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酷睿

Tag: 酷睿

英特爾14代酷睿及1系列處理器CES首秀:一文了解詳情

CES 2024開展在即,英特爾率先發布了應用於高性能遊戲本的55W第14酷睿HX系列處理器,65W和35W的14代酷睿主流桌面級處理器,以及全新英特爾酷睿移動處理器1系列處理器,其中包含15W低功耗酷睿U系列處理器,進一步補全了當前英特爾酷睿家族的產品構成。 英特爾第14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持續帶來高速遊戲體驗 本次發布的英特爾第14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並不像先前發布的酷睿Ultra處理器那樣採用了分離式架構設計,而是繼續沿用第13代酷睿HX處理器的架構製程。 首發包含了英特爾酷睿i9-14900HX,酷睿i7-14700HX,酷睿i7-14650HX,酷睿i5-14500HX以及酷睿i5-14450HX五個型號。 其中,酷睿i9-14900HX為24核32線程設計,睿頻加速最高可達5.8GHz,擁有36MB三級緩存。酷睿i7-14700HX為20核28線程處理器,睿頻加速最高為5.5GHz,三級緩存33MB。 酷睿i7-14650HX為16核24線程處理器,睿頻加速最高5.2GHz,三級緩存30MB。酷睿i5-14500HX為14核20線程處理器,睿頻加速最高4.9GHz,擁有24MB三級緩存。 酷睿i5-14650HX為10核16線程處理器,睿頻加速最高4.8GHz,擁有20MB三級緩存。該系列全部支持DDR5 5600以及DDR4 3200內存,最高內存容量可以支持到192GB,且默認TDP均為55W。 如果從基礎架構製程來說,正如前面所言,14代酷睿HX系列對比13代酷睿HX系列沒有本質變化,依舊是Intel 7製程工藝。不過在最終性能表現以及平台特性方面,還是有一些全新變化的。 首先14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最高睿頻加速達到了5.8GHz,遊戲性能提升超過17%,多任務工作負載速度提升51%,是現階段世界范圍內性能最強的移動級處理器。 其次它引入了新版的應用程式優化器(Intel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以下簡稱APO),它可以幫助英特爾處理器更好地優化相關軟體的線程調度,提高性能表現。 此外,14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對雷電5、Wi-Fi 7以及藍牙5.4實現了支持,整個平台的連接性核擴展性進一步提升。而且針對高端遊戲本的Killer 1750x也正式發布。 在新特性中,雷電5接口自身的性能與擴展性進一步加強,可同時支持多個8K顯示器擴展,單個接口即可同時支持三台4K 144Hz刷新率顯示器,最高可以為遊戲玩家帶來540Hz刷新率支持。 外部固態硬碟、eGFX擴展(外接顯卡)以及創作工具等設備的帶寬提高2倍!並且最高支持240W供電,這意味著遊戲本也可以直接通過支持雷電5接口的顯示器反向供電。此外,雷電5完美向下兼容USB4、雷電4線纜,兼容雷電3、USB3、DP2.1特性,降低升級成本。 雖然14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架構製程未變,但是實際性能方面還是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首先來看遊戲方面,酷睿i9-14900HX對比AMD瑞龍9 7945HX,在1080p高畫質模式下,20款主流遊戲測試中,酷睿i9-14900HX幀數表現更加出色,並且能夠提供更好的1%低幀表現,遊戲更加流暢。 新版APO也是酷睿i9-14900HX處理器的一大亮點,可以看到在APO開啟的情況下,特定遊戲的整體表現進一步提升,《漫威銀河護衛隊》提升4%,《彩虹六號:圍攻》提升6%,《地鐵:離鄉》提升幅度高達18%。此外,《F122》、《僵屍世界大戰》、《塵埃5》等遊戲也對APO實現了支持。 此外,雖然14代酷睿HX系列沒有像酷睿Ultra平台那樣引入針對AI的專門計算模塊,但是其CPU和GPU本身是能夠應對一些AI應用的。如UE5引擎下的數字人自定義形象生成,以及RealityCapture的現實世界掃描這類AI應用,14代酷睿HX平台的多任務速度提升1.51倍,生成。 在常用應用方面,酷睿i9-14900HX對比AMD銳龍9 7945HX也實現了全面領先,無論是UL ProcyonOffice辦公性能Benchmark測試,還是PR、AE、UE5等實際軟體應用,酷睿i9-14900HX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英特爾14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正式發布之後,來自聯想、惠普、Acer、華碩、ALIENWARE、微星等眾多OEM合作夥伴的60多款遊戲本新品也將陸續上市。 ·14代酷睿桌面級與1系列處理器為台式機、超輕薄筆記本護航 針對遊戲本的酷睿HX系列更新之外,本次CES期間,英特爾還公布了面向主流市場的第14代酷睿桌面級處理器,其主要由65W非K系列和35W的T系列組成,總計包含18款不同型號的產品,進一步補全了14代酷睿桌面級處理器產品線。 而且非K系列產品的性價比總體會更高一些,可以為那些追求高性價比平台的朋友提供選擇。總體產品列表如下: 平台特性方面,本次新品與去年的K系列產品沒有差異,主要區別在於默認鎖定倍頻。 實際性能方面,新品與13代酷睿同級別處理器相比,無論實在軟體應用還是在遊戲體驗方面,都有一定幅度提升。 此外,本次CES英特爾全新發布了酷睿移動處理器1系列,首發包含三款15W低功耗U系列處理器新品,其主要面向超輕薄筆記本。新品包含了酷睿7 150U、酷睿5 120U以及酷睿3 100U三款處理器,前兩者為10核12線程設計,支持12MB三級緩存,睿頻加速分別為5.4GHz以及5GHz。 酷睿3 100U為6核8線程設計,三級緩存10MB,睿頻加速最高為4.7GHz。三款產品默認TDP均為15W,酷睿7和酷睿5還支持Intel vPro技術,可以應用於企業級產品之中。 全新的低功耗U系列處理器雖然依舊是15W TDP,但是頻率進一步提升,且在核心線程數也有足夠保障,在應對多任務辦公應用時,整體效率表現更加出色。 ·英特爾酷睿Ultra,低功耗高效率的全能平台 除了發布三個系列的新品之外,這次英特爾在CES現場也貼心地安排了酷睿Ultra實際產品的對比體驗,這讓我們對這個全新的平台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首先我們都知道,英特爾酷睿Ultra平台在引入NPU之後,成為了目前唯一一個同時兼顧CPU、GPU與NPU AI計算的平台,三大核心計算模塊可以應對當下幾乎所有的AI應用需求。我們在CES現場通過微星尊爵16的海外版機型,深入體驗了酷睿Ultra平台在遊戲,CPU、GPU、NPU AI加速,Adobe軟體AI應用等方面的性能情況。 首先來看遊戲,英特爾演示了1080p、中等畫質下,《幽靈行者》這款遊戲在i7-1360P以及酷睿Ultra 7 165H平台下的表現,尤其是在開啟Intel XeSS之後,下面第一張圖中的i7-1360P筆記本運行這款遊戲的幀數大概只有24fps左右,而酷睿Ultra...

Intel正式發布14代酷睿HX:史無前例5.8GHz、性能飆升51%

快科技拉斯維加斯1月9日現場報導:CES 2024大展上,Intel正式發布了三大系列的全新處理器,加上此前推出的全新酷睿Ultra、14代酷睿K系列,形成了完整的新一代產品家族。 包括面向高端遊戲本/創作本的14代酷睿HX系列、面向主流和入門台式機/一體機/邊緣設備的、面向超低功耗入門級移動設備的。 先看14代酷睿HX系列。 它自然是13代酷睿HX系列的升級版,基本延續了原有設計、架構、特性,整體規格進行了提升,最高頻率達到史無前例的5.8GHz,號稱遊戲性能提升最多17%、多任務創作性能提升最多51%。 今年的Intel平台高端乃至主流遊戲本、創作本,都會普遍採用14代酷睿HX系列,和主打輕薄本的第一代酷睿Ultra系列形成高低搭配。 以上是14代酷睿HX系列的平台架構、技術特性。 延續上一代的Intel 7製造工藝、P+E混合架構,CPU還是最多8P+16E 24核心32線程,但普遍提升頻率並支持超頻,其中i7系列上增加了更多E核、緩存。 CPU部分可提供16條PCIe 5.0通道、4條PCIe 4.0通道,支持DDR5-5600、DDR4-3200內存,其中DDR5容量最大192GB。 GPU核顯還是最多32單元,支持DP 1.4、HDMI 2.1、eDP 1.4a HBR3。 首次在移動端支持APO智能遊戲加速技術,後邊細說。 晶片組部分不變,支持16條PCIe 4.0、12條PCIe 3.0、10個USB 3.x、14個USB 2.0、8個SATA 6Gbps。 平台連接方面,首次加入了新一代雷電5,雙向帶寬翻倍達80Gbps,雙向最高可達120Gbps,當然也繼續支持雷電4 40Gbps,可連接多個4K顯示器和外設。 標配支持Wi-Fi 6E、藍牙5.3,也可以外掛獨立網卡Killer 1750x,從而首次在Intel移動平台支持到Wi-Fi 7(5 Gig)、藍牙5.4,可在更多場景下實現千兆級的速度。 14/13代酷睿HX SKU型號、規格對比。 型號數量大大精簡,從原來的9款變成了5款,每種核心配置只有1款,更容易識別和區分,頻率提升、核心增加(部分)的同時,基礎功耗還是55W、最大睿頻功耗還是157W。 旗艦型號是i9-14900HX,8+16 24核心、36MB三級緩存、32單元核顯不變,P核、E核睿頻頻率分別來到了5.8GHz、4.1GHz。 對比上代旗艦i9-13980HX增加了200MHz、100MHz(基準相同),如果對比i9-13900HX P核基準、睿頻頻率分別增加了100MHz、400MHz。 i7-14700HX其實就是上代的i7-13850HX,8+12核心、33MB三級緩存、P核頻率3.9-5.5GHz、E核頻率1.5-2.1GHz。 對比i7-13700HX增加了4個E核、3MB三級緩存,P核頻率提升了200/500MHz,和桌面上的i7-14700K/KF一樣都是全系列變化最大的。 i7-14650HX才更像是上代的i7-14700HX,8+8 16核心,P、E核最高頻率還更高了,分別達到5.2GHz、2.2GHz。 i5-14500HX在上代i5-13500HX的基礎上,維持6+8...

Intel發布桌面14代酷睿全家:5.8GHz 24核心只要65W、性能猛增37%

快科技拉斯維加斯1月9日現場報導:繼去年10月份的首批六款125W K/KF系列之後,Intel現在正式發布了14代酷睿S系列桌面版的其他主流型號,主要包括65W、35W兩個子系列。 當然了,它們也都是13代酷睿對應型號的升級版,提升頻率為主,部分i7系列型號增加了更多E核。 本次發布的共有18款SKU型號,其中標准版7款,基礎功耗65/60/46W,F系列無核顯版4款,基礎功耗65/58W、T系列低功耗版7款,基礎功耗35W。 按照序列劃分,i9 3款、i7 3款、i5 7款、i3 3款,還有兩款命名為Intel 300系列,還是不用奔騰、賽揚。 它們都自帶原裝散熱器,其中i9系列是比較高級的Laminar RH1,其他則都是Laminar RM1。 平台特性自然沒有很特殊的變化,繼續兼容600、700系列主板,只需刷新BIOS即可。 擴展連接方面也有了新一代Wi-Fi 7,同時繼續支持PCIe 5.0/4.0、USB 3.2 Gen2x2 20Gbps。 詳細的SKU型號、規格表,除了新增的300系列,其餘都和13代的型號一一對應。 旗艦型號i9-14900/F,8+16 24核心、32MB二級緩存、36MB三級緩存,P核、E核最高加速頻率達到了5.8GHz、4.3GHz,分別提升200MHz、100MHz,而基準頻率不變,功耗也不變:基準65W、最高219W。 i9-14900T與之類似,也是最高頻率加速200MHz、100MHz而來到了5.3GHz、3.9GHz,繼續保持基準功耗35W、最高106W。 i7-14700/F/T都從8+8 16核心增加到了8+12 20核心,二/三級緩存也從24/30MB增加到28/33MB,都和i7-14700K是一樣的。 更難得的是,加速頻率也同時提高了最多300MHz,標准版最高5.4GHz,低功耗版最高5.2GHz。 i5、i3系列都是頻率提升100-200MHz,甚至部分的E核也有加速最多200MHz,不再一一贅述。 唯一特殊的是i3-14100/F,依然4個P核的情況下,基準和加速頻率分別提高100MHz、200MHz,和其他策略類似,基礎功耗還是分別60W、58W,但是最大睿頻功耗從89W提高到了110W。 順便附上13代酷睿桌面主流系列的型號、規格,供對比參考。 以上是官方提供的性能對比,i9-14900相比於i9-13900在基準、遊戲、創作等各方面的提升確實比較有限,但在優化到位的創作類應用中,領先對手銳龍9 7900的幅度還是比較大的。 I7-14700由於增加了核心、頻率,提升就很大了,官方號稱多線程新性能進步最多37%,Office辦公性能也能高7%。 14代酷睿桌面主流處理器正在陸續上市。 來源:快科技

Intel發布酷睿U 1系列:最多2+8 10核心、功耗僅僅15W

快科技拉斯維加斯1月9日現場報導:這一代Intel酷睿處理器,可能是歷史上最為復雜的一次,不同系列的規格、命名截然不同,代際劃分都不一樣。 (更確切地說是酷睿14代),輕薄筆記本是第一代酷睿Ultra,官方稱之為酷睿Ultra 1系列。 在入門級移動端的酷睿U系列,又成了一代酷睿(沒有後綴),現在官方稱之為酷睿U 1系列。 酷睿U 1系列其實就是13代酷睿U系列的升級版,完全可以叫做14代酷睿U系列,和高端遊戲本、桌面產品保持同步節奏,但不知道為什麼要如此特殊…… 升級策略和14代酷睿HX、S系列類似,也是整體架構、設計不變,重點提升頻率,擴展平台連接,並精簡產品線。 還是最多2P+8E 10核心12線程、12MB三級緩存,最高頻率從5.2GHz拉到5.4GHz,基礎功耗繼續保持在15W,最大睿頻功耗還是55W。 內存支持非常豐富,包括DDR5-5200、DDR4-3200、LPDDR5/5X-6400、LPDDR4-4267,最大容量96GB,擴展可以提供兩組PCIe 4.0 x4、四個雷電4,但沒有雷電5。 晶片組方面,可提供12條PCIe 3.0、4個USB 3.x、10個USB 2.0、2個SATA 6Gbps。 標配支持Wi-Fi 6E、藍牙5.3,也可以搭配獨立網卡支持Wi-Fi 7、藍牙5.4。 SKU型號從8款減少為僅僅3款,最高端是酷睿7 150U(注意不叫酷睿i),可以視為i7-1365U的加速版,2+8 10核心,P核頻率從3.9-5.2GHz提高到4.0-5.4GHz,E核基準頻率反而降低了100MHz而來到1.2-1.8GHz,核顯96單元。 酷睿5 120U P核頻率降低到3.8-5.0GHz,E核頻率僅為0.9-1.4GHz,核顯應該是80單元。 酷睿3 100U繼承了i3-1315U,還是2+4 6核心8線程、10MB三級緩存,僅僅是P核加速頻率增加了200MHz而來到3.3-4.7GHz,E核還是0.9-1.2GHz,而核顯應該是64單元。 搭載酷睿U 1系列的筆記本等產品將在一季度內陸續發布和上市。 來源:快科技

全新英特爾酷睿第14代和1系列處理器首秀:14代核心、頻率、能效全都漲,1系列煥新亮相

英特爾今天發布了英特爾® 酷睿第 14 代移動處理器家族。作為該系列的新旗艦產品,英特爾® 酷睿 i9-14900HX 擁有 24 核心,為移動發燒友用戶提供卓越的性能體驗1。英特爾推出完整的英特爾酷睿第 14 代台式機處理器家族,其功率為 65W 和 35W,適用於主流台式機、一體機電腦和邊緣設備。英特爾推出全新英特爾酷睿移動處理器 1 系列,其中的英特爾® 酷睿7 處理器 150U 擁有 10 核心和 12 線程,睿頻頻率高達...

戰力再+1 七彩虹發布多款14代酷睿HX系列將星X17 Pro Max遊戲本

在 CES 2024上亮相的第 14 代英特爾酷睿 HX 處理器在筆記本電腦性能上又一次取得了新的突破,為迎接市場的性能旗艦狂歡,七彩虹也緊跟步伐在1月9日推出了搭載全新14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的將星X17Pro Max 24,並搭載最新英偉達RTX 4090/4080系列顯卡,將移動筆記本性能推向新的境界,對於“極客”們來說,足以算是一次值得追逐的升級換代,也為遊戲玩家、AI內容創建者和專業用戶帶來了無限的可能。 京東商城: 七彩虹商城: 首發第14代酷睿i9-14900HX處理器 將星X17Pro Max 24首發搭載第14代英特爾酷睿i9-14900HX處理器,其擁有和酷睿桌面處理器相媲美的性能,因此酷睿HX處理器的核心數量和線程數量也是向酷睿桌面版處理器看齊,而且基礎功耗也提升到55W,比常規的酷睿H系列高10W,i9-14900HX處理器有著比肩桌面端的24核32線程(8性能核+16能效核),睿頻最高可達5.8GHz,還有36MB的三級緩存,為遊戲玩家保證高幀率的同時,更多的核心、線程以及更大的緩存其在AI生產力板塊也有顯著表現,多方面滿足用戶需求,戰力技能再+1,本次14代也有其他方面的驚喜,比如應用優化器(APO),14代酷睿在開啟該功能後可以通過優化線程調度、進一步提升CPU在遊戲中的性能表現。 在 GPU 的選擇上,提供了最高RTX 4090 筆記本電腦 GPU的方案,具備175W的猛獸性能釋放,在光追技術加 DLSS 3.0 的助力下,不僅使得AI設計創作者畫面更加逼真細膩,遊戲幀數也擁有很高的提升。輔以疾風Pro散熱架構,有著雙風扇+四出風口+九散熱銅管,在保障產品全擎性能釋放的同時,設置了一鍵疾風模式,瞬間開啟最強散熱,更有四種模式隨心切換適應宿舍、圖書館等多種應用場景。 同時,將星X17 Pro Max 24支持雙顯三模,獨顯輸出釋放最強性能,混合模式則會通過系統智能識別應用場景進行應用處理;集顯模式,則會有效提升產品的續航。搭配2.5K QHD+...

首發新一代酷睿 華碩天選、ROG五大新遊戲本登場

CES 2024大展將至,Intel也會按照慣例發布面向遊戲本的新一代移動平台,各大筆記本廠商也已經行動起來。 現在,華碩旗下的天選、槍神、魔霸新銳三大系列同時出擊,共有五款新品開啟了預約,將於1月9日正式上市。 【天選5 Pro】 華碩天選系列憑借獨特的二次元風格,一直有著極高的顏值,同時極具性價比,深受年輕玩家鍾愛。 新一代天選5 Pro在保持日蝕灰/魔幻青高顏值外形、2.2kg輕薄身材的同時,全面升級配置,而且可選空間非常豐富。 比如處理器,不但有新一代平台,還同時提供13代酷睿HX的多個版本,包括i9-13980HX、i7-13650HX。 顯卡也可選RTX 40系列的多款型號,包括RTX 4070、RTX 4060、RTX 4050,還支持雙顯三模顯卡熱切換,無需重啟就可無縫切換獨顯、混合、集顯模式,兼顧性能與續航。 16英寸的螢幕也是全新升級,帶來一塊高刷高亮高色域的全能電競屏。 該螢幕採用16:10黃金比例設計,搭配窄邊框,屏占比大幅提升,具備2.5K的高解析度、400nits的高亮度、165Hz的高刷新率、3ms的疾速響應,色域覆蓋100% sRGB,還支持G-Sync防撕裂技術、DC調光技術。 冰川散熱系統,包括兩個Arc Flow絕塵風扇、五條熱管、四個出風口,以及CoolZone鍵盤按熱控,還優化了風道設計,進一步提升散熱效率,並支持天選智能降噪技術,在低負載時完全關閉風扇,實現零噪音。 其他方面,天選5 Pro還有雷電4、全功能Type-C、HDMI 2.1、雙USB-A 3.2、RJ-45等豐富接口,電池容量高達90Wh,還支持100W PD快充。 預約地址: 天選5 Pro新一代處理器/RTX 4070/魔幻青: 天選5 Pro新一代處理器/RTX 4060/日蝕灰: 天選5 Pro i9-13980HX/RTX 4070/日蝕灰: 天選5 Pro i9-13980HX/RTX 4060/魔幻青: 天選5...

酷睿i5-14450HX處理器跑分曝光:HX家族規格最低

快科技1月1日消息,七彩虹新款M15 24筆記本還未發布,就現身Geekbench網站上,其亮點是搭載了英特爾即將發布的酷睿i5-14450HX處理器。 根據GeekBench5的成績頁面顯示,酷睿i5-14450HX處理器為6大核+4 小核設計,睿頻 為4.8GHz,比酷睿i5-13450HX高了0.2GHz,規格是整個14代酷睿HX家族中最低的。 根據基準測試結果來看,酷睿i5-14450HX處理器的單核成績為1776,多核為11026,雖然頻率高了一些,但比起上代11180分的多核成績並沒有好太多,僅僅做到了近乎持平,比起上代1748分的單核成績,倒是略優秀一些。 這可能是還在內部測試當中,性能釋放上依然還有優化的空間。 根據Intel的計劃,14代酷睿HX系列至少會至少推出5個版本,分別是: 酷睿i9-14900HX,24核心(8P+16E)/32線程,最大頻率5.8GHz,GPU核心數32個; 酷睿i7-14700HX,20核心(8P+12E)/28線程,最大頻率5.4GHz,GPU核心數32個; 酷睿i7-14650HX,16核心(8P+8E)/24線程,最大頻率5.1GHz,GPU核心數32個; 酷睿i7-14500HX,14核心(6P+8E)/20線程,最大頻率4.9GHz,GPU核心數16個(GPU待確定); 酷睿i7-14450HX,10核心(6P+4E)/16線程,最大頻率4.8GHz,GPU核心數16個(GPU待確定)。 來源:快科技

處理器升級為14代酷睿HX 新一代拯救者Y7000P官宣:1月發布

快科技12月25日消息,今天,聯想拯救者官方宣布,新一代拯救者Y7000P將於2024年1月發布,官方宣稱為“全新模具,換‘芯’升級”。 官方發布的視頻展示了新款拯救者Y7000P的全新外觀,取消了兩側的出風口,後部的出風口更大。 接口方面,該筆記本左側配備了一個USB-A接口、兩個USB-C接口和一個3.5mm音頻接口,右側則配備了兩個USB-A接口、一個Micro SD卡槽和一個RJ45網口,同時在後方還配備了方口電源接口和HDMI接口。 據爆料,新款拯救者Y7000P筆記本的處理器將升級為14代酷睿HX系列處理器。 目前官方並未公布更多的參數配置,作為參考,今年3月份聯想發布了2023款拯救者Y7000P系列遊戲本,搭載了13代酷睿H系列處理器。 可選RTX 4050和RTX 4060顯卡,配備16英寸的電競螢幕,螢幕解析度為2560×1600,最高刷新率可達165Hz,最大亮度為350尼特,最低響應時間為3ms,屏占比為92.8%。 同時,這款電腦提供頻率為5200的DDR5內存和PCIe 4.0的1TB固態硬碟,內置80Wh電池,配備220W電源適配器。 來源:快科技

僅5199元 機械革命2024款無界14 Pro上架:酷睿Ultra 5 125H+32GB+2TB

快科技12月25日消息,機械革命2024款無界14 Pro目前已經開售,32GB+2TB組合首發5199元。 外觀上,機械革命無界14 Pro輕約1.47kg,薄約16.95mm,採用了升級沖壓工藝,搭配CNC精雕工藝,做工更精細,強度更高。 性能方面,無界14 Pro 2024搭載英特爾才發布的酷睿Ultra 5 125H處理器,14核配置,包括8個E核、4個P核和2個LP E核,另有18個線程,在升壓時鍾下以4.5 GHz運行,並將配置為28W TDP。 同時,酷睿Ultra 5 125H配備了擁有7個Xe核的英特爾Arc Xe-LPG iGPU。 螢幕方面,無界14 Pro 2024採用14英寸2.8K 120Hz屏,400尼特亮度,100% sRGB色域。 此外,這款筆記本搭載雙風扇和6mm+8mm熱管,54W性能釋放,內存為DDR5-5600,雙通道可插拔,SSD支持PCIe 4.0,雙2280盤位。 接口包括雷電4、全功能USB-C、USB-A、HDMI 2.0以及3.5mm音頻接口等。 來源:快科技

FEVM FN60G迷你PC開啟預售:支持12-14代酷睿,多款獨顯可選,首發2499元起

近日,FEVM推出了新款FN60G迷你PC,支持英特爾第12/13/14代酷睿桌面處理器,可選銳炫A380、Radeon RX 550/6600M、以及GeForce RTX 4060獨立顯卡。目前新產品已登陸電商平台,並開啟了預售,首批提供了英特爾和AMD獨立顯卡型號可選。 FN60G迷你PC(銳炫A380),售價2999元起,定金200元,尾款立減100元,京東地址:點此前往>>>FN60G迷你PC(RX 550),售價2599元起,定金200元,尾款立減100元,京東地址:點此前往>>>FN60G迷你PC(RX 6600M),售價3499元起,定金200元,尾款立減200元,京東地址:點此前往>>> FN60G迷你PC整體尺寸為168 x 168 x 92 mm,僅約2.5L體積,採用了鋁合金機身,運用了CNC陽極氧化細砂工藝打造,擁有超過4000個散熱孔;可自由更換升級處理器,支持英特爾第12/13/14代酷睿桌面處理器,性能釋放高達100W;可選四款獨立顯卡,包括英特爾銳炫A380 6GB、GeForce RTX 4060 8GB、以及AMDRadeon RX 550 4GB和Radeon RX 6600M 8GB,可實現四屏4K顯示輸出,滿足多種用途;支持雙通道DDR5內存和Intel XMP 3.0技術,配備雙SO-DIMM插槽;擁有雙M.2...

2599元起 FEVM推出FN60G迷你主機:頂配RTX 4060獨顯

快科技12月24日消息,FEVM推出新款FN60G迷你主機,首發2599元起。 外觀上,這款迷你主機採用了類似蘋果Mac Studio的設計,2.5L體積,鋁合金材質打造。 內部採用4+4熱管設計,CPU性能釋放100W,支持安裝DDR5內存和雙2280 PCIe 4.0 SSD。 接口包括前置USB-C、USB-A和SD卡槽,後置接口包括雙網口、雙HDMI、雙DP等。 此外,這款迷你主機支持安裝12代/13代酷睿桌面處理器,RX 550 4G獨顯准系統2599元,A380 6G獨顯准系統2999元,RX 6600M獨顯准系統3499元,RTX 4060版價格暫未公布。 來源:快科技

AI勢頭不可阻擋 英特爾酷睿Ultra筆記本NPU能力體驗

部署一個既能配音,又能陪聊,還能幫你畫畫的AI小助手,或許已經成為大家未來的工作目標了。 然而似乎每當我們使用AI應用(比如AI摳圖、AI背景替換)時,筆記本電腦似乎很容易就遇到“瓶頸”:不僅會開始卡頓,還呼呼作響,甚至續航時長也開始大幅縮減。 為此,Intel在今年中宣布了AIPC計劃,且很快在年底推出了MeteorLake架構的酷睿Ultra處理器,堪稱是有史以來提升最大一代處理器,具體特性如下: 1、Intel4製程工藝,提升了超過20%的性能和能效。 2、全新三級核心結構,增加AI計算單元NPU。 3、集成顯卡性能提升1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顆新加入的“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 我們可以將它比作理器里的AI小助手,它的存在就是為了提升用戶的AI應用體驗。 在發布會中,Intel介紹Ultra處理器的NPU適用於持續的AI和分擔AI負載。 不難想像,擁有NPU的AI PC會有如下體驗上的提升: 1、更快的語音識別和語音助手響應速度 2、更流暢的人臉識別和解鎖 3、更高效的圖像識別和處理 4、更智能的背景美化和視頻效果 5、甚至可以流暢運行大參數AI模型 最近,我們收到一台搭載MeteorLake架構酷睿Ultra155H處理器的華碩靈耀142024輕薄本,趁熱做了個AI性能和應用測試。 通過ULProcyonAIInferenceBenchmark推理性能基準測試(涵蓋MobileNetV3、InceptionV4、YOLOV3、DeepLabV3、Real-ESRGAN和ResNet50等多種神經網絡模型)發現,MeteorLake的AI推理能力是ArciGPU(核芯顯卡)為先,NPU其次,最次為CPU。 檢測整機功耗發現,NPU的AI計算效能要遠高於CPU,且高於GPU(Intel曾表示,NPU整體能耗比相比最多可以提升8倍之多)。 這說明NPU非常適合筆記本電腦這類對能效要求極高的移動設備,可用來承擔持續性的低計算量AI應用計算——目的是減少整機功耗,提升續航。 那麼,當我們的筆記本電腦擁有NPU後,可能就會有兩個比較直觀的感受: 1、使用能進行AI運算的程序時,續航不容易“崩”了——NPU的AI運算能效比更高。 2、支持AI運算的AI應用更流暢了——NPU可釋放CPU和GPU的運算壓力,物盡其能。 不過,實際應用方面筆者尚未測試成功,因為在測試該產品時還處於產品保密階段,市面大部分應用程式(包括Team、剪映、SD、LLM等)尚未支援NPU硬體加速(仍然主要依靠CPU和GPU計算)。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NPU處理器落地,大多數AI應用將會迅速適配,整機能效會因此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不過實際適配結果如何,目前只能說“未來可期”。 總結: 從原理上來說,NPU比通用CPU或GPU更擅長高效地並行完成低精度計算,且NPU在存儲方面擁有高帶寬、高容量的特性,數據吞吐量大、響應延遲低的特點,對AI應用效率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NPU就像一個效率超高的AI計算專家,讓你的本本續航更持久的同時,也能流暢運行虛擬背景、實時美顏等各種酷炫的AI應用。這便是目前NPU在PC設備中發揮的最明顯的作用。 理論上,擁有NPU計算單元的PC設備還會擁有更強的AI運算能力,可更高效地處理復雜AI模型,完成快速的計算和反饋。 Intel曾在Ultra發布會上表示,Ultra處理器已經可以運行200億參數的AI大模型,且還親自展示了本地大語言模型和文生圖等AI應用。 但是說實話,目前本地AI所生成的結果的准確度、復雜度等方面仍不能與參數量更大的雲端生成式AI應用相媲美。 如果我們展望未來的話,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AI應用對NPU加以支持,筆記本的續航和性能定會有顯而易見的提升(前提是你經常使用此類AI運算的應用)。 且隨著NPU單元算力,以及PC設備存儲能力的增強,未來在個人電腦上部署一個好用的本地千億參數量級的AI大模型,實現一個媲美雲端AI的智能寫作或生圖功能,或許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最後,未來我們還會持續官網基於NPU加速應用落地的情況,並會持續針對酷睿Ultra處理器產品進行AI功性能和功耗表現等方面的詳細的測評。敬請關注PConline的最新內容。 來源:快科技

CPU早已經不只是CPU了 Intel酷睿Ultra詳解

談到電腦、手機等硬體的升級,近幾年我們都會用“擠牙膏”來形容新一代產品的性能表現。 確實在一年一更新的節奏下,通常產品的性能提升維持在10%~20%之間,鮮有就突破性進展。但每次技術上的躍遷,必標志著我們的世界又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 隨著今年AI在個人用戶中的爆發式增長,不僅服務端出現了前所未有超強算力的AI GPU加速卡,而且在終端上,電腦的CPU也實現了技術上的全面躍遷。 CPU早已經不只是CPU 提到CPU,我們的慣性思維,會認為他就是我們電腦的運算核心,我們會非常注重它的性能表現。但實際上,從十年前開始,我們電腦里的那個“黑疙瘩”,早已不單純地只具有CPU的功能。 早在2011年,英特爾第二代酷睿處理器(代號Sandy Bridge)就已經將GPU及相關顯示輸出接口電路與CPU晶片集成在一個Die上。 此外,視頻編解碼器、信號處理器等各種專用加速單元也被集成入CPU,形成“系統級晶片”,這大幅提升了CPU的處理效率,並減少了對外圍晶片的依賴。 不過隨著晶片製造的工藝製程向著越來越精細的尺寸疊代升級,在物理特性上越來越逼近現有材料的性能極限,技術實現越來越困難,晶片製造成本急劇增加。為了能夠集成更多電路,同時又能有效控制良率和生產成本,就出現了Chiplet技術。 Chiplet技術是將一個大晶片拆分為多個小晶片(Chiplet),再通過先進封裝集成到一起。相比之下,SoC技術是在一塊晶圓上製造整個系統。而Chiplet可利用不同廠商的製造技術,讓各晶片獨立優化,再組裝,完美結合性能與成本。被業界視為繼SoC之後,新一代系統級晶片解決方案。 雖然Intel最新的酷睿Ultra處理器不是第一款採用Chiplet設計的產品,但這次升級,標志著PC處理器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酷睿Ultra四芯合一 Intel最新Meteor Lake架構酷睿Ultra處理器主要集成了四顆不同製程工藝的小晶片,包括Compute Tile、Graphics Tile、SoC Tile和I/O Tile。 其中Compute Tile部分基於EUV技術的Intel 4製程工藝製造,而Graphics Tile、SoC Tile和I/O Tile則全部由積電代工,採用台積電5nm和6nm製程工藝生產,最後通過英特爾Foveros 3D封裝技術將他們連接到一起。 相比歷代的單一製程單一晶圓製造,Intel酷睿Ultra不僅在核心架構上實現了異構整合,而且首次採用了多源晶圓製造的方式。可以說是英特爾在工藝技術和晶片設計上的雙重突破。 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Intel一直堅持自主可控的晶片工藝技術。早期的摩爾定律推動其處理器性能穩步增長,垂直一體化的封閉生態也成為其支配PC產業的基石。 但是,在晶片製造進10納米後,Intel工藝技術開始明顯落後競爭對手。光刻機物理極限、介電層難題等障礙大幅拖累其疊代速度。 而TSMC等專注晶圓製造的專業代工廠在7nm/5nm節點上不斷突破。這迫使Intel開始推動策略性轉型,提出了“四年五個製程節點”計劃。即通過在四年內推進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和Intel 18A五個製程節點,於2025年重獲製程領先性。 在該計劃的順利推動下,酷睿Ultra處理器中Compute Tile部分使用了Intel 4製程工藝。同時全新的小晶片設計,在多個製程工藝優勢的協同整合下,為Intel重回製程領先爭取到寶貴的時間。而chiplet模式也預示著半導體產業將呈現跨廠商、跨國界的高度協作與共生格局。 Intel歷代處理器使用的工藝製程和關鍵技術: 1971年4004使用10微米PMOS工藝 1978年8086使用3微米HMOS工藝 1985年80386使用1.5微米HMOS工藝,首次引入32位 1989年80486使用1微米工藝,集成電晶體數突破100萬 1993年Pentium使用0.8微米BiCMOS工藝 1997年Pentium II使用0.35微米CMOS工藝 2000年Pentium III使用0.18微米Coppermine工藝 2006年Core 2使用65納米工藝,高K金屬柵極 2011年第2代酷睿,32納米工藝,CPU集成GPU 2012年第3代酷睿,22納米工藝,三柵級FinFET技術 2017年第8代酷睿,14納米++工藝,Tick工藝節點出現了較大的延遲 2019年第10代酷睿,10納米、14納米混用 2021年第12代酷睿,Intel...

4499元 機械革命imini Pro迷你主機上市:酷睿Ultra 5 125H+雙網口

快科技12月18日消息,機械革命推出了一款名為imini Pro的迷你主機,售價為4499元起。 設計上,機械革命imini Pro採用了航空級鋁合金材質及CNC鑽切工藝,高度僅為37.8mm,重量僅為0.79kg,上面帶有炫彩logo。 性能方面,這款迷你主機搭載的是酷睿Ultra 5 125H處理器,配有基於Redwood Cove架構的性能核和基於Crestmont架構的能效核,14核心18線程,最高睿頻為4.5 GHz,配有18MB的L3緩存。 同時,該處理器集成銳炬顯卡,採用了全新的Alchemist Xe-LPG設計,擁有7組Xe核心,配備雙通道32GB的DDR5-5600內存,另有兩個M.2 2280插槽,安裝了1TB的SSD。 接口包括全功能USB4接口(40Gbps)、USB 3.2 Type-A接口(10Gbps)、HDMI和DP接口、兩個2.5G網口、以及3.5mm音頻插孔。 來源:快科技

機械革命 imini Pro 迷你PC上市:酷睿Ultra 5 125H+雙網口+雷電4,4499元

機械革命推出了一款名為imini Pro的迷你PC,搭載了英特爾酷睿Ultra 5 125H處理器。目前該款新品已登陸電商平台,並開啟了預約搶購,顯示價格為4499元起,提供了三年質保。 imini Pro,酷睿Ultra 5 125H+32GB DDR5-5600+1TB SSD,京東地址:點此前往>>> imini Pro的整體尺寸為154 x 152 x 37.8 mm,重量為0.79kg,外形非常地緊湊,採用了航空級鋁合金材質及CNC鑽切工藝,高度僅為37.8mm,上面帶有炫彩logo。其搭載的是英特爾酷睿Ultra 5 125H處理器,配有基於Redwood Cove架構的性能核和基於Crestmont架構的能效核,為4P+8E+2LPE配置,擁有14核心18線程,最高睿頻為4.5 GHz,配有18MB的L3緩存;集成了銳炬顯卡,採用了全新的Alchemist Xe-LPG設計,擁有7組Xe核心;雙通道32GB的DDR5-5600內存;配備了兩個M.2 2280插槽,安裝了1TB的SSD;採用了人性化的散熱結構,底部進風,側向出風,以實現65W穩定釋放,為機器長久穩定運行提供了保障。 imini Pro在I/O接口方面也有著豐富的配置,而且十分齊全,包括了全功能USB4接口(40Gbps)、USB 3.2 Type-A接口(10Gbps)、HDMI和DP接口接口、兩個2.5G網口、以及3.5mm音頻插孔。 這並非機械革命首款迷你PC,此前就推出了搭載AMD...

輕啟「芯」紀元 首台酷睿Ultra AI 超輕薄本華碩靈耀14 2024重磅發布

12月15日15:00,2024華碩酷睿Ultra AI 超輕薄本新品發布會召開,全網首款英特爾酷睿Ultra輕薄本華碩靈耀142024重磅亮相,標志著華碩正式邁入AI PC新紀元。新一代靈耀14 2024 AI超輕薄本定位輕奢商務風,作為首批搭載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將AI體驗融入日常使用中,並且螢幕升級、機身更輕薄、內存更大、續航能力出色,打造高效辦公新選擇。 靈耀格調之美 彰顯華碩「有力」態度 發布會上,華碩電腦高級產品經理鄒易澄表示,靈耀系列始終致力於追求極致輕薄的產品形態和靈感美學的精工工藝,打造出品牌專屬的高級美感和質感。全新華碩靈耀14 2024將輕薄優雅設計與高效性能完美結合,不僅貼合商務精英人士的品味,也符合精緻生活人士的格調,並在螢幕素質、續航能力、鍵盤操控以及AI技術帶來的智慧交互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為用戶提供了更為卓越的體驗。 華碩電腦高級產品經理-鄒易澄 靈耀14 2024採用了源自大自然的優雅配色夜空藍、冰川銀,A面以簡潔時尚的幾何線條構成華碩大A Logo標識,頗具「美」的格調。這台AI超輕薄本的全金屬機身重量僅約1.19kg、薄至13.9mm,極致纖薄的設計讓它擁有更加出色的移動屬性,滿足現代多場景移動辦公需求,輕松應對長短期出差或旅行。 處理器革命性升級 領跑AI PC賽道 生成式AI(AIGC)的普及讓全世界感受到了未來AI的無限可能。在這股熱潮驅動下,英特爾誕生了專為移動PC打造的第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計算機平台產品總監鞠勝利來到現場,為觀眾詳細介紹了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新處理器。 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計算機平台產品總監-鞠勝利 酷睿Ultra處理器採用Intel 4製造工藝,並率先在輕薄本處理器上使用3D封裝技術,不僅讓CPU擁有了更高的電晶體密度和能效比,也使得內置的集成顯卡成功升級為全新ARC銳炫核芯GPU,帶來了翻倍性能提升,為AI應用落地提供基礎算力。 通過創新的分離式模塊架構設計,酷睿Ultra處理器打造了專門用於AI計算的NPU模塊,實現高能效的AI加速和本地推理,讓用戶體驗更高效的文生文、文生圖,圖生圖等場景,隨時隨地進行AI辦公、AI創作。並且讓輕薄本電腦在處理AI應用時,能依舊保持輕薄及合理的電池續航,同時通過打造SOC低功耗島,提供了超低功耗線程調度機制,從架構上為輕薄本實現更快更節能。 全新酷睿Ultra處理器實現了CPU+GPU+NPU三者結合,為AI應用提供前瞻的硬體算力,改變生產力和創意設計體驗,讓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靈耀14 2024 AI超輕薄本至高搭載酷睿Ultra9(首發配置為英特爾酷睿Ultra7),通過英特爾Evo平台認證,搭配全新英特爾銳炫顯卡,圖形性能可達上一代的2倍。NPU AI引擎可以高效地持續執行AI推理任務負載,無需動用CPU核心,大大節約了AI功能上的耗能,帶來劃時代的AI PC創新體驗。 高素質螢幕+超長續航 打造品質生活悅己體驗 科技美學負責人那岩和資深媒體人Eva共同帶來華碩靈耀14 2024的首次開箱體驗。在展示了新品的外觀和手感之後,兩位大咖針對產品亮點進行了深入解析。 科技美學負責人那岩(右)、資深媒體人Eva(左) 螢幕方面,靈耀14 2024升級搭載2.8K 120Hz OLED華碩好屏,在清晰度、刷新率、色域、色准、亮度、對比度等方面的表現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為用戶提供極致出色的視覺觀感。支持VRR可變刷新率,不僅有效消除畫面撕裂,提升流暢度,還可以降低日常使用的功耗。並且OLED硬體防藍光特性可以降低70%有害藍光的危害,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健康、舒適的用機體驗。 輕薄機身內搭載了75Wh大容量電池,提供18小時持久續航,同時採用快充模式+長壽電池的組合,電池循環次數提升20%,39分鍾快充至50%電量,讓靈耀14在使用時場景不局限、時間不受限,斷電移動辦公也不焦慮。 在其它細節之處,靈耀14也力求登上巔峰。至高32GB+1TB大存儲,讓AI算力更強勁。全套高速接口、紅外人臉識別、多重隱私保護、靜音背光鍵盤等設計切實有效地提升當代都市精英的品質生活,充分彰顯了華碩對科技與生活完美融合的不懈追求。 華碩靈耀系列商務辦公本素來便以輕薄長續航、高性能均衡著稱,深受職場人士歡迎。作為華碩AI PC的開端,靈耀14 2024...

架構設計脫胎換骨 英特爾酷睿Ultra深度解析

2023年12月15日,英特爾正式發布了第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平台,也就是首個基於Intel 4製程工藝(7nm)打造的移動級處理器平台,其核心代號為Meteor Lake,產品系列貼標設計也採用了全新方案。 同時在命名方面也不再使用酷睿i3、i5、i7,而是採用酷睿Ultra 3、5、7+三位數字+H的命名,如酷睿Ultra 7 155H。 本次首發產品型號如下: 酷睿Ultra家族首發包含了28W的H系列以及15W的U系列,前者包含酷睿Ultra 7和Ultra 5的四款產品,分別採用16核22線程以及14核18線程設計,最高支持5GHz睿頻加速。後者同樣是酷睿Ultra 7和Ultra 5各兩款產品,均採用12核14線程設計,最高睿頻4.9GHz。 此外,酷睿Ultra 9 185H以及酷睿Ultra 7 164U和Ultra 5 134U三款型號將在2024年一季度發售。 相對於以往的酷睿平台處理器,全新的酷睿Ultra可以說是全面革新。新的製程工藝、新的架構設計、新的功能特性等等,可以說是與以往的酷睿處理器有著非常顯著的區別。 得益於整體製程、架構的變化,英特爾酷睿Ultra平台也擁有了不少全新特性,如基於Foveros 3D封裝技術的高性能混合架構,模塊化的計算單元等等。 同時它還升級了英特爾銳炫GPU,支持低功耗AI加速的NPU模塊等等。接下來通過本篇文章,讓我們一起認識英特爾酷睿Ultra。 ·首次採用分離式模塊化架構設計 首先,我們來看看Meteor Lake的架構。 Meteor Lake採用了全新的分離式模塊設計,使整個平台更加靈活,並能夠同時適應高性能計算和低功耗長續航需求。 Meteor Lake包含了GPU圖形模塊、SOC模塊、CPU計算模塊以及I/O模塊,架構圖如下: 位於最左側的是GPU圖形模塊,它採用了基於XeLPG架構打造的Intel ARC銳炫核顯,性能較此前銳矩Xe核顯提升2倍,並且支持DX12 Ultimate。 Meteor Lake的GPU優化了緩存互連,擁有8個GPU核心,128個Vector Engines(矢量引擎),幾何圖形渲染管線大幅提升,並且新增了8個硬體光追單元,新增了亂序采樣功能,進一步增加准確率和性能。 從英特爾銳炫核顯的相關特性來看,其基本集成了高性能獨顯的所有核心特性,如對於DX12U的支持,對於AV1編解碼的支持,對於DP4A人工智慧加速引擎的支持,以及Intel...

英特爾酷睿Ultra、五代至強正式登場:飛速推動AI無處不在

今天,在紐約舉行的“讓AI無處不在”活動上,英特爾推出一系列出色的AI產品組合,旨在助力用戶從數據中心、雲、網絡,到邊緣和 PC等各個領域打造無處不在的AI解決方案。 亮點包括: ● 英特爾酷睿Ultra移動處理器家族,是首款基於 Intel 4 製程工藝打造的處理器,代表著英特爾40年來最重大的架構變革,並同時成為英特爾最具能效比的客戶端處理器,在AI PC新時代引領產業向前邁進。 ●第五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在每個核心中內置了AI加速器,帶來了AI和整體性能的躍升,以及更低的總體擁有成本(TCO)。 ●英特爾執行長帕特·基辛格首次展示了將於明年如期面世的英特爾Gaudi3加速器。 英特爾執行長帕特·基辛格表示:“AI 創新將把數字經濟的影響力提升至全球GDP的三分之一1,英特爾正在開發相關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助力用戶能夠在所有應用中輕松集成並高效地運行 AI,包括從雲端到生成並使用數據的本地 PC 和邊緣設備上。” 基辛格還展示了英特爾從雲、企業級伺服器和網絡,到量產的客戶端,以及獨特的邊緣場景等領域廣泛的 AI 產品布局。他同時強調了英特爾的四年五個節點進程正在穩步推進。 基辛格表示:“英特爾的使命是通過精心打造的平台、安全的解決方案和對開放生態系統的支持,讓 AI 無處不在。無論是引領 AI PC 時代的英特爾酷睿 Ultra ,還是為企業打造的第五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都壯大了我們的 AI 產品組合。” 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為 AI PC和全新應用提供動力 英特爾酷睿...

Intel 14代酷睿19款非K系列發布時間定了 i3、i5性能走光

快科技12月14日消息,Intel將在12月15日正式發布代號Meteor Lake的全新酷睿Ultra,而根據最新曝料,明年1月7日上午9點,Intel將正式解禁14代酷睿的非K系列型號。 一共多達19款,包括3款i9、3款i7、8款i5、3款i3,以及沒有任何前綴的入門級300、300T。 功耗范圍放,標准版46/58/60/65W不等,T系列節能版35W。 14代酷睿K系列六款型號已經在10月17日登場,而面向主流市場的非K系列,以及用於高端遊戲本的HX系列,將在CES 2024期間推出。 當然,它們和新工藝、新架構的酷睿Ultra不同,都是現在13代酷睿的簡單升級版,大多數只是提升了一些頻率,也有少部分增加了E核。 與此同時,部分型號的性能被進一步泄露出來。 i3-14100是酷睿家族中最低端的,4個大核8線程,大核頻率3.5-4.7GHz,分別提升100MHz、200MHz,默認基準功耗60W,AIDA64壓力測試最高68.75W。 跑分方面,CPU-Z單線程730.4、多線程3624.8,CineBench R23單線程1742、多線程9091。 i5-14400依然是6+4 10核心16線程,大核頻率頻2.5-4.7GHz,僅有後者提升100MHz。 AIDA64壓力測試中全核頻率最高大核4.1GHz、小核3.5GHz,標稱基準功耗65W,而實際最高84.75W。 CPU-Z跑分單線程759.1、多線程6630.9,CineBench R23單線程1773、多線程16074。 i5-14600之前泄露過,還是6+8 14核心20線程,大核基準頻率維持2.7GHz,最高加速提升200MHz而來到5.2GHz。 CPU-Z跑分單線程837.7、多線程9395.4,CineBench R23單線程1992、多線程22768。 最為入門的時300、300T,2核心4線程,頻率3.9、3.4GHz,基準功耗46W、35W。 至於頂級限量版i9-14900KS,依然不見蹤影,據說能加速到6.2GHz,基準功耗升至150W,或許會在CES 2024期間披露。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革命性架構轉變 酷睿Ultra處理器12月15日發布

快科技12月3日消息,近日,英特爾中國發布了酷睿Ultra處理器的預熱海報,並表示該處理器將於12月15日正式發布。 在發布的海報上,英特爾官方表示,酷睿Ultra處理器就是裝在電腦里的“最強大腦”,同時還著重強調了該處理器核顯性能顯著提升,以及強大的AI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該張海報的圖片部分就是用AIGC工具本地生成的。 在今年9月底的創新技術大會上,英特爾向外界宣布了首款基於Intel 4製程工藝的酷睿Ultra處理器。 酷睿Ultra處理器採用了全新的封裝技術、全新的分離式模塊化架構、全新的CPU架構與3D高性能混合架構、全新的銳炫GPU核顯以及全新的NPU AI引擎。 同時這也是英特爾首次在消費級領域採用分離式模塊化架構,可謂是英特爾客戶端晶片的革命性架構轉變。 英特爾還表示,從酷睿Ultra開始,會將AI廣泛引入PC,提供低延遲AI計算,在成本更低的情況下更好地保護數據隱私。 來源:快科技

DIY入門:特供版CPU竟然更香

遊戲玩家熱衷於英特爾的酷睿i5系列CPU,在千元左右價格的基礎上提供了非常強的性能,搭配RTX4080這樣的平台也不會拖後腿,基本上壟斷了5000-10000元的配置單。 從12代酷睿開始,酷睿就有了特供版,也就是90結尾的產品,包括酷睿i5-12490F,酷睿i5-13490F,僅限大陸市場銷售,為什麼我們經常在配置單中推薦酷睿i5-12490F而不是酷睿i5-12400F呢? 首先,這兩款CPU的官方指導價是一樣的,搭配的板U套裝也沒有價格上的差異,所以只要單純看兩款CPU的性能就能知道該選誰了。 酷睿i5-12400F和酷睿i5-12490F都是6核心12線程,但是12490F在頻率方面有所提升。12400F的主頻為2.5GHz,12490F的主頻則提升到了3.0GHz;12400F的睿頻可達4.4GHz,而12490F的睿頻則提升到了4.6GHz。 也就是說,12490F可以看做是超頻版的12400F,無需主板支持,也不用玩家手動設置,默頻和睿頻都有了不小的提升,更高的頻率就意味著12490F在面對大型遊戲和應用的時候可以有更流暢的表現。 此外,12490F的三級緩存也從12400F的18MB提升到了20MB,提高了數據訪問的速度,同時可以減少對主內存的訪問,減輕內存帶寬的壓力,有助於提高整個系統的性能,進一步發揮硬體的性能。 總的來說,12490F用相同的性能和功耗,獲得了比12400F更強的性能,在遊戲方面也能有更好的表現,所以“特供版”的12490F和13490F都更適合玩家選擇。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12490F相比12400F只是有小幅的提升,在性能上還是打不過12600的,所以也不用迷信12490F。 另外還有一些原因,使得12400F的散片要比12490F的散片便宜,這時候就不能只看性能了。 如果是入手散片,當12400F的價格比12490F便宜100元甚至更多的情況下,那就買12400F不要猶豫。 來源:快科技

英特爾酷睿Ultra 7 155H來了:參數和跑分提前揭曉

在今年9月份的英特爾on技術創新大會上,英特爾揭曉了全新Meteor Lake處理器的不少信息,它將成為“首款酷睿Ultra”處理器。 Meteor Lake會採用全新分離式模塊架構,分別是計算模塊、SoC模塊、圖形模塊、IO模塊,並通過英特爾Foveros 3D封裝技術連接。 它依然是高性能混合架構,全新微架構的性能核(Redwood Cove)與能效核(Crestmont)均首次採用了Intel 4製程工藝,能效進一步提升。 作為酷睿品牌煥新後的首批產品,酷睿Ultra代表著其旗艦的定位,首批採用該命名方式的Meteor Lake處理器將會在今年的12月14日正式登場,而隨著時間的臨近,關於它們的曝光消息越來越多。 最近,惠普在加拿大官網上線了新款14英寸Spectre x360二合一筆記本,共計包含7種不同的配置,提供了酷睿Ultra 5 125H和酷睿Ultra 7 155H兩款處理器可選。 也確認了這兩款處理器的規格參數,前者為4P+8E+2LPE,共14核18線程,最高睿頻可達4.5GHz,18MB三級緩存。 後者為6P+8E+2LPE,共16核22線程,最高睿頻為4.8GHz,24MB的三級緩存,兩款處理器的TDP均為28W,與之前曝光信息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兩款處理器中的能效核中,有兩顆並不在CPU模塊,而是存在SoC模塊當中,即LPE核,頻率會非常的低,有著更低的能耗。 按照之前的消息,還會有Ultra 5 125H,核心配置和135H一樣,最高睿頻為4.4GHz;以及Ultra 7 165H,核心數量與155H相同,最大睿頻提升到了5.0GHz;再往上則是Ultra 9 185H,同樣是16核22線程,最大睿頻提升到了5.1GHz。 除了參數信息外,目前Geekbench 6的資料庫中也出現了不少相關的跑分數據。以Ultra 7 155H為例,其單核約為2400分左右,多核為12500分左右。 而作為對比,我之前測試過的14核(6P+8E)20線程酷睿i9-13900H單核約為2700分,有著較為明顯的領先,而多核在12900分左右,兩者的成績差距很小。 而且這顆酷睿i9-13900H是60W+的高功耗版本,正常45W的版本多核是跑不過這顆155H的。 當然,Ultra 7 155H的具體功耗還不清楚,不過這個性能還是蠻值得期待的,如果它是用35-45W甚至更低的功耗跑出這樣的性能,那這個能效表現確實很強。 還有少量Ultra 5...

機械革命極光Pro、聯想拯救者R7000 2023對比評測:12代酷睿i7依然能打 5999元真香

一、前言:Intel和AMD平台 誰更能發揮出RTX 4060 Laptop的實力? 購買遊戲本的時候,你更看重哪個方面?處理器、顯卡,還是價格? 說到顯卡,時下最流行,也是最甜品的,當之無愧的就是RTX 4060 Laptop,很多時候也沒得選。 處理器Intel和AMD兩大陣營競爭激烈,購機時總是很讓人糾結,比如誰能釋放發揮出顯卡的最大實力。 價格當然更關鍵,太便宜了怕會縮水嚴重,又不想為品牌溢價買單,更是讓人難以選擇。 現在,快科技就找來了5999元的機械革命極光Pro、7399元的拯救者R7000 2023,兩者相差了1400元,分別對應Intel平台和AMD平台,看看它們在性能上差異會有多大。 進行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兩款筆記本的基本配置信息: 1、處理器 機械革命極光Pro採用的處理器是酷睿i7-12650H,雖然屬於12代,但有效節約了成本,將價格殺到了5999元,成為當下最香的遊戲本之一。 酷睿i7-12650H使用了Intel 7製程工藝,6個大核4個小核組成10核心16線程,P核睿頻可達4.7GHz,E核睿頻可達3.5GHz,24MB三級緩存。 拯救者R7000 2023採用的是銳龍7 7735H,這款處理器在架構與上代6800H基本保持一致,僅僅是提升了頻率。 銳龍7 7735H採用了台積電6nm製程工藝,Zen 3+架構,8核心16線程,最大加速頻率可達4.75GHz,還有16MB的三級緩存。 2、顯卡 這兩款筆記本的獨顯同為RTX 4060 Laptop,都支持顯卡直連,區別在於在頻率和最大釋放功耗上。 機械革命極光Pro在狂暴模式下,頻率可達2395MHz-2470MHz,最大釋放功耗可達140W,有天然優勢。 拯救者R7000 2023的頻率為1545MHz-1890MHz,最大釋放功耗為125W。 3、其它 機械革命極光Pro和拯救者R7000 2023都使用了15.6英寸螢幕,解析度2880×1440、刷新率165Hz,支持100% sRGB色域顯示,同樣都搭載了512GB的PCIe 4.0 NVMe SSD。 內存容量同樣是16GB,但規格略有不同,機械革命極光Pro是DDR4-3200,拯救者R7000 2023是DDR5-4800。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兩款處理器在性能、遊戲表現上有什麼區別。 來源:快科技

酷睿i9-14900KS已經被電商掛上網,最大睿頻6.2GHz

雖然新一代Core i9-14900K才發布沒多久,但Intel的新一批處理器已經整裝待發,沒啥意外的話在CES 2024上他們會公布14代剩下的非K處理器,此外大家不知道還記不記得,13代K系列處理器是2022年10月推出的,而Core i9-13900KS則是2023年1月推出,所以Intel很大機率也會在明年1月推出Core i9-14900KS。 以色列的在線零售商已經把一系列搭載Core i9-14900KS處理器的整機放當線上商場裡面,雖然這處理器還沒發布,但Intel已經在向PC合作夥伴、零售商和分銷商提供該處理器的相關信息,雖然這機器的頁面信息並不多,但可以看出Core i9-14900KS的最大睿頻是6.2GHz,實際上在5月份就有類似的消息傳出,現在是進一步實錘了。 由於Raptor Lake-S晶片的最大核心數量就是8P+16E,所以Core i9-14900KS的核心規格也只能這樣,L3緩存是36MB,頻率方面,最大睿頻6.2GHz,比Core i9-14900K和Core i9-13900KS高200MHz,關鍵是全核睿頻能到多少這個就沒提及,考慮到Core i9-14900K的單核與全核睿頻都比Core i9-13900K高200MHz,所以Core i9-14900KS的全核睿頻可能也是比Core i9-13900KS高200MHz,也就是5.8GHz。 至於TDP,Core i9-14900KS應該和Core i9-13900KS一樣是150W,最大睿頻功率253W,當然了這些都只是參考值,實際上大家都是解除限制使用的,最終功率估計超過350W。 ...

酷睿i7+RTX 4060僅5999元 機械革命極光Pro遊戲本圖賞

快科技11月9日消息,機械革命極光Pro遊戲本雙11預約搶購,入手價低至5999元。 現在這款遊戲本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對比機型為聯想拯救者R7000。 機械革命極光Pro遊戲本搭載了12代酷睿i7 12650H標壓處理器, 十核十六線程,單核睿頻4.7GHz。 顯卡方面,搭載的是滿血版RTX4060筆記本電腦端GPU,8G GDDR6顯存,支持獨顯直連功能,可實現140W滿功耗性能輸出。 其標配16G DDR4 3200MHz雙通道內存,以及512G固態硬碟,預留一個M.2接口,支持PCIe4.0。 極光Pro配備了15.6英寸電競級顯示屏,解析度為2560x1440,支持165Hz刷新率、100%sRGB高色域、DC調光等。 它採用雙風扇+五熱管+四出風口散熱架構,可快速排出廢熱。 內置46.74Wh電池,標配240W碳化矽小型電源適配器,重量減輕32%。 來源:快科技

酷睿12代輕薄本僅1799元 攀升電腦雙11大促

一年一度的雙11開始了,相信很多同學都會選在這個時間點給電腦升級換代。 作為內地數一數二的整機電商品牌,攀升電腦也在雙11期間也使出全力進行促銷,旗下多款筆記本和主機都來到了歷史最低價。 在此我們挑選了2款筆記本和2款辦公主機介紹給大家! 1、攀升暴風龍P3商務筆記本 酷睿N100處理器 +12GB + 512GB:1799元 2023款風暴龍P3商務筆記本的亮點在於它採用了2023新一代Intel Core N100處理器,基於12代酷睿的E-Core核心,同時搭配Xe GPU核顯,不論是CPU性能還是GPU性能都遠遠強於此前的N5100處理器。 另外還標配12GB DDR4內存和512GB NVMe SSD。 這款筆記本此前的促銷價一直維持在1999元,此次雙11大促直接降到了1799元,並且還支持白條3期免息。 風暴龍P3筆記本擁有1.4kg的重量和16.9mm的輕薄機身,採用航空級鋁合金材質外殼,手感舒適絲滑。筆記本採用了14.1英寸的IPS硬屏,解析度1920*1080。 接口方面,左側USB3.0接口一個,Mini HDMI接口和全功能TYPC各一個,右側兩個USB2.0和一個耳機Mic二合一插孔,滿足多設備連接需求。 配置上,風暴龍P3筆記本搭載的是2023新一代Intel Core N100處理器,內置4個Gracemont架構的CPU核心,最高加速頻率3.4GHz,擁有6MB三級緩存,同時TDP僅有6W,非常的省電。 而其內置Xe GPU核心顯卡,擁有24組EU單元,1.5倍於N5100處理器,可以流暢運行《英雄聯盟》、《CS:GO》這樣的遊戲。 這款筆記本標配一個65W的Type-C PD充電托,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不僅可以為筆記本充電,同時也能作為手機的快充頭使用。 2、攀升暴風龍P3護眼版16英寸 i5-1155G7 + 16GB +512GB: 2899元 相對於常規版,攀升暴風龍P3護眼版在屏和硬體配置上都做了巨大的升級。 首先是CPU升級到了主流i5-1155G7,這這款處理器採用了Intel 10nm製程工藝,4核心8線程設計,三級緩存8MB,加速頻率高達4.5GHz,再配合16GB DDR4內存和512GB SSD,其整體性能上已經追上了主流筆記本。 在螢幕方面,暴風龍P3護眼版採用了一塊16英寸的IPS顯示屏,16:10的比例相比傳統15.6寸螢幕顯示面積增加了11.1%。而且它還擁有100%的sRGB色域,相比之下大多數3000元筆記本都清一色採用了45%NTSC色域螢幕。 3、攀升睿龍12代i5主機:i5-12400...

Intel官方確認:14代酷睿中國特供版快來了

快科技11月6日消息:Intel日前發布了14代酷睿的125W K/KF系列,這只是個開始,後續還有更多型號。 Intel在一次會議期間確認,14代酷睿的65W S系列桌面主流版本、55W HX系列高端移動版即將推出。 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我們會在明年初的CES 2024期間看到它們登場,這也是的多年來的慣例了。 值得一提的是,14代酷睿同樣會有針對中國市場的定製特供版本,出自成都封測工廠。 12代有i5-12490F,13代有i5-13490F、i7-13790F,14代繼續有類似型號也不例外,但何時發布尚無說法,可能要更晚一些。 至於代號Meteor Lake的全新第一代酷睿Ultra,已經安排在12月14日提前發布,而到了CES上可能會有更多介紹和筆記本產品展示。 來源:快科技

Intel:搞錯了 14代酷睿桌面版沒有雷電5

,首批包括K/KF系列六款型號。 它們其實就是13代酷睿的升級版,頻率更高,部分核心更多,而在平台特性方面,Intel強調了對Wi-Fi 7、藍牙5.4、雷電5的支持,擴展連接性更強。 但是根據Intel的最新說法,14代酷睿確實會支持雷電4,但桌面版並沒有,之前表達有誤。 除了桌面版,14代酷睿還會有面向高端遊戲本的HX系列移動版,它們才會有雷電5,但也不是原生支持,而是需要外掛代號Barlow Ridge的的獨立控制器。 Intel之前也曾說過,支持雷電5的電腦、配件設備將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 雷電5標准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標准帶寬從40Gbps翻倍到80Gbps,,連接三台4K144或者兩台6K或者8K或者540Hz顯示器都沒問題。 同時,供電功率從100-140W大幅提高到140-240W,還支持雷電組網、外接AI加速器等。 來源:快科技

14代酷睿座駕 七彩虹CVN B760I FROEN WIFI D5 V20登陸艦圖賞

快科技10月18日消息,七彩虹近日發布了CVN B760I FROEN WIFI D5 V20登陸艦主板,首發價格999元。 現在這款新品已經來到了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七彩虹CVN B760I FROEN WIFI D5 V20登陸艦採用銀白配色,銀色寒霜散熱裝甲設計,全覆蓋鐳射CVN磨砂玻璃,鐳射字體更顯個性。 支持intel最新第14代處理器,並兼容13、12代處理器。其採用7+1+1高規格供電,核心採用90A旗艦級DR.MOS,輕松滿足13700全核睿頻(104)。 雙槽高頻優化DDR5插槽,XMP8000高帶寬低延遲。南橋分離式散熱設計,自帶M.2裝甲,確保SSD穩定運行。 來源:快科技

性能更強還便宜100元 酷睿i5-14600K圖賞

快科技10月17日消息,PC端14代酷睿終於來了。 這次發布的只有六款型號,分別是8+16 24核心的i9-14900K/KF、8+12 20核心的i7-14700K/KF、6+8 14核心的i5-14600K/F,都是基準功耗125W,繼續兼容LGA1700接口的600/700系列主板。 現在酷睿i5-14600K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i5-14600K面向主流用戶,採用6P+8E,即14核心20線程,20MB二級緩存、24MB三級緩存,最大功耗181W,全核頻率則從上代的5.1GHz提升到了5.3GHz。 根據Geekbench測試,酷睿i5-14600K的單核成績為2819,多核成績為16666,對比酷睿i5-13600K,提升幅度分別是5.7%、11.2%。 值得一提的是,i5-14600K首發售價為2599元,甚至比上代還便宜100元。 來源:快科技

再創Intel天花板 酷睿i9-14900K/i7-14700K圖賞

快科技10月17日消息,PC端14代酷睿終於來了。 這次發布的只有六款型號,分別是8+16 24核心的i9-14900K/KF、8+12 20核心的i7-14700K/KF、6+8 14核心的i5-14600K/F,都是基準功耗125W,繼續兼容LGA1700接口的600/700系列主板。 現在酷睿i9-14900K、i7-14700K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其中,i9-14900K採用8P + 16E共24個核心、32線程、P-Core單核頻率6.0GHz,全核頻率5.7GHz,比i9-13900K都提升200MHz。另外還有32MB二級緩存和36MB三級緩存,最大功耗253W。 而i7-14700K配備8大12小20核心28線程,比現在增加了4個小核心,大小核的最高頻率分別來到5.5GHz、4.3GHz,分別提高了200MHz、100MHz。 i7系列是14代酷睿中唯一增加核心數量的,同時也提高了頻率,可以說足夠良心。 價格方面,i9-14900K首發售價為4999元,比上代的i9-13900K貴了100元;i7-14700K首發售價3499元,與上代持平。 i9-14900K: i7-14700K: 來源:快科技

Intel頂級酷睿Ultra 9 185H首次出現 16核心沖到5.1GHz

14代酷睿開始發了,第一代酷睿Ultra也不遠了,兩個月後的12月14日就會和大家見面。 型號方面,現在第一次看到了頂級的酷睿Ultra 9系列,具體為酷睿Ultra 9 185H,同樣是6+8+2 16核心22線程、24MB三級緩存,不過頻率更高,達到了5.1GHz。 雖然還比不上13代酷睿H系列的5.4GHz,但這畢竟是Intel 4工藝的第一次。 至於2.5GHz的基準頻率,顯然是工程樣品的緣故,不是最終規格。 GeekBench 5.4單核跑分1773-1849不等,已經比較接近Intel、AMD現有的頂級HX系列,多核跑分9787-9832,差距就比較大了。 之前我們已經見過酷睿Ultra 7 165H/155H,6+8+2 16核心,主頻最高5.0GHz。 還有酷睿Ultra 5 135H/125H,4+8+2 14核心核心,主頻最高4.5GHz,但奇怪的是目前看到的125H頻率比135H還要高,顯然不是最終版。 來源:快科技

官方確認酷睿第14代是最後一代酷睿i系列,以後是酷睿Ultra的時代

Intel昨天晚上正式發布了酷睿第14代桌面處理器,這也是最後一代採用原有品牌命名的產品,這其實在今年6月份,Intel那邊就宣布酷睿品牌將迎來重大升級,自Meteor Lake架構開始,處理器的命名方法會從酷睿i**,變成酷睿(Ultra)**,所以這是最後的一代酷睿i9、酷睿i7、酷睿i5、酷睿i3,不會有酷睿第15代處理器。 實際上Intel官網上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復,從Meteor Lake開始會採用酷睿/酷睿Ultra的命名方式,不再強調代數,這是為了強化品牌概念,並方便用戶挑選,酷睿Ultra是為了發燒友而生的新架構產品,而酷睿則是為主流受眾而設計的。 Raptor Lake Refresh會是最後一代採用原有品牌方案命名的產品,該架構不單只有桌面產品,還包括筆記本頂級的HX系列處理器,命名方法與舊的保持一致。 但需要注意的是,還有一個叫Raptor Lake-U Refresh的東西,這是面向輕薄筆記本的,它們將會採用新的命名方式,如果覺得頭暈的話可以看下表: 首批酷睿Ultra只有酷睿Ultra 9、酷睿Ultra 7、酷睿Ultra 5三個子系列,而酷睿則包括酷睿7、酷睿5、酷睿3,具體命名規格還不太清楚,現在各測試資料庫流出的酷睿Ultra型號規則都不太一樣,還不太好判斷。 ...

酷睿14代佳選 華碩Z790新主板預約開啟

隨著酷睿14代處理器正式發布,華碩Z790系列新主板也全面降臨。繼科隆遊戲展後,華碩又發布了5款Z790系列主板,分別是ROG系列的ROG MAXIMUS Z790 FORMULA和ROG MAXIMUS Z790 APEX ENCORE,ROG STRIX系列的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II、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及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 S吹雪。華碩Z790新主板涵蓋三大系列,共7款主板,充分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全面超競化,更強的性能、更快的互聯、更智能的技術、更多貼心設計和更酷的顏值,是酷睿14代處理器的明智佳選。目前,華碩Z790系列新主板開啟預約,搶先享受更多、更快、更好的新體驗! 預約地址:https://pro.m.jd.com/mall/active/2unkqdw2QvmJmdYJKt4UtK6wWN5X/index.html 華碩Z790系列主板新品支持新一代WiFi...

銘瑄全新主板發布:可選Intel14代核心純白主機

快科技10月17日消息,Intel於10月16日發布用於桌上型電腦的第14代酷睿Raptor Lake Refresh處理器。 共有六款型號:依然是酷睿i9、i7和i5版本,分別是8+16 24核心的i9-14900K/KF、8+12 20核心的i7-14700K/KF、6+8 14核心的i5-14600K/F,都是基準功耗125W,繼續兼容LGA1700接口的600/700系列主板。 其中,i9-14900K/KF的最高加速頻率為6GHz,比現在的i9-13900K/KF提升200MHz,這也是i9-13900KS限量版之外第一款達到6GHz頻率的常規產品。 為此,銘瑄也率先公布了首批支持Intel14代CPU的全新主板陣容,包括MS-終結者B760M D5、MS-終結者B760M D5 WIFi、MS-iCraft Z790 White、MS-iCraft Z790 WIFI AX、MS-挑戰者B760ITX D5和MS-終結者B760M GKD5。 本次銘瑄發布的這六款全新適配Intel 14代CPU的主板,可以說覆蓋了大部分用戶的裝機需求。 主板陣容中MS-終結者B760M GKD5通過開啟XMP穩定最高可沖至8000MHz,是用戶追求性能的強勁選擇。 給想要走在裝機潮流最前端、注重整機顏值的用戶,MS-iCraft Z790 White則是兼顧高性能的同時,帶來了Intel 14代核心純白主機的全新拼圖。 而對於小型主機的組裝需求,銘瑄也貼心地第一時間將全新的MS-挑戰者 B760ITX D5納入陣容,這款主板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可以充分發揮其精悍性能與強大便攜性。 不僅如此,上述6款主板全部支持DDR5內存,也都裝備了大面積散熱裝甲,對未來有升級需求的用戶非常友好。 而除這次針對英特爾14代酷睿處理器而發布的全新主板之外,銘瑄也在先前發布了適配英特爾14代處理器的主板全面更新計劃,可以說是相當用心了。 來源:快科技

16核22線程 酷睿Ultra 9 185H曝光:英特爾革命性架構轉變

快科技10月16日消息,在近日的英特爾ON技術創新峰會上,英特爾公布了代號為Meteor Lake的第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的最新消息。 據英特爾介紹,該處理器將於今年12月14日正式上市,預計搭載酷睿Ultra移動處理器的首批筆記本將在今年底首發,並且在春節前後大量出貨。 和經典的i3、i5、i7以及i9 定位類似,第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也有對應的Ultra 5、Ultra 7和Ultra 9。 其中Ultra 9的定位為高端系列,根據此前的信息,酷睿Ultra 9 185H處理器採用了16核22線程設計(6+8+2的設計),加速頻率可達5.1 GHz,熱設計功耗應該45W。 與i9-13900H的最高頻率5.4GHz相比,酷睿Ultra 9 185H的頻率稍低一些,但核心數以及線程數更多。除此之外,它還採用了全新的英特爾4製程工藝,並集成了全新的NPU AI獨立引擎。 除了將NPU集成到PC處理器中和優秀的能耗比外,這款處理器還集成了英特爾銳炫顯卡,預計性能最高可達到AMD Radeon 780M核顯水平。 英特爾表示酷睿Ultra處理器是其客戶端處理器的一個轉折點。得益於先進的封裝技術,Meteor Lake將整個處理器分為計算模塊、IO模塊、SoC模塊、圖形模塊四個功能分區,這也是英特爾客戶端處理器40年來的革命性架構轉變。 來源:快科技

Intel 14代酷睿不小心偷跑:賣出至少9顆

Intel 14代酷睿K系列雖然17日晚才會解禁,但不少零售上已經按耐不住,擺上貨架也就算了,甚至偷偷開始賣了。 歐洲大型零售商Alternate承認,他們不小心違反了Intel的禁令,當地時間12日就開啟了14代酷睿的銷售,雖然很快下架,但已經賣出了至少9顆。 不過,Alternate並未透露賣出的具體型號,也沒有說是否會兌現訂單。 價格方面,Intel還未公布,各家零售商都掛出了不同的標價,普遍比較貴,Alternate i9-14900K就要685歐元,約合人民幣5260元,比同一家店內的i9-13900K貴了大約21歐元。 他家還確認,i9-14900K可以加速到6GHz,確實和i9-13900KS如出一轍。 來源:快科技

為下代酷睿而生 華碩Z790系列新主板10月16日將至

近日ROG玩家國度在社交媒體發布預告,表示華碩Z790系列新主板將於10月16日21點正式揭曉,這也意味著華碩Z790系列新主板將和英特爾下一代酷睿處理器同期發布。從海報畫面上看,所展示的四款主板均帶有“ROG”標識,通過細節還能看出其中兩款主板屬於ROG STRIX猛禽系列。這是繼德國科隆展後又曝光的更多新Z790主板,豐富的型號旨在滿足硬核發燒友、遊戲玩家等不同人群的各類需求。 今年8月,華碩在科隆國際遊戲展上發布兩款全新Z790主板,分別為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和TUF GAMING Z790-PRO WIFI,均能充分發揮英特爾新一代、第13代和第12代酷睿處理器潛力,更支持PCIe 5.0、DDR5高頻內存和一系列Easy DIY人性化設計,為用戶帶來更多、更快、更好的新體驗。 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主板支持DIMM Flex技術,一鍵開啟後,可根據內存的溫度智能優化調整內存,在追求高效能的同時又能保持穩定。板載WiFi 7無線網卡,支持320MHz頻寬的6GHz頻段,傳輸速度較WiFi 6設備提高了160%,進一步提升無線傳輸速率,為充分挖掘WiFi 7,華碩特別升級了全新易拆式天線設計,即插即用,在優化WiFi天線安裝體驗的同時,提高5GHz和6GHz頻段信號吞吐量,強化無線性能。 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和TUF GAMING...

男子腳踩160個CPU進境 因走路姿勢異常被查獲

10月6日,拱北海關所屬青茂海關查獲一起旅客鞋內藏160個CPU進境案。 據了解,當日15時29分,這名旅客身穿黑色短袖,從青茂口岸旅檢現場“無申報通道”進境,現場關員發現該旅客走路姿勢異常,遂對其截查。 經進一步檢查,發現該旅客所穿運動鞋內藏有黃色膠帶包裹的CPU160個。從圖片來看,全是Intel處理器,似乎是酷睿i3。 目前,該案已按規定作進一步處置。 海關提醒:根據相關規定,以藏匿、偽裝、瞞報或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或者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屬走私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