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紀錄

Tag: 紀錄

車王麥可·舒馬赫同名網飛紀錄片發布預告 9月15日上線

據新浪電影報導,聚焦傳奇F1車手麥可·舒馬赫的Netflix紀錄片《舒馬赫》發布預告,影片將於9月15日上線。該片據稱是唯一一部獲舒馬赫的家庭支持的關於他的電影,其妻子等家人也罕見地發聲。 原標題:車王麥可·舒馬赫同名網飛紀錄片《舒馬赫》發布預告 9月15日回顧傳奇F1車手背後故事 預告視頻: 影片包括此前從未曝光的視頻和資料,和與舒馬赫家人、賽車夥伴和對手等人的采訪。 如今距舒馬赫進入F1已30年,距他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已26年。他被認為是F1成就最卓著的車手之一,首個拿到7次F1世界冠軍的人,跟紅色的法拉利合作讓許多人印象深刻。2012年退役後,舒馬赫在2013年滑雪受傷,腦部受到損害,一度昏迷不醒,他的健康狀況至今牽動很多車迷的心。 視頻畫面: 來源:cnBeta

《我的世界》速通紀錄已經被壓縮到了2分鍾內

《我的世界》Java版中普適的「通關」概念,便是速通社群里常說的Any%項目,需要玩家前往末路之地擊殺末影龍,再進入返回傳送門。 末影龍圖源《我的世界》Wiki 在Speedrun速通認證網站,根據玩家是否使用BUG、使用固定種子還是隨機種子、使用哪一種遊戲版本,Any%項目還能繼續細分成近十個小項目。 7月5日,速通玩家Rayoh首次實現了在兩分鍾內通關《我的世界》的壯舉。Rayoh通關用時1分58秒,創下了「禁用BUG且使用固定種子通關」項目,即「Set Seed Glitchless」(SSG)的世界紀錄。 8月17日,Rayoh使用同一種子第二次通關,這次只用了1分55秒。 相比使用隨機種子,輸入固定種子無疑會省下大把時間。速通使用的種子,都是由玩家社群藉助算法程序與反復測試精挑細選出來的,速通者無需被隨機生成的新世界折磨,只管背版熟悉通關所需道具和建築物的位置坐標。 創造世界的進階選項允許玩家輸入特定種子的代碼 在《我的世界》Java版的1.16版本,速通社群找出的最合適種子代碼為「2483313382402348964」。到了1.17版本,這個最優解變成了「-3294725893620991126」。 以SSG項目榜單第二名MagneticMaybe的記錄為例,他使用的是1.16版本,總用時2分08秒,從出生點趕到一座村莊,花了將近7秒時間。 而Rayoh的1.17版本種子,讓他開場就復活在了村莊旁邊,省下了關鍵的7秒。 不過需要注意,SSG速通無法徹底避免運氣要素的影響。 SSG速通的第一站是村莊,這里便於速通者在短短數十秒內獲得四種必不可少的道具:四張床、一把高等級的鎬頭(比如鐵鎬或金鎬)、一塊打火石,以及至少20塊黑曜石。 在固定種子中,床、石頭與煤炭的刷新地點不變,而石頭與煤炭能夠合成打火石,手上有鎬頭,打火石就有搞頭。 然而鎬頭與黑曜石只在村莊的一部分箱子里刷新,黑曜石的生成幾率更低,僅在武器匠村民的箱子中生成。每個武器匠箱子含有3-8疊物品,而每疊物品生成黑曜石的權重僅為5/94,一疊黑曜石可能包含3-7個黑曜石不等。 圖源《我的世界》中文Wiki 速通者會記住村里武器匠箱子的位置,但拿到的黑曜石數量完全看臉,運氣不好,就得重來。 Rayoh的天胡開局既有鐵鎬又有不少黑曜石 速通第二站是下界,要用10塊黑曜石搭起下界傳送門,並使用打火石激活傳送門。下界與主世界的橫向坐標能夠互相轉換,比例為1:8,也就是說,在下界中移動1米,相當於在主世界移動8米。 下界傳送門圖源《我的世界》Wiki 速通者藉助這種移動方式抵達第三站:主世界的要塞,而要塞里有前往末地的末地傳送門。他們需要提前記住傳送門坐標與下界對應的坐標,一路狂奔過去,再使用10塊黑曜石與打火石製造新的下界傳送門,回到主世界。 固定種子會生成固定的地形,下界也不例外。速通者會安排一條最優路線,在保證速度的同時,算好地形高低差與墜落傷害,維持自己的血量。但怪物的生成機制不歸種子算法管,運氣不好被路上隨機出現的怪物劫了道,還是要重來。 在Rayoh的流程里一路上無事發生 一般的通關流程要求玩家使用末影之眼激活末地傳送門。好在速通社群的選種技術值得信賴,目前在1.16與1.17版本兩個速通種子所生成的地圖里,末地傳送門都默認處於激活狀態,可以直接進入。 這時該輪到那幾張床派上用場了。在主世界,床被用於記錄出生點與享受睡眠,度過怪物橫行的夜晚;可是在下界與末地,對著床按下滑鼠右鍵,床卻會立刻爆炸。 床的爆炸威力比TNT炸藥方塊還要高。事實上,收集足夠數量的床鋪並觸發爆炸,是速通社群慣用的屠龍方式。 由AI控制的末影龍,有時會飛向末地中心位置的基岩立柱,緩緩降落在上面,這一行為狀態被稱作「棲息」(Perch)。速通者會利用AI機制,以立柱為中心搭建平台,對著末影龍的腦袋展開定向爆破。簡單難度下,四張床就能清空末影龍的血條。 黑曜石擁有爆炸抗性適合搭建爆破平台 萬一末影龍的AI不想棲息呢?AI的運作依然屬於運氣因素,如果它浪費時間遲遲不願飛回來,速通者也只能重來。 再優秀的固定種子也救不了臉黑,但足夠的樣本容量肯定能稀釋運氣因素的影響,Rayoh能創下世界記錄,少不了上百次的嘗試。理論上,你也可以輸入相同的種子代碼,多嘗試幾次,考慮到《我的世界》龐大的玩家基數,若是能用一兩個小時通關,也算值得誇耀的成就。 來源:遊研社

打破紀錄!《薩滿》上映首日全台賣破111萬 觀眾喊怕:沒演完就逃出電影院!

由《哭聲》導演羅泓軫和《鬼影》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兩人共同打造的最新驚悚電影《薩滿》於25日在台正式上映。不少觀眾第一時間入場搶看,雖然全台戲院僅有43廳放映,但首日還是拿到了111多萬票房,打破今年限制級電影開票記錄,奪得今年限制級電影開片冠軍! ▼在《薩滿》試映會上,羅泓軫導演談到因為想製作一部非常恐怖的電影,才開始企畫這部作品。對此班莊比辛達拿剛導演則說:「雖然羅泓軫導演是那麼想的,但我跟他的想法不太一樣,我想完成一部真的『很好的電影』。因為羅泓軫導演所寫的原作劇本非常有趣,我非常喜歡。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了解到原本不知道的世界觀,很想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世界觀。」 ▼《薩滿》在台灣經過兩次文化部分級審議後,以18禁的「限制級」上映。放映首日票房就賣破111萬,其中台北單廳平均票房3.6萬、全台單廳票房2.6萬,拿到台北及全台單廳平均票房雙料冠軍。看過的網友大讚:「《薩滿》絕對是我今年恐怖電影的Top1,直接將它封神了!」 ▼也有網友表示,《薩滿》有很多難以想像的驚悚畫面:「中間有一段,嚇到全廳椅子同時震動」、「看到全身發冷發抖,還沒演完就逃出電影院」、「這是一部極度恐怖的電影,即使身經百戰如我,走出電影院許久,仍然覺得頭皮發麻」。 https://youtu.be/wpRu1q9HE3g 如果你想看《薩滿》,又擔心太恐怖,可以去戲院看「膽小鬼專場」,觀影時全程開燈,應該會安心很多。「薩滿膽小鬼場」於威秀影城、秀泰影城、樂聲影城、美麗華大直影城、喜樂時代影城、華威天母影城、SBC星橋國際影城、中影屏東影城、新月豪華影城、金獅影城特別開設,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空洞騎士》玩家數突然暴增 打破自身在線人數紀錄

好評銀河惡魔城風格作品《空洞騎士》最近打破了自己的PC版在線玩家紀錄,別忘了這是一款已經發售近四年的遊戲作品。 《空洞騎士》是在2017年2月正式發售的,上市後收獲了媒體的好評與玩家的喜愛,為銀河惡魔城風格打入了一針強心劑,催生了一系列同類型冒險遊戲的誕生。 然而,四年後這款遊戲再度掀起了流行風潮,8月5日當天,本作Steam在線玩家數達到了12891人,在這之前,這款遊戲只在一小段時間內突破過一萬玩家數大關。 但是這次人氣暴增背後的原因並不清楚。雖然續作情報流傳已久,但《空洞騎士:絲之歌》並沒有在E3 2021進行展示。另外,本作也沒有進行免費周末或大力度折扣等操作。不管怎麼說,作為一款優秀遊戲,能再度獲得大量玩家的關注終歸是一件好事。 來源:3DMGAME

重溫港片搏命式特技 紀錄片《龍虎武師》8月28日上映

由香港電影研究者、資深電影製作人魏君子導演,洪金寶、袁和平、程小東、元華、甄子丹、錢嘉樂、熊欣欣等出鏡的電影紀錄片《龍虎武師》發布定檔預告,宣布定檔8月28日公映。 視頻中出現了許多對動作演員的的采訪片段,還有經典香港動作片的搏命式動作戲閃回鏡頭,包括成龍扒巴士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龍虎武師》預告: 電影訪問及拍攝了近百位武行前輩與入行新人,旨在向大家介紹什麼是龍虎武師,以及向香港為動作片奉獻的龍虎武師們致敬。「疼嗎?疼?怕嗎?怕!那還做嗎?做!沒錯,這就是龍虎武師,為了讓世界看到最精彩的動作片,他們一輩子都在搏命,他們以血肉之軀拼出了香港動作電影的輝煌年代,他們Never Say No的精神,亦是每個中國人骨子里的精神。」 高清視頻畫面: 來源:cnBeta

世界氣象組織正在確認西西里島48.8°C的「創紀錄」高溫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該組織目前還無法確認或否認西西里島的高溫,這一溫度是本周三由島上的一家農業氣象預報提供組織,而非義大利官方氣象服務機構記錄的。 記錄有待確認 氣象組織在一份電郵聲明中表示,「我們還不能對 48.8 °C 的觀測結果做出任何初步評估,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 幾天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發布報告強調,人類活動「無可爭議」地造成了氣候變化,進而引發包括熱浪在內的極端天氣事件。 世界氣象組織的一個快速反應天氣記錄小組現正在與西西里氣象局聯系,以確定觀測結果是否超過了歐洲 48°C (118.4 華氏度)的現有高溫記錄。這一高溫於 1977 年 7 月 10 日在雅典被記錄到。 阿爾及利亞的警報 這一動態是在新的熱浪警報和對阿爾及利亞野火的擔憂之際發生的。阿爾及利亞國家氣象局預測到近期的氣溫至少為 44°C (111.2 華氏度),最高溫度可能達到47 °C(116.6 華氏度)。 根據美國宇航局周二公布的圖像,這個北非國家大規模森林大火的范圍從太空中清晰可見。 根據歐洲森林火災信息系統,由代號為「水」(Aqua)的人造衛星拍攝的圖像顯示,阿爾及利亞北部有大量煙霧,今年迄今為止,被燒毀的面積已超過 6萬2000公頃。 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站表示,最嚴重的火災發生在阿爾及利亞北部貝賈亞(Bejaia)和提濟烏祖(Tizi-Ouzou)附近的山區,該站觀察到的煙羽的亮白色部分表明存在大火形成的「火雲」。 紅色代碼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評價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本周的報告時表示,這是「人類的紅色代碼。警鍾震耳欲聾,證據無可辯駁。」 最近數天和數周,數百場野火在義大利、阿爾及利亞、希臘、土耳其、俄羅斯和美國西部肆虐。 世界氣象組織稱,如果沒有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的影響,6 月份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地區創紀錄的熱浪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熱浪「可能性增加 150...

破紀錄的極熱和極冷事件可能源於類似的物理過程

地球上有史以來可核實的最高溫度:2021年7月9日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的54.4攝氏度(130華氏度);這是在亞洲和美國各地錄得創紀錄的最低溫度後僅幾個月後出現的。在悶熱的天氣里,地球迅速變暖的結果很明顯。在暴風雪中,可能更難理解全球變暖如何導致如此冰冷。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研究了過去冬天的三個極端事件,以闡明溫度和天氣的這種波動的機制。 他們今天(2021年8月9日)在《大氣科學進展》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第一作者、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氣候和大氣科學教授Zhang Xiangdong說:"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為什麼近幾十年來極端天氣事件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更頻繁地發生,以及北極變暖的放大作用是否起到了主導的驅動作用。2020-21年冬季的極端事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研究什麼物理過程或機制驅動這些事件。" 研究人員核查了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1月中旬在中國爆發的兩次創紀錄的冷空氣,在此期間,北京和天津都經歷了54年來的最低溫度(分別為-19.7℃(-3.46℉)和-19.9℃(-3.82℉))。他們還考慮了2021年2月襲擊北美中西部和南部深處的歷史性寒冷,導致德克薩斯州出現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最冷記錄(奧斯汀和休斯頓分別為-13.3°C(8°F)和-8.3°C(17°F))。 將2020-21年的冬天與過去的42個冬天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利用現有的觀測數據和模擬模型來解析海洋和大氣事件如何可能成為極端天氣的基礎。"即使全球變暖和北極海冰的喪失每年都會發生,我們調查的這種極端天氣事件是間歇性的--它們不是每年都發生,"共同作者、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太平洋海洋環境實驗室的研究海洋學家詹姆斯-奧弗蘭說,"這是因為它們是由新的全球變暖和噴流和極地漩渦中極端的、但自然發生的前兆天氣條件共同造成。" 極地漩渦--以地球兩極為中心的大氣層中的低壓冷空氣--在地球噴流的幫助下,導致冬季北半球的溫度下降,噴流由自西向東流動的氣流組成。Zhang說,大氣層上層的溫度突然升高,稱為平流層突然變暖,可以極大地改變極地漩渦和噴流的行為和互動方式。當變化的海洋溫度和北冰洋海冰使之復雜化時,由此產生的天氣會變得更加極端。 "三個大洋盆地同時出現的異常海洋熱狀況和大氣動力學的相互作用,推動了大氣環流或天氣模式的半球規模的系統性變化,達到了極其反常的狀態。" 盡管這三個事件都與平流層突然變暖事件有關,但每個事件的下游影響都不同。在第一次東亞事件中,極地冷空氣調節了中緯度噴流,將冷空氣引向南方;在第二次事件中,極地渦旋分裂,加深了一個低壓區域,並與北極冷空氣一起循環;在北美事件中,極地渦旋也被分裂,但在這種情況下,推動低層大氣在南方上空更深的地方定居,對強烈的冷空氣施加壓力。 "當歸因於一個極端事件的因素時,我們應該有一個廣泛的觀點來抓住大局,"共同作者、芬蘭氣象研究所的研究教授Timo Vihma說。"它可能由幾個因素的復雜的相互作用組成,這些因素在半球范圍內相互作用很遠"。 共同作者、德國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所的高級科學家Annette Rinke進一步解釋說,冬季極端天氣事件通常由"遙遠"的因素驅動。 "林克說:"這項研究表明,除了大規模的大氣環流之外,海洋溫度的異常也會在極端天氣事件中發揮關鍵作用。 研究人員計劃繼續研究大氣事件如何預示和影響極端天氣。 "在冷空氣活動中,雲和降水以及它們相關的潛熱會發生變化,但目前缺乏這方面的觀測,"共同作者、中國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Fu Yunfei說。"衛星遙感可以對此有所幫助,包括驗證模型模擬,這可以幫助預測前兆事件如何影響諸如東亞的季風季節"。 "通過研究這些破紀錄的寒流,我們可以看到極端天氣事件的'全貌'。"共同作者、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韓哲說。"雖然這些事件可能是不同的,但它們可能有類似的基本機制,這與全球變暖有關。伴隨著變暖,北極的放大和海洋熱異常的加強可能與大氣環流,如極地渦旋和平流層的突然變暖相互作用,導致極端寒冷或炎熱事件的發生。" 來源:cnBeta

丁真要拍電影了 紀錄片《丁真的世界》正式立項

因為一雙清澈的眼睛和陽光的笑容,20歲的藏族小伙丁真走紅網絡,成為「新晉頂流」。走紅後的丁真已成為理塘縣的旅遊大使,為當地旅遊貢獻力量。據國家電影局最新備案公示,紀錄片《丁真的世界》已經正式立項。備案信息顯示,備案單位為四川熱窩影業有限公司,編劇為王康。 ...

創紀錄的熱浪過後 格陵蘭島發生「大規模融化事件」

據媒體報導,丹麥研究人員發現,格陵蘭島的冰蓋受到了「大規模融化事件」的沖擊,上周一天內消失的融化的冰足以將整個佛羅里達州覆蓋在兩英寸(5厘米)的水中。據丹麥北極氣候研究人員運營的網站Polar Portal報導,自7月27日以來,每天從這個巨大的冰蓋表面流失大約93.7億噸的冰,是其夏季正常平均流失率的兩倍。丹麥氣象研究所報告說,大規模融化是在格陵蘭北部的溫度飆升到68華氏度(20攝氏度)以上之後發生的,這是夏季平均溫度的兩倍。 7月28日的高溫導致格陵蘭島出現自1950年以來的第三大單日冰損失;第二和第一大單日冰損失發生在2012年和2019年。格陵蘭島每年的冰損失始於1990年。近年來,它已經加速到了2000年之前的大約四倍的水平。 即使在今年夏天的事件中融化的冰量比兩年前少,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會更糟。 Polar Portal的研究人員在一條推文中寫道,雖然就被轉化為水的冰塊總量而言,目前的事件沒有2019年那麼極端,「但融化發生的面積甚至比兩年前還要大一些」。 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估計,如果格陵蘭島的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約20英尺(6米)。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氣候科學家Xavier Fettweis估計,7月28日大約有240億噸的冰從格陵蘭島的冰層中融化,其中130億噸進入海洋。他發推文稱,另外110億噸融化的冰被 "雪堆重新吸收了,這要感謝最近的大雪"。 Fettweis將當天加速融化的原因歸結為大陸上方的一個大氣事件,稱為反氣旋。反氣旋是高壓區域,使其中包含的空氣下沉,在夏季時升溫,並創造條件,使炎熱的天氣可以在一個地區持續很長時間。 格陵蘭島的融化季節通常從六月持續到九月初。根據丹麥政府的數據,今年的融化季節已經有超過1100億噸的冰融化到海洋中。 格陵蘭島的冰蓋是地球上除了南極洲的冰蓋之外唯一的永久性冰蓋,根據NSIDC的數據,其面積大約是德克薩斯州的三倍,大約為65.6萬平方英里(170萬平方公里)。 據NSIDC稱,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蓋占地球淡水儲備的99%,但由於氣候變化,這兩個冰蓋一直在加速流失質量。根據2021年1月發表在《冰凍圈》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自1994年以來,這兩個冰蓋總共損失了7萬億噸的冰。 格陵蘭島加速融化的趨勢是科學家們在全世界其他冰區看到的一個趨勢。據《 Live Science》此前報導,在2000年至2019年期間,地球上的冰川平均每年損失2937億噸的質量,占該時間段內觀察到的海平面上升的21%。另一項研究估計,地球每年損失的冰塊足以覆蓋蘇必利爾湖那麼大的冰凍區域。 來源:cnBeta

格陵蘭島再創高溫紀錄:每天融冰80億噸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氣候正在持續變暖,不少地區的高溫紀錄被不斷打破,包括一些常年天寒地凍地球也不例外。據媒體報導,丹麥氣象部門報告稱,格陵蘭島(Greenland)近日迎來了創紀錄的高溫,受此影響,該地區的冰蓋正在大規模融化,融化的速度幾乎是往年的2倍。 據悉,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面積2,166,313.54 平方公里。全島終年嚴寒,是典型的寒帶氣候,沿海地區夏季氣溫可達零度以上,內陸部分則終年冰凍。 格陵蘭島大約80%的土地被冰蓋覆蓋,面積將近180萬平方公里,為北半球最大冰體,僅次於南極冰蓋,屬於全球第二大冰蓋。 由於近年來全球氣候不斷變暖,有關格陵蘭冰蓋大規模融化的新聞不斷。還有研究指出,如果格格陵蘭冰蓋完全融化,或將導致海平面上升7米左右。 而近日,來自丹麥氣象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格陵蘭島北部近日氣溫達到20多攝氏度,比往年夏季平均氣溫高出10多攝氏度。 上周四,格陵蘭島東北部的Nerlerit Inaat機場更是監測到23.4攝氏度的高溫,這也是該地區自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受此次熱浪影響,格陵蘭冰蓋也正在經歷「大規模融化事件」。自上周三以來,覆蓋在北部地區的冰蓋正在以每天約80億噸的速度融化,幾乎是往年夏季平均融化速度的2倍。 據了解,有研究指出,格陵蘭冰蓋的融化始於1990年,自2000年以來一直在加速,近年來冰蓋的損失速度大約是2000年之前的四倍。 如果照目前的融化速度,即使人類能夠奇跡般地阻止全球氣候變暖,也不能有效阻止格陵蘭冰蓋的持續縮小,這也將導致格陵蘭冰蓋終有一天將消失殆盡。 來源:cnBeta

奧運游泳「最慢紀錄」保持者!當年他用狗爬式險溺斃 結局翻轉超勵志

東京奧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來自各國的教練、選手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其中一位來自赤道幾內亞的游泳教練Eric Moussambani,就格外引人注目。因為他在2000年雪梨奧運上曾代表國家隊參賽,卻游出奧運史上最慢成績。不過他背後的故事非常感人。 ▼赤道幾內亞是一個總人口為60萬人的國家,國內根本沒有人參加過奧運游泳項目。當年奧委會為了讓發展中國家也能參加奧運,特別派發了「外卡」資格。Eric從收音機里聽到國家招募游泳選手的資訊,覺得很有意思,就去報名了。他根本不會游泳,但現場報名的人只有他一個,他就順理成章被選上了。 ▼奧運開幕前9個月,Eric才開始學習游泳。他不像一般選手一樣,擁有專業的資源,只能在一間酒店的泳池里練習,並請會游泳的酒店員工來指導。他訓練的過程也很辛苦,因為酒店員工告訴他,必須在早上5點開始練習,1個小時之後就得離開,因為泳池還要開放給房客使用。 ▼9個月後,Eric和其他3名選手一起從赤道幾內亞出發,參加奧運會。來到比賽場地,看到50公尺長的泳池時,Eric真的嚇到了,他忍不住驚呼:「怎麼這麼大?!比我平時游泳的泳池大太多了!」原來國家隊一直以為報名的是50公尺自由式,Eric到場後才發現報名的是100公尺自由式。 ▼Eric只能硬著頭皮上場,他跟奈及利亞與塔吉克的選手分在同一組,但那2名選手因為搶跳失去比賽資格,最終整個賽場上只剩下Eric。上萬名觀眾的目光全都聚集在Eric身上,他盡全力游泳,雖然動作不連貫,游得也不快,但至少在前進。到了最後25公尺左右,Eric的體力幾乎透支,他的速度越來越慢,全場觀眾都為他加油打氣,他這才堅持完成了比賽。 https://youtu.be/r0ZePJy_nZw Eric花1分52秒72游完全程,這是奧運史上最慢的成績。但觀眾們沒有嘲笑他,他的毅力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轉眼間20年過去,Eric沒有再參加奧運,但他並沒有放棄游泳。他不斷精進泳技,在赤道幾內亞有了「鰻魚」的稱號,如今還成為了國家隊的游泳教練!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研究:更多「破紀錄」熱浪即將到來

據媒體報導,持續一周的「破紀錄」熱浪正在向我們襲來。根據一項新研究,從現在到2050年,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保持高位,那麼發生此類熱浪的幾率將是過去幾十年的2至7倍。從2051年到2080年,預計那些持續時間長、破紀錄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將會是過去的3到21倍。 據悉,研究人員利用氣候模型得出了他們的結論。本周,又一個熱浪籠罩著美國大部分地區。此前,美國今年發生的一系列極端高溫事件已經打破了數百個氣溫紀錄。 當紀錄被打破的時候,還有另一個指標值得注意。研究發現,變暖的速度影響著未來熱浪的難以忍受程度。所以可怕的不僅僅是跟前工業化時代相比,而死世界最終會變得更熱。地球升溫的速度對我們所經歷的熱浪有著更大的影響。 上個月,一股致命的熱浪襲擊了太平洋西北部地區,相對涼爽的地區突然達到了沸點從而帶來了危險的沖擊。6月28日,華盛頓州西雅圖的氣溫達到了創紀錄的108華氏度(約為42攝氏度),遠遠高於此前103華氏度(約為39攝氏度)的記錄。當天,美國西部大部分地區遭遇高溫,而太平洋西北部地區的急診室就診人數卻出現了不成比例的高峰值。這個地區的氣候並不像沙漠社區那樣適合高溫。華盛頓的道路在極端條件下幾乎發生了彎曲。 雖然6月28日的氣溫記錄可能不是常態,但城市規劃者可能要聽取這項新研究作者的建議從而為未來類似的情況做好准備。該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Erich Fischer在寫給Axios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道:「主要的信息是,我們需要為未來幾十年更多創紀錄的高溫事件做好准備,這些事件將大大打破此前的創紀錄溫度。」 來源:cnBeta

本世紀人類壽命將打破紀錄:越來越多超級百歲老人誕生

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的不斷提升,人類的壽命也在普遍提高,未來出現超級百歲老人(超過110歲的老人)的機率也將越來越大。據媒體報導,近日,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本世紀人類壽命將打破紀錄,並且超級百歲老人也將越來越多。 來自吉尼斯的數據顯示,有記錄的「世界最年長者」是法國的雅娜·卡爾曼特(Jeanne Calment),她於1875年2月21日出生,1997年8月4日死亡,享年122歲164天。 該研究中,科學家收集了10個歐洲國家,以及加拿大、日本和美國共計13個國家的超級百歲老人的數據,考慮了對衰老的持續研究、未來醫學和科學發展前景等因素後,建立了一個利用貝葉斯方法的計算機模型。 通過該模型分析顯示,在2020年至2100年期間,有100%的機率打破雅娜·卡爾曼特的長壽紀錄。模型中的最長壽老人有99%的機率達到124歲,有68%的機率甚至到127歲,活到130歲的機率為13%,活到135歲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研究人員表示,事實上,超級百歲老人都是個例,但是如果想要打破當前的壽命紀錄,則需要超級百歲老人進一步增加,這也意味著未來出現超級百歲老人的機率也將大大增加。 此前有研究顯示,人體的恢復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降低,而在150歲之前,就會失去所有恢復能力,這也意味著人們的壽命將不能超過150歲。 當然,一些日常習慣也能夠增加壽命。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具有高質量健康飲食、每天至少進行30分鍾或以上的中/強度活動、保持健康的體重、不過量飲酒和不吸菸,能夠使預期壽命延長10年。 來源:cnBeta

日本一串葡萄拍出140萬日元 打破去年紀錄

日本是一個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不過,日本的農產品賣法不一樣,經常搞些拍賣活動。繼世界上最貴的草莓在日本誕生後,世界上最貴的葡萄又在日本誕生了。一串葡萄拍得130萬日元!有網友評論道,什麼葡萄還這麼貴,一口一個iPhone 12。 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6日,日本石川縣金澤市舉行了一場高級葡萄拍賣會,一串「浪漫紅寶石」葡萄以1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2萬元的高價成交,打破去年紀錄(視頻)。 據了解,「浪漫紅寶石」指的是一種葡萄的品種,由石川縣開發,2008年首次上市,以高糖低酸聞名。這一品種每串重量不低於350克,每粒葡萄要生長到20克以上才能出貨,堪稱葡萄界的勞斯萊斯。 作為對比,我們平常吃的雞蛋大約是45克左右,一顆浪漫的紅寶石葡萄也就是雞蛋的一半大小,配上這個身價,真叫「可口紅寶石」,iPhone 12一口一個。 據悉,在日本,水果和蔬菜的價格較高,對於這些精心培育的高檔品種水果,其價格往往是天價。此前日本奈良縣生產的草莓禮盒拍出了150萬日元(約合9萬7千元)的高價,而一顆草莓則值900元。 來源:cnBeta

《黑寡婦》北美票房破1億美元 創疫情期最快破億紀錄

漫威新片《黑寡婦》上映後票房喜人,今天是北美上映第六天,北美票房突破1億美元,成為疫情以來最快破億電影,打破了《速度與激情9》上映8天破億的紀錄,過去16個月里四部電影北美票房達到1億美元,另外兩部破億電影為《寂靜之地2》和《哥斯拉大戰金剛》。 此外《黑寡婦》北美上映首周3天票房8036萬美元,創下疫情最佳開畫成績,目前《黑寡婦》的全球總票房已達2.19億美元。 之前我們報導過《黑寡婦》豆瓣最初開分為7.2分,目前評分下跌至6.4分。 來源:cnBeta

媒體:安東尼·波登紀錄片中有使用AI重建這位已故名廚的聲音

據媒體報導,《紐約客(New Yorker)》上一篇關於已故大廚、旅遊紀錄片製作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的評論文章由於其最後提到的一件軼事而獲得了大量關注。在周四發表的這篇文章中,記者Helen Rosner描述了電影中的一個場景:波登的朋友、藝術家David Choe閱讀了來自這位已於2018年自殺身亡的大廚的電子郵件。 這一幕從Choe的聲音開始,然後過渡到波登的聲音,「我現在的生活就是一坨屎。你很成功,我也很成功,但我想知道:你快樂嗎?」Rosner稱,她有去咨詢過紀錄片製作人Morgan Neville是如何找到波登閱讀郵件的錄音的。之後,Neville告訴她,這些聲音是通過AI技術完成的。 然而這一發現讓一些人對這一決定背後的倫理道德感到不安。《華盛頓郵報》記者Dave Weigel在Twitter上發文表達了對這一行為的厭惡。 「我覺得這太荒唐了,」另一個人發推文寫道。 該片的製作方Focus Features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 新興技術讓我們能更容易地通過深度偽造等合成媒體扭曲現實。深度偽造是指視頻會展示人們做過的事情或說過的話。這種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從在TikTok上創建無害的類似名人的視頻到可能破壞選舉或侵犯人們的隱私。一些人對這種快速發展的技術的影響表示擔憂,而波登的發現也讓一些人懷疑這位已故廚師是否會接受這種AI的使用。 對此,Neville在《紐約客》的文章中告訴Rosner:「如果你看了這部影片,除了你提到的那句台詞,你可能不知道其他台詞也是AI說的,你是不會知道的。」另外他還補充道:「我們可以稍後舉辦一場紀錄片倫理小組討論會。」 作家Issac Butler在Twitter發文稱:「這對我來說可能是不道德的。」 紀錄片製片人Lindsay Beyerstein沒有加入Roadrunner,他寫道:「他們有沒有向觀眾透露,雖然波登的聲音大部分來自真實鏡頭,但也有一些是AI從他寫的文本中模擬出來的。在一部非虛構電影中使用AI代替聲音相似的演員並沒有什麼問題,只要創造者能明確自己在做什麼。」 在《GQ》雜誌周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Neville告訴該雜誌:「我和他的遺孀及他的文學執行人核實了一下,只是為了確保人們能接受這一點。他們說,托尼肯定會同意的。」 據悉,《Roadrunner: A Film About Anthony Bourdain》將於當地時間周五上映。 來源:cnBeta

北極圈也熱到發瘋!創34度高溫紀錄 科學家:未來5年1次「千年級熱浪」

今年世界各地接連出現極端高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Lytton村記錄到49.6°C高溫,該省出現一系列森林火災,情況嚴峻。科學家感嘆,一次將全國高溫的紀錄提高4°C,這樣的極端情況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北歐國家多地也出現創紀錄高溫,這次歐洲的熱浪與北美事件有直接關聯。 ▼今年6月底,芬蘭國家氣象研究所記錄到自1844年有紀錄以來6月最高溫度,不久前某些地方的氣溫又來到34°C,成為百年來最熱的一天。瑞典的幾個地區6月也出現創紀錄高溫,挪威極圈附近出現34°C高溫,創下挪威歷史次高溫紀錄。 科學家表示,日本附近的西太平洋有一個熱帶低氣壓擾亂大氣,在北半球周圍產生羅斯比波(Rossby wave),而羅斯比波在加拿大西部爆發,給極端高溫創造條件。這就像撥動吉他弦,擾動沿著噴射流傳播到達北美,放大並在大氣中部產生巨大的高壓系統,隨後在北大西洋上空掀起另一波浪潮。隨後爆發的熱浪又導致北歐出現極端高溫。 ▼除了北半球,南北球的氣溫也受到影響。如今正處於冬季的紐西蘭,今年6月的平均氣溫比正常高2°C左右,這是110多年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紐西蘭認為,東部的氣溫升高跟異常高的海平面氣壓,還有人為的氣候暖化有關。科學家預測,紐西蘭今年冬天剩下的時間還會這麼熱,如果未來幾年都是暖冬的話,對滑雪場和農業來說非常麻煩。到時轉向種植適應溫暖氣候的作物,可能是一條出路。 今年南極的溫度也很驚人。去年2月6日,阿根廷位於南極半島的埃斯佩蘭薩研究站紀錄下18.3°C的高溫。聯合國剛剛確認這一高溫紀錄。自19世紀以來,地球的平均表面溫度上升1°C,這足以增加乾旱、熱浪和熱帶氣旋的強度,但南極半島是地球變暖最快的地區,南極洲上空的空氣已經升溫兩倍多。 ▼最近的研究發現,全球氣溫升高2°C,可能導致格陵蘭島和南極西部的冰蓋融化,這足以讓海平面上升13公尺。科學家認為今年的熱浪跟人類造成的暖化有關。由27名氣候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表示,致命熱浪是千年一遇的事件,隨著世界因氣候變化而升溫,這一類極端事件可能會變得更加普遍。 氣候研究人員表示,根據模型估計,如果世界變暖2°C,類似這次熱浪的機率會從大約每千年一次,來到每5到10年一次。這樣的氣候變化足以改變世界的模樣!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美國大胃王10分鍾吞76個熱狗 創世界記錄但遭質疑

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男子喬伊·切斯特納特,在10分鍾內吃下76個熱狗,打破自己創下的世界記錄。 當天在紐約州康尼島舉行的國際吃熱狗大賽中,切斯特納特往嘴里不斷猛塞,速度驚人,最終比第二名多吃了26個熱狗。 這讓他第14次獲得美國此項年度賽事冠軍,保持了過去15年來世界排名第一。因為比去年多吃一個熱狗,他創下了新的世界記錄。 在一項研究中,工作人員計算一個人理論上可以在10分鍾內吃83個熱狗,該進食速度與灰熊吞食獵物的速度相似。 女子組方面,米歇爾·萊斯科吃了30又3/4個熱狗拿下冠軍,比亞軍莎拉·羅德里格斯多出6又3/4個。 不過遺憾的是,曾經的七屆衛冕冠軍須藤美子將在本月分娩,所以今年錯過比賽,須藤美子在 2020年那屆比賽里吃了48.5個熱狗,創造了女子吃熱狗記錄。 據傳,第一次吃熱狗的比賽起源於1916年7月4日,當時四名美國移民在康尼島吃熱狗以展示愛國情懷。自1972年開始該比賽正式固定下來。 據說,第一次吃熱狗的比賽起源於1916年7月4日,當時四名美國移民在康尼島吃熱狗以展示愛國情懷。自1972年開始該比賽正式固定下來。熱狗大賽獲獎者吞食熱狗數量逐漸遞增,從1980年的10個,一直增長到如今的76個,成績斐然。由於疫情,去年的比賽在一個私人場所舉行,沒有觀眾觀看。 除了吃熱狗比賽,美國華盛頓還舉行吃漢堡錦標賽。一男一女兩名選手共享冠軍稱號,分別在10分鍾內吃下34個漢堡。今年共有14名選手參加比賽,看誰能在10分鍾內吃下最多漢堡。比賽獎金總額4350美元,兩名冠軍分別獲得1375美元。 不過,專家強調稱,業余大胃王攝入大量食物可能會導致嚴重健康問題,有可能導致窒息或者胃部破裂。 對於這樣的比賽,有網友直言稱,不知道存在的意義,這不是吃飯而是在吞,真的是浪費糧食。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