,從古代的造紙術、印刷術,到今天的智能手機、宇宙飛船和新冠疫苗。拜倫-科恩還更進一步,他發現這種系統機制似乎在自閉症患者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他提出了一個問題:人類的所有發明都依賴於這種單一的算法,但這真的這麼簡單嗎?這種機制能解釋人類為什麼能主宰這個星球嗎? 拜倫-科恩所說的「發明」在定義上是狹義的,即能夠在不止一種場景下想出新的東西,或者在連續的基礎上進行發明——他稱之為「生成式發明」。為了確定人類是否真的是唯一具有這種發明能力的物種,他深入研究了考古學證據和動物科學,最終證明人類確實當之無愧。 以遠古的原始人類物種能人(Homo habilis)、直立人(Homo erectus)和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為例,盡管它們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創新能力,但拜倫-科恩認為,它們並沒有表現出系統化或生成式發明的趨勢。他指出,這些古人類物種所使用的工具,其設計在數百萬年里幾乎沒有改變。缺乏完善的工具意味著這些古人類在最關鍵的考驗——創造力——中失敗了。「古人類祖先的發明非常有限,這可以用另一種機制——『聯想學習』來解釋,」拜倫-科恩說道。 拜倫-科恩指出,在大約7萬年前,智人(Homo sapiens)創造了一些前所未見的工具,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例如,弓和箭的設計清楚地展示了「如果……就……」的思維:如果把箭系在一根有彈性的弦上,就能釋放了弦上的張力,使箭飛起來。 其他研究者則認為,其他古人類物種應該得到更多的認可。麗貝卡·拉格·賽克斯是英國利物浦大學考古、古典文學和埃及學學院的榮譽研究員,也是《血緣:尼安德特人的生活、愛、死亡和藝術》(Kindred: Neanderthal Life, Love, Death and Art)一書的作者。這本書挑戰並重新描繪了人們對尼安德特人的普遍認知。賽克斯駁斥了拜倫-科恩關於認知革命發生在7萬到10萬年前的論點,並指出這一觀點在考古學界被認為已經過時了20年。 根據賽克斯的說法,在尼安德特人的考古中,「絕對存在」生成式發明的證據。例如,尼安德特人會生火,但他們並不是胡亂地生火。她說:「我們知道,他們已經有了煙火製造技術,他們知道如何在不同的溫度下控制火。可以看到,他們已經了解不同種類的燃料。」這些發現證明了尼安德特人具有因果推理和實驗性的思維過程。 賽克斯提到的另一個發現是尼安德特人會生產樺木焦油,並將其用作工具的粘合劑。這種樹脂的製造過程需要依照很有目的性的順序,樺樹皮要在不與空氣接觸的情況下加熱。她指出,只有具備相當復雜的規劃和思考能力的物種才能製造樺樹焦油。因此,更有可能的情況是,任何認知能力的提升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不是發生了某種飛躍。「在尼安德特人與我們之間,並沒有在行為或認知方面出現巨大的鴻溝。我認為,早期智人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實也是尼安德特人也在做的事情,只是進行了誇大,」賽克斯說。 不過,拜倫-科恩也留有餘地,認為物種間這種認知能力的提高有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完全是他所提出的突然的革命性爆發。他說:「很可能在一些原始人類祖先和智人之間存在著中間步驟,在尼安德特人身上,我們也開始看到一些這樣的機制。」演化中的很多特徵都是通過許多一小步而不是一大步產生的,我們可能會錯過中間的步驟。「如果事實證明尼安德特人也有這種能力,那太好了——我們可以歡迎他們加入我們的陣營。」 也許這種發明能力並不是第一批人類所獨有的。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猴子不會發明滑板呢?拜倫-科恩在書中提出了這個問題,他的真正意思是,為什麼非人類物種不會進行實驗?通過對動物行為科學的研究,他認為動物在進化過程中並不像人類那樣具有發明創造的傾向。「你的狗狗可以學會做各種各樣的把戲,但它們通常不會產生很多新的行為。」很多動物都展示了它們具有一定的聰明才智,但拜倫-科恩並不認為這些動物具有像人類一樣推動自身進步的發明能力,即生成式發明的能力。相反,他認為動物創新的例子可以解釋為「聯想學習」。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感知和行為生態學教授拉斯·奇特卡認為,許多動物的創新並不僅僅是簡單的試錯學習。他指出,聯想學習是任何創新——包括人類的創新——的一部分。我們並不知道動物是否只是隨機地探索周圍的環境,並從中建立聯系;也不知道它們是否會主動地計劃和思考自身的行為。人類可以通過語言來學習新的行為,但對於動物,我們只能從它們的行為中推斷出它們在想什麼。「我認為聯想學習並不一定意味著就不是一種創新,」拉斯·奇特卡說道。(任天) 來源:cnBeta
人類進入太空60周年,盤點蘇聯航天員如何接受太空訓練?

人類進入太空60周年,盤點蘇聯航天員如何接受太空訓練?

4月12日消息,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水星計劃」7人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媒體上曝光時,蘇聯的航天員卻在秘密訓練,不為公眾所知。1961年4月13日,蘇聯《消息報》(Izvestia)的特派記者格奧爾基·奧斯特羅烏莫夫見到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據他的報導,「太空飛行員」尤里·加加林在返回地球的第二天,「精神飽滿,精力充沛……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無論是美國的太空人,還是蘇聯的航天員,最初都是從軍事飛行員中甄選出來的 「他的臉上不時出現酒窩,」奧斯特羅烏莫夫寫道,「人們對他充滿了好奇,一直追問他在地球外面度過的一個半小時里所看到和經歷的一切細節,而他很欣賞這種好奇心。」 在一本紀念此次太空飛行的小冊子《太空里的蘇聯人》(Soviet Man in Space)中,對加加林的采訪占據了好幾頁的篇幅。這位航天員如此描述這次經歷:「地平線呈現出非常獨特和不同尋常的美麗景象。」他還贊頌蘇聯:「我把我的飛行獻給……所有走在人類最前沿,並努力建設新社會的人民。」 在一個新聞業更注重宣傳的政治體系中,加加林的言論也許會被一些人認為是編造的。然而,這番話其實很可能就是這位航天員的真實表達。 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來自蘇聯的一個小村莊,後來成長為一位戰鬥機飛行員,同時也是一個討人喜愛,很注重家庭的男人。他外形俊朗,風度翩翩,臉上總掛著微笑,而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名忠誠的共產黨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較早之前就已公開了其早期人類太空計劃的細節,但直到最近,蘇聯如何挑選和訓練其航天員的完整故事才浮出水面。盡管蘇聯政府宣稱航天員的選擇是向所有人開放的,進入太空的第一批男性——以及第一位女性瓦蓮京娜·捷列什科娃——都是志願者,但嚴格來說這並不准確。 蘇聯第一批航天員的候選者在縮減至20人後,在一個航天中心接受了訓練。圖中左起第二位便是尤里·加加林 在獲得戰鬥機飛行員資格後,加加林駐扎在蘇聯與挪威邊境的一個偏遠機場,在冷戰的西部前沿駕駛米格-15戰鬥機。1959年夏末,兩名醫生來到基地,與預先選定的一組飛行員進行面談。最初的潛在候選者大約有3500人,後來醫生們將搜索范圍縮小到蘇聯西部的約300名飛行員。 《超越》(Beyond)一書的作者史蒂芬·沃克說:「那些接受面談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接受訪問。」沃克花了數年時間對蘇聯檔案進行整理,拼湊出了加加林此次太空飛行的完整故事。 面談的內容看似是關於職業、抱負和家庭的閒聊。一些人被邀請回來進行第二次談話。盡管醫生們暗示他們正在尋找一種新型飛行器的候選駕駛者,但並沒有透露真正的動機。「他們要找的是軍事飛行員,這些人已經隨時准備好為國家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就是我們在這里所討論的,因為活著回來的機會並不一定很大,」沃克說。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第一批太空人也是在軍事飛行員中甄選出來的,他們的任務是駕駛復雜的水星飛船進入太空。而蘇聯的東方號(Vostok)飛船則被設計成可以從地面遠程控制。除非在緊急情況下,否則飛行員不會有太多操縱的機會。沃克表示,他們不需要飛行員的經驗有多麼豐富,只需要能夠坐在那里,忍受任務中的一切情況,應對急劇增加的加速度並活著回來。 蘇聯在太空計劃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但官方卻一直對此保密 此前十多年中,蘇聯火箭科學家一直在將狗送入太空,為載人飛行積累經驗。對航天員的要求也有些類似,他們必須身體健康,性格溫和,而且體型要足夠小,才能擠進狹小的太空艙。最終,134名年輕的飛行員被選中,有機會參加這項絕密的新任務,而他們的身高都在168厘米以下。一些人被告知任務的內容包括駕駛宇宙飛船,另一些人則認為任務與一種新型的直升機有關。所有飛行員都不允許與同事或家人討論這次任務。 與此同時,美國在1959年4月公布了首批7名水星計劃太空人的名字。候選者要經過一系列艱苦的身體、醫療和心理測試。記者湯姆·沃爾夫在其小說《真材實料》(The Right Stuff)中詳細描述了他們的故事,後來這部寫實性作品被改編成了電影。 對於人類將如何應對太空飛行中的種種挑戰,包括加速度、失重和與世隔絕的狀態等,當時的人們充滿了疑問,並且有充分的理由選擇身體和心理上都最能勝任的人。 莫斯科航空和太空醫學研究所的教授弗拉基米爾·亞茲多夫斯基負責對蘇聯航天員候選者進行測試。他之前曾監督過太空狗項目,被同事(私下)描述為一個嚴厲而傲慢的人。「他是一個有點像詹姆斯·邦德那樣的可怕人物,」沃克說,「他對這些人很殘忍。」 在幾乎所有項目中,蘇聯的測試都比美國太空人所經歷的更漫長和更嚴格。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這些候選者接受了注射、檢查和刺激;他們被安置在溫度高達70攝氏度、氧氣逐漸減少的房間里;他們的座椅會振動以模擬發射的情況。有些候選者崩潰了,有些人則選擇退出。 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訓練相比,蘇聯航天員的訓練雖然艱苦,但對駕駛技能的重視程度要低一些 在整個過程中,這些候選者被禁止告訴家人或朋友他們在做什麼。即使在測試的那個月,仍然有一些人不知道他們是在測試什麼。最終,其中20名年輕人成功地在一個新的航天員中心接受了訓練。該中心後來被重新命名為星城(Star City),但最初只是莫斯科郊區森林中的幾間軍用小屋。蘇聯政府沒有召開新聞發布會或發布公告。根據官方的說法,蘇聯的載人航天計劃並不存在。 「如果他們離開基地,就會被告知不要告訴任何人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在那里。如果有人問起,他們會說他們是運動隊的一員,」沃克說,「一切都被控制著,一切都是秘密。一切都在緊閉的門後。」 蘇聯航天員的訓練計劃本身與美國太空人的類似,但較少強調對太空飛行器的控制。他們在離心機上以令人眩暈的速度旋轉,連續幾天被密封在隔音的隔離室中,幾乎不間斷地接受著身體和心理評估。 蘇聯航天員必須經歷許多美國太空人類似的訓練項目,比如失重訓練 與美國太空人計劃的一個顯著區別是,蘇聯航天員需要接受大量的降落傘訓練。這是因為他們在墜向地面時需要從飛船中彈射出來,以避免在撞擊中嚴重受傷。事實上,太空艙和航天員是分開著陸的,這是另一個直到多年後才被揭示的秘密。 在淘汰了諸多候選者之後,有6名航天員最終被選中進行最初的飛行。隨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開宣布希望在1961年春天發射第一名太空人,蘇聯的太空計劃負責人謝爾蓋·科羅廖夫意識到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1961年4月5日,首批蘇聯航天員抵達了位於哈薩克斯坦沙漠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科羅廖夫所改進的R7巨型火箭正在那里准備發射。即使到了這個時候,也沒有人知道誰會第一個進入太空。最後,就在發射前幾天,加加林獲得了這一機會。 在蘇聯官方對加加林在地球軌道上的飛行進行正式報導之前,除了那些最熟悉太空計劃的人以外,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根據消息報的特派記者奧斯特羅烏莫夫的報導,1961年4月12日上午,加加林「最後一次向(火箭)下方的朋友和同志揮手,然後走入飛船。幾秒鍾後,發射命令下達……巨大的飛船從一團火雲中起飛,向著太空飛去。」 在史無前例的宇宙飛行之後,莫斯科以極其隆重的儀式歡迎這位凱旋的航天英雄,他也就此永遠銘記在人類的航天歷史上。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和飛行教練員在駕駛米格-15戰鬥機進行例行訓練時,不幸因墜毀事故喪生,年僅34歲。在加加林之後,已有來自41個國家的560多人抵達了近地軌道或近地軌道之外,甚至登上了月球。(任天) 來源:cnBeta

這款「眼珠子攝像頭」有點驚悚!樹莓派+人類毛髮,可睜可閉會「窺視」

在我們的印象中,攝像頭大致是下圖中這樣: 最近,有人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雖然技術日新月異,但我們可能忽視了攝像頭對人類日常生活可能產生的影響。 他們認為: 我們周圍不乏傳感設備,我們早已習慣了它們的存在、享受它們帶來的便利性,甚至已經建立了某種情感連接。不過,人類需要重新思考與傳感設備之間的關係。 正是持有這種態度,受到批判性設計啟發的一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型攝像頭,旨在對設備感知功能及其對人與設備關係的影響進行批判性反思。 這款設備英文名稱為 Eyecam,直譯過來便是「眼相機」,這名字誠不欺我! 據瞭解,這款設備能以高保真度複製人眼動作。 emmm 可能大概也許真的會變革人機關係吧,就是有點「孩怕」 當然,這一設計並非是惡搞,它出自德國薩爾大學人機互動實驗室。 該實驗室寫了一篇正經的論文,題為 Eyecam: Revealing Rela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Sensing Devices through an Anthropomorphic Webcam(Eyecam:通過一個擬人化的網絡攝像頭揭示人和傳感設備之間的關係),將在下個月舉行的第 32 屆 ACM 計算系統人為因素會議(2021 ACM CHI Conference)期間正式發表。 Eyecam 的五種角色 實際上,不論是攝像頭、智能音箱,還是動作感知雷達晶片等,傳感設備已變得無處不在。 德國薩爾大學人機互動實驗室認為,以下幾個層面是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的: 我們對周圍環境的感知程度如何? 我們如何與他人溝通? 我們的行為與自我認知如何? 我們在公共、私人環境中感受到的舒適和安全程度如何? 我們如何與傳感設備交互? 研究團隊之所以將研究對象確定為攝像頭,有兩方面考慮。 首先,每個人都非常熟悉這一設備,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關於它的討論中、並貢獻自己的個人經驗,從而促進對人與技術關係設計的包容性討論。 其次,網絡攝像頭作為圖像傳感設備存在「模糊性」,因而值得研究——它們是遠程通信的基礎,其中的干擾和隱私風險也值得考量。 基於此,研究團隊設計出的 Eyecam...

上海長征醫院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為近千個不孕不育軍人家庭圓了「孩子夢」

「我們是守護邊疆的軍人,多年求子不得,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長征醫院,在你們精湛的醫療技術幫助下,終於圓夢了。」近日,在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來自某部隊的官兵激動地說,「我們部隊已經有十餘對不孕不育的官兵家庭喜得貴子。如果沒有不孕不育集中診治這一項目,不少軍人家庭還艱難地奔波在求子路上。你們解決了官兵的後顧之憂。 據上海長征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創始人李文介紹,作為全軍不孕不育集中診治首批診療單位,從2014年起,該中心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已為近千個不孕不育軍人家庭圓了「孩子夢」。前不久,該中心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成為全軍不孕不育集中診治首批診療單位,與長征醫院在生殖醫學方面的雄厚實力分不開。該院是全軍優生優育技術中心,原國家衛計委批准正式運行的輔助生殖技術醫療機構,也是上海市及全軍少數幾家具備開展最全面輔助生殖技術的生殖中心之一。在臨床遺傳診斷、生育力保存等方面獨樹一幟,多項成果填補全國、軍隊以及上海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史上的空白。 長征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還擁有一支精幹的團隊。其中,從事婦產科臨床和生殖醫學研究工作20多年的李文教授、孫寧霞副教授,是國內輔助生殖技術領域的知名專家。在她們的帶領下,生殖醫學中心成為上海唯一一家具備獨立開展各種高難度婦科微創手術能力的生殖中心。該中心可以獨立完成與輔助生殖相關的各類微創手術,為不孕不育症患者術中、術後的處理,包括術後的助孕治療提供一體化、整體化、精準化的優生優育醫療技術支撐。近年來,該中心實現門診量及手術量每年50%的增長,妊娠率達82%。經過多年努力,目前,該中心IVF(試管嬰兒)新鮮週期妊娠率超過50%,週期累計成功率超過70%,人工授精成功率為20%以上,成功率位居國內領先水平。在這些硬核數據指標的背後,蘊藏著不小的困難——該中心治療的病例中有1/3是在外院反覆多次試管失敗的不孕患者,近一半是35歲以上卵巢功能低下患者。儘管困難病例的占比居所有治療病例的一半以上,該中心的治療效果依然創全軍新高。 作為部隊醫院,中心全體人員一直牢記從軍從醫的初心——用自己的行動服務「最可愛的人」,用先進的醫療技術呵護官兵的健康。「官兵們為國防事業默默奉獻,長期兩地分居,把生育時間一推再推。他們都是健康正常的人,或者是生育年齡偏大,或者是本來容易治療的疾患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我們要讓他們得到最好的治療。」孫寧霞說。長征醫院還加強與全軍基層部隊不孕不育夫婦所在單位的密切聯繫,瞭解掌握他們的既往診治情況,通過電話逐一進行溝通,建立治療檔案。並給每個家庭準備了長征醫院食堂飯卡,方便他們用餐。根據輔助生殖技術診療同女性生理週期密切相關和治療週期長的特點,生殖醫學中心還為前來治療的官兵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並開設專門的「綠色通道」。針對軍人職業的特殊性,長征醫院為執行亞丁灣護航、吉布地維和等長期任務的官兵提供生育力保存等特殊服務,對他們在院診治期間提供「優先」就診、「零」等待等一系列服務。生殖醫學中心的患者容易焦慮,身體上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適或突髮狀況,為此,該中心醫護人員建立了醫護治療微信群、軍嫂微信群,隨時隨地答疑解惑。此外,他們還推出了「長征好孕」公眾號,及時推送生殖方面的科普文章。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曹飛 來源:作者:曹飛 王根華 來源:kknews上海長征醫院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為近千個不孕不育軍人家庭圓了「孩子夢」

廣州增城金蘭寺遺址出土古人類遺骸30具

廣州增城金蘭寺遺址出土的陶釜。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供圖 廣州增城金蘭寺遺址出土的陶釜。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供圖 中新網廣州4月12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易西兵12日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廣州市增城金蘭寺遺址在最近一次考古發掘中清理墓葬32座(新石器時代晚期30座、戰國時期2座),目前已經出土古人類遺骸30具。 金蘭寺遺址位於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金蘭寺村北部,縣江河西岸,為珠三角平原北緣一處重要的史前貝丘遺址。1958年至1961年間,廣東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中山大學、暨南大學歷史系先後對遺址進行了三次發掘(總計發掘面積216平方米),發現距今約6000年的彩陶遺存。金蘭寺遺址是廣州目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史前遺址,1984年被公佈為增城縣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文物保護法規,為配合廣汕高鐵石灘段項目工程建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工程建設用地範圍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發現豐富的早期文化遺存。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於2020年11月起對金蘭寺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 廣州增城金蘭寺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M21全景。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供圖 此次考古發掘面積800平方米。截至3月底,已經發現面積約500多平方米的史前貝丘堆積,清理墓葬32座(新石器時代晚期30座、戰國時期2座),以及各時期灰坑38個、柱洞941個、灰溝21條、水井3口、牆1處,出土陶鼎、陶豆、石錛、石鉞、箭鏃、青瓷碗、瓦當等文物165件套,另有古人類遺骸30具,以及貝殼、魚骨、豬骨等動物標本。 易西兵認為,金蘭寺遺址為重構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000年前後)環珠江口地區人類社會歷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材料,已經發掘的30座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多數骨骸保存比較完整,在珠江口以至嶺南地區都十分難得,對研究先秦時期環珠江口地區人種形態及人群遷徙互動意義重大。遺址也為研究珠江三角洲變遷、先秦時期環珠江口地區人地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kknews廣州增城金蘭寺遺址出土古人類遺骸30具

人類的寶寶那麼蠢,早期文明出現之前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看過《動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很多動物的寶寶在出生後很快就可以自主獨立行走,甚至直接吃草吃肉。但人類的寶寶不行,而且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人類的新生兒很蠢,一旦飢餓或遇到環境的不適只會大哭,迫使其他成員立刻停止手中的工作來照顧他/她,這對種群來講是個拖累。所以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得先跟大家聊清楚為什麼人類的寶寶那麼蠢。大家好,我是解密狗,在開始話題之前,解密狗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你的支持對我很重要,點點關注的同時,也別忘了點讚和收藏。感謝! 進化才讓寶寶那麼蠢 人類的祖先是猿,猿的祖先是猴,這我們都知道。猴和猿都是非常善於用腳勾住樹木的,畢竟在樹上生活,能夠享用最鮮嫩的樹葉與果實,還能躲避很多來自陸上的天敵。但人類的腳明顯做不到這一點。這又是為什麼呢? 根據各種化石的測定,科學家認定人類祖先直立行走大約發生在至少440萬年前的東非。如果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講,下肢從適應攀爬樹木到適應長途奔走,一定是被當時的自然環境所逼迫的。畢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嘛。那麼當時東非的自然環境出現了哪些變化呢?大約3000萬年以前,東非大裂谷開始形成,擋住了非洲西部從海洋吹來的濕潤氣流,導致了裂谷西部森林茂密,至今生活著大量黑猩猩。裂谷東部因為樹木稀少,逼迫部分古猿離開相對富饒和安全的森林,轉而來到貧瘠且危險的大地。 陸地上善於奔跑的食肉動物需要躲避,果實也變得難以尋找,進化的壓力開始出現。種群中,能夠在茂密的草原上站立獲得更好的視野,提早辨別遠處的其他動物是否要襲擊自己的古猿,頂住了自然選擇淘汰的壓力,生存了下來。科學家做過實驗,人類下肢直立行走消耗的能量是黑猩猩四肢行走的1/4,也就是說,直立行走能夠走更遠的路,在大草原上有更大的機率找到下一頓食物比如堅果、肉類等,能夠消化並適應這些食物的古猿又一次生存了下來,慢慢變成了雜食動物。而因為食物的貧瘠,所以群體能找到大量食物的機率往往大於個體,這使得古猿的社交活動與需求增加。因為環境而導致的一系列變化,導致適應直立行走的古猿大腦要處理更多的信息,比如辨別方向、食物、天敵等等。腦容量更大,更「聰明」的古猿獲得了更多的繁殖機會,這使得古猿的腦容量不斷增大。200萬年前,智人的腦容量飆升到約1400毫升,而黑猩猩的腦容量僅僅只有約400毫升。 直立行走與腦容量變大,也不光全是好處,反而帶來一個足以使人類祖先瀕臨滅絕的難題,這個問題就是生育。直立行走讓大腿更加粗壯,壓縮了產道,碩大的腦袋更是生育的災難。即便是民國時期,產婦的死亡率依舊有15‰,嬰兒的死亡率甚至可以達到300‰(千分號是生育率等數據統計時的常用符號,故這里使用的是千分號)。 生育困境出現後,直立行走與聰明的大腦又不能捨棄,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在胎兒的腦袋還沒有長得更大時就生出來,生出來再慢慢長大。寶寶差不多到能吃奶的程度,就被生了出來。也就是說,對比一些別的哺乳動物,我們都是「早產兒」。因為還沒有發育完全就被匆匆帶到這個世界,所以人類的寶寶才那麼蠢。 蠢寶寶是如何生存的 寶寶蠢得什麼都幹不了,除了吃奶睡覺就是哭,這就逼迫雌性必須對寶寶精心照顧,才能讓寶寶成長。當然,從自然選擇的角度來講,是不會精心照顧寶寶的雌性的基因導致寶寶大量死亡,這一基因沒有延續;會精心照顧寶寶的雌性的基因,隨著寶寶更好地成長延續了下來,母性氣息也在進化中逐漸加強。雌性與寶寶的情感加深,才會在潛意識中毫無理由地照顧寶寶。 但是,因為寶寶早產,給雌性獨立撫養寶寶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所有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照顧寶寶上,很難再有空閒去獲取食物,那麼,雌性就需要想辦法把雄性留在自己身邊,為自己獲取食物並幫忙照顧寶寶,使得寶寶能夠更好地生存,自己的基因更好的延續下去。我們設想一下,一個處於排卵期的、剛剛受孕的穴居女性的兩難窘境。對於其他哺乳動物,雄性在交配後很快就會離開,尋找另一個處於排卵期的雌性交配。而對於穴居女性來講,男性的離開意味著她生下的孩子將瀕臨飢餓。一個好辦法就是:即便是在排卵期後,女性也能滿足男性交配的需要。這樣,男性就根本不用尋找新的異性交配,甚至甘願與她分享狩獵所得。另一個聰明的辦法是:隱蔽排卵。男性對女性的受孕時間無跡可察,於是他不得不留在女性身邊。這樣還可以防止別的男性乘虛而入,因為她很可能恰好在他出門的某一天懷了孕。同時,一直待在一個女性身邊,也增強了男性對自己寶寶的辨識度,當男性可以通過長時間的陪伴很大程度上確認是自己的寶寶時,父愛的基因也有了出現的條件與理由。為了後代爭取食物與生存空間成了男性盡力去做的事。 當然,我們依舊要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待,突變出隱蔽排卵的女性基因,與突變出父愛的男性基因更有利於寶寶的生存,這種基因被延續了下來。而不是我們的祖先有意識地向一個早就認識了的目標直線前進。有了父親和母親的照顧,人類的早產兒,也就是蠢寶寶自然而然就可以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與優勢,從而成長繁衍。慢慢地,家庭的紐帶也就出現了,而人類聰明的大腦讓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其他家庭的社交成為了可能,家庭紐帶催生了同情、憐憫、激情、共情等複雜情緒,這些情緒被逐漸歸納為愛,人類走向文明的基礎就此誕生。 來源:kknews人類的寶寶那麼蠢,早期文明出現之前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斗羅大陸》唐三活出了第3世,成神瀾奇域人類首領,7龍珠領頭人

《終極斗羅》馬上就要大結局了,《斗羅大陸第四部終極斗羅》大結局之後,作者唐家三少會繼續發佈《斗羅大陸低第五部重生唐三》,而且發佈的時間也是已經確定下來了,就在5月份。也就是說,《終極斗羅》30冊發佈完結之後,第五部重生唐三就緊接發佈了。 在《終極斗羅》29冊實體書結尾的時候,作者唐家三少已經是發佈了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的試讀章節出來了,可以肯定的是在《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中,唐三這個名字是沒有改變的,而且人族的地位是極其卑微,是其他種族的奴隸,唐三繼續修煉他的《玄天寶錄》。 可以說如今的唐三是活出了自己的第三世啊,唐三的第一世就是屬於前世唐門時代,在這個時代中的唐三是活得最憋屈的時代了,第二世則是斗羅大陸世界,在斗羅大陸世界中唐三得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說親情,因為唐三第一世是沒有父母,是孤兒的,所以唐三的第二世是很幸福。 有了父母,有了老婆小舞,這就是唐三的第二世,到了《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中,這是唐三的第三世,第三世的唐三又要最低的事情做起了,那就是不斷修煉,最終帶領人類統治整個法藍世界,斗羅大陸第五部的世界,就是法藍世界,比神界更加高級的存在。 那麼《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和斗羅大陸系列,還有和《神瀾奇域》世界又是如何聯繫的呢?首先,《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是繼續了《終極斗羅》的大結局劇情進行的,《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和《終極斗羅》之間還有一個外傳,作用是連接劇情。 《終極斗羅》大結局中,小舞會死亡,而唐三則是轉世追尋小舞而去,這就是開啟了《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的劇情,這是肯定的,而《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又是如何勾結上《神瀾奇域》的呢?可以這樣說,《斗羅大陸第五部重生唐三》就是《神瀾奇域》的前傳。 重生唐三,很明顯劇情和《斗羅大陸》基本也就是差不多了,只不過是背景改了一下,斗羅大陸變成了法藍世界,但是相信劇情還是不會有很大的改變的,唐三重生之後,又是開始修煉自己的最基本的功法,紫魔瞳和一些唐門暗器估計又要拿出來展現一下了。 當然了唐三既然是重生到了法藍世界,那麼重生唐三的女主角肯定就是小舞了,小舞估計會成為妖族或者是其他種族的身份登場,最終和唐三相遇的吧。更多的《重生唐三》劇情,等到了5月份發佈的時候才知道了,你們期待重生唐三嗎? 來源:kknews《斗羅大陸》唐三活出了第3世,成神瀾奇域人類首領,7龍珠領頭人

」愛滋疫苗即將問世「新方法在愛滋病疫苗人類臨床試驗中顯示效果

IAVI(國際愛滋病疫苗倡議)一直與斯克里普斯研究公司(Scripps Research)合作,共同研製出愛滋病疫苗。2021年4月6日這兩個組織已經宣布了一項至關重要的I期臨床試驗的結果。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種新的疫苗方法,該方法涉及通過刺激稀有免疫細胞的產生來預防HIV感染的設計,這對於產生正確的抗體以對抗HIV至關重要。 愛滋病毒 有48名參與者參加了研究,然後分為兩組:一組高劑量組和一組低劑量組。在各組中,他們在兩個月內分兩次接種了疫苗或安慰劑。在接受疫苗的人中,有97%的人開發了正確的免疫細胞以應對HIV感染。 (Scripps Research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教授兼免疫學家(William Schief 威廉·希夫)博士也是IAVI中和抗體中心(NAC)疫苗設計的執行總監,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了該疫苗,他分享了有關該研究的聲明。 他分享說:「這項研究證明了新的HIV疫苗概念的原理證明,該概念也可以應用於其他病原體。與研究團隊中的許多合作者一起,我們證明了可以設計疫苗來刺激具有特定特性的稀有免疫細胞,而這種針對性的刺激對人類可能是非常有效的。我們認為,這種方法將是製造HIV疫苗的關鍵,並且可能對於製造針對其他病原體的疫苗很重要。」 在虛擬的國際愛滋病學會愛滋病預防研究中,介紹了結果。研究小組分享說,它一直在研究一種刺激身體以產生廣泛中和性抗體(即bnABs)的方法。這些是專門的血液蛋白,附著在HIV表面的尖峰上。這種免疫反應可以中和許多HIV病毒株。 這是邁向愛滋病毒疫苗的第一步 威廉·希夫解釋說:「我們和其他人早在多年以前就假定,為了誘導bnAb,您必須通過觸發合適的B細胞來啟動該過程,B細胞是具有特殊性質的細胞,使其有可能發展為分泌bnAb的細胞。」 他繼續說:「在這項試驗中,靶向細胞僅占所有幼稚B細胞的百萬分之一。為了獲得正確的抗體反應,我們首先需要啟動正確的B細胞。該試驗的數據證實了疫苗免疫原的能力。」 啟動方法將是一系列步驟的第一步,該步驟將使個人發展針對HIV的免疫力。研究小組還相信,這種啟動方法可以用作其他疫苗的起點,例如寨卡,C型肝炎,瘧疾和流感疫苗。 研究人員還與生物技術公司美國新冠疫苗企業Moderna(以其COVID-19疫苗而聞名)合作,以測試並有望生產出能產生相同免疫反應的聚合酶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 HIV病毒及其穗狀花序 來源:kknews」愛滋疫苗即將問世「新方法在愛滋病疫苗人類臨床試驗中顯示效果

哈蘇拍攝人類首次登月,難度有多高?

1986年8月,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首次評選古典設計獎,評選的範圍是1900-1960年間所有的工業產品。一共設了五個獎項,全部由37個國家的2000名賣家投票得出,獲獎的難度可想而知。誰也沒有想到的名列榜首的竟然是哈蘇相機。 哈蘇相機是以發明者的家族名字來命名的,但哈蘇當年造相機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因為他非常喜歡鳥類是一位鳥類發燒友。 圖:首台哈蘇民用相機哈蘇1600f 因此他就想造出一台相機能讓他把喜愛的鳥給拍下來,誰能想就是一個小小的願望哈蘇竟然造出了一中架半個世紀讓攝影人夢寐以求的相機。1600F是哈蘇第一部正式商用的相機,上市時間為1948年10月6日。後人評價哈蘇,它不僅是一個攝影工具,更是一件藝術器。 說到哈蘇更多人可能更熟悉「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照片,因為它就是用哈蘇相機拍的。 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由於月球表面沒有大氣,所有的照片都是在直射太陽下拍攝,加之月球表面溫差極大,向太陽面可以達到100+度,背太陽面低到100+度,對於攝影器材質的考驗是摧殘性的。但是哈蘇相機接受信了這種在我們日常中幾乎不存在條件的挑戰,給世人留下了最經典的畫面。 現實中哈蘇相機不僅是美國首選太空任務相機,也是最頂級攝影家最好的相機。比如:美國的亞當斯、日本 的前田真三、的陳復禮……哈蘇相機能讓這些如雷貫耳的頂級大師們喜歡,除了相機的設計之外最重要的是哈蘇拍出來的照片有一種特殊的韻味,業內把它稱之為哈蘇自然色彩。 就像大家把徠卡稱之為「毒德」一樣,過去80年的歷史之中哈蘇對於自然色彩的沉澱有了自己獨特的唯一的標準,這是其它相機品牌做不到的。 由於哈蘇高貴的出身和頂級品牌的效應不要說普通的消費者,即使是專業的攝影人士擁有一部哈蘇都非常的難,因為它太貴了。一部相機的價格都是以萬或數十萬來計算的。但是擁有不了哈蘇相機不等於拍不出哈蘇味的照片。 2021年3月8日手機品牌一加手機的創始人劉作虎宣佈,一加與哈蘇達成長期合作關係,共同致力於對於首要影像的研,致力於把哈蘇80年的色綵帶到手機領域來。這一消息引爆了數碼圈,同時也讓攝影圈不少年輕的發燒友喜出望外。 為此雙方歷經數月共同研發出了「一加|哈蘇手機影像系統」,該影像系統分為哈蘇專業模式與哈蘇自然色彩兩部分,並在一加手機最新的產品一加9系列上得以首發。 據一加介紹,「哈蘇專業模式」為專業用戶打造,除了可以靈活調整快門速度、感光度、白平衡等多種參數,還可通過「峰值對焦功能」快速精確對焦,並能拍攝具有12位色彩深度的RAW格式照片,捕捉高達687億種顏色,是常見的10位色彩深度的64倍。為手機拍照眾多專業人士後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 「哈蘇自然色彩優化」使得每一張照片都能擁有自然舒適的色彩表現。除了一加影像實驗室和哈蘇相機團隊展開的聯合調試,一加還與三位世界頂級的哈蘇大使合作,通過實拍現實複雜場景,進一步調試優化了這套嚴苛標準。 以下圖片均來自一加9系列手機用戶拍攝的樣張: 從照片來看,搭載了搭載了一加|哈蘇 手機影像系統的一加9系列手機的確在色彩上表現優異,舒適但不過於艷麗,真實但又不像iPhone那般某些場景下沒法看。 這正是哈蘇色彩的優勢所在——其不會存在適合拍這個、不適合拍那個的問題。色彩調教並非當下流行的濾鏡式,第一眼望過去不驚艷,但卻十分耐看。如果你也愛好攝影、也喜歡哈蘇,不妨從一加手機開始嘗試。幾千塊就能體驗十幾萬的拍照體驗何樂不為。 來源:kknews哈蘇拍攝人類首次登月,難度有多高?
研究發現螞蟻對防疫社會隔離的反應竟然與人類相似

研究發現螞蟻對防疫社會隔離的反應竟然與人類相似

螞蟻對防疫社會隔離的反應與人類和其他社會哺乳動物類似。一個以色列-德國研究小組的一項研究揭示了與群體隔離的螞蟻的社會和衛生行為的改變。研究小組特別驚訝的是,被隔離的螞蟻大腦中的免疫和壓力水平雙雙下降。 "這使得免疫系統的效率降低,這種現象在社會隔離的人類身上也很明顯--尤其是目前在COVID-19危機期間,"約翰內斯-古騰堡大學美因茨分校(JGU)領導這項研究的Susanne Foitzik教授說。一項對德國原產的一種螞蟻的研究最近發表在《分子生態學》上。 隔離對社會性昆蟲的影響至今鮮有研究 人類和其他社會性哺乳動物體驗到與群體隔離是一種壓力,對他們的總體福祉和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被孤立的人變得孤獨、抑鬱和焦慮,並遭受免疫系統的削弱和整體健康受損,"文章的主要作者、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美因茨研究小組的合作夥伴Inon Scharf教授補充道。 雖然隔離的影響已經在人類和小鼠等社會性哺乳動物中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人們對社會性昆蟲在類似情況下的反應知之甚少--盡管它們生活在高度進化的社會系統中。例如,螞蟻一生都是作為同一個蟻群的成員生活,並依賴於它們的蟻群配偶。工蟻放棄自己的繁殖潛力,致力於餵養幼蟲、清潔和保衛蟻巢以及尋找食物,而蟻後所做的不過是產卵而已。 一隻Temnothorax nylanderi工蟻的圖紙。資料來源:特拉維夫大學的Inon Scharf 研究小組研究了社會隔離對Temnothorax nylanderi物種螞蟻的影響。這些螞蟻棲息在歐洲森林中的橡子樹及地面上的洞穴中。研究過程中,從事育雛工作的年輕工蟻被從14個蟻群中單獨帶走,並在不同的時間內被隔離飼養,從1小時到最長28天。 該研究在2019年1月至3月間進行,並強調了觀察到的三個特別方面的變化。在隔離結束後,工蟻們對他們的成年伴侶的興趣減少了,但他們花在育雛接觸中的時間卻增加了,另一方面,他們花在梳理自己身上的時間也減少了。"這種衛生行為的減少可能會使螞蟻更容易受到寄生蟲的侵害,但這也是其他社會生物中社會剝奪的典型特徵,"Susanne Foitzik教授解釋說。 隔離造成的壓力會對免疫系統產生不利影響 雖然這項研究顯示分離的昆蟲的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其在基因活動方面的發現更為驚人。許多與免疫系統功能和應激反應有關的基因被下調。換句話說,這些基因的活性降低了。"這一發現與對其他社會性動物的研究一致,這些研究表明,隔離後免疫系統會減弱。"伊農·沙夫教授說。 由Susanne Foitzik教授領導的生物學家團隊的這一發現是首次將行為學和基因分析相結合,對社會性昆蟲的隔離影響進行研究。 "我們的研究表明,螞蟻和社會性哺乳動物一樣受到隔離的影響,並表明社會性動物的社會福利、壓力耐受性和免疫能力之間存在普遍聯系,"Foitzik總結了以色列-德國研究的結果。 來源:cnBeta
科學家利用45000年前頭骨的DNA重建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基因組

科學家利用45000年前頭骨的DNA重建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基因組

據外媒報道,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分析了一個來自捷克(布拉格附近)Zlatý kůň洞穴的頭骨的基因組,並報告了迄今為止重建的最古老現代人類基因組的可能性。該頭骨最早於20世紀50年代初在Zlatý Kůň被發現,現在被保存在布拉格國家博物館中。 根據發表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誌上的研究論文,其基因組中尼安德特人的DNA片段比之前被測序的最古老的現代人類--來自西伯利亞的Ust』-Ishim個體的DNA片段更長,這表明現代人類在4.5萬年前就生活在歐洲的中心地帶。研究人員將該頭骨稱為Zlatý kňu(捷克語為金馬),這個名字也是以發現頭骨的洞穴命名的。 關於頭骨可見部分的重建,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是牛的DNA殘余。這項研究的作者繼續確認了奶牛DNA與現代實驗室污染物的不同。 "綜合來看,這些結果表明,Zlatý kůň頭骨已經用牛骨膠保存了下來,這些膠水滲透到了測序的石化骨中。"該研究說。換句話說--當頭骨在現代被首次發現時,研究人員又將其重新拼接起來,他們用從牛身上提取的材料製成的膠水將上述碎片固定在一起。 來源:cnBeta
《毀滅全人類:重製版》登陸Switch 6月29日發售

《毀滅全人類:重製版》登陸Switch 6月29日發售

THQ Nordic發布了《毀滅全人類:重製版》Switch版預告片,Switch版遊戲將於6月29日發售,售價39.99美元。Switch版遊戲包含所有的皮膚。 預告片: 《毀滅全人類:重製版》最初於2020年7月29日發售,登陸了PC Steam,GOG,PS4和Xbox One。Steam版支持中文,獲得玩家「特別好評」。 《毀滅全人類:重製版》遊戲介紹: CULT經典回歸了!以邪惡外星人——137號隱藏者的形象讓1950年代的地球人類恐懼不已。在傳奇外星人入侵動作冒險的重製版中,大肆收割人類DNA,推翻美國政府。使用各種外星武器和精神能力消滅弱小的人類。駕駛飛碟,將他們的城市夷為平地!踏出征服人類的一大步! 體驗50年代的外星人入侵故事的邪惡一面 (再次)發現為什麼這個遊戲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有趣的遊戲之一 在新的銀河榮耀中,從0開始忠實地進行了重建 享受隱藏者的獨特武器庫,例如肛門探針槍 偽裝成弱小的人類,滲透進他們不堪一擊的民主 使用念力讓敵人飛起來,或者使用隨機物體對他們進行轟炸 使用噴氣背包自如穿梭於各個可探索的50年代美國城市 用飛碟消滅原始的人類建築 包含修復後的、坊間流傳已久但之前從未現身過的:失落的42區任務! 來源:3DM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