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警告!

Tag: 警告!

42003_2019_410_Fig3_HTML.png

研究稱海洋塑料污染可能會對產生大氣氧氣的細菌產生負面影響

一項重要的新研究是對我們海洋塑料污染的影響提出新的擔憂。研究人員首次研究了常見海洋細菌如何受到可以從塑料產品中溶出的化學物質的負面影響。這些細菌負責產生大氣中10%以上的氧氣。 原綠球藻(Prochlorococcus)是一種微小的藍藻屬生物,僅在30多年前才被發現。這種藍藻不僅是地球上最小的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海洋藍細菌生物,也是最豐富的藍藻之一。它們不僅有助於保持「健康」的水域,但也產生我們呼吸的氧氣。 「這些微小的微生物對海洋食物網絡至關重要,有助於碳循環,並被認為是全球氧氣總產量的10%,」來自澳大利亞麥格理大學的Lisa Moore說道。「因此,你吸入的每10次氧氣中就有一次是由這些小傢伙產生的,但幾乎沒有人知道原綠球藻等海洋細菌對人類污染物的反應。」 為了彌補科學知識方面的這一巨大差距,研究人員採用了兩種不同的藍細菌菌株,並在實驗室條件下將其暴露於已知可以從普通塑料產品中溶出的化學品中。令人驚訝的是,結果顯示化學物質損害了原綠球藻的生長,降低了它的光合作用能力,並改變了大量基因的表達。 如果試圖將這些結果推斷到塑料在海洋中的一般效果,那麼該研究顯然存在許多局限性。研究人員確實注意到他們的實驗並不等同於海洋中塑料的特定濃度,而是旨在更好地了解塑料污染對我們海洋系統中這些極為重要的微生物群的影響。 「我們的數據表明,塑料污染可能會產生廣泛的生態系統影響,超出已知對海洋和海龜等大型生物的影響,」該研究的主要作者Sasha Tetu說道。「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了解塑料污染對海洋環境的全面影響並找到減輕它的方法,我們需要考慮它對關鍵微生物群體的影響,包括光合微生物。」 雖然目前大量活動圍繞塑料和微塑料問題,但在我們的海洋生態系統中,對這些污染物造成的實際損害知之甚少。為了研究這些塑料對實際海洋中微生物的影響,有必要進一步研究,但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全球性問題。 這項新的研究指出,著名的「大太平洋垃圾帶」總共含有大約2萬億片塑料,這包含了原綠球藻最豐富的區域。除此之外,一項研究確實表明,漂浮的塑料垃圾可以將化學物質帶到海水中,其可以改變當地微生物種群的活動。因此,雖然這項新研究是在一般假設情景的實驗室環境中完成的,但塑料化學品對海洋產生的負面影響肯定需要引起注意。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雜誌上。 來源:cnBeta
capture.jpg

德克薩斯州有人故意放火燒毀蜂箱 奪去了50多萬只蜜蜂的生命

據外媒BGR報道,眾所周知,蜜蜂對我們的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它們為植物授粉,包括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作物,但由於人類活動,野生蜜蜂的數量穩步下降。在德克薩斯州,一些人決定通過放火燒毀人造蜂箱來為這些四面楚歌的昆蟲增添額外的沖擊力,這些蜂箱是多達60萬只蜜蜂的家園。 「昨晚有人在昨晚在阿爾文對BCBA蜜蜂場造成了重大傷害,」 布拉佐里亞縣養蜂人協會在Facebook上寫道。「在今天的世界里,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但是將它們傾倒然後焚燒它們是不可理解的。」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使用殺蟲劑和其他人類活動阻止蜂群繁殖,科學家一直擔心蜜蜂種群數量的急劇下降。昆蟲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它們,我們將失去的不僅僅是蜂蜜。 「蜜蜂為西紅柿、南瓜、西瓜等授粉,」德克薩斯州養蜂人Steve Brackmann告訴KTRK。「因此,如果蜜蜂不為那些作物授粉,你將無法獲得蔬菜,我們在蔬菜商店里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 大部分的蜂箱都被燒毀,但也有一些被扔進了附近的池塘。當地一個阻止犯罪行為的團體正在提供5000美元的獎勵以幫助找到罪魁禍首,而布拉佐里亞縣養蜂人協會正在增加另外1000美元。 來源:cnBeta
reindeer-seaweed-climate-change-1.jpg

研究稱氣候變化迫使馴鹿開始食用海藻

根據一項新研究,氣候變化已迫使馴鹿開始食用海藻。這些生物是斯瓦爾巴德馴鹿(Rangifer tarandus platyrhynchus),是野生馴鹿的亞種。顧名思義,它們主要棲息於斯瓦爾巴群島,這是一個位於挪威和北極之間的群島。從歷史上看,海藻不是這些馴鹿飲食的一部分。 研究人員最開始注意到馴鹿在岸邊進食,並開始懷疑它們是否開始食用新的植物。此後,該地區的馴鹿被描繪成開始吃海藻,但研究依據的是更為實質性的證據:馴鹿糞便,這從靠近岸邊和更遠的內陸的棲息地大量出現。馴鹿糞便中發現的碳、氮和硫的同位素證實,海藻已成為馴鹿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變化可能是由於冬季越來越頻繁的降雨引起的。按照斯瓦爾巴德的標準,「溫暖」是相對的 - 當然 - 某些地區的平均冬季溫度可能低至零下20攝氏度。 雨水在積雪覆蓋的山頂上凍結成一層冰,阻擋了馴鹿平常食用的苔蘚、地衣、草和小植物等食物。據稱,這些「冰封牧場」在研究中被稱為引起野生馴鹿和馴鹿種群的數量波動。 通過將這些數據GPS領讀數,記錄的視覺目擊和年度日期與地冰厚度相結合,研究人員已經確定,當地面冰厚時,馴鹿會到海岸邊覓食。 不過,馴鹿並沒有完全改變飲食習慣。生物學家Brage Hansen在一份新聞稿中解釋說:「看起來海藻無法滿足它們。它們每天都會在岸邊和幾片無冰的植被斑塊之間來回移動,因此很明顯它們必須將這與普通食物結合起來,無論它們能找到什麼。」 盡管如此,海藻正在對馴鹿產生影響:腹瀉,據認為是由鹽分引起的。如果有一線希望,那就可能是馴鹿在逆境中的適應能力。並非所有物種都是幸運的。 「盡管我們有時會觀察到在極度冰冷的冬季種群崩潰,但馴鹿的適應能力令人驚訝,」 Hansen補充道。它們對氣候變化等新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它們有各種各樣的策略,而且大多數能夠在驚人的艱苦條件下生存下來。」研究人員尚未研究飲食變化對馴鹿營養攝入的影響。 斯瓦爾巴德有大約2萬只馴鹿 -地球上最北端的馴鹿種群。它們的portlier框架更適合極端寒冷。它們非常適合食用大量苔蘚,以彌補其低營養價值。該研究由阿拉斯加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和斯瓦爾巴大學中心的團隊進行。他們的研究發表在《Ecosphere》期刊上。 來源:cnBeta

《復聯4》上映1天已監測到數千條盜版鏈接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已於4月23日24時全球首映。全球至少180萬「復聯」粉絲排隊走進了影院。很多粉絲在看完了這部近三小時的電影後歡呼「全程無尿點」。據報道,截至4月24日18點,《復聯4》首日票房已達4.49億元,累計票房6.39億,分賬票房6.08億。 IMAX方面提供數據顯示,中國零點場收入估計約3100萬元,相當於前作《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IMAX中國零點場票房的近三倍,創下IMAX中國歷史最佳零點場票房紀錄。 對於最終票房,各家都做着預判。長城證券研報預估,《復聯4》票房預測在25億至48億之間。中銀國際研報認為,《復聯4》預計票房將在35億至42億之間,且將推動上半年整體票房有望止跌回升。 以北京地區為例,淘票票APP數據顯示,該片在京最低價為25.9元,最高價達680元。 然而,讓出品方和影迷「痛心」的事情還是來了,那就是盜版出現,且來勢兇猛。 (小網站上出現的疑似《復聯4》盜版全片) (這部盜版影片是畫質不清晰的「槍版」,畫面上有賭博網站的廣告) 冠勇科技創始人兼CEO吳冠勇4月24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據冠勇科技FB版權大數據平台的主動監測數據顯示,截止時間4月24日18點,《復聯4》目前出現侵權鏈接總數2136條,上映首日侵權總量較《復仇者聯盟3》的盜版鏈接多出一倍,甚至比掀起輿論熱議的2019年春節檔重點院線影片的盜版鏈接也多出一倍。 吳冠勇介紹,目前《復聯4》盜版的主要傳播渠道包括微信、微博、貼吧、網盤等,尚未發現高清盜版。 記者發現,一些在微信中傳播盜版網址鏈接無法打開,或為遭舉報後被微信攔截,但復制網址到瀏覽器中後仍可正常訪問。 (冠勇科技FB版權大數據平台的主動監測數據) 監測盜版是《復聯4》上映前出品方就已展開的部署。據介紹,《復聯4》是應用了阿里打假技術的「視頻版權保護計劃」的首部受益影片,其中使用了「知產保護科技大腦」「視頻指紋」「千里眼」等打假新技術。 其中,知產保護科技大腦會根據輸入的關鍵信息,調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實時掃描。一旦發現有商家發布疑似盜版信息,將根據阿里平台規則進行處罰。 國家版權局官方微信號今年2月27日通報「劍網2018」專項行動工作成果顯示,「劍網2018」聚焦網絡轉載、短視頻、動漫、知識分享、有聲讀物等重點領域,各級版權執法部門查辦了一批侵權盜版大要案件。其中,江蘇淮安查處「BT天堂」影視侵權案,判處袁某某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80萬元。 來源:cnBeta

北極熊流浪至俄小鎮 飽經風霜後被送回「家」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2日報道,近日,一隻名叫烏姆卡(Umka)的北極熊從俄羅斯楚科奇民族自治區沿海岸漂流到了勘察加半島上一座名叫提利奇基的小鎮。由於不能適應當地環境,俄羅斯緊急事務部相關人員已將烏姆卡送回到了它的「家」。 這只名叫烏姆卡(Umka)的北極熊在俄羅斯偏遠的提利奇基小鎮上岸 據悉,烏姆卡在浮冰上漂流了450英里(約724千米)後,在提利奇基小鎮上岸。當地居民發現它在岸邊覓食,行動緩慢。視頻顯示,烏姆卡疲憊不堪,毫無生氣地趴在海岸上。當地居民向其投餵海魚時,它開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對於烏姆卡來說,提利奇基的氣候過於溫暖,它無法在這里正常生活。所以,俄羅斯緊急事務部決定將烏姆卡送回楚科奇。他們將烏姆卡放進籠子里,派直升機將它送回。工作人員說:「飛行中聲音很大,烏姆卡很害怕,但它做得很好,沒有搖晃籠子。」 救援人員在把北極熊帶回家之前先給它注射鎮靜劑 相關視頻顯示,工作人員打開籠子的瞬間,烏姆卡就立刻轉身跑向了它的「家」。 來源:cnBeta

研究表明格陵蘭冰蓋融化速度正迅速加快

據外媒SlashGear報道,本周公布的一項新研究主要集中在格陵蘭冰蓋上。格陵蘭島是世界上第二大冰蓋的發源地,新的研究顯示冰蓋融化速度正在迅速加快。該研究使用了基於近50年數據的信息。 該研究估計,格陵蘭島冰蓋從1980年至1990年間已經融化了510億噸冰,在2010年至2018年期間流失了2860億噸冰。數據顯示,格陵蘭冰蓋的冰損失是自1972年以來,全球海洋海平面上升了14毫米。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一半發生在過去八年。 研究人員表示,格陵蘭島的冰損失可能會變得更糟。到目前為止,可能發生最大潛在冰損失的地區位於該島的偏西北和東北部。這些地區靠近北冰洋,並沒有像格陵蘭島其他地區那樣迅速變化。研究人員表示,如果這些地區開始融化並更快地失去冰,格陵蘭島的整體冰損及其對全球海平面的影響可能會更大。 研究作者之一Eric Rignot表示,20世紀80年代標志着地球氣候開始因溫室氣體導致的自然變化顯著偏離的過渡時期。Rignot說道,北冰洋附近格陵蘭島的那些地區有最大的潛在冰損失,而北極地區的冰損失量是40年前失去的六倍。 科學家們指出,格陵蘭島位於北極地區,其溫度上升超過2攝氏度將相當於其他地區的4攝氏度。該團隊表示,這可能導致大約3600億噸的冰損失,相當於海平面上升1毫米。 來源:cnBeta
_70{_{6G3D8J)%LL00J4OKQ.png

「全球麻疹危機」: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的病例比去年增加了300%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發佈的初步麻疹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個月報告的全球麻疹病例急劇增加。世衛組織數據顯示,麻疹病例比2018年同期高出300%,目前在十幾個不同的國家爆發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其數據仍然是不完整的,估計只有十分之一的麻疹病例被正式報告,這表明實際數字很可能相當高。根據從170個國家收集的數據,報告稱到目前為止在2019年報告了112163例麻疹病例。去年同一時間,世衛組織報告了來自163個國家的28124例麻疹病例。 非洲地區麻疹病例的增幅最大,非洲大陸的病例比2018年增加了700%。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和蘇丹均出現麻疹疫情爆發。在傳統上更高的疫苗接種覆蓋率的國家,如美國和以色列,也出現了更多的局部高峰。 在CNN發表的一篇社論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Henrietta H Fore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坦率地將這一事件描述為「全球麻疹危機」。除了指出貧困國家的基礎設施和醫療條件薄弱導致病例增加外,Fore和Ghebreyesus 直接指出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疫苗猶豫不決和虛假信息傳播也是導致病例增加的原因。 本月早些時候,紐約衛生專員Oxiris Barbot 在該市爆發近30年來最嚴重麻疹疫情後宣佈了一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美國,麻疹正呈現出迫在眉睫的緊急情況,僅今年就有555例病例報告。相比之下,整個2018年僅報告了372例病例。如果這一比率持續到2019年的剩餘時間,將是該國數十年來所見麻疹病例的最高數量。 Fore和Ghebreyesus認為,多管齊下的方法是阻止這種頑固殺手病毒重新出現的唯一方法。雖然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努力應對當前的疫情並在病毒可能加速蔓延的地區分發疫苗,但對於全球的衛生工作者以及那些對抗疫苗虛假信息增長的人們來說,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 「它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支持科學、健康和疫苗的重要性,」 Fore和Ghebreyesus寫道。「這意味着建立基本的科學素養 - 確保人們能夠解釋和理解有關其健康和疫苗的信息。」 來源:cnBeta
EULZWE$FELBMW3A_([(S1[H.png

致命抗藥性耳念珠菌威脅全球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8日報導,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稱,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這種酵母通常對皮膚和黏膜無害,但該真菌具有抗藥性的菌株目前在全球多處出現,其可能會造成致命的感染。 CDC真菌分部負責人湯姆·齊勒稱:「它是來自黑色鹹水湖的生物,它突然出現,現在無所不在。」據悉,這種具有抗藥性的真菌已現身英格蘭、西班牙、印度、委內瑞拉和美國等地。 2016年,CDC首次發佈了有關這種抗藥性耳念珠菌的警報,今天則稱其為「嚴重威脅」。 CDC稱,大多數耳念珠菌菌株對至少一種抗真菌藥物類具有抗性;超過三分之一的菌株對兩種抗真菌藥物具有抗藥性;而部分菌株對所有三種抗真菌藥物具有抗藥性。 這種真菌感染之所以讓科學家們大驚失色,是因為真菌在表面持續存在,並且已有醫院和診所內人傳人的記錄。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在芝加哥的一些養老院中,一半住戶的耳念珠菌檢測結果為陽性。到目前為止,CDC已在美國收到587份病例報告。 據悉,耳念珠菌感染對於免疫系統受損的人最致命。感染通常在醫院等環境內傳播,最初的症狀是發燒、疼痛和疲勞,如果真菌擴散到血液、大腦或心髒,甚至會奪人性命。 研究表明,耐藥性耳念珠菌菌株在不同大陸具有不同的遺傳特性,這表明耐藥性是同時在世界各地獨立進化的。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導致了這些真菌「超級細菌」的突然出現,但有一種理論認為,在農作物上廣泛使用殺菌劑促使耳念珠菌進化出抗藥性。 現在,CDC正在努力監測耳念珠菌的遺傳學特徵,希望獲得阻止其擴散之法。但據《紐約時報》報導,這可能極具挑戰性。報導稱,在位於英國倫敦附近的皇家布朗普頓醫院,工作人員在整個房間噴灑殺滅微生物的過氧化氫,但除了耳念珠菌,其它微生物都死了。 總編輯圈點 盡管世界衛生組織一再警告濫用抗生素的危險,還是擋不住耐藥微生物日益涌現。且不說醫院離不開抗生素,即使它們能夠擺脫抗生素依賴,恐怕也無濟於事。因為殺菌劑還在農田四處噴灑;養殖動物們每天吞下大劑量抗生素,好長得更快。人類急功近利地攫取資源,卻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該做出改變了。 來源:cnBeta
YM_LZM1F@N03W2D_V$GW)CG.png

空氣污染對人體產生怎樣影響:胎盤中發現神秘黑點

4月6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全球應對空氣污染的最大膽嘗試方案,現已開始倒計時!科學家表示,空氣污染產生的影響比之前預期的更加嚴重,是「一場公共健康緊急事件」,我們看不到顆粒物、二氧化氮和有毒物質,所以沒有認真看待過空氣污染。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研究揭曉二氧化氮和微小顆粒(即顆粒物或者PM)是如何深入人體,並造成持久性身體傷害。 引發哮喘 空氣污染對人類呼吸最明顯的影響是引發哮喘,也會產生更危險的狀況,因為污染空氣會導致慢性疾病問題,也會導致心髒病發作。 10歲的哮喘患者阿爾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有時我整個晚上都無法入眠,因為我的胸部非常難受,空氣污染很嚴重,我無法入睡,我的母親也不得不保持清醒陪着我。被污染的空氣會傷害你的肺部,甚至會損害你的大腦,幾乎會損害你身體里的任何器官組織。 阿爾菲是埃爾瑟姆區海默小學的一名小學生,該小學鄰近倫敦繁華的南環路。目前,政府提出一個環境保護項目,要求每個孩子都背着一個空氣監測背包,它是由戴森公司特製的,里面裝有測量二氧化氮和PM2.5最小顆粒的儀器。這項活動的動機之一是讓人們在幼年時期避免吸入污濁空氣,因為被污染的空氣可能會影響人們的一生健康。 研究表明,在環境污染街道長大的兒童肺活量比空氣清潔地區兒童的肺活量小,但是倫敦研究表明,僅有5%兒童生活在空氣清潔地區,而且這一現狀很難逆轉。 更大的挑戰 空氣污染將加劇其他呼吸道疾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肺癌都被認為與空氣污染有關。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本·巴雷特(Ben Barrett)博士稱,在空氣污染環境中生活的兒童將在生活中面臨着更大的挑戰。這並不一定是他們會患上某種特殊疾病,但隨着他們進入青春期和老年期,他們的身體應對環境的能力就會下降。當最小的顆粒進入肺部深處,抵達肺泡,氧氣從肺泡進入血液時,將開啟另一種傷害途徑。 經證實,PM2.5顆粒非常小,足以進入心血管系統,在全身循環。這樣的風險包括動脈堵塞、增大中風的危險,以及可能引發心髒病。除此之外,有證據表明空氣污染顆粒可以進入大腦,因此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空氣污染對痴呆症等疾病的潛在影響。 身體證據 2018年中國一項重要研究提出空氣污染與認知能力下降有密切關系,前不久英國一項研究稱,空氣污染會誘導青少年精神病發作。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的喬納森·格里格(Jonathan Grigg)教授是研究空氣污染對兒童產生影響的領軍人物,他表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空氣污染會造成更深遠的影響。他說:「我們能夠完全確定空氣污染與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心血管疾病(如心髒病和中風)密切相關。觀察5年之後,我們能更加確定空氣污染與痴呆症和肥胖症等疾病有關。」 一項新研究領域正在尋找一個解釋:為什麼空氣污染最嚴重地區的新生嬰兒比其他地區的嬰兒,更容易早產和體重不足。 仍在進行的一項小范圍研究正在對母親胎盤進行調查,發現胎盤中有與肺細胞中污染顆粒相似的黑點。參與該項目的研究人員之一、瑪麗女王學院諾里斯·劉(Norrice Liu)稱,母體胎盤通常是一個無菌清潔環境,因此看到污染黑點引起了科學家的高度重視。我們知道污染顆粒進入身體細胞的後果,尤其是進入肺部,我們在胎盤中看到的黑色顆粒形狀和顏色與污染顆粒非常相似。 它們的存在並不能證明與早產或者低出生體重有關,但它確實表明空氣污染顆粒進入人體產生的嚴重後果,能夠進入胎盤影響新生兒健康。到目前為止,已有15位年輕母親同意將捐獻她們的胎盤進行研究,其中一位名叫雷切爾·巴斯韋爾(Rachel Buswell)的母親表示,自己懷孕期間的所有擔憂中,空氣污染未考慮在內。 她說:「這是很可怕的事情,當你發現自己懷孕時,你會盡可能地保護自己,而現實卻是你無法輕易地保護自己,尤其是在倫敦,這里的污染空氣非常可怕。」(葉傾城) 來源:cnBeta
capture-3.jpg

研究發現海洋溫度上升可能正在將海豚推向危險邊緣

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警告我們,人類活動一直在加劇全球變暖。海洋溫度是跟蹤全球變暖的一種好方法,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海水溫度的短期上升也會對海洋生物產生巨大影響。 發表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着眼於海洋溫度如何影響人類最喜愛的海洋生物之一——海豚。新研究所揭示的內容有點令人恐懼。 利用2011年澳大利亞熱浪之前、期間和之後收集的數據,研究小組密切關注生活在鯊魚灣(Shark Bay)地區的海豚種群。從2007年開始,該團隊收集了數十年的動物數據,發現海浪溫度的峰值在熱浪消退後持續了很長時間。 溫度上升並沒有直接傷害海豚 - 像海豚這樣的大型生物盡力適應氣候變化 - 但這確實破壞了食物鏈的穩定性,最終導致了海豚種群遭遇厄運。溫暖的水域開始殺死覆蓋該地區海底的野生海草,並影響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海豚。 「在我們意識到2011年的熱浪事件對鯊魚灣的海草床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後,我們想知道食物鏈頂端的是否也會受到影響,」該研究的共同作者Michael Krützen表示。 Krützen表示,即使在熱浪襲擊七年後仍然「沒有明顯跡象表明事情已恢復正常 - 生存和繁殖率仍然較低,因此這些短期影響會對大型海洋生物造成長期影響」。 來源:cnBeta

埃航墜機前錄音曝光 飛行員絕望大喊「pitch up」

3月31日,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一份新報告泄露了埃航波音737 MAX-8墜機前的一份錄音,墜機前的最後時刻,絕望的飛行員喊道:「pitch up, pitch-up!(上仰!上仰!)」。此次錄音曝光也佐證了飛行員瞭解飛機機頭下墜的狀態,並且一直在試圖將機頭調整到正確位置。 3月10日埃塞俄比亞航空班機ET320從亞的斯亞貝巴博萊國際機場起飛,前往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但僅僅6分鍾後失去聯系並墜毀,機上157人全部遇難,包括149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 失事客機是一架波音737MAX-8,注冊號為ET-AVJ,剛剛於2018年11月15-17日交付,而且這並非孤例,此前印尼廉航獅航集團(Lion Air)的一架波音737MAX8客機在印尼爪哇島海域墜毀,機上189人全部死亡。兩起空難被懷疑與波音的失速控制系統有關。 此前《華爾街日報》曾爆料,事故調查人員相信,埃航飛機墜機前曾啟動防失速系統。 而更令人難過的是,獅航墜機事件發生前的幾分鍾,獅航飛行員還在絕望地翻閱波音737 MAX機型的操作手冊,期望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來源:cnBeta
Ratcliffe_Power_Station_from_the_Air_-_geograph.org.uk_-_507561.jpg

空氣污染可能正殺死你的精子

3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呼吸受污染的空氣可能會減少男性所產生的精子,從而影響生育能力。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顯示,與出生後就呼吸清潔空氣的同類相比,那些暴露於有毒空氣的小鼠具有較少的精子數,精子質量也比較糟糕。該研究主要關注的空氣中的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污染。 顆粒物能夠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並可隨呼吸進入人體,在氣管和肺部累積,甚至能進入血管。 包括該研究在內,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空氣污染正在影響我們的健康,不僅呼吸系統會受到傷害,生殖系統也會受到影響。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有15%的人口受到生育問題的困擾。其中,男性不育症占這些問題的一半左右。 在這項研究中,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小鼠分為四組。第一組小鼠在出生前後都暴露在PM2.5污染的空氣中,直到成年。第二組小鼠只在未出生前暴露於受污染空氣,第三組小鼠暴露的時間則是在斷奶到成年之前。最後一組小鼠自始至終都生活在過濾後的清潔空氣中。 由伊蓮·科斯塔(Elain Costa)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了這些小鼠的睾丸,以及它們在成年後的精子產生情況。他們發現,暴露在受污染空氣中的小鼠出現了生精小管——睾丸中製造精子的地方——損傷的情況,其中出生後只呼吸PM2.5污染空氣的小鼠損傷最為嚴重。暴露於PM2.5污染空氣似乎導致了與睾丸細胞功能相關的基因水平的變化。 科斯塔博士表示,這些變化是表觀遺傳的,即它們並非由DNA序列改變引起,而是因為某個基因被開啟或關閉。她認為,該研究首次揭示了空氣污染會通過表觀遺傳的方式損害精子的生成。 「這些發現提供了更多證據,表明政府有必要實施公共政策來控制大城市的空氣污染,」科斯塔博士說,「世界各地的不孕不育率都在上升,而空氣污染可能就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PM2.5是直徑為2.5微米或更小的細顆粒,相比之下,人類頭發的直徑約為70微米。PM2.5一部分是自然產生的,也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轉化而來。這些氣體污染物往往是化石燃料和垃圾的燃燒產生的。在室內,塵蟎和二手煙是顆粒物最主要的來源。此前的研究顯示,PM2.5會損傷內分泌系統,進而影響正常的生殖、睡眠和新陳代謝。 PM2.5還可能影響生殖器的功能。發表於今年2月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城市主要道路的男性更可能由於接觸污染而勃起困難。對大鼠的實驗顯示,有毒廢氣會減少流向生殖器的血液量,使其有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 許多科學研究將顆粒污染暴露與多種健康問題聯繫起來,包括對心髒、肺部和呼吸系統的傷害,導致氣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和過早死亡等。最新的這項研究將在近期於美國新奧爾良舉行的內分泌學會會議上公佈,尚未經過同行評議。 懷孕期間暴露於空氣污染是否會導致嬰兒出生缺陷? 2018年1月的一項研究表明,懷孕前暴露於空氣污染的女性,其嬰兒患出生缺陷的幾率要比平常人高出近20%。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這項研究發現,在懷孕前一個月,生活在高污染區域5公里范圍內的女性更容易生出患齶裂或唇裂等缺陷的嬰兒。 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至2010年間居住在俄亥俄州的29萬名嬰兒的情況,將每月的空氣細顆粒水平與孕婦在懷孕前後的家庭地址相匹配。研究還指出,空氣中細顆粒濃度每增加0.01毫克每立方米,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就會增加19%。 細顆粒的重量一般小於0.0025毫克,主要存在於車輛廢氣中。當細顆粒被人體吸入後,會沉積在肺部,並在那里進入循環系統。此前的研究顯示,這一過程會導致女性出現炎症和「內部壓力」,進而引起嬰兒出生缺陷。 美國責任醫師協會的數據顯示,美國新出生的嬰兒中有3%受到出生缺陷的影響。根據「不列顛群島先天性一場登記網絡」(British Isles Network of Congenital Anomaly Registers)的報告,英國約有6%的嬰兒患有出生缺陷。(任天) 來源:cnBeta
permalink.png

一頭位於菲律賓的鯨魚在誤食40千克塑料垃圾後死亡

據媒體SlashGear報導,本月早些時候,菲律賓D'Bone Collector博物館的員工們找回了達沃市附近出現的喙鯨遺骸。在最近關於這頭死亡鯨魚的最新消息中,博物館揭示了鯨魚的死因:攝入了大約88磅(約40千克)的塑料。這些材料主要由塑料袋組成,包括購物袋和米袋。 D'Bone Collector Museum近日在Facebook上發佈了關於鯨魚死亡消息的更新,包括鯨魚的屍檢和胃中的塑料內容的多個圖像。該組織計畫列出從鯨魚屍體中回收的每件物品的完整細目,但此時已表明它包括四個「香蕉種植園式」袋子、購物袋和16個米袋。 大量的塑料是令人吃驚和令人關注的發現。海洋生物學家Darrell Blatchley 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喙鯨在本月早些時候死亡前已經被觀察到吐血現象。鯨魚肚子里的塑料袋質量很大,已經開始鈣化了。 根據該博物館的Facebook文章,這是其在鯨魚中發現的最大量的塑料,鯨魚死於與塑料袋有關的飢餓和脫水。這是菲律賓附近發現的許多鯨魚和海豚中最新的一種,其中大多數是因攝取塑料廢物和漁網而死亡。 「這很惡心,」該博物館表示。「政府必須對那些繼續將水道和海洋視為垃圾桶的人採取行動。」不幸的是,這個問題很普遍。去年夏天,泰國官員透露,在已死亡的鯨魚胃里發現80個塑料袋。 來源:cnBeta
6URGEZS$_US0%BH}4LM[E%2.png

生態的世界末日:昆蟲可能將在「一個世紀內」滅絕

3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一篇全球性的科學綜述指出,如果昆蟲的快速衰退趨勢持續下去,它們有可能在一個世紀內滅絕。這項驚人的研究發現,全世界41%的昆蟲物種正在衰退,而失去這些動物將會引發地球生態系統的「災難性崩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科學家指出,昆蟲總生物量正在以每年2.5%的速率下降,並可能在一個世紀內滅絕。 這些令人吃驚的觀點是基於保護昆蟲的努力都宣告失敗,而且那些以頑強和適應性著稱的昆蟲門類最終無法適應持續的自然變化。 在動物界中,昆蟲長期以來都被視為「偉大的倖存者」。想要永久消滅昆蟲,需要自然環境達到相當驚人的破壞程度。研究人員堅稱,他們的觀點並非危言聳聽,而且他們希望以此提高人們對昆蟲保護問題的關注。 事實上,這些發現建立在地球已經進入第六次大規模滅絕的觀點基礎上。上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是在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今天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地區,最終導致了絕大多數恐龍的滅絕。 研究指出,昆蟲滅絕的速率要比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快8倍。在發現昆蟲數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減少之後,研究人員決定向公眾發出嚴肅的警告,作為其科學結論的一部分。在這篇突破性的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了異常強有力的措辭,希望更充分地表達他們的觀點。 盡管這樣的表達方式與科學論文通常的規范不符,但無論是論文作者還是期刊編輯,都認為有必要這麼做,以促使更多的人思考昆蟲數量的全球性危機。 弗朗西斯科·桑切斯-巴約來自澳大利亞的悉尼大學,他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Kris Wyckhuys合作撰寫了這篇綜述。他說:「如果昆蟲物種消失的趨勢無法阻止,那無論是對地球的生態系統,還是人類的生存,都將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該綜述發表在近期的《生物保育》(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上。 弗朗西斯科·桑切斯-巴約形容過去25至30年來每年2.5%的物種消失速率是「令人震驚的」。他說:「這是很快的速率。在十年內會有四分之一的物種消失,50年內將只剩下一半,而100年內,一切將盪然無存。」 昆蟲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必要組成部分,而且比其他任何動物門類的數量更多,更豐富多樣。單就重量來計算,昆蟲是人類的17倍以上,工業化的農業生產和相關化學農藥的使用已經被確定為昆蟲衰退的主要原因,但城市化、氣候變化也被認為是昆蟲數量恢復的主要障礙。 「這個問題不止關繫到夏天里沒有蟋蟀的叫聲,更是關繫到地球上生命基礎的消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科學主管馬克·萊特(Mark Wright)說,「昆蟲數量的崩潰再一次預示了我們的星球處於危機之中,我們需要在全球范圍內採取緊急行動來保護自然。我們的未來取決於此。」 波多黎各被認為是昆蟲消失對更廣泛生態系統造成災難性影響的一個長期例子。過去35年中,波多黎各的昆蟲數量下降了98%,而依賴昆蟲作為食物來源的各種魚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哺乳動物也一直在減少。 為了准確瞭解世界各地動物數量下降的情況,研究人員整理了近年來完成的73項前沿研究。大多數研究都是在西歐和美國進行的,一些研究則關注澳大利亞、中國、巴西和南非等國的情況。 布拉登博士表示,該研究的方法對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進行了詳細的評估。「數據評估不可避免會存在缺口,例如歐洲和美國的信息就比非洲某些地區詳細得多,」他說,「盡管如此,我認為任何閱讀這篇論文的科學家應該都不會收集到任何與這些結果衝突的數據,並獲得不同的結論,收集更多的數據非常重要,但我不認為任何閱讀該報告的科學家能夠改變其結論,而且無論未來收集多少數據,預計的趨勢都是相同的。」 換句話說,該研究的結論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現在的問題在於普通民眾和政界人士要做的事情,」布拉登博士補充道,「科學家已經確定了這些問題,環境保護主義者找到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案,但這些解決方案未能得到實施。科學認識絕對是政府決策的基礎。」 這篇綜述中包括了對2018年6月發佈的一項研究的重新思考。該研究發現,自1990年以來,英國農田環境中的蝴蝶數量下降了27%,在林地環境中則下降了58%。發佈該報告的英國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DEFRA)表示,這意味着一場「生態的世界末日」。 過去十年中,蝴蝶和飛蛾的數量受到了嚴重打擊,而另一個備受矚目的昆蟲類群是蜂類。農藥特別是新煙鹼類藥物的使用,已經導致歐盟和美國的蜜蜂數量急劇減少,2018年,歐盟法院宣佈全面禁止新煙鹼的使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的蜂群數量已經減少了250萬。環保主義者將禁用新煙鹼類藥物宣傳為一項「重大勝利」,但是在蜜蜂數量壓倒性下降的情況下,這只是很小的一步。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在農業活動區域中,昆蟲的消失可能是使用化學藥物的結果,但是在熱帶地區,昆蟲數量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大。這些地區的環境條件長期保持相對穩定且可預測,那里的動物很難適應突然變化的環境。 一些種群數量下降的物種找到了克服困境並重新發展壯大的方法,但少數物種的成功無法抵消更大范圍的物種衰退。野生動物慈善機構Buglife的首席執行官馬特·沙爾德洛(Matt Shardlow)說:「看到這些整理出來的證據,表明世界昆蟲種群所面臨的糟糕處境,這是非常令人警醒的。」 他表示,昆蟲占地球動物物種的一半以上,但研究顯示它們的消失速度遠遠超過鳥類和哺乳動物。「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我們這個星球的生態正在破碎,需要採取緊急且全球性的努力來制止並扭轉這些可怕的趨勢——讓昆蟲慢慢消失並不是一個合理的選項,」沙爾德洛說,「原因不止一個,但證據是清晰的。想要制止這場危機,我們必須迅速扭轉棲息地的碎片化,阻止並緩解氣候變化,清理受污染的水域,採用更加可持續的、對生態敏感的農業手段來取代對農藥的依賴。」(任天) 來源:cnBeta
1.png

未來50年人類活動或導致1700個物種瀕臨滅絕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4日報導,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預測,目前人類不斷擴張土地利用面積,約30%到50%的生物棲息地已被占用,到2070年多達1700個物種將瀕臨滅絕。 目前,科學家們將世界范圍內約19,400個物種的地理分佈信息及棲息地變化情況相結合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張土地利用面積,到2070年多達1700種兩棲動物、鳥類及哺乳動物將由於失去自然棲息地而面臨滅絕。 耶魯大學生態學家通過研究土地利用變化對未來生物多樣性(即在特定棲息地動植物多樣性)的影響,同時基於人口增長及全球社會經濟變化等可能導致增加土地使用的現實因素,將人類最可能擴張的區域與19,400個物種棲息地進行比較。研究人員發現,886種兩棲動物、436種鳥類及376種哺乳動物將失去自然棲息地,瀕臨滅絕。 據此項研究還表明,棲息地位於中非、東非、中美洲、南美洲及東南亞的物種,例如南蘇丹的大角驢羚,將遭受大面積棲息地喪失以及更嚴重的滅絕威脅。據預測,在未來50年間,所有這些國家的自然棲息地范圍都將縮小一半左右。 潛在擴張路徑代表未來社會發展、人口結構及經濟的「合理預期」。耶魯大學教授Walter Jetz表示,該研究是將這些看似合理的未來預期與其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相聯系,通過分析政治及經濟決策對全球土地覆蓋相關變化的影響——研究其如何導致全球物種棲息地范圍的減少。 傑茨教授警告稱,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這些威脅僅出現在單個國家。物種數量的銳減對生態系統功能及人類生活質量的影響是不可逆轉的,因而人類應當共同承擔保護責任。(實習編譯:馬妍 審稿:劉洋) 來源:cnBeta
SF$)M)DLVNDI7AJH7E4G25S.png

人類對肉食的渴望威脅着數百種大型動物的生存

3月5日消息,據媒體報導,世界上一些體型最大的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危險,原因是人類對肉食的渴望無法抑制。一項新研究發現,地球上至少有200種大型生物的數量在急劇減少,其中超過150種正在走向完全滅絕。 究人員稱,在「巨型動物群」(megafauna)的成員中,有70%的物種正在衰亡,而59%的物種面臨滅絕的風險。該研究通信作者、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林學院的威廉·里普爾(William Ripple)說:「我們的結果表明,我們正在將巨型動物群吃到滅絕。」 在過去250年中,已經有9種巨型動物滅絕(包括野外滅絕)。其中包括兩種巨型陸龜(其中一種在2012年滅絕)和兩種鹿。目前受到滅絕威脅的物種包括中國大鯢(學名:Andrias davidianus)。這是一種生活在淡水的大型兩棲動物,能長到1.8米長,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可以追溯到1.7億年前的3種兩棲動物之一。中國大鯢目前受到捕獵、棲息地破壞和污染的威脅,專家預測其很快就將在野外滅絕。 「保護剩餘的巨型動物將越來越困難和復雜,」里普爾教授說,「我們將會遇到經濟上的反對論據,同時在文化和社會上也面臨障礙。但是,如果我們不思考、批判並調整自己的行為,我們強大的捕獵能力可能會消耗掉絕大多數地球上最後的巨型動物。」 中國大鯢是一種生活在淡水的大型兩棲動物,能長到1.8米長,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可以追溯到1.7億年前的3種兩棲動物之一。 重量在100千克以上的哺乳動物和魚類,以及重量在40千克以上的兩棲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都被視為巨型動物。更大的動物往往壽命較長,並且具有更長的妊娠期,它們達到性成熟和依賴前幾代時間也更長。這減緩了巨型動物的繁殖速度,它們世代交替的時間常常跨越數十年,而不是像某些昆蟲那樣幾天就能完成。 較長的世代交替時間使巨型動物通過演化適應環境,從而避免滅絕的過程變得緩慢且艱難。在過去的500年里,人類在安全距離內殺死巨型動物的能力已經越來越完善,有2%的巨型動物也恰好是在這段時間里走向滅絕。 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保育通訊》(Conservation Letters)期刊上,分析了近300種巨型動物,包括大象、長頸鹿、鯨、牛、鹿和老虎等。 「在具有受威脅數據的大型物種中,直接獲取動物肉類或身體部分以供人類食用是幾乎所有物種面臨的最大威脅,」里普爾教授說,「因此,儘量減少對這些脊椎動物的直接殺戮是重要的保護策略,可能會拯救許多標志性的物種,同時也保護了它們對所在生態系統的貢獻。」 在歷史上,人類和其他近親人族物種有選擇性地殺死了許多最大型的哺乳動物。(任天) 來源:cnBeta
[4DSU1K]V3W7L%0$0]48E(B.png

新研究稱北冰洋可能在未來20年內經歷無冰夏季

根據一項新發表的研究,北冰洋可能在未來20年的某個時間內經歷無冰夏季。海冰融化被認為是由於自然變暖階段與人為氣候變化的影響相結合的後果。多項研究預測,北極將在本世紀中葉經歷無冰夏季。這可能發生在9月。然而,在地球海洋中發生的自然溫度波動,即太平洋年代際振盪(IPO),使得很難准確確定它何時會發生。 地球的海洋代表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動態環境,溫度每天和每個月都在變化。IPO等大規模的海洋過程可能會引起相對劇烈的轉變。IPO發生在熱帶太平洋,並經歷不同的週期,在此期間它將海洋溫度從溫暖轉變為冷,然後從寒冷轉變為溫暖。 每個循環需要10到30年,並且溫度變化大約為0.5°C(0.9°F)。這可能聽起來不是很多,但它足以顯著影響海冰消失的速度。 大約五年前,IPO轉移了階段,並開始使海洋變暖。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領導的新研究中使用的計算機模型能夠考慮到IPO對海洋溫度的影響。該團隊預測了北冰洋何時會經歷首次無冰夏季,首次IPO將從寒冷轉為溫暖,然後將結果與IPO向相反方向轉移的模擬進行比較。 根據新模擬的結果,北冰洋的大融化將在2030年到2050年之間發生。研究人員發現,當IPO處於變暖階段時,就像現在在現實世界中一樣,與IPO進入寒冷階段時相比,第一個無冰夏季提前了大約7年。 此外,該團隊認為,第一個無冰夏季的發生時間將比之前認為的更早。人為引起的全球變暖是北冰洋冰川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意願將是海冰融化時間的決定因素。 一篇詳細介紹研究結果的論文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來源:cnBeta
C%DK9951%IN$TB_S%J{1XET.png

莫斯科天降黑雪 罪魁禍首竟是煤炭

近日,距離莫斯科以東3000多公里的工業區降了一場奇雪,因為雪的顏色是黑灰色的,這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出現黑色降雪的地區是俄羅斯廣闊煤田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田之一,在這個地區,同時有着大量的高污染的冶金工廠。 當地居民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汽車和建築物的照片,照片上覆蓋着黑色的雪層,由於版權限制,暫時不能在這里向讀者展示具體圖片。居民們一般很少出門,孩子也被限制不讓出去玩雪。 警方稱,實驗室檢測發現,這個工業區的空氣污染水平是安全限值的兩倍還要多。檢察機關最終將責任集中在煤炭加工廠,在將煤塵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這些工廠不會以任何方式過濾煤塵,過多的煤塵隨大氣循累積在雲團中,最終形成了黑灰色的雪。 本週二,該地區州長對工廠管理部門下令暫時關閉了這些煤炭工廠和冶金工廠。 來源:cnBeta
brunticeshelf.png

面積大約為紐約市兩倍的冰山即將從南極洲冰架脫離

美國宇航局(NASA)的高空飛行觀測儀器非常適合深入太空,但該機構也花費大量時間關注我們自己的星球。近幾十年來,NASA一直在努力開發能夠顯示地球發生情況的模型和記錄觀測資料,現在科學家們警告說,巨型冰山即將從南極洲脫離。 NASA表示,在南極洲的布倫特冰架(Brunt Ice Shelf)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裂縫,很快就會有一座面積大約為紐約市兩倍的冰山從該冰架脫離。而該地區冰山難以預測的性質可能會威脅到在這個地區運作的研究站。 在NASA Landsat衛星拍攝的圖像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冰架上延伸很長距離的裂縫。所謂的大型「萬聖節裂縫」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延伸,而另一個單獨的裂縫目前正在不斷擴大。一旦裂縫合並,巨大的冰山將被釋放到海洋中。 而英國南極調查局「哈雷六號」南極科考站(Halley VI Research Station)在這一戲劇性事件中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該科考站位於距離兩個不斷增長的裂縫不遠的地方,當冰層破裂時,沒有人知道它將如何影響這個科考站。NASA指出,近年來由於不穩定冰的威脅,該科考站不得不偶爾被遺棄。 即將脫離冰架的冰山面積約為660平方英里。這成為有記錄以來從布倫特冰架中脫離的最大冰山。 來源:cnBeta
PP4P(%7FM[NCM13)@I913HA.png

白色污染惡化 北極地區鳥蛋中被發現化學添加劑

在高緯度北極地區的鳥蛋中已發現有化學添加劑,這說明白色污染已蔓延至世界上最為人跡罕至的原始地區,科學家對此已發出警告。據英國《衛報》2月17日報導,在位於加拿大北極圈內的利奧波德王子島上,暴雪鸌產下的鳥蛋中檢出了能擾亂荷爾蒙激素的酞酸鹽,這種化學物質一般用於添加在塑料中以提高延展度。 這是首次在北極地區鳥類蛋卵中發現酞酸鹽。 資料圖 據報導,暴雪鸌胃部內有一種用於防禦的油質液體(一旦有其他生物對其巢窩造成威脅,就會被其噴射該液體)。科學家認為,酞酸鹽是從塑料殘留物中釋出,先進入當地魚、蝦體內,而後被捕食魚、蝦的暴雪鸌攝入;當這種物質進入暴雪鸌的胃部後會滲入上述油質液體,然後隨該液體一同流入其血液循環體系,並因此進入鳥卵中。 來自加拿大野生生物局的詹妮弗•普羅文徹(Jennifer Provencher)對鳥卵中檢出酞酸鹽一事感到擔憂。鑒於暴雪鸌生活的環境特別偏遠、原始,它們原本應是很難受到白色污染影響的。但普羅文徹的實驗表明,暴雪鸌母親在懷孕過程中已將多種污染物傳給了尚未出生的子代。 「這實在是一種悲劇」,她在美國科學促進會會議上表示,「這些子鳥從一出生時,體內就含有污染物。」 酞酸鹽會導致生物激素紊亂、內分泌紊亂、先天畸形、生育力低下和一系列代謝性疾病,但科學家們還需進一步研究,酞酸鹽到底對鳥卵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傷害。 普羅文徹介紹說,暴雪鸌的壽命通常能達到40年甚至更長,因此只有少數幾代暴雪鸌暴露在海上的大量塑料殘留物之中,這也就意味着它們還未能完全應對周圍環境的變化。 在來自同一築巢點的暴雪鸌和黑腿三趾鷗的鳥卵內,科學家們還發現了苯乙烯化二苯胺等其他塑料污染物。科學家們還將檢測攝入更多塑料的鳥類卵中的污染情況,普羅文徹說:「我們需要研究其他鳥類卵中是否含有同類化學物質、其含量是否更大、是否還有別的化學物質。」 世界自然基金會英國海洋政策負責人林德賽•道茲(Lyndsey Dodds)說:「人類的『一次性文化』以塑料污染扼住了自然世界的咽喉,危害海洋環境和野生生物。世界上90%的海鳥胃中都有塑料碎片,而其蛋卵竟然也難逃污染威脅。我們必須馬上採取補救措施,爭取到2030年時完全消除自然界內的白色污染。」(實習編譯:賀鈺燕 審稿:譚利婭) 來源:cnBeta
}D1L9U[ZS@PF[}}@YMWV_CB.png

研究稱氣候變化正在扼殺昆蟲

據媒體TheNextWeb報導,目前氣候變化已經造成一些島嶼被淹、加劇災難性火災,並導致颶風肆虐和北極海冰加速融化等。然而對昆蟲研究的全球審查發現了另一個受害者:40%的昆蟲物種正在急劇下降,三分之一的昆蟲物種瀕臨滅絕。它證實了許多人的懷疑:在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的節肢動物 - 包括昆蟲,蜘蛛,蜈蚣等 - 似乎已陷入困境。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波多黎各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來預估島上雨林中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的總生物量(活體重)。四十年後,另一個研究小組返回該島,並使用相同的方法和相同的位置重復研究。令他們驚訝的是,他們發現節肢動物的生物量只是20世紀70年代的八分之一到六十分之一 - 整體而言令人震驚。 此外研究小組發現,以節肢動物為食的蜥蜴、鳥類和青蛙的數量也大幅下降。一些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和數千種野生植物物種依賴於節肢動物的授粉,並形成維持食物鏈中的關鍵環節。這種生態無處不在的產生是因為節肢動物如此豐富多樣,至少占地球上所有已知物種的三分之二。在20世紀40年代,進化生物學家JBS Haldane打趣說「上帝對甲蟲有過分的喜愛。」 記錄波多黎各節肢動物數量的研究人員考慮了各種可能的原因,包括殺蟲劑和棲息地破壞。但證據仍然指向另一個驅動因素:溫度上升。波多黎各的氣象站表明,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氣溫逐漸上升 - 平均為2℃。 而幾乎所有生物都具有耐溫閾值。例如,澳大利亞的研究表明,在41℃時,飛狐(大狐蝠)變得嚴重受熱,努力尋找陰涼處並拚命拍打翅膀以保持涼爽。但當溫度達到42℃,蝙蝠突然死亡。11月,在昆士蘭北部達到42℃以上的熱浪扼殺了該地區近三分之一的飛狐。蝙蝠殖民地下面的地面上堆滿了數以萬計的死亡動物。專門的動物護理人員只能拯救一小部分垂死的蝙蝠。 此外厄爾尼諾事件也造成了昆蟲數量的減少 - 太平洋海面溫度的波動導致地球大片地區多年的天氣變化 - 也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新的研究似乎正在解決有關厄爾尼諾現象和全球變暖的長期不確定性。 最近發表在《自然》與《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實際上會加劇厄爾尼諾現象 - 導致受災地區遭受更嚴重的乾旱和熱浪襲擊。這與波多黎各聯系在一起,因為那里的研究人員相信一系列異常強烈的厄爾尼諾熱浪是節肢動物大幅減少的原因。 波多黎各肯定不是地球上唯一遭受節肢動物大幅減少的地方。在歐洲、北美、澳大利亞和其他地區進行的的研究表明,大型節肢動物數量也在下降。雖然氣候因素導致了其中一些下降,但很明顯許多其他環境變化,如棲息地破壞、殺蟲劑、引入病原體和光污染,也會嚴重的後果。 來源:cnBeta
632px-White-tailed_deer.jpg

「殭屍鹿病」仍繼續蔓延 CDC向美國24個州的獵人發出警告

在美國許多州,鹿狩獵是一個大問題,調查顯示大約有1000萬獵人定期參加這項活動。正如任何獵人都會告訴你的那樣,抓鹿並不總是最簡單的任務,但最近一種被稱為「殭屍鹿病」的致命疾病正在一些州蔓延。 資料圖 公共衛生官員和傳染病研究人員正在盡最大努力提高人們對至少在24個州的鹿群中已經證實的疾病的認識。它被稱為慢性消瘦病(CWD),也被稱為「殭屍鹿病」。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擔心這種疾病可能會傳播給食用受感染動物的人。 慢性消瘦病最初是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發現的 - 但自2001年以來,野生鹿和麋鹿種群中的確診病例迅速蔓延到美國各個州。 這種疾病對受其影響的動物絕對是毀滅性的。他們採取「殭屍般的」狀態,表現出奇怪的行為和身體惡化,露出肋骨和整體病態的外觀。 慢性消瘦病通過稱為朊病毒的錯誤折疊蛋白影響大腦。朊病毒病存在於人類中並且通常是致命的,對於患有慢性消瘦病的動物也是如此。疾病進展直到動物死亡,並且沒有已知的治癒或方法來逆轉損傷。 CDC警告民眾不要食用可能感染慢性消瘦病的動物(或甚至與其接觸)。CDC建議獵人將被懷疑患有慢性消瘦病的動物單獨留下。建議獵人在已知有慢性消瘦病的地區殺死任何動物,即使動物看起來是健康的。 值得注意的是,沒有科學證據表明慢性消瘦病可以從受感染的鹿傳播給人類。然而,此前的研究表明,在食用受感染的肉類後動物會感染這種疾病,因此CDC建議人們採取預防措施。 來源:cnBeta

世衛組織:全球約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風險

聯合國下屬的世界衛生組織(WHO)12日發佈數據稱,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12-35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例如用手機聽音樂)是造成風險的重要原因。 世衛組織指出,目前全球約半數年輕人在使用手機等設備聽音樂時音量高於安全水平。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說,聽力損失往往是不可逆轉的,在人類擁有足夠保護聽力的技術和知識的情況下,不應讓眾多年輕人僅僅因為聽音樂而遭受聽力損失。 世衛組織同國際電信聯盟(ITU)當天共同發佈了個人音頻設備使用建議准則(簡稱WHO-ITU准則),包括在音頻設備上增加音量和時長監控功能、增加父母控制音量功能,以及用技術手段分析人們使用音頻設備的習慣是否安全等。世衛組織稱,大約一半的聽力損失病例可通過公共衛生措施加以干預。 WHO-ITU准則是在世衛組織「讓聽力安全」倡議下制定的,該倡議尋求改善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聽力使用習慣。世衛組織和國際電信聯盟的專家在最新研究數據的基礎上,同多國政府、生產商、消費者及民間組織人士進行研討,歷時兩年制定出WHO-ITU准則。世衛組織建議各國政府和生產商在自願的基礎上採納該准則。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共有約4.66億人(包括約3400萬名兒童)存在殘疾性聽力損失,占全球總人口的5%,大部分集中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到2050年,殘疾性聽力損失人士數量或將增加至9億多,相當於每10個人中就有1人存在殘疾性聽力損失。目前,全世界未得到妥善解決的殘疾性聽力損失每年造成7.5億美元左右的經濟損失。 來源:cnBeta
VHRA(O2$@Q7I%NA)@_HVBS8.png

為什麼北極熊會入侵俄羅斯村莊?

媒體The Verge援引《華盛頓郵報》報導稱,過去幾個月至少有52隻北極熊入侵俄羅斯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新地島的 Belushya Guba村莊。這些北極熊進入了當地居民的家中和辦公樓,促使官員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專家們認為,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冰融化迫使北極熊花更多的時間在陸地上尋找食物,因而來到這個村莊。 非營利組織北極熊國際協會(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的高級保護主任Geoff York表示,北極熊對人的攻擊在歷史上相當罕見。「北極熊看到人們,人們看到北極熊,每個人都走開了,」他表示。但令人擔心的是,當熊和人們生活在一起時,衝突的風險就會增加。人類的食物對北極熊具有很大吸引力:這就是為什麼在有黑熊和棕熊出沒地區的露營地告訴露營者收拾食物並將垃圾扔進防熊容器。 對於這些北極熊來說,現在很難找到其他食物來源。為了捕獵海豹,北極熊需要海冰。阿爾伯塔大學的兼職教授Ian Stirling表示,在一年中的這個時候,你通常不會期望在陸地上看到北極熊。他研究北極熊已超過45年。今年,新地島西側沒有形成海冰,熊也不能像往常那樣捕獵。「這很好地講述了這個故事,」Stirling說道。「氣候變暖正在推動北極熊出現在西側陸地。」 但這個故事也比飢餓的北極熊尋找食物更復雜,無論他們在哪里找到它。Stirling和薩斯喀徹溫大學副教授兼研究主席Douglas Clark表示,當地居民拍攝的視頻片段顯示出「所有的熊都是胖乎乎的」。 Clark稱,垃圾對於熊來說是一種簡單的卡路里來源。當然,北極熊也學會了讓它們與人類發生衝突的壞習慣,比如漫步到家里。根據俄羅斯科學院研究哺乳動物生態學的資深科學家 Anatoly Kochnev的說法,這些北極熊可能不會離開,直到它們吃掉了所有東西。 Kochnev說,擺脫新地島上所有垃圾將是關鍵:「你需要摧毀所有吸引北極熊的東西。」Clark表示,在短期內,即使用電圍欄擋住俄羅斯垃圾場也可能有所幫助。(他補充說,他對負責管理新地島大量北極熊的人感到滿意。「現在這是一項非常非常艱苦的工作,而且每個人都在關注它們。」)Kochnev還建議設立巡邏隊以阻止熊進入城鎮。他說,從長遠來看,這些預防措施將是關鍵。「否則,每個人都會受苦,」他說 - 無論是人還是熊。 Stirling表示,如果3月份海冰形成,這些熊可能會離開小鎮,但隨着海冰繼續萎縮,它們很可能會回到新地島和其他地方。他說,新地島的情況預示着即將到來的氣候持續變暖以及北極海冰繼續融化的過程。「我們在新地島看到的是未來的預兆。」 來源:cnBeta

椰樹椰汁廣告文案自稱「豐胸神器」 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黑色包裝,白色大字,熱辣美女…… 它曾是人們熟悉的童年回憶,「出道」30年平淡無奇,一朝卻因廣告躥紅,它就是「椰樹牌椰汁」。近兩年,憑借畫風清奇的廣告包裝,尺度大膽的宣傳文案,衣着暴露的代言人,椰樹椰汁多次登上熱搜榜,其在網絡上掀起熱議的同時也招致大量質疑。 近日有媒體爆出,椰樹椰汁更換2019年新包裝,依舊延續以往「大胸美女」風格。最近的文案將產品定性為「豐胸神器」,被質疑虛假宣傳。據媒體「時間視頻」12日報導,當地工商局稱情況屬實,正在調查中。 廣告低俗網友直呼「辣眼睛」 「每天一杯椰樹牌椰汁,曲線動人,白嫩豐滿」,聽到這句廣告語,不少人已經浮想聯翩了。除了包裝外,椰樹椰汁電視廣告的尺度也十分大膽,視頻畫面顯示,幾名穿着清涼暴露的豐滿女性手舉椰樹牌椰汁,在沙灘上嬉笑奔跑,讓網友直呼「辣眼睛」。曾有食品營養專家指出,椰樹椰汁作為普通食品卻宣傳豐胸功能,涉嫌違規。 「憑借出格的廣告包裝,椰樹椰汁堪稱廣告界當之無愧的一股『清流』。」中新經緯客戶端隨手一搜「椰樹椰汁」,網友們的評論五花八門: @家有胖萌不遠游:懷疑是老闆喝大了自己寫的文案。 @skinsskins:我今天看到的時候 一直以為是網友p的海報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 原來是真的不是在惡搞? @一隻蝦餅:椰樹椰汁真的是令人作嘔,虧我還那麼喜歡,真是告辭了,以後再也不買了,不尊重女性。 「多少年的老牌子 何必要這樣!」……網絡上不乏類似聲音,很多網友對椰樹這個經典品牌失望不已,也十分不解,認為是「自砸前程」的做法。 @Tb大臉怪:椰樹的包裝,給我一種非常山寨的感覺,這麼大個品牌為什麼熱衷於低俗的宣傳和low爆的包裝呢,明明味道好喝質量過關。 @闖吧六道:「好好的品牌,幹什麼搞這些有的沒的??不加我們也會去買去喝,加了這個這麼…那什麼的廣告封面,要買都得好好思考了。」 @Anthony-33: 「自己是海南人,從小時候記事起,黑色的包裝好像一直沒變,口味也是棒棒噠,每次別人說椰樹的椰子汁好喝還挺自豪的。但是廣告真的是不想提起啊。」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雖然很喜歡喝椰樹椰汁,但企業需改進廣告包裝,只有提升大眾認可度才是正路。 企業曾這樣解釋 記者注意到,除了廣告包裝很「污」外,生產企業椰樹集團的審美也有點「迷」。根據網友上傳的企業實地探訪照片,椰樹集團總部的畫風與廣告包裝可謂「一脈相承」,碩大醒目的字體,鮮明反差的色彩…… 這這這,你懂得! 對於上述飽受爭議的廣告宣傳形式,椰樹方面有關人士曾對媒體回應說:「『白嫩豐滿』是我們的廣告詞。關於用椰汁有助女性豐滿,我們是從1997年香港的一個報紙上看到的資料。領導近期覺得這個可以作為廣告宣傳的點,所以就引用這個做宣傳了。」 曾因廣告低俗遭批 椰樹集團官網資料顯示,椰樹集團前身為1956年建立的國營海口罐頭廠,1981至1985年期間連續虧損,瀕臨破產。自1986年,「椰樹」在創始人王光興的帶領下,推行「破三鐵」等四項超前改革,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天然植物蛋白飲料生產企業。 格外引人注意的是,椰樹集團將椰樹椰汁定位為「國宴飲料」,這也是其一貫的廣告宣傳賣點之一。 公開報導顯示,椰樹集團因廣告低俗而多次被質疑。早在八年前其就因惡俗廣告遭到批評。 據報導,2009年前後,椰樹集團旗下多款產品的廣告,如「老婆喜歡老公喝椰樹牌石榴汁」、「怕不行,喝椰樹牌石榴汁」、「木瓜飽滿我豐滿」等廣告詞,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爭議。有消費者呼籲應當將椰樹廣告歸進掃黃打非范疇,不過也有人認為椰樹產品消費者群體為成年男性,其宣傳語無可厚非。 來源:cnBeta

流浪地球等3部春節檔電影發聯合聲明:下線盜版資源

2月12日,電影《流浪地球》、《廉政風雲》、《熊出沒:原始時代》委託浙江億維律師事務所發佈聯合維權聲明,向涉嫌盜版的手機端軟件「麻花影視」發送律師函,敦促對方停止侵權,立即對盜版資源進行下線處理。聲明還稱,將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來源:cnBeta

團夥作戰 – DDoS攻擊慣犯圖鑒

人們對於一般黑客的刻板印像是:單打獨鬥,神出鬼沒。事實上,還有一群黑客團夥作戰。殭屍網絡近年來已經成為企業的大敵,綠盟科技發佈的《IP團夥行為分析報告》中發現,有這樣一群殭屍機「捆綁銷售」,常年堅持多渠道殭屍網絡活動和 DDoS 攻擊,「不拋棄」「不放棄」。 這群團夥中的「C位成員」(僅占攻擊者中 2%)以一己之力發起了 20%的攻擊,「核心成員」(僅占攻擊者中的20%)發起了 80%的攻擊,而且全員酷愛反射攻擊,特別是大流量攻擊。 安全研究者將這樣的團體稱為「IP團夥」(IP Chain-Gang)。每個 IP 團夥由某個或者一組黑客控制者,因此同一個團夥在不同的攻擊中必然會表現出相似的行為。 綠盟科技根據近兩年所蒐集的 DDoS 攻擊數據、多個 IP 團夥並研究了他們的團夥行為,推出了《IP團夥行為分析》,希望通過研究團夥的歷史行為建立團夥檔案,以便更準確地描述其背後一個或多個攻擊控制者的行動方式,同時更有效地防禦這些團夥未來可能發起的攻擊,防患於未然。 攻擊者IP團隊規模:千人團體占主導 下圖展示了 IP 團夥規模的分佈情況。大多數團夥成員不到1000人,但也有一個團夥的成員高達26000多人。 圖1 IP團夥規模 20/80法則,到哪里都適用 下圖展示了各團夥發起的 DDoS 攻擊事件的數量,按事件次數統計。毫不意外,大約 20%的團夥發起了 80%的攻擊。 圖2 攻擊總次數(按各團夥攻擊統計) 攻擊事件次數 團夥最長總攻擊時長超過 13「年」 下圖展示了同一團夥所有成員的總累計攻擊時長的分佈情況。有些團夥的總攻擊時長高達 5000 多天( >13「年」),但多數團夥不到...
ChiggerBMNH.jpg

哥倫比亞出現五例嚴重的沙蚤感染病例

一份新的報告描述了哥倫比亞五例嚴重的沙蚤感染病例,這表明這種寄生蟲感染仍然是危及生命的疾病。嚴重感染沙蚤這是罕見的,而且在過去的50年里也沒有太多的文獻記載。但是最近,在雜誌上發表的這份報告顯示,五名患者的皮膚上都埋着數百到數千隻沙蚤,大多數患者由於病情而無法活動。 這是一種被忽視的熱帶疾病。一位病人甚至因嚴重貧血需要輸血,這很可能是吸血蚤。報告說,這些極端的病例往往得不到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注意,因為這些感染的患者生活在偏遠地區,無法獲得醫療服務。 研究人員說,這種破壞性疾病的真實頻率可能被低估了。沙蚤,原產於某些熱帶地區,包括南美洲、加勒比海、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馬達加斯加的部分地區。在人類身上,這種昆蟲會引起一種叫做苔蘚病的疾病,在這種疾病中,跳蚤會鑽入皮膚,通常是腳趾頭、腳底或腳後跟的一部分。 這些沙蚤持續地吸食宿主的血液,並能在幾週內使它們的體型增加2,000倍。世界衛生組織。挖洞的沙蚤會引起劇烈的炎症、疼痛和瘙癢,在嚴重的情況下,挖洞會造成人腳上的多種損傷,使人很難走路。 沙蚤通過皮膚上的一個洞產卵,卵落在它們孵化的地面上。大約三週後,挖洞的寄生蟲死亡並停止引起症狀。這意味着,在理論上,這種疾病是「自我限制的」,或者在一段時間後自行消失。然而,在地方病和貧困地區,的再感染很常見,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個人的「寄生蟲負荷」會逐漸增加。 在新的報告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五名住在哥倫比亞東南部土著社區的患者,該地區是亞馬遜盆地。大多數患者都是老年人(年齡從69歲到94歲),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並且有骨關節炎等潛在的疾病,使他們無法四處走動。 每個病人的皮膚內都有400到1300隻沙蚤。沙蚤不僅在人們的腳上,而且在他們的膝蓋、肘部、手上。所有患者在被送往急診室時都有行走困難或完全不活動的情況。大多數人體重和肌肉都減輕了,體重不到80磅(約合72斤)。 許多因素似乎使患者面臨嚴重沙蚤感染的風險。這些人年邁,這意味着他們經常視力差也無法用鋒利的儀器去除最初的沙蚤,就像在這個地區通常所做的那樣。移動性問題導致他們一次在同一地點呆上幾個小時,通常是在靠近地面的吊床里,在那里他們可能接觸到土壤,並被沙蚤重新感染。由於極度貧困,病人的家人很難照顧他們。 雖然新的報告很小,只有五個病例,但研究人員說:「它確定了一種特徵模式,共同決定了一種自我限制的皮膚感染是如何發展成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 這些病人接受了一種名為地美替酮的藥物治療。報告顯示,這種治療對殺死數百隻沙蚤是有效的。作者說,經近期病例治療後,患者恢復迅速,可再次嘗試行走。 作者說:「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應該提供地美替酮來治療患者,以避免危及生命的後遺症。」 來源:cnBeta

《俠盜獵車OL》作弊器作者被起訴 法院判賠15萬美元

美國佛羅里達州男子Jhonny Perez是《俠盜獵車OL》作弊程序Elusive的作者,最近他因侵犯版權被訴至紐約州地方法院,在缺席審判的情況下被判有罪,需要為此付出罰款和律師費。Elusive是一款可供玩家繞開《俠盜獵車OL》遊戲規則和經濟系統的作弊程序,玩家可以使用這款軟件在遊戲中刷出大量的金錢。 《俠盜獵車OL》發行商Take-Two去年聯繫到Perez,勒令其停止銷售這款軟件(該軟件需付費方可使用)。他遵照廠商的要求停止了銷售,但對廠商後續的聯絡置之不理。廠商試圖弄清楚他通過銷售作弊軟件賺到了多少錢,並嘗試進行庭外和解。 因此,發行商方面決定訴諸法律,但Perez並未到場為自己辯護,因此缺席審判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法院認為,「Take-Two因為Perez先生的侵權行為遭受了無法挽回的損失」,而且「侵權軟件損害了Take-Two維護遊戲環境的聲譽,對用戶付費購買並參與遊戲的欲望產生了負面影響」。 Take-Two在訴訟中獲賠15萬美元,另外Perez還要付7萬美元的律師費。 來源:cnBeta

Hi-Rez工作室員工兼網絡主播涉兒童性騷擾案被捕

遊戲工作室Hi-Rez(代表作《槍火游俠》)的雇員Thomas Cheung也是一位Twitch合作主播,超級碗週末期間,他在美國喬治亞州布魯克海文因涉嫌兒童性騷擾案被警方逮捕。根據警方指控,他涉嫌使用電腦服務「引誘、招攬、誘惑」兒童,這在喬治亞州是一項重罪。 在這起案件中,喬治亞州警方與FBI聯合抓捕了21名男子,32歲的Cheung就是其中一位。此事由電競主持人「Slasher」Rod Breslau在遊戲社群中率先曝光。喬治亞州調查局在聲明中表示這起案件已經有數月的調查時間。聲明中還表示:「『竊聽行動』的目標是為了抓捕這些在網絡上與兒童聯系、有誘惑性對話並以發生性行為為目的前往兒童所在之處與之會面的嫌犯。另外,這項行動面對的也是在意圖向兒童買春的對象。」 Cheung是在布魯克海文的一處室內停車場被捕的。喬治亞調查局和布魯克海文警局並未提供進一步的細節,前者表示公佈細節的話或將影響未來行動的收網。根據喬治亞州法律,Cheung或將面臨2.5萬美元罰款與20年刑期。 Cheung在Twitch上的昵稱是Elvine,有34000位訂閱觀眾,經常參加Twitch活動與發佈會。Cheung是Twitch大型網游區合作主播,同時也是《魔獸世界》社群里的知名玩家。Online Performers Group老闆Omeed Dariani在接受推特私信采訪時表示:「在Twitch社群中,有一些『圈內人』,而Thomas就是這樣的『圈內人』。這個行業喜歡邀請那些比較穩的,友好的人。但這件事提醒了我們,在網絡上我們看到的其實只是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一面。」 Cheung的主業是在Hi-Rez工作室任職,主要負責對接《神之浩劫》與《槍火游俠》的玩家社群。Hi-Rez總裁兼CEO Stew Chisam表示他已經通過當地新聞得知Cheung被捕的消息,工作室也已經在今天將其除名。在聲明中,Chisam寫道:「作為一個有孩子的家長,很難形容在看到這樣新聞的時候有多麼的惡心。我們稱贊喬治亞州調查局與其它執法部門為了保護我州兒童的安全所作出的努力,他們也通過這項行動傳遞出了強烈的信息,那就是這種行為在喬治亞州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賽睿是Cheung的贊助廠商,他們也在昨晚於推特上發表聲明,表示已立即與其解約。 來源:cnBeta
11.png

日本再發核泄漏事件 真實情況究竟如何?

日本當地時間2019年1月30日14:24分左右,位於茨城縣東海村的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JAEA)鈈燃料技術開發中心內發生了一起核泄漏事故。事發現場的9名作業人員安全撤離現場,且體表及體內均未遭受輻射影響。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昊) 此外,根據安置在該機構內的數個放射物質監測傳感器採集的數據,本次事故沒有放射性物質泄漏到開放環境中。當天晚些時候,JAEA向外界通報了這次事故的簡要經過及影響。1月31日,JAEA又對該事故發生時的現場情況和疏散細節做了進一步的公告。 JAEA總部照片(圖源:Hiroshi Ishii - R0014615) 這起事故發生後,各國媒體都進行了密集的報導,其中不乏有諸多誇大之處。雖然這樣的報導方式確實能收獲很好的傳播效果,但對於公眾全面客觀瞭解事件真相並無益處。 核泄漏的相關話題永遠不會缺乏讀者,但客觀瞭解事實真相,特別是事件發生的緣由和實際影響,才是事件發生後我們所應該秉持的態度。 這篇文章將以JAEA1月31日發佈的公告作為主要依據,為廣大讀者詳細介紹事件發生的經過、影響及目前現場的後續處理情況。 事故時的情形是怎樣的? 在早前的報導中,有不少中文媒體稱泄漏警報是在對燃料容器進行膠蓋更換作業時發生的,結合今天JAEA公佈的現場作業照片,這應該是一個錯誤的解讀或翻譯。 實際情況是,1月30日下午,JAEA鈈燃料技術開發中心的9名作業人員在中心內設的一處粉末調整室(A-103室)內,對核燃料儲藏容器塑料密封袋進行換裝的操作過程中,佈置在室內的α射線劑量監測儀檢出了空氣放射性物質含量超標,繼而發出報警。 JAEA鈈燃料技術開發中心儲存的核燃料為混合氧化物核燃料(英文名稱Mixed oxide fuel,簡稱MOx),是一種包含兩種或以上可裂變物質氧化物的混合核燃料。MOx一般情況下是鈈與天然鈾、再處理鈾或貧鈾的混合物,其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有效地利用武器級鈈,從而減少後者成為核廢料的可能。 一般來說,該中心的此類MOx燃料都會存放在鋁制或者SUS不銹鋼制的容器中,外側再施加兩層塑料密封袋,從而避免泄漏的發生,這次的事故就發生在對塑料密封袋進行定期更換的過程中。 盛放鈈燃料的鋁制和SUS不銹鋼容器(新品)(圖源:JAEA報告) 通常情況下,為了盡可能地避免泄漏發生,對塑料袋的定期更換會在手套箱中進行,以實現與外界的隔絕。而且,在交換後,還會用塑料袋對需要從手套箱中取出的疑似污染物進行一次密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泄漏可能性。 事故發生時,實驗室內部情況(來源:JAEA報告) 然而,14:20左右,當作業人員對某SUS燃料容器進行雙層塑料袋密封作業時,作業員利用拭子法在外層塑料袋錶面發現了放射性泄漏的痕跡。緊接着,14:24室內空氣中也發現了放射性物質痕跡,一處α射線警報器(代號α-8)發生鳴響。儀器示數顯示,空氣中一立方厘米范圍內放射性物質活度達到0.91微貝克勒爾,遠遠超過0.07微貝克勒爾的安全限值。 14:27,代號α-10的α射線警報器也發生鳴響,證實室內確實發生了泄漏事故。警報發生後,作業人員將正在塑料袋換裝作業中的容器放入更大的塑料袋中,迅速退至屋內的上風向區域,彼此進行放射性物質污染互檢。 事故發生後的作業現場照片(來源:JAEA報告) 事故發生後,作業人員是如何撤出現場的? 完成現場緊急處置後,14:45左右,作業人員向放射線應急處置人員匯報了作業現場發生泄漏事故的情況,得到的指示是先到隔壁房間內休息並恢復體力,從而為下一步撤出現場做好準備。15:20到15:22間,作業人員完成了向隔壁A-102房間的撤退工作。 此時,協助他們最終撤離的輔助人員也已完成集結待命,這些輔助人員首先要保證自己完成防護服和全臉面罩的穿着,才能進入事先規劃好的臨時超淨房區域。 警報鳴響後,作業人員應急避險示意圖(來源:JAEA報告) 臨時超淨房是一套臨時搭建的設備,作用是形成一個與外界隔離的空間。它首先可以確保受污染人員進入該區域並脫下防護服的過程中身體不會受到二次污染,同時也可以對被污染人員進行體表清潔,保證他們重新回到外部環境後不會攜帶放射性物質。臨時超淨房的搭建命令在15:29下達,一個小時後的16:31,臨時超淨房完成搭建。 與此同時,應急處置人員在穿戴兩層保護服及全臉面具後,進入作業人員暫處的A-102室,對各名作業者體表的被污染情況進行測試。 最初,應急處置人員希望利用膠帶對被污染者體表的被污染區域進行貼覆,從而防止污染進一步擴散。然而,某些作業者體表的污染范圍超出預期,讓膠帶貼覆成為不可能的選擇。因此,最後決定讓作業者穿上一層新的作業服,再在最終撤離時將兩層作業服一同脫下。完成初步污染處置的作業人員順次向A-101室轉移,此處臨時超淨房已經完成佈置。 接下來,脫掉作業服,只剩內衣的作業人員依次進入臨時超淨房。在這里,防護嚴密的應急處置人員對他們的皮膚進行又一次的徹底檢查,以確保沒有皮膚污染發生。完成皮膚檢查後,更加重要的是利用鼻拭子法對吸入污染的可能性進行排除。17:50分到19:18分之間,對全部人員的污染檢查作業完成,沒有跡象顯示有人員遭到放射性污染,人員撤離正式宣告完畢。 人員撤離過程示意圖(來源:JAEA報告) 此外,通過對實驗設施排氣系統進行的放射性物質監測結果,此次事件並沒有造成放射性物質外泄,對於周邊居民不會產生影響。後續將對污染現場進行詳細的放射性物質排查,實施除染作業,以及尋找發生泄漏的原因等。JAEA稱將會繼續在合適的時間點發佈進展通告。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本次事件? 本次事件是JAEA自2017年6月6日發生在大洗研究中心的作業員放射性物質吸入後,又一次嚴重的核泄漏事件。好在這次並未對作業人員造成傷害,對周邊環境也不構成威脅。 不到兩年時間內,連續發生的安全事故也令部分日本民眾對JAEA的信心跌落谷底,網絡上充滿了言辭激進的批評。但宣洩式的意見背後,更有價值的應當是借鑒和思考。筆者認為,該事件將在以下三個方面給全世界核工作者和核能研究機構提供啟發。 第一,現行的放射性物質處置方式仍然存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如何盡可能提高安全性,降低安全風險將是核工業從業人員需要始終思考的問題。 第二,JAEA鈈燃料技術開發中心對本次事故的應急響應能夠體現出專業性,具體處置方案亦值得各國相關機構借鑒。 第三,核安全是民眾非常關心的話題,事故發生後對信息及時,詳盡的披露,不僅能夠顯示負責任的態度,更有助於平息恐慌情緒。 核能是人類切實可行的清潔能源選擇之一,在保障安全性的基礎上,應該也必須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在核能相關技術的研發過程中,很可能難以根絕事故的發生。但站在歷史的維度,這些大大小小的波折都對核科學的進步和發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即便兩國間的歷史恩怨及現實衝突確實存在,不少中國網民為鄰國發生事故而幸災樂禍的想法未免太過幼稚和情緒化。作為核電大國乃至強國,中日兩國理應與世界各國一起攜手,為核能利用及核科學發展做出貢獻。 來源:cnBeta
thwaites-cavity-1.jpg

NASA發現南極Thwaites冰川下藏着巨型洞穴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全球迅速變暖已使地球許多冰川面臨着重大危機。不幸的是,科學家不斷發現冰川還面臨新的威脅。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進行的冰橋行動(Operation IceBridge)現已在西南極洲的Thwaites冰川下面發現了一個巨型洞穴,這表明該地區近年來遭受的冰損失比以前想象的還要多得多 - 而且正在加速。 Thwaites 冰川的面積與佛羅里達州面積大致相當,據報導它本身就擁有足夠的冰來將全球海平面提升2.1英呎(65厘米)。更糟糕的是,Thwaites 冰川位於變暖的水域和鄰近的冰川之間,所以如果冰川全部融化,預計也會對其他冰川造成巨大影響。 這使得Thwaites冰川成為重要的研究目標。作為冰橋行動的一部分,NASA專用飛機每年在冰凍的大陸上空飛行幾次來收集數據。採用高分辨率的雷達干涉測量技術。雷達可以「穿透」冰層,檢查下面有多少冰損失。 盡管預計會發生一些冰損失,但團隊對具體的數據卻非常驚訝。雷達在Thwaites 冰川下方發現了一個高約1,000英呎(300米)的洞穴,大到足以容納140億噸冰。其中大部分在短短三年內就融化了。 「我們多年來一直懷疑Thwaites沒有緊緊地附着在它下面的基岩上,」該研究的共同作者Eric Rignot表示。「感謝新一代衛星,我們終於可以看到細節了。」這個洞穴位於Thwaites冰川的西側,多年來由於冰川底部的溫暖水域被創造出來,不幸的是,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洞穴越大,暴露在水中的冰就越多,從而加速了融化。這使得「接地線」(冰川底部與海水最初接觸的位置)進一步向內陸移動,使冰川不穩定。 數據顯示,在1992年至2017年期間,Thwaites冰川西側的接地線已經以每年0.4至0.5英里(0.6至0.8公里)的穩定速度消退。東部地區的情況更糟,消退速度增加了一倍 - 從1992年到2011年每年的速度為0.4英里(0.6公里),到2011年至2017年每年速度為0.8英里(1.2公里)。 奇怪的是,盡管東部地區的消退速率更快,但冰川西側的融化率更高。研究人員不確定為什麼會這樣,但它確實表明冰與海洋之間的相互作用比以前認為的要復雜得多。國際Thwaites Glacier Collaboration組織准備在2019年末和2020年初開展前往當地展開實地研究。目前研究的研究人員希望這些新結果能夠為該團隊的工作提供信息。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Pietro Milillo表示:「這些數據對於現場各方關注行動領域至關重要,因為接地線正以復雜的空間模式迅速退縮。」 該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來源:cnBeta
_UR3]L5W96QO%@H9@G`O(ZE.png

旅行者發佈將章魚放在手中的視頻 全然不知其可以迅速致人死亡

據媒體BGR報導,當你在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地方度假時,想要向所有人展示你遇到的所有新奇事物是非常正常的。然而,用你的雙手處理奇怪的野生動物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特別是如果你不知道它有多致命。 過去幾天一個視頻引起了很多關注,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在剪輯中,一位身份不明的遊客展示了他最新的發現,一隻可愛的小章魚,上面覆蓋着明亮的藍色條紋。但不幸的是,這個微小的生物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毒性。 正如Gizmodo 報導的那樣,該視頻似乎首先發佈到TikTok,然後由其他人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視頻中的人可能不知道他手中的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生物。但藍環章魚帶有一種非常強效的神經毒素,可迅速導致癱瘓。 據悉,目前沒有已知的抗毒液素。被這種微小生物咬傷後傷口通常很小,以至於一個被蜇的人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處於致命的危險之中。一旦癱瘓,受害者可能會因為心肺功能的停止而死亡。被這種「可愛」的小海洋生物蜇後可以在幾分鍾內迅速死亡。 來源:cnBeta
svalbard-1.jpg

科學家在遙遠的北極土壤中發現抗生素耐藥性超級細菌基因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遙遠的北極土壤樣本中發現了抗生素耐藥性基因,這顯示了超級細菌威脅究竟是多麼普遍的存在。這些基因僅在幾年前首次被發現,並迅速傳播到100多個國家,隨後進入數千英里以外幾乎沒有人類存在的地區。 「極地地區是地球上最後假定的原始生態系統之一,提供了一個描述在沒有抗生素時代背景下耐藥性的平台,我們可以從中瞭解AR(抗生素耐藥性)『污染』的進展速度,」擁有15年抗生素耐藥性基因研究經驗的環境工程師David Graham解釋。 這項新研究着眼於一種名為blaNDM-1的特定基因。該基因負責產生一種叫做NDM-1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許多細菌中具有抗生素耐藥性。臭名昭著的基因僅在2008年被發現,但僅僅兩年後,它就被發現在印度德里的城市地表水域。 在這項新研究中檢查的土壤樣本取自挪威北部偏遠群島斯瓦爾巴群島的Kongsfjorden地區。在臨床環境之外首次在印度檢測到blaNDM-1後不到三年,這些樣本於2013年收集。這個時間表表明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在全球范圍內蔓延的時間非常短。 「這一發現對全球抗生素耐藥性傳播具有重大影響,」Graham表示。「來自南亞的臨床重要抗生素耐藥性基因顯然不是北極『本地'的。」 這個特定的基因如何出現在偏遠的北極土壤中?研究人員假設最可信的污染源是鳥類和野生動物的糞便。人類的影響也被視為潛在的來源,但該地區唯一的人類居住區是一個不到擁有120人的小村莊。 「我們打贏這場鬥爭的唯一方法是瞭解導致抗生素耐藥性的所有途徑,」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Clare McCann表示。「顯然,改善醫藥和農業中的抗生素管理至關重要,但瞭解如何通過水和土壤傳播也很關鍵。我們認為,改善全球范圍內的廢物管理和水質是關鍵一步。」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blaNDM-1水平並沒有造成局部的健康威脅,而是突顯了人們在抗生素耐藥性超級細菌的問題中所面臨的挑戰。除了過量使用抗生素這一明顯的問題外,抗生素耐藥性基因在全球的廣泛傳播表明,超級細菌可能在世界任何地方發展,甚至是北極的偏遠島嶼。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期刊上。 來源:cnBeta

野兔並不溫順:會吞噬同伴 甚至連天敵屍體也不放過

野兔是性情溫順的哺乳動物?或許人們並未看清它們的真實面目,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野兔也是食肉動物,它們吞噬同類屍體,甚至還會吞噬掠食者加拿大猞猁的屍體。白靴兔生活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加拿大育空地區,漫長的冬季使它們靠吞食屍體維持生存。 在夏季的幾個月里,它們以植物為食,但當積雪覆蓋陸地,氣溫驟降至零下30攝氏度時,飢餓的野兔會吞食其它野兔的屍體,以及幾種鳥類。 研究人員邁克爾·佩爾斯(Michael Peers)稱,野兔會以死亡的加拿大猞猁屍體為食,而猞猁是野兔的主要掠食者之一。 佩爾斯說:「這是我們首次觀察到這種現象,太令人震驚了,我不知道它們實際上是在覓食。」 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邊境地區,研究人員在野兔屍體旁安裝遠程跟蹤攝像機,偶然間發現了食肉野兔。他們猜測會有掠食者順道來吃免費的食物,然而令他們感到驚奇的是,在兩年半的觀測錄像中,放置的161具野兔屍體中,有20具是被野兔同類吞食。 這些令人驚訝的圖像表明,白靴兔經常吃肉。 科學家記錄野兔吃肉的歷史可追溯至1921年,相關記錄顯示它們非常暴力,但是這些報導在當時僅是一些軼事趣聞,目前佩爾斯拍攝到了「真憑實據」。 生物學家凱文·考希爾(Kevan Cowcill)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研究哺乳動物種群時,在北方針葉林里放置了幾個半開的沙丁魚罐頭,相機拍攝到前來食用的不是狼和馬,而是野兔。 考希爾回憶稱,它們後腿站立起來,將釘在樹上罐頭中的沙丁魚掏出來。我還看到一隻正在吞食屍體的野兔,但我認為它只是在啃骨頭,我在屍體周圍發現許多骨頭和鹿角,上面有野兔和齧齒類動物的咬痕。難道它們真的吃肉嗎? 佩爾斯稱,在近期數據中最奇怪的發現之一是野兔竟然吃雲杉松雞屍體上的羽毛。目前還不清楚它們的胃是如何消化這些羽毛的,這些羽毛是一種纖維物質。 他說:「我們知道一些食草動物實際上是肉食動物,它們甚至將動物的羽毛也吃了,對此許多生態學家感到驚訝。哺乳動物有意吞食主要由角蛋白組成且幾乎不含蛋白質的羽毛是非常罕見的。」 同時,佩爾斯認為野兔未吞食其它大型動物屍體的原因是競爭,由於野兔體型太小,它們沒有機會吞食熊、狼獾等大型動物。但是類似體型的動物,例如:另一隻野兔,是非常完美的捕獵對象。 北美洲其他多項研究模糊了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之間的界線,曾有人目擊阿帕拉契山脈棉尾兔捕食松雞,威斯康星州母牛捕食鳥類和雛鳥,阿拉斯加州海狸捕食死鮭魚,達科他州白尾鹿襲擊地面鳥巢。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斯卡伯勒分校生態生理學家魯迪·布恩斯特拉(Rudy Boonstra)說:「上個世紀80年代人們曾看到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其它素食動物會『吃葷』,例如:北極地松鼠捕殺旅鼠,這有點兒不可思議,但事實上這些食草動物並不是完全的素食主義者。」 研究小組在研究加拿大西北領地生活的旅鼠時,布恩斯特拉觀察到松鼠捕食旅鼠,把它們從洞里挖出來,然後帶到自己的巢穴里吃掉。他笑着說:「在冬季,這些食草動物大多缺少蛋白質,它們會努力彌補這一點,吞食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布恩斯特拉補充稱,北極地松鼠的捕獵行為提出了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白靴兔是否會尋找並殺死小型獵物嗎? 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表明這一點。佩爾斯稱,他將繼續這項研究工作,但如果對之前歷史進行統計分析,我們或許會發現白靴兔的葷食行為更加古老。 來源:cnBeta

歐美不法玩家被發現用《堡壘之夜》遊戲洗錢

一些盜取信用卡的不法分子被懷疑用熱門網游《Fornite(堡壘之夜)》進行洗錢。《堡壘之夜》是當下流行於歐美、亞洲等地區的火爆遊戲,集生存、策略、建造、射擊等元素於一體,玩家數已達億級。報導稱,犯罪分子購買遊戲中的V幣後,將其放在三方平台上以大幅折扣出售,從而套現獲利。 以eBay觀察,截至去年末的60年內,與《堡壘之夜》有關的商品標的達到了25萬美元(約合169萬元)。另外,暗網上涉及「Fornite」的關鍵詞也開始增多,與遊戲的月收入呈現正相關。 為了逃避監管,不法分子還會選擇比特幣和比特幣錢包作為支付手段,這兩種匿名隱私幣很難被追蹤。 調查稱,上述活動已經愈演愈烈,但開發商Epic Games顯然做得並不到位。 來源:cnBeta

為湊錢玩「吃雞」遊戲 湖南一小夥偷雞被抓

為了湊錢玩網上流行的一款俗稱「吃雞」的網絡遊戲,一個小夥竟然打起了家禽的主意,多次潛入鄉下農家偷盜放養的土雞……據湖南株洲市公安局21日通報,這名「偷雞賊」日前已被公安機關抓獲。去年底以來,株洲市公安局經開分局龍頭鋪派出所先後接到多起農家土雞被盜的報案,在當地農村影響惡劣。 民警通過走訪調查、視頻分析,鎖定了18歲的嫌疑人袁某,並於日前在某網吧將其抓獲。 據袁某交代,他長期沉迷於網絡遊戲無法自拔,近期更是痴迷於一款叫《絕地求生》的網絡遊戲,天天「吃雞」,父母多次教育勸阻無效,也就放任不管了。最近,由於手頭緊張,缺錢玩網游,就打起了鄉里每家每戶家禽的主意。 經查,袁某在株洲市雲龍示範區周邊鄉村踩點,看到放養的土雞,就一把抓住塞進蛇皮袋里。案發以來,他先後五次竄至學林街道太平橋村、龍頭鋪街道龍頭村等地盜竊家禽,共計盜得價值2000餘元的家禽,然後在農貿市場低價出售,所得贓款全部在網吧花掉。 目前,袁某因涉嫌盜竊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來源:cnBeta
golf_balls_california_coast.png

加州青少年從沿海水域收集了5萬顆腐爛的高爾夫球

18歲的加州少年亞歷克斯·韋伯從沿海水域收集了5萬顆腐爛的高爾夫球。亞歷克斯韋伯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從加州卡梅爾海岸自由潛水。從孩提時代起,她就在父親的陪伴下,在水下的海灣、裂縫和巨大的海帶森林中探險。她一次能屏住呼吸2分鍾,她爸爸能屏住呼吸5分鍾。 但2016年夏天,當16歲的她和父親在鵝卵石海灘高爾夫球場附近潛水時,她發現海底鋪滿了高爾夫球,就像地毯一樣。 早些時候,韋伯聯繫了斯坦福大學研究海洋塑料廢物的科學家馬修·薩沃卡。她想問他高爾夫球散發出的「強烈的神秘氣味」是不是二甲基硫醚。 薩沃卡的好奇心也被激起,加入了她的潛水收集活動,經常收集着的時候還有高爾夫球從球場外飛到海洋中。他們每天收集500左右個球。 據研究發現,高爾夫球表面塗有一層薄的聚氨酯外殼,隨着時間的推移會降解。它們還含有有毒的鋅化合物.海浪和水流就像一台磨石機,高爾夫球破後有毒物質會釋放出來。 如果一個人在鵝卵石海灘每輪輸1到3個球,而高爾夫球場每年舉辦62000輪高爾夫球,那麼每年有62000到186000個球進入海洋。再乘以世界范圍內位於海洋和河流附近的34011個18洞高爾夫球場,數量真的不敢想象。 來源:cnBeta
I9T(H~~SUH~LESU`I~5JAVS.png

海洋變成「下水道」 塑料垃圾十年內或增加兩倍

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17日報導,英國國會議員警告稱,海洋中約有80%的垃圾來自陸地,英國和其他國家將海洋視為「下水道」,到2025年,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含量預計將增加兩倍。並敦促英國政府在塑料、污染和海洋保護方面發揮帶頭作用。 英國議會環境審計委員會警告稱,塑料垃圾、未經處理的污水、化肥和重金屬正大量流入海洋,英國應採取更多措施阻止塑料通過河流、下水道和排水溝流入海洋,並改善塑料循環利用的狀況,阻止垃圾經由河流流入大海。 資料圖 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表示,英國財政部將就對塑料包裝的生產和進口征稅進行磋商。 議會主席瑪麗•克里(Mary Creagh)表示:「孩子們本應該體驗到海洋的神奇,但氣候變化導致海洋變暖、脫氧和酸化的三重威脅,這些威脅正在毀滅海洋生物。我們必須停止把海洋當作「下水道」,防止塑料、化學品和污水污染海洋並傷害海洋生物。我們呼籲英國政府在全球范圍內推動建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海洋巴黎協議』,從而保護世界海洋。」 英國包括海外領土在內,擁有超過260萬平方英里的海洋管轄權。英國綠色和平組織的威爾•麥卡勒姆(Will McCallum)稱:「英國政府已經多次表達了在海洋資源保護方面發揮帶頭作用,減少塑料使用量至關重要,同時應禁止使用存在問題的塑料,盡快引入塑料瓶回收計畫。」 《每日郵報》呼籲禁止化妝品中使用塑料微粒,並對塑料袋征稅,以減少塑料污染。還呼籲出台一項押金返還計畫,以阻止塑料瓶被焚燒、填埋或污染環境。(實習編譯:莎日娜 審稿:劉洋)來源:cnBeta
_~XN7Q%HUYV~`62AL%2@ZA7.png

世界衛生組織將「疫苗猶豫」列為2019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

據媒體CNET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了2019年全球健康面臨的最大威脅清單,不出所料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等排名前列。但另一個威脅 - 「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 引起了廣泛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主要的健康問題,該組織表示不願意或拒絕接種疫苗可能會「扭轉在應對可預防疾病的疫苗方面取得的進展」 ,如麻疹和白喉等。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由於「疫苗接種覆蓋率存在差距」,麻疹病例於2018年飆升。這種疾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可通過空氣傳播,並可能引起皮疹、發燒甚至大腦發炎。它對幼兒特別危險並且是致命的。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美洲地區已消除麻疹流行,但在過去兩年中又重新出現。《紐約時報》1月17日報導稱,紐約州剛剛出現十年內「最嚴重的麻疹疫情爆發」。 同樣,白喉病例也在增加。在2018年,白喉因其「醫療保健提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而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威脅名單,因為它已經「令人震驚地捲土重來」。在委內瑞拉,病例從2016年的31起增加到2017年的786起。印度在同一時期內從3380起增加到5293起。 這兩種疾病都很容易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但是在過去三年中它們的增加使得世界衛生組織更多地採取了運動。 「疫苗接種是避免疾病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寫道。「它目前每年可以預防200萬-300萬人死亡,如果全球疫苗接種覆蓋面得到改善,還可以避免另外150萬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9全球十大健康威脅清單中加入疫苗猶豫、埃博拉病毒、脆弱和易受損的生存環境、艾滋病毒、登革熱、非傳染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髒病),落後的基礎醫療條件和抗菌素耐藥性等。 2019年,空氣污染被認為是「對健康的最大環境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每天十個人里有九個在呼吸受污染的空氣」,我們堅持燃燒化石燃料不僅有助於統計,而且是主要的驅動因素。由於氣候變化對環境產生了廣泛而多樣的影響,它在很多方面導致全球健康問題 - 通過熱應激和營養不良推動熱帶病的發病率和增加健康並發症。 」 世界衛生組織在每年年初發佈年度全球健康威脅清單,但2019年注意到新的5年戰略計畫的開始,該計畫側重於三個「十億」目標。該目標是世界衛生組織希望確保10億人免受突發衛生事件,享受更好的健康並獲得全民健康保險的願望的一部分。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