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控制

Tag: 控制

《缺氧》控制水解電穩定產出電量方法

《缺氧》里面可以通過水解電的方法來產生電量,不過有的玩家的水解電,產生的電量並不穩定,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控制水解電穩定產出電量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控制水解電穩定產出電量方法 只要電解器一直在工作,輸出氫氣就是穩定的。你很可能是電解器排氣口超壓了電解器不工作,或者是管道堵塞了氣泵不工作。 解決辦法是要麼合理安排氣泵數量和管道結構,讓氣都能順利抽出來;要麼採用高壓制氧。我比較喜歡後者,b站上搜搜很容易學。 來源:3DMGAME

GSC: 22年8月 DX系列 1/1 《SSSS.DYNAZENON》 DYNAZENON控制器

DYNAZENON!戰鬥吧!! 出自電視動畫《SSSS.DYNAZENON》,主角「麻中蓬」為首的「伽馬隊」所擁有的遙控器「DYNAZENON遙控器」,在「圓谷製作」及「TRIGGER」的完全監修之下,以1/1比例玩具規格登場!按下各種按鍵,除了可體驗劇中印象深刻主要角色的台詞,以及「DYNA SOLDIER」與「DYNAZENON」其他變形/合體機器組合變化的動作場景聲音之外,還有內藏LED發光機關、收錄其中的主題曲/劇中BGM,體驗劇中臨場感!快來帶回家親自操作遊玩! ▼「DX DYNAZENON遙控器」特設網頁公開中! https://special.goodsmile.info/dynazenon_controller/zh/ 商品詳情 商品名稱 DX DYNAZENON遙控器 作品名稱 SSSS.DYNAZENON 製造商 Good Smile Company 分類 其他 價格 19,800日圓 (含稅) 發售日期 2022/08 商品規格 材質:塑膠製・尺寸:本體約H130mm×D200mm×W240mm・使用電池:四號電池×3(另售) 原型製作 Caloan (GOD BRAVE STUDIO) 開發 古澤北斗 (Full-Models) 本頁所刊登的照片與實際商品會有些許差異。 ©円谷プロ ©2021 TRIGGER・雨宮哲/「DYNAZENON」製作委員會 來源:78動漫

Marvell硬碟控制器出貨50億顆:支撐4900000000TB

Mavell美滿電子今天宣布,將在下個月出貨第50億顆機械硬碟控制器,而達到這一里程碑用時25年。 SSD固態盤里的主控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其實機械硬碟同樣需要獨立的控制器,只不過相對比較簡單,而且廠商都非常低調。 Marvell是全球最大的機械硬碟控制器方案提供商,Bravera系列就是機械硬碟的標配,希捷、西部數據、東芝三大家的絕大多數硬碟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還衍生出了眾多SSD主控產品。 這一次,三大機械硬碟廠商也都特意發來賀電,慶祝Marvell 50億新成就。 Marvell還透露,目前擁有超過1500項機械硬碟相關技術專利,讀取通道IP也歷經18代演進。 存儲市調機構TrendFocus的數據顯示,Marvell 50億顆控制器對應的硬碟,總存儲容量大約有4.9ZB,也就是4900000000TB,或者說49億TB。 硬碟的進化 來源:快科技

《成長物語 永恆樹之歌》:奇幻悠揚的園田打工生活

作者:游信編輯 水月(本文首發於公眾號:三五七遊戲網) 在諸多遊戲發行商中,505 Games是一個能讓我印象深刻的發行商。不知何時,505 Games總能挖掘、發行好遊戲,從2019年的《控制》到2020年的《死亡擱淺》、《幽靈行者》,再往前說有《傳送門騎士》《泰拉瑞亞》等數不勝數優秀作品。 這些遊戲雖然在美術風格和遊戲玩法上大相逕庭,但它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便是都有著獨樹一幟的特色,並且能以此博得玩家的青睞。遊戲的口碑與成績自然與本身的質量離不開關系,但慧眼識珠的505 Games同樣值得稱贊。《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則是505 Games最新發行的一部作品,那麼這款遊戲,是否會是一款充滿潛力的優質遊戲呢? 構建花園,責無旁貸 《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由布里斯班的遊戲工作室Prideful Sloth製作的沙盒經營模擬遊戲,是Prideful Sloth旗下第二部作品,遊戲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其色彩斑斕的奇幻世界與明媚耀眼的暖色調風格,不由得令人神往,引人遐想。 它的基調十分陽光向上,同時也表現了如孩童一般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世界樹被黑暗的觸手侵蝕,居民們不堪重負,紛紛逃離了世界樹,而主角則是最後一位留在世界樹的鍊金術士,肩負淨化觸手,播種樹新苗,建立全新的社區生態,復興世界樹的艱巨使命。細分在主角頭上的任務,則被分成了「鍊金」、「育苗」和「社交」三個方面。 在每一個樹苗平台上栽種世界樹的樹苗即可創造一個有待開墾的小世界,此時則需要玩家事必躬親的在這塊土地之上進行除草、播種、澆水、碎石等行為。每一個行動都可以爆出精華或者是裝飾道具,這些精華和道具成為了鍊金的主要素材。在《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的世界中,同樣存在晝夜交替,當夜幕降臨之時便會強制遣返,結束一天的勞作。當然,你可以合理地規劃時間分配,也可以悠然自得地在花園之間盪漾,駐足欣賞這嶄新的美麗風光。 合成素材的不同會導致樹種的不同,其區別在於每一個小世界都有著各自的節氣和風格。或是飄著漫天雪花的冰雪世界,也可能是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綠色世界。不同世界的地形風格,鑄就了不同的樹世界給人的印象,每一個小世界都會有相應的洞穴,洞穴中埋藏著的寶箱或許能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或許《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的本意就是讓玩家享受「重建」的過程,而非享受任務帶來的正反饋獎勵。當然,不置可否的是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這種慢熱的玩法些許會讓人感到有些單調與乏味,但換個角度來看,遊戲在任務的設計上並沒有施加給玩家過多的壓力。世界樹不照料並不會枯萎,社區的建造延後也並不會導致你破產或者為你的個人名譽帶來污點,玩家完全可以照著自己的節奏去遊玩遊戲。 那麼除了推進主線去培育世界樹以外,還有什麼可以去做的呢?尋找動物,讓自然保護區熱鬧起來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自然保護區是這款遊戲的另一個生態體系。在開荒世界樹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被污穢纏繞的動物們,為了讓世界樹能夠正常的生長,為這些動物清理污穢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個任務。當這些污穢被除去後便可以與它們進行互動,好感度拉滿後就可以帶到自然保護區中飼養,當你覺得分身乏術之時,雇傭永恆靈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尋找失散在各地的永恆靈,讓自己的後援團更加壯大或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選擇。永恆靈是生活在世界樹的另一種生物,他們族內有著明確的分工體系,卻因為世界樹被侵蝕而紛紛躲進了自己的營地,當主角找到失散在各地的永恆靈後,便可以讓他們為自己照看已經修復的小世界。順帶一提,讓永恆靈解鎖區域是得額外付費的。 或許在開發商看來,與其讓玩家花十幾個小時高強度的肝主線,不如放慢節奏,讓玩家駐足於這一個又一個精心打造的小世界中,在花團錦簇之下漫步。 正如遊戲標題所言,這是一個與歌有關的故事。主角的歌聲擁有淨化的力量,在小世界種樹時,若出現了音符的標志則可以讓角色引吭高歌,加速植物的成長。歌聲也能驅散動物身上的污穢,加速提高與小動物的好感度。在種下世界樹與世界樹成型的這兩個關鍵節點,都將由主角的歌作為契機來推進的。 每解鎖了一塊城鎮區域,都會有一個尋找「歌之碎片」的任務,這一部分的內容主要以探索和解謎為主。「歌之碎片」藏匿於各個歌庫之中,歌庫則錯落在這個龐大世界的各個角落。進入歌庫後則需要按照要求完成謎題,打開機關才能抵達終點獲取「歌之碎片」。 有時需要玩家按照要求去推動箱子,有時需要玩家躲避巡邏者的視線去獲取機關道具。難度適中的解謎遊戲並不會喧賓奪主地覆蓋遊戲本身主打的玩法,而是為遊戲整體增添了一絲趣味性與可玩性,畢竟探索也是本款遊戲的特色之一。 當玩家收集到歌之碎片後便可以此來觀看整個世界的背景故事,對世界樹腐朽的前因後果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回憶的過場漫畫製作的十分精良,與Kevin Penkin負責的配樂形成完美的組合,讓遊戲的格調又上一個檔次。 眉毛鬍子一把抓,花園家園兩不誤 除了自己的花園需要照料,家園的構建同樣重要,除了日常打理世界樹以外,你的城鎮每天都會湧入新鮮的血液。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會拜訪此地,欣賞花園風光。家園系統作為《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的又一主打玩法,不同於《波西亞時光》與《牧場物語》的家園系統,能帶給玩家不一樣的體驗。 遊戲中有多個城鎮區可供解鎖,每個區域的建築面積卻不盡相同,同時有著建築數量的限制。這里則是考驗玩家布局的地方,成熟運轉的家園必然需要一個井井有條的工作體系與錯落有序的家園藍圖。在限制下玩家可以自由地搭建住房或者工作場所,並安排合適的人選進行就職。匹配的工作能讓NPC晉升得更快,與之而來的是收益的提升,相比於其他經營遊戲的社交玩法,《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中玩家與NPC的聯系與正反饋來得格外密切且直接。 送禮與完成NPC的任務是提高NPC好感度的主要方式,幾乎每天出門都能收到不同NPC的請求,屬實有點像生活保姆。雖說完成它們的心願或許並不能直接給你帶來肉眼可見的收益,但從中獲取的各種節票券以及交換的裝飾物能為你的外觀以及鍊金素材提供更大的幫助。 如何判斷你的社區已經滿足NPC的要求呢?社區融洽度是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社區融洽度包括了入住人數、找到心儀工作的人數以及建築數量等等,簡而言之就是家園任務,當完美完成家園任務,讓「社區融洽度」達到百分之一百以後,即可解鎖下一區域的探索。 重復性較強而導致的可玩性降低向來是經營模擬的一大問題,《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自然也難以避免這個問題,但巧妙的是,開發者巧妙地將其以閉環的形式化解了玩家對家園重復勞作的流程,讓玩家得以實現「構建一家放一家」的運營理念。 當足夠數量的NPC找到工作,並且能夠居住在家園中時,即可產生每日的收益。妙樂幣的使用范圍僅有:建房、裝飾、開辟新區域這三個方面,換句話說,這些收益的大部分最終都會流向家園本身,或是讓建築更有個性化,或者是增添許多小物件來提升裝飾種類的豐富度。裝飾能提升建築的星級,高星級的建築則會激勵NPC更加用心地工作,產出更多的妙樂幣,構成良性自動化的閉環,用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再用回羊身上來形容最為貼切。這種閉環的益處在於,當你拉滿該區域的社區融洽度以後,基本可以告別親力親為的保姆生活。 當我重返家園,看著人來人往的NPC談笑風生,耀眼而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時,仍能讓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看著自己的家園從門可羅雀到門庭若市,這種洋溢著滿足與幸福的心情,或許才是對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最大的褒獎。 結語 如果你曾玩過《星露穀物語》或者《波西亞時光》等遊戲,一定會對《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感到有些許不習慣,但自由是這款遊戲的主打理念,開發者並不希望給予玩家一條明確清晰的基建路線好讓玩家從中獲取快感。與Prideful Sloth的上一部作品《在遠方:追雲者編年史》疲於奔命的遊戲體驗不同,《成長物語:永恆樹之歌》放慢了節奏,讓玩家享受在自己培育的花園中駐足、漫步的悠然與愜意。 來源:機核

Xbox雲遊戲觸摸控制項愈加普及 兩成鐵桿玩家力挺

過去一年,微軟一直在努力為 Android / iOS 智能機用戶完善百餘款 Xbox 雲遊戲(簡稱 xCloud)的觸控體驗。雖然對於某些玩家來說,這些改進顯得有些花里胡哨。但最新數據還是表明,已有兩成的玩家在重度使用觸控方案。Xbox 高級項目經理 Monty Hernandez 解釋稱:「高達 20% 的 xCloud 用戶只使用觸摸控制項來玩遊戲」。 截圖(來自:xCloud 官網) 更重要的是,xCloud 雲遊戲與觸屏設備的體驗配合得很好。不僅如此,在個別遊戲中,甚至有高達 30% 的玩家僅使用觸控方案,包括: ●《哈迪斯》(Hades) ●《新超級拉奇傳說》(New Super Lucky's Tale) ●《人中之龍...

V社表示SteamDeck的陀螺儀控制 是大型遊戲的理想之選

V社(Valve)最近分享了大量以開發人員為中心的Steam平台常見問題解答,討論了開發工具包、特定硬體問題和投入在Steam Deck上遊戲等主題。後一個話題很重要,因為該設備包括操縱杆、面部按鈕、觸發按鈕、觸控板、觸控螢幕和陀螺儀控制項,V社認為陀螺儀控制器與操縱杆或觸控板結合使用時,非常適合大型遊戲,並且是許多玩家想要使用的東西。 V社表示這能為慣於使用遊戲手把輸入的人提供更高的精度,但也將滑鼠的控制方式從桌面電腦移植到了一台可攜式設備中。 如果製作方要推出的遊戲中需要玩家控制鏡頭或光標,V社推薦試試這種輸入方式,看是否適合廠家的遊戲,同時希望遊戲製作方始終可以通過Steam輸入配置,同時推出遊戲的傳統控制配置和運動控制配置。 來源:3DMGAME

《天命奇御2》無極劍氣優缺點介紹

《天命奇御2》中的無極劍氣是遊戲里非常厲害的強大武學,傷害非常高,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無極劍氣到底有什麼優點和缺點,其實無極劍氣的優點非常多,傷害高有控制,基本上前中後期都能用,缺點也有很多,更多如下。 無極劍氣優缺點介紹 無極劍氣的優點就是高傷害和控制技能,缺點就是技能釋放前搖比較長,控制距離很短,要貼身才能打控制 無極劍氣我一般都把二技能換掉,換成勞燕分飛,掛毒掛減速,控場用三技能,控場之後一套,十分暴力 來源:3DMGAME

手遊改?《俠盜獵車手:SA終極版》存在未移除的手遊控制選項

近日,一位名為Vadim M.推特用戶發現了《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 終極版》遊戲中存在沒有刪除的手遊觸屏控制選項,其推測《俠盜獵車手:聖安地列斯  終極版》只是手遊版《俠盜獵車手:SA》經過大量修改後的作品。 R星近期發售的《俠盜獵車手:三部曲-終極版》出現大量漏洞和Bug,嚴重影響到許多玩家的遊戲體驗,隨後玩家紛紛給該作打出低分並譴責R星這種毫無誠意的重製行為,目前,R星已發文道歉並重新上架原版GTA三部曲作品。 來源:3DMGAME

《DYSMANTLE》交叉的光源墓葬過法介紹

《DYSMANTLE》中的交叉的光源墓葬就是去找發射台控制室鑰匙路上那個墓,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個交叉的光源墓葬到底應該怎麼過,其實這個墓只需要不看光源,光源開了第三道門就沒用了,推石頭過去拿球,更多如下。 交叉的光源墓葬過法介紹 過關條件:每個折射棱鏡都有光穿過,所有光線會有3個交點,把3個石頭推到光交叉的地方 其實不用在乎光,不要管光。 推石頭,挨個試,三道門三個機關,推石頭壓機關就行,光就是忽悠你的,沒意義 來源:3DMGAME

《光環:無限》控制狂成就完成方法

《光環:無限》里面有些成就比較難完成,給玩家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控制狂成就完成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如下。 控制狂成就完成方法 控制狂 在一場全面控制匹配遊戲中奪取所有區域時都提供助攻並得分 需要在「全面控制」模式中,己方占領A,B,C三個區域時都去幫忙,即玩家要站在區域里直到占領完成。只要三個區域都幫助占領即可,即使占領完的區域之後被敵方奪取也沒事。三個區域也不用同時都占領,比較容易完成 相關攻略:探囊取物成就完成方法 來源:3DMGAME

《遠古眾神》遊戲玩法背景分享

《遠古眾神》是一款新上線的卡牌遊戲,不過有些玩家不知道他的玩法是什麼,下面就給大家帶來遊戲玩法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如下。 遊戲玩法分享 輕度策略回合制卡牌戰鬥 不用再為控制太多角色和面對太多敵人而頭疼了,在遊戲中,你只需要專注於手上的卡牌,並在旅途的各個奇遇中做出明智選擇即可。 30+角色可供選擇,每個都有獨特的被動技 召喚並收集遠古眾神吧。 職業與技能系統 職業系統決定了你的牌庫,而不斷學習的技能則讓你可以自由創造不同組合。 來源:3DMGAME

《決勝時刻18:先鋒》滑鼠解鎖控制器方法分享

《決勝時刻18:先鋒》還有ps平台,ps平台的玩家玩這麼一款fps遊戲,也要對手把操作的方式表示不爽,接下來就給大家帶來滑鼠解鎖控制器方法分享,更多如下。 滑鼠解鎖控制器方法 進遊戲後就得用滑鼠控制,就可以解鎖控制器了。 具體方法是:你進遊戲,直接在設置里改滑鼠,然後再開始進入劇情。 來源:3DMGAME

Remedy表示《控制》新作及其衍生作開發順利

       《控制》、《心靈殺手》和《量子破碎》的開發商Remedy在最新發表的財報中表示,《控制》的新作以及其多人合作的衍生遊戲《Condor》目前開發很順利。        Remedy 在下一盤大棋。自《心靈殺手》於 2010 年發售後,這家工作室一直在用各式各樣的方法挑逗著玩家們,暗示艾倫·韋克這位飽受折磨的作家即將回歸。比如說《控制》中暗示《心靈殺手》是一次「異世界事件」的文件、許多涉及艾倫·韋克的彩蛋以及一個「侵入式虛擬現實遊戲 」Blog網誌。不過隨著《控制:異世界事件》的發布,以及 Remedy 在去年 8 月正式確認「Remedy 宇宙」的存在(Remedy Connected Universe),這家工作室的方法也變得更加超現實了。        據悉,《控制》的新作規模將會更大,但是目前正處於概念階段。而多人合作遊戲《Condor》也正處於概念驗證的階段。從這兩款遊戲的進度上來看,這兩款遊戲距離發售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Remedy卻對其抱有很大的期望。目前關於《控制》新作尚未有更多的細節流出,但是根據目前Remedy的發言以及態度來看,《控制》將不僅僅是一個單獨的故事,很有可能是一個Remedy遊戲宇宙的開端。 來源:遊俠網

Remedy確認《控制》新作和衍生作《Condor》進展順利

Remedy娛樂今年很忙,除了推出《心靈殺手:復刻版》,開發兩個《穿越火線》遊戲外,還在開發《控制》系列兩款新作:多人合作衍生遊戲《Condor》和預算更高的《控制》新作。在最近的財報上,Remedy確認里這兩個項目進展非常順利。 據悉,《Condor》在概念驗證階段,而規模更大的《控制》新作處於概念階段,顯然這兩款遊戲離發售還有一段時間。不過Remedy對它們都非常期待,因為能將《控制》進一步擴展至新的遊戲類型中。 該工作室還和505 Games合作發行《Condor》,Remedy稱贊505 Games能「幫助我們培養更多的商業能力,強化在價值鏈的地位。」 《Condor》當前正在採用Northlight引擎開發,登陸PC,PS5和Xbox Series X/S。 關於新的《控制》遊戲,尚未有細節流出。此外還有傳聞Remedy正在開發《心靈殺手2》。 值得一提的是,Remedy最近在瑞典成立了新的工作室。 來源:3DMGAME

開發《心靈殺手》《控制》的Remedy瑞典設新工作室

       製作了《心靈殺手(Alan Wake)》、《控制Control 》和《量子破碎(Quantum Break)》的開發商Remedy宣布將在瑞典建立新的遊戲工作室。        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它打算在 2022 年上半年設立新子公司。開發商分享說,一年多來,公司有一個由瑞典員工主導的試點計劃。同時,他們也表示疫情也是開設全新工作地點的原因之一。        遊戲總監 James Salt 表示:「我們理解大家都是獨特的,在不同的時間點有著不同的需求。有些時候人們更喜歡專注工作,戴上耳機,創作一些很酷的東西;但是在其它時候,例如團隊正在制訂計劃時,面對面地交流更好。這種全新的混合模式可以讓員工選擇每一天更適合他們工作的方式。」 來源:遊俠網

圖馬思特發布波音版飛行控制器 售價500美元

《微軟飛行模擬:年度版》將於11月18日發售,登陸XSX/S和PC平台,並將同時加入XGP。知名遊戲硬體設備生產商圖馬思特(Thrustmaster)在最近發布了新的TCA Pack波音版,它為款新遊戲量身定做了一款波音官方授權的飛行控制器。此款TCA Pack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TCA Yoke波音版的軛式方向盤,它是波音787中使用軛式方向盤的一比一復製品。 預購地址:Thrustmaster 官網 它採用鍾擺設計,玩家可以將軛式方向盤推入,來控制遊戲中飛機俯仰並轉動軛式方向盤以滾動飛機。偏航由腳踏板控制,腳踏板將單獨出售。 TCAYoke波音版有18個默認映射Xbox手把的按鈕,還帶有一個3.5毫米音頻插孔,內置可拆卸零件模塊,並附帶一個手機支架以及一個靠近底座的油剎。 TCA Pack的第二個部分是TCA Quadrant波音版,這個也是對波音787的象限儀的仿真復刻,並且符合「人體工程學」。這也是第一款提供真實自動駕駛系統的遊戲設備,玩家用該設備來控制遊戲里飛機的高度、速度和航向。 它有三個軸和17個按鈕,其中兩個軸用於控制兩個發動機上的油門(如果你駕駛的是兩個發動機的飛機)。油門配備了漸進式阻力,就像在現實中一樣,玩家可以將其中兩個象限儀並排堆疊,以便對像747這樣的四引擎飛機進行油門控制。 TCA Pack波音版帶有軛式方向盤、象限儀和安裝支架,價格為499.99美元。目前不確定此設備是否可以遊玩其他飛行遊戲。 TCA Quadrant單獨售價149.99美元,預計聖誕節前後發貨。TCAYoke的單獨售價是399.99美元,但要到2022年初才會開始發貨。現在可以在Thrustmaster的網站上預訂這三款產品。 來源:cnBeta

控制論之父諾伯特·維納: 資訊時代的破曉騎士、持矛者與鑄盾人

說到控制論(cybernetic),想必許多人第一次聽說它,是因為cybernetic是賽博朋克(cyberpunk)一詞中cyber的由來。賽博朋克科幻作品中,技術與資本同謀劃出深不見底階級鴻溝,極具衝突感和戲劇張力。而這種「高科技,低生活」 的社會,恰恰是控制論之父諾伯特·維納所擔憂的那個最糟糕的未來。 帶著對控制論的濃厚興趣,我這個信息科學領域的外行讀完了《維納傳:資訊時代的隱秘英雄》。只是想弄清楚控制論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科學?它究竟給我們的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感興趣,不妨讀讀這篇勉強稱之為讀後感的文字吧。 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猶太哲學家摩西·邁蒙尼德*的後人,18歲拿到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天才少年,三個孩子的父親,飽受狂躁抑鬱症困擾的控制論之父,以及,資訊時代的破曉騎士、持矛者與鑄盾人。 1948年10月22日,《控制論》在法國和美國同時出版,一時激起千層浪,6個月的時間內重印35次。諾伯特·維納手持控制論之矛,劃出資訊時代的曙光,幾乎憑一己之力帶領整個科學界躍遷進入資訊時代。 那麼,什麼是控制論? 控制論、系統論與資訊理論並稱二十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的三大理論。 控制論比較通用的定義是:研究生命體、機器和組織的內部或彼此之間的控制和通信的科學(the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s an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in both machines and living things)。英文cybernetics一詞源於希臘文κυβερνητηζ,原意為「掌舵人」,轉意為「管理人的藝術」。 這個定義有點抽象,我試著從兩個層面給出稍微通俗的解釋: 從應用層面來說,控制論的作用是基於電子通信控制機器使復雜系統達到一定程度的自動化。從廣義的哲學層面來講,控制論是一套用電子時代的基本單元「信息」來闡釋世界的大一統理論。維納也在書中表明,控制論的原則適用於技術、生物學和所有復雜的社會系統。 控制論能統一兩個尺度差距巨大的層面,原因在於維納從信息工程和生物學兩個看似南轅北轍的學科同時出發, 他將現代遠程通信、計算和自動化的基本運行過程和人類神經系統、甚至人類社會通信過程聯系起來。 並決定使用「這些通信和控制的新概念對人類、宇宙知識及社會進行重新詮釋。」 如果說的更直白一點那就是:維納的控制論就是信息社會的基礎。我們如今看到的一切信息科技,電子信號傳輸、人機互動、自動化機械等等,全都仰仗控制論構造的底層邏輯。作為一個科幻愛好者來說,我無法想像沒有了維納和控制論,如今的科幻文化將會是怎樣的面貌。 開天闢地的控制論具體有哪些影響? 控制論最直接的影響在工程界。控制論催生的機械自動化改變了大規模生產的方法,改變了工程師的工作內容 ,甚至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連線》雜誌主編凱文·凱利曾這樣評價: 當然影響更為深遠的是控制論背後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他曾以學術會議或非正式談話的方式影響了諸多重要的科學家和理論家,例如數學家馮·諾伊曼,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的沃森和克里克,資訊理論理論家香農……也直接影響了許多學科的未來發展:腦科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人工智慧、社會學、大眾傳播…… 控制論之所以兼具深度和廣度,與自1941年開始舉辦的梅西基金會會議*有直接關系,參會者橫跨電子科學、神經科學和社會學等諸多領域,會議上的交流碰撞極大的拓寬了維納的思想范圍。控制論所展現的恰是他融會貫通形成的極為廣闊的視野。維納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新興跨學科運動的首批支持者,維納認為控制論起源於「成熟學科領域之間的無人地帶」,而這也是科學發展「最肥沃的土壤」。 出道即巔峰的控制論研究為何逐漸式微? 《維納傳》可以看做是為諾伯特·維納伸張正義的一本書,作者認為控制論的影響被大大的低估,這和50年代初控制論研究的突然中斷密不可分。縱觀維納一生,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是一再給維納造成精神困擾的家庭關系。 父親利奧·維納嚴酷卻卓有成效的特殊教育方法,造就了這位11歲就上大學的天才少年,但無情的責罵與貶損也給諾伯特·維納帶來了長期的精神困擾。直至1926年,與瑪格麗特·恩格曼婚後,維納才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父親的控制。 婚後初期,瑪格麗特的呵護給了維納穩定和安全感,但瑪格麗特的保護,隨著維納的聲名鵲起逐漸越界,變質為對維納工作生活的控制。最終直接導致了控制論研究核心團隊在1952年的決裂,維納也淡出圈子,控制論及相關研究永久性的中斷了。50年代後期,控制論開始被它派生出的專業技術領域替代,而維納淪為自己引領革命潮流的局外人。 其二,是維納的道德立場使控制論成為二戰後意識形態鬥爭的犧牲品。 維納是世界主義的,他的眼中沒有政治派別、沒有商業利益,他堅信自己所做的一切研究和貢獻,都是為了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福祉。因此在維納看來,控制論是有「原罪」的。這門學科脫胎於維納在1941-1942年間為美國軍方開發的對空火炮自動控制系統,而這正是維納日後全力反對的「可能導致無辜百姓死亡的研究項目」, 因此維納在戰後公開拒絕與美國政府或軍方合作開發制導飛彈。 與此同時,維納不遺餘力的在世界范圍內傳播控制論思想,受其影響最大的國家恰好是蘇聯。蘇聯第22屆中央委員會甚至認可控制論是「創建共產主義社會的主要工具之一」。二戰後鐵幕之下的美蘇意識形態鬥爭,維納本人受到CIA的嚴密監控,控制論也被官方就此雪藏。 鑄盾者諾伯特的後半生 有趣的是,當作為控制論之父的維納淡出之後,對控制論鳴鍾報警的諾伯特卻開始登台吶喊。維納從最初就預見到機器智能化未來對人類自身的潛在威脅,於是這個資訊時代的破曉騎士放下控制論之矛,轉身為社會中的弱者鑄起保護之盾。 控制論出版後,《時代周刊》曾這樣評論: 二戰後維納不僅拒絕了美國軍方的合作,而且多次拒絕通用電氣的邀請,不參加任何有可能加速自動化機器取代人類的研究項目。然而控制論的應用已然給產業帶來了巨大利益,單憑維納自己已經無法阻擋車輪。 1949年,維納主動找到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總裁沃爾特·魯瑟,聯合成立「勞工科學委員會」,致力於解決大規模自動化後可能帶來的工人失業等一系列問題。維納認為科學知識不應該用來謀求個人利益,而應該用於改善全人類生活的共同利益。維納的後半生都懷著這樣一個信念「建造這樣一個社會,它的基礎是人類價值,而不是生意。」為此他批判某些同行道,「科學家已經從獨立的從業者和思想家墮落為科學工廠里的傀儡,他們失去了道德和責任感。」 之後,維納開始轉向將控制論應用於更能造福人類的領域。50年代,維納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演講中提到了新型仿生假肢的設想,這種假肢能夠向大腦傳遞神經信號,並獲取中樞神經系統發送的指令,即使殘肢神經末梢被切斷,患者仍然能夠靈活控制假肢。這個當時只是基於控制論的理論設想,直到如今人類的技術才將其實現,但它卻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給各種幻想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維納之後的著作也更偏向高度公眾化的科普讀物。他在1950年出版的《人有人的用處:控制論與社會》一書中,幫助公眾理解控制論給社會和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維納將機器比作「瓶中的魔鬼」,他認為自動機器最大的威脅不僅在於對人類系統性的控制,更在於未來的終極智能所帶來的終極命題,即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如今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從公眾領域了解到「控制論」一詞,還是因為它是賽博朋克cyberpunk中cyber一詞的詞源。諷刺的是,賽博朋克作品中那個人類被機器異化,階級鴻溝遍布的社會,恰恰是維納擔憂的那個最糟糕的未來。 假若諾伯特·維納當真面對那樣的境況,想必他也不會是那個拿起武器的抗爭者。因為他早已放下長矛為弱者鑄盾,布道、庇護、迷途指津*,恰如800年前他的祖先摩西·邁蒙尼德一般。 注釋 * 梅西基金會會議:在紐約的Josiah...

《控制:終極合輯》領取方法分享

《控制:終極合輯》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遊戲,它是一款第三人稱動作冒險遊戲。最近該作也開始了免費贈送,贈送方為亞馬遜,遊戲為gog版本,想要領取的玩家,可以點擊連結進行領取了。 控制:終極合輯領取 這次亞馬遜贈送的遊戲是《控制:終極合輯》,具體領取時間:現在-12月1日。 《控制》(Contro)是一款由綠美迪娛樂(Remedy Entertainment)製作、505 Games發行的一款第三人稱動作冒險遊戲。 點擊領取:https://gaming.amazon.com/loot/control 來源:3DMGAME

首款支持遠程控制的滑鼠 向日葵藍牙滑鼠圖賞

近年來,隨著遠程辦公的逐漸常態化,遠程控制軟體已經逐漸成為剛需。 日前,向日葵智能遠控滑鼠發布,主打「輕辦公」概念,是首款支持遠程控制的可攜式藍牙滑鼠,原價109元,首發價僅49元。 其外觀使用了扁平設計,輕巧便攜。支持藍牙5.0連接協議,減少對電腦USB接口的占用。 常規的遠控方式會在螢幕上出現雙滑鼠指針,需要拖動被控端滑鼠指針進行操作,繁瑣復雜,而使用「向日葵智能遠控滑鼠」則可以做到直接控制被控設備的滑鼠指針操作,提高遠程辦公的效率。 向日葵團隊還就常規遠程控制過程中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優化,使得「向日葵智能遠控滑鼠」的使用體驗更加精進。 比如,常規情況下,當我們使用iOS設備進行遠程控制時,我們無法進行滑鼠右鍵的相關操作,但「向日葵智能遠控滑鼠」對此進行了專門的優化,支持右鍵操作,讓遠程辦公更加便利。 向日葵智能遠控滑鼠」提供了1000、1200、1600三擋DPI調節,滿足不同習慣人士的需求。 與此同時,它還適配安卓和iOS系統,支持在平板/手機上實現滑鼠常規操作。 來源:快科技

亞馬遜Prime喜加三:控制終極版、古墓奇兵崛起等

亞馬遜prime的11月會員福利很是給力,三款遊戲大作免費送,福利遊戲分別是《闇龍紀元:審判》(origin,至12月1日)、《古墓奇兵:崛起》20周年紀念版(epic,至12月2日)以及《控制:終極版》(GOG,至11月15日)。 點擊進入亞馬遜prime>>> 玩家可以免費試用Prime Gaming會員(需要綁定信用卡)。 來源:遊俠網

《漫威銀河護衛隊》手把控制器鍵位衝突解決方法介紹

《漫威銀河護衛隊》這款遊戲使用手把遊玩出現控制器鍵位衝突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出現這種問題到底應該怎麼解決,其實出現這種問題想要解決可以在steam找到這款遊戲然後調成啟用steam設置就行了,更多如下。 手把控制器鍵位衝突解決方法介紹 各位用控制器玩遊戲的,如果里面的鍵位是和你的鍵位相反(就是白色圖標的鍵位),多半是和steam控制器衝突了。 解決方法如下: 1、在steam庫里面打開這個遊戲的屬性,找到控制器一欄 2、把使用默認設置調成啟用steam設置就好了 來源:3DMGAME

樹莓派展示Build HAT新配件 可輕松編程控制樂高機器人

樹莓派正在推出一款名叫 Build HAT 的新配件,以便用戶通過旗下各款低成本的微型計算機,來控制某些樂高機器人的電機和傳感器。通過將該組件接入 GPIO 引腳,它可延伸出四個埠。此外樹莓派提供了配套軟體,可連接到使用 LPF2 連接器的大多數部件,包括樂高「心靈風暴」機器人發明家套件中的組件。 配套的 Python 庫,基本上融合了一組可用於控制機器人的命令,以便用戶編寫相關軟體來連接樂高的 SPIKE 組件。後者帶有一套集線器,支持連接 6 個設備,並且能夠存儲和運行 Python 程序。 盡管樹莓派 Build HAT 僅提供了四個接口,但用戶還可在該平台上獲得更大的靈活性,尤其是 SPIKE 必須使用單獨的計算機或 iPad 對樂高的集線器進行編程。 相比之下,Build...

爆料:《俠盜獵車手三部曲終極版》將有GTA5的控制風格

國外論壇泄密者alloc8or泄露了看上去非常像R星官方產品描述的文章,文章內容寫道,除了其他的功能之外,《俠盜獵車手:三部曲-終極版》還將包括類似《俠盜獵車手5》的控制風格。 這篇文章寫道:「三個標志性的城市,三個史詩般的故事,在新一代設備上遊玩更新過的經典遊戲《俠盜獵車手3》、《俠盜獵車手3:罪惡之城》和《俠盜獵車手3:聖安地列斯》,這三款遊戲將全面升級,除了全新的照明和環境升級之外,高解析度紋理、增加繪制距離、《俠盜獵車手5》風格的控制和瞄準,以及更多都將會全新的面貌亮相。」 此外,alloc8or還披露,在2022年1月5日之前通過R星在線商店或R星遊戲啟動器購買這些遊戲的用戶,下次通過該市場購買時還將獲得10美元的折扣。 之前曝光的《俠盜獵車手:三部曲-終極版》的成就列表也是該名用戶披露的。 R星官方表示《俠盜獵車手:三部曲-終極版》將在今年登陸PS5,PS4,Xbox Series X/S,Xbox One,Switch和PC,2022年登陸移動端。 來源:遊俠網

《銀河破裂者》xgp上開控制台方法

《銀河破裂者》是一款生存建造遊戲,玩家背負者開拓星際的任務。遊戲中玩家需要完成對於設備建築的建造,已經對於資源的開采。有很多玩家都感到遊戲速度太慢,所以開啟了控制台,加快了遊戲的進展速度,可是xgp玩家就疑惑了,不知道該怎樣開啟控制台。 xgp開控制台方法 實際上,《銀河破裂者》的xpg版本什麼不能改,控制台無法啟動,也沒有辦法用mod。 來源:3DMGAME

GSC: 《SSSS.DYNAZENON》 DX DYNAZENON控制器 展圖

SSSS.DYNAZENON公式アカウント@SSSS_PROJECT 【SSSS.DYNAZENON SHOW展示情報】 1つ目はグッドスマイルカンパニー様! 「THE 合體 合體竜人 DXダイナゼノン」、さらに企畫製作進行中の「DX ダイナゼノンコントローラー」を展示中! 來源:78動漫

研究: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裝置可對太赫茲輻射進行定向控制

據媒體報導,研究人員在一個裝置中利用了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可以對自旋電子方案產生的太赫茲輻射進行定向控制。該裝置比傳統的太赫茲發生器具有更好的信號效率,而且更薄、更輕、生產成本更低。 太赫茲(THz)指的是電磁波譜中介於微波和光學之間的部分(即100GHz和10THz之間的頻率),而且太赫茲技術已經顯示出應用的前景,從更快的計算和通信到敏感的檢測設備。然而,由於其尺寸、成本和能量轉換效率低下,創建可靠的太赫茲設備一直是一個挑戰。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物理學副教授、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Dali Sun說:「理想情況下,未來的太赫茲設備應該是輕質、低成本和堅固的,但目前的材料已經很難實現這一點。在這項工作中,我們發現一種常用於太陽能電池和二極體的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與自旋電子學相結合,可能滿足其中的幾個要求。」 所述的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是一種流行的、可在市場上買到的合成混合半導體:丁基銨鉛碘。自旋電子學指的是控制電子的自旋,而不僅僅是利用其電荷,以創造能量。 來自阿貢國家實驗室、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和奧克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裝置,將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與鐵磁性金屬分層,然後用雷射激發它,創造出超快自旋電流,反過來產生太赫茲輻射。 研究小組發現,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裝置不僅比目前使用的更大、更重、更昂貴的太赫茲發射器更出色,他們還發現,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的特性使他們能夠控制太赫茲傳輸的方向。 「傳統的太赫茲發射器是基於超快的光電流,」研究人員說。「但是自旋電子產生的發射產生了更寬的太赫茲頻率帶寬,而且太赫茲發射的方向可以通過修改雷射脈沖的速度和磁場的方向來控制,這反過來又影響了磁子、光子和自旋的相互作用,使我們能夠進行方向控制。」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工作可能是探索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材料的第一步,一般來說,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材料在其他自旋電子應用中可能有用。 研究人員說:「這里使用的基於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的裝置更小,生產起來更經濟,很堅固,在更高的溫度下工作得很好。這表明二維混合金屬鹵化物材料可能被證明優於目前用於太赫茲應用的傳統半導體材料,後者需要復雜的沉積方法,更容易受到缺陷的影響。」 「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將為設計各種低維混合金屬鹵化物材料啟動一個有希望的試驗平台,用於未來基於溶液的自旋電子和自旋光電子應用。」 來源:cnBeta

深圳工程師開發神奇氮化鎵充電器 自帶智能控制App

鐵甲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深圳,成立於2004年,自創立時便確立了「品牌,科技,創新,領先」的發展戰略。是一家專業生產開關電源(SwitchingPower),電源適配器,智能充電器,消費類充電器(USB充電器,QC 2.0,QC 3.0,Type-C,快速充電器),LED電源等電源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近日充電頭網收到了來自鐵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甲)的產品,是一款65W氮化鎵充電器,外觀上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同類產品相同,但其特點在內部,它竟然能「聯網」,一起來看看。 產品介紹 用戶除了關注充電器的性能外,對於產品整體的做工和設計等方便也是非常關注的,一些細節方面的設計也是會為充電器加分的,所以就先來看充電器的外觀部分。 介紹來自鐵甲的65W氮化鎵無線智能充電器,充電器外殼為白色阻燃材質,正面印著非常豐富的產品信息,其中65W、GaN以及無線智能便是這款充電器的主要特點。 機身配備折疊插腳,利於收納整理。 在邊緣處還附帶了通電指示燈,在夜間使用時方便定位充電器,以及用來判斷插座是否有電。 充電器配備2C1A共3個USB快充接口,這也是目前65W氮化鎵充電器中常見的接口配置了。其中C1和C2支持65W功率盲插,USB-A支持36W的輸出功率。 插腳所在面印著具體的參數信息,鐵甲65W氮化鎵無線智能充電器的具體型號為TEKA-SCM65CHG,支持100-240V的寬電壓輸入,製造商為深圳市鐵甲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製造。 三圍方面,使用卡尺實測充電器的長度約為69.89mm(不含插腳)。 寬度約為31.15mm。 厚度約為35.60mm。 可以得出充電器的三圍參數為69.89x31.15x35.60mm,充電器的體積約為77.5cm³,以最高輸出65W計算,功率密度約為0.83W/cm³。 淨重約為113.9g。 和蘋果61W PD充電器對比,體積比後者小,接口比後者多,功率比後者大。 充電器智能化 這一章節還是很新鮮的,在此前的充電器測評介紹文章中還沒有提到「智能」一詞,來看看鐵甲的這款產品會有怎樣的驚喜。 之所以說它是智能,是因為充電器可以使用APP來控制,在應用商店里面下載「塗鴉智能」APP即可。 下載好後將充電器插在插座上面,然後在APP里面搜索添加。 隨後就可以進入到控制界面了,在APP里面可以更細化的看到充電器的參數信息,比如各個接口的輸出功率,充電時長等信息。 甚至還可以設置自動化,讓充電器在特定的時刻做一些特定的事情。 甚至,連充電器自帶的通電指示燈亮度都可以自由設置,此前看到有部分讀者抱怨充電器的指示燈太亮,現在可以自己調節了。 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使用APP控制充電器需要幾個前提條件,首先需要手機等控制設備有網、其次充電器需要接電,最後APP控制距離為10米,比較適合在家控制充電器。 性能測評 下面充電頭網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產品進行體驗測試,如協議測試、兼容性測試等等,將來自鐵甲的這款65W氮化鎵無線智能充電器各個方面的性能表現展現給大家。 協議測試 這一測試模塊主要測試充電器的各個接口支持的快充協議,用戶可以根據具體的協議來匹配每個接口的輸出設備,從而獲得更好的快充體驗。 使用ChargerLAB的POWER-Z KT002讀取USB-C1接口的快充協議,實測支持PD、PPS、Apple2.4A、QC2.0、QC3.0、QC4+、AFC、FCP、SCP、PE快充協議。 當USB-C1觸發PD快充輸出時可以提供5-15V3A、20V3.25A五個固定輸出檔位,以及3.3-21V3A一組PPS檔位。 同樣,讀取USB-C2接口的快充協議,實測支持PD、PPS、Apple2.4A、QC4.0以及PE快充協議。 USB-C2同樣支持5-15V3A、20V3.25A五個固定輸出檔位,以及3.3-21V3A一組PPS檔位。 最後讀取USB-A接口的快充協議,支持Apple2.4A、QC2.0、QC3.0、AFC、FCP、SCP、PE快充協議。 充電兼容性測試 下面進入充電兼容性測試環節,充電兼容性測試可以直觀的看出充電器為設備充電時的功率情況,可以將數據更直觀的展現給讀者。 使用USB-C1為黑鯊4 Pro充電,功率為16.37V 2.86A 46.99W。 為MacBook Pro 16充電可以提供20V高壓快充,功率為63.69W。 USB-C1支持15V3A輸出檔位,實測可以成功激活Switch的底座TV模式,充電器為底座輸出15V電壓。 將USB-C1的所有測試數據匯總,整體來看快充兼容性都很不錯,為筆記本和iPad等設備可以提供20V或15V的高壓快充。 從柱狀圖中可以了解到筆記本的功率最高,部分支持120W快充的機型排在後面,功率在45W以上,其他機型的功率處於正常的狀態。 USB-C2同樣可以為黑鯊4 Pro提供大功率快充,輸出功率為55.11W。 前面在兼容性測試環節測試到C1和C2的快充協議支持不同,但PD輸出檔位是相同的,所以C2僅對手機部分進行了兼容性測試。實際測試數據表現不錯,所有設備均處於快充的狀態。 柱狀圖這里黑鯊4 Pro和紅魔6 Pro的功率最高,其他設備的柱狀圖走向較為平緩。 最後來一下USB-A的測試數據,USB-A支持SCP快充,為華為P30 Pro充電功率為21.27W。 USB-A為iPhone充電功率穩定在12W左右,支持華為SCP快充,為其他大部分Android設備充電握手QC快充。 柱狀圖部分,魅族18 Pro的功率最高,其他設備處於正常的快充狀態。 多口同時輸出部分,使用C1和C2同時為2台筆記本充電,功率分別為28.31W和29W。當C1和C2同時輸出時充電器會根據充電的設備智能調節功率,以獲得更好的快充體驗。 使用C1為筆記本充電,同時C2連接C to Lightning快充線空載,這時充電器依舊會默認在輸出兩台設備,這一現象在很多大功率多口氮化鎵充電器中均有遇見過。 使用C2為筆記本充電,功率為43.35W,同時使用A口為手機充電,功率為20W,1C1A同時輸出時會執行45W+20W功率分配策略。 使用C1和A口同時輸出為2台設備充電,實測可以正常充電。 最後同時使用充電器的三個接口為三台設備充電,功率分別為24.69W、12.36W和7.47W。 充電全程實測 除了測試充電兼容性外,此次還新增了充電全程的測試數據。為了更好的釋放充電器的性能,所以此次選擇了為MacBook Pro 16充電,以下是測試數據。 使用鐵甲65W氮化鎵無線智能充電器為MacBook Pro 16充電,全程分為四個階段,於2小時28分結束。 將鐵甲65W氮化鎵無線智能充電器和蘋果96W PD充電器為MacBook Pro 16充電全程的曲線圖放在一起,可以看出鐵甲65W氮化鎵無線智能充電器為MacBook Pro...

物理學家提出控制量子比特的磁控新技術 無需昂貴且復雜的雷射器

來自俄勒岡大學的兩名物理學家,剛剛概述了控制量子計算構建塊的新技術,推動此類計算機向著更加准確和潛在效用邁出了重要一步。作為離子實驗室的創始人,David Allcock 與 David Wineland 也是新論文的 12 位作者之一。文章基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一項實驗,且兩位科學家都曾在這里工作。 資料圖(來自:IBM Q System) 2018 年的時候,兩人來到了俄勒岡大學、並繼續在該項目上開展合作。在《自然》雜誌上一篇文章中,研究團隊詳細介紹了在量子計算與模擬中使用俘獲量子比特的相關技術。 物理學家表示,盡管新技術有助於推動操作方面的改進,但量子計算機仍會產生太多計算錯誤、使之難以成為一款有效的工具。David Allcock 指出: 問題出在量子計算機的邏輯門上 —— 作為用於在計算機中執行基礎邏輯功能的工具 —— 其表現著實相當糟糕。 它們在大約 1% 的時間里會失敗,只需大約 100 次操作,就會帶來垃圾數據。 目前整個量子計算領域都處於早期階段,且受制於錯誤,我們無法在機器上開展冗長的計算、或有價值的模擬。 而我們的目標,就是在沒有錯誤的情況下開展上萬次操作,然後添加多層檢查、以在發生錯誤時進行修復。 研究配圖 - 1:實驗設置 Wineland 表示,被困住的離子,就像是一碗具有一定磁性的彈珠。Allcock...

麻省理工研究人員開發新方法控制鐵磁體

原則上,鐵磁性材料應該能夠生產出比今天的傳統鐵磁體更快的數據存儲或邏輯電路,並能將更多的數據裝入特定的空間。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簡單、快速和可靠的方法來切換這些磁鐵的方向,以便在數據存儲設備中從0翻轉到1。 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這樣一種方法,即只需使用一個小的外加電壓,就能迅速將鐵磁體的磁極切換180度。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可能開創了鐵磁邏輯和數據存儲設備的新時代。 這些發現已經刊登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新系統使用了一種叫做釓鈷的材料薄膜,它屬於一類被稱為稀土過渡金屬鐵磁體的材料。在其中,這兩種元素形成了相互交錯的原子格子,而且釓原子優先將其磁軸排列在一個方向上,而鈷原子則指向相反的方向。合金成分中兩者的平衡決定了材料的整體磁化。 但是研究人員發現,通過使用電壓將水分子沿著薄膜表面分成氧氣和氫氣,氧氣可以被排走,而氫原子,或者更准確地說是它們的核,即單質子可以深入到材料中,這改變了磁取向的平衡。這種變化足以將淨磁場方向轉換為180度,正是磁存儲器等設備所需要的那種完全顛倒。因為這種變化只是通過改變電壓來完成的,而不是應用電流,因為電流會引起加熱,從而通過散熱浪費能量,所以這個過程是非常節能的。 研究人員發現,將氫核泵入材料的過程被證明是非常良性的。事實證明,對於這些薄膜來說,由於質子是一個如此小的實體,它可以滲透到這種材料的大部分,而不會造成導致失敗的那種結構疲勞。這種穩定性已經通過嚴酷的測試得到了證明。這種材料經受了10000次極性反轉,沒有任何退化的跡象。 來源:cnBeta

一男子為攀比花光9萬多積蓄充話費 網友笑稱「可以傳給孫子了」

你每次給自己的手機話費充值充多少錢呢?近日,據媒體報導,邯鄲市民李先生,加入了一個聊天群,在這個群聊里,大家都在曬話費余額的截圖,互相攀比誰的話費多,李先生也加入其中,到後面就控制不住了。李先生是一名架子工,為了能在攀比過程中始終保持第一名,只要有人發出來的話費截圖余額超過自己,他就把打工所掙到的錢繳話費。 李先生表示:「從7月6號開始充錢,一開始是一兩百的繳,後來越攀比越多,12號一下繳費8900元,往後都是大額繳費。存了92000多元話費,就是攀比,最後也沒比過人家。」 充到第一名有什麼好處嗎?李先生表示,沒什麼好處,現在想想什麼好處都沒有,全部存進去了。 事過之後,後悔不已的李先生想把話費余額提現,可誰知充值的時候方便快捷,想取出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李先生按照客服所說,通過手機客戶端申請了號碼注銷,在實名認證後填寫了話費返還的銀行卡號。然而到了約定期限,李先生並沒有拿回自己的話費余額。 根據營業廳工作人員提供的文件,營業廳要求李先生到附近的反詐中心核查,並書面出具核查結果,才能履行退款手續。不過李先生並沒有涉案,無法開出證明。 據悉,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李先生九萬余元話費余額的來源進行查證,待查證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對此,網友紛紛表示,「卡可以傳給孫子了」。 來源:cnBeta

《心靈殺手:復刻版》可能會引入新內容 或與《控制》《量子破碎》有關

Remedy Entertainment透露,即將發行的《心靈殺手:復刻版》可能會參考Remedy的其他遊戲。《心靈殺手:復刻版》的開發和發行是在Remedy為其未來的所有遊戲制定連接宇宙的宏偉計劃之前,這意味著《心靈殺手:復刻版》可能會有一些新內容。 這條消息來自媒體Axios Gaming的作者Stephen Totilo,他在最近的采訪中與Remedy的溝通總監Thomas Puha進行交談。當被問及《心靈殺手:復刻版》是否會重現Remedy之前的遊戲時,Thomas Puha表示:「我們想說的是,在玩《心靈殺手:復刻版》的時候一定要睜大眼睛。」這暗示了新的內容將更好地將《心靈殺手:復刻版》與Remedy的遊戲世界聯系起來。 Remedy Entertainment負責《量子破碎》和《控制》,後者去年在AWE拓展中獲得了一些《心靈殺手》風格的DLC。很明顯,Remedy團隊正在努力在遊戲中創造一個相互連接世界,甚至可能還在開發多款與《控制》和《心靈殺手》相結合的遊戲。 《心靈殺手:復刻版》將於10月5日登陸PC、PS4、PS5、Xbox One和Xbox Series X|S,其中包括基礎遊戲和兩個擴展DLC。 來源:3DMGAME

科學家製造出一種由超聲波控制的氣泡驅動藥物輸送微型機器人

據媒體報導,盡管許多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微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將藥物運送到身體的特定位置,但仍然存在一個挑戰--不使用笨重的車載電池為這些機器人供電。現在,一種新的方法是利用超聲波作用於微小的氣泡。 在Mingming Wu教授的帶領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們開始利用雷射光刻系統3D列印動物細胞大小的三角形「微型機器人游泳器」。每一個都是由疏水(防水)樹脂製成,在它的背面蝕刻了兩個洞--這兩個洞的開口直徑不同。由於樹脂是疏水性的,所以當一個游泳者被放置在液體環境中時每個腔內都會形成一個氣泡。 當一個外部超聲波換能器隨後對准游泳者時,聲波引起氣泡振盪,產生渦流推動機器人前進。然而通過改變波的共振頻率,可以有選擇地單獨激發其中一個氣泡或同時激發兩個氣泡。 這樣,游泳者就可以被遠程控制。雖然之前的研究已經製造出了由單個氣泡推動的微型機器人,但它們必須使用兩個超聲波換能器來控制。相比之下,據報導,康奈爾大學的游泳者是第一個只需要一個傳感器的,這要歸功於他們的雙氣泡設計。 科學家們現在正致力於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的材料製造機器人,這樣它們的工作完成後就能在體內無害地溶解掉。 來源:cnBeta

PS5最近的更新還秘密提升了《鬼泣5》《控制》的性能

索尼在上周為PS5推出了一個重要固件更新,加入了廣受期待的新功能,比如M.2 SSD拓展,內置揚聲器的3D音頻,多個UX調整等,但看起來索尼自己發布的修正檔日誌似乎遺漏了一些內容。顯然,這次更新還提升了多個遊戲,比如《控制》《鬼泣5:特別版》等遊戲在PS5上的性能表現,幀數提升了大約3%-5%。 這是由媒體Digital Foundry意外發現的。他們當時正在對比PS5新舊主機的表現,意外發現一些遊戲的幀數在舊版PS5上表現更好。顯然這會讓玩家感到憤怒,但DF後來發現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舊版PS5運行的是最新版BETA固件。 目前該BETA固件已經被整合到最近的更新中,為所有的PS5玩家推出,所以不管是新舊主機,性能基本上是一樣的。 雖然只是一個小的提升,但看到索尼能通過修正檔調整PS5的性能表現還是蠻有意思的。這背後可能只是一個驅動更新,或許和光追,或者是其他的有關。 來源:3DMGAME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一種控制鐵磁體的新方法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控制鐵磁性材料製成的磁鐵的新方法。與鐵磁材料不同,在鐵磁材料中,一些原子在一個方向上排列,而其他原子則以相反的方式排列。因此,鐵磁性材料產生什麼類型的磁場取決於這兩類原子之間的平衡。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為,由於鐵磁性材料的磁性受到外力的強烈影響,它們應該可以用來生產更快的數據存儲和邏輯電路。基於這種類型的材料的存儲將允許在給定的空間內比鐵磁性材料容納更多的數據。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與其他機構的科學家合作,以克服在數據存儲中使用鐵磁性材料的一個限制。 一直以來該材料實現存儲用途研發過程中的難點是沒有可靠的方法來切換磁鐵的方向,以產生數據存儲所需的0和1。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通過輕微的電壓變化將鐵磁體的磁極快速切換180度的方法。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發現可能帶來鐵磁邏輯和數據存儲設備的新時代。 該系統使用一種釓鈷薄膜,這是一種屬於被稱為稀土過渡金屬鐵磁體的材料。在這種類型的材料中,釓原子的磁軸在一個方向上排列,而鈷原子在另一個方向上排列。當施加電壓使薄膜表面的水分子分裂成氧氣和氫氣時,氧氣被排走,而氫原子核可以穿透材料。 這種滲透改變了磁取向,這種變化足以切換淨磁場方向,使數據存儲和磁性記憶設備成為可能。這種存儲系統的運作過程也是高度節能的,因為它只需要改變電壓,沒有可能導致轉化成熱量的應用電流。在實驗中,該團隊將他們的材料進行了10000次極性逆轉,沒有任何退化的跡象。 來源:cnBeta

全新神秘Switch控制器曝光或將於明年3月正式公布

任天堂已經提交了一份新的FCC申請文件,准備推出一款新的任天堂Switch的控制器。 這份申請是昨天才突然出現的,推特用戶「SamusHunter2」率先發現了它,申請中特別提到了這款產品是一個「遊戲控制器」,而前綴則是「Switch HAC外部設備」。 關於這個控制器的細節很少,因為在任天堂正式公布產品之前,產品相關信息將會保密180天之久,也就是說可能要到明年3月,任天堂才會公布它。 需要注意的是,任天堂Switch和它的外設都共享「HAC」這個前綴,Switch主機是「HAC-001」,Switch的底座是「HAC-007」,而Switch的Pro手把則是「HAC-013」。而最近的健身環控制器為「HAC-022」,Nintendo Switch Online所使用的超任手把為「HAC-042」。 那麼這個神秘的「HAC-043」控制器究竟是什麼呢?是新款手把嗎?我們希望任天堂不久之後能公布相關的消息。 來源:遊俠網

FCC文件顯示任天堂正在開發新的Switch控制器

最近提交給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文件顯示,任天堂正計劃打造另一款Switch控制器。由任天堂泄密者SamusHunter2發現的FCC保密清單特別提到,新產品是一個"遊戲控制器",其型號為"HAC-043"。 HAC前綴之前一直用於Switch硬體和外設,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新的控制器是為這種類型准備的。 由於這是一份保密文件,關於這個新控制器的細節可以理解為細節相當稀少,它有可能是即將推出的Game Boy和Game Boy Color遊戲的外圍設備。但由於這個保密期只持續180天,到那時我們至少會知道這個神秘的控制器是什麼,因為任天堂很可能在那之前的某個時候做出正式宣布。 訪問FCC文檔: https://fccid.io/BKEHAC043 來源:cnBeta

研究:一個人誠實與否並不是由認知控制

據媒體報導,認知控制的能力使人類能夠控制大腦的沖動如專注於人群中的一個人忽略干擾。另外,它還在做出道德決定方面發揮作用。但認知控制是否凌駕於誠實或不誠實的道德沖動之上呢?根據發表在《JNeurosci》上的一項新研究,這取決於一個人的道德違約。 研究人員利用腦電圖發現認知控制的活動模式並將其跟作弊任務中參與者的大腦活動進行比較。參與者玩「發現差異」遊戲,當他們報告發現三個差異時就會獲得獎勵。但只有幾對圖片實際上包含三種不同之處,而這促使了參與者的作弊行為。參與者的道德違約各不相同:一些人選擇作弊幾次,而另一些人只說幾次真話。當參與者決定是否作弊時,θ腦電波的活動就會增強--這是一種代表認知控制的活動模式。更強的θ波活動意味著參與者更有可能違背他們的道德違約:騙子更有可能是誠實的,而誠實的人更有可能作弊。 來源:cnBeta

《英雄聯盟手遊》限量測試明日開啟:未成年人被嚴格控制

前段時間,原本定於9月15日(明日)開啟不刪檔測試的《英雄聯盟手遊》因為一些新政策實施的原因取消,官方當時宣布新增一輪刪檔測試,將於明日正式開啟。今天中午,《英雄聯盟手遊》官微發布了9月15日限量測試開服指引,其中顯示此次測試資格為此前參加過先鋒測試、超燃測試的召喚師自動獲得。 之前測試使用的客戶端無法自動升級至最新客戶端,請各位召喚師前往官網下載最新客戶端,召喚師可使用QQ或微信登錄遊戲,需與此前參與測試帳號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測試與之前宣傳的不刪檔測試稍有出入,iOS用戶依然被排除在外,僅支持安卓平台。 另外,針對近期新政策《英雄聯盟手遊》此次測試也積極響應,未成年用戶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的20時至21時進行遊戲。 未成年用戶將會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的20:55開始陸續被系統強制下線,對局中同樣會被系統強制下線。 充值方面,未滿12周歲的用戶無法進行遊戲充值;12周歲(含)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幣;16周歲(含)以上未成年用戶,單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幣。 來源:cnBeta

CRISPR新技術可對傳播疾病的蚊子進行基因控制

利用CRISPR遺傳工程進展,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新的系統,可以限制每年讓數百萬人感染疾病的蚊子種群。 這種全新精確制導的昆蟲不育技術名為pgSIT,改變了與雄性生育力有關的基因,創造出不育的雄性埃及伊蚊以及無法飛行的雌性埃及伊蚊。埃及伊蚊是負責傳播廣泛疾病的蚊子物種,它傳播的疾病包括登革熱、基孔肯雅和寨卡。 pgSIT是一個新的可擴展的遺傳控制系統,它使用基於CRISPR的方法來設計可部署的蚊子,可以抑制種群。雄性埃及伊蚊不傳播疾病,所以隨著釋放越來越多的不育雄性埃及伊蚊,可以在不依賴有害化學品和殺蟲劑的情況下抑制種群。 2021年9月10日,《自然-通訊》雜誌上刊登的相關論文對pgSIT的細節進行了描述。pgSIT與"基因驅動"系統不同,後者可以通過將所需的基因改變無限期地從一代傳到下一代來抑制疾病載體。相反,pgSIT使用CRISPR對雄性蚊子進行絕育,並使傳播疾病的雌性蚊子無法飛行。該系統是自我限制的,預計不會在環境中持續存在或傳播,這是兩個重要的安全特徵,應能使人們接受這項技術。 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論文中指出,在數學模型的支持下,我們根據經驗證明,釋放的pgSIT雄性蚊子可以競爭,並抑制甚至消除蚊子種群。這種平台技術可以在野外使用,並適用於許多病媒,用於控制野生種群,以安全、可限制和可逆轉的方式遏制疾病。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感知味覺的細胞能夠控制整個動物個體的覓食策略

神經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來解釋線蟲如何尋找食物,揭示了感知味覺的細胞既能感知環境又能控制整個動物的覓食策略。這項研究涉及來自利茲大學和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醫學中心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實驗對象為微型線蟲物種Caenorhabditis elegans。 在今天發表在《通信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表明,這種動物的感覺細胞不僅從環境中獲取信號,它們還在處理這些信息以驅動決定動物運動的決策。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來自感覺細胞的信息被送到了動物大腦的其他電路中,用於決策和控制行為。 利茲大學計算神經科學家、論文共同第一作者Netta Cohen教授說。"我們發現了簡單的機制,通過這些機制,嘗鹽細胞驅動著一種相當復雜的覓食策略。" C. elegans這個物種以土壤中成片的腐爛植被中的細菌為食,這些食物斑塊可能大小不一,而且相隔一定距離,結果是蠕蟲群經歷了"繁榮或蕭條"的存在。對於一個動物個體來說,成功地覓食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 為了增加其生存機會,蠕蟲已經進化出一種覓食策略,它將隨機地在一個區域內縱橫交錯地尋找食物:如果它沒有找到食物則會尋找其他可能有食物的區域。 研究人員進行了實驗並開發了一個模型,解釋了蠕蟲的味覺傳感器如何處理來自環境的信息以指導其覓食行為。 他們認為,蠕蟲利用其對土壤中鹽的味道作為"導航信標",向它們移動,如果沒有找到食物,則遠離它們。 被鹽吸引的感覺細胞 C. elegans的神經系統包含302個細胞,包括兩個被鹽的存在所刺激的味覺細胞。這兩個感覺細胞的反應不同:一個被增加的鹽含量刺激,另一個被減少的鹽含量刺激。 這項研究的出發點是由鹿特丹的Gert Jansen博士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當這些細胞中的一個處於活動狀態時,另一個則處於"睡眠"狀態。 Cohen表示:"當線蟲第一次感覺到鹹的環境時,對鹽濃度增加敏感的感覺細胞受到刺激--並提供了動物引導進入鹽區所需的所有信息"。 但如果幾分鍾後動物沒有找到食物,該感覺細胞就會變得不再敏感。同時,另一個味覺細胞受到鹽含量下降的刺激,變得活躍起來,引起急轉彎,幫助動物保持在鹽上,其結果是,動物會優先探索較大的鹽塊。 這兩種感覺細胞都在工作,使蠕蟲在鹽塊上覓食。但是如果它找不到食物會怎樣呢?Gert Jansen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當動物暴露在鹽中時,有兩個額外的感覺細胞被招募到鹽感應迴路中。 人們最初認為,這些額外的感覺細胞提醒蠕蟲注意環境中的危險,使它能夠突然改變方向並擺脫傷害。但是這項研究發現,這些避免傷害的細胞也作為其導航策略的一部分而開關,使它能夠急劇改變方向以避免鹽,從而擴大其覓食范圍。 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的傳感器繼續在它們的開啟和關閉狀態之間循環,以這種方式控制一個豐富和動態的覓食策略。 "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內置於這些感覺細胞的機制。它不僅非常有效,而且令人驚訝的是,由於它全部發生在感覺細胞內部,它非常容易用幾乎所有腦細胞都可以使用的基本工具箱來實現。同時懷疑其他動物也可能利用類似的機制來選擇性地注意環境的其他線索或特徵。"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