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人類

Tag: 人類

受人類肌腱啟發:TGS縫合線可用來輸送藥物、預防感染和監測傷口

受人類肌腱啟發:TGS縫合線可用來輸送藥物、預防感染和監測傷口

據外媒報道,縫合線用於縫合傷口並加速自然癒合過程,但它們也會讓情況變得復雜,因為它們的硬纖維會對軟組織造成損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來自蒙特利爾的研究人員受人類肌腱的啟發,發明了一種創新的堅韌凝膠套接(TGS)縫合線。 這種縫合線包含了一種光滑而堅韌的凝膠包層,其模仿了軟結締組織的結構。在測試TGS縫合線時,研究人員發現幾乎無摩擦的凝膠表面減輕了傳統縫合線通常會造成的損傷。 傳統的縫合線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用於將傷口縫合在一起並直到癒合過程完成。但它們遠非組織修復的理想材料。粗糙的纖維會切割並損傷本已脆弱的組織、導致不適和術後並發症。 來自麥吉爾大學和INRS Énergie Matériaux Télécommunications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部分問題在於我們的軟組織和摩擦接觸組織的堅硬縫合線之間的不匹配。 受跟腱啟發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團隊開發了一種模仿肌腱力學的新技術。「我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人體的腱鞘,由於其雙網絡結構,腱鞘既堅韌又堅固。它能將膠原纖維結合在一起,而它的彈性蛋白網絡又能使膠原纖維增強,」這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Zhenwei Ma說道。 腱內鞘不僅能形成一個光滑的表面以減少跟周圍關節組織的摩擦,而且它還能提供必要的材料來修復肌腱損傷的組織。研究人員指出,以同樣的方式,TGS縫合線也可以根據病人的需要進行設計從而提供個性化治療。 個性化治療傷口 「這項技術為先進的傷口管理提供了一個通用的工具。我們相信它可以用來輸送藥物、預防感染乃至用近紅外成像來監測傷口......局部監測傷口並調整治療策略以更好地癒合的能力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探索方向,」Ma的指導老師、麥吉爾大學助理教授Jianyu Li說道。另外,他還是加拿大生物材料和肌肉骨骼健康研究主席。 來源:cnBeta

動物園大猩猩舉止「人模人樣」 遊客崩潰:根本是人類假扮的!

4月1日這天,大陸有網友爆料,「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的猩猩有問題,根本是人類假扮的!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幾隻「大猩猩」在猩猩館外場活動,牠們會直立行走,還會坐在輪胎上蕩鞦韆、躺下休息,舉止動作很奇怪。遊客們議論紛紛,都猜測這幾隻猩猩是人類假扮的。 ▼有遊客認為動物園「欺騙遊客」:「早上帶小孩去動物園,小孩喜歡猩猩,沒想到,偌大的場館里只有兩個人假扮的『猩猩』在跳來跳去,逗我呢!」 ▼後來動物園出面解釋說,在外場活動的大猩猩確實是人類扮演的,這是園方特別策劃的愚人節活動,真正的大猩猩在場館內。工作人員表示:「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希望通過舉辦這種無傷大雅的小活動,豐富遊客遊玩體驗,一定程度上為遊客們展示動物行為。」 ▼動物園的這一活動在網路上引發討論,有的遊客認為假猩猩非常有趣,確實有「愉人」的效果;也有遊客對此不滿,說:「我花180(約台幣760元)你就給我看這個」、「沒想到偌大的場館一隻猩猩都沒有,只有2個人穿著廉價的道具服上竄下跳」。 這一活動爭議很大,常州淹城野生動物世界也因此走紅。他們特別推出的愚人節活動,不為「愚人」只為「愉人」,這些假猩猩太好笑了! 來源:微博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策略游戲《人類》開發者視頻 不動干戈,和諧外交

策略遊戲《人類 Humankind》開發者視頻 不動干戈,和諧外交

<p回合制歷史策略新作《人類(Humankind)》將於8月17日正式發售,近日世嘉官方帶來了《人類 Humankind》新一期開發者采訪「特色聚焦」,視頻中遊戲開發人員介紹了特色玩法之一的「外交的力量」,遇事不必大動干戈,貿易、親情、盟約也不可忽略。 <strong《人類 Humankind》開發者采訪: <strong官方原文如下: <p本期《特色聚焦》系列將介紹在《人類 Humankind》中發起衝突和合作的手段:准備好面對貿易、條約、領土爭端、甚至背叛吧! <p《人類 Humankind》的外交系統旨在讓玩家通過與地圖本身和其他對手互動來創造富有趣味的故事。你將與其他帝國發展出瞬息萬變的關系,並找到形成愛恨情仇的理由。對那位搶先殖民的鄰居心懷不滿?給他們送去一封措辭強硬的外交信,要求他們立即交還土地吧。被你的長期盟友背叛了?他們的戰爭將難以為繼。 <p你可以隨意使用簽訂條約、貿易、表達不滿、發起要求等手段來操縱並強加這些關系。以上提及的信息都囊括在了我們的開發Blog網誌以及下列視頻中。 <p那麼,你是會放下昔日恩怨,廣交益友,建立起覆蓋全球的貿易網?還是會抓住每一個可利用的機會,要求賠償,或發起戰爭?《Humankind》中的外交手段任你選擇,我們也在期待着一出出好戲上演! <p――― Amplitude 團隊 <p視頻截圖: 來源:遊俠網

《人類 Humankind》開發者采訪視頻 介紹特色「外交的力量」

《人類 Humankind》,一款我們即將推出的回合制歷史策略遊戲中,戰爭和衝突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戰爭不會在孤立的環境中發生。畢竟,大動干戈只是人類歷史的一小部分。仇敵和恩怨也許在歷史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是貿易、親情、盟約也不可忽略。 本期《特色聚焦》系列將介紹在《人類 Humankind》中發起衝突和合作的手段:准備好面對貿易、條約、領土爭端、甚至背叛吧! 《人類 Humankind》的外交系統旨在讓玩家通過與地圖本身和其他對手互動來創造富有趣味的故事。你將與其他帝國發展出瞬息萬變的關系,並找到形成愛恨情仇的理由。對那位搶先殖民的鄰居心懷不滿?給他們送去一封措辭強硬的外交信,要求他們立即交還土地吧。被你的長期盟友背叛了?他們的戰爭將難以為繼。 你可以隨意使用簽訂條約、貿易、表達不滿、發起要求等手段來操縱並強加這些關系。以上提及的信息都囊括在了我們的開發Blog網誌以及下列視頻中。 開發者采訪視頻: 那麼,你是會放下昔日恩怨,廣交益友,建立起覆蓋全球的貿易網?還是會抓住每一個可利用的機會,要求賠償,或發起戰爭?《Humankind》中的外交手段任你選擇,我們也在期待着一出出好戲上演! ――― Amplitude 團隊 《人類 Humankind》已可在 PC 和 Stadia 平台上進行預購。 來源:遊民星空
世嘉《人類》特色聚焦 外交的力量極其重要

世嘉《人類 Humankind》特色聚焦 外交的力量極其重要

《人類 Humankind》中的多方面外交系統將允許玩家在每場遊戲中,都能利用簽訂條約、表達不滿、結盟、背叛、要求賠償、造成文化影響等手段,創造出有意義的故事和關系。在這款即將推出的回合制歷史策略遊戲中,戰爭和衝突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戰爭不會在孤立的環境中發生。畢竟,大動干戈只是人類歷史的一小部分。仇敵和恩怨也許在歷史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但是貿易、親情、盟約也不可忽略。 開發者采訪視頻: 本期《特色聚焦》系列將介紹在《人類 Humankind》中發起衝突和合作的手段:准備好面對貿易、條約、領土爭端、甚至背叛吧! 《人類 Humankind》的外交系統旨在讓玩家通過與地圖本身和其他對手互動來創造富有趣味的故事。你將與其他帝國發展出瞬息萬變的關系,並找到形成愛恨情仇的理由。對那位搶先殖民的鄰居心懷不滿?給他們送去一封措辭強硬的外交信,要求他們立即交還土地吧。被你的長期盟友背叛了?他們的戰爭將難以為繼。 你可以隨意使用簽訂條約、貿易、表達不滿、發起要求等手段來操縱並強加這些關系。那你是會放下昔日恩怨,廣交益友,建立起覆蓋全球的貿易網?還是會抓住每一個可利用的機會,要求賠償,或發起戰爭?《Humankind》中的外交手段任你選擇,我們也在期待着一出出好戲上演! 《人類 Humankind》已可在PC和Stadia平台上進行預購。 來源:3DMGAME
研究:人類曾在約200萬年的時間里一直是頂級掠食者

研究:人類曾在約200萬年的時間里一直是頂級掠食者

據外媒報道,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過一個問題--我們人類是不是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呢?或者說我們人類曾經在什麼時候有成為過頂級掠食者呢?如果是,那麼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們在一篇新的研究論文中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資料圖 他們回顧了人類的歷史並描繪了一幅人類崛起到頂峰的畫面。他們通過分析幾十年來的研究和約400篇不同的科學論文收集到的大量數據並最終得出結論:人類在約200萬年的時間里一直都是頂級掠食者。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類現在顯然不再被認為是頂級掠食者。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我們並不完全符合這個定義。然而直到4萬到9萬年前,人類確實是頂級掠食者。我們的祖先狩獵很多,他們非常擅長獵殺獵物並以它們為食,這讓無數代遠古人類得以繁榮發展。這是最近一期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上的一項研究的主題。 科學家們使用了大量的數據來得出他們的結論,但最好的信息來源之一是基因變化。研究人員能追蹤到人類基因幾十萬年來的變化並結合考古學證據,如不同時期人類使用的工具類型。這使他們得出結論:在過去的10萬年的非洲,在過去5萬年的歐洲和亞洲,人類被推向了更多樣化的飲食。在那之前,他們主要吃狩獵得來的肉。 回顧更久遠的歷史,人類狩獵活動的證據可以追溯到約200萬年以前。在此之前的50萬年里,人類一直在狩獵和採集,但他們的狩獵和採集能力都遠不如其最終的水平。當然,一旦人類獵殺大型野生動物達200萬年之久,動物的數量就會開始減少,而農業成為了唯一合乎邏輯的下一步。 來源:cnBeta
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基因中可能包含產生毒液的能力

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基因中可能包含產生毒液的能力

據外媒報道,所有的生物都是經過多年進化、為了生存而適應當前的生活條件--這也包括人類。數千年來,人類為了應對各種變化而進化。如果新的生活條件使得我們必須藉助自身分泌的毒素來固定或減緩食物來源,那麼人類是否也會變得有毒呢?近日,來自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人體已經具備了開發這種能力的條件 。然而,這並不能保證它會發生。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可能會讓未來的研究找到更緊迫的問題的答案,如如何阻止癌症在身體的某些器官生長。 「基本上,我們已經具備了所有的構建模塊,」Agneesh Barua在談到這項新研究時說道,「現在要靠進化把我們帶到那里。」Barua是日本沖繩科技學院進化遺傳學的博士生,也是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of Sciences》上的論文合著者。 實際上,研究人員並沒有研究將一個物種標記為有毒的毒素。相反,他們分析了「管家」基因,這些基因跟毒液有關但並不負責產生毒素。這些調節基因是動物毒液系統的基礎。 資料圖 研究小組分析了龜頭花(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褐色蝮蛇的基因組,看看哪些基因跟毒液系統有關。結果他們發現許多基因在脊椎動物或內部授精或產卵的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一些哺乳動物的多種身體組織中普遍存在。這些基因中很多都含有折疊蛋白。製造毒素包括製造或折疊幾種不同的蛋白質。「像這樣的組織確實需要確保它產生的蛋白質是高質量的,」Baru說道。 研究人員們發現,人類唾液腺中也大量存在這種調控管家基因--唾液腺會產生自己的一種關鍵蛋白質。從理論上講,如果人類進化到需要這種特殊的攻擊或防禦機制的路徑,那麼人類也可以製造自己的毒素。 該研究報告稱,人類和老鼠已經在不同的毒液系統中產生一種對毒素至關重要的蛋白質。它們被稱為激肽,是一種可以消化其他蛋白質的蛋白質,它們存在於唾液中。這將是人類變得有毒的一個起點。 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人類不需要是有毒的。在幾千年的時間里,我們已經發展出了工具和社會技能以確保獲得食物--無論是狩獵還是種植。目前還不需要一種能消滅威脅的可分泌物質。生產和儲存毒液也可能是一個能量密集型的過程,在一個動物王國中有一個相當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海蛇,它的毒腺已經退化、不再活躍,因為它們現在以魚卵為食而非活魚。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生物化學家和毒液專家Bryan Fry則表示,這項研究「將成為該領域真正的里程碑」。其在一些極其復雜的研究中做了一項非常出色的工作,但這並不是因為研究人員認為人類具備進化成有毒物種的基礎。 了解控製毒液背後的遺傳學可能是各個醫學領域的關鍵。他指出,如果眼鏡蛇的大腦開始表達毒液腺的基因那麼它就會自毒而死。這項研究可能會讓其他研究人員了解癌症是如何在不同的地方發展的、哪些組織最終會在不應該的時候失去控制。Fry說道:「這篇論文的重要性超越了這一研究領域,因為它為所有這些有趣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起點。」 來源:cnBeta

革命性研究:科學家從皮膚細胞中創造出首個早期人類胚胎模型

纖維細胞衍生的早期胚胎模型將首次被允許廣泛研究極早期流產的原因,以及毒素和藥物對早期發育的影響。這一發現將徹底改變對早期流產、不孕不育原因的研究,以及對人類早期發育的研究。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從皮膚細胞中生成了一個人類胚胎模型--iBlastoids,可以用來在實驗室中模擬早期人類胚胎的生物學。 該團隊由莫納什大學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和澳大利亞再生醫學研究所的 Jose Polo 教授領導,團隊中包括第一作者 Xiaodong(Ethan)Liu 博士和博士生 Jia Ping Tan,以及澳大利亞合作者 Dr. Jennifer Zenker,來自莫納什大學和西澳大學的 Ryan Lister 教授,以及國際合作者,新加坡杜克國立大學的 Owen Rackham 副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 Amander Clark 教授。他們成功地將這些成纖維細胞或皮膚細胞重編程為一種三維細胞結構,在形態和分子上與人類囊胚相似。 該成果是未來人類早期發育和不孕不育研究的重大突破。迄今為止,研究這些最初的日子的唯一方法是通過使用從試管嬰兒程序中獲得的難以獲得且稀缺的囊胚。Polo 教授說:「iBlastoids將使科學家能夠研究人類發育的非常早期的步驟,以及不孕不育、先天性疾病的一些原因,以及毒素和病毒對早期胚胎的影響--而不需要使用人類的囊胚,而且重要的是,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加速我們對新療法的理解和開發」。 Polo實驗室成功地使用一種名為「核重編程」(nuclear reprogramming)的技術生成了...

從地球走向深空:人類航天探索歷程

今天的話題放在這個時候講是很應景,因為今年是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這里必須要提到一位非常偉大的科學家——趙九章先生。他是我所在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當時為「應用地球物理系」)的首任系主任,兩彈一星元勛,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的總設計師,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     前不久首次深空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標志着真正邁出了深空和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的13個科學載荷之一星載磁強計就是由我們團隊花了將近5年時間研製出來的。 我們的地球 地球是一顆非常普通但又不同尋常的星球。在這顆星球上,有高山流水、有花,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植物、各種各樣的生命,還有人類的活動。但是從宇宙角度來看,在浩瀚的宇宙中,它只是一粒塵埃。 這張照片是「旅行者號」在1990年2月14日拍攝的。那天是情人節,這種日子大家一定不會忘記的,「旅行者號」也不會忘記。在它要遨遊到太空更遠的地方時,「旅行者號」往它的情人——地球,看了最後一眼。如果沒有藍色的圓來圈畫,你可能根本找不到地球的位置。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地球真的只是一粒塵埃。 自古以來,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都會問這樣一些「終極問題」:我們到底從哪里來,又將要到哪里去?我們是否孤獨?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有一半頒給了環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發現者。系外行星發現為什麼這麼重要,是因為它從科學上證實了孕育生命的行星在宇宙中並不唯一。不只有地球,不只有太陽系,這種行星確實存在於另外一個恆星系。系外行星發現之前,所有對地外文明的想象,其實都停留在想象中、停留在哲學層面,系外行星的發現第一次把它提升到科學層面。 這個話題也成為很多電影的主題,例如《火星救援》、《流浪地球》。地球非常獨特,它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而同樣處在宜居帶的還有另外兩顆行星,一個是金星,一個是火星。但為什麼它們兩個和地球不一樣呢?地球未來會往哪個方向發展?金星上面有濃密的大氣,非常炙熱,可以說溫室效應非常嚴重。火星因為質量相對較小,束縛不了那麼多大氣,大氣逃逸很快,所以現在非常荒蕪。這些是地球的過去,還是會成為地球的未來? 站在地球的角度去研究地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其實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樣本孤立,而且整個人類歷史在地球漫長的46億年演化歷程中非常渺小。如果把整個地球的演化當做24小時,人類的歷史不到一分鍾,人類的文明史只有0.1秒。更何況過去的5億年發生了5次生命大滅絕,所以可以說人類文明史非常微不足道。 地球為什麼會演化成現在這種宜居的狀態?地球未來會走向什麼方向?我們要到深空去尋找答案,因為那里有更多的樣本可以供我們研究。下面這張照片是我非常喜歡的,它是我原來的一個本科生在內蒙古正鑲白旗拍攝的。因為沒有燈光污染,滿天繁星十分清晰。這滿天繁星也是自古以來多少人嚮往的地方,它推動着天文航天等科學領域的進步。 太陽系探測歷史 人類的深空探測活動有60多年的歷史。上圖中,每一圈都代表一次探測。其中人類去得最多的是月球,其次是火星和金星,還有太陽,其餘為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和天體。通過以往大量的探測,人類才能對太陽系以及行星的形成、演化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 第一站,先帶大家去了解我們的太陽。 為什麼要了解太陽?因為地球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太陽控制着整個太陽系的運行,包括運行在其中的行星的空間環境。作為宿主恆星,太陽以多種形式影響着我們行星,它的電磁輻射環境,粒子輻射環境,還有它的大氣逃逸水平,以及束縛這些行星軌道的能力。所以太陽非常重要,是需要去了解的。 太陽對人類的影響,深遠而巨大。如果大家對天文感興趣,可能都會知道恆星都有一些所謂的活動周期,例如太陽黑子數每11年一個周期,這些變化就會影響到整個太陽系里的空間環境。 宇宙射線來自遙遠的宇宙,進入太陽系就會受到太陽活動的調節,太陽活動比較強的時候,宇宙線輻射就會比較低,而太陽活動比較弱的時候,宇宙線通量就會高。 這里通過幾個例子,大家就能看出,太陽絕不僅僅隻影響我們周圍的空間環境,它還深刻影響着地球的生態系統,也深刻影響了人類文明進程。 對糧食價格的影響 2004年,兩位科學家在學術期刊Solar Physics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統計了英國倫敦中世紀小麥的價格,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規律:小麥每11年要漲價一次,而且漲價的間隔跟太陽黑子數的最小期吻合的很好,相位也吻合的很好。這就帶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論——太陽活動會影響市場上小麥的價格。這是什麼原因呢?目前的一個解釋是,太陽活動會影響行星際環境,從而影響宇宙線,進而影響我們地球上雲雨天氣等生態系統,從而影響糧食產量,並使價格出現波動。糧食價格的波動不是一件小事,它會影響到老百姓生活的穩定程度。 對洪水的影響 這個例子不是特別嚴謹,但是我覺得非常值得關注,所以在這里展示出來以供參考。如果大家去看長江流域或者中國境內的大水,兩三年就會有一次,或大或小。當然這樣的統計方式,是找不出任何規律的。如果查找長江全流域的特大洪水,在最近的100年里,全流域的特大洪澇災害,公認的有這幾次:1931年、1954年、1998年。把它疊在太陽黑子圖上,非常巧合的是它們都在太陽活動極小附近。其中有一個太陽活動極小在1976年,那年沒有特大洪水。 但之後我特別在1976年前後去查找後,發現有一個駐馬店大水災。。如果把這個補上,再加上今年,你可以看到,每兩個太陽周期出現一次全流域的特大洪澇災害。這背後表明了一個什麼規律?地球的生態系統是不是也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而且不是說太陽活動爆發很厲害會對地球有影響,它不爆發對地球也有影響。如果說這真的是一個規律,下一步的問題就是我們怎麼能夠干預,什麼樣的應對措施能夠減少此類太陽活動帶給人類和地球的危害。這是非常值得去探討和進行研究的。 對生命的影響 地球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地球上有生命。而酶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下圖右下插圖中,底下一行是幾個酶的所謂的活化中心,你可以看到它的結構,這些結構我們在自然界里可以找到一些對應的礦物。像氫化酶的活化中心對應的礦物就是鎳鐵礦。結構非常像,但是這里的問題是:這些自然界的礦物質結構畢竟還不是生命物質,那它是怎麼轉化過去的?轉化需要能量,而這些能量來自哪里?其中一個學說是來自宇宙線,宇宙線不停的轟擊,會使得這些結構發生一些變化,從而在早期的時候形成了支持生命的一些元素。而宇宙線的變化也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 另外宇宙線還給了生命右手螺旋的DNA。我們身體內的遺傳物質DNA還有RNA,絕大部分都是右手螺旋。為什麼會是右手螺旋也是生命起源里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兩周前,我碰巧看到一篇文章,講述為什麼DNA是右手螺旋。 在早期時候,左手和右手的都有,但是由於宇宙線跟地球大氣作用,產生π子,π子再衰變產生μ子。而這些μ子是有着右手自旋的屬性,而右手自旋的屬性,容易跟右手的DNA作用。我們知道,生命的進化需要變異,所以作用多了容易變異,就容易進化。這也就形成了我們現在這種右手螺旋為主的生命體系。可以看到,我們現在的這些生命,包括人類的活動,其實在背後都受到了大自然的干預。 下一站:行星、小行星 在太陽系46億年的演化歷程中,演化出了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顆,但事實上其他行星也都非常特別。以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為界,小行星帶以內,我們叫類地行星,小行星帶以外,從木星開始是類木行星。這兩類行星不太一樣。 這些行星為什麼會演化成不一樣,而我們人類進行太陽系探測,核心目標是什麼?其實這里有一個詞——水。我們要找水。 大家有沒有從這個角度看過地球?這是我們的地球。地球表面70%以上被海洋所覆蓋,水是生命的基礎,而有液態水的行星,除了地球之外我們還沒發現其他的。 水還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呢?它對我們整個地球的板塊運動是一種潤滑劑。在地球過去漫長的歷史當中,大陸分分合合。正是這些板塊運動,使得地球上有着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如大氣循環、碳氮氧各種元素的循環,還有生命的循環。一個造山運動或者一個板塊俯沖,就會把地面上的生物帶到地面底下,然後若干年之後就成為我們現有的能源:煤、石油。一個宜居的行星之所以宜居,有很多的條件,其中一個條件就是這個行星要足夠穩定,不能總是火山爆發、地震,但是也不能死氣沉沉,板塊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制。 探測水是一個非常核心的目標。經過60多年的探索,我們對太陽系有了長足的認識。一句順口溜概括就是「類地愛氧,類木愛氫」。把這兩個結合起來,可以說太陽系從來沒缺過「水」,氫、氧合起來就是水。但事實上有液態水的,目前為止發現的只有地球。火星上我們發現有很多河道一樣的痕跡,但在古代是不是真的存在水,這還是學術界非常有爭議的一個話題。 除了行星,太陽系還有很多的衛星。木星是一顆非常大的行星,它自己攜帶了90多顆衛星,其中四顆伽利略衛星是最主要的,所以木星自成一個體系。木星的衛星,我們發現很有可能存在液態水。如果我們看哈勃望遠鏡所拍的木衛二照片,經常能看到有大的噴泉,當然這個噴泉也可能是其他液體,不一定是水。另外小行星探測器「黎明號」去了太陽系的兩個小行星——灶神星和穀神星,發現穀神星有1/4的質量來自水,要比之前的認識多得多。所以可以說在太陽系里確實並不缺水。 在太陽系的探測里面,最熱的還是火星,可以說水和生命一直是火星探測永恆的主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到目前為止,火星探測總共發射有44加3次:44次是前面已經發射的,已經到了火星那邊,還有3次就是我們過去一段時間剛發射的,一個是阿聯酋的,一個是美國的,還有一個是中國的「天問一號」。 在過去已經到達火星的44次探測當中,成功的是23次,可以看到,深空探測、行星探測是非常困難的,風險極大,成功率只有52.3%。中國的「天問一號」還在路上,目前為止都是很順利的。 在2020年7月底,美國也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為什麼我們扎堆要去火星,而且扎堆在一個時間段,是因為去火星每26個月有一次機會,這是軌道的要求,因為這時去最省燃料。 很多學者都認為,火星過去是一個宜居的星球,那它現在為什麼不宜居了呢?可能是由於各種原因使大氣逃逸而變荒蕪了。下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有沒有辦法能夠讓火星變回宜居狀態?就有科學家提出,火星和地球的一個差別就是它沒有內稟的磁場。地球有內稟磁場,所以能夠屏蔽太陽風,把很多高能粒子擋在外面,降低地球大氣的逃逸。火星沒有內稟磁場,那我們能不能用人造火星磁層來改造火星的大氣呢? 差不多5年前,一位科學家提出改造火星大氣計劃。在火星和太陽的第一拉格朗日點上放一個永磁鐵,永磁鐵的強度按照他的估計可能也不用太大,1到2個T,也就是1萬到2萬高斯。現在按照我們實驗室等離子體物理技術,瞬時這麼高的磁場是可以產生的,在不遠的將來,持續的這麼大的磁場也是可以預見的。在這種情況下,火星本身的大氣逃逸狀態就會被改變。可能過個若干年,或許能慢慢恢復出火星原有的宜居環境。這是一個大膽的設想。 星際空間 我們再下一站就是星際空間,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的腳步。現在在星際空間的飛船隻有兩個,一個是「旅行者一號」,還有一個「旅行者二號」。旅行者號原來是太陽系的行星探測飛船,在2005年前後進入了星際空間,成為人類第一個進入星際空間、觸摸星際介質的飛船。「旅行者號」當時還攜帶了一個使命,號稱是穿梭宇宙的時空膠囊。也就是說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乃至整個太陽系都被毀滅了,宇宙當中還有什麼東西能夠證明人類曾經存在並如此輝煌過,那就是「旅行者號」。它上面帶了一張金唱片,是由特殊材料製成的,可以保存十億年。如果一不小心被另外一個文明撿到,就知道在宇宙當中還有這麼一個文明存在。 人類的足跡一直從地球向遠處擴展。從陸地,到占領海洋,然後占領天空,後來也占領了近地空間,下一個疆域一定是太陽系的深空和行星。人類走出非洲大草原,走向整個藍色星球,花了200多萬年的時間。從發明望遠鏡,仰望星空,到第一次進入太空,花了350年的時間。從進入到深空,再到進入星際空間、觸摸星際介質,僅花了50年的時間。大家可以看到人類的步伐是越來越快,人類的步伐快到以至於我們無法想象、也無法預期。 註:本文內容根據汪毓明院長於墨子沙龍現場演講編譯整理而來 出品:新浪科技《科學大家》、墨子沙龍 撰文:汪毓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執行院長、中科院比較行星學卓越創新中心主任、中科院B類先導專項「類地行星的形成演化及其宜居性」首席科學家。 來源:cnBeta
大膽預測:未來人類將變「毒人」,可能進化出口腔毒液

大膽預測:未來人類將變「毒人」,可能進化出口腔毒液

4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可能進化到這樣的狀況:我們的唾液可能有毒,就像蛇的毒液一樣。 未來人類可能進化出口腔毒液 日本沖繩理工學院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員一直尋找與響尾蛇毒液發生相互作用的基因,他們發現口腔毒液進化所需的基因基礎在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身體上都存在,這表明人類可能進化出毒液。 該研究還首次提供了具體證據,證明蛇的毒腺和哺乳動物的唾液腺之間存在潛在分子聯系,對蛇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口腔毒液的遠古功能,參與研究的科研人員表示毒液是一種蛋白質混合物,動物將毒液製成武器,用於固定和殺死獵物,同時也用於自衛。 毒液是非常有趣且神秘,它出現在許多不同動物體內,例如:水母、蜘蛛、蠍子、蛇,甚至一些哺乳動物,盡管這些動物進化出不同的輸送毒液方式,但是口腔系統產生的毒液通過咬傷進入身體,是最常見的一種。 毒液「協作基因」 此前,科學家們關注的是構成有毒混合物的蛋白質編碼基因,但最新研究着眼於不同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科學家表示目前在蛇毒中發現的許多毒素是在口腔毒液系統已經建立且之後被吸收的,他們需要研究那些在毒液產生之前就已存在的基因,尤其是那些促使毒液系統產生的基因。因此,該研究小組轉而尋找與毒液基因相關、並與毒液基因強烈互動的基因,他們研究了台灣哈布蛇毒液。 研究人員鑒定了大約3000個這種「協作基因」,發現它們在保護細胞免受因產生大量蛋白質而引起的壓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基因也是調控蛋白質修飾和折疊的關鍵,當蛋白質形成時,氨基酸的長鏈必須以特定方式折疊在一起,錯誤折疊的蛋白質也可以積累和破壞細胞。 就像在做折紙時折疊錯誤一樣,一個錯誤步驟就會阻止蛋白質形成正常功能所需的形狀,巴魯解釋稱,這些基因在未折疊的蛋白質反應途徑中的作用很有意義,因為毒液是蛋白質的復雜混合物,因此,為了確保能製造所有蛋白質,需要一個強大的系統來確保蛋白質能正確折疊,以便它們能有效地發揮作用。 毒液:動物體內自然產生的有毒物質 毒液是一種動物分泌的有毒物質,作為一種防禦和攻擊機制,它已在捕食者和獵物中進化了,它們通過壞死毒素、細胞毒素、影響神經系統的神經毒素以及影響肌肉的肌毒素,來殺死細胞。 與其他有毒物質不同的是,毒液通過咬、刺或者類似的行為釋放,而不是簡單地攝入,據統計,動物毒液每年導致數萬人死亡,但它們也為治療許多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據。迄今已知的有毒哺乳動物只有溝齒鼩、鼩鼱、吸血蝙蝠、雄性鴨嘴獸和懶猴,研究人員隨後觀察了動物界其他生物的基因組,包括狗、黑猩猩和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發現他們含有自己獨特的基因特徵。 迄今已知的有毒哺乳動物只有溝齒鼩、鼩鼱、吸血蝙蝠、雄性鴨嘴獸和懶猴,研究人員隨後觀察了動物界其他生物的基因組,包括狗、黑猩猩和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發現他們含有自己獨特的基因特徵 哺乳動物唾液腺保留着類似蛇毒腺的古老功能核心 當研究小組觀察哺乳動物的唾液腺組織時,他們發現這些基因與蛇毒腺的活動模式相似。因此,科學家認為哺乳動物的唾液腺和蛇的毒腺具有相似的古老功能核心,自數億年前這兩個譜系分離以來,就一直保持着這個功能核心。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表示:許多科學家憑直覺相信這是真的,但這是第一個真正可靠的證據,證明毒液腺是從早期唾液腺進化而來的。早期蛇在進化歷程中在毒液中加入許多不同毒素,增加了產生毒液的基因數量,而像鼩鼱這樣的哺乳動物產生的毒液更簡單,與唾液十分相似。 他解釋稱,唾液腺的功能可以輕而易舉地轉化為毒液,這令人非常吃驚,這可能意味着科學家開始以一種令人不安的新視角來看待其他哺乳動物。20世紀80年代的相關實驗表明,當雄性老鼠唾液中會產生一種劇毒化合物,如果在特定的生態條件下,唾液中產生更多有毒蛋白質的老鼠有更好的繁殖成功率,那麼幾千年之後,我們就可能遇到體內有毒的老鼠。 老鼠是否在這條進化道路上繼續發展仍有待進一步驗證,但這確實模糊了有毒和非有毒物種之間的界限。而且,如果有合適的生態條件存在,人類也可能變得有毒,盡管這種可能性很小。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來源:cnBeta
歷史戰略游戲《人類》全新宣傳片展示外交的力量

歷史戰略遊戲《人類 Humankind》全新宣傳片展示外交的力量

<p由Amplitude Studios打造的歷史策略模擬遊戲《人類(Humankind)》日前宣布延期至8月18日發售,近日官方帶來了全新的宣傳片,對「外交力量」進行了展示。 【游俠網】《人類 Humankind》外交宣傳片 <p《人類 Humankind》中的外交為玩家提供了國家與歷史互動的系統,而不是僅僅存在於玩家的想象。通過外交系統,人工智能在做決定時可以考慮到你和它的關系,但它也可以通過告訴你,它對你的看法來為新出現的故事做出影響。 <p開發者表示《人類 Humankind》中的外交立足於遊戲的空間,所以很多外交行動(比如交易)都與地圖上的特定地點掛鈎。此外,外交應該讓人感覺到即時性和影響力,提出具有明顯效果的提議、宣言和要求,而不僅僅是將交易局限到金子上。 <p盟約是你與其他文明合作並與他們形成更緊密關系的主要手段。當你處於和平狀態時,你可以在貿易,信息共享,邊境政策,和軍事協定這四個不同的類別中提出改善你們合作的條約。如果你與另一個文明關系良好,你甚至可以組建一個聯盟。 <p擴張和求和會影響你的戰爭支持率。如果你的戰爭支持率足夠高,就可以宣戰,即使不高,你也可以直接來一場突襲戰。當然,這種背後捅刀子的行為一般是不受歡迎的,你會被打上叛徒的烙印,使你與其他文明的外交關系變差。 <p人民對與鄰國的戰爭積極性也取決於你的意識形態與他們的意識形態的接近程度。你在事件中做出的決定和頒布的民法,將通過在四個意識形態軸上定位塑造你的文明和人民。與另一個文明的地緣環境將影響你們意識形態接近度。你們的距離越近,外交關系就越好,相對的維持對他們的戰爭就越難。 來源:遊俠網
世嘉《人類》新視頻公布 重點展示外交功能

世嘉《人類 Humankind》新視頻公布 重點展示外交功能

近日世嘉公布了策略遊戲《人類 Humankind》新視頻,重點展示了遊戲里的外交功能。其他策略遊戲涉及到外交的功能都很薄弱,而《人類 Humankind》顯然更豐富些。一起來看看視頻吧! 視頻欣賞: 《人類 Humankind》是Amplitude Studios傾力打造的宏偉巨作,它是一款歷史戰略遊戲,你能夠在其中重新書寫人類的整個故事——它匯集了文化、歷史和價值觀,能夠讓你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 遊戲結合多達60種歷史文化,玩家可帶領子民從古代走向現代社會。從籍籍無名的新石器部落起家,過渡到遠古時代的巴比倫人,成為古典時代的瑪雅人、中世紀的倭瑪亞人、近代早期的英國人等等。每一種文化都會給遊戲添加獨特的層面,帶來幾乎永無止境的結果。 《人類 Humankind》將於8月17日發售,登陸Steam/Epic/GoogleStadia平台,支持中文。 視頻截圖: 來源:3DMGAME

人類史上首次全員素人太空旅行 SpaceX 選中了誰?

或許不少航天愛好者都有一個宇航員夢。在我們的認知里,宇航員絕對是一個萬里挑一的職業,不僅要滿足身高、體重、視力、心理素質等基本條件,同時要在相關領域有所建樹,比如戰鬥機飛行員出身。在知乎上,一位航天領域答主曾就如何成為一名宇航員做過解釋—— 目前宇航員主要分三種:一是真正意義上的宇航員,負責航天器的操縱,以太空飛行為職業;二是任務專家,主要負責特定太空任務、操縱實驗設備等,可能是某個領域的科學家、工程師;第三則是基本條件達標的普(有)通(錢)人。 看來,商業航天的路子可能是一條捷徑。 說起商業航天,自然繞不開 SpaceX。 美東時間 2020 年 11 月 15 日 19 時 27 分,佛羅里達州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台,搭載着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升空。藉此機會,三名 NASA 宇航員和一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乘員輪換任務。 這次刷新航天史的任務名為 Crew-1,今年另一個要通過 SpaceX 龍飛船完成的商業航天任務 Inspiration...

人類種下的惡果,從3750噸到瀕臨滅絕,長江刀魚陷入危機

一說到長江,相信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聯想,而吃貨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長江刀魚了。長江刀魚的顏色很像不鏽鋼,形狀看起來不僅薄而且長,整條魚的顏色和形狀就好像我們平常所使用的刀,因此被人們叫做刀魚。刀魚是長江里的一絕,刀魚、河豚以及鰣魚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長江「三鮮」。據說,刀魚的肉質十分鮮嫩,吃起來更是鮮香美味,令無數吃貨流連忘返。 刀魚是季節性洄遊魚,每年春季的時候,刀魚都會成群結隊,逆流而上,場面十分的壯觀。曾幾何時,刀魚是許多漁民賴以為生的經濟魚類。1973年的時候,刀魚的捕撈量還一度超過了4000噸,達到了驚人的4142噸。可以說,吃都吃不完。 遺憾的是,僅僅過去了幾十年,長江刀魚就從1973年的「吃也吃不完」到2012年的「一魚難求」。這個時候的長江刀魚由於瀕臨滅絕,價格一路狂飆,一斤就要幾千塊錢。甚至是有錢也買不到了。 長江刀魚為何瀕臨滅絕 長江刀魚之所以從以前的吃也吃不完,到後來的瀕臨滅絕,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長江水質的污染,一個是漁民的過度捕撈。 工業的發展,使得長江的水質越來越差,污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問題。長江的污染帶非常的長,2003年的時候,長江污染帶甚至達到了600多公里。長江刀魚是一種季節性洄遊魚,每年都會洄遊。洄遊的過程中,面對如此之長的污染帶面前,長江刀魚也只能望而卻步。因為在這種污染的水質下,刀魚根本就沒辦法生存,這也是長江刀魚瀕臨滅絕的重要原因。現如今的長江,整條江也沒有江刀魚汛。 除了污染之外,過度捕撈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刀魚瀕臨滅絕。因為刀魚的肉質十分的鮮美,鮮香無比,深受許多人的喜愛,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引來了許多漁民的捕撈,刀魚的數量不斷銳減。更有甚者,有的漁民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使用網眼非常小的漁網,漁網所過之處,再小的刀魚也難以倖免,長江刀魚的數量自然而然直線下降。到了2011年的時候,刀魚的產量僅有可憐12噸,可以說是瀕臨滅絕。 長江刀魚的拯救工作 面對日益減少的長江刀魚,人們採取了許多措施,比如說人工養殖。但並沒有取得什麼成效。因為長江刀魚非常的脆弱,離開水面幾分鐘之後就會死亡,想要人工養殖非常的不容易。除此之外,長江刀魚對水質以及水流的要求都非常的苛刻,稍微不符合刀魚的生理習性,就會使刀魚死亡。因此,人工養殖刀魚面臨的挑戰非常巨大。 2012年的時候,世界第一次全人工繁殖的長江刀魚才在江蘇省獲得成功。此時,養殖刀魚的歷史已經有30多年了,可以說非常的不容易。但也僅僅是可以人工養殖而已,刀魚的成活率以及產量還是相當的低。人們還面臨著許許多多的挑戰。 為了拯救刀魚,除了人工養殖之外。從2020年1月1日0時開始,國家還實施了長江十年禁漁計畫。這一舉措將在很大程度上恢復長江的生態,在這十年的時間里,長江刀魚將迎來一個繁殖的絕佳時期。數量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增加。或許到時候,人們就能夠再次品嚐到美味的刀魚了。 總結 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對自然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的破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越來越有能力去改變自然,這也使得許多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生物許多因為無法適應而瀕臨滅絕。幸運的是,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漸漸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所處的環境將變得越來越好。 來源:kknews人類種下的惡果,從3750噸到瀕臨滅絕,長江刀魚陷入危機

好喜歡人類!浪浪「陪跑24公里」滿臉笑容 跑完終於「收穫一個家」❤

人與動物的緣分非常奇妙。去年12月,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鄧恩(Dunn)的Charles Akers參加了一場慈善跑步活動。他在這場活動中遇到了一個特別的朋友-一隻叫Max的狗狗。Max全程跟著參加活動的人一起跑步,足足跑了24公里,大家都被這隻活力十足的狗狗吸引了。 ▼Charles表示:「Max看到那麼多人非常開心,一路又跑又跳。我們都以為牠是某個參加活動的人的狗狗,所以也沒多想。」Max跟著Charles跑了16公里,又跟著另一組跑了8公里,一點也看不出疲憊。 ▼活動結束後,大家才知道Max是一隻浪浪。跑步過程中牠跟大家建立了友誼,誰也不忍心將牠獨自留在這里,於是準備聯絡動物收容所。 ▼Charles非常愛狗,也知道動物收容所的條件並不好。他主動伸出援手,請妻子過來幫忙。夫妻兩人將Max送到獸醫院檢查,幸好牠身上有晶片。但牠的主人並不準備來接牠,還讓Charles將牠送到收容所去。 ▼Charles家已經有好幾隻狗狗和貓咪,實在沒辦法再多養一隻,他只能暫時將Max送到動物收容所。其他參加慈善跑步活動的人也很關心這隻1歲左右的可愛狗狗,還主動在社群網站上分享牠的訊息,希望牠能有更好的未來。 ▼大家都非常關心Max,但牠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家。直到Chad Duffy出現,才有了好消息。Chad家的狗狗去了天堂,他和妻子想再領養一隻狗狗。因為夫妻兩人都很愛運動,所以希望能夠找到一隻活潑、好動的狗狗。Max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Chad在社群網站上看到過Max的訊息,他以為這隻狗狗早就被領養了,在收容所中看到牠時非常驚喜。Max雖然是比特犬,但非常友好,對Chad的女兒也很溫柔。牠天生就是為這個家庭而生的。 ▼Max終於有了新家,Chad經常帶牠一起跑步,每天都要跑9.5公里左右。 ▼Chad還帶牠參加了一個跑步俱樂部,Max很喜歡參加集體活動,也給周圍的人帶來了歡樂。 愛跑步的Max終於過上了理想的生活,Charles得知這一消息也很為牠開心。很多人對比特犬有誤解,認為牠們太兇猛,其實牠們也有溫柔的一面。就像Max,前主人不喜歡牠,但牠遇到了合適的人,終於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寵物星人的秘密基地wwwallother
SpaceX人類史上首次全員素人太空旅行名單已定:大學教授加入

SpaceX人類史上首次全員素人太空旅行名單已定:大學教授加入

3月31日下午消息,據報道,SpaceX的人類航天部負責人本吉·里德(Benji Reed)和億萬富翁企業家傑瑞德·伊薩克曼(Jared Isaacman)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直播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兩名最新的平民宇航員,一名大學科學教授克里斯·塞姆布羅斯基(Chris Sembroski)和一位航空航天數據分析師西恩·普羅克特(Sian Proctor)。 他們將和另外兩個人——伊薩克曼自己以及海莉·阿塞內克斯(Haley Arceneaux),搭乘SpaceX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射的火箭前往太空。這次任務,被譽為歷史上的首個全平民宇航員太空飛行。 伊薩克曼是電商公司Shift4 Payment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已經向伊隆·馬斯克支付了一筆金額不確定但可能超額的資金,為自己和另外三人訂下了載人龍飛船的坐席。 這次全平民的載人太空任務,按計劃,將在今年9月15日之後執行。這次任務,從發射到着陸,將持續三到四天時間。 38歲的伊薩克曼說:「當任務圓滿完成時,人們會關注這件事,然後說,這是普通人第一次前往太空。」 這次任務代號為Inspiration4,任務旨在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提高關注度和幫助。伊薩克曼本人也向該機構捐贈了1億美元。 伊薩克曼自任此次任務的「指揮官」。2月份的時候,他又任命該醫院的醫師助理、29歲的海莉·阿塞內克斯為自己的第一個太空之旅同伴。 這次宣布的兩人中,41歲的克里斯·塞姆布羅斯基是西雅圖地區的航空航天從業者,美國空軍老兵;51歲的西恩·普羅克特是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南山社區學院的地球科學教授,曾經還是NASA的宇航員候選人。 所有這四人將接受參照NASA宇航員使用的課程而設計的廣泛培訓,為未來的SpaceX任務做准備。 SpaceX還有另一個發射計劃,時間可能在明年。這次任務參與者有退役的NASA宇航員、前以色列戰鬥機飛行員和另外兩名來自私人太空公司Axiom Space的人員。 馬斯克還打算在2023年,將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送上月球。這些飛行的收入將用來開發馬斯克的新型重型火箭星艦,以實現月球和火星載人任務。 來源:cnBeta
非人類生物是否也能有意識感知周圍世界?科學家找到新證明方法

非人類生物是否也能有意識感知周圍世界?科學家找到新證明方法

當我們看到日落或者震撼的自然風光時,身處場景中總會不自覺的發出一些想法。那麼人類是地球上唯一有意識地體驗周圍世界的物種嗎?其他非人類生物是否也會有我們這樣的意識體驗?幾千年來,科學家和哲學家們一直嘗試解答這個問題,只是答案往往是無法驗證的。不過耶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設計了一個巧妙的方法來嘗試解決這個謎題。 圖片來自於 Flickr 在 3 月 29 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中,該大學科研團隊表示非人類物種-- 獼猴也能有意識地意識到周圍的世界。耶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論文第一作者 Moshe Shay Ben-Haim 說:「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想知道動物是否能像我們一樣體驗世界,但一直很難找出一個好的方法來實證檢驗這個問題」。 該研究的聯合作者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Laurie Santos 說:「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知道,人們可能會受到無意識的潛意識線索的影響 - 視覺刺激呈現在我們的意識閾值之外」。她的同事 Steve Chang,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副教授,以及希伯來大學的 Ran Hassin 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 她表示:「我們在面對潛意識刺激時,往往會表現出不同的學習模式,而不是對有意識經歷的,或超意識刺激的學習模式」。如果猴子表現出與人類相同的「雙重解離」(double dissociation)模式,那就意味着猴子可能會以與人類相同的方式體驗超臨界呈現的刺激--作為一種有意識的視覺體驗。 Ben-Haim、Santos 和他們的團隊想到了一種新的方法來探索獼猴在有意識地體驗刺激與無意識地體驗刺激時是否也表現出學習上的差異。在一系列實驗中,他們讓猴子和人類猜測目標圖像會出現在屏幕的左邊還是右邊。在目標出現之前,參與者收到一個視覺提示--一個小星星--在目標隨後出現的相反一側。 研究者們改變了提示是在上位或下位呈現。當提示呈現幾秒鍾時,人類參與者成功學會了目標會出現在與提示相反的位置。但當暗示以潛意識的方式呈現時--快到足以逃過人們的意識感知--參與者表現出了不同的模式,他們繼續選擇被潛意識提示的那一邊,未能學會暗示預測相反的那一邊的規則。 令人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猴子表現出與人完全相同的反應模式:與人類一樣,獼猴在有意識地呈現提示時,能夠成功地看向目標位置,但對於潛意識提示卻表現出相反的模式。這一驚人的結果表明,猴子和人類一樣有兩個層次的處理過程,其中一個層次必須是有意識的。 Ben-Haim...
人類如果沒有闌尾,恢復有益細菌最佳方法是「糞便移植」

人類如果沒有闌尾,恢復有益細菌最佳方法是「糞便移植」

3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闌尾通常被認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一種「無用產物」,它就像鯨魚身體上進化殘余的後腿骨一樣,依據《外科病例報告》雜誌一篇報道稱,十萬分之一的人出生時沒有闌尾,如果每個人都缺少闌尾,那麼未來人類的生活將會怎樣?目前,科學家預測稱,如果在工業革命後的現代社會時期,人體闌尾消失,恢復之前人體有益細菌的最佳方法就是「糞便移植」。 闌尾是一個小型蠕蟲狀終端囊狀結構,是從盲腸(大腸的起點)延伸出來的,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20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闌尾炎,這是一種潛在致命的炎症。同時,闌尾炎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疾病之一,每年至少有1000萬人因此就醫或住院,近5萬人因此死亡。 許多人認為,似乎闌尾對人類帶來的只有炎症疼痛,但事實上它曾是人類祖先的一個重要器官,科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稱,闌尾是人類祖先遺留下來的一個退化器官,那時的人類祖先吃樹葉,闌尾有助於消化樹葉等難以消化的食物,隨着這些人類祖先進化到依賴更容易消化的水果飲食,達爾文推測闌尾不再具有功能,就像當代人類脊柱底部的小三角形尾骨,它是人類遠古祖先進化殘留的尾骨。 如果達爾文當時就知道現代科學家對闌尾的認知,他就不會認為闌尾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毫無價值的退化器官。 2007年,科學家發現闌尾可能是腸道細菌的儲存庫,這些腸道細菌有助於人體消化食物,當疾病從腸道中沖走有益和有害微生物時,有益細菌就會從闌尾中出現,闌尾相當於有益細菌的「安全港灣」,從而快速幫助腸道恢復至健康狀態。 此外,闌尾壁含有濃度較高的淋巴組織,該組織產生被稱為淋巴細胞的白細胞,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對入侵細菌的反應,這意味着闌尾可能幫助製造、指導和訓練這些免疫細胞。 當科學家分析闌尾在動物王國的進化史時,發現闌尾在哺乳動物體內已進化存在至少8000萬年,遠超出人們的預期,他們開始置疑闌尾是否是一種沒有功能的退化器官?該研究報告發表在2009年出版的《進化生物學》雜誌上。此外,他們還發現闌尾在哺乳動物中獨立進化了至少32次,其中包括:猩猩、袋熊、鴨嘴獸、海狸、樹袋熊、豪豬、海牛等。 如果你揮動魔杖,闌尾突然消失了,會發生什麼變化?這種變化可能取決於它在進化歷史上發生的時間。 如果闌尾在早期人類狩獵採集時期消失,將會有很多人死於傳染性疾病,然後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大約幾百萬年之後,人體可能會逐漸進化形成某種類似於闌尾作用的器官組織,這樣人們就不會那麼容易死亡。 如果闌尾在人類開始定居後的農業社會時期消失,可能會有更多的人死亡,那時,人們趨於生活在擁擠區域,衛生條件差,疾病會傳播得更廣泛。 在工業革命後的現代社會,如果人體闌尾消失了,人們就會使用抗生素來幫助他們生存,然而,如果沒有闌尾,人們就不會有闌尾中存儲的有益細菌幫助他們從疾病感染中恢復過來,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可能需要進行糞便移植。 是的,沒錯,就是糞便移植,這聽起來可能會讓人作嘔,但是非常有效,這種越來越常見的簡單手術將健康人群的糞便通過導管或者膠囊送入喉嚨中,輸送到腸道疾病患者的腸道系統。該治療方案的想法是將健康人群的腸道細菌移植到患者腸道,抑制患者有害細菌泛濫的腸道系統。 近年來,隨着人們過度服用抗生素,腸道細菌已進化形成相關的耐藥性,體內有害微生物泛濫的現象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糞便移植的最大特點是不會產生抗生素耐藥性。 沒有闌尾的一個潛在好處是闌尾炎消失了,許多人將不再擔心患闌尾炎,也不擔心會承受這樣的疼痛,之前研究表明闌尾炎可能是由於工業化社會和衛生條件改善帶來的「文化變遷產物」,這些變化使我們的免疫系統沒有進行多少工作,這意味着如果沒有闌尾的情況下,人體健康會變得更加混亂。 總而言之,人體如果沒有徹底沒有闌尾,那麼我們將面臨更頻繁地與細菌做鬥爭,闌尾是一種退化器官,這種觀點可能已經成為一種過時觀念。(葉傾城) 來源:cnBeta

「中國天眼」即將向世界開放 首席科學家李菂:讓人類看得更遠

當今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數日後將正式向世界開放,接受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FAST首席科學家、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李菂27日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的上海科普大講壇上,向上海的科普迷們介紹了這項舉世矚目的大工程和射電天文學的故事,他表示,「我們的主要目標是讓全人類看得更遠,『中國天眼』的開放是一個必然。」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位於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於2016年9月建成啟用,進入調試期;2019年4月通過工藝驗收並向中國國內天文學家試開放;2020年1月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已故的「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帶領團隊,從提出設想到最終建成FAST,為中國科學家探尋未知宇宙和生命起源開啟「天眼」。 李菂說,南仁東先生對FAST有一個展望和總結,「他說這是中國天文從追趕到超越的一次嘗試,我們現在只是在嘗試的起步階段。」 李菂一直從事射電天文研究,也曾參與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探測。這台曾是「世界第一」的大裝置於2020年12月1日坍塌,李菂說,阿雷西博走過57載歷程,在天文探測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FAST登上「世界舞台」,李菂說,FAST的終極目標是改變人類的宇宙觀,圍繞其自身的五大既定科學目標,和包括快速射電暴和系外行星的射電探測在內的研究,它的嘗試或許也才剛剛開始。 「無論是阿雷西博已取得的成就,還是FAST剛開始的努力,這些都代表着我們絢爛的希望。」李菂說。 來源:cnBeta
美國宇航局稱人類活動降低了地球對外輻射能量的平衡能力

美國宇航局稱人類活動降低了地球對外輻射能量的平衡能力

美國宇航局最近撰文介紹,地球有一個能源預算,這顆星球會不斷試圖平衡能量流入和流出其系統。輻射能從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陽光進入地球系統,其中一些能量從地球表面或大氣層反射回太空。然而,該航天局表示,直接觀測證實,人類正在結束這種能量預算的平衡,導致地球變暖。 當這種平衡被破壞後,剩餘的能量被吸收,從而加熱地球,並以熱輻射能的形式釋放出來。最終,這些輻射能向太空飛去,其中一部分被大氣中的雲層和溫室氣體重新吸收。這些被吸收的能量又被地球接回,使地球表面更加溫暖。 美國宇航局說,增加更多吸收輻射的成分,如溫室氣體,或去除那些反射輻射的成分,如氣溶膠,會破壞地球的能量平衡。被打破的能量平衡導致更多的能量被地球吸收,而不是逃逸到太空,這個過程被稱為輻射強迫。美國宇航局表示,輻射強迫是人類活動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美國宇航局的氣候模型預測,人類活動正在導致溫室氣體和氣溶膠的釋放,影響地球的能量預算。美國宇航局首次用直接觀測證實了這些預測,顯示由於人類活動,輻射強迫正在增加。 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萊恩·克萊默說,這是第一次利用全球觀測結果計算出地球的總輻射強迫,並在其中考慮到氣溶膠和溫室氣體的影響,這也是人類活動導致地球能量預算變化的直接證據。美國宇航局為這項研究收集的一些數據來自其雲和地球輻射能量系統(CERES)項目,該項目研究地球大氣層頂部的輻射流動。最終,NASA的研究人員發現,在2003年至2018年期間,人類活動導致地球的輻射強迫力增加了約0.5瓦/平方米。 來源:cnBeta

人類倖存者殺出血路 4月份各平台遊戲發售預覽

在4月份有不少大家期待的遊戲登場,策略遊戲《人類 Humankind》之前表示將於4月23日登陸PC,然而它又跳票到了8月發售。不過還有《先驅者》、《尼爾:偽裝者 ver.1.22474487139...》等遊戲在4月和大家見面。除此之外,《英雄傳說:閃之軌跡4》、《戰地之王》等遊戲也將登陸PC和各個平台。 令大家十分期待的策略遊戲《人類 Humankind》是Amplitude Studios出品的誠意巨作。在這款歷史題材回合制大戰略遊戲中,玩家將重新譜寫全人類的發展歷史,融合各種文化、歷史和價值觀,打造自己獨特的文明。 PS:遊戲發售列表中會列出一些已經發售的遊戲是因為跨平台等原因,注意遊戲封面及發售平台。所有遊戲發售時間以文章發布時的公布時間為准,遊戲上市時間可能會存在差異。 另一個PS:PC平台若非特別標注,默認登陸Steam平台。 下面是2021年4月發售遊戲的詳細信息: 【遊戲封面】 中文名稱:先驅者 遊戲名稱:Outriders 遊戲類型:第一人稱射擊 遊戲製作:People Can Fly 遊戲發行:Square Enix 發售平台:PC(4.2)/XboxOne/XSX/PS4/PS5(4.1) 上市時間:2021年4月2日 官方網址:點擊進入 遊民星空先驅者專區 【遊戲簡介】 《先驅者》是由SQUARE ENIX製作發行的太空科幻遊戲。遊戲背景設定在未來,地球發生災難已不宜居,殘余的人類通過宇宙飛船打算殖民外星重新擴大人類族群。 本作中,人類倖存者僅剩下三個人,兩男一女,其中女主角是飛船艦長,另外兩位則是性感彪悍的男性戰士,他們將在這個外星球殺出一條血路,現在的關鍵已經不是為了人類的新家園,而是先倖存下來。 【預告欣賞】 【遊戲截圖】 【遊戲封面】 中文名稱:以撒的結合:懺悔 遊戲名稱:The Binding of Isaac: Repentance 遊戲類型:動作角色扮演 遊戲製作:Nicalis, Inc. 遊戲發行:Nicalis, Inc. 發售平台:PC 上市時間:2021年4月1日 官方網址:點擊進入 遊民星空以撒的結合懺悔專區 【遊戲簡介】 《以撒的結合:懺悔》ISSAC將會來到地牢冒險的新高度,勇敢的男孩將會在地牢中迎接他最大的挑戰。玩家將會來到全新的世界,那里充滿了可怕的新怪物,超過100種新敵人、25個以上的新Boss、2個新增可玩角色以及你從未見過的武器組合和物品等。 【預告欣賞】 【遊戲截圖】 【遊戲封面】 中文名稱:戰地之王 遊戲名稱:A.V.A 遊戲類型:動作遊戲 遊戲製作:NEOWIZ 遊戲發行:NEOWIZ 發售平台:PC 上市時間:2021年4月1日 官方網址:點擊進入 遊民星空戰地之王專區 【遊戲簡介】 《戰地之王》是一款經典FPS遊戲。內容為不同的PVP或PVE遊戲模式。為了滿足戰友們的作戰需求, 戰友們可以挑選: 偵察兵, 步槍手, 或 狙擊手。 【預告欣賞】 【遊戲截圖】 【遊戲封面】 中文名稱:火柴人戰鬥 遊戲名稱:Stick Fight: The Game 遊戲類型:動作遊戲 遊戲製作:Landfall...
歷史戰略游戲《人類》宣布跳票進一步提升游戲質量

歷史戰略遊戲《人類 Humankind》宣布跳票進一步提升遊戲質量

<p開發商Amplitude Studios宣布旗下原定於2021年4月發售的歷史策略模擬遊戲《人類(Humankind)》將延期至8月18日發售。 <p本作是以人類歷史為主題的一款戰略遊戲,結合了從古代到現代多達60種歷史文化,玩家可以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創造出新的人類史。除了單人遊玩外,本作還支持最多8人的多人遊玩。 <p從去年2020年6月開始,官方通過「OpenDev」程序來在開發中了解Steam社區玩家的意見,參與的玩家可以遊玩正在開發中的劇本,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對反饋意見的分析,官方為了使本作更加完美,在改進工作上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為了讓遊戲一發售就能讓玩家享受到精彩的遊戲體驗,官方將在延期的時間中結合玩家當前的反饋意見對作品展開進一步磨煉。 <p《人類 Humankind》將於8月18日在Steam平台正式發售,遊戲支持中文,感興趣的玩家敬請期待。 來源:遊俠網
世嘉《人類》新實機演示公布 游戲8月17日發售

世嘉《人類 Humankind》新實機演示公布 遊戲8月17日發售

在未來遊戲展春季發布會上,由世嘉發行的歷史戰略遊戲《人類 Humankind》(HUMANKIND)公布新實機演示,遊戲將於8月17日發售,登陸Steam/Epic/GoogleStadia平台,國區預購價232元,支持中文。 《人類 Humankind》新實機演示: 《人類 Humankind》是Amplitude Studios傾力打造的宏偉巨作,它是一款歷史戰略遊戲,你能夠在其中重新書寫人類的整個故事——它匯集了文化、歷史和價值觀,能夠讓你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 《人類 Humankind》將於8月17日發售,登陸Steam/Epic/GoogleStadia平台,支持中文,感興趣的玩家可以關注一下。 來源:3DMGAME

4X遊戲《人類 Humankind》新演示 延期至8月17日發售

在今天早間舉行的未來遊戲展活動中,4X遊戲《人類 Humankind》的開發者們與玩家們分享了更多遊戲的玩法內容,一起來欣賞一下。 在本段實機演示中,開發者展示了資源獲取、發展文明的過程,也展現了在與其他文明產生爭端,可以選擇的宣戰或是溝通等等手段。玩家們作為統治者,需要為自己統率的文明做出正確的決定。 《人類 Humankind》將於2021年8月17日發售,敬請期待。 視頻畫面: 來源:遊民星空

沒媽媽很慌!孤兒小斑馬「超怕人類」 飼育員「穿同款條紋」當小孩寵:有我疼你❤

非洲的野生動物保育組織「薛德里克野生動物信託(DSWT)」致力於保護大象和犀牛。除此之外他們也會向其他需要援助和保護的動物們伸出援手。不久前他們在臉書上分享了小斑馬Diria的故事,大家看到後都非常感動。 ▼DSWT表示,當地牧民在牧羊時遇到一隻帶著寶寶狂奔的母斑馬,原來一隻獅子正在追趕牠們。母斑馬沒能逃過獅子的捕獵,斑馬寶寶跑進牧民為羊群們設置的安全區域,這才逃過一劫。 ▼牧民看到這一幕,非常憐惜這隻失去媽媽的斑馬寶寶,於是將牠送到DSWT,請專業人士幫忙照顧。飼育員給斑馬寶寶取名為Diria。 ▼大家很快就發現,失去媽媽的那段經歷對Diria的影響非常大。牠每次看到人類都嚇得瑟瑟發抖。飼育員決定穿上斑馬裝,希望這熟悉的條紋能夠安撫Diria。沒想到Diria真的把飼育員當成自己的媽媽,情緒逐漸平靜下來。 https://www.facebook.com/SheldrickTrust/posts/10158103308004889 ▼因為天生的「印記行為」,Diria看到斑馬條紋就當成自己的親生媽媽。飼育員也是利用這一點才收服了Diria的心。DSWT表示:「斑馬寶寶有一段不想回首的過去,能夠幫到牠我們感覺非常自豪。」 https://www.facebook.com/SheldrickTrust/videos/513873489558356/ DWST經常在社群網站上分享被營救的小動物們的故事,希望更多人了解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有多重要。希望斑馬寶寶能夠健康長大,早日回歸大自然,過上正常的生活吧~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寵物星人的秘密基地wwwallother
為保證游戲品質 歷史策略大作《人類》延期至8月17日

為保證遊戲品質 歷史策略大作《人類 Humankind》延期至8月17日

據官方推特消息,Amplitude工作室雄心勃勃的歷史策略遊戲《人類 Humankind》被推遲至8月17日,遊戲原定於4月22日登陸PC。 《人類 Humankind》開發中視頻: 推文表示,為了不辜負玩家對《人類 Humankind》的期待,我們決定對遊戲延期發售,以確保遊戲的質量。開發商還表示將在明日凌晨1點在Twitch公布遊戲的更多細節,並表示了對玩家的感謝。 《人類 Humankind》是Amplitude Studios傾力打造的宏偉巨作,它是一款歷史戰略遊戲,你能夠在其中重新書寫人類的整個故事——它匯集了文化、歷史和價值觀,能夠讓你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 視頻畫面: 來源:3DMGAME

《細胞》:人類和猩猩大腦 「無縫切換」,只需改變一個分子開關

我們都曾聽過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了解到人類和大猩猩擁有共同的祖先,也大致聽說過人類和猩猩的基因組高度相似。但是,為什麼人類最終站上了食物鏈頂端,而猩猩只能在動物園和森林里 「苟活」?顯然,從力量和生存能力上來看,人類顯然比不過一個猩猩。如果把一個人和一隻猩猩放在孤島上,猩猩的生存能力是絕對不會輸給人類的。因此,大腦或許才是人類和猩猩的關鍵差異。 近日,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醫學研究理事會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新的分子開關,可以實現人腦和猩猩大腦 「無縫切換」。 具體來說,人類和猩猩的神經細胞都是由神經祖細胞發展而來,神經祖細胞成熟越晚,最終產生的神經元就會越多。 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神經祖細胞成熟時間在 7 天左右,猩猩的神經祖細胞成熟期在 5 天左右。而神經祖細胞的成熟與 ZEB2 基因密切相關,在猩猩大腦類器官中延遲 ZEB2 基因激活,最終猩猩大腦會變得跟人腦非常相似。同樣地,在人腦類器官中提前激活 ZEB2 基因,人腦最終也會發育成猩猩大腦的模樣。 該研究以 「An early cell shape transition drives evolutionary expansion of the...

加入偏振光元素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變得更清晰了

2019年4月10日,視界望遠鏡(EHT)合作組織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圖像。「拍攝」目標對象是5500萬光年外的M87超大質量黑洞,揭示了一個明亮的環狀結構,及其黑暗的中央區域,也就是黑洞的陰影。 現在,EHT又揭開了M87黑洞一個嶄新的視角:它在偏振光下的影像。 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在如此接近黑洞邊緣處測得表徵磁場特徵的偏振信息,對於解釋M87星系如何從其核心向外傳播能量巨大的噴流至為關鍵。  第一張照片公布後,EHT組織深入研究了2017年收集到的M87黑洞的數據,發現其周圍相當一部分的光是偏振的。 所謂偏振,也叫極化,是橫波的一種屬性,指的是橫波在與其傳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內沿着某一特定方向振盪的性質。 當光線通過某些濾光片(比如偏光太陽眼鏡的鏡片),或從被磁化的高溫區域發出來時,光就會發生偏振。觀察並測量來自黑洞邊緣的光的偏振特性,可以繪制存在於黑洞邊緣的磁力線。 M87星系核心噴射出來的明亮的能量和物質噴流,向外延伸了至少5000光年,是這個星系最神秘、最壯觀的特徵之一。 大部分靠近黑洞邊緣的物質都會落入其中,但周圍也有一些粒子會在被捕獲前的瞬間逃逸,並以噴流的形式向外傳播。 這個新的黑洞及其陰影的偏振圖像,使天文學家首次成功探究了黑洞外緣區域,在那里物質可能被吸入或被噴射出來。 觀測結果提供了新的有關黑洞外緣磁場結構的信息,只有以強磁化氣體為特徵的理論模型才能解釋在事件視界看到的情況。 為了觀測M87黑洞,EHT組織將世界各地的八台望遠鏡連接起來,創建了一個虛擬的類似地球大小的望遠鏡,其分辨本領相當於在地球上看清月面一張信用卡所需的分辨率。 來源:cnBeta
人類為什麼要去月球建造基地?

人類為什麼要去月球建造基地?

3月23日消息,自從人類登陸月球以來,已經五十年過去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阿波羅計劃,成功地讓束縛在地球上的人類,邁向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這個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鄰居。 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行走在月球表面 1969年,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批登陸月球的宇航員時,人們曾夢想着未來的太空任務將更加激動人心。遺憾的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阿波羅17號任務之後,人類不曾再次登陸月球,更不用說漫步其他星球表面。從那之後,偶爾會有機器人探測器會造訪月球,但唯獨不再有人類親自前往。事實上,在過去的五十年中,宇航員離開地球最遠的距離,就是前往200英里到300英里外的國際空間站。 地球上空的國際空間站 火星還是月球 最近,火星任務吸引了人們的許多關注,大家熱情洋溢地討論着人類將如何征服和改造這顆紅色星球。但是,考慮到這項工作背後的後勤挑戰,殖民火星大概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不過,重新踏足月球似乎是一項更加容易的任務。這一次,我們不會再滿足於短暫的月球之旅。相反,我們的目標將是建造一個月球基地,可以讓宇航員在那里生活、工作數周、數月乃至數年。 那麼,為什麼我們想要在月球建造基地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弄清楚,月球基地到底是什麼。月球基地,可不像地球上車如流水馬如龍般的繁華大都市。實際上,月球基地,更像是是一個帶有實驗室的簡單前哨基地。科學家可以在這里長期工作——可能長達數月——就像他們在國際空間站上工作一樣。 我們為什麼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呢? 建造月球基地的一個最令人信服的理由是,月球基地可以作為我們的訓練場和集結地,為未來更宏大的任務做准備,比如火星殖民等。 與地球距離較近 平均而言,月球距地球約38.4萬公里。因此,月球基地可以成為離我們最近的太空基地,方便我們執行其他更遙遠的太空任務。 阿波羅計劃可以讓人類在短短三天內抵達月球。另一方面,登陸火星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一旦出現狀況,短時間內就可到達月球這一個優勢,可以讓我們在地球上快速部署救援任務。 近乎實時的通訊 我們與宇航員之間的溝通,依賴於電信信號。這些電信信號是以光速(大約30萬公里/秒)傳播的電磁波。粗略地估計,電信信號從月球傳遞到地球大約需要1.3秒。而電信信號從火星傳遞到地球可能需要5分鍾到20分鍾。相比之下,跟月球宇航員溝通時的這一點點滯後,完全不是問題。僅一到兩秒的延遲,幾乎不會影響我們在地球上與月球宇航員進行實時的常規音頻或視頻通信。 了解人體如何適應太空環境 作為一個物種,如果我們希望在地球外的宇宙建立新的家園,我們可以將月球視為我們的第一個踏腳石。登陸月球,並在那里待上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可以幫助我們為殖民其他星球(如火星)做好准備。長期生活在月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體在低重力環境下的行為和反應。我們可以更好地弄清楚,在月球這些外星球上的生活,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睡眠和心理狀況。月球基地上的生活,也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線索,以研究人類在一個幾乎沒有大氣且溫度變化劇烈的外星天體上的適應能力。 月球基地也可以作為一個十分理想的天文觀測站。由於月球的自轉速度很慢,陽光下的觀測可以持續好幾個地球日。而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是人類重返月球的任務之一,被寄予了厚望。 NASA的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計劃 2019年,NASA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計劃。該計劃的一個長期目標之一,就是建造月球基地。NASA已經打定主意,要在2024年將人類送上月球,其中還將包括有史以來登上月球的第一位女性。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都是一些短暫的任務。這些任務,更多的意義在於,證明人類已經擁有登月的技術能力。而二十一世紀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將更為細致。NASA計劃讓宇航員在月球上停留數周時間。 NASA強調,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目標之一,是將月球變為其他更宏大任務(如殖民火星任務)的集結地。從資金的角度來說,登月比登陸火星的成本更低。 通向宇宙的門戶 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個最鮮明特點是啟動月球門戶。我們可以將其視為宇航員往返月球的一個中間平台。月球門戶將是月球軌道上的一個前哨基地,可以為月球表面的基地補充食物、燃料和其他必需材料,以延長宇航員在月球基地駐扎的時間。月球門戶的另一個好處是,如果位置合適,我們可以從這個門戶發射更加深遠的太空任務! 月球基地的全球競爭 美國不是唯一一個希望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國家。印度、日本、俄羅斯和加拿大的航天機構也各自製定了未來的月球任務。 數百萬年來,皎皎明月照亮了地球上的黑夜。未來,月球將成為人類太空探索任務的發射站。我們的月球,不僅照亮了黑夜,也將照亮人類未來的生存之路,幫助人類在太陽系其他未被探索的行星上繼續繁榮發展。(勻琳)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人類跟那些沒有頭的古代海洋生物共享基因

研究發現人類跟那些沒有頭的古代海洋生物共享基因

據外媒報道,最新研究顯示,最早的多細胞生物可能沒有頭、腿或胳膊,但它們的碎片至今仍留在我們體內。根據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一項研究顯示,5.55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海洋生物跟包括人類在內的今天的動物有着相同的基因。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質學教授Mary Droser表示:「它們沒有頭或骷髏。它們中的許多看起來可能像海床上的三維防滑墊......這些動物如此怪異、如此不同,僅憑觀察就很難將它們歸入現代生物類別,而且我們也無法提取它們的DNA--我們做不到。」 然而,保存完好的化石記錄使得Droser和該研究的第首席作者、最近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畢業的博士Scott Evans能將動物的外觀和可能的行為跟當前生物的基因分析聯系起來。他們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了。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分析中認為四種動物代表了埃迪卡拉紀的40多個已知物種。這些生物的大小從幾毫米到近一米不等。 其中,金伯拉蟲(Kimberella)是一種淚滴狀的生物,其一端寬而圓、一端狹窄。它們可以像現在的蝸牛一樣使用「肌肉足」四處移動。另外的研究對象還包括扁平的橢圓形狄更遜水母--它們的表面上有一系列凸起的條紋--以及一生都固定在海底的三分盤蟲。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Ikaria也進行了分析,這是包括Evans和Droser在內的一個團隊最近發現的動物。它們的大小和形狀跟一粒米差不多,其代表了最早的雙側生物。Evans稱,盡管化石記錄中沒有記錄,但Ikaria很可能有嘴,且它們會在有機物中爬行中「邊走邊吃」。 這四種動物都是多細胞動物,細胞類型各不相同。它們大多數左右兩側對稱,神經系統和肌肉系統不集中。 另外,它們似乎能通過一種被稱為細胞凋亡的過程來修復受損的身體部位。這些基因也是人類免疫系統的關鍵元素,其有助於清除病毒感染和癌前細胞。 這些動物可能擁有負責頭部和感覺器官的遺傳部分。然而產生這些特徵的這些基因之間相互作用的復雜性則都還沒有得到證實。 「事實上,我們可以說這些基因在某種已經滅絕了5億年的東西上起作用,這讓我很着迷,」Evans說道。 這項研究得到了NASA外空生物學基金和Peter Buck博士後獎學金的支持。 接下來,該團隊計劃對肌肉發育和功能展開研究以進一步了解早期動物進化。「在某些方面,我們的工作是把這些動物放到生命之樹上並表明它們在基因上與現代動物和我們有聯系,」Droser說道。 來源:cnBeta

空間站發現細菌新物種 或許能幫助人類在火星上種植植物

3月22日消息,為了在執行深空任務的時候,經受住太空的嚴酷考驗,我們在地球之外種植糧食時,可能需要來自細菌的一些額外幫助。最近,研究人員在國際空間站上的新發現,或許可以幫助他們開發出可以讓植物抵抗太空壓力的「燃料」。 在發表於《微生物學前沿》雜誌的論文中,與NASA合作的研究人員提到,他們在兩次連續的飛行中,在國際空間站的不同位置發現並分離出四株屬於甲基桿菌科的細菌。 其中一個菌株被確定為羅氏甲基桿菌(Methylorubrum rhodesianum),另外三個菌株為以前從未發現過的新物種。這三種杆狀活動性細菌分別被命名為 IF7SW-B2T、IIF1SW-B5和IIF4SW-B5。遺傳分析表明,這三種細菌與印度甲基桿菌親緣關系密切。 甲基菌屬涉及固氮、磷酸鹽增溶、非生物脅迫耐受、促進植物生長和對植物病原體的生物防治活性等等。 為了紀念印度生物多樣性科學家阿傑馬爾·卡恩博士,該團隊提議,將新發現的菌種命名為「阿傑馬爾甲基桿菌」(Methylobacterium ajmalii)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兩位博士——范卡茨沃倫博士和辛格博士——對這一發現發表評論說,對於在太空種植農作物,這些菌株可能具有「在生物技術上有用的遺傳決定因素」。不過,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生物實驗來證明,它們確實具有改變太空農業發展的潛力。在資源極少的極端環境中種植植物,這種可以在壓力環境下促進植物生長的新型微生物是關鍵。」 鑒於NASA希望有一天可以讓人類登陸火星乃至更遠的星球,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十年探索建議該太空機構將國際空間站用作「探索微生物的試驗台」。 他們補充說:「由於我們的團隊在培養極端生態位微生物方面擁有專業經驗,我們受NASA太空生物學項目委託,藉助國際空間站探索微生物的存在和持久性。」 「毫無疑問,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干淨整潔的極端環境。機組安全是第一要務,因此了解人類/植物病原體十分重要,但我們也需要像新型的『阿傑馬爾甲基桿菌』這樣的有益微生物。」 作為持續監視任務的一部分,國際空間站上的8個位置已被列入細菌生長的觀測點,這項工作已經持續了六年之久。這些樣本區域包括空間站宇航員聚集的地方或者開展實驗的地方,比如植物培養室。 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已經分析過數百份來自國際空間站的細菌樣本。從國際空間站的其他不同地方收集到的樣本大約有1000多份,但這些樣本仍在等待被送回地球的那一天。在地球上,研究人員將對空間站的樣本進行詳細的檢查分析。 根據范卡茨沃倫博士和辛格博士的說法,研究的最終目標是繞過這個漫長的過程,也許未來可以使用專門為國際空間站開發的分子生物儀器尋找新的菌株。 他們說:「與其將樣本帶回地球進行分析,我們還需要一個集成的微生物監測系統。該系統將使用分子技術,在太空收集、處理和分析樣本。這種微型化的』太空組學』技術(生物傳感器開發)將幫助NASA和其他國家實現安全和可持續的太空探索。」(勻琳) 來源:cnBeta

英雄的外出與歸鄉,是人類一項永恆的敘事

世界級暢銷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The Alchemist)講述了這樣的故事:一個牧羊少年夢到金字塔下藏有寶藏,等他歷經千辛萬苦到達那里之後,才得知寶藏只在自己每天牧羊的廢棄教堂的那棵無花果樹下。 在這個故事里有「外出與歸鄉」兩個部分,二者互不相同,但又巧妙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圓圈一樣的聯系。 這本書的作者,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本人是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的忠實讀者和粉絲,這個暢銷故事本身也取材自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而後者的創作,又受啟發於《一千零一夜》,那是一場屬於全人類的,匿名的、輝煌的夢。 「外出與歸鄉」並不相互對立,而是一個共同的、甚至循環往復過程,不可分割。每一次創作——或者說,每一個創作者自己,都永遠無法迴避這一個黑洞般充滿引力的問題:何以為家?出逃、遠走、懷鄉、和解、歸家……這些都是在文學、戲劇、電影、建築等等媒介中強有力的古典母題,有效地與讀者和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可以說,未曾外出或出走,就不會真正在一再的回望中理解故土;若無家園作為一切行為生發的初始錨點,就不曾存在任何外向化的移動,而只能是無窮無盡也無根的漂流。 一個作品獲得了公共的認可——「榮耀」——被人們公認為是值得流傳下去的經典,多是因為它捕捉到(或者暗合)了人類一些最基本、最堅固並且共同享有的感受。一方面想要外出探索,征服某個陌生的事物,好奇一塊遙遠的未知,一方面同時又隱隱渴望回歸家園的寧靜,這種混雜在一起的復雜情結,深深紮根在人之本性當中。它顯然不僅表現在《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雙夢記》《中國神燈》或者《一千零一夜》里面。 盲詩人荷馬的史詩《奧德賽》(Odyssey)也是一個回家的故事。相比較而言,荷馬史詩的前面一部,《伊利亞特》(Iliad),則是關於出征。對很多學者來說,西方文學的大量傳統都來自於這兩部作品。拋開荷馬一人真實存在與否的爭議,兩篇史詩約莫2600多年前寫下,其光芒卻一直輻射至今,不曾衰減。 1998年,美國現代圖書組織編輯進行票選,列出了英文世界里20世紀最偉大的百大小說。其中第一名,詹姆斯·喬伊斯的巨著《尤利西斯》(Ulysses),即是荷馬史詩《奧德賽》的一種平行對應。「尤利西斯」一詞本就是《奧德賽》主人公奧德修斯(Odysseus)的拉丁語。在影視領域,許多批評家和電影愛好者都將庫布里克的偉大作品《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視為心目的「影史最佳」——它的中文翻譯也可以叫做《2001太空奧德賽》。在同一落腳點上,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原著本也是許多科幻小說迷心中的不朽巨作。 在《奧德賽》中,主角奧德修斯歷經艱險,在海上經歷了十年的漂泊,終於在一場最深的酣睡與夢境之後,被小船帶回了故鄉伊薩卡;《2001太空奧德賽》(其後簡稱)後半部分,主角大衛·鮑曼在太空中經歷了種種意外和挫折,在目的地,木星的黑石碑將他帶進了最奇妙、最迷狂的夢境一般的異度空間,卻最終發現,小艇把他帶到(回)了一個人類世界的房間。快速經歷了青年、中年、老年之後,他以嬰孩的狀貌重臨地球。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電影的內核仍然是一場跨越超長時空尺度的「外出與歸鄉」。 01《2001太空奧德賽》與《奧德賽》:故事重述 -文章前兩章節,推薦搭配德沃夏克《自新世界》- 《2001》在1968年上映,導演庫布里克在提到的它片名的時候這樣說: 如果說《尤利西斯》將《奧德賽》漫長的旅程,濃縮轉化為都柏林隨意的一日,那麼,《2001》則在時間和空間上放大了《奧德賽》的想像——島嶼成為太空中的星辰,而荷馬筆下廣闊的愛琴海則成為我們如今仍然著迷的銀河和星際空間。 當然,「奧德賽」不只是在電影的片名上出現。《2001》的情節和人物也有大量對史詩的致敬。將這兩部作品根本上聯系在一起的是探索和歸家之旅、「英雄」的「重生」、人與一種更高存在(higher power)之間復雜的關系——這些似乎都是人類敘事中恆久的主題。 作為《伊利亞特》的後續,《奧德賽》講述的是特洛伊戰爭後,英雄奧德修斯漫長的歸家旅程。由於觸怒了海神波塞冬,他從特洛伊回到故鄉伊薩卡花費了整整十年的時間,這與特洛伊戰爭同樣漫長。飽受思鄉之苦他和他的船員在海島之間漂泊,遇到許多神秘的生物、神和半神。它們中有的試圖誘惑他忘記自己的家鄉、有的想要囚禁他、阻攔他甚至殺死他。藉助神明的幫助和指示,奧德修斯憑借自己的智謀化解了種種障礙,但過程中也失去了所有同伴。最終,他獨自返回了伊薩卡的家,和自己的妻兒團聚。 雖然庫布里克自己沒有做出更多關於細節的詮釋,但《2001》的故事和《奧德賽》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在萊昂納多·惠特的書《庫布里克的2001:一個三重寓言》(Kubrick's 2001: A Triple Allegory)中,作者聲稱整部電影幾乎可以反映所有奧德修斯在旅途中的故事。 《2001》從一個史前的片段開始,展開了在2001年外太空探索的故事—— 一塊黑方碑突兀地出現在史前猿人的面前。它們好奇地聚攏過來,觀察這個方碑。在它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黑方碑啟蒙了猿人的智慧,此後,它們學會了使用骨頭作為工具和武器,進行了第一次狩獵,又將其他人猿驅逐出自己的領地。這是一次人類進化的里程碑。 一刀漂亮的剪輯以後,劇情直接快進了數萬年;仿佛在第一次接觸以後,一切文明發展都是自然而然展開的,無需任何多餘的著墨。此時,受到過這個更高文明啟蒙後的人類已經步入了太空時代。這一段劇情的人物,佛洛依德博士,在月球上再一次發現了一塊黑方碑。當這塊石碑從地下顯露出來,在陽光的照射下它發射出了超強的信號—— 電影再次剪輯跳躍到第三段故事,此時又是18個月後。這時美國開展了木星登陸的計畫。這項計畫由五位太空人執行:其中三人處於「休眠」狀態,另外兩位是船長大衛·波曼(David "Dave" Bowman)和法蘭克·普勒(Frank Poole)。另外,飛船上還裝載了一部智能電腦「HAL9000」。 在宇宙航行的過程中,HAL發生錯誤。可怕的是,當波曼和普勒商議將它關閉,卻被電腦發現。在普勒執行飛船外的任務時,HAL斷開了他的供氧管,同時停止了三位休眠太空人的生命供應導致他們死亡。主角波曼取回普勒的遺體後將HAL的主機關閉,這時,螢幕播放了總部的錄像,顯示這項任務的真正目的是調查月球上的黑方碑向木星發射的信號。 孤身一人的波曼發現飛船已經損壞無法返回地球,他繼續向木星航行,發現了第三塊黑方碑;它更加巨大的,在木星軌道中環行。波曼進一步探索石碑時,進入了一個奇異的抽象時空,最終到達了一個網格鋪地的新古典主義房間。在這里,他看到了三個年齡段的自己。在最終,臨近死亡的波曼躺在床上再一次看到黑方碑,他向黑方碑伸出手,這時他似乎返回了嬰兒的形態,成為了「星孩」(star-child),漂浮在母星地球邊上。 02 影射與隱喻:文本的平行比較 大海好比太空,海島仿佛行星——這些背景空間之間有深刻的聯系。除此之外,電影在人和物的設置上也有許多對史詩的影射。 第一,主角人物。電影主人公的英文名是Bowman,Bow是弓,man是人,這個姓即有射手的意思。許多評論家指出,波曼即奧德修斯,因為奧德修斯也是一位弓箭手。在性情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波曼也並非一個傳統意義上崇尚犧牲和勇猛的英雄,而是同奧德修斯一樣,充滿了「機智」甚至「狡黠」。 第二,反派人物。電影劇情里那慎人的人工智慧——反派角色HAL9000則同獨眼巨人有同樣的「獨眼」形象。在《奧德賽》中,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海神波塞冬的孩子)吃掉了奧德修斯的兩位船員,囚禁了其他人作為以後的食物;在電影中,HAL同樣「殺害」了波曼的船員。 在最後,奧德修斯通過刺瞎獨眼巨人的眼睛得以逃脫(也正因此激怒了波塞冬)。在電影中,波曼通過插入鑰匙來關閉HAL。這一刺插動作的相似,或許也意味著視覺上的契合。 第三,神明或更高的存在。在上述背景、人物、劇情中一一對應的影射關系之外,電影和史詩最為重要的關聯,或許是對於「更高存在」的理解。 《2001》里,貫穿始終的三塊黑方碑代表著那個「更高的存在」;在《奧德賽》中,神明的意志與指示無處不在。這種「超人」的存在極大程度的影響了人類的走向,而故事的展開和推進,也都正是基於對於這樣神秘力量的好奇和畏懼。甚至可以說,人的故事似乎只有通過神的介入才得以發展。 在從遠古到「未來」的巨大時間跨度中,《2001》只選擇了「黑方碑」出現的片段,而通過這兩個時間切片,我們似乎就並無遺漏地理解了人類進化的過程。庫布里克的鏡頭中這些外星的高級文明,有著神話般的神明氣質。它們的智能是人類無法理解的,「就如人對於螞蟻來說像神一樣」。 在古希臘史詩中,對於神的敬畏是一貫的主題。戰爭的勝利,英雄的安全回歸都受到神的意志的影響。換句話說,在這些史詩故事里,人需要受到神的「點撥」。譬如說,給予奧德修斯最多幫助的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她多次提示並幫助奧德修斯,因為她欣賞奧德修斯的足智多謀甚至詭計多端,而她本人也同樣「智巧和聰靈」。 在《2001》里,人類則是不斷受到黑方碑的「點撥」。這塊黑色的石板具有關於「智慧」、「啟蒙」以及「開化」的神的特性。關於這一點庫布里克自己這樣表述: 第四,主人公的外出與歸鄉。在表面上看,《奧德賽》和《2001》的主題似乎有某種相悖之處。從兩位主人公的視角和目的來看,《奧德賽》是「歸鄉」的故事,而《2001》則是「外出」的探索。 但最有趣的互文或許也正在這一點上——《2001》的結尾處,波曼重新回到一種「嬰兒」的狀態,在漫長的外出之後重返地球。庫布里克似乎也在向我們展示,這個對於未知探索的旅途也是「回家」的故事。而通過這種「神」與「人」的關系,我們似乎可以化解這種「外出」與「回家」的矛盾。我們試圖在此闡釋的是,在這兩部作品中「歸家」和「探索」或許本質上是相似的,也是不能分開的:我們憑借遙遠的歷程去與一種具有神性的他者接觸,最後,藉助這個過程「反求諸己」,更真切而深刻地理解了自我。 《2001》的接近結尾處有一段著名的影像「木星以及無限之外」(jupiter and beyond the infinite)。 此時的主角鮑曼已經關停了HAL,駕駛著飛船來到了木星,藉著第三塊黑方碑作為入口,進入了某個未知的時空。在視覺表現上,這個片段宏大、癲狂、瑰麗、奇特、如墜萬花筒。在幾十年間被無數影迷和評論者通過各種不同角度討論,透過各式各樣的切入點解釋,但庫布里克本人始終拒絕給出對於這部分的「權威」說法。他只是說: 雖然《奧德賽》是一部文字作品,但同樣,奧德修斯最終歸家的航行與「死亡」和「重生」之間,也存在詩意的比喻。很多人認為,《2001》最後的部分是不該被解讀的,它如此強烈的視覺感受印在觀者深層的意識上,我也認為,這正是一個對於「不可知」的致敬。但是在這里,我們仍然想從感知的層面理解《奧德賽》和《2001》之間的關系,在這個部分,比喻比邏輯或許更為重要。 -文章後半部分,推薦搭配德沃夏克《念故鄉》- 03 「外出」與「歸鄉」的內在聯系 外出與歸鄉兩種行動,由「鄉愁」這一情感勾連起來。 「鄉愁」,或者說「懷鄉之情」的英文是「nostalgia」。它的詞源來自於古希臘語「nostos」,即返回、回家(return, homecoming),以及「algea」,痛苦(pains)——鄉愁,即無法返家的痛苦。 "回家"和"思鄉"是史詩《奧德賽》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在史詩《伊利亞特》中,阿基琉斯不得不在戰場的「榮耀」(kleos)和安全的「回家」之中做出選擇。盡管《伊利亞特》中沒有寫到阿基琉斯的死亡,但是《奧德賽》中提及了他的葬禮,我們也熟知阿基琉斯之踵的故事。因此,對於阿基琉斯來說,選擇了戰場的榮耀使他成為了英雄,而成為英雄的過程也意味著死亡。而對於奧德修斯的旅程來說,「榮耀」則在於榮歸故里——「回家」。這一旅程使得他從人轉變成為「神」一般的英雄;而在這一轉變的過程中,死亡和重生仍然是最核心的概念。 在《奧德賽》第十三卷中,荷馬描述了奧德修斯回家的最終旅途。這時,奧德修斯敘述完自己艱辛漫長旅程故事,國王阿爾基努斯備受打動決意幫助奧德修斯回家。他為奧德修斯准備了船隻和水手,奧德修斯向他道謝後上了船: 從表面上看,奧德修斯勝利地離開了戰場,安全地回到了家。但是這一點似乎尤其值得我們注意:仔細觀察荷馬的描述,英雄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驕傲地站在船頭,乘風破浪回到自己的故鄉,而是「當即閉眼睡去」,「仿佛死去一般」。 在這里,奧德修斯最後的回家之旅有著同死亡一般的描述,而「回家」似乎同樣也是一種「死亡」後的重生。大海洶涌而恐怖,他的船則不像在海里,而像馬車一樣飛馳,比最快的飛鳥都更加快。過去的征戰和艱辛的旅程在荷馬的敘述中像在回憶中一樣閃過,而奧德修斯在夢中「忘卻所有的愁難」。 如果我們繼續追溯「nostos」一詞更古早的來源,一些學者認為,它來自於印歐語詞根「nes」,意思是「回到光明或是回到生命中」,這是產生於關於早晨的星星的古老神話,「歸鄉」最遠古的語言意象。 奧德修斯最終到達伊薩卡的時候,同樣出現了一顆星星。 在最後的航行中,奧德修斯通過這種「死亡」而獲得了「重生」,這也似乎使他成為了一種更接近神的存在。當他的船停靠下來,荷馬描述了海灣邊的一處洞穴,一個神靈的居所。 水手將沉睡不醒的奧德修斯抬至洞穴中,然後離開了。 在這個文本的支持下,我們再來看看電影《2001》。正如我們剛才提到的,主角到達木星以後,電影結尾的30分鍾很難用文字描述,但是當我們把這些「情節」以互文的形式與奧德修斯睡夢中的回家之旅兩相對照,能發現許多有趣的相似之處。 木星旁,在波曼飛向黑色石碑的過程中,他進入了一個「星門」。這里庫布里克用一段長達十分鍾的鏡頭描述了這個異度時空的感官體驗。 這段影像有許多迷幻的圖像,抽象的色彩和圖形在黑暗的背景中不斷變化,有時是銀河一般的圖像、零散的亮光,如同亮色顏料在水中擴散的圖形,有時像星星,有時像胚胎和臍帶,還有異樣的色彩與自然地景一般的紋路的結合。 波曼的飛船在這些圖像中前進,正如奧德修斯的船在黑暗而洶涌的海中航行,這又像是英雄在進入的沉睡中或許會夢到的景象。 在這一段奇異的旅程後,波曼並沒有被扔到宇宙最荒蕪的邊境,而是到達了一處人類世界的房間。這里似乎有許多令人熟悉的物品,床、椅子、桌子、櫃子、甚至洗手池和浴缸。但是它又如此奇異,沒有門也沒有窗。當然,最為怪誕的或許就是那個發光的網格地面。這即是庫布里克和克拉克想像中,更高級的生物(神明)放置和觀察人類的空間。這個路易十四時期的法式室內或許來自於波曼的記憶或是潛意識。 有趣的對照是,奧德修斯在神靈的洞穴中醒來,他回到自己的故土,看到周圍的景象卻並非自己家鄉的樣子,因為女神雅典娜布下迷霧,以便掩藏奧德修斯的身份,對他進行囑告。 在這個房間里,波曼在短短幾分鍾里逐漸老去。最終年老的他躺在床上,在面對死亡的一刻,他再次看到黑方碑。他向它伸出手,試圖去觸摸它,好像米開朗基羅筆下的亞當一樣。 接下來,他似乎「返回」了嬰兒的狀態,或是說他「重生」成為了「星孩(star-child)」,漂浮在地球邊上。或許通過與「神」的接觸,人類使自己變得更加「人類」的「超人類」,這個過程如同重生,或是再造,象徵了某種人類的未來和希望。 奧德修斯回家的路途和波曼向木星的探索都充滿了與非人的神、生物、機器的接觸,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似乎也通過嘗試理解他者、更深層地認識了作為人的自我。 對於這一點,我們或許也不得不提到尼采。不論是波曼回歸嬰兒的狀態還是他成為「星孩」(一個更高級的「人」)顯然都指向了「永恆輪回」和他的「超人」理論。顯然,對於庫布里克,尼採在這部影片里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地位。在片頭和片尾,庫布里克都使用了同尼采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同名的,由理查·施特勞斯創作的交響詩;音樂本身也充滿了生命的力量和激情。 科幻作品——尤其是20世紀黃金時代的科幻作品——內核中就具有不可否認的神話精神。而更具體,在我們的平行比較中,剛才描述的場景,那個「宇宙深處的家宅」,似乎已經是一個典型的科幻範式。 除了《2001》,兩部更年輕的電影同樣盤繞在「外出與歸鄉」這一母題上,至少在空間的表現上關聯強烈。1997年上映的《超時空接觸》(Contact)里,主角艾麗同樣在跌進了癲狂的、夢境般的蟲洞之旅後,來到了一個看起來像是地球表面某個海灘的地方,遇見了自己已逝的父親。這是更高文明與她接觸的方式。 在2014年上映的《星際穿越》(Interstellar)里,主角庫珀在跌進了黑洞以後,穿越了夢境般的五維空間,最後同樣以「一牆之隔」回到的家宅之處,女兒的房間。 「外出與歸鄉」的母題以特定的方式出現在了這些科幻的敘事里:在一個人類文明無法感知與企圖的旅程以後,主角似乎理應被拋身在某個宇宙最遙遠處,陷入最深和最抽象的虛無,然而實際上,他們重新回到了最熟悉的家的空間當中。 這個空間上首尾相連的環形運動,也可以作為一個抽象探索過程的比喻。錢鍾書在《說『回家』》里提醒我們:智識層面的一切探索,或許同樣表現於家居、外出、回家的三個階段。當我們被某個難題擊中,思想處在了迷惘、懷疑和不安的狀態,自己就仿佛成了遠走的行客;惟有疑難得到瞭解答,人心深處的「震盪」得到了平復,我們才重又回到了平靜的狀態——心靈在歷經艱險之後,終於重返本宅,恢復了以往的祥和。 奇妙的是,我們不斷發掘問題、求索新知,我們經過了長期的努力、甚至痛苦的思辨,終於獲得了某次美妙的新觀點,它又往往叫人覺得那樣「似曾相識」,仿佛是「舊物重逢」,就像這個思想其實一直埋在我們自己的頭腦里,只需要被我們「重新看見」罷了。柏拉圖在《美諾篇》里說出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話:「一切研究,一切學習都只不過是回憶。」在上面描述的多個偉大科幻作品中,主人公同樣在跨越了無窮遙遠的時空,卻又奇跡般回到了家宅,惟在此刻,才對本己的生命有了最深刻的領悟。 可以說,「家」這個概念,簡單直白,但同時又永恆、無限寬廣。「家」是空間——可以是物理的,意象的,也可以是一種比喻式的。而「外出」和「回家」都是一種運動,它可以發生在身體的移動上,也可以寄寓在心靈的沖動中。不論是探索太空還是漫長的回家,都是一個在已知的和未知的、自我和他者、生命和死亡之間的運動。《奧德賽》《2001》以及許多其他偉大的作品似乎都在向我們展示,這兩個看似相反的運動,實際向著某個相同的方向。 (完) 這篇文章是沙丘研究所近期創作中篇幅比較長的,共計近萬字,如果你也已經完整地讀到了這里,容許我們大膽地猜想——這不是你第一次點開我們的文章😉 沙丘研究所作為一個小型、獨立、非盈利的線上創作團隊,以微信公眾號為主要的平台,也一直堅持在機核這個我們心目中閱讀、評論素質最高的社區不斷更新,衷心謝謝各位的支持,你們的許多留言都在思辨層面對我們產生過深刻的影響。 我們的成員來自於建築學的學科背景,但創作的主題並沒有侷限在圈子內部,而是把「空間的視角」延展開去,觸碰藝術、遊戲、電影、文學等等其他領域。希望你也會覺得這些敘述的嘗試是有趣和有效的。 近幾個月沙丘的主創和MIT的三位朋友也共同創辦了另一個機構,「空地實驗室」。 空地實驗室是一個具有跨學科實驗性質的建築教育機構。懷著對現有建築教育的反思,探索建築學以及建築教育的新的可能性,堅信跨學科和實驗性教育的力量。在這個暑假八月,我們會在上海,線下組織一期時長十天的建築原創課程夏令營。參與的前提並不要求你是學建築的,也不要求你此後想要主修建築學,或者從事建築的工作,而是說感興趣建築學的一些方法、眼光和視野(目前階段我們主要接收15-22歲的學生)。沙丘研究所的兩位主創會主帶三項聯合課程中的一門:《建築X敘事:想像中的城市,城市中的想像》一些具體的介紹和聯系方式折疊在下方,如果你有興趣參與,歡迎點開看看~ 來源:機核

12年前病危! 大象「重逢人類獸醫」驚喜:就是你救過我~

大象一直記得救自己的人!最近一張大象和人親密接觸的照片在網路上流傳。從照片中可以看到,一隻大象主動伸出長鼻子去碰觸人類的手。原來這個人是一位獸醫,12年前他曾經救過這隻大象。現在一人一象意外重逢,他們都沒有忘記彼此。 ▼2009年時,這隻叫Plai Than的大象患上了致命的錐蟲病(trypanosomiasis),這種寄生蟲病的主要症狀是睡眠周期異常,所以也被稱為「昏睡病」。人們在泰國東部羅勇府(Rayong)的一片樹林中發現了牠。當時牠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獸醫Pattarapol Maneeon趕來救治牠。Maneeon發現Plai Than有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面部、頸部和胃部還有腫脹,已經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 ▼人們將Plai Than送到南邦府(Lampang),牠在那里能得到專業人員的照顧。幾個月後Plai Than康復被野放,今年2月Maneeon在林地里巡邏時,突然聽到了熟悉的大象叫聲,他一下子就認出了12年前自己治療過的Plai Thang。 ▼Maneeon非常驚喜,他向Plai Thang招招手,Plai Thang也友好地將長鼻子伸出來招呼他。這是他們12年前第一次重逢!Maneeon覺得Plai Thang也認出了自己:「我清楚地記得這個聲音,Plai Thang的聲音非常獨特。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牠充滿侵略性。那時候牠身體虛弱,打不過其他大象,花了好長時間才痊癒,但牠很聰明,懂得照顧自己。」 Maneeon還說:「最近我們又見面了!我們還記得彼此,會跟彼此打招呼。這是很特別的時刻,我希望這件事能鼓勵更多人,感激他們為大象的付出。」Plai Thang一定也很感激自己的救命恩人,這次重逢超暖心!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研究人員成功用人類干細胞模擬人類囊胚 規避科研倫理問題

研究人員成功用人類干細胞模擬人類囊胚 規避科研倫理問題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使用人類干細胞來模擬人類胚胎生長的最早階段,多個研究小組已報告成功生長出類似人類囊胚的細胞球。囊胚在人類卵子被精子受精後約4天形成。兩個研究小組本周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而另外兩個小組也報告了類似的結果,但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 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實驗照亮了人類發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窗口,讓研究人員有機會在不需要在人類胚胎上做實驗的情況下了解不孕症。來自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研究人員傅建平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科學界對這一早期發育階段的一些理解,是從直接研究人類胚胎中獲得的。 然而,出於倫理方面的考慮,對人類胚胎的獲取數量是受限的,而且過程還會受到嚴格的監管。然而,在實驗室中從人類干細胞中培育出的囊胚不同於人類胚胎,可以避免傳統人類胚胎研究的倫理限制。科學家們認為,增加獲得這類研究的機會可能會帶來新的突破。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並不相信新的囊胚樣結構能夠發育成一個完整的胚胎。 過去,科學家能夠在實驗室中用小鼠干細胞培育出囊胚,但小鼠的發育途徑與人類不同。這意味着由此產生的結構並不是人類發育的完美模型。囊胚會在七八天左右植入子宮壁。這時,它的外層細胞會產生胎盤,里面的一團細胞有可能發育成胎兒。 研究人員過去曾成功地利用人類胚胎干細胞,在囊胚植入後18至20天左右觀察胚胎發育的後期階段。該實驗正在研究有史以來在實驗室中建模的最早發育階段。 來源:cnBeta
世嘉《人類》原聲音樂賞析 感受斯洛伐克的另類風味

世嘉《人類 Humankind》原聲音樂賞析 感受斯洛伐克的另類風味

世嘉發行的歷史策略模擬遊戲《人類(Humankind)》,新近公開了一段原聲音樂的幕後視頻,該作將於4月23日正式發售。 原聲音樂幕後視頻: 【游俠網】世嘉《人類 Humankind》原聲音樂賞析 這首曲目名為《De Vita Contemplativa(沉思的生活)》,由斯洛伐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給人一種非常悠遠的感覺。 《人類 Humankind》由Amplitude Studios傾力打造,它是一款歷史戰略遊戲,你能夠在其中重新書寫人類的整個故事——它匯集了文化、歷史和價值觀,能夠讓你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 遊戲結合多達60種歷史文化,玩家可帶領子民從古代走向現代社會。從籍籍無名的新石器部落起家,過渡到遠古時代的巴比倫人,成為古典時代的瑪雅人、中世紀的倭瑪亞人、近代早期的英國人等等。每一種文化都會給遊戲添加獨特的層面,帶來幾乎永無止境的結果。 來源:遊俠網

世嘉《人類 Humankind》原聲音樂賞析 帶來斯洛伐克別樣風味

世嘉發行的歷史策略模擬遊戲《人類(Humankind)》,新近公開了一段原聲音樂的幕後視頻,該作將於4月23日正式發售。這首曲目名為《De Vita Contemplativa(沉思的生活)》,由斯洛伐克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給人一種非常悠遠的感覺。 原聲音樂幕後視頻: 《人類 Humankind》由Amplitude Studios傾力打造,它是一款歷史戰略遊戲,你能夠在其中重新書寫人類的整個故事——它匯集了文化、歷史和價值觀,能夠讓你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獨特文明。 遊戲結合多達60種歷史文化,玩家可帶領子民從古代走向現代社會。從籍籍無名的新石器部落起家,過渡到遠古時代的巴比倫人,成為古典時代的瑪雅人、中世紀的倭瑪亞人、近代早期的英國人等等。每一種文化都會給遊戲添加獨特的層面,帶來幾乎永無止境的結果。 來源:cnBeta
科學家利用皮膚細胞製作出第一個完整的人類早期胚胎模型

科學家利用皮膚細胞製作出第一個完整的人類早期胚胎模型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研究人類發育的最早階段的機會非常有限,但澳大利亞一個團隊領導的一項突破性發現現在將為他們提供一個寶貴的新模型,以研究不孕不育和先天性疾病等事項背後的科學。研究人員以皮膚細胞為出發點,製作出了第一個完整的人類早期胚胎模型。他們表示,這為研究試管嬰兒治療方法以及可能影響人類生命重要早期階段的諸多因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這項研究是由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的科學家領導的,其中心是被稱為人類囊胚的東西。這些是受精後最初幾天形成的結構,因為細胞分裂並聚集成一個由內層簇和外層保護層組成的三維結構。 但事實證明,研究胚胎發育的這一早期和關鍵階段具有挑戰性,因為人類胚胎的可用性有限,而且還受到倫理和法律問題的影響。因此,新研究的作者一直在研究在實驗室中設計的人工版本如何通過所謂的核重編程來提供一個避開這些問題的研究模型。 這種技術涉及誘導一種細胞類型的基因表達變化,使其表現出另一種細胞的行為,通過將其引入新的環境和生長因子。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將人類皮膚細胞放入果凍狀的支架中,將其重編程為囊胚的構件,然後組織成所需的結構。 該團隊的人工囊胚,他們稱之為iBlastoids,與自然囊胚不盡相同。它們缺少了一層被稱為透明帶的外膜,而且它們在最初幾天內難以發育。這很重要,因為它可以使研究小組的研究保持在國際准則內,該准則指示人類囊胚不能在原條發育後培養,原條是在胚胎發育的第14天出現的瞬時結構。 但iBlastoids仍然帶有足夠的結構相似性,構成了人類胚胎的完整模型。它們的特點是內部的細胞團、外層細胞和內部的空腔,反映了其自然對應物的整體遺傳學和結構。 「iBlastoids將使科學家們能夠研究人類發育的早期步驟,以及不孕不育、先天性疾病的一些原因,以及毒素和病毒對早期胚胎的影響--無需使用人類囊胚,而且重要的是,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加速我們對新療法的理解和開發,」蒙納士大學的Jose Polo教授說。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來源:cnBeta

從廣義相對論到引力波:人類真的「看見」黑洞了嗎?

20世紀70年代初,當索爾·圖科斯基還在攻讀理論物理學的博士學位時,他就解決了一個看似純粹假設性的問題。我們可以將黑洞想象成由大質量恆星燃燒並坍縮而成的一個無限小的點,具有無比巨大的引力。假設你擾動了這個黑洞,就像敲擊一口大鍾一樣,那黑洞會作何反應? 來源:Science 撰文:阿德里安·周(Adrian Cho) 翻譯:任天 圖科斯基當時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研究生,他用鉛筆、紙和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他發現,黑洞就像一口大鍾,會以一個主頻和多個泛頻振盪。當黑洞釋放出引力波時,這些振盪會迅速消失。如今,圖科斯基在康奈爾大學擔任物理系主任。他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但直到5年前,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還是完全抽象的。 2016年2月,研究人員第一次報道了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觀測到的引力波信號。根據計算,該引力波源自兩個相互環繞、逐漸靠近的黑洞,它們距離地球約13億光年,質量分別約為太陽的29倍和36倍。LIGO甚至能探測到雙黑洞系統合並為更大黑洞之後的「鈴宕」(ring down,又稱「拖尾波形」)階段,相當於合並過程產生的擾動。據估計,它們合並形成的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62倍,有約3倍太陽質量的能量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以引力波的形式釋出。於是,圖科斯基早期發表的論文突然間變成了前沿物理學。 在對黑洞的一個模擬中,強大的引力扭曲了它周圍高溫發光的氣體吸積盤 雖然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科學家們現在已經可以將黑洞當作真實物體來研究了。自LIGO的突破性發現以來,引力波探測器已經發現了40多個黑洞合並事件。2019年4月,一個名為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簡稱EHT)的國際合作項目拍攝了第一張黑洞圖像。EHT結合了世界各地的多台射電望遠鏡,形成了一台口徑等效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研究人員將它對准了銀河系附近的室女A星系(M87),拍下了環繞其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陰影」的熾熱氣體環。與此同時,天文學家也在追蹤那些快速接近銀河系中心黑洞的恆星,這些恆星的軌跡可能為揭示黑洞本身的性質提供線索。 在天體物理學家看來,這些觀測結果已經挑戰了關於黑洞如何形成,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周圍環境的假設。研究人員通過對室女座干涉儀(Virgo,位於意大利)的數據分析表明,此前LIGO所探測到的一些較小黑洞可能比預期的更重、更多樣。這使得天體物理學家更難以理解可能形成這些黑洞的大質量恆星。在我們的銀河系中,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環境似乎出奇的「富饒」,充滿了年輕恆星,而按照之前的猜想,這些恆星並不會在這樣的「漩渦」中形成。還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有吸引力的根本問題:我們是否真的看到了愛因斯坦理論所預測的黑洞? 廣義相對論對黑洞是什麼,以及它們會如何出現做出了非常具體的預測 一些理論物理學家表示,答案很可能是平淡無奇的「是」。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引力理論學家羅伯特·沃爾德說:「從這些結果中,我不認為我們能學到更多關於廣義相對論或黑洞理論的東西。」但其他人並不這麼認為。「真實的黑洞與廣義相對論中預測的黑洞是完全一樣,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佛羅里達大學的引力理論學家克利福德·威爾說,「這將是未來觀測的重點。」任何反常現象都要求對愛因斯坦的理論進行重新思考。物理學家懷疑,愛因斯坦的理論並不是引力的最終定論,因為它與現代物理學的另一基石——量子力學——格格不入。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安德烈婭·蓋茲表示,對於黑洞,研究人員已經通過多種手段獲得了不同而互補的觀點。蓋茲因推測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她說:「要想拼湊出一幅完整的圖景,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肯定會找到更多的拼圖碎片。」 充滿矛盾的黑洞 黑洞由純引力能組成,充滿了矛盾。它不包含任何物質,但就像保齡球一樣,擁有質量並能夠旋轉;它沒有表面,但有大小;它的行為如同一個宏大而有重量的物體,但實際上只是空間中一個特殊的區域。 這正是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中所說的。早在兩個世紀前,艾薩克·牛頓就提出,引力是一種以某種方式穿過空間、使大質量物體相互吸引的力。愛因斯坦的觀點更深一層,他認為引力的產生是因為恆星和行星等質量巨大的物體扭曲了空間和時間——也就是時空(spacetime)——會導致自由落體的物體發生軌跡彎曲,比如拋出的球以拋物線下落。 早期廣義相對論的預測與牛頓的引力理論只有些微不同。牛頓預測行星應該以穩定的橢圓軌道圍繞其恆星運行;廣義相對論則預測每個軌道會在運行時朝某個方向稍微轉動,這被稱為軌道進動(precess)。在廣義相對論的第一次勝利中,愛因斯坦證明了該理論可以解釋水星軌道的歲差,此前古典力學所預測的數值與水星近日點的進動並不吻合,而廣義相對論消除了觀測與理論上的歧異。就在幾年後,物理學家意識到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還暗示着一些更為顛覆性的東西。 1939年,理論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及其同事計算出,當一顆質量足夠大的恆星燃燒殆盡時,任何已知的力都無法阻止它的核心坍塌為一個無窮小的點,其引力場就像時空中一個永久的無底深坑。在距離這個點的一定范圍內,引力之強大,連光都無法逃脫。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大衛·芬克爾斯坦在1958年提出,任何越過這一距離的物體都將與宇宙的其他部分隔絕,這就是所謂的「事件視界」。事件視界並不是一個物理表面,掉入其中的宇航員(如果可能的話)並不會看到什麼特別的現象。芬克爾斯坦在2016年1月24日去世,就在LIGO宣布探測到引力波的前幾天;他留下了一個推論:事件視界將像一層單向膜,可以讓物體掉進去,但內部的一切無法逃出。 根據廣義相對論,這些物體——最終由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命名為「黑洞」——應當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性。1963年,新西蘭數學家羅伊·克爾計算出了一定質量的旋轉黑洞會如何扭曲時空。其他研究者很快證明,在廣義相對論中,質量和自旋是黑洞能夠擁有的兩個基本特徵,這意味着克爾的數學公式,即「克爾度規」(Kerr metric),可以描述宇宙中存在的每一個黑洞。惠勒將這一結果稱為「無毛定理」(no-hair theorem),以強調兩個質量和自旋相同的黑洞就像禿頭一樣難以區分。圖科斯基指出,惠勒本人就是禿頭,「這大概就是禿頭人士的自豪感吧」。 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表示,一些物理學家懷疑黑洞可能並不存在,只是理論家們的想象之物。這些懷疑論者認為,黑洞可能只是廣義相對論精妙數學體系的人工產物,或者只可能在非現實的條件下形成,比如一個完美球形恆星的坍縮。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末,牛津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用嚴謹的數學消除了這些疑慮,他也因此分享了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卡羅爾說:「彭羅斯准確地證明了,即使是一個塊狀物體,只要密度變得足夠高,它就會坍縮成一個黑洞。」 如何探測黑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當足夠大的質量探索時,會留下一個可以自我維持的引力場,其強度之大足以使任何物體都無法逃脫,即使是光。但是,黑洞真的如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那般不可思議嗎?觀測物理學家們現在已經有了可能找到答案的工具: 1。 追蹤恆星。追蹤銀河系中心黑洞周圍恆星的軌道可以揭示黑洞是否像廣義相對論預測的那樣扭曲空間和時間; 2。 拍攝圖像。超大質量黑洞的圖像將為我們提供線索,以判斷它是否像廣義相對論預測的那樣擁有事件視界而不是物理表面,並驗證黑洞是否只有質量和自旋兩個基本特徵 3。 捕捉引力波。當兩個較小的黑洞環繞並合並時會發出引力波,通過對引力波信號的觀測,可以揭示這些黑洞是否真的是物質實體。如果合並後的黑洞以主頻和泛頻的方式振盪,就能驗證它的基本屬性是否只有質量和自旋。 很快,天文學家開始探測到黑洞存在的跡象。他們發現了圍繞恆星運行的微小X射線源,比如天鵝座X-1(Cygnus X-1)。天體物理學家推斷,這些X射線來自於從恆星流出的氣體,當它落到某個神秘的物體上時,溫度會不斷升高。氣體溫度和軌道細節表明,這個X射線源的質量過於巨大,能量范圍又極其小,因此除了黑洞以外不可能是其他任何東西。類似的推理表明,遙遠的類星體——能輻射巨大能量的活動星系核——也是由其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提供能量的。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費婭爾·奧澤爾指出,沒有人能確定這些黑洞實際上就如理論物理學家所描繪的那樣。「我們到目前為止所取得的發現,很少能確定事件視界的存在,」她說,「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現在,通過多種觀察黑洞的方法,科學家們可以開始檢驗他們對黑洞的理解,尋找可能徹底改變物理學的新發現。「盡管這種可能性非常小,但如果我們能發現任何偏離廣義相對論預測的結果,那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卡羅爾說,「這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問題。」 對黑洞的觀測 科學家希望回答三個很具體的問題:我們觀測到的黑洞真的有事件視界嗎?它們真的像無毛定理說的那樣沒有其他特徵嗎?以及,它們會像克爾度規預測的那樣扭曲時空嗎? 也許回答這些問題最簡單的工具就是安德烈婭·蓋茲所開發的工具。自1995年以來,她和同事們一直在使用位於夏威夷的10米口徑凱克望遠鏡來追蹤人馬座A*(Sgr A*)周圍的恆星。人馬座A*是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一個極其明亮且緻密的無線電波源。1998年,他們觀測到這些恆星在高速運動,表明它們正圍繞一個質量約為太陽400萬倍的物體運行。由於人馬座A*在如此小的體積中容納了如此多的質量,按照廣義相對論的預測,它一定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也獨立追蹤了這些恆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並與安德烈婭·蓋茲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 這其中,大部分信息來自於一顆被蓋茲稱為S02的恆星(根策爾記為「S2」),它每16年圍繞人馬座A*旋轉一周,軌道是很扁的橢圓。正如水星繞太陽的軌道進動一樣,S02的軌道也應該具有這一現象。蓋茲及其同事試圖從極其復雜的數據中找出這一進動效應。「我們已經非常接近,」蓋茲說,「我們發現了一個信號,但仍在說服自己它是真實的。」2020年4月,根策爾團隊取得了一個重大發現:多年觀察表明,S02恆星的軌道並沒有保持靜止,而是緩慢發生着有規律的旋進——即「史瓦西進動」(Schwarzschild precession)——呈現出猶如玫瑰花結的運行軌跡。 如果運氣好的話,蓋茲和根策爾等研究者有望找到其他的異常現象,以最終確定超大質量黑洞的本質。黑洞的自旋應該會改變其附近恆星軌道的進動,而具體的改變方式可以由羅伊·克爾的數學描述來預測。克利福德·威爾說:「如果有恆星比已經觀察到的(黑洞附近)恆星距離更近——比如近10倍——那就可以檢驗克爾度規是否完全正確。」 恆星追蹤技術可能永遠無法探測到非常接近人馬座A*事件視界的地方。據估計,人馬座A*的直徑約為4400萬公里,只比水星最接近太陽的距離(4600萬公里)略短。相比之下,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結合了來自世界各地11台射電望遠鏡或陣列的數據,構成了一台龐大的虛擬望遠鏡,能對另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進行近距離觀察。這個位於室女A星系中的龐然大物擁有65億倍太陽質量。 在這張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合作項目拍攝的標志性圖像中,超大質量黑洞在周圍氣體的輝光中投射出一個黑色的圓形「陰影」 兩年前,EHT團隊發布了一張著名的黑洞影像圖片,看起來就像一個燃燒的馬戲團圓環,但實際上,圖像中蘊含的內容要復雜得多。明亮的光環來自高溫氣體,其包圍的黑色部分並不是黑洞本身;相反,這是前方氣體發出的光被黑洞的引力扭曲(引力透鏡效應)所投射出來的「陰影」。不過,陰影的邊緣並不是事件視界的邊界,而是超出了大約50%的距離;在這個距離范圍內,時空被扭曲到足以讓穿過的光繞着黑洞旋轉,既沒有逃逸也沒有落入黑洞。 即便如此,這幅圖像還是保留了與這個超大質量黑洞中心有關的線索。例如,光環的光譜可以揭示該物體是具有物理表面還是事件視界。費婭爾·奧澤爾解釋稱,撞擊到物理表面的物質會比滑入黑洞的物質發出更明亮的光(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還沒有發現光譜扭曲)。陰影的形狀也可以檢驗黑洞的經典圖像,即一個自旋黑洞的事件視界應該在赤道處凸出。然而,廣義相對論中的其他效應可能會抵消陰影的這一效應。「由於不同方向的擠壓被非常怪異地抵消了,陰影看起來仍然是圓形的,」奧澤爾說,「這就是為什麼陰影的形狀可以直接驗證無毛定理的原因。」 一些研究者質疑EHT能否以足夠的精度獲得黑洞圖像,以進行這些驗證。塞繆爾·格拉拉是亞利桑那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他懷疑EHT可能並沒有「看到」黑洞的陰影,而是從上往下俯瞰了圍繞着黑洞旋轉的圓盤狀氣體。如果是這樣的話,圖中央的黑點就僅僅是一場天體物理颶風的風眼。但奧澤爾表示,即使分辨率有限,EHT依然對驗證廣義相對論在黑洞周圍的未知概念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 相比之下,引力波傳遞的信息直接來自黑洞本身。當黑洞以一半光速螺旋形合並在一起時,這些時空漣漪就會不受阻礙地穿過普通物質。目前,在LIGO和Virgo已經探測到的黑洞合並事件中,黑洞的質量從太陽的3倍到86倍不等。 弗蘭克·歐姆是一位引力理論學家,同時也是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的LIGO團隊成員。他表示,通過這些合並事件,我們可以以多種方式探測黑洞。假設這些都是經典黑洞,研究人員就可以根據廣義相對論計算出合並產生的引力波啁啾信號是如何加速,如何達到峰值,又是如何減弱的。如果這些大質量天體實際上是更大的物質實體,那麼它們在靠近時就會相互扭曲,從而改變信號的峰值。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這樣的變化。 這種合並也產生了一個受擾動的黑洞,就像圖科斯基早期理論中所描述的那樣,而這就為驗證廣義相對論提供了另一個途徑。合並後的黑洞會出現短暫而強烈的振盪,呈現為一個主頻和多個較短的泛頻。根據無毛定理,這些頻率及其持續時間只取決於最終黑洞的質量和自旋。弗蘭克·歐姆說:「當你單獨分析每一種模式時,它們都必須指向相同的黑洞質量和自旋,否則就會出現問題。」 2019年9月,圖科斯基及其同事在一次信號特別強烈的合並事件中,找出了主頻和一個泛頻。對此弗蘭克·歐姆表示,如果實驗者能夠提高探測器的靈敏度,他們或許能發現兩到三個泛頻,從而足夠對無毛定理進行驗證。 未來的黑洞研究 未來的探測儀器可能會使這類驗證變得更容易。安德烈婭·蓋茲表示,正在智利和夏威夷建造的30米口徑光學望遠鏡將具有比現有儀器高80倍的分辨率,可以更仔細地觀察人馬座A*附近的區域,並可能探測到距離該黑洞更近的恆星。類似地,EHT的研究人員也在他們的網絡中加入了更多的射電望遠鏡陣列,這將使他們能更精確地拍攝室女A星系中心黑洞的圖像。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嘗試觀測人馬座A*並成像。 與此同時,引力波研究者已經着手開發下一代更靈敏的探測器,包括激光干涉儀空間天線(LISA),它將由三顆相隔數百萬公里的衛星組成,在太空中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尼古拉斯·尤尼斯表示,LISA探測器具有極高的探測靈敏度,將在21世紀30年代發射,它或許能在某個遙遠的星系中,發現一個普通的恆星質量黑洞螺旋式靠近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並最終與之合並的過程。 較小的黑洞可以作為某種精確的探測器,揭示一個更大黑洞周圍的時空扭曲是否完全如克爾度規的預測。尤尼斯指出,一個肯定的結果將鞏固廣義相對論對黑洞的預言,「但你必須等待LISA的進展」。 與此同時,黑洞在突然之間變得可以觀測的事實已經改變了引力物理學家的生活。廣義相對論和黑洞曾經只存在於思維實驗中,或者只能像圖科斯基那樣進行優雅而抽象的計算,現在卻突然成為基礎物理學中最熱門的領域。為了驗證廣義相對論,科學家們設計了需要投入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實驗。「我真切感覺到了這種轉變,」弗蘭克·歐姆說,「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圈子,但隨着引力波的探測,一切都改變了。」 來源:cnBeta

狗狗長20公斤腫瘤! 牠被拋棄後「仍然親近人類」:可愛笑容讓人心碎

怎麼忍心丟了牠!紐約新港灘(Newport Beach)的海邊出現了一隻黃金獵犬Henry。牠的身上長了一個比籃球還要大的腫瘤,主人將牠丟在這里。雖然牠受了很多委屈,但牠還是樂觀親人,願意對每一個人搖尾巴、露出笑容~ ▼Henry身上的腫瘤足足有20公斤重,這導致牠行動不變,連站起來都很麻煩。當地動物救援團體「Newport Beach Animal Control」接獲通報後立刻趕到現場,志工Valerie Schomburg看到狗狗的情況後很不捨:「腫瘤從牠的右腳延伸到肩膀,牠已經幾乎沒辦法走路了。」 ▼Henry看到人靠近,還是努力搖尾巴示好。牠無法行動,但求生欲滿滿,會大聲吠叫、親吻願意接近牠的人。獸醫檢查後發現Henry的腫瘤是惡性的,但幸好沒有擴散到其他地方。「Newport Beach Animal Control」籌款為牠治療,過程非常順利,腫瘤已經從Henry身上摘除了。 ▼摘除腫瘤後,Henry終於能自由活動。媒體報導牠的故事後,很多人都愛上了這隻樂觀可愛的狗狗,專門給牠送來零食和玩具。但動物救援團體還沒來得及幫牠找到新家,牠就離開了世界。Henry是在睡夢中平靜離開的,現在牠已經去當小天使了。 ▼救援Henry的過程: https://youtu.be/37fimBK7OfA Henry的離去讓人不捨,但至少牠離開前是快快樂樂的;據悉相關部門也找到了牠的前主人。那個狠心的人已經被起訴,案件正在審理過程中~ 來源:YouTube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新研究:SARS-CoV-2在從蝙蝠傳播到人類的過程中並沒有多大變化

新研究:SARS-CoV-2在從蝙蝠傳播到人類的過程中並沒有多大變化

據外媒報道,為了適應新的人類宿主,SARS-CoV-2需要改變多少?近日,由來自英國、美國和比利時的研究人員聯合展開的一項研究指出,自2019年12月以來及SARS-CoV-2大流行的前11個月,他們在數十萬個已測序的病毒基因組中觀察到的「重要」基因變化非常少。 研究中,該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David L Robertson教授、Sergei Pond教授將他們分析艾滋病毒和其他病毒數據的經驗轉化為SARS-CoV-2。其中Pond的先進分析框架HyPhy在梳理嵌入病毒基因組的進化特徵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悉,它建立在分子進化過程數十年的理論知識基礎上。 該研究的另一位首席作者Oscar MacLean則指出:「這並不意味着沒有變化發生,沒有進化意義的突變在數百萬次傳播事件中累積和『沖浪』,就像所有病毒一樣。」有些變化會產生效果,如Spike替代物D614G被發現可以增強傳播性、病毒生物學的某些其他微調散布在其基因組上。但總體而言,「中性」進化過程占主導地位。MacLean補充稱:「這種停滯可以歸因於人類對這種新病原體高度敏感的天性,人群免疫的壓力有限且缺乏遏制,從而讓導致指數增長使得幾乎所有病毒都是贏家。」 Pond指出:「令人驚訝的是,SARS-CoV-2從一開始就具有如此強的傳染性。通常情況下,跳到新的宿主物種的病毒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獲得跟SARS-CoV-2一樣的傳播能力,並且大多數病毒都無法通過這一階段使得死角溢出或局部爆發。」 研究人員通過研究SARS-CoV-2和相關sarbecovirus (SARS-CoV-2屬於蝙蝠和穿山甲病毒的病毒群)的突變過程發現了相當顯著的變化,但它們都是在SARS-CoV-2出現在人類之前。這意味着,許多冠狀病毒具有「通才」的特性且在宿主之間跳躍能力明顯,這為SARS-CoV-2注入了感染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即時能力,但這些特性可能在傳染給人類之前就已經在蝙蝠中得到進化了。 該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博士生Spyros Lytras補充稱:「有趣的是,蝙蝠病毒中的一種RmYN02具有一個有趣的基因組結構,由類似SARS-CoV-2的片段和類似蝙蝠病毒的片段組成。它的遺傳物質攜帶兩種截然不同的組成特徵,支持這種進化速度的變化發生在蝙蝠身上,而不需要中間動物物種。」 Robertson表示,SARS-CoV-2在2020年底進化速度加快並跟更嚴重的突變譜系有關,這一切跟人類人口免疫特徵發生變化有關。「在2020年底,這種病毒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了已有免疫力的宿主。這將選擇能避開某些主機響應的變體。再加上慢性病例在長期感染中逃避免疫,這些新的選擇壓力增加了重要病毒突變體的數量。」 值得注意的是,SARS-CoV-2仍是一種急性病毒,在絕大多數感染中被免疫應答清除。然而,跟2020年1月在所有現有疫苗中用於提高保護性免疫力的變體相比,它現在正在更快地發展。目前的疫苗將繼續對大多數流行的變種起作用,但時間越長,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數之間的差距越大,疫苗逃逸的機會就越大。Robertson說道:「第一場競賽是開發疫苗。現在的競爭是讓全球人口盡快接種疫苗。」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