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警告!

Tag: 警告!

京阿尼縱火犯曾被診斷為精神障礙 持障礙者手冊

據日媒報道,京阿尼火災事件縱火嫌犯青葉真司於2012年因搶劫便利店入獄服刑,服刑中的他曾被診斷為精神障礙,領了障礙者手冊。日本網友熱議:「難不成要無罪了?」 此外,京阿尼縱火犯主治醫生曾發聲表示,「青葉真司當時送來時已經是嚴重燒傷,燒傷率達9成、死亡率超過95%。我們之所以竭盡全力去救他,是為了還被害者一個真相,我們希望他直面自己的罪行。」 來源:cnBeta
研究報告說巴西去年森林面積減少逾百萬公頃

研究報告說巴西去年森林面積減少逾百萬公頃

巴西「生物群系地圖」項目26日發布研究報告說,2019年巴西森林面積減少約122萬公頃,分析顯示其中99%以上屬於違規採伐。報告顯示,在巴西六大生物群系中,去年面積減少最多的為亞馬孫雨林,面積減少約77萬公頃,占森林減少總面積的63%。 (原標題:研究報告說巴西去年森林面積減少逾百萬公頃) 資料圖 塞拉杜稀樹草原面積減少約41萬公頃,位列第二。此外,潘塔納爾濕地減少約1.65萬公頃,卡廷加森林減少約1.21萬公頃,大西洋沿岸森林減少約1.06萬公頃,潘帕斯草原減少約642公頃。 數據顯示,今年巴西森林採伐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巴西亞馬孫雨林採伐警報面積逼近8萬公頃,比去年同期增加51%,創該機構2016年開始監測以來同期最高紀錄。 「生物群系地圖」項目由巴西氣候觀測站發起,包括巴西一些大學、研究機構、非政府組織以及美國Google公司等高科技公司共同參與,其宗旨是通過繪制土地變化情況地圖,幫助了解巴西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土地利用情況。 來源:cnBeta
美國兔群出現致命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

美國兔群出現致命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

據外媒報道,新冠病毒大流行讓每個人都有點緊張,但在動物王國中這一切似乎並沒那麼可怕。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近期,北美的兔子就正面臨着一場病毒危機。獲悉,研究人員在美國西部的兔子種群中發現了一種極為致命的病毒,並且它可能會蔓延到整個北美。 資料圖 這不僅對兔子來說是壞消息,對人類來說也是。 據了解,這種致命病毒引發的疾病非常殘忍,當兔子感染後會出現腫脹的情況,而這很可能會引起疼痛,另外它還會引起內出血,這通常是致命的。然而工作人員很難判斷動物是否患有這種疾病,因為病毒破壞的是動物的內髒,直到動物死亡野生動物機構才會發現原因。 據信該病毒起源於歐洲,但目前尚不清楚病毒的確切來源。據科學家所知,它在該地區存在了大約有10年時間,並且最終是通過一個未知的來源抵達美國。截止到目前,該病毒已經在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出現。 此外,由於這種病毒並不具有物種特異性,所以這意味着它還有着一個更大的潛在問題--它被認為具有高度傳染性。 加州魚類和野生動物部門在一份公告中解釋稱:「該病毒通過跟其他受感染的兔子或屍體、肉或毛皮、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跟它們接觸的材料而在兔子之間傳播。人們也可能在不經意間將病毒傳播到新的地區。這種病毒可以在環境中存活很長一段時間,一旦進入野生兔子種群,就會給疾病控制帶來極大的挑戰。」 現在,獵人們被建議在抓取兔子的使用戴上手套,並且就地掩埋它們的屍體且還要埋得夠深。雖然這種疾病不會對人類構成威脅,但如果它會導致兔子數量大幅減少並最終可能會影響食物鏈。在美國,一些兔子物種已被認定為瀕危物種,因此更重要的是不能讓這種病毒感染了這些種群。 來源:cnBeta

大批蝗蟲入侵伊朗 受災面積超20萬公頃 官方:很快將增至5倍

從去年底到現在,非洲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這一波蝗災還沒有停歇,遠在西亞的伊朗又爆發大規模蝗災了。 據外媒報道,5月17日,大批蝗蟲入侵了伊朗南部7個省份,超20萬公頃的果園和農田被蝗蟲襲擊,預計用不了多久,蝗蟲數量將會成倍增長。 該國農業部植物保護組織發言人穆罕默德·雷扎·米爾說:「受災地區從伊朗東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邊界一直延伸到與伊拉克接壤的西南邊界,可能很快就會增加到100萬公頃。」 伊朗軍隊已經承諾,將提供全地形車輛來幫助防治沙漠蝗蟲。 蝗蟲的繁殖速度特別快,其壽命一般為3個月,蟲卵2周後孵化,幼蟲6周左右就可以羽化成蟲,之後再過一個月就能成熟並准備產卵,所以每隔幾個月就能爆發一輪,不加控制的話規模會更大,母體擴增倍數可達16-20倍。 身處西亞地區的伊朗,氣候條件十分有利於蝗蟲繁殖,伊朗官方要想保障糧食安全,全面遏制蝗災,則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付出更多努力。 來源:cnBeta
研究稱COVID-19大流行期間二氧化碳濃度仍創下新高

研究稱COVID-19大流行期間二氧化碳濃度仍創下新高

據外媒The Verge報道,盡管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人們開車和飛行次數減少,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仍在上升。二氧化碳在5月3日達到了歷史上的單日最高值,創下了有記錄以來60多年來從未出現過的水平。根據英國國家氣象局和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周四發表的分析報告,預計年均值也會上升。他們發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仍在穩步攀升,而大流行的劇烈變化幾乎沒有減緩它的速度。 這些數據表明,為了停止讓我們的地球變熱,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隨着人們在大流行期間居家隔離,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暫時性下降,但不足以消除人類幾十年來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破壞。 「人類活動排放的廢氣堆積在大氣中,這並不會消失,」斯克里普斯海洋學地球化學家 Ralph Keeling說。「二氧化碳的堆積不僅是為了反映了我們現在排放的氣體,也是為了應對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我們所排放的氣體。」 在大流行病期間,人們可能會覺得整個世界仿佛都停擺了,因為有人下令關閉企業,並在大流行病期間就地避難。這對地球熱化污染的影響已經比2008年的經濟大衰退對碳排放的影響要大六倍。但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今年因COVID-19危機而導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下降幅度只有8%左右。 非營利組織氣候中心的氣象學家Sean Sublette說:「8%在宏偉的計劃中並不可怕。它對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Sublette說:「這就像一個浴缸,你把水龍頭開得最大並持續一段時間時,你把水龍頭關小10%,但還是在往浴缸里注水。你並沒有真正停止往浴缸注水,你只是把速度放慢了一點。" 5月是關注二氧化碳水平的關鍵時期,因為這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通常會達到峰值。二氧化碳的濃度在一年中會根據季節的不同而略有波動。在夏季,北半球的植物--土地面積較多的地方--都在「全力以赴地」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到了秋天和冬天,它們的活動就不那麼活躍了,當它們的葉子落下並分解時,就會釋放出二氧化碳。這個循環最終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5月激增,因為春天的植物從無葉變成了茂密的植物,而隨着夏天的到來,二氧化碳濃度又會下降。 自1958年夏威夷冒納羅亞天文台開始記錄以來,每年的二氧化碳濃度都會在這個時候達到峰值。從1958年5月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318ppm,到這個月的歷史最高值的418.12ppm。這一上升趨勢被稱為「基林曲線」,是以開始測量的科學家查爾斯·戴維·基林的名字命名的。 戴維·基林的兒子拉爾夫表示,要使這一曲線變平,排放量需要永久性地減少至少50%。這可能需要行為上的改變和結構上的徹底改變相結合。「變化太大了,不能指望僅僅因為個人的選擇就能實現,」他說。 最終,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說法,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幾乎達到淨零排放,才能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情況。 來源:cnBeta
科學家警告:氣候變化或加快「傳病蚊」的全球入侵潛力

科學家警告:氣候變化或加快「傳病蚊」的全球入侵潛力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氣候變化正在改變許多物種的生存條件,常見的傳播疾病的蚊子埃及伊蚊也不例外。一項對氣溫上升對這些昆蟲適宜棲息地的影響進行建模的新研究發現,這類地區正以穩定的速度擴大。科學家警告說,這種蚊子可能會在10年內在歐洲南部地區普遍存在。 埃及伊蚊是一系列疾病的傳播者,包括登革熱、寨卡和黃熱病,主要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但隨着人類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推動了全球氣溫的上升,倫敦帝國學院和特拉維夫大學的科學家們開始研究氣候變化如何幫助它們在更大的范圍內傳播。 研究人員首先分析了溫度對蚊子在卵、幼蟲、蛹和成蚊階段的影響。然後,這些觀察結果被編譯成一個單一的 "表觀模型",以計算出在給定的天氣條件下,蚊子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地完成整個生命周期。 然後科學家們將1950年至2050年世界溫度和降雨量的歷史數據和預測數據輸入到模型中,以研究埃及伊蚊在不同地點的有效生長和繁殖能力。這些預測基於兩種氣候變化情景,一種是大幅削減排放,另一種是完全不採取行動。科學家們表示,從1950年到2000年,世界已經以每十年1.5%的速度變得更適合埃及伊蚊的生長。如果實施他們的模型中的減排措施,到2050年,這一速度仍會增加到每十年3.2%。而在照常運行的情況下,十年內可能會增加4.4%。 「這項工作有助於揭示現在不遏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潛在長期成本,」倫敦帝國學院的Kris Murray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蚊子物種很可能已經從最近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氣候變化中受益。但這種適宜性的增加現在也開始加速了。我們預測,大幅削減排放可以幫助減緩這種情況。」 根據該團隊的計算,按照我們目前的排放路徑,到2050年,埃及伊蚊的入侵邊界將以每年6公里(3.7英里)的速度前進,這比歷史數據快3.5倍。該團隊表示,在歐洲,到2030年這個推進速度可能會看到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和土耳其的部分地區為該昆蟲提供 "持續的適宜性"。 「通過將實驗室中的生物學知識轉化為環境適宜性地圖,我們認為我們的方法可以為氣候變化下的蚊子和可能的疾病管理提供當地特定的和政策相關的見解,」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主要作者Takuya Iwamura博士說。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來源:cnBeta
研究:全球氣候變暖將致數十億人生活在「氣候生態位」之外

研究:全球氣候變暖將致數十億人生活在「氣候生態位」之外

據外媒報道,氣候變化將以各種方式重塑世界,而其中最深遠的影響之一就是氣溫上升對人類人口的影響。一個關注未來的國際研究小組日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詳細描述了全球數十億人所面臨的嚴峻前景,快速上升的氣溫將讓他們置於人類數千年來賴以生存的「氣候生態位」之外。 來自瓦赫寧根大學的Marten Scheffer教授指出:「這種驚人的恆定的氣候生態位可能代表了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約束。」 該研究小組通過計算得出,等到207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7.5°C,這將遠高於全球平均氣溫略高於3°C的預期,而陸地變暖的速度比海洋快並且已經變暖的地方人口增長會變得更快。另外再加上預計的全球人口變化,全球30%的人口將生活在平均氣溫超29°C的地方。 目前,全球無法讓人類生活的地方諸如最熱的撒哈拉沙漠其僅占地球總表面的0.8%。根據該小組的預測,如果人類不減少排放,那麼等到2070年這一數字可能會激增到全球陸地面積的19%。 「這將使35億人處於幾乎無法生存的狀態,」這項研究的合著者、來自奧爾胡斯大學的Jens-Christian Svenning說道。 在為全球1/3的人口描繪出一幅可怕前景的同時,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發現也能為採取果斷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好處提供一些明確的方向。 「好消息是,如果人類成功地遏制了全球變暖,這些影響將可以大大減少,」該研究的合著者、埃克塞特大學氣候專家Tim Lenton指出,「我們的計算表明,每高出當前水平1℃,就有約10億人處於氣候生態位之外。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可以用比金錢更人性化的方式來表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好處。」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來源:cnBeta

多所高校研究者因偽造同行評議被撤稿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的同一期雜誌上月底撤銷了 30 多篇論文,大部分論文作者都來自中國高校,理由包括偽造同行審議、大段內容過度引用,未經授權拷貝他人手稿等。 涉及的單位包含浙江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數十家高校及公司。 過度引用和拷貝顧名思義,偽造或操縱同行審議系統是一種最近比較流行的欺詐方法,操控者偽造眾多評審者的馬甲和電子郵件,利用這一方法甚至審議本人遞交的論文。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過去16年來南極和格陵蘭島每年都會損失大量的冰

研究發現過去16年來南極和格陵蘭島每年都會損失大量的冰

據外媒報道,一篇新的論文顯示,由於氣候變化,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原在過去的16年里損失了大量的冰,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研究人員借鑒了衛星測量數據,這些數據是通過彈射地球表面的激光暴發質量來進行的。 自2018年在ULA Delta II火箭上發射以來,美國宇航局的冰、雲和陸地高程衛星(ICESat-2)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工作,對我們不斷變化的地球進行測量。這顆先進的航天器攜帶了一個單一的科學儀器 -- -- 高級地形激光高度計系統,又稱ATLAS。 ATLAS能夠每秒發射10000個激光脈沖,這些脈沖從地球下方彈出,然後由ICESat-2號的接收望遠鏡收集。通過記錄光子返回航天器所需的時間,並將這些數據與探測器的准確軌道位置相參照,NASA能夠以驚人的精確度計算出地球地貌的高度。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ICESat-2號任務的數據,並將其與其前身ICEsat的數據結合起來--2003年至2009年期間,ICEsat一直在活動--以准確地確定南極和格陵蘭島的巨大冰蓋和冰架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如果你觀察一個冰川或冰蓋一個月,或者一年,你不會了解到很多關於氣候對它的影響,"研究主要作者、華盛頓大學的冰川學家Benjamin Smith說。"我們現在在ICESat和ICESat-2之間有16年的時間跨度,我們可以更有信心地認為,我們看到的冰川的變化與氣候的長期變化有關。" 該小組從ICESat獲取了詳細說明冰層和冰架高度的地形數據,並疊加了2018/19年度ICESat 2號衛星的觀測數據。 在這些數據集相交的地方,該小組能夠計算出冰層的損失或增加,同時考慮到雪密度等因素。衛星觀測顯示,格陵蘭島的沿海冰川明顯變薄,有的地方每年損失了14至20英尺(4至6米)的高度。人們發現,夏季氣溫的上升使大量的冰層融化,而較暖的海洋則侵蝕了一些地區的海冰線。 相反,在南極洲的某些地區-主要是南極洲內陸地區的冰層厚度被發現由於大量降雪而增加。然而,這種增加的程度與海洋的冰層流失相形見絀。 冰架的融化並不會直接導致海平面上升,因為它們已經漂浮在海洋中。但是,它們確實起到了一種阻擋作用,減緩了冰架冰流入海的速度。在較弱的大陸架上,冰會以更快的速度流向海洋,加快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據發現,位於南極洲西部的Crosson冰架和Thwaites冰架平均每年分別變薄了3米(10英尺)和5米(16英尺)。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估計格陵蘭島每年平均損失了200千兆噸的冰,而南極洲的冰層每年融化了118千兆噸的冰。根據華盛頓大學的一份新聞稿,一個千兆噸的冰塊就足以填滿40萬個奧林匹克游泳池。該研究的作者表示,自2003年以來,冰的損失導致海平面上升了約14毫米(0.55英寸)。 該論文已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來源:cnBeta

17世紀日記揭開黑死病與新冠疫情的驚人相似

譯者註:人類史上發生過多次瘟疫,其中最可怕的莫過於中世紀的鼠疫,它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黑死病」。黑死病曾導致數千萬人死亡,無論窮人還是富人都難逃厄運,可謂「瘟疫面前,人人平等」。這些瘟疫的記載只能讓我們了解其嚴重性,卻無法了解人類在疫情下的生活。但是17世紀的一份疫情日記或許可以讓我們有所了解。 早在四月初,《紐約時報》的一位作者珍•米勒就敦促讀者們通過日記記錄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她在文章中寫道:「誰知道未來會怎樣呢,或許有一天你的日記可能為這一特殊時期提供一些寶貴的線索。」 事實上,用日記記錄疫情在歷史上是有先例的。早在17世紀的另一場疫情期間,英國海軍官員塞繆爾•佩皮斯就是這麼做的。他一絲不苟地通過日記,記錄了那段時間倫敦爆發的一場嚴重鼠疫,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黑死病。 1665年至1666年間,爆發疫情後的倫敦街道 雖然此類瘟疫一直困擾着人類,但我們很少能詳細地了解曾經人們是如何在它們的籠罩下生活的。雖然17世紀的倫敦沒有Zoom會議,也沒有免下車檢測和試劑盒,更沒有呼吸機,但佩皮斯的日記顯示,人們對疫情的反應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 居民們對暗藏危機的一無所知 1664年末至1665年初,倫敦城外的貧民窟聖吉爾斯教區爆發了鼠疫。然而,缺乏今天這樣發達的網絡和媒體,消息封閉的佩皮斯和倫敦居民並不知道城外爆發了瘟疫。 佩皮斯第一次意識到瘟疫的存在是在1665年4月30日,他在日記中寫道:「鼠疫給這座城市的人們帶來了恐慌,據說已經有兩到三所房子被封閉了。願上帝保佑我們大家。」 佩皮斯的生活並未受到任何影響,直到6月初的時候,他第一次親眼看到了被封閉的房子。房門上畫着紅十字標志,而且寫着「主保佑我們。」此後,佩皮斯的生活也越來越多的受到疫情的困擾。 不久之後,他就在街上看到了准備埋葬的屍體。他的許多熟人都死了,其中甚至包括他自己的醫生。到了八月中旬,他已經寫好了遺囑,「如果上帝在這個危難的時候把我帶走,我希望能夠保持更好的精神狀態。」八月底的時候,他在日記中描述了街道的荒涼,還聲稱自己遇到的行人都像是准備與這個世界告別。 17世紀,倫敦黑死病爆發後的情景 不太準確的死亡人數統計 倫敦教區的工作人員印製了一份「死亡名單」,統計的是每周舉行的葬禮。但由於這些名單記錄的是葬禮次數而非死亡人數,因此死者數量毫無疑問被低估了。佩皮斯則通過日記記錄了越來越多的瘟疫受害者。 8月底的時候,他發現死亡名單上的周死亡人數已經達到了6102人,但他猜測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接近1萬人,因為貧民窟的死亡人數並沒有計算在內。一周後,他注意到官方公布的「周死亡人數為6978人」,他在日記中寫道「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他同樣為那些不顧官方禁令參加葬禮的人感到擔憂。佩皮斯抱怨說,盡管瘟疫死者應該在晚上埋葬,但一切道德底線似乎都消失了,埋葬死者都是在白天進行的。死亡的威脅與恐慌似乎已經讓人們變得異常凌亂。 五花八門且令人絕望的措施 發生疫情,當然不能聽之任之,人們試圖尋找一些可靠的治療方案。對於COVID-19患者來說,目前的有效治療方案很少。但對於那些遭受病毒折磨的人而言,任何希望都不可能放棄。野韭菜、花崗岩、恆河水、牛糞、消毒水紛紛上線,而事實也證明那都是病急亂投醫。 17世紀的那場鼠疫是什麼情況呢?盡管佩皮斯生活在科學革命時期,但是沒有人知道瘟疫是由跳蚤攜帶的鼠疫桿菌引發的。那個時代的科學家們提出的理論是,鼠疫是通過瘴氣傳播的。簡單來說,瘴氣就是有機物腐爛產生的腐爛氣味。因此,當時最流行的措施就是通過吸煙或者將藥草、香料放在鼻子前來「淨化空氣」。 而煙草也是佩皮斯在鼠疫爆發時使用的第一種方法。他在日記中寫道:「6月初,不斷封鎖的房子讓我產生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所以我被迫買了一些卷煙來聞和咀嚼。」後來在7月份,一位高貴的女士送了他「一瓶瘟疫之水」,就是用各種草藥製成的藥水。 但他不確定這些方法是否有效。於是他參加了一個咖啡館的聚會,探討的主題就是「小鎮蔓延的瘟疫以及該如何應對」。最終他發現大家也都是各持己見。 黑死病期間醫生為防止感染發明的面罩 疫情期間,佩皮斯也很關心自己的心態。他說他一直在努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這不僅是為了擺脫瘟疫的困擾,也源於當時的一個醫學理論。該理論稱,血液、黃膽汁和黑膽汁等體液的失衡會導致疾病發生。 據醫生說,黑膽汁過多引起的憂慮可能危害人體健康,所以佩皮斯試圖抑制這種負面情緒。例如,在9月14日,他寫道,「朋友和熟人死去的消息讓我陷入了巨大的憂傷。但我盡可能地把那些悲傷的想法拋之腦後。」 如何在恐慌和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人類是群居動物,因此避免不了社交生活,所以在冠狀病毒疫情期間,許多人發現保持社會距離頗具挑戰。多近才算太近?我們怎樣才能在保持理智的同時避免感染並保護我們家人的安全呢?當我們家里有人咳嗽時,我們該怎麼辦? 在鼠疫期間,這種手足無措的恐慌情緒也很普遍。佩皮斯發現,當他離開倫敦進入其它城鎮時,當地居民明顯對遊客的到來感到緊張。他在7月中旬寫道:「我們的到來讓他們擔心不已,這讓我很不安。」 佩皮斯自己也不例外。7月下旬,他的僕人威爾突然出現頭痛。佩皮斯擔心如果有僕人染上了瘟疫,他的整個房子都會被封鎖,所以他發動其他所有僕人迅速把威爾送了出去。結果威爾並沒有感染瘟疫,第二天他又回來了。 9月初,佩皮斯開始克制住自己戴假發的欲望,因為那是他在倫敦的一個疫情重災區買的。其實他也很想知道其他人是否也會害怕戴假發,因為那些假發很可能是由鼠疫患者的頭發製成的。 然而,他還是願意拿自己的健康去冒險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要。比如十月初,他就無視危險前去與情婦幽會。他在日記中寫道: 「我認為肆虐的瘟疫並不重要,如何哄好艾拉才最重要。」 人們迫切期望的疫情拐點 世界各地的人們通常把疫情死亡人數的下降視作疫情的拐點,並且急切地等待着拐點的出現,佩皮斯也是如此。9月中旬首次出現了死亡人數的下降,佩皮斯從中看到了希望。一周後,他注意到死亡人數下降了超過1800人。疫情終於開始出現轉機,這或許是當時最令人欣喜的消息了。 無論是疫情的發展還是人類對於疫情的反應,我們似乎都能從17世紀的那場鼠疫中看到一些熟悉的場景。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像佩皮斯一樣,期盼着希望的曙光出現,直到戰勝新冠病毒的那天。 來源:cnBeta

拳頭正在尋找《特戰英豪》遊戲內性騷擾的長期解決方案

拳頭《特戰英豪》開發團隊已經承諾將會找到針對遊戲內性騷擾的「長期解決方案」。而這源於拳頭內部員工@Evergreenily在一次直播中的遭遇。《英雄聯盟》的UX設計師Evergreenily在推特上放出了自己在直播《特戰英豪》時遭遇的語音騷擾片段。由於是單排,她並沒有同伴來幫她進行辯護,只能承受語音頻道中發情隊友的騷擾。 她在配文中寫道:「不論我玩什麼遊戲,單排的語音頻道交流總會變成這樣。我通常不會像這次那樣屈服,保持沉默是為了不煽動其更多的情緒。每次到最後都會不可避免的採取靜音語音頻道的做法。」 Evergreenily的推特訴苦很快得到了大量女性玩家群體的共鳴,而她的公司同事,也就是《特戰英豪》執行製作人Anna Donlon也很快對此作出回應。 「口區,太恐怖了,這就是我為何不敢單排的原因。我對此感到十分抱歉,《特戰英豪》團隊絕對在尋找針對性騷擾的長期解決方案,讓玩遊戲更加安全。」 另外還有女性開發者稱自己在玩遊戲時也時常遭受騷擾,甚至還有人直接扯到求婚上。雖然很想直接屏蔽完事,但簡單的頻道靜音對於團隊的戰術執行而言百害無一利,令她十分苦惱。 來源:cnBeta
香港的中華白海豚在迅速減少

香港的中華白海豚在迅速減少

上個世紀末港英政府的調查顯示,香港水域有約 250 條中華白海豚。去年夏季發表的 2018 至 2019 年度統計顯示,香港水域白海豚數目只餘下 32 條,比 2017 至 2018 年度下跌 32%。可能不用一代人時間,白海豚就會從香港消失。 保育人士把中華白海豚所受到的威脅歸納為四大類:沿岸發展與填海,海上交通,水污染和捕魚活動。早於 1990 年代,像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這樣的項目破壞了大片白海豚棲息地。剛過去的十年,港珠澳大橋的興建,進一步讓它們的家園四分五裂。同樣根據港府漁護署的調查,大橋在 2009 年動工之時,香港境內尚有 88 條白海豚。動工差不多一年之後,13 條海豚死去。 來源:cnBeta
未來100年近20%大型海洋生物或將陸續滅絕

未來100年近20%大型海洋生物或將陸續滅絕

4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未來100年可能世界20%大型海洋生物將走向滅絕。英國科學家稱,海洋大型生物受氣候變化的威脅最大,預計到2120年全球20%大型海洋生物將滅絕消失。據悉,大型海洋生物包括:鯊魚、鯨魚、北極熊、海龜、帝企鵝等,它們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捕食較小的生物,通過排泄糞便和屍體食化過程向海洋生態系統傳輸營養物質,同時一些大型海洋生物會遠程遷徙,對於均衡海域生態系統發揮一定作用。 <p英國科學家稱,海洋大型生物受氣候變化的威脅最大,預計到2120年全球20%大型海洋生物將滅絕消失。據悉,大型海洋生物包括:鯊魚、鯨魚、北極熊、海龜、帝企鵝等。 通常海洋大型生物是指體重超過45公斤,它們受到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直接威脅。受到威脅的大型海洋生物會逐漸走向滅絕,失去功能多樣性作用,它們將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英國斯旺西大學約翰·格里芬(John Griffin)博士稱,如果大型海洋生物陸續消失,地球環境就失去了獨特的生態功能,這項最新研究是一個警告,告誡我們現在就需要採取相關行動,減少人類對大型海洋生物日益增長的壓力,其中包括:氣候變化,同時促進生物種群復蘇。 為了更好地理解即將發生的大型海洋生物滅絕事件,研究人員收集了一個基於所有已知大型海洋生物特徵的數據集,一共包含334個物種。之後他們模擬了兩種生物滅絕情景:一種是分析每支物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物種瀕危情況,推測該物種在100年內滅絕的概率;另一種是假設所有受到威脅的瀕危物種將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單是世界上最全面的全球生物物種保護狀況清單,如果按照當前的趨勢發展下去,相信在未來100年,人類可能失去接近20%的大型海洋物種。這相當於地球損失11%的「生態龕位」,生態龕位是指物種在種群中發揮的生態功能范圍。 如果當前所有瀕危滅絕物種都消失,我們將最終失去40%大型海洋物種和48%的生態龕位。分析表明,鯊魚可能是遭受影響最嚴重的海洋生物,它們對海洋生態龕位的影響,是其他物種無法填補的。 由於目前僅有少量大型海洋生物滅絕,當前人類仍有時間拯救瀕危滅絕的物種和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研究報告首席研究員、斯旺西大學的卡塔琳娜·皮米恩托(Catalina Pimiento)博士說:「之前研究表明,數百萬年前隨着海平面的波動,大型海洋生物經歷了一段不同尋常的滅絕時期,而現今它們的獨特多樣性生態角色正在面臨着來自人類的更大威脅。」 對於物種滅絕,研究人員希望解決的問題是——是否還有其他物種可以扮演類似的生態角色。因此,該研究小組還提出一個新的指標來衡量受到威脅的大型海洋生物對於生態功能多樣性的重要性。 首先,他們對所有已知大型海洋生物編制了一個數據集,從而了解它們在海洋系統中生態功能的范圍,例如:它們吃什麼食物,會遷徙多遠等。之後他們模擬了未來物種滅絕場景,以及物種消失對生物功能多樣性的潛在影響,得出的指數被稱為「FUSE(獨特功能、特殊性和衍生性)」,目的是提供生物保護優先級信息。 最高等級FUSE生物包括:綠海龜、儒艮、海獺,以及巨型蛤蜊和朱利安錦鋰,重新關注這些高得分FUSE生物將有助於確保維持大型海洋生物的生態功能。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葉傾城) 來源:cnBeta
聯合國稱新冠疫情或引發糧食危機

聯合國:新冠疫情或將使全球超2.5億人遭遇糧食危機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聯合國多家機構21日表示,2019年,全球共有55個國家和地區的1.35億人處於糧食危機狀態。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到2020年底,處於糧食危機的人口數量可能增加近一倍,總數超過2.5億。 報道稱,21日發布的最新年度《糧食危機報告》顯示,在2019年面臨糧食危機的1.35億人口中,有7300萬人位於非洲,占到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另有4300萬分布在中東和亞洲,還有1850萬居住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報告指出,在上述1.35億人中,有7700萬生活在衝突地區,3400萬受到氣候變化影響,另有2400萬則是由於經濟動盪而導致飢餓。 報告顯示,也門、剛果民主共和國、阿富汗、委內瑞拉、埃塞俄比亞、南蘇丹、敘利亞、蘇丹、尼日利亞和海地是2019年全球糧食危機最為嚴重的十個國家,飢餓人口總數達8800萬,占到全球的66%。 此外,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還有1.83億人處於糧食不安全等級分類的「嚴重」狀態,只需一點來自外界的沖擊——例如正在肆虐的新冠疫情——就將會使他們陷入「糧食危機」。 糧食署預測,若不及時採取措施,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人數或將再增加1.3億,達到2.65億。 糧食署資深經濟學家胡賽因表示,「對於全球數百萬本已岌岌可危的百姓而言,新冠疫情的影響可能將是災難性的。對於成千上萬只有每天工作掙錢才能吃上飯的人來說,疫情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封鎖措施和全球經濟衰退已經耗盡了他們僅有的積蓄……我們必須團結行動,緩解這場全球災難的影響。」 報告列出了急需採取的四項行動: 第一,實時擴大遠程食品安全監測系統,提供有關疫情對糧食安全、生計、健康、服務獲取和市場供應等領域影響的最新信息,以便盡早採取應對行動; 第二,根據對疫情影響的評估,儲備關鍵的人道主義援助,向脆弱群體提供食品、生計和營養援助,確保充分滿足其基本需求; 第三,加強和鞏固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受到疫情影響或是面臨高風險的脆弱群體仍然能夠獲得食物; 第四,加大對食品加工、運輸和本地市場的支持,呼籲各國保持貿易通道開放,確保關鍵食品供應鏈,以及糧食危機國家的農業食品系統持續運轉。 據報道,年度《糧食危機報告》旨在評估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由多家聯合國機構與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組成的「糧食危機全球應對網絡」聯合發布。 來源:cnBeta
海平面僅用四百年上升十多米

海平面僅用四百年上升十多米

根據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20日發表的最新研究論文,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稱,全球海平面在不到400年的時間里明顯上升了12米至14米,其原因是大約14650年前,歐亞冰蓋局部發生崩塌所導致。 冰蓋是覆蓋着廣大地區的極厚冰層的陸地面積,冰蓋的建立、消亡、融水量,以及冰蓋的分布范圍和成分的變化,直接影響局部地區乃至全球的環境變化,這已得到海洋學和(古)氣候學領域學者們廣泛的認同。而末次盛冰期是地球上始於33000年前的一段時期,主要特徵是全球氣溫不高,北半球大部為廣袤的冰蓋所覆蓋。在此階段,歐亞冰蓋的最大冰量約為現今格陵蘭冰蓋的3倍,是當時第三大冰蓋。 但是,過去有一種觀點認為,大部分的歐亞冰蓋很早就融化了,沒有影響到大約14600年前的海平面快速上升——這又被稱為「融水脈沖1A」事件,與一段氣候急劇變暖期重合。 鑒於此,挪威卑爾根大學研究人員祖·布蘭德里恩及其同事根據挪威海沉積物核心的測年時間,分析了這些事件的發生時間。詳細的測年分析顯示,歐亞冰蓋的局部融化,體量與現代西南極冰蓋相當,與「融水脈沖1A」事件的發生時間有重合,而且歐亞冰蓋崩塌速度極快,時間不超過500年。 研究團隊認為,歐亞冰蓋融化時間早於此前預期,其或對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12米至14米的貢獻達20%至60%。 這些最新發現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目前冰蓋發生快速崩塌的風險,而冰蓋的形成與發展,對全球氣候變化、海面升降和人類生活都有重大影響。(記者張夢然) 來源:cnBeta

世衛組織警告稱新冠大流行「最糟糕的時刻即將到來」

據外媒BGR報道,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已達250多萬,死亡病例已超17萬。然而世衛組織本周提醒稱,全球民眾還沒有走出困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周一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沒有國家團結和全球團結,相信我們,最糟糕的時刻即將到來。讓我們防止這一悲劇的發生。這是一種許多人仍然不了解的病毒"。 譚德賽沒有詳細說明 "最糟糕的 "可能是什麼,但正如NBC新聞所指出的那樣,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這種疾病可能開始非洲傳播,在那里的衛生系統不如許多已經受影響的國家發達,可能比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和美國等國家看到的情況更嚴重。譚德賽還警告說, "政治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助長這一流行病,"他補充說,在這場危機中推動政治 "就像在玩火"。 世衛組織的警告是在亞洲和歐洲一些國家開始放鬆對學校和企業關閉、隔離、旅行規定、禁止公眾集會等限制措施的時候發出的,因為現在報告的病例數量正在下降。美國一些州也開始解除封鎖措施,佛羅里達州重新開放部分海灘,佐治亞州也告訴部分企業本周要復工。 這一警告也是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美國將暫停資助世衛組織幾天內發出的。特朗普表示,他的政府將評估該組織在 "管理不善和掩蓋冠狀病毒傳播方面的作用"。盡管他本人被指不斷淡化病毒在美國的威脅,但特朗普稱世衛組織並沒有 "及時、透明地 "分享有關新冠病毒爆發的信息。 來源:cnBeta

烏克蘭北部山火已抵近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兩英里范圍內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始於 4 月 3 日的烏克蘭北部森林大火,已經蔓延到了普里皮亞季(Pripyat)距離切爾諾貝利僅五分鍾車程的位置。持續一周多的險情,讓外界這處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難發生地再次捏了一把汗。 4 月 8 日衛星圖像(來自:NASA EOSDIS) 當地旅行社表示,野火已燒到距離封閉電廠不到兩英里的廢棄城市。4 月 10 號的時候,美國宇航局還公布了連續兩日拍攝到的地球觀測衛星照片。 照片顯示大火在烏克蘭北部地區猛烈燃燒,鑒於當地植被和空氣中積蓄了大量的殘留輻射,人們對正在湧向白羅斯的滾滾濃煙表示深切擔憂。 1986 年 4 月 26 日上午,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四號機組發生了屋頂被掀翻的爆炸,隨後幾天有大量輻射泄露到天空和周圍的土地,當局最終設立了限制公眾進入的 1000 平方英里禁區。 當大火在周圍的森林種移動時,其正在激起爆炸後凝結在土壤和植物上的一些輻射。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周一表示,讓這場有史以來最大的火情,還遭遇了大風帶來的放射性物質擴散。 該組織代表拉希德·阿里莫夫(Rashid Alimov)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稱,他們現在盼望着老天能夠下一場大雨來撲滅火災。 不過烏克蘭內務部副部長安東·赫拉申科(Anton Herashchenko)表示,輻射的背景水平似乎沒有變化,火災對工廠和附近的核廢料儲存設施不構成威脅。 目前已有 400 名消防員正在試圖防止大火蔓延到整個安全區,以切斷進一步向核電站前進的道路。 禁區管理代理負責人卡特琳娜·帕夫洛娃(Kateryna Pavlova)表示,經歷徹夜的工作,他們正在工廠周圍挖掘防火帶。 來源:cnBeta

遊戲公司「轉型」做詐騙 「控制力」遊戲專騙男性

「生日發紅包,只截屏不收取,測試一下控制力」!從5元起步到3344元,錢打了水漂才發現自己加號聊天開始就被控制。近日,上海嘉定警方經縝密偵查,搗毀一個網絡詐騙團伙,在湖南長沙抓獲伍某、曾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 上海嘉定警方千里抓捕搗毀一網絡詐騙團伙 2月12日,家住戩浜地區的王先生上網時,加了一名陌生女子的微信號。網上交流一來二去,不但文字交流,還語音對話,王先生就對該女子產生了好感。沒過多久,該女子稱自己到貴州去看望貧困家庭,希望王先生也獻點愛心。王先生二話沒說就轉賬400元,兩天後,該女子又以回長沙沒錢向王先生借500元。在聊天過程中,兩人感情迅速升溫,三月初,該女子說要過生日,王先生轉了66.6元紅包,但該女子又提議一起來玩個「控制力」的遊戲。所謂「控制力」就是由王先生接連轉賬10、20、30、50、90、520、1314、3344元不等金額,該女子只截屏後發朋友圈炫耀而不收取錢款。王先生信以為真,接連轉賬對方都沒收取,但當他轉出最後一筆3344元後,對方將所有金額照單全收並將王先生拉黑。王先生這才發現被騙,連忙來到戩浜派出所報案。 嘉定警方隨後展開偵查,並於3月24日中午,在湖南長沙嶽麓區梅溪湖街道一棟商務樓內一舉抓獲以伍某為首的詐騙團伙成員11名。伍某等人到案後,初步交代通過虛構女性身份以談戀愛的方式取得被害人信任,該團伙還利用女成員曾某與被害人語音聊天迷惑對方,隨後誘導他們玩所謂的「控制力」遊戲詐騙錢財的犯罪事實。伍某去年四月左右進入遊戲行業,通過網上招募員工的形式,為某遊戲公司引導客戶充錢,靠公司返點盈利。但是好景不長,伍某發現公司業務無以為繼後,於今年年初「轉型發展」,通過精心制定話術圈套進行網絡婚戀詐騙,該團伙緊緊抓住被害人心理,偽裝成幾乎同樣的「95後」女子,通過復制粘貼各種話術「公式」,與網上結識的不同男子培養感情,今年以來,詐騙得手近10萬元。目前,伍某等人已被警方押解回滬,並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警方提醒,網上交友一定要謹慎,尤其是期冀網戀的年輕男子,千萬不要被網上貼着「年輕貌美」、「心地善良」等標簽的女子迷惑,從案件看這種主動加你微信的女子,很有可能就是詐騙團伙的鍵盤手。所以,轉賬匯款一定要多費思量,一旦轉出就很可能變成網絡騙子的「盤中餐」。(吳藝、徐波) 來源:cnBeta

北極上空出現罕見臭氧層空洞

最近,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這可能是該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空洞,與每年在南極形成的臭氧層空洞面積相當。據《自然》報道,目前,北極中部的大部分地區(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的臭氧水平創下了歷史新低,這個有可能在未來幾周內破裂的臭氧層空洞不會威脅人類健康,但作為一種非凡的大氣現象,它將被載入史冊。 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罕見的臭氧層空洞。 圖片來源:NASA Ozone Watch 「在我看來,這是首次出現真正的北極臭氧層空洞。」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大氣科學家Martin Dameris說。臭氧通常在離地面約10~50公里的平流層中形成保護層,使生命免受太陽紫外線輻射。每年冬天,寒冷的天氣讓高空雲層在南極上空聚集。化學物質——包括製冷劑中和其他工業來源的氯和溴,會在雲層表面引發反應,侵蝕臭氧層。 南極臭氧空洞每年都會形成,因為冬季該地區的溫度通常會驟降,從而形成高空雲層。「這些條件在北極地區很罕見,那里溫度變化更大,通常不會導致臭氧層的損耗。」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大氣科學家Jens-Uwe Grooβ說。 但今年強勁的西風環繞北極,將冷空氣困在「極地渦旋」中。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大氣科學家Markus Rex說,北極上空的冷空氣比1979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冬天都要強。在寒冷的氣溫中,高空雲層形成,破壞臭氧層的反應開始。 研究人員通過從北極附近的觀測站釋放氣象氣球來測量臭氧水平。截至3月底,這些氣球在18公里的高空測量到臭氧層核心區域的臭氧含量下降了90%。Rex說,氣象氣球通常測量到的臭氧含量約為3.5ppm,但它們記錄到的僅為0.3ppm。「這比我們過去看到的任何臭氧損耗都要嚴重。」他說。 北極在1997年和2011年經歷了臭氧損耗,但今年的損耗或超過以往。「今年的臭氧損耗至少和2011年一樣多,而且有跡象表明可能會更多。」美國西北研究協會大氣科學家Gloria Manney說,在未來幾天里,仍然有相當多的氯反應消耗臭氧。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大氣科學家Paul Newman說,如果各國沒有在1987年共同通過《蒙特利爾議定書》,今年的情況可能會更糟。雖然現在南極臭氧層空洞正在恢復,去年的空洞也是有記錄以來最小的,但是化學物質要完全從大氣中消失還需要幾十年。 「北極臭氧層空洞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因為高緯度地區的太陽才剛剛開始從地平線上升起。」Rex說。接下來的幾周里,這個空洞有很小的可能會漂移到人口稠密的低緯度地區——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能需要塗抹防曬霜來避免曬傷。接下來的幾周至關重要。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大氣科學家Antje Inness表示,太陽在慢慢升高,臭氧層空洞區域的大氣溫度已經開始上升。隨着極地渦旋在未來幾周的破裂,臭氧水平可能很快開始恢復。 來源:cnBeta
研究稱在極端高溫環境下 與心髒相關的死亡風險可能會高三倍

研究稱在極端高溫環境下 與心髒相關的死亡風險可能會高三倍

一項新發表的研究表明,生活在地球上最熱的地方的人死於與心髒相關疾病的風險可能會高三倍。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全球變暖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熱應力問題,研究人員呼籲開展進一步研究,以保護生活在極端溫度環境中的人們。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可能會給心髒帶來危險的壓力,例如肥胖和酒精中毒–此外一個人居住的地方也可能在確定心血管風險中起重要作用。 一項新的研究試圖檢驗極端熱量對心血管死亡率的影響。這項新研究背後的研究人員從科威特獲得了數據。科威特是一個座落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之間的國家,人口約410萬人,以極端炎熱天氣而著稱。2016年7月,科威特米特里巴的一個氣象站記錄了129°F(54°C)的地表溫度。 研究小組使用的數據是從2010年到2016年的2532天過程中收集的,詳細列出了每個24小時周期的平均溫度以及特定於心血管的每日死亡率。該研究還考慮了可能混淆熱量和死亡率之間關系的因素,例如空氣污染和濕度。在研究期間,據記錄,整個科威特有15609人死於與心髒有關的原因。 在極端高溫的環境中,一個人的心血管系統會過度運轉以使身體降溫。血液被從器官中抽走,並被輸送到皮膚附近,在那里皮膚可以冷卻並在體內循環。這個過程使心髒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當內部冷卻系統耗盡時,核心機體溫度急劇上升,從而引發潛在的致命並發症。 數據分析顯示,與平均溫度為94.5°F(35°C)的天氣相比,在平均24小時溫度超過109°F(43°C)的那些日子,死於心血管原因的風險大約高三倍。 在極端溫度的日子里,男性死亡的可能性高3.5倍,而女性的心血管死亡率則高2.5倍左右。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群的死亡幾率平均為3.8倍。同時,最低的危險因素年齡組是65歲以上的人,他們在炎熱的天氣中死亡的可能性仍然是兩倍。 在未來幾十年中,氣候變化導致的全球變暖可能會嚴重加劇地球上最熱地區居民的心血管健康威脅。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巴拉克·阿拉赫邁德(Barrack Alahmad)評論說:「我們星球的變暖分布不均。科威特和阿拉伯半島等本來就很熱的地區卻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氣溫飆升。」來自科威特大學的學者和波士頓哈佛大學陳公共衛生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我們正在發出警告,世界這一地區的人們可能因高溫而死於心血管疾病。」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強調,有必要進一步研究與熱相關的心血管死亡的具體原因,以及保護脆弱人群的潛在途徑。 該研究已發表在《Circulation》雜誌上。 來源:cnBeta
聯合國稱新冠疫情或引發糧食危機

聯合國稱新冠疫情或引發糧食危機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在官方網站說:「除非我們快速採取行動,保護最脆弱環節,保證全球糧食供應鏈通暢,緩解疫情蔓延對整個糧食體系的影響,否則我們面臨糧食危機迫近的風險。」 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糟糕情況預計將在4月和5月出現。 這家機構說,已經發現糧食在多方面遭遇多重挑戰,例如糧食運輸和家畜養殖等。但截至當前,食品供應依然充足,糧食產業所受沖擊頗小。不過,高附加值農產品漲價的幾率更大,例如肉類等易腐爛食品;主要糧食現在供應充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5日報道,在截至3月14日的一周內,美國雞蛋銷量同比激增44%;自3月初以來,雞蛋批發價格上漲180%。美國沃爾瑪公司等大型連鎖零售商近期開始限購雞蛋等遭恐慌性購買的商品。 美國惠譽咨詢公司認為,鑒於關鍵產區氣候條件良好,2020年至2021年莊稼收成前景樂觀,糧食相對充足。 惠譽咨詢公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在發達市場,穀物種植通常在人口密度低的大型農場,比較不易受疫情影響。但勞動密集型行業,例如棕櫚油等種植業和鮮肉處理等加工業的人員感染風險較高,因而需要臨時封閉措施。 馬來西亞最大棕櫚油產地沙巴已命令關停3個區域的棕櫚園,原因是一些員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惠譽咨詢公司擔心,盡管某些種類的糧食供應充足,但可能出現過度囤積或限制交易現象,從而抬升糧食危機風險。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越南已經限制大米出口,俄羅斯也停止成品糧出口,哈薩克斯坦則暫停小麥粉、蕎麥、糖、葵花油和某些蔬菜出口。(卜曉明)(新華社專特稿) 來源:cnBeta
大堡礁遭遇近五年來第三次嚴重白化事件

大堡礁遭遇近五年來第三次嚴重白化事件

據外媒報道,氣候變化已經對世界珊瑚礁系統的未來構成了真正威脅,並且一些珊瑚系統正在以非常真實的方式感受到了這種威脅,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過去的五年里,它已經連續遭受了嚴重的大規模白化事件。 本周,科學家們證實了該珊瑚系統的第三起白化事件,他們稱在過去幾個月里,隨着氣溫的不斷升高,那里發生了非常普遍的白化現象。 珊瑚白化是由於溫度異常引起的,據了解,溫度異常會導致珊瑚排出它們通常依賴的營養物和外表面上的多色藻類。 在最新的白化事件之前,大堡礁已經在1998年、2002年、2016年、2017年都經歷過大規模的白化事件。專家預測,隨着全球氣溫繼續上升,這些事件將會變得更加頻繁、更加嚴重。 不過雖然白化對珊瑚來說是個壞消息,但它並不一定意味着給珊瑚判了死刑,那些輕度或中度白化的珊瑚通常能擁有很好的恢復機會。但如果反復發生大規模且嚴重的白化事件,則會對像大堡礁這樣的生態系統構成真正威脅進而使其很難在下一波到來之前恢復過來。 研究人員預計,今年白化事件將會導致嚴重褪色部分的珊瑚礁的高死亡率。 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負責人Terry Hughes教授同時也是這次航空調查的參與者在Twitter指出,此次白化事件比過去幾年要更糟糕且還帶來了一些更為嚴峻的觀察結果。 來源:cnBeta
研究稱南極登曼冰川融化速度比預期得快 或使海平面上升5英尺

研究稱南極登曼冰川融化速度比預期得快 或使海平面上升5英尺

據外媒報道,近日研究人員發現,由於氣候變化而融化的快速消融的南極登曼冰川可能釋放數十億噸的冰,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近5英尺。追蹤全球變暖的科學家曾認為東南極洲地區冰川融化的風險較小,但本周發表的新發現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溫度升高導致冰川融化並將冰水釋放到海中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話題。雖然預計隨着地區經歷自然循環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融化和再凍結,但溫度水平的穩定回升已經改變了平衡,並使冰川的消融速度比早期預測得要快得多。 現在一項針對東南極洲登曼冰川的新研究表明,這一問題可能比科學家們擔心的更為嚴重。回顧過去22年的歷史數據,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和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潛在的海洋冰蓋失穩的跡象。在1979年至2017年之間,據信冰川總共損失了2680億噸冰。 冰川融化不只是溫度 加劇這一問題的是冰川本身的形狀以及它所處的土地。研究人員發現,盡管冰塊的東部側面受到了冰下山脊的有效保護,以防止其退縮,但西部側面卻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一需求。相反,它警告說,它有一個深而陡的低谷,特別有利於加速消融。 研究主要作者弗吉尼亞·布蘭卡托(Virginia Brancato)解釋說:「由於登曼冰川西側下方的地面形狀,有可能發生迅速而不可逆的消融,這意味着未來全球海平面將大幅上升。」 Brancato是NASA JPL的博士後研究員。該論文於本周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雜誌上。 在僅僅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冰川已經退縮了近三英里。但是,如果要完全融化的話,登曼冰川對海水的影響將更大。科學家們估計,冰川消融可能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1.5米(約5英尺)。 從太空監測冰川融化 並非冰川的每個部分都面臨相同的融化風險。特別令人擔憂的是大約9300平方英里的浮動延伸部分,其中包括Denman冰舌和Shackleton冰架。 使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TanDEM-X衛星,以及意大利COSMO-SkyMed衛星系統的數據,就可以監視這些區域的受影響情況。例如,冰舌每年脫落的質量約為10英尺。與東南極洲地區的其他冰架相比,這高於平均水平。 本月初,NASA警告說,格陵蘭和南極冰蓋的融化速度是20世紀90年代的六倍。眾所周知,氣候變化和冰川融化正在破壞主要的洋流。 來源:cnBeta
聯合國秘書長:2050年全球35億至44億人用水將受影響

聯合國秘書長:2050年全球35億至44億人用水將受影響

3月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表示,如果不立即採取有力措施,到2050年,全球將有35億至44億人用水受到影響,其中超過10億人生活在城市中。今年「世界水日」重點關注「水與氣候變化」。 (原標題:古特雷斯:2050年全球35億至44億人的用水將受到影響) 資料圖 古特雷斯當天致辭說:「世界水資源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目前,全球約有22億人缺乏安全的飲用水,42億人生活在缺乏足夠衛生設施的環境中。除非我們採取緊急行動,否則氣候變化的影響預計將加劇這些數字的增加。」 古特雷斯說,水是我們感知氣候變化影響的主要介質。我們能夠通過這種介質,從乾旱和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到冰川融化、鹽水入侵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感受氣候變化的影響。 他強調,全球變暖和對水資源不可持續的使用將造成前所未有的水資源短缺,導致數以百萬計的人流離失所。這將對健康和生產力產生負面影響,並成為「不穩定和衝突威脅的倍加器」。古特雷斯呼籲國際社會立即加大對健康水域和水基礎設施的投資,大幅提高用水效率。 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做出決議,確定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喚起公眾的節水意識,加強水資源保護。 來源:cnBeta
地球在變暖 未來將可能有更多的極端風暴和熱浪

地球在變暖 未來將可能有更多的極端風暴和熱浪

據外媒報道,近日《科學進展》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氣候變暖可能使未來的天氣變得更加惡化,其惡化幅度將會超出我們的想象。目前能預知的全球變暖對颶風、熱浪和其他天氣事件的影響程度,可能會讓我們低估地球在未來的天氣到底會變成怎樣。 研究人員發現,地球正在逐漸變暖,這可能會使熱浪增加80%,潮濕事件增加50%。這比以往的預測要高出50%。 斯坦福大學氣候科學家諾亞·迪芬博(Noah Diffenbaugh)在一份報告中說:「我們年復一年地看到,極端事件的發生率不斷上升,這對人類和生態系統造成了重大影響。人類要想更加適應這些極端狀況,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就是:能夠准確預測目前的全球變暖將會怎樣改變未來的天氣。」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事件的聯系,可以幫助決策者、工程師和其他風險管理者將其納入決策,並有效地提高全球風險管理。 來源:cnBeta

攝入微塑料,就在撕開塑料袋一瞬間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1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人們在日常任務中打開塑料袋和塑料瓶一類的塑料包裝時,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微塑料,這些微塑料是指長度小於5毫米的塑料小顆粒。 微塑料的危害體現在其顆粒直徑微小上,體積越小,意味着比表面積(多孔固體物質單位質量所具有的表面積)更高,吸附的污染物的能力也越強——這也是它與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對環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一般認為,微塑料直接來自工業,比如去角質的護膚品,或是間接來自較大塑料物件的長時間分解。不過,對於日常任務,如劃破、撕開、擰開塑料包裝和容器所產生的微塑料,科學界一直沒有充分了解。 此次,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監測了當人們撕開巧克力包裝袋、劃破密封膠帶以及打開塑料瓶蓋所產生的微塑料。他們還通過化學測試和顯微鏡對這些過程產生的微塑料進一步確認。 團隊發現,撕開或劃破的動作會產生不同形狀和大小的微塑料,其中包括纖維、碎片或三角片,大小從幾納米到幾毫米不等。產生最多的便是碎片和纖維。研究人員估算,每300厘米的塑料在被劃開或擰開時,可能會產生10納克至30納克(0.00001—0.00003毫克)的微塑料,具體取決於打開方式和塑料本身的條件,如硬度、厚度或密度。 研究結果表明,打開塑料袋和塑料瓶等日常活動可能是少量微塑料的額外來源;但它們存在的風險、潛在的毒性,以及它們被攝入的方式還有待認識,有必要對人類暴露開展進一步研究。 來源:cnBeta
研究稱格陵蘭島的冰蓋融化速度比科學家預想的要快得多

2019年北極冰蓋損失嚴重 格陵蘭島一年融化6000億噸冰

3月18日,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和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共同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2019年的異常高溫導致南極和北極的冰蓋損失巨大。 GRACE衛星是NASA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一個項目,旨在觀測地球重力場變化。通過重力場的變化,科學家能推測出地下水的變化。事實證明,該航天器在監測地球的水儲備(包括極地冰、全球海平面和地下水)方面特別有效。 通過衛星,科學家發現由於2019年北極夏季的異常高溫,格陵蘭島損失了6000億噸冰,足以在兩個月內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2毫米。在南極的另一端,南極洲在阿蒙森海和南極半島的冰也在持續減少,但在南極洲大陸東部的毛德皇后地的降雪量增加使該情況有所緩解。 UCI地球系統科學教授、JPL資深科學家伊莎貝拉·維利科尼亞(Isabella Velicogna)說:「我們知道,去年夏天格陵蘭島特別溫暖,冰蓋的每個角落都在融化並且數量巨大。」 研究人員表示,從2002年到2019年,格陵蘭島損失了45500億噸冰,平均每年2680億噸,而2019年卻損失了6000億噸冰。要知道,洛杉磯郡居民每年才消耗10億噸水。 維利科尼亞教授表示,在南極洲大陸西部的冰蓋還在大規模融化。但我們也觀察到,由於南極洲大陸東部冰蓋的質量也在增加,這有助於減輕過去20年來我們在該大陸其他地區看到的大量損失。 來源:cnBeta
最新研究:氣候變暖將影響北方普通植物的數量

最新研究:氣候變暖將影響北方普通植物的數量

據外媒報道,近日發表在科學雜誌《Ecography》上的一項研究稱,隨着全球氣候加劇變暖,北方森林的林下植被將向更北的地方遷移。為躲避全球變暖,北方本身的物種由於遷移,數量將會變得更少,而以前很少見到南方物種的北部地區將可能出現大量該物種。 該研究預測了芬蘭常見的25種林下植物在未來幾十年的命運。其中矮灌木、草本植物、草類、苔蘚和地衣等15種林下植物對溫度有強烈的反應,並預計每年以6到8公里的速度向北移動。而其它10種物種的數量似乎不受溫度的影響。可以推測,全球變暖可能對這些物種沒有影響。 研究者薩拉·維倫·佩雷斯說「目前分布在芬蘭南部的一些物種,如草菖蒲、假鈴蘭、北極星羅棋布和苔蘚植物有可能到達北部地區,盡管它們在20世紀80年代在北部還是很稀有的。」 該研究還預測,目前北方森林中常見的物種數量將會不斷減少,如果有足夠的土地,它們將會進一步向北遷移,但這種可能性被北冰洋截斷了。 該研究只分析了全球變暖對林下植被的影響,卻沒考慮其他因素,如降水、土壤、光照或樹木類型等。 科學家還強調,他們只是對物種豐富程度的潛在變化進行了預測,能否得到證實將取決於物種在原地應對氣候變暖的能力和自身的擴散能力。 來源:cnBeta

vivo應用商店遊戲誘導充值?8歲孩子兩小時花六千

「我家孩子不滿10歲,為何沒經過實名認證就進入了遊戲頁面,並完成多筆大額充值。這是不正常的充值方式,我要求vivo方面退還費用。」2月10日,徐先生在使用微信時,發現有多筆非本人消費支出,總額為3370元,均流向了一家名為廣東天宸的網絡科技公司。 後經詢問,原來是徐先生的小孩偷拿了自己的手機,並在vivo應用商店下載了一款名為「迷你世界」的手遊。「孩子無意間竊取了手機支付密碼,在沒有實名認證的情況下登錄遊戲並完成了充值,而期間我沒有收到任何(消費)信息提示。」 近日,多位家長向中新經緯記者反映,其家中小孩在vivo應用商店下載遊戲後,「被誘導進行多筆充值」,總計金額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有家長提出質疑稱,為何未成年人不經過實名認證,甚至不知道手機支付密碼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完成充值? 兩小時花掉6066元,40秒花掉1296元 家長曹先生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去年(2019年)12月25日晚,他8歲的兒子偷拿爺爺的手機,在vivo應用商店下載了一款名為「狙擊行動3D:代號獵鷹」的遊戲,並以「遊客模式」進入了遊戲,此後多次為該遊戲充值。 「因為他爺爺的手機開機密碼和支付密碼一樣,他試着輸入密碼就成功了,不到兩個小時就花掉了6066元,最快時40秒內就充值了1296元。」曹先生說,「第二天我們收到了銀行短信提醒,才發現錢沒了。我看了下賬單,交易均是在凌晨兩點前後完成的,錢都打進了廣東天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部分充值記錄截圖 另有家長反映,其7歲孩子在vivo應用商店下載了一款名為「熹妃Q傳」的手遊,並在2月26日至3月2日期間,以10元至2000元不等數額多次為該遊戲充值,共計7000餘元。 「我查了這是一款網絡遊戲,我很納悶7歲小孩如何通過實名系統驗證的,而且小孩不知道手機的支付密碼,錢是如何劃走的?我後來向vivo客服投訴,但遲遲沒有得到答復,對方一味地推卸責任。」 該家長說。 阿松(化名)的兒子前後向廣東天宸充了5000多元。他向中新經緯記者介紹:「遊戲充錢是先把錢充成vivo的V鑽,遊戲中如果有消耗就是消耗V鑽。」阿松還表示,「當時下載的遊戲不需要實名認證也可以玩,也可以充錢。但當我們向客服申請退款時,vivo客服稱,已經實名制認證了,不能退還了。」 來源:天眼查 天眼查信息顯示,廣東天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於2014年2月24日在東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開發與銷售;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軟件產品的技術開發與銷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樂恆為vivo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行政官。 家長質疑遊戲充值有漏洞,vivo客服回應 中新經緯記者梳理投訴發現,家長對vivo應用商店遊戲充值規則和流程提了諸多質疑。 某投訴平台一條關於「vivo應用商店遊戲誘導未成年人充值」的投訴 比如:為什麼有些遊戲不需要注冊就能玩,並且還能充值?我的孩子是未成年,是如何完成實名認證的?小孩不知道手機支付密碼,為什麼還能成功充值?為什麼充值後,無論微信支付還是銀行短信,均沒有及時提醒,導致沒有及時止損?為什麼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多筆交易?遊戲存在頻繁誘導充值嗎? 針對上述家長部分質疑,vivo客服對中新經緯記者回應稱,如果沒有輸入支付密碼,是不可能充值成功的。比如微信支付就必須玩家手動輸入密碼才能支付。 對於有家長反映,不需要登錄就能直接進入遊戲,該客服則解釋,單機遊戲是不需要賬號的,直接下載就可以玩,也可以進行充值。 不過,有家長對此質疑道,「我的孩子下載的是網絡遊戲,並非單機遊戲,沒有注冊、沒有實名認證,依然可以進入頁面並且充值。」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曬曬(化名)向中新經緯記者解釋了其中可能的原因。 曬曬的兒子和女兒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間,通過爺爺兩部vivo手機應用商店遊戲共計充值了3000元左右。目前,曬曬通過向vivo客服申述追回了90%左右錢款。 為什麼未成年人也可進入遊戲頁面,據曬曬引用vivo客服的解釋,這是因為「手機激活,綁定了大人的身份證,這種情況下登錄遊戲、充值都沒有限制。」在這種情況,未成年人登錄遊戲實際上使用的是vivo應用商店賬號。 至於有家長稱沒有及時收到交易提醒,客服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表示「微信的對話列表中會有轉賬提醒,支付寶賬單中也會有記錄。」 有家長耗時十多天追回錢款,但全額要求遭拒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早在2010年,文化部就要求「網絡遊戲實名制」。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再發文,強調「實行網絡遊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制度」。 對未成年網絡遊戲充值金額,國家也有具體規定和限制:網游企業不得為8周歲以下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8周歲到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 此外,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屬於限制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超出這個范圍所從事的民事活動,屬於效力待定,需要經過其監護人的追認才有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智力年齡相當的民事行為,否則屬於無效。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稱,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網上所進行的高額遊戲充值,法律上無效。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從事前述行為的效力待定,監護人可以不予追認。 雖有法可依,但現實中想要舉證追回可謂長路漫漫。律師分析,主要困難在於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充值確實是未成人所為。 上述家長曹先生在發現孩子充值行為後,立即聯系了vivo客服。「剛開始那邊根本不同意退款,我一直堅持,天天給vivo打電話投訴。」 Vivo客服提供的「充值消費申訴」鏈接頁面 曹先生堅持了5天之後,vivo客服發來了一個填寫「充值消費申訴」的網站鏈接。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在這張申請退款的表格中,家長要填寫監護人和被監護人的戶口簿信息、兩人合影、身份證、社保卡、被監護人出生證明、支付記錄截圖等諸多信息,甚至還需要提供遊戲對應的區服、角色名稱及角色ID。 表格提交一周後,曹先生收到了90%退款。「vivo拒絕退還全額,理由是家長也沒完全盡到管教孩子的責任。」對於這樣的結果,曹先生表示「還是比較滿意的,孩子現在連手機都不敢碰了。」 曬曬表示,她前前後後提交材料就花了十多天時間,證明確實是未成年人操作的。曬曬建議,手機支付密碼千萬不要讓孩子知道,而且手機應用商城賬號不要綁定身份驗證。 截至發稿,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追回充值錢款的家長僅是少數,目前仍有大量家長在社交平台詢問退款辦法。 律師:遊戲充值應借鑒「7天無理由退換貨」 2019年4月,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曾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問卷調查,並赴北京、廣東等省進行個案收集,調查未成年人移動互聯網使用現狀。結果顯示,曾在手機應用上花過錢的學生比例高達46.18%。 在現實中,對未成年網絡遊戲監管體系也存在一些漏洞。 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中消協律師胡鋼胡鋼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以往只是在政策層面鼓勵網絡遊戲實名制,沒有法律上的強制性。真正有法律基礎的是《反恐怖主義法》第21條,規定電信、互聯網等服務經營者,要對用戶身份進行查驗,用戶身份不明或者是拒絕查驗的,就不得提供服務。如果網絡遊戲經營者違反規定,要被責令改正或者罰款。」 胡鋼稱,家長對孩子管教不嚴,應承擔相應責任。但我們更應該關注網絡遊戲對未成年人本身的不良影響,而不只是僅僅追回金錢損失。 上述案例也說明,目前現有的網絡遊戲實名審查制度顯然不能完全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問題。 對此,趙占領表示,現有未成年遊戲監管體系漏洞主要是遊戲實名制的執行方面,很多經營者只是實行實名注冊而非實名驗證,且沒有完全杜絕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證的問題。 胡鋼表示稱,除了身份驗證,還應該加強行為分析,以充值行為為例,遊戲運營商或手機應用商店不應該是「盡可能方便用戶付款」,而是應該想到如果用戶錯誤支付了怎麼辦。「我們有7天無理由退換貨,網絡遊戲是不是可以借鑒。一些網絡遊戲巨頭應該率先垂範,不能僅僅唯利益為先。」 來源:cnBeta
新研究警告:到本世紀末熱應激可能會影響十多億人

新研究警告:到本世紀末熱應激可能會影響十多億人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可以肯定地說,一個變暖的世界將為其許多居民帶來更大的不適,但是羅格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正在深入分析本世紀末可能出現的情況。該團隊研究了熱量和濕度將如何結合在一起,在全球范圍內加劇熱應激,並得出結論認為,如果當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其影響的人數可能是今天的四倍多。 根據羅格斯大學科學家的說法,大多數研究熱應激未來趨勢的研究都將重點放在了極端溫度上,而忽略了濕度,他們認為這是另一個主要因素。 羅格斯大學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研究所所長羅伯特·E·科普說:「當我們審視地球變暖的風險時,我們必須特別注意極端的高溫和濕度,這對人類健康尤其危險。」 當人體暴露於極熱之下後,無法通過出汗保持正常的熱平衡時,就會產生熱應激。它可能會導致抽筋、疲憊,甚至更嚴重的方面是中暑,這是威脅生命的狀況。 羅格斯大學團隊着眼於未來,研究了40個氣候模擬,以評估隨着地球繼續變暖,熱量和濕度的極端組合將如何以更高的頻率發生並且超出安全准則。該分析考慮了諸如溫度、濕度、風速,太陽和紅外輻射以及太陽角度等因素。 該小組計算,如果到本世紀末,當地球溫度升高1.5°C(非常保守的預測)後,那麼熱應激將影響到約5億人口。當溫度升高2°C時,這一數字躍升至將近8億,而在3°C(5.4°F)的升溫下,未來許多專家期望我們達到這一目標,估計將有12億人受熱應激影響。 研究小組指出,這是當今受熱應激影響的人數的四倍。至於這對像紐約這樣的地方造成熱應激的含義,研究小組表示,紐約人每年期望可能受熱應激影響多達24天。 該研究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上。 來源:cnBeta

新冠患兒肛拭子陽性持續最長可超七周,傳染性多強仍未知

新冠肺炎患者肛拭子核酸檢測呈現陽性的現象並不罕見,但在兒童患者中,陽性持續的時間可超過七周。3月13日17時,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臨床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Nature Medicine》發表「新冠病毒感染患兒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分析及腸道持續排毒的證據探索(Characteristics of pediatric SARS-CoV-2 infection and potential evidence for persistent fecal viral shedding)」研究論文。 總結分析了廣州市婦兒醫療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收治的10例確診患兒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研究發現兒童病例中存在新冠病毒通過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以及肛拭子核酸檢測陽性較長時間存在、腸道排毒時間較長,該研究結果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臨床診治提供了重要參考,為兒童病例的確診、治療及康復觀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該研究數據在上線發表時同步向世界衛生組織匯報分享。 新冠肺炎疫情中,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作為廣州地區兒童病例的定點醫院,於1月22日起收治了廣州首例確診兒童病例,迄今為止已經收治了10例確診患兒,在臨床診療中,該院發現這些患兒呈現三大臨床特徵,一是肛拭子核酸檢測陽性較長時間存在、腸道排毒時間較長;二是在無症狀感染的情況下,CT較X光檢查更能發現肺炎指征;三是兒童病例多為家庭聚集性發病,症狀為輕型、普通型甚至無症狀感染等。 這10例確診患兒中,男的有6例,女的4例,年齡涵蓋2個月至15歲不等。該研究論文指出,在咽拭子轉為陰性後,有8例患兒的肛拭子檢測結果仍為陽性,增加了糞口傳播的可能性。 「從臨床統計觀察看,患兒咽拭子排毒時間最長超過兩周,大部分是三到五天就會轉陰,但是肛拭子檢測呈陽性持續時間更長,其中發現的最長一例,可超過7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感染科主任徐翼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 徐翼提及的肛拭子陽性最長患兒,最終51天後才轉陰,目前還處於出院後14天的醫學觀察中。 上述研究論文也指出,在判斷治療效果上,肛拭子的檢測比咽拭子的可能更有用,但是暫未發現肛拭子的病毒是否具備復制能力,而這正是證實糞口傳播潛力所必需的證據。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龔四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肛拭子核酸檢測陽性,跟咽拭子陽性,診斷價值一致,即肯定了感染狀態,至於前者的傳播性是否相同以及傳播性有多強,尚還是未知數,需作進一步研究,也是該院接下來重點研究的方向。 前期,出於將傳染源縮小到最小范圍等考慮,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已將患兒排泄的糞便以及小嬰兒的尿片等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確診的兒童,多以無症狀、輕型或者普通型為主,而肛拭子核酸檢測陽性卻較長時間存在,這背後的機制到底又是如何產生的?上述論文尚未闡述。針對該臨床現象,龔四堂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已上升到科學研究中,相信不久後會有答案。 對於無症狀感染的情況下,CT較X光檢查更能發現肺炎指征上,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方面也闡述了發現過程。 今年2月初,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採用床邊X光的方式拍胸片檢查患兒肺部感染情況,但結果多為無肺炎指征,與已知的疑似或確診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的情況和患兒實際病程進展有出入,於是提出加做CT檢查以進一步了解肺部病變,通過CT檢查發現,十例中有五例患兒肺部出現感染,其中兩例更是發現大面積病灶,從而也明確了CT優於X光的檢查手段,這保證了患兒獲得及時、對症的治療。 另外,對於輕症患兒方面的治療,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方面目前建議不進行過度醫療,主要以營養支持、心理干預等為主。 來源:cnBeta
聯合國《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又是破紀錄的一年

聯合國《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發布:又是破紀錄的一年

據外媒報道,聯合國和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了《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這份年度報告證實,去年是又一個打破紀錄的年份,該年繼續延續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從而表明人們距離實現《2015年巴黎協議》目標變得越來越遠。 新分析顯示,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一年,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的基線高出1.1°C。氣溫在年中達到頂峰--2019年7月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 總體來看,過去五年是最熱的五年,2016年仍是當中最熱的一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 另外,報告還概述了氣溫上升所帶來的影響。2019年是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最熱、最乾燥的一年,其中1月是該國最熱的月份,12月18日是最熱的一天。隨之而來的則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年降雨量,當然難還有毀滅性的森林火災季節。 而另一面,洪水在美國、印度、南美部分地區和東亞造成了極為廣泛的破壞。高於平均水平的熱帶氣旋破壞了許多地區,其中格陵蘭冰蓋損失了329億噸冰,這也遠遠高於平均水平。 不過這份報告也帶來了一些令人深感欣慰的消息,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在2019年停止。 盡管出現了停頓,但預計未來幾年仍將會恢復增長。考慮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目前正處於人類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單個讀數首次超過415 ppm,所以這樣的趨勢着實令人擔心。 不幸的是,目前的發展軌跡表明,人類跟《巴黎協定》中設定的兩個目標中的任何一個都相去甚遠。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則表示:「我們需要所有國家證明,我們能夠在本10年的基礎上實現45%的減排並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我們知道,這是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唯一途徑。」 來源:cnBeta

白色長頸鹿母子被盜獵者殺害 全球僅剩一隻

由於白色太過顯眼,大自然中純白色的動物很少,要麼是白化病,要麼就是基因變異了。在肯尼亞的保護區內,有三頭罕見的白色長頸鹿,最近被盜獵分子殺害了兩頭,全球僅剩一頭。據環球網援引英國《每日郵報》消息,肯尼亞一對白色長頸鹿母子被偷獵者殺害,偷獵者的身份和動機還不清楚,肯尼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正在調查。 從早前的報道來看,肯尼亞發現的白色長頸鹿是網紋長頸鹿,全球只剩下大約8500隻,主要分布在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南部和肯尼亞北部。 2017年9月份,這對白色長頸鹿母子首次被發現,引發媒體轟動。 據專家解釋,這兩頭白色長頸鹿之所以皮膚呈現白色,是因為罕見的白化基因所致,與缺少黑色素導致的白化病不同,白化基因會阻止皮膚細胞的色素沉澱,最終改變皮膚顏色,而且不會影響眼睛的顏色。 這對白色長頸鹿母子遇害之後,目前該保護區還剩全球唯一一隻雄性白色長頸鹿,它也是那頭死去的雌長頸鹿的孩子。 不過之前的報道提到坦桑尼亞地區也曾發現過白色長頸鹿活動,所以肯尼亞這頭白色長頸鹿應該是全球已知的白色長頸鹿存活的唯一,希望它能被保護好。 來源:cnBeta
斐濟受氣候變暖影響日趨嚴重:越來越多國土被淹

斐濟受氣候變暖影響日趨嚴重:越來越多國土被淹

提起斐濟,一些A飯可能會想到當年的R9 Fury顯卡。不過,這次要說的是位於南太平洋的斐濟共和國。就自然環境而言,斐濟由322個島嶼組成,世人居住在島上。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既讓斐濟成為旅遊勝地,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資料圖 然而,隨着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越來越多的斐濟沿海社區居民不得不向內陸搬遷。 一位社區負責人Barney Dunn對媒體表達心痛,「祖先們生活的地方正被海水吞噬」。 大約從10年前開始,名叫Toguru的地方每年就會失去一些土地,如今面積已不到過去的一半,甚至在Google地圖上已經見不到它。 為幫斐濟人民遷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新西蘭出資200萬美元援助。不過,新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稱,當我們試圖解決氣候變化、跨國犯罪、傳染病等問題時,不應讓國界線成為阻礙。 然而對於斐濟人民來說,國家本來就不大,且那麼多島嶼低矮,搬遷顯然只是臨時之策,如果氣候變化沒有得到遏制,最終將無路可去。 來源:cnBeta
研究稱海龜可能被致命的塑料吸引  因為它聞起來像食物

研究稱海龜可能被致命的塑料吸引 因為它聞起來像食物

據外媒CNET報道,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塑料可能會對海龜造成極大的危險,因為這些生物會將塑料的氣味誤認為是食物。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Joseph Pfaller在一份報告中說:「我們發現海龜對生物污染塑料的氣味的反應方式與對食物氣味劑的反應方式相同,這表明海龜不僅會被其外觀所吸引,而且還會被其氣味所吸引。這種『嗅覺陷阱』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海龜如此頻繁地攝入塑料或被塑料纏住。」 當藻類、植物、微生物和小型動物積聚在潮濕的表面上時,就會發生生物污染,就像海洋中的塑料一樣。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海龜會將塑料誤以為是水母之類的獵物,但是人們對氣味如何吸引它們的了解卻很少。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研究合著者,斯坦福大學霍普金斯海洋站的馬特·薩沃卡(Matt Savoca)表明,海洋掠食者用來尋找食物的好地方的空氣中氣味物質也從海洋調節的或生物污染的塑料碎片中釋放出來。因此研究人員開始研究這對海龜意味着什麼。 他們圍捕了15隻龜,並通過一個實驗區域的管道將幾種空氣中的氣味散發出去-包括去離子水和干淨的塑料(作為對照),以及烏龜的食物和生物污染的塑料。海龜對生物污染的塑料及其食物也有類似的反應。 「我們驚訝的是,烏龜對生物污染的塑料發出的氣味具有與食物相同的反應強度,」 Pfaller說。「我們希望它們對對照的反應更大,但是海龜知道食物的氣味,因為它們已經被人工飼養五個月了,一直在聞和吃東西。我希望它們對食物的反應更強。」 未來的研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了解塑料釋放出哪些化學物質以吸引海龜。 Pfaller表示:「海洋中的塑料問題比看起來像水母的塑料袋或在海龜鼻子上的吸管復雜得多。重要且令人不安的碎片是造成困擾的重要原因,所有塑料製品都對海龜構成危險。」 來源:cnBeta

美媒:北極15年內可能迎來無冰夏季

美媒稱,一項研究表明,北極「15年內可能會在夏季基本無冰」。據《今日美國報》網站3月1日報道,這項研究利用統計模型預測了北極冰層的未來數量,表明在21世紀30年代的10年里,極有可能是在2034年,北極可能會在夏季無冰。 報道稱,海冰是凍結的海水,每年夏季融化,然後每年冬季重新凍結。由於全球變暖,過去幾十年來,北極夏季海冰的數量一直在穩步減少。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說,2019年海冰數量降至有記錄以來第二小的水平。 海冰會影響北極群落以及北極熊和海象等野生動物,並通過影響大氣和海洋環流來幫助調節地球溫度。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北極冰層的范圍對北極地區的居民來說很重要,他們的土地正受到海岸侵蝕加劇的影響。反過來,海冰的消失創造了經濟機遇,包括開辟油田和新航道。」 報道稱,科學家所說的首個「無冰」北極夏季的年份將出現在北極海冰不足100萬平方公里的時候(加拿大北極島嶼周圍的厚冰原本很可能存留更長時間,即便是在夏季)。 隨着氣候變化,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區的兩倍多。2019年,北極氣溫比平均值高出3.4攝氏度左右,是自1900年有記錄以來氣溫第二高的年份。 科學家還說,研究結果表明,海冰模型還有改進餘地——海冰消失的速度可能比現有模型顯示的還要快。 來源:cnBeta
氣候變化報告:澳大利亞的夏季現在延長了整整一個月

氣候變化報告:澳大利亞的夏季現在延長了整整一個月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從喜馬拉雅山脈到北極,全球變暖使夏季更長、更乾燥,對景觀造成了重大影響。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亞,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和最乾旱的一年,然後在其盡頭遭受毀滅性的山火破壞。一組研究人員對這一驚人趨勢進行了評估,得出了有關澳大利亞夏季當前起點和終點的數字,發現澳大利亞現在的夏季時間比20世紀中期的基準時間長了一個月。 這項分析是由澳大利亞研究所智囊團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他們使用了澳大利亞政府氣象局的溫度數據。研究人員以1950年至1969年的20世紀中葉的日平均溫度為基準,並將其與1999年至2018年的日平均溫度進行比較,以確定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澳大利亞的季節。 在此過程中,研究小組查看了不同季節開始的每日溫度,發現在全澳洲各地,這四個季節都在變熱。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研究小組發現夏季比基準平均多了整整31天,季節提前了兩個星期,且晚兩個星期結束。研究小組發現,冬季也要短三周以上。 該團隊還研究了2014年至2018年之間的最新時間段,發現季節性變化的差異更大。夏天的平均時間比20世紀中期的平均時間長了近50%,此外是同期冬天的兩倍左右。 「在20世紀50年代,夏季被認為是常規的三個月,現在從11月中旬一直持續到3月中旬,」澳大利亞研究所氣候與能源計劃主任Richie Merzian說道。「在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之後,聽到年長的澳大利亞人聲稱夏季跟他們過去所經歷的是不同的。他們是正確的。」 完整報告可在此處查看。 來源:cnBeta
全球氣候變暖或使北極冰塊消失

全球氣候變暖或使北極冰塊消失

今年,莫斯科經歷了百年不遇的暖冬。俄羅斯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並稱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導致北極冰塊徹底消失。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大氣氣象學、氣候學和生態學系系主任佩列韋堅采夫說,根據東英吉利大學數據,近百年來,全球溫度升高了1℃,而且陸地上方空氣升高的溫度比海洋上方空氣升高的多,這一過程以10年上升0.2℃的速度發生。 在俄羅斯,這一數據高得多,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5倍。如果這樣下去的話,隨着溫度的升高,臭氧層遭到破壞,世界海洋水位上升,積雪減少,北極地區的冰可能完全消失。 但佩列韋堅采夫指出,不必認為這是「世界末日」。6000年前,全球平均溫度曾比現在高出1.5℃,但生命沒有消亡。1000年以前,維京人發現了格陵蘭島,當時大海里沒有冰,在那里形成了定居點,這些定居點在小冰河時期開始消失。 (本欄目稿件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整編:本報駐俄羅斯記者董映璧) 來源:cnBeta

鑽石公主號下船者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曾搭飛機火車

據日媒報道,日本德島縣發布消息稱,該縣1名60歲女性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據悉,這名女性曾搭乘「鑽石公主」號郵輪,於20日被允許下船。據德島縣方面表示,這名女性在「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曾接受過病毒核酸檢查,因結果為陰性,所以被允許下船。 據介紹,她在下船後,曾佩戴口罩搭乘接駁巴士、電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回到位於德島的家中,此後便沒有再出過門。 報道稱,目前為止,這名女性都還沒有發病,不過根據其本人的意願,她回家後再次接受了病毒核酸檢查。25日,檢查結果出爐,她被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她計劃在26日到當地的醫療機構住院接受治療。 據悉,這是日本四國地區確診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 德島縣知事飯泉嘉門表示,「在徹底做好洗手與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的基礎上,如果感覺身體有恙,請盡快通過電話與醫療機構進行聯系」。 1月20日,「鑽石公主」號郵輪從日本橫濱出發,後因船上出現新冠肺炎疫情被迫中斷行程,於2月3日返回橫濱港。2月5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宣布,郵輪上所有人員需在海上隔離14天。 19日開始,檢測結果呈陰性、沒有相關症狀且客房內沒有出現確診者的乘客被允許下船。21日該項工作結束,3天共有982名符合條件的乘客下船。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新冠狀病毒可以零症狀傳播

研究發現新冠狀病毒可以零症狀傳播

據外媒報道,一項針對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新病例研究顯示,這種病毒具有極其可怕的傳播能力--即使它在感染者身上沒有產生任何症狀。這意味着一個感染了冠狀病毒的人可能會在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里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而他自己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感染了病毒。 資料圖 日前,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了《JAMA》上。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一名被證實感染了新冠病毒的20歲中國女性進行了調查。據信,病毒從她身上傳染給了她的幾名家庭成員,而使這個病例特別並且可能令人恐懼的是,這名女性從未出現任何能說明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症狀。 病毒能在不立即產生症狀的情況下傳播這使得發現和治療工作變得更加困難。此外,這可能意味着有關中國和國外感染人數的統計和估算是完全錯誤的--如果該名女性的情況不是個例的話。 潛伏期--從一個人感染病毒到他們開始出現症狀之間的時間--會因人而異。而這種病毒--COVID-19即使在潛伏期也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這名20歲的無症狀婦女至少19天沒有症狀和傳染性。來自中國的報告顯示,在某些情況下,病毒的潛伏期可能長至近一個月時間。不用說,這使得遏制病毒傳播的艱巨任務變得異常艱巨,因為人們可能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的情況下就在傳播病毒。 目前,全世界的感染者總數接近10萬人,死亡人數約為2200人。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