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巴巴羅薩

Tag: 巴巴羅薩

太閣立志傳ⅤDX巴巴羅薩隱藏劇情怎麼觸發

《太閣立志傳Ⅴ DX》中有很多的劇情內容,每種內容觸發的條件以及方法都不一樣,簡單來說就是巴巴羅薩隱藏劇情與李華梅的劇情的無法共存的,而南蠻劇情只能觸發一個,機率比較隨機。 隱藏劇情觸發方法   目前的一個驗證   拉斐爾和利露劇情不能共存 觸發了拉斐爾就沒有利露的相關劇情   也就是海賊巴巴羅薩和李華梅無法共存   南蠻劇情只能觸發一個   大航海時代的角色 跟巴巴羅薩一個遊戲的 觸發方式純隨機 目前說到的任何觸發情況的幾率純隨機出現的 來源:3DMGAME

《巴巴羅薩》:大帝之怒和自由之地的故事

電影《巴巴羅薩》(Barbarossa),也叫《巴巴羅薩:戰爭之劍》,是2009年一部義大利歷史電影。本片雖然名為「巴巴羅薩」,但是著名的腓特烈一世在電影里卻作為反派,主題則是倫巴第聯盟對神聖羅馬帝國入侵的反抗。本片在羅馬尼亞取景,演員來自以色列、荷蘭、法國、波蘭、俄羅斯、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並由義大利右翼政黨「北部同盟」(Lega Nord)投資部分預算。 電影雖然具有兩個多小時的片長,但是劇情節奏鬆弛拖沓,主線故事不明確,而且和歷史相差不少。影片在特技、音效、鏡頭上的表現都無法令人滿意,總體效果可以說很失望。不過電影的歷史背景倒是相對少見的,所以會在這里稍微提一下。 俠者和暴君 巴巴羅薩本名腓特烈一世·霍亨施陶芬,是霍亨施陶芬家族第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Kaiser der Römer),1122年出生,在位時間長達35年。腓特烈在1147年繼承施瓦本公爵之位,稱為腓特烈三世,同年參加第二次十字軍東征。1152年競選加冕為德意志國王。不過此時的他還不是皇帝,因為國王在當時的歐洲只是一個封建階級概念,而皇帝只有一個,而且需要加冕。 這還得把時間推到9世紀初,當年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帶著法蘭克大軍橫掃歐洲,幾乎將帝國擴大到堪比羅馬的疆域,他本人也被羅馬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皇帝。但是才兩代人,法蘭克帝國就被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禿頭查理、洛泰爾和日耳曼路易瓜分為西法蘭克、中法蘭克和東法蘭克三部分,前兩個是法國的雛形,最後一個則是德國的雛形。 936年,薩克森的奧托加冕為德國國王,962年教皇約翰十二世因為奧托平叛有功,加冕他為羅馬帝國(沒有神聖)的皇帝,這也是之後諸位神羅皇帝的起源。不過次年奧托一世就廢了約翰十二世,另立利奧八世為教皇。此後,皇權和神權的戰爭,在神聖羅馬帝國爆發了。到了腓特烈的時代,這樣的矛盾依然存在,有時教皇勝出,有時人皇勝出。 當腓特烈加冕為德意志國王的時候,他發現自己的那些頭銜——凱撒、奧古斯都,都只不過是個毫無作用的空頭銜而已,帝國被分割為一千六百多個小國,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一位親王。腓特烈則決心讓這一切結束,將德意志變成一個統一的,秩序井然的帝國,這其中的第一步就是接受羅馬人的加冕,成為皇帝。 1154年10月,腓特烈在西西里的威廉一世要求下,發動軍隊入侵義大利,對抗當地的諾曼人。一路上帝國軍隊雖然遇到了抵抗,但是都被粉碎了——1155年4月18日,德軍攻克反抗的托爾托納,將其夷為平地。4月24日,腓特烈在帕維亞加冕為義大利國王。隨後他應教皇哈德良四世的要求,進入羅馬平定了共和市民的反叛,帝國軍隊將共和派鎮壓了。 然而由於腓特烈不肯為哈德良握住教皇座駕的馬鐙,教皇拒絕奉上他的和平之吻。一天之後,腓特烈默念著「為了聖彼得而不是哈德良」服從了安排。但是就在他進行加冕的時候,憤恨於德意志人暴力鎮壓的羅馬市民發起了造反,腓特烈怒不可遏,下令德意志騎士們鎮壓,在這場羅馬大屠殺中,有1000多羅馬人死亡,數千人受傷,腓特烈就在羅馬人的屍山血海里,成為了羅馬人的皇帝。而義大利人也給這個暴君起了個綽號「費德里科·巴巴羅薩」(Federico Barbarossa),也就是「紅鬍子腓特烈」,因為他殺人太多,鮮血足以染紅他的白鬍子。 而電影里的另一位主角,阿爾貝托·達·朱薩諾的背景要簡單許多,因為實際上這個人只是個「羅賓漢」式的神話人物,而並非歷史上有記載的人,甚至說有沒有原型都很牽強。達·朱薩諾第一次出現於14世紀的《米蘭編年史》,據說他帶領倫巴第盟軍打贏了萊尼亞諾之戰,但是實際上這場戰鬥的盟軍指揮官是另一個人,吉多·達·蘭德里亞諾。有關阿爾貝托·達·朱薩諾的個人背景,也很難和當時的歷史事件完全對照起來,因此他應該只是民間神話而已(這個名字本身不是很稀罕)。 以上這些便是電影的兩位主要人物的背景了,那麼也到了講講電影的背景故事的資料了。這些血雨腥風的故事對於德意兩國之外的人來說可能很陌生,但是卻影響了這兩個國家之後漫長的歷史。 「火燒大帝的紅鬍子」 1155年,教皇哈德良四世將本來屬於腓特烈的領土封給了西西里的威廉一世,這讓腓特烈懷恨在心,教皇解釋說他已經「把整個羅馬帝國」都賞賜給腓特烈了。這樣的解釋讓腓特烈越來越憤恨不平,畢竟他可是連曼努埃爾一世都不承認的人。於是他在1158年和薩克森的「獅子」亨利結盟,一起南下入侵義大利,同諾曼人和倫巴第人戰鬥。 當時的義大利憑借著地理上的十字路口地位,貿易發展已經非常迅速,而這又帶動了商業城市的地位提升。一系列的城市取得了自治地位,發展為獨立的自治市。而與此同時,德意志境內封建主的你爭我奪讓皇帝也很難顧及義大利這塊「法統」區域,所以義大利諸城的自治化並沒有受到太大阻礙——直到羅馬唯一的皇帝,腓特烈一世。 在1158年的第二次入侵義大利戰爭中,腓特烈占領了米蘭並召開大會,宣布自己要對義大利進行直接統治。在腓特烈的統治下,義大利諸城不可私自開戰或結盟,帝國對各大自治市的活動具有直接控制權,並且會直接派官員掌控這些城市。這樣的高壓自然引發了不斷的叛亂,據說米蘭人在1158年的一次造反中,還讓被俘的皇后比阿特麗倒著騎驢遊街,從而羞辱這位皇后和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當然龍顏大怒,1159年2月他大舉發兵進攻米蘭的盟友克雷馬,第三次義大利戰爭爆發。這一次腓特烈不僅派出了自己的軍隊,還有亨利的薩克森-巴伐利亞軍隊和義大利的帕維亞-克雷莫納聯軍。1159年10月,帝國軍隊抵達克雷馬,圍攻正式開始。 克雷馬一共有九座牽引式投石機,幾條護城河和高大的雙層城牆保護,但是攻城方具有更好的裝備,開始使用攻城塔和地下挖隧道的方式強攻這座處於松軟的沼澤平原上的城市。這場攻勢持續到1160年1月,最終帝國軍隊占領了外牆,此時城內只有兩萬人還活著。戰爭期間米蘭軍隊試圖發動解圍攻勢,都被帝國軍隊擊潰。德國人隨後洗劫了這座城市,並將克雷馬徹底燒毀。 不過也在1159年,哈德良四世駕崩,亞歷山大三世和維篤四世爭奪教皇之位,腓特烈支持後者。結果,1160年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將他革除了教籍,教皇國隨即和腓特烈的死對頭西西里結盟,這讓大帝更加憤怒。而幾乎就在同時,米蘭也舉起了反抗帝國的大旗,仿佛克雷馬的陷落還不夠「殺雞儆猴」似的,腓特烈決定揮師米蘭,像之前一樣圍攻了這座城市。 1162年3月6日,歷經漫長的圍攻後,米蘭投降了。米蘭市民試圖向皇帝求情,但是毫無作用。據說巴巴羅薩憤怒於當年辱妻之仇,下令讓米蘭的市民嘴里咬著驢糞,同時說著「看,這是無花果」。德國人像之前一樣,將米蘭夷為平地,但是據《熱那亞編年史》記載,這一次因為比阿特麗向腓特烈求情,皇帝決定放過了這些人的財產。不過同年他也頒布法令,禁止重建米蘭和克雷馬,讓反抗者永久的死去。 義大利諸城起初選擇臣服,但是米蘭的悲劇讓他們知道,巴巴羅薩不會放過任何人,於是反抗又再度開始,連先前親德的克雷莫納也反叛了。此時又有傳言說亞歷山大三世要從曼努埃爾那里搬救兵,於是腓特烈發動了第四次義大利戰爭。這一次同樣很順利,雖然薩克森的亨利沒有增援,帝國軍依然在1167年,於蒙特波爾齊奧之戰中大敗羅馬軍隊,隨後進駐羅馬並將比阿特麗正式加冕為皇后。 腓特烈在義大利的暴行激起了義大利人強烈的反德情緒,1167年在亞歷山大三世的支持下,義大利北部諸城組建了倫巴第聯盟,城市紛紛響應。威尼斯、熱那亞、克雷莫納、博洛尼亞、摩德納、皮亞琴察、貝加莫和被毀的米蘭都加入了同盟之中。在和倫巴第盟軍的戰鬥中,瘟疫突然在帝國軍隊中爆發,腓特烈不得不狼狽逃回德國,第四次義大利戰爭失敗。 在這之後的六年里,腓特烈開始修復和周邊的關系,他和「君士坦丁王」曼努埃爾修復了關系,和「英格蘭省王」亨利二世、「法蘭克省王」路易七世都達成了和解,小兒子腓特烈五世繼任施瓦本公爵,長子亨利加冕為王,但是腓特烈也給自己保留了國王的頭銜。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做好了充足的准備後,腓特烈在1174年發動第五次義大利戰爭,准備狠狠教訓一下這群「不聽話的小鬼」。但是這一次,倫巴第聯盟也獲得了西西里和拜占庭的支持,而薩克森的亨利再次拒絕出兵支援(電影里表現了這一點)。很顯然的是,腓特烈的帝國已經開始分崩離析,如果義大利能夠打敗皇帝,他們將會為自己奪取自由。 萊尼亞諾之戰 腓特烈的這次進攻開局也挺順利,先後攻克了蘇薩和阿薩蒂,蘇薩像米蘭一樣被毀滅了。但是沒想到的是,德國人居然在一座新城市「亞歷山德里亞」吃了虧。這座城市是盟軍為了對抗親德的帕維亞,在巴巴羅薩返回德國後修建起來的,1174年被圍攻的時候甚至沒有完全竣工。然而到了1175年,腓特烈依然沒有攻下亞歷山德里亞,帝國軍隊不得不後撤到帕維亞休整。此後,腓特烈試圖談判解決問題,為此他甚至解散了自己的軍隊,但是不久就談崩了。 突然變成了光杆司令的腓特烈試圖尋求薩克森的亨利支援他,但是亨利否決了他的請求,腓特烈不得不求助於皇后比阿特麗,科隆納大主教萊茵納德,馬格德堡大主教威奇曼。但是最後,他只等到了不到2000騎士,算上科莫的援軍也只有3000騎士。而與此同時,倫巴第盟軍則集結了更多的士兵。首先是最先得到消息的米蘭人,他們集結了大概900騎士,算上其他盟邦的騎士一共有3000人。雖然騎士數量相差無幾,但是盟軍還有12000名步兵。 這支規模龐大的步兵部隊的核心是豎立著紅十字米蘭軍旗的戰車,上面還有1083年米蘭主教的聖壇。之所以將步兵和戰車部署在萊尼亞諾,是因為當地人在感情上是親盟軍的,他們也曾親眼見到巴巴羅薩對義大利土地的蹂躪。此外,萊尼亞諾恰好擋在帝國軍隊和米蘭之間,這里還有一座古代城堡,地理位置非常險要。 1176年5月29日,由700盟軍騎士組成的先鋒在距離萊尼亞諾4.5km的位置上,遭遇了帝國軍的300名騎士,萊尼亞諾之戰正式爆發。義大利騎士和德意志騎士進行了第一輪交戰,雖然義大利騎士們具有數量優勢,但是很快腓特烈就親自帶著主力騎士大軍沖鋒前來,700名盟軍騎士當然無法堅持多久,騎士們很快就向米蘭方向撤退。 這時,巴巴羅薩的軍隊已經可以看到圍繞著軍旗戰車的盟軍步兵了,看到黑壓壓的,舉著長矛和盾牌的義大利步兵,德國人的顧問們有些膽怯了。他們希望皇帝採取新戰術,但是巴巴羅薩拒絕後撤,他認為雖然不占據數量優勢,但是戰鬥力強大的德意志騎士一定能碾壓義大利步兵,從而一舉奪下勝利。 這時,圍繞在戰車周圍的除了少數義大利騎士外,都是步行作戰的平民,少數人才有馬騎。他們雖然裝備落後,卻知道如果失敗了,他們所珍視的一切都會被德國人毀滅。於是在關鍵時刻,義大利人沒有撤退。他們排成了寬達2-3km的半圓陣,所有人都躲在盾牆後面,將長矛指向敵人。第一排士兵跪下,從而建立起了一道長矛牆。戰鬥就這樣開始了,在長達8-9個小時的戰鬥中,德意志騎士們發起了一次次瘋狂的沖鋒,期間也多次重組過。據說德意志騎士們一度突破了四條步兵線,但是最後兩條依然在堅守陣地。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向米蘭撤退的騎士們和其他的倫巴第盟軍騎士會合了,並且終於回到了戰場。現在,3000名義大利騎士正一舉朝著疲勞的德意志騎士們沖鋒過來,從他們的後方和側翼突擊。真正的戰鬥終於開始了,義大利騎士奮力沖鋒,用他們的劍和長槍刺向德國人的腦袋、胸口和肩膀,而看到己方騎士的義大利步兵也士氣大振,甚至開始發起了反攻。 德意志騎士們突然間發現自己被困在無數的鋼鐵之間進退不能,前面是步兵長矛組成的鐵牆,後面是義大利騎士們的長槍和長劍。巴巴羅薩不願意撤退,他帶頭沖入敵軍陣營中大砍起來,呼喚著自己的人馬集結起來反抗。但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的馬受了致命一擊,皇帝從馬背上跌落,在手下的視野里消失了。而帝國的掌旗手也被一支長矛刺穿了,德國人的黑鷹旗就這樣淹沒在義大利人的劍與矛中。 失去了皇帝和軍旗的德意志人徹底失敗了,到了晚上,德國人的抵抗徹底失敗了,殘余的帝國軍隊開始朝著提契諾河撤退,義大利盟軍將他們追逐到了河畔。最後的戰鬥開始了,除了少數逃脫以外,其他的德意志騎士們要不被殺死,要不被俘虜,巴巴羅薩的大營也被掃盪一空。盟軍繳獲了大量的金銀器皿、帝國的鷹旗、盾牌和長矛,俘虜里不乏德意志的貴族們。 最後,殘留的德國人回到了帕維亞,將皇帝戰死的消息告訴了比阿特麗。然而神奇的是,數日之後巴巴羅薩突然出現在帕維亞城下,沒有人知道他是如何逃脫義大利人的搜捕的。戰役的雙方陣亡並不確定,但是帝國軍的傷亡一定遠遠超過了盟軍。 萊尼亞諾的慘敗標志著第五次義大利戰爭以腓特烈的戰敗結束,1177年雙方簽訂了《威尼斯協議》,腓特烈承認亞歷山大三世是唯一合法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剝奪比阿特麗的皇后頭銜。1183年,雙方又簽署了《康斯坦茨和約》,腓特烈允許被毀滅的城市重建,承認了義大利諸城的自治權,義大利諸城依然對皇帝效忠,每年繳納稅費。這一和約標志著帝國正式承認了義大利自治市的權利,幾個世紀來義大利都維持著相對的獨立自主。可以說,萊尼亞諾之戰對於義大利來說,好比坦能堡之戰之於波蘭,或者普拉提亞之戰之於古希臘,弘安之役之於日本。 巴巴羅薩的最後一次戰爭,即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和過去的敵人——英國、法國和教皇完成和解,不過這次戰爭也成了他一生的終點。在穿越小亞細亞之後,皇帝在一條小溪里淹死了(也有說是渡河時受涼,得了風寒死去)。在巴巴羅薩死後,德意志日趨分裂,當隔壁的卡佩王朝讓法國成為一個國家的時候,霍亨施陶芬王朝到絕嗣滅亡都再也沒有完成這個任務。 但是,腓特烈卻在德生了屬於自己的信仰,和統一失之交臂的德國一直流傳著一個有些詭異的傳說。在居夫豪澤山的某個角落,腓特烈沒有死去,而是在那里長眠,他的鬍子在睡覺的時候越來越長了。但是如果他醒來,就會帶著自己的騎士下山,讓德國變得前所未有的偉大。只是不知道腓特烈本人會不會想到,德國統一的時間居然會比義大利還要晚呢? 平庸的電影 再來說說電影本身,本來巴巴羅薩入侵義大利,義大利奮起反抗是一個頗為史詩的題材,畢竟義大利歷史上成功的反侵略戰爭除了19世紀的意奧戰爭差不多就這一場了。但是這部電影完全沒有用好這個題材,從而變成了一部爛片。這毫無疑問是相當遺憾的事情了。 首先,作為本片主角的達·朱薩諾在人設上並無特別清晰的地方。他和巴巴羅薩、巴洛奇二人的矛盾是推進劇情發展的主要動力,前者害死了他的兩個兄弟,後者「害死」了他的戀人泰薩和另一個兄弟。但是僅僅是這些仇恨就能夠支持他完成在整個北義大利的拉力,聯合各地豪傑對抗帝國大軍嗎?好像還不夠,再加上電影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勇敢的心》的影響,將達·朱薩諾塑造為自由守衛者這樣的角色,不過主線的薄弱並沒有給這樣的劇情給出充分的鋪墊。 作為反派的巴巴羅薩在發動侵略義大利的方面具有相對合理的動機,同時也確實有臣服於他的義大利自治市,他的身邊也不乏能人猛將。這樣確實讓巴巴羅薩的形象豐富了不少,甚至比主角的形象還要豐富,但是對於巴巴羅薩身上的兩面性還是略微不夠。 也許他在義大利人眼里是殺人不眨眼的紅鬍子,不過在德國人眼里卻是中世紀最偉大的皇帝,是和阿米尼烏斯、維杜金德、奧托大帝齊名的,甚至被神化的人物。如果能從敵人的角度來表現巴巴羅薩的另一面,也許會為本片增色不少。 本片沒有從《勇敢的心》那里學到的另一點是如何塑造一場以弱敵強的戰鬥。電影中巴巴羅薩的帝國大軍可以類比於長腿愛德華的英格蘭軍隊,而達·朱薩諾的「死亡騎士團」也可以類比為華萊士的蘇格蘭反抗軍。在雙方勢力不平衡的狀態下,多數時候死亡騎士團只能選擇從敵後出擊,他們的裝備也無法同巴巴羅薩的德意志騎士相比。但是到了片尾的戰鬥時,已經到了該正面交鋒的時候了,此時也不能繼續玩捉迷藏了。 電影到了這里就出現了一些失誤,本來可以用一場激盪人心的血戰來表現倫巴第盟軍軍民一心的勇武,但是卻用了一段平民駕駛鐮刀戰車的戲碼讓這場戰鬥變得太簡單了。仿佛只用一些裝備比較好的武器就可以反殺一樣,反而讓士兵的勇氣這個要素沒有被表現出來。這樣的劇情安排毫無意義,對電影的主題「為了保衛自由而奮力反抗入侵者」的升華毫無幫助,甚至和歷史實際情況也對不上來。 雖然說《巴巴羅薩》有著許多不足,但是電影中的一些元素其實是共通的。類似的反侵略題材一直是歐洲以及世界上許多國家喜歡在電影、電視劇中使用的。雖然在娛樂作品中講述這種你死我活的戰爭不免陷入娛樂性的局限之中,或者將對於戰爭和暴力的表現手法、思考角度停留在淺顯的層次上。不過,能看到這種民族氣質鮮明,故事取材獨特的作品,用第三者視角去觀看,還是有一些收獲的。 以上大概是我對同類型電影(其他還有《怒戰狂心》、《1612》、《無畏1000勇士》、《熙德》、《薩陀伽羅尼大帝》等,等以後慢慢的一個個講)觀看以後的一點感受吧,希望各位能夠批評指正。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