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博物館數位化

Tag: 博物館數位化

7170 億像素的照片,讓我看清了倫勃朗的《夜巡》的細節

從古至今,畫作都是我們回望過去時寶貴的財富,在其中我們看到的,除了作者的想法,還有不同時期的社會意識,甚至從材料里看出當時的生產水平。 即便是在科幻作品《三體》里,當太陽系在三維空間的壽命即將走到盡頭,人類想留下的遺產里也有世界名畫的身影: 羅輯用拐杖敲了敲旁邊的一隻金屬箱說:「我說過,這里不是主要的部分。這些東西嘛,大部分的保存年限都在五萬年以內,那些雕像據說能保存上百萬年,不過我不建議你們搬雕像,雖然在這里搬起來不費勁,但太占地方……好了,你們隨便拿吧,挑喜歡的拿。」 AA 很興奮地看著周圍的箱子,「我建議咱們多拿些畫兒,少拿古籍手稿什麼的,反正以後誰也看不懂那些東西了。」她走到一隻金屬箱前,在上面一處像按鈕的地方按了一下,箱子沒有自動打開,也沒有信息提示。程心走過來,很吃力地掀起箱蓋,AA 從里面拿出了一幅油畫。 名家的畫作珍貴,但如何妥善地保存並傳播一直是難題。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用的辦法是——給畫拍張「高清照」。 ▲《夜巡》,圖片來自:Rijksmuseum 作為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的 1642 年的畫作《夜巡》(The Night Watch)一直是荷蘭國家博物館中最耀眼的作品,博物館還開展了目標為長期保存這幅畫的「夜巡行動」,這也是倫勃朗傑作歷史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研究和保護項目。 這項行動的其中一個環節,就是為《夜巡》拍了一張文件大小足足有 5.6 TB 的照片。其實之前博物館就已經使用名為 Macro-XRF 的改進型 X 射線螢光分析儀為這幅畫拍過一張 448 億像素、每像素之間距離僅 20 微米的超高清圖像。 ▲圖片來自:Rijksmuseum 這次「夜巡行動」再升級,團隊使用 100 兆像素的 Hasselblad H6D 40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