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初中生

Tag: 初中生

PLUM《搖曳露營△》志摩凜初中生版1/7比例手辦開訂

PLUM根據《搖曳露營△ SEASON2》中的志摩凜製作的初中生版1/7比例手辦目前已經開訂了。本作再現了上初中時的志摩凜身穿校服背著書包走在放學路上的樣子。手辦預計將於2022年12月發售,售價22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080元。 來源:動漫之家

小時候的100萬和長大後的區別 大人的愛好很難滿足

大家有沒有覺得小時候和長大後對金錢數字的概念有所變化呢?最近日本推特就有網友聊起了這個話題,小時候看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6萬元)和長大後看100萬日元有什麼區別? 小時候總覺得有100萬日元就會成為富豪,買零食、玩具應有盡有。但是長大之後才發現,100萬日元連豪車、好音響甚至相機鏡頭都買不起,大人的愛好,區區100萬日元根本無法實現。 「小學生的我:『有100萬的話就可以盡情買玩具了!』 初中生的我:『有100萬的話就可以盡情買遊戲了!』 高中生的我:『有100萬的話就可以盡情買衣服了!』 大學生的我:『有100萬的話就可以買電腦了!』 剛出社會的我:『有100萬的話就可以去旅遊、買衣服、組電腦了!』 現在的我:『只有100萬也買不起音響啊。』」 日本推特網友們最近陸續發表自己在過去和現在對100萬日元的看法。 雖然通貨膨脹有影響,但大家看待錢的觀念變化,主要還是和每個年紀在乎的興趣與知識量有關。畢竟以前可能只會想著要買零食、玩具,長大以後則是會想要買車子、房子。 「拿去付車貸一下子就沒了……」 「以前100萬日元宛如夢寐以求的大錢。長大以後才發現……只不過是一瞬間就會花完的金額。」 「100萬日元連上學期學費都付不起。」 「100萬日元連新的輕型車都買不起。」 「帥哥我:『100萬日元可以課金16次保底!』」 「100萬日元光是一年的生活費就沒了!」 「小學生的我:『有100萬的話就可以盡情買玩具了!』 現在的我:『有100萬的話就可以盡情買玩具了!』」 「小學生的我:『有100萬日元的話要做什麼?』 ←當時的理想  現實→」 來源:遊民星空

流量至上、畸形價值觀……「飯圈」亂象如何治?

針對流量至上、「飯圈」亂象、違法失德等文娛領域出現的問題,中央宣傳部近日印發《關於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問題導向、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有效遏制行業不良傾向,廓清文娛領域風氣。 近年來,娛樂圈、「飯圈」亂象頻發,不僅對青少年群體造成了不良影響,更嚴重沖擊社會主流價值觀。「飯圈」是流量明星和粉絲組成的一個畸形生態圈,有些流量明星不斷挑戰倫理道德底線,甚至法律底線,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而不少粉絲群更是在偶像明星光鮮的外表下,失去了美醜、是非的判斷力,沖動消費泛濫,盲目跟風,漠視核心價值觀,「飯圈」亂象的治理成為一個緊迫問題。 「飯圈」亂象形成畸形價值觀,對青少年危害極大 「飯圈」已經高度組織化。過去粉絲的追星活動更多是個人行為,但網絡的興起給粉絲的組織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內部的科層化設置、專業化管理。粉絲社群進行「以愛為名」的「動員和規訓」,流行的說法是「要麼成為明星,要麼成為明星喜歡的人」,這具有相當的蠱惑力,某種程度上,有多隻「無形的手」對粉絲進行物質和精神的控制。 圍繞「飯圈」已經構建起一條產業鏈。據第三方調研機構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紅人經濟商業模式及趨勢研究報告》稱,2020年粉絲經濟關聯產業市場規模超過4.1萬億元。在這根「金融資本—偶像—粉絲—商業平台—娛樂經紀—營銷機構—廣告商—廠家」產業鏈條上,各個利益集團盤根錯節,流量明星被看成是「頭部資產」,原來粉絲行為的「情感化」「娛樂化」特徵變為「功利化」「物質化」,資本逐利性使得「飯圈」偏離文化產業的初衷,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提升文藝作品的品質上,反而利用粉絲應援來賺取高額利潤。 近些年,「飯圈」人員的構成呈現出低齡化態勢,「飯圈」文化對青年人的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粉絲應援成為未成年網民一種新的網上社交與休閒娛樂活動,這一動向尤其值得重視。被調查的所有學歷段中,初中生網民在網上進行粉絲應援活動的比例達到11%,高中生網民達10.3%,即使小學生網民也有5.6%。 考慮到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學生處於「三觀」逐漸形成階段,他們對於流行文化與社交網絡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和行為,還不具備足夠的辨識能力和免疫力,容易「三觀跟著五官走」。有的青少年對偶像的認知常被「光環效應」迷惑,當他對偶像崇拜的首選條件為「外貌」時,就會認為偶像的內在品質也完美。各類偶像養成類節目,還有刻意強調明星子女身份的節目使社會風氣變得浮躁,導致有些青少年不以追求知識、靠自身努力去實現理想,而是夢想著不勞而獲的「一夜成名」,幻想著像流量明星那樣一夜暴富,使其對於價值實現的途徑形成了畸形的認知和判斷。在這個圈層中,年輕人可能會被異化為「單向度的人」,他們陷入對偶像的偏執中,眼中只有非此即彼的單一價值觀念,有強烈的排他性,最容易發展成自戀和自私的人格類型,對家庭的穩定、社會的和諧都極為不利。 「飯圈」亂象背後,是資本逐利偶像經濟的脫韁失控 「飯圈」具有較強的群體化和邊界化特徵,它要真正形成先得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數量;二是動員能力。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這兩個問題得到解決。此前,也有影迷、歌迷等,但是因為大家分散在各地,更像是散兵游勇,信息不能第一時間得到分享,它的規模就受到一定限制。但網際網路分享信息的快速、即時性,一下子就把原先相互之間缺乏聯通的個體組織在一起,形成一個龐大的組織化、產業化的各類後援會、粉絲團、微博超話等。 「飯圈」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最初的一些選秀節目。隨著網際網路傳播的便利性,這些節目在提升關注度的同時,也為遠距離追星提供了便捷和通道。網際網路技術和網絡社會的形成,使追星行為的體系化、團隊化甚至職業化的轉變,在技術上得到了支持。 因為娛樂行業的特性,以及圍繞著行業的龐大群體,特別是「Z世代」消費群體的出現,短時間內湧入大量資本,一方面,被推到前台的製作方、平台合力推出大量選秀、養成類節目,樂此不疲地「造星」,瞄準人性的弱點,不惜以低俗、粗俗,甚至惡俗的方式博眼球;另一方面,平台、機構、粉絲組織合作,不時推出新「玩法」,粉絲被誘導「氪金」「刷數據」「打榜」,幻想著在精神和物質上與明星合體。 「飯圈」理性由追求功利的動機所驅使,具有典型的工具理性下的功利主義特徵。「飯圈」行動藉助理性達到自己需要的預期目的,粉絲們純粹從效果最大化角度考慮,導致漠視情感和精神價值。 自「倒奶投票」事件之後,偶像經濟過度依賴「飯圈」青少年、通過畸形「飯圈」互撕等手段收割大眾注意力資源紅利的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暴露,選秀節目被管控。但是,資本操弄的偶像經濟裹挾「飯圈」青少年、肆意收割注意力經濟紅利,甚至不斷越出道德法律紅線的問題,卻遲遲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飯圈」粉絲是以青少年為主體,「飯圈」亂象表面上看是大量青少年追星行為造成的,實際上是受人引導而實施的「從眾」行為,究其根源,是資本逐利偶像經濟的脫韁失控。 流量為王的時代,粉絲以為是在表達自己的喜愛、寄託甚至信仰,卻不曾想到,已經在流量的漩渦中,不知不覺淪為了一顆一顆的棋子,被幕後的資本力量所利用和操縱、異化,在一種法不責眾的心理支配下,做出宣洩原始本能沖動的行為,導致時代審美風尚、價值觀與向真、向善、向美漸行漸遠! 整治的並不是粉絲,而是「飯圈」背後的畸形產業鏈 要徹底解決「飯圈」亂象,不是哪一方可以單獨完成,需要「五力共治」,即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平台企業的約束力、明星和製片方的自律力、粉絲的自製力和評論家的批判力。既要靠監管部門的強力監管,也要靠生產、消費兩端切實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生衝突時,能夠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還要依靠文藝評論家正本清源的作用,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才能祛病除根。 (供圖:杭州市紀委監委) 監管方提升監管力。日前,有關部門為整治不良粉絲文化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包括清理負面有害信息、處置違規帳號、關閉問題群組、解散不良話題、攔截下架涉嫌集資引流的小程序、專項排查整治網絡綜藝節目,對直接暴露的問題進行定點處理,效果明顯。接下來,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建設,另一方面,「堵」和「疏」應有效結合、因勢利導,探索出粉絲與偶像良性互動的引導機制,讓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平台要切實履行監看責任和管理責任,更要約束自身的行為,不提供滋生不良傾向的土壤。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社交平台管理策略要及時調整和優化,對明星榜單、群圈打榜等重點環節進行管理,不開發、不應用任何有可能助長非理性消費、污濁社會風氣、弄虛作假的軟體。 明星和製片方都要先講藝德,再講藝能。加強明星作為公眾人物的「自律意識」和底線思維,摒棄「娛樂至上」的理念,把精力放在製作優質的文藝作品上,通過文藝精品來塑造明星形象和社會聲譽。突出文娛產品的「文化主導」,抵制過度娛樂化、低俗化等價值導向有明顯偏差的節目。 粉絲要有自製力,不做盲目的參與者。偶像崇拜如果進入到「沉迷」狀態,陷入無原則、無底線的追隨中,這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疾病,需要警惕。粉絲情感認同一定要有一個邊界,不能被「喜歡你,沒道理」這類廣告詞所迷惑,而是要多角度看待自己的崇拜對象,塑造健全的、有包容性的價值觀,做出某些舉動前要理性地思考它的後果。 評論工作者要發揮「啄木鳥」的「治蟲」功能,對出現的問題要剖析它的深層次原因,分析它可能產生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批評是文藝創作的一面鏡子、一劑良藥,是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文藝批評的任務是澆花和鋤草,澆花是正面的引導和幫助,鋤草是要清除那些不良傾向和有害物質。 整頓「飯圈」,並不是整頓粉絲,而是「飯圈」背後的產業鏈,明星要自律,平台要盡職,粉絲要理性,社會要參與,法律要出手。 某些現象的出現只不過是大江東流時夾帶著的泥沙,但如果不加以糾正,就會使負面的聲音掩蓋真正的「好聲音」,帶壞社會風氣。只有標本兼治,才能營造一個健康、良好、清朗的生態環境,才能使神聖的精神文化和高尚的人格操守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陸紹陽 作者系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會長、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來源:cnBeta

14歲初中生考進清華成最小本科生 不考試直達博士

9月2日,清華大學2021級本科新生報到,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4歲,成為最小的本科生。 這個天才少年名叫程大拙,是來自深圳耀華實驗學校的一名初中生,通過丘成桐數學領軍計劃被錄取到清華大學求真書院。 直接進入清華的他,將免除中考、高考、碩士生考試、博士生考試!+ 深圳耀華實驗學校物理競賽教練王超老師表示,程大拙思維特別敏捷,學習能力特別強,一張本需要一個小時的物理試卷,20分鍾左右就能完成。 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的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每年面向全球招收不超過100名優秀中學生,今年首次啟動,將以3+2+3的本博貫通模式,為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培養領軍人才。 為保障該計劃開展,清華大學於2021年3月成立求真書院,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親自擔任院長。 來源:遊民星空

研究發現有充分的理由限制青少年每天只玩一小時遊戲

據媒體報導,盡管各種小工具的家長控制應用程式已變得普遍和容易獲得,但對兒童或青少年應該在數字世界中花費多少時間仍有爭議。羅格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提供了一個答案,至少當涉及到青少年時:在上學的日子里,每天不超過一個小時,除非你想讓他們的教育表現面臨風險。 研究結果來自該大學的賭博研究中心,該中心發現,與那些上網時間少於一小時的同齡人相比,每天花超過一小時上網或為娛樂目的玩電子遊戲的年輕青少年更有可能出現較差的考試成績和較低的成績。 當然,網際網路可以作為教育和娛樂活動的絕佳門戶。在線資源仍然是獲取材料和與同齡人聯系的重要工具。然而,根據這項研究,在上學期間使用社交媒體、視頻遊戲和其他網際網路門戶的娛樂活動可能會對一個人的學習成績產生負面影響。 該數據涉及約10000名初中生,他們被作為中國教育小組調查的一部分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每天使用這些設備玩遊戲或上網等四小時或更長時間的青少年,逃學的可能性也大四倍。然而,在上學期間適度使用--意味著每天少於一小時--被發現導致上學期間的無聊程度降低。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對網際網路和視頻遊戲的娛樂性使用需要如此限制,研究指出,周末上網的時間可以增加到每天四個小時。 來源:cnBeta

看完B站《後浪》2.0 我感覺被955個初中生給懟了

今天一睡醒,差評君被一個視頻刷屏了。它叫《我不想做這樣的人》,是 B 站在青年節前後主動發聲的二番戰。這次,視頻里不見了大人和明星,換成了兩個初中生模樣的少年,對著鏡頭訴說他們以後不想活成的模樣。比如,他不想做一個油膩的人。 他不想做一個流水線上製造出來的人,或者渾身帶刺,喜歡抱怨的人,等等。 內容尖銳,直指當下社會矛盾,隨著視頻熱度節節攀升,差評君也開始擔心阿 B 這次會不會又翻車。 果不其然,視頻發布沒多久,就引起了網友們瘋狂討論,有人贊同這些觀點,甚至很多官媒都下場表示支持: 反對的聲音也開始涌現,其中最多人秉持的觀點是:這些話,不像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能說得出來的。 但看到 B 站後續放出的日記徵稿後,差評君想說,是網友們太小看這屆初中生了。 有的孩子不想過上把每一個明天都過成昨天的 「 復制粘貼 」 人生。 有的小朋友還出現了錯別字,把 「 槓 」 寫成了 「 扛 」 ,說自己不想成為 「 扛精 」,把這個世界變成只有黑白兩種顏色。 有的孩子不想成為 「 鍵盤俠 」,對於一件事情未知全貌就肆意評價。 有的孩子想要拒絕 「 碌碌無為 」,堅信自己所熱愛的事,並且堅信自己不會成為碌碌無為的人。 不過,視頻的內容雖然是真實想法,但差評君又在評論區里看到了第二種聲音: 幼稚。 有人覺得這群孩子未當家不知柴米貴,還沒有經歷社會毒打,現在說的話,十年後會成為笑話。 甚至有人拿自己的例子,苦口婆心地勸誡起那群孩子,言外之意: 若不是為了生活,你以為我就喜歡油膩嗎?難道我就甘於平凡嗎? 看了這些評論,差評君陷入了沉思,我無意評論對錯是非,只想基於爭議,用今天這篇文章和大家好好聊聊。 從 2020 年開始,大概是因為疫情的關系吧,網上開始洋溢一種消極的氛圍。 從當時的熱詞 「 打工人 」,到現在興起的 「 躺平學 」,就可以見得。 躺平學的核心目的是主動放棄內卷,退出競爭,在這個社會中,找到一個角落,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 「 躺著 」,丟掉曾經的 「 雄心壯志 」,不再奮鬥。 為此甚至有人將其作為一門課題進行研究,怎麼躺、用什麼姿勢躺,都是學問。 差評君的理解是,面對來自學習、工作的重壓,很多人第一次覺醒了:哦,原來我們只是一個打工的,無力改變現狀,躺平好了。 面對復雜多元、階級躍升困難的社會,躺平自然是一種選擇,這並沒有錯。 但已經選擇躺平的人,用已經 「 躺平了 」 的心態和視角,去教育那些還抱有幻想的年輕人,認為這些他們眼高手低,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這讓我想到了去年 B 站的《 後浪 》視頻,它在當時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很多人不喜歡《後浪》,是因為它帶有一種前輩式的教育口吻,但看了很多人對那些日記的批評,差評君發現好像每代人都不能免俗。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70 後當時覺得 80 後是垮掉的一代;80 後覺得 90 後是自私的一代。 甚至在各種媒體上至今還會偶爾看到這種刻板印象的存在。 如今,我們這些網際網路上的 「 老後浪 」 們看待這些新的年輕人同樣如此。 「老人」們總是以過來人的視角告訴你:你們還不懂大人的世界,不懂職場、不懂政治,不懂家庭、不懂責任。 走入社會,就會發現自己言論的可笑,自覺躺平。 但是,歷史的車輪,不就是在由一群不願躺平,並且永遠不願躺平的人推動嗎? 最近《覺醒年代》很火,差評君覺得這部劇里很多閃閃發光的人物,完全可以印證這一點。 那是 1915 年的中國,中國剛剛簽下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內憂外患,民智未開,面對被槍斃的革命者,底層民眾麻木不仁,爭搶人血饅頭。 如果說現在盛行躺平學,那當時的人恐怕就得鑽研 「 等死學 」 了。 但李大釗不想成為等死的人,他在陳獨秀的影響下回國參與辦《 新青年 》,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一生硬剛軍閥。 胡適說你這玩意救不了中國,軍閥給他寄來子彈。 38 歲那年,他被軍閥連續絞了 40 分鍾英勇就義,並沒有躺平。 除了李大釗,還有大家熟知的魯迅。 其實當時魯迅本來都覺得中國人無可救藥了,他把中國比喻成一間鐵屋,大聲疾呼,就算是喚醒幾個人,也沒有用。 但是他的好友錢玄同點醒了他:「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絕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後來,魯迅寫下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狂人日記 》,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投身啟蒙中國人思想的戰鬥中。 說到這,你可能會覺得,魯迅、李大釗們都是偉人,現在的孩子何德何能與之相比? 可是,他們在功成名就之前,不也和視頻中的孩子們一樣,在外人看來只是一個 「 不服氣 」 的年輕人嗎? 相較之下,這一代年輕人從小就接觸網際網路,對於各種信息的接收遠比以前要多,要雜。 面對如此大量的信息處理,讓他們對於網絡和社會的思考更加提前,自然也會有更多的觀點和想法。 同時,在網際網路時代,他們有著更多用來表達自己觀點的渠道與方法,這些年輕人的聲音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聽見,也引發了更多衝突。 他不想成為沒有同情心的人; 他不想成為不講義氣的人; 他不想成為沒有教養的人; 他不想成為一個半途而廢的人。。。 曾經代表了 「 網際網路主流話語權 」 的 「 老後浪 」 們,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戰,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想要拒絕這種聲音的存在。 差評君相信大多數人對這些孩子們的提醒是出於善意,可如果這些年輕人們真的因此沉默下去,如果連心中 「 想成為 」 的樣子都沒有 —— 會讓世界更好嗎? 畢竟,哪怕在十個孩子里,有九個孩子最終選擇了 「 躺平 」,可仍然有一個孩子選擇 「 站著 」,那對於這個社會來說,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就像魯迅說的那樣: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 來源:cnBeta

最近玩知乎看到這樣一條問題,初中生談戀愛不影響學習該怎麼做

我相信很多人回答這個問題都是向好的方面回答,因為我自己也回答了。通過里面的一些回答,我知道很多人都是想勸這個孩子不要早戀。 早戀會影響身邊不止一個人,由早戀的男生和女生為起點,他們身邊的朋友,同學都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影響。雖然沒有證明可以說明學生早戀會對學習有影響,但是早戀真的是不好的。 如果早戀情況已經開始那麼就和早戀對象多溝通以後想考取的高中,如果你們真的情投意合一定想和高中再續前緣,那就提前做好考高中的規劃。 不要過多地糾結對方還喜不喜歡自己,或者自己還喜歡喜歡對方,如果有這種糾結那就立馬分手或者換對象。你談得足夠多,你的心就足夠大,接觸得越多你會越淡定。 能做好前三點,就把你和早戀對象的關係儘量隱蔽起來,不要弄得人盡皆知。不要給別人八卦的機會,作為初中生很多人會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又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這里請注意請特別不要讓你的父母知道,那樣只會讓老師和家長聯合起來對付你,甚至帶有色眼鏡看待你。會影響你早戀的進度,加快你分手的步伐,最後讓你早戀沒對象,學習沒動力。所以一定要學會隱藏自己。 有人說談戀愛一定影響學習,那就是純屬扯淡,先不說大道理,初中生兩個成績的好的在一起往往會激發在學習上讓對方崇拜的心理,只能更過更好的成績讓對方吸引。而成績不好的兩個人談戀愛,也不必在乎本來就不好的成績了,更別談影響學習了。 來源:kknews最近玩知乎看到這樣一條問題,初中生談戀愛不影響學習該怎麼做

初中生「標準身高表」出爐,起碼要到這個數,達標學生卻寥寥無幾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一般來說,寶媽們坐一塊的談話永遠離不開的幾個話題,就是比老公,比婆婆,比孩子,比工作。其中孩子是寶媽們永遠都不會繞過的主要談論點。 孩子的身高體重,甚至就連孩子上的幼兒園都成了寶媽們頻繁比較的對象。其中身高作為孩子們之間最直觀的區別,成為寶媽們最常比較的對象。 初中生「標準身高表」出爐,最起碼要到這個數,達標學生卻寥寥無幾 前段時間網上公布了初中生的「標準身高表」根據現在的標準身高表不難看出: 初中男生標準的身高在151.9CM—169.8CM之間,而初中女生的標準身高在152.4CM—159.8CM之間。 總體來看,12歲的女生要比男生要高,因為女生在心理和身體發育方面要比男生早熟很多。再加上孩子們長高的黃金期就在初中階段,家長要想孩子能最後長出高個子,首先要做好孩子的營養搭配。 尤其是女孩子,女生在高中或者大學身高生長的就比較緩慢了,而男生可能在大學的時候還會再長一點。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想孩子身高被落下太多,就一定要抓住初中這個關鍵階段。 家長都想知道孩子怎麼才能長高?專家:做好「兩因素三必要」很關鍵 【因素一】:基因因素 先天的基因是孩子們身高高度至關重要決定性因素。很多事情天賦總比努力重要,那麼身高也一樣。 一般來說,父母身高的基因,影響著下一代的基因。只要父母的身高不低,那麼孩子的個子也不會低到哪去。 有調查表明,男生的身高取決於媽媽這邊的基因,相反,女孩的身高取決於父親這邊的基因。要是看孩子能長多高,就看她的父母身高,不出意外就沒差了。 【因素二】: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後天發展。基因很重要,但也不排除基因突變的原因。來看看哪些環境因素對身高的影響比較重要。 【一必要】:飲食均衡 多吃蝦、魚、雞蛋、肉等高蛋白的食物,也要適量的搭配綠色的蔬菜,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多吃鈣片,奶等含鈣豐富的食品,豐富的鈣能夠促進骨骼合成,對骨頭的生長非常有幫助。 【二必要】:充足的睡眠 在小孩子成長的階段,充足的睡眠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在晚上十點以後,身體里各個「零件」需要休息和調節。並且生長激素也在此階段分泌,在睡眠狀態下分泌達到最高峰,如果此時孩子還沒有睡覺,在吃飯或者在玩耍,會導致激素分泌缺失或者不足。那麼也會導致孩子們的成長發育。 【三必要】:適當的運動 在孩子成長階段,家長可以讓孩子參加籃球、游泳、跑步、跳高、瑜伽等項目興趣班,這幾項運動中,都有達到身體拉伸,跳高的效果。 同時睡覺前可以適當地跟孩子一起做一些簡單拉伸的瑜伽動作,可以放鬆身體靜心凝神。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組織對骨骼的刺激,促進骨細胞的增長,以便達到長高的效果。 《論語》中說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的行為決定孩子們的行為。所以以上幾點,家長可以陪孩子們一起做。同時達到成長階段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教育目的。 需要家長們注意的是,現在有些商家抓住了家長們的痛點,總是會藉助一些藥物宣傳來試圖達到讓寶媽們下單購買的效果。而事實證明,這些藥物大多沒什麼太大的作用。 家長們要採取科學的方法來為寶寶的長高助力,避免上了不良商家的當 。 育兒寄語 孩子們,你們的學習故為重要,手機也十分充滿誘惑力。但是在成長階段,身體發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請放下手機,抽時間去操場上跑兩圈,在家里可以在瑜伽墊上適當的做拉伸運動。可以泡在健身房,泳游館。不要把長高的黃金時刻浪費在手機上!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來源:kknews初中生「標準身高表」出爐,起碼要到這個數,達標學生卻寥寥無幾

日本人過年,把門符當春聯

日本人過年過的是元旦新年。在中國,過年時都會在門口貼春聯,掛燈籠。在日本沒有春聯,掛稻草、稻穗、松枝做的門符,稱「歲德神」,據說掛後神仙路過會稍作停留,送上祝福。 日本公司和政府辦公樓門口在過年時擺放的則是用毛竹、松枝、梅花做成的門松。日本人說,這是從中國傳過來的松竹梅「歲寒三友」。這三種植物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傳到日本後又加上吉祥的意義。江戶時代,門松還被注入迎接財神降臨的含義,是日本企業新年必定擺放的吉祥之物。 日本人在過年時,在客廳里要供一種鏡餅祭祀神仙,其實就是寶塔形的年糕團。銅鏡是古代日本人三大貴重生活用品之一,因此用仿銅鏡形狀的鏡餅來祭神。鏡餅供奉必須在12月28日開始,因為「8」在日語里和發財的發讀音相近,而且鏡餅外形也是兩個圓餅疊成8字形,討個吉利。而「9」在日語里發音和「苦」相同,所以決不能在29日供奉。如果12月30日或31日才開始供奉,在日本叫「一夜餅」,被認為是對灶神不敬。到了1月11日,鏡餅要敲碎做成羹,全家一起品嘗。 12月31日在日本叫「大晦日」。這一天,大家在中午就把過年的準備工作做完,到傍晚時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蕎麥麵,稱為「年越蕎麥」,這和我們中國大年三十北方吃餃子、南方吃年糕湯圓有點相似。那為什麼要吃蕎麥麵呢?一是蕎麥麵又細又長,象徵長壽;二是蕎麥麵容易切斷,象徵與即將過去的一年中遭遇的不愉快一刀兩斷。失戀的年輕人一定要在除夕之夜吃蕎麥麵,與舊戀人徹底說再見。 日本的新年,家家戶戶還吃一種「御節料理」,也叫「正月料理」,這是為恭迎灶神,也是為新年祈福的菜餚,選用的材料寄託了對家人健康、家庭幸福及子孫興旺的美好祈願,其中有幾樣是必須要的,一個是紅蘿蔔絲,寓意喜事降臨;一個是海帶卷,寓意歡樂愉快;還要有黑豆,寓意勤勞工作;還有鯡魚籽,寓意子孫繁榮。有了這種「正月料理」,辛苦操持家務的主婦們在新年里得以從繁重的家務中解脫出來。浙江也有類似習俗,大年初一不動刀,讓母親休息一天。 日本新年也要給壓歲錢,稱為「御年玉」,長輩要給自己的子女、也要給親戚的孩子發,高中生一般給5000日元(1日元約合0.062元人民幣)。初中生給3000日元,小學生給2000日元。日本家長一般比較尊重孩子,很少有代為保管或沒收的,壓歲錢任孩子自己支配。 日本人過新年還有一件事必須做,那就是親筆寫賀年卡寄給朋友。他們認為,電腦的字是冰的,手寫的字是溫暖的,分量不一樣。從12月中旬開始,日本人就忙著寫賀年卡,寥寥數語吉祥話,禮輕情意重,少的人寫上一百來張,多的人要寫四五百張。每逢過年,日本最忙的人就是郵遞員了。從1月1日凌晨開始,郵局都是全員加班,力爭在上午8點前將所有賀年卡送到千家萬戶。 新年之際,中國人放鞭炮,日本人則去寺院聽新年鐘聲等。敬天為先,在日本新年文化中根深蒂固。 *本文摘選自《環球人物》,分享內容僅限閱讀推廣與輔助購買決策,資源版權屬於原出版機構,喜歡雜誌的朋友,可以在雜誌鋪訂閱哦! 來源:kknews日本人過年,把門符當春聯

失眠問題成「流行病」,睡不好覺危害大

很多人都不把睡覺當回事,其實睡不好,危害很大。 長期睡不好,可使人脾氣暴躁、情緒低落、頭痛、體重增加、視物模糊、反應遲緩、學習與工作能力下降、健忘、腸胃出問題、做事總出錯、車禍風險高、易得病,甚至可增加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和死亡的風險。 「睡眠不是關機,而是機體在啟動另一種生理調節機制。」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所長賈福軍教授指出,比如像大腦,需要在深睡時排泄「垃圾」廢物,所以睡少了認知等大腦功能自然就差,其他系統也一樣。他支招怎麼理解和應對睡眠問題。 良好睡眠 不一定要睡夠8小時 「每天睡夠8小時」幾乎成了共識,但其實沒有這麼機械化的標準。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倡,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成人平均每日的睡眠時間7~8小時。 但在賈福軍看來,不提倡每個人都套用這一睡眠時長,還要因人而異,更可行的是看一夜睡眠起床後是否精力恢復,精神爽利。有的成年人每晚睡5~6小時就感覺良好,有人則睡10小時才身體酣暢。 一些精英人群說自己睡3~4小時就夠了,更可能是他們習慣了,睡眠質量高,平均睡眠深度夠,睡眠時長需求就短。 優質睡眠,首先是自己睡得滿意,入睡快,即上床30分鐘內入睡;不易驚醒,偶爾醒了20分鐘能重新入睡;睡夢不清晰,醒來容易忘;最關鍵是第二天不疲勞、不打瞌睡,工作或學習質量高。 要不要睡午覺? 用作補覺會得不償失 很多人習慣吃完午飯睡一覺,解決「飯氣攻心」和下午精力不足問題。在賈福軍看來,如果有失眠問題的,午睡還是能不睡就不睡。 人的生理機制就是日落而息,晚上睡覺,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總是玩樂或加班到後半夜才睡,是違反生理節奏的。 凌晨1時才睡,睡到9時起床,看似睡夠8小時,但深睡少,淺睡多,夢也多,睡眠質量不好。這種睡眠延遲,往往需要午覺補眠。但一睡午覺,晚上又遲睡,形成惡性循環,長期下來就扭曲了生理節律。所以對於午覺,如果晚上沒睡好,或者是失眠患者,是不主張午睡的,這樣才能保全晚上的睡眠驅動力,回歸正常節律。 如果無失眠,只是偶爾前一晚睡少了或者夜班,要面對下午緊張的學習、高強度工作,睡午覺沒問題,但也不主張超過30分鐘。這是因為深睡週期是90分鐘,如果睡久了,從深睡里喚醒,人處於神經抑制狀態,會更加的筋疲力盡。 賈福軍特別不主張學生晚睡+午睡的模式。之所以強調晚上11時前睡覺,是因為晚上11時至凌晨1時,是生長素分泌的高峰,「一般個子高的孩子都是睡得早的」,為了寫作業每晚熬過11時,再以午睡來補覺,是真正的得不償失。 白天瞌睡 能不睡就不睡 白天里,失眠患者、老人是最容易打瞌睡的人群,專家將之稱為「片段睡眠」,要不得。 很多老人覺得「人老覺少」很正常,事實上不少醫生也覺得老人每天睡5~6小時就可以了。在賈福軍看來,健康老人也是需要8小時睡眠的,覺少是衰老的表現。因為一晚只睡5~6小時,很多老人像失眠患者一樣,白天一來瞌睡就去睡,一瞌睡就是20分鐘甚至2小時,結果就是持續打破睡眠生理節律——晚上睡覺總是覺醒,或者很早就醒了再也睡不著。 因此,賈福軍建議,失眠者、老人,要捨得壓縮睡眠時間,提高睡眠效率,回歸正常生理節律,連續睡4小時也比斷斷續續睡6小時好。如果睡眠調節能力下降了,建議可白天多運動,瞌睡來了,做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撐過去,能不睡就不睡;年輕人可喝咖啡提神,但要以不影響夜間睡眠為好。 資料來源據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 來源:kknews失眠問題成「流行病」,睡不好覺危害大

關於重寫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的想法

從今天起我會陸續把剛寫的C語言程序設計所有內容發上來,供有需要的同學學習,如果能為初學者提供一點幫助,我會很高興。 重新一個字一個字地完成本教程,確實花了我整個寒假的時間,基本三天左右寫一個章節。所以本教程完全是個人原創,本教程以開源的形式共享,後面會根據學習者的建議進行修改,任何複製、粘貼作為其它用途的行為是被禁止的。由於時間緊,錯漏在所難免,歡迎大家指出所有錯誤。無論是文字錯誤、學理錯誤等我都會虛心接受並改正。 為什麼網上有那麼多有關C語言的文章和視頻了我還要再寫,會不會有重複造輪子的嫌疑?我也有這個擔憂。實際上我在20多年前就有寫出自己的C語言教材的想法了,但是看了不少國外的教材後覺得真是沒有必要再寫,無非浪費紙張罷了。於是重寫C語言教程的想法早已作罷。現在重新寫此教程,是因為30多年來我給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上過這門課,學生們接受能力和學習進度各不相同,因此決定按照地方本科高校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來寫,不考慮概念和定義100%準確,只考慮學生能否更快地理解和接受。除此以外,教程還有以下特點: 一是文字內容儘量控制在20萬字以下,學習者全部看完本教程大概要花1000分鐘左右,如果每天拿出4個小時學習,一個星期可以看完。 二是注重程序的思考過程和思考方法,語言的語法本身很簡單,但是如何使用,使用場景可能對初學者很重要,所以希望通過給學習者建立一些簡單程序設計框架和模型,讓學習者自己編程時找到下手的地方。 三是儘量口語化,就像在課堂上講課一樣,讓地方高校學生能夠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而不是被生僻的概念嚇住不敢進行下去。 本教程定位為地方二本院校學生、初中生或小學生愛好學習編程者。重點大學學生建議主動繞過,還是以學習譚浩強老先生的教材為主! 來源:kknews關於重寫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的想法

「推薦」適合初中生看的10部勵志電影

前言:很多人都認為勵志是雞湯,或許把「勵志」狹隘化了。勵志電影在某些情況下能夠給人勇氣和力量,帶著這份勇氣繼續在人世間前行。初中的孩子世界觀、價值觀都在形成之中,在這個階段讓他們吸收「正能量」,去感受世界的真善美,當然也要明天這個世界還有假醜惡,這樣才能夠獨自闖蕩人世間。下面這10部電影,推薦給世界觀正在形成的孩子們: 1.《天堂電影院》 導演: 朱塞佩·托納多雷 編劇: 朱塞佩·托納多雷 / 瓦娜·波利 / 理察·埃帕卡 主演: 菲利普·努瓦雷 / 雅克·貝漢 / 馬克·萊昂納蒂 語言: 義大利語 上映日期: 1988-11-17 片長: 155分鐘 【推薦理由】:這部經典的電影講述一個在小城鎮里熱愛電影的孩子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這部電影能夠讓孩子們理解愛是什麼,走出小城鎮去更廣闊的天地意味著什麼。 2.《小鞋子》 導演: 馬基德·馬基迪 編劇: 馬基德·馬基迪 主演: 法拉赫阿米爾·哈什米安 / 默罕默德·阿米爾·納吉 語言: 波斯語 上映日期: 1997-02(伊朗) 片長: 89分鐘 【推薦理由】:這部電影講述一個貧窮的小男孩想方設法為妹妹尋找一雙鞋子的故事。雖然哥哥和妹妹家庭困窮,但是他們卻能夠在相互關愛,相互扶持中度過童年。這里重點展示哥哥的擔當和勇敢,他在長跑比賽中拼盡全力要為妹妹贏得一雙鞋子。 3、《放牛班的春天》 導演: 克里斯托夫·巴拉蒂 編劇:...

一個初中生跳舞視頻成為了大型勸學現場

正 道 的 光 不得不說,二次元社區是個充滿未知,又經常能夠創造奇跡的地方——你永遠無法想象常人眼里再普通不過的一言一行,在那里浸泡一陣後,會以怎樣的角度和姿勢爆發出多大的能量。 比如下面這位。 2020年12月5日,UP主@Q某人不是呆某人在B站發佈了她的第一個視頻,標題為:【書記舞】論初中生有多呆。 視頻全長1分30秒,內容顧名思義,是人氣作品《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ED中藤原千花的書記舞翻跳。 原作出處大概是這樣 客觀來說上,這是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作品:相同題材在B站去年已經屠過版,命題不算新穎;翻跳水平由於年齡技巧受限,放在藏龍臥虎的舞蹈區里也不夠拔尖。 但考慮到這是一名純新人的出道作,視頻發佈後還是收獲了不少關注,期間有許多友愛的老父親幫忙點贊轉發,在評論區下方用文字釋放着善意與鼓勵——對於還是初中生的UP來說,這其實已經是個不錯的開局。 按照正常的內容傳播規律,故事到此差不多就應該告一段落了。然而視頻上傳後的第二天,一位老哥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切。 為了拯救迷途二次元少女(也許),他在評論區正氣凜然地寫下萬惡之源: 「小妹妹不要在網上曬自己,要多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才是正事,讓哥哥來考考你一個**問題」想法天馬行空,畫風結合背景謎之喜感,結果毫無疑問——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天過後,視頻下方的評論區便開始歪樓,畫風驟變。越來越多網友開始採用這一句式給UP主出題,玩得不亦樂乎。 有考物理的: 考英語的: 有吐槽一眾網友提問超綱沒良心,反手就給人家安排C語言的。 也有一看就知道不是那麼正經的。 爐石斬殺 盲文 象棋 涉獵之廣,陣仗之大,沒一會功夫就將UP主本人嚇得夠嗆,乖乖回去學習。 至此目的算是達到了,但這場狂歡還未停止。由於在這個過程中經常能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處於管挖不管埋的狀態,一些學霸紛紛嘗試在評論區予以解答。 後來參與其中的網友逐漸上頭,評論區便乾脆成為了B站最為活躍的知識學習板塊,出題、答題者比比皆是,視頻播放量也一路水漲船高。在巨大的流量加持下,各大院校的B站官號紛紛下場整活,宛如置身於招生活動現場。 截至目前,視頻播放量已經達到833萬,並且還在向上攀升。UP主僅有一個視頻的賬號也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收獲了12萬粉絲。 而對身為初中生的UP本人來說,一切的突然到來顯然讓她有些受寵若驚。 25日聖誕節那天,她特地發佈動態,一板一眼地對網友們關注的問題逐條解答。可以看出小姑娘正在嘗試以一名UP的身份開始要求自己,並且想要盡可能地回應「粉絲」們的期待。 只不過B站老哥們似乎並不領情: 來源:遊研社

「麗江身邊事」驚險!中學生玩鬧,刀子刺破腎臟大出血,是切除還是保留?

「謝謝醫生,孩子的腎臟能保留儘量保住,小小年紀如果切除腎臟,我們不甘心呢」。10月30日傍晚時分,在胸泌尿外科辦公室里,患者家屬對著放射科周斌、楊揚醫生不停的道謝著...... 小寶,男,14歲,初中生,在學校與夥伴玩耍時,被水果刀不小心刺傷腰部,傷及腎臟致體內積血、體外滲血。在當地醫院做簡單處理後轉至我院。 一、多根腎動脈出血,不止血將危及生命 收住院後,普胸泌尿外科給予患者相關對症處理。 經過幾天的治療,引流袋內仍有暗紅色血液流出,在徵得家屬同意後,胸泌尿外科醫生決定擬行左腎探查及左腎修補術。 探查過程中發現出血不止的原因是傷及多根腎動脈了,如果不把血管堵住一直出血會危及生命,現在的辦法是要麼切除腎臟,要麼堵住損傷出血的腎動脈然後保住孩子的腎臟。 複查CT顯示,腎臟破口處還是有血液滲出。10月30日下午,胸泌尿外科醫生聯繫到放射科做介入栓塞手術的周斌醫生。 迅速對病情做出術前評估,與患者家屬溝通,決定晚上22:00擬行放射介入「左腎動脈DSA+TAE術」(造影栓塞術)。 二、放射介入栓塞手術成功,孩子的腎臟保住。 大地已經沉睡,迎面吹來陣陣冷風,夜幕下的麗醫是寂靜無聲的,在胸泌尿科醫生、放射科周斌和楊揚醫生的一路陪同下,小患者被送進了導管室。 一切都有條不紊進行著,為了緩解小患者的緊張情緒,醫護人員們還為小患者開起起了科普小課堂,正在辦公室加班寫報告的楊主任知道今晚要做造影栓塞術,也前來助陣。 深秋的寒風從窗外呼嘯而過,導管室里兩個科室的人卻暖意融融。 手術開始了,今天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將腎臟中下極損傷到的三根血管堵住。 手術進行到一半,兩根血管順利栓塞完成,其餘一根靶動脈血管由於太纖細,多次試栓後還有滲血表現。經得家屬同意後,換用微導管進行,最後滲血的纖細血管也牢牢被栓住了。 23:00整,最後造影顯示,腎臟無出血、滲血情況,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放射介入栓塞手術成功,孩子的腎臟算是成功保住。 三、「新技術、新項目」關鍵時候發揮大用處! 「DSA+TAE術」(造影栓塞術),簡單通俗的講就是經腎動脈將填塞材料送至損失的腎動脈口堵住出血部位,這是一種無創手術,而且栓塞材料用的明膠海綿也是無害的。將明膠海綿栓塞顆粒放進去大約兩個周左右明膠海綿就會自動消解,而且只是暫時堵住了損傷出血的那根動脈,其餘腎臟治癒後均會恢復正常。栓塞後的兩個周時,動脈出血口也癒合差不多了,出血情況不存在了。 放射科「新技術、新項目」開展一年來,順利完成了多台栓塞造影術,從婦產科的子宮動脈栓塞助孕婦成功引產,到消化內科肝癌患者的肝動脈栓塞幫助患者抑制腫瘤的發展,到如今的腎破裂動脈栓塞。其實我們放射介入栓塞術還可以用來腸梗阻患者、脾臟動脈、食管癌、四肢血管溶栓等的治療,不僅創傷小而且恢復快。 放射科周斌、楊揚醫生隔天去病房探訪術後的小寶,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引流袋內沖洗出的也是清水了,沒有出血表現了,過幾天觀察無不良表現就可以出院了。 喏,就是這兩位醫生☟ 完成手術見過患者家屬後周斌醫生忍不住說道:「手術順利完成,孩子的腎臟保住了,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希望,看著患者家屬放下心的表情,我們就值得」。 一年前,從雲南省腫瘤醫院進修培訓回來的周斌醫生,一心想著科室「新技術、新項目」的發展,做好介入栓塞,減輕患者痛苦是他一直以來的理念,從孤軍一人到如今也迎來了他的最佳搭檔——楊揚(今年7月份從雲南省腫瘤醫院介入手術方面進修培訓回來)。今夜的他們配合默契、動作快、姿勢帥、高效率。 除了手術帶來的驚險,小患者的遭遇也讓我們感受到「心有餘悸」這個詞的含義,這些年也常會遇到這樣的小患者,在和大家打鬧期間造成誤傷,在這里麗小醫希望小朋友在玩耍期間一定要注意安全,不應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遊戲,防止磕碰受傷,避免使用尖銳物品,不帶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咱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成長! 來源:麗江市人民醫院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湯維 審核:祝小涵 來源:kknews「麗江身邊事」驚險!中學生玩鬧,刀子刺破腎臟大出血,是切除還是保留?

初中生報警被家暴民警上門後竟然拿起了試卷……

前幾天 南京初一學生小林報警稱被家暴! 民警上門後 竟然拿起試卷現場輔導起了功課?! 「我們到達現場後, 發現小林同學把自己鎖在臥室。」 南京板橋派出所民警余昭希說 任憑父母怎麼叫都不開門的小林 見民警趕到後就乖乖打開了門 這讓老爸十分「吃醋」: 還是對你們相信啊 對我是真不信啊! 民警了解到 這次家庭糾紛的源頭 其實是一次數學考試 民警拿起小林的數學試卷 給他分析起了考得差的原因: 不太細心 並乾脆現場給他講起了錯題 小林同學向民警保證 以後學習過程中會更加細心 也會減少玩手機的次數 更加專心投入到學習中來 民警也跟小林達成約定 以後會經常去看看他和他的卷子 看看小林有沒有改掉粗心的習慣 近年來 因為作業問題讓民警出動的新聞 時有發生 比如 一對母子因為寫作業 鬧到了報警的地步 媽媽讓警察把兒子抓起來! 比如 兒子不寫作業被媽媽打 引發爸爸的不滿 二人吵架後媽媽出走 兒子嚇得報警! 兒子:我寫作業還不行嗎 比如 小學生迷路被送進派出所 民警在聯系孩子家人的同時 還要幫他輔導數學作業 …… 比如 媽媽在檢查兒子作業時 發現一道題「做錯了」 於是批評了兒子 小男孩不服氣又委屈 撥打110讓警察上門做主: 這題我媽和我到底誰對? 警察叔叔萬萬沒想到 畢業工作這麼多年了 還要重新開始提筆算數學題! 警察: 希望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也能注意方式方法 好好講題 孩子也是能聽得進的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教育能見度

沈書枝 | 在家鄉的田野,萬物自然生長

在家鄉的田野,萬物自然生長 ——沈書枝、何平對談 主題:《拔蒲歌》新書分享會:給故鄉的情歌 時間:2019年3月31日 地點:南京新莊國際展覽中心 嘉賓:沈書枝、何平 何平:沈書枝的寫作,如果跟現代文學中某種風格作比較的話,和廢名的有些東西比較相近。比如廢名的《橋》。廢名是湖北黃梅人,他作品里的風物跟我們這邊是相似的。我們現在談到中國的現代文學,大家最經常提到的可能是張愛玲、魯迅、沈從文這三個。但其實現代文學里的好東西太多了,比如周作人、廢名的很多作品。跟他們路數相近的還有汪曾祺。汪曾祺也寫家鄉的風物,但是那個腔調跟沈書枝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他也寫過水邊的植物,慈菇、荸薺、馬蘭頭,故鄉的野菜等等很多這些東西。但汪曾祺是60歲的時候寫這些東西比較多,而沈書枝的文字中間有屬於年輕人的東西。 很多人寫故鄉,不管家鄉到底是怎麼回事,首先做出一個「回不去」的姿態。在城市里面對故鄉用一種接近輓歌式的表達方式,這會導致其寫作中有一種特別刻意的腔調。但是沈書枝的文字不是這樣。如果讓我來解讀沈書枝的文字,可以簡單概括為一點:歡喜。我讀她的東西,在她的故鄉里感覺不到老年人寫作的老腔老調。比如她書中有一篇名為《喜歡的樹》的文章,她對於家鄉的風物首先是懷抱着喜歡,而不是故作深沉、老謀深算,哪怕寫喝一個慈菇湯、喝一個鹹菜湯都要有人生哲理,好像要把一輩子的人世滄桑都凝聚在一碗鹹菜湯里面。在沈書枝的書里面,無論是寫兒童時代的遊戲,還是在她生命過往中那些跟她相關的瓜果蔬菜、那些植物、那些生靈,她的內心都跳躍着喜歡、愛惜和歡喜。這讓沈書枝的散文和她同時代、同類型的很多散文是完全不同的。我說沈書枝是「家鄉的女兒」,那種小兒女心態和這種歡喜的情愫是配合在一起的,我特別喜歡她散文里的這種特質。 我讀這本《拔蒲歌》不是一頁一頁往下讀,是隨手翻開一篇就開始。我也不會一下子把它讀掉,而是今天讀一篇、明天讀一篇,一邊讀一邊看她在里面配的照片。沈書枝現在做的這樣一種事情,幾乎是大家都可以做的。這本書里還有她自己畫的很多畫兒,這個也蠻膽大的。她自己坦誠不會畫畫,像小孩一樣畫的。她就是這樣特別老實,我們現在很多散文不老實,這其實是違背散文文體的,散文就要老實。 沈書枝:剛剛何老師提到的廢名給我的影響特別大。我念大學的時候對現當代文學很感興趣,讀了很多廢名的書。我是讀《橋》和《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的時候對廢名文章里面對兒童心理的描摹特別有感觸。我覺得他特別有同理心。在成人作家里面,尤其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家里面,你如果想找那些真的在意小孩子的心理,真正把目光放在小孩子身上的作家其實是很少的。在廢名身上可以感覺到這種非常動人的東西,所以那時候一下子深深打動了我。 何平:我原來在中師里面教過書,我比較關注中小學語文教學。到了假期很多高中老師喜歡給孩子開暑假閱讀書目,他們可能會一些在專業學者看來不夠嚴謹的作品,但是我很少看到哪個老師會推薦廢名的《橋》。 沈書枝:它很適合小孩子看。 何平:廢名的《橋》里面寫了小兒女之間朦朧的感情,每一個篇章就一千多字,也寫了我們身邊的人、詩、風物、風俗。小兒女們就在這樣的世界里有他們自己的小心思,也有小憂愁、小憂傷。我當然並不反對作家要「苦大仇深」,但是如果每個人都搞得苦大仇深,這個世界也是挺變態的,特別是從某種程度來講並不苦大仇深,寫作時卻裝出苦大仇深的樣子。比如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們常在微信上看到「某某博士回鄉」的文章,作者其實對家鄉也沒有痛心疾首的東西,但是他寫完以後給人感覺,我就是要痛心疾首,我就是要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我說的可能比較刻薄,因為批評家本身就是毒舌。一些中國作家寫到鄉村就要賣慘,或者他的文人怪僻就要發出來,他就會說在城里面多麼的壓抑、多麼受傷害,現在要逃到鄉村里。實際不是這樣的。比如沈書枝很誠實地講到她的鄉村,我們那些有文人病的東西,在她的鄉村里都表達簡約克制。沈書枝講她家鄉的季節的蚊子,她剛才用了一個詞。文人把鄉村想象成田園的時候這個東西要省略掉的,在文人的鄉村里面不能聞見。 沈書枝寫鄉村是沒有經過刻意設計的,沒有按照讀者的閱讀預期,把家鄉設計成什麼樣子。她的鄉村既沒有設計成一個被現代化所傷害的鄉村,或者說在今天現代化中間的剩餘物,也沒有美化。把鄉村美化是基於寫作者在城里面所受的「傷害」,其實這種「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人就有,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寫《雨巷》的戴望舒。他寫在城里面不痛快,正是現在這個季節,他有一首詩叫《小病》,怎麼治城里面的病呢?他說我想起故鄉園子里面的一種植物,叫萵苣。在中國很多作家的作品里,一些植物就是以這樣的一種作為思念對象的方式出場的。而在沈書枝的寫作中它們是以「活」的方式出場的。 沈書枝:何老師剛剛說我寫的不是苦大仇深的東西,這點也是跟我性格有關的,我性格非常的軟弱,非常害怕看到悲傷的東西或者是愁慘的東西。我第一次讀汪曾祺的《受戒》非常吃驚,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麼透徹的小說,因為當你讀現當代文學史上的小說,很多時候都有揪着你的心在那里蹂躪的感覺。 那個時候讀到汪曾祺的小說,還有沈從文的小說,感覺就很不一樣。沈從文的小說雖然有很悲哀的底子在里面,但是他寫的時候筆下總是留情的。我在一開始受沈從文的影響非常深的,因為我自己在心悸上感覺跟他有非常親近的情感。像《鄉下的生靈》那一篇里寫到,我現在回家,有時候我爸爸會在田里面搞一些黃鱔之類的東西回來給我們吃,但實際上我從來不吃的,因為我吃不下去,我只要看到一個東西活的時候曾經在我面前出現過,弄成菜以後我就不會吃了。我也不是故意要這樣,我就是過不了心里那個坎兒。 所以我寫作,首先寫很美好的東西,它在我心里確實是很美好的。其次是那些讓我感到很壓抑的東西,我可能會寫,但是我會稍微克制一下,希望它能夠不那麼觸目。 何平:我剛才說到這個問題,因為一看到故鄉很容易聯想到我們寫家鄉的幾種態度——苦情、悲情、文人的矯情,其實這些是不正常的情態。但是你寫這些東西,你是確實對它有你的情感在里面,你只是誠實地把你跟家鄉之間的感情,用一種特別干淨的文字表達出來。 沈書枝:我很害怕誇大自己的情感,因為你讀抒情的文學多了以後,你知道在書寫傳統里面有很抒情的傳統,但是你要盡量避免這個東西,因為它不真實。它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吸引一部分比較喜愛這個風格讀者的愛悅,但實際上它背離真實。所以我在寫的時候會盡量克制自己不要抒情,不管是正面的情感也好,還是背後寂寞的或者憂傷的情感,我都會在寫的時候提醒自己,不管在哪個層面上都不要走到浮誇那一步。 何平:這可能跟你的古典文學訓練有很大關系,跟中國的審美傳統有關系。 沈書枝:哀而不傷的那種感覺。 何平:對,世間的這種哀而不傷。即使我內心有悲傷、憤激的東西,很多極端的情感,但是當我面對這樣一種世界的時候,我盡量不去誇大、放大這樣的東西,或者說換一個角度盡量把它誠實地展現出來,這可能也是你這本書的特點。就像我們廣場這個聲音,不藉助擴音機聽不見,我們今天很多的寫作是藉助擴音機的寫作,它本身的聲音是不大的。就像沈書枝這樣一種聲音,如果我們不藉助擴音機的話只能是兩個人耳語、私語的東西。 我們今天的活動主題是獻給故鄉的情歌,當然這跟她的書名提到的南朝民歌相和。審美的角度來講,南朝民歌跟你這本書有接近的東西。大家對於南朝民歌可能最深的印象就是朱自清提過的「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南朝民歌跟我們現在讀到的很多東西是不一樣的,它有一種特別干淨、特別直接的東西,不是裝飾出來的。你可以跟大家講一下你的書名出自的詩歌。 沈書枝:「與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實際上這個情歌是將兩個相互喜歡的人一起在水面上拔蒲,因為兩個人相互喜歡,所以兩個人在一起可能顧着說話或者做別的事情,反正心思不在做事上面,所以過了一整天拔了不到一小把。這個詩里面沒有直接地把這個情感寫出來,但是那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情,包括兩個人的情感可以通過詩背後的語言想象出來。 何平:所以我為什麼到快結束的時候讓沈書枝說這個問題?我們經常講什麼是中國文學,這就是中國文學的精髓。她剛才講了「與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這里面沒有一個生僻字,沒有說我們兩個感情多好,像你們發微信表情包要發很多「愛」字。這句民歌講我跟你去拔蒲拔了一天,到最後連手都沒滿,這里面那種動人的東西還要說嗎?兩個人好成什麼樣子了!我們完全可以想見他們那天多麼的愉快,兩個人沉浸在里面,開始的事情都沒做。 所以你表面上看沈書枝所有的文字,用的詞沒有任何夸張的東西,全部是干淨的,是很白的話。她的作品是類似南朝民歌里面的東西,表面上不動聲色,實則飽含着炙熱的情感。並不是你用很多夸張的詞、用很多形容詞就能表達你的感情。剛才沈書枝反復講到我是真實的、我是老實的。我在想,這樣一種真實、老實的情感,該用怎樣的文字去配合它。 我的家就住在南師學院里面,園子里面有柿樹、栗子樹、琵琶樹、銀杏樹各種各樣的,不是那種統一的綠化。樹下面也沒有整整齊齊的草坪,而是各種各樣的野草。沈書枝的文字其實就是類似於我們這個季節的感覺,從她的性格上來講,她沒有每到夏天那種蓬勃旺盛的東西。她本身的氣質決定她的散文在稍微往前的一個季節里。你到了城市郊外,你到了玄武湖邊上,你選擇水邊河岸看到的草和花的那種感覺,這就是她的文字給我的感受,我雖然教文學課程,但是我不忍心用所謂的專業術語把它概括出來。她就是我們在這樣一個季節里,在田野里面所感受到的東西。這個田野並不是刻意種植的植物,而是讓植物自然生長的狀態,沈書枝的散文給我們呈現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所謂散文自由,其實也是這樣的一種氣息。 沈書枝:謝謝何老師,我很喜歡這個比喻,因為我個人很喜歡野草花,春天的時候我對原生草的野草花的喜愛絲毫不比樹上開的花少。 何平:在我們今天的時代里,很少有這麼安靜的文字。你能感覺到這本書就是她寫出來的,其他人寫不出來,里面的這種照片就是她拍出來的,里面的畫就是她畫出來的。我不是從所謂的專業讀者、一個大學里面的文學教授的角度來推薦這本書,我是從普通讀者的感受出發的。《拔蒲歌》與其說是獻給故鄉的情歌,不如說是寫給家鄉的一封家書。讀這樣的文字,能夠感覺到我們在閱讀中回到自然、回到家鄉,在萬物生長的季節里,我們和萬物之間、我們和芸芸眾生之間,把自己的生命安放在其中,有一種特別樸素和內心安寧的情愫。 讀者互動 提問:兩位老師好,剛剛聽了你們講那麼多,我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講一下。剛剛聽你們講到故鄉,有一些寫作者對於故鄉的描寫是不真實或者很浮誇的。但是我覺得有一些年長的寫作者,他為什麼寫故鄉,不是因為他不親身去回到故鄉體驗家鄉,而是在歲月里,他的故鄉的很多東西,隨着時間的變遷,隨着塵土被風化。 我為什麼來到這個現場買沈書枝老師的書,因為剛才你們也提到汪曾祺,我非常喜歡汪先生的散文,我喜歡他散文里面那種吃吃喝喝的人生態度和情懷,我很喜歡汪曾祺的散文,所以當我看到沈老師出了《拔蒲歌》之後,我特別感興趣,因為我感覺到從她的身上有我很喜歡的汪老散文的感情,所以我買了這本書,我來到這個現場,我想讀你的書。剛剛也說到這個現場有很多讀者都是年輕人,我覺得年輕人多是非常好的現象,因為你的書在我看來是一種很清新、很朴實,讓我感覺文字當中是很真實的東西,這跟我讀汪曾祺或者讀閻連科這些名家散文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是年長的寫作者,而年長的寫作者在散文里的特點更像讓你看到歷史一樣的東西。而我看沈老師的散文有一種,雖然我看的是書,但是我可以從書中感覺到沈老師和我面對面講她家鄉的這些東西,讓我覺得倍感親切,這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年輕讀者多,可以讓更多的,不管是農村里面的孩子,或者是城市里面的青少年,更多的讀到你的書,受眾面更廣,讓他們更多了解到農村里面的情況,農村里面的風貌是什麼樣。所以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棒。 沈書枝:謝謝你。之前你說的那點我想補充一下,因為我的家鄉沒有什麼變化,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我也知道很多人回不去是因為他真的回不去了。 提問:兩位老師好,我是學師范專業的,我想請問兩位老師怎麼樣才能推廣這些閱讀給小孩子?他們可能是初中生,可能是小學生,他們不願意讀所謂的嚴肅文學,也不願意讀所謂的鄉土情懷的文章,他們可能對這些文字有一種天生的抵觸情緒,也對新課標所謂的名著閱讀國家規定的篇目不願意讀下去。我自己本身是文科生,我按照這些規定也讀了很多書,江蘇高考名著必讀最重頭的兩本就是《紅樓夢》跟《三國演義》,我在高三的時候花很多時間在名著閱讀方面,有的是我願意讀的書,有些是被迫讀的書。所以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願意讀這些書?或者怎麼樣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 沈書枝:我自己小孩還小,我對於培養小孩的閱讀興趣沒有什麼經驗,因為他從很小的時候,我給他看的大部分都是繪本。我念初高中的時候,因為我們很少有書看,老師偶爾在課堂上講一些不是課本上的詩詞或者其他文章的時候我們非常喜歡、非常歡迎。我覺得你可能不要給它打上標簽,比如嚴肅文學、鄉土文學、經典文學之類的,可能需要更貼近內容的解讀,而不是畫重點線,或者總結中心大意,或者問學生這個作者想表達什麼。讀完之後所謂的練習,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挫傷學生閱讀的熱情。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