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警告!

Tag: 警告!

糧農組織:盡管東非國家做了更好准備  但沙漠蝗蟲的威脅「尚未結束」

糧農組織:盡管東非國家做了更好准備 但沙漠蝗蟲的威脅「尚未結束」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日表示,去年在非洲之角採取的控制前所未有的沙漠蝗災的行動保護了農作物和生計,但需要資金來維持防止新入侵的行動。該聯合國機構正在尋求3800萬美元資金支持,以繼續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和蘇丹開展工作。 ...
《自然》最新論文:全球海洋板鰓魚數量減少超過七成

《自然》最新論文:全球海洋板鰓魚數量減少超過七成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稱,自1970年以來,全世界的海洋板鰓魚(鯊、鰩、鱝、魟)減少了71%。這項研究還發現,這些海洋物種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正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 ...

編寫販賣《和平精英》等遊戲外掛 6人獲刑

2020年10月,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全國掛牌督辦案件「5·20」遊戲外掛(侵犯著作權)案作出判決,何某等6人被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2019年5月,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公安局接到舉報線索,稱有人在QQ群中售賣騰訊《和平精英》遊戲的「馬日地」「SK2」「毒蛇」等多款遊戲外掛牟利。 ...
關於澳大利亞山火  你可能需要知道這些

最新研究:地球的「死亡速度」遠超出科學家預期

1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地球承載人口過多,是當前地球所面臨的三大威脅,這意味着地球的「死亡速度」遠超出我們之前的預期。1月13日發表的《保護科學前沿》雜誌刊登研究報告稱,人類正在臨近「可怕的未來」——地球新一輪物種大滅絕,健康危機和氣候變化對社會產生持續性影響,只有世界各國的領導人認真對待環境威脅,才能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
氣候變暖或改變東西半球熱帶雨林區位

氣候變暖或改變東西半球熱帶雨林區位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8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稱,未來的氣候變化將導致熱帶雨林帶的區域性不均勻轉移。這些變化將導致全球大部分地區發生乾旱,且威脅生物多樣性和數十億人的糧食安全。相關研究發表在18日的《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

專家警告:地球周圍「垃圾」太多 小心衛星被撞

近期,有專家聲稱,人類在近地軌道上留下大量太空碎片,進而形成一個「漂浮的塑料島」。歐洲委員會國際工業與太空總局負責人埃卡特里尼·卡瓦達(Ekaterini Kavvada)描述稱,太空垃圾「不是理論上的威脅,而是真實存在的威脅」,這有可能對衛星造成嚴重損害。 ...
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微塑料污染 洗衣廢水等可能是罪魁禍首

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微塑料污染 洗衣廢水等可能是罪魁禍首

根據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了聚酯纖維。在北極海水中發現的微塑料污染中,合成纖維占比高達92%,其中聚酯纖維是最常見的。研究作者稱,這意味着在微塑料污染世界海洋時,紡織品、洗衣機和廢水很可能是罪魁禍首。他們在北極發現的聚酯纖維與洗衣機和污水處理廠的水中的纖維大小相同。 ...
新數據顯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追平2016年紀錄

新數據顯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追平2016年紀錄

據外媒報道,綜合氣候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追平2016年的紀錄。令人擔憂的是,2020年的紀錄是在有降溫作用的拉尼娜現象的情況下創造的,而2016年的紀錄則是在厄爾尼諾現象導致變暖的情況下創造的。 ...
科學家監測到南極洲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

罕見!南極洲8月底以來地震超3萬次:嚴重時每天晃上千次

作為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南極洲,近期卻發生了一天上千次地震的罕見情況。據外媒報道,來自智利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自今年8月底以來,南極洲發生地震的次數超過了3萬次,嚴重的時候每天會有上千次地震。 ...

世界最大冰山即將撞擊”企鵝島” 英國派出潛水艇勘探

世界上最大的冰山A-68a可能再過幾天就會撞上南喬治亞島的南極野生動物保護區,研究人員已經在為研究由此帶來的影響做准備。據追蹤冰山數月的英國南極調查局(BAS)稱,兩個冰箱大小的機器人潛艇將很快被運往南喬治亞州,研究即將發生的碰撞對水下的影響。 ...
印度每年4.59萬人被蛇咬死

印度每年4.59萬人被蛇咬死

蛇咬傷每年給印度人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生產力損失,被蛇咬傷後的倖存者往往會截肢,並留下腎病和嚴重疤痕等致殘症狀。近日,在美國熱帶醫學和衛生學會議上,科學家分享了印度毒蛇咬傷倖存者人數的初步估算數據,並證實世界一半以上的蛇咬傷死亡發生在印度,這表明需要加大對預防蛇咬傷措施的投資。 ...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隨着小灰豚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進入瀕危類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種都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該保護組織的數據,截至12月,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名單中包括的128918個物種中,有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 ...
研究稱人造物體質量將超過全球活生物量

研究稱人造物體質量將超過全球活生物量

據外媒CNET報道,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人造物體質量(人為質量)進行了統計,並將其與地球的活生物量(包括植物和動物在內的所有生物的質量)進行了比較,發現天平已經向人類的創造物傾斜。 ...
非洲史上最大沙塵暴:北極變暖是禍首

非洲史上最大沙塵暴:北極變暖是禍首

席捲非洲的巨型沙塵暴「哥斯拉」很可能與北極變暖有關。近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科研人員發現,這場有史以來非洲最大的沙塵暴或由地球更北部的噴射流觸發。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
國外專家警告:人類城市建設過快、地球上的沙子不夠用了

國外專家警告:人類城市建設過快、地球上的沙子不夠用了

告訴大家一個有些令人詫異的消息,地球上的沙子不夠用了。可能很多人一聽會立馬涌現出疑問,沙漠不是占地球表面積1/3嗎,你這簡直「張口就來」。先別着急,且聽解釋。暢銷書《The World in a Grain: The Story of Sand and How it Transformed Civilization(糧食中的世界:沙子的故事及其對文明的改造)》作者Vince Beiser表示,沙漠里的確有很多沙子,但問題在於對人類基本上是無用的。 ...

日本大學生利用非法賬號在任天堂運營網站購買《堡壘之夜》貨幣被捕

12月2日晚間據日媒報道,一名愛媛縣松山市在住的20歲男子大學生涉嫌在今天1月份,使用通過不法手段獲得的別人賬號,在任天堂運營的在線商店、購買了人氣遊戲《堡壘之夜》的遊戲貨幣、獲得約1萬日元的收益而被捕。 ...
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2020年12月2日,日內瓦(WMO) - 氣候變化在繼續無情地前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2011-2020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2015年及其後幾年是最暖的六年。根據WMO關於「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的臨時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CO2)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了廣泛影響。 ...
研究稱巨大的冰山可能威脅海豹、企鵝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冰山撞島嶼,並不是一場美麗邂逅

據英國《太陽報》網站報道,巨型冰山A68於2017年從南極拉森-C冰架上脫離,現在由這座冰山分裂出的A68a冰山正朝着大西洋南部的野生動物天堂南喬治亞島漂移,將於本月底或下月初漂移至位於大西洋的南喬治亞島近海,並且有可能會與喬治亞島發生碰撞。 ...
一頭露脊鯨幼鯨屍體在北卡海岸被發現 NOAA:產仔季節進入毀滅階段

一頭露脊鯨幼鯨屍體在北卡海岸被發現 NOAA:產仔季節進入毀滅階段

據外媒報道,多年來,有關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消息一直不好。這種極度瀕危的海洋哺乳動物正在遭受着數量持續下降的痛苦,人們似乎也很難在這其中找到希望。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當地時間周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漁業部門報告稱,在北卡羅來納州海岸外的盧考特角國家海岸(Caape Lookout National Seashore)的一個小島上發現了一頭死去的露脊鯨幼崽。 ...

《自然》一項研究指出:氣候變暖將使颶風破壞性影響向內陸擴展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指出,由於海水溫度上升,北大西洋颶風在登陸後的減弱速度較過去有所放緩。這一研究結果表明,颶風的破壞性影響今後可能會進一步向更遠的內陸地區擴展。 ...
科學家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發現微塑料存在的證據

科學家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發現微塑料存在的證據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作為尺寸僅有幾毫米的微小廢棄物,微塑料是一種隱蔽的塑料污染形式,令人難以置信地難以追蹤,但科學家們正在更清楚地了解它的存在有多麼深遠。這方面的最新發現來自高海拔地區,研究人員在珠穆朗瑪峰上研究微塑料時,首次在山頂以下發現了微塑料存在的證據。 ...
最高的塑料垃圾:科學家在珠峰發現微塑料蹤影

最高的塑料垃圾:科學家在珠峰發現微塑料蹤影

據外媒報道,人類對塑料製品的痴迷已經在從最深的海溝到最高的山峰的地方都留下了垃圾的足跡。來自國家地理和勞力士Perpetual Planet珠峰探險隊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傳說中的珠峰峰頂附近發現了微塑料。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Cell》的One Earth上。 ...
人為汞污染已到達馬里亞納海溝?

人為汞污染已到達馬里亞納海溝?

60多年前,日本曾爆發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水俁病背後的元兇就是甲基汞。汞是一種有毒且能夠全球傳輸的污染物,當今的汞排放約為工業革命前的3—5倍,使得表層生態系統中的汞污染顯著增加。當今主流觀點認為海洋中的甲基汞主要產生於中部海洋(100—1000米)的低氧區。隨着航測汞數據覆蓋率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深海(大於1000米)甲基汞含量可能並不低。 ...
研究稱冰川融化恐引發阿拉斯加的潛在災難性海嘯

研究稱冰川融化恐引發阿拉斯加的潛在災難性海嘯

據外媒CNET報道,受氣候變化影響,阿拉斯加的一處冰川正在加速融化,這有可能引發潛在的致命的歷史性海嘯。據報道,威廉王子灣巴里阿姆(Barry Arm)的冰川近年來一直在迅速消退,其結果是將破壞被冰川固定了幾個世紀的相鄰斜坡的穩定。尤其是其中一個斜坡,至少從2010年開始就一直在緩慢地向下傾斜。研究人員擔心,如果它完全坍塌,可能會引發特大海嘯。 ...
研究稱巨大的冰山可能威脅海豹、企鵝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研究稱巨大的冰山可能威脅海豹、企鵝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據外媒CNET報道,巨型冰山A68於2017年從南極冰架上脫離。現在這座冰山的一大部分A68a正朝着大西洋南部的野生動物天堂南喬治亞島漂移,令人不安。英國南極調查局(BAS)在周三的一份聲明中警告說,如果冰山在該島附近擱淺,可能會擾亂當地的野生動物。在海洋覓食的企鵝和海豹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 ...
上百頭鯨魚在斯里蘭卡擱淺 當地史上最大規模鯨魚擱淺事件

上百頭鯨魚在斯里蘭卡擱淺 當地史上最大規模鯨魚擱淺事件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1月2日,大約120頭領航鯨(又稱巨頭鯨)在斯里蘭卡科倫坡附近的帕訥杜勒海岸集體擱淺,這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鯨魚擱淺事件。當地警察局長稱,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擱淺鯨魚的數量就增加到了約100隻。當地村民集體出動試圖把它們推回海里,但鯨魚不斷被沖上岸,最後斯里蘭卡海軍也前來救援這些鯨魚。 ...

俄羅斯一隻棕熊被拍到吞食幼崽 專家稱系食物短缺所致

據外媒報道,近日,俄羅斯庫頁湖,野生動物工作人員拍到一隻棕熊正在吃幼崽的恐怖畫面。視頻中顯示,一隻巨大的棕熊站在湖邊正在進食,看到有人靠近立馬變得警覺想要發動攻擊,工作人員靠近發現棕熊竟然在吞食幼崽。 ...
毀神星或將在2068年撞擊地球:相當於8.8億噸TNT爆炸

毀神星或將在2068年撞擊地球:相當於8.8億噸TNT爆炸

來自美國夏威夷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毀神星(Apophis)的運行速度突然加快了,而這或將導致其在未來的48年內有幾率撞擊地球。據了解,毀神星是一顆近地小行星。在2004年最初發現的時候,經過天文學家近200次的觀察,發現其將於GMT+8時間2029年4月14日4時49分到達距離地球東半球最近位置,與地球相撞的幾率為1/37(2.7%)。 ...

環保組織警告:福島核污水「入海」或改變人類DNA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日前發布報告警告稱,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存放的核污水除了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外,還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碳-14,一旦進入大海,可能會改變人類的DNA。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4日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已蓄積123萬噸核污水處理水,蓄水罐容量將在2022年達到極限。 ...
全球人均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塑料微粒已經「伸向」嬰兒……

全球人均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塑料微粒已經「伸向」嬰兒……

塑料微粒正在進入人類體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顯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3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兩倍。當它們進入海洋,會被濾食性動物吃掉並存留在它們體內,經過食物鏈層層傳遞。但這似乎並不是最可怕的。關鍵問題是,我們迄今仍不了解相關的健康風險,很難評估攝入量對人類的危害。 ...
迄今最高分辨率模擬顯示:格陵蘭冰蓋質量損失將破萬年紀錄

迄今最高分辨率模擬顯示:格陵蘭冰蓋質量損失將破萬年紀錄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了一項氣候學最新報告,對格陵蘭冰蓋建立了跨萬年的迄今最高分辨率的模擬,結果顯示,格陵蘭冰蓋在本世紀的質量損失預計超過過去1.2萬年里的任何時期。該模擬基於高碳排情景,覆蓋了格陵蘭西南地區。研究結果再次證明,必須通過降低碳排放來減少格陵蘭冰蓋導致的海平面上升。 ...

2019諾獎得主29篇論文被質疑:圖片有篡改痕跡 涉及中日韓合作者

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被質疑多篇論文圖片有篡改痕跡。近兩周以來,他合著的 29 篇論文在 PubPeer 受到質疑,發表時間為 2001 年到 2018 年。這些文章作者中有同一單位的長期合作夥伴,也涉及中國、日本、韓國的合作團隊。 ...
聯合國新報告: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災害大幅增加

聯合國新報告: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災害大幅增加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聯合國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專家們警告說,氣候變化將使世界成為一個更不適合居住的地方。該組織表示,過去20年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幾乎是1980-1999年期間的兩倍,其中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占了上升的很大一部分。 ...
研究證實微塑料危害蜜蜂健康 並影響蜂產品質量安全

研究證實微塑料危害蜜蜂健康 並影響蜂產品質量安全

肉眼不可見的微塑料顆粒對傳粉昆蟲的影響,正在引起科學家們的注意。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蜂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發現,微塑料暴露是危害蜜蜂健康的重要風險因子,並進而影響蜂產品質量安全。有媒體報道稱,有關機構曾在蜂蜜中檢出塑料成分。蜜蜂所齊素貞副研究員介紹說,這引起了他們的研究興趣,想要知道蜂蜜中的塑料成分是否會影響蜜蜂健康。 ...

世衛組織警告:如果抗疫措施跟不上,全球新冠死亡人數或超200萬

在新冠肺炎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0萬後不久,美國25日累計確診病例超過700萬例。與此同時,多個歐洲國家疫情出現惡化跡象。為防止新冠病毒進一步傳播,巴西宣布里約狂歡節無限期推遲,這是自1912年以來的首次。嚴峻的形勢下,多國領導人把目光對准疫苗。 ...

揭秘遊戲賬號交易詐騙灰產:冒充客服換綁拉黑,遊戲公司躺槍

「高價購買遊戲賬號中招被騙數萬」、「男子出售遊戲賬號收款後惡意找回」,近一段時間,有關遊戲賬號交易的詐騙案件頻繁出現。隨着網絡遊戲產業的發展,一些新玩家為了盡快升級、得到裝備,不惜直接氪金購買成熟的遊戲賬號;另有已在其中投入大量時間精力的老玩家,期待將自己的賬號賣出高價。 ...
十年後塑料污染或超聯合國標准6倍,10億人力也難以清理

十年後塑料污染或超聯合國標準6倍,10億人力也難以清理

來自《科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未來全球的塑料排放量可能達到 5300 萬噸,這是聯合國標準(800 萬噸)的 6.6 倍。而新冠疫情期間產生的一次性醫療防護用品(PPE)廢料更加劇了目前的污染情況。研究人員認為,全球塑料產業的轉型是達到塑料清理目標的唯一路徑。 ...
研究:沒有證據表明戴口罩者會在其他新冠預防措施上放鬆警惕

冠狀病毒:一次性口罩「造成大量塑料垃圾」

9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人們正不斷敦促政府採取更多措施,鼓勵大家少用一次性口罩,多用可重復使用的口罩。自由民主黨人士說,一次性使用的外科口罩會造成「大量」塑料垃圾,我們必須推廣環保的替代口罩。綠黨則希望政府大臣們敦促媒體少提及一次性口罩,免得使用一次性口罩變得「常態化」。 ...
NASA領導的研究稱溫室氣體排放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超15英寸

NASA領導的研究稱溫室氣體排放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超15英寸

科學家們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的數據得出結論稱,不加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超過15英寸(0.38米),對冰層融化發出嚴厲警告。海平面大幅上升將導致世界各地沿海地區發生嚴重的洪水,並造成潛在連鎖反應的後果。 ...

30年升溫10℃ 「新北極」正在形成

挪威的朗伊爾城,位於斯瓦爾巴群島上、朗伊爾河谷的下游,這里地處北緯78度,距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里,是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曾經,這里的冰川覆蓋率高達約60%,島上有白雪皚皚的山脈和綿延不絕的峽灣。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