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ATX

Tag: ATX

技嘉雪鷹850GP5W ATX3.0純白電源強勢來襲

目前RTX 40系列顯卡越來越普及,由於新一代顯卡普遍使用PCI-E 5.0標準的供電接口,因此與之搭配的PC電源也需要配套ATX 3.0的產品才行。有鑒於此,作為全球知名PC板卡品牌之一的技嘉專為用戶推出了全新一代雪鷹850GP5W電源,不僅獲得了嚴格的INTEL ATX 3.0標准認證,原生支持RTX 40系列以及PCI-E 5.0顯卡,同時它還是一款純白配色的小尺寸高功率電源,非常適合喜歡追求個性化裝機的玩家,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雪鷹850GP5W採用時下流行的純白配色打造,支持額定850W的輸出功率,但是體積卻控製得當,僅有140*150*86mm,有效避免了常見大功率電源體積過大與機箱不兼容的尷尬。能夠實現小型化與其本身先進的架構與用料有關,包括採用了高品質的日系主電容、成倍增加散熱模塊和12厘米HYB智能風扇等設計,相較於普通電源,雪鷹850GP5W的散熱效率提升了21%,正常環境下主電容壽命可達到20年,對此技嘉還為這款電源提供了5年包換的超長質保服務,讓消費者毫無後顧之憂。 雪鷹850GP5W提供一根高質量的PCI-E 5.0標准16Pin(12+4Pin)線,單線材700mm,可支持高達600W的供電傳輸,輕松滿足包括RTX 4090在內各類高端旗艦顯卡的需求,同時單線材方便機箱走線,不僅美觀而且有利於機箱內氣流疏導散熱。其他線材方面同時也提供了20+4Pin主板供電線*1、4+4Pin CPU供電線*2、雙頭6+2Pin PCIE供電線*2、SATA供電線*8和一組D型口4Pin供電線。線材豐富隨機身一樣採用純白配色,支持全模組設計,不需要的線可以隨意拆卸,大大減小了裝機難度,非常方便且實用。 作為嚴格遵循INTEL ATX 3.0規范的電源,雪鷹850GP5W不僅實打實地支持高達70.8A的12V輸出(單路12VHPWR最大660W,即PCI-E 5.0顯卡輸出),而且針對高端顯卡存在的瞬時功耗大的情況有特別優化,可承受高達2倍的總功率偏移,超載200% 的功率超載瞬間輸出也能保持穩定,強悍實力不言自明。 雪鷹850GP5W的主要各項參數都不俗,典型負載轉換率超過90%,並且支持100~240Vac的寬幅電壓,不懼電壓不穩定影響。為了讓整個電腦系統能夠能穩定的運行,雪鷹850GP5W對OCP-過電流、OTP-超溫、OVP- 過電壓、OPP-過功率、UVP-欠壓及SCP-短路等多重保護功能設計。電源通過了全球包括中美歐等在內的10個國家與地區的安全規范認證,可靠性值得信賴。 雪鷹850GP5W毫無疑問是一款實力非常強勁的電源,並且技嘉AORUS為追求個性化玩家還貼心准備了純白全家桶配套設計,包括機箱、顯卡、主板等一系列技嘉產品均有白色搭配產品,讓玩家輕松組建“白色海景房主機”。軟體方面技嘉GCC系統不僅可以支持這套白色整機的ARGB顏色統一控制調度,同時也支持整機的超頻與溫控等細節調整,真正做到軟硬兼施。 包括雪鷹850GP5W電源、Z790冰雕X等產品在內這套技嘉AORUS白色整機套裝現已上市,如果你近期有裝機需求,尤其是對“白色海景房主機”感興趣的話,不妨關注一下。 來源:快科技

帶螢幕的MATX機箱,喬思伯 D31 MESH SCREEN 裝機展示

前言 此次帶來最近比較熱門的喬思伯 D31 MESH SCREEN 機箱的裝機分享,此款機箱最大的亮點是前面板帶有一塊8英寸的螢幕,可以實現螢幕擴展、展示動畫/壁紙、顯示硬體運行狀態等功能。D31機箱延續並優化了D30機箱的結構設計,頂部支持360冷排,電源安裝位支持位置調整,安裝360一體水冷後,支持安裝最大長度為360mm的顯卡。裝機硬體方面,平台為銳龍5 7600X + B650 + RTX 4090,主板使用了微星 MAG B650M MORTAR WIFI 迫擊炮,具備一定的性價比,顯卡使用了索泰 GeForce RTX 4090 AMP EXTREME AIRO,性能非常突出並帶有酷炫燈效,記憶體方面使用了金士頓新推出的支持EXPO記憶體超頻認證的DDR5燈條FURY Beast RGB...

MATX性價比天花板 — 喬思伯松果D31裝機展示

繼D30之後熱賣後,喬思伯又在MATX市場放了一個大招,升級版的松果D31來了。相對於絕大數廠商還在表面或者內部的RGB燈效上下功夫時,松果D31直接將可視面積擴大,把顯示效果拉滿,搞了一塊8英寸的螢幕在機箱正面,離譜的是帶螢幕的標準版本售價和D30相同(499元),這可比D30不僅僅是多了一塊螢幕,而且還多了對360水冷的支持,模塊化設計,更離譜的是標準不帶螢幕版本僅229元,比D30便宜了一半還要多,「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這種事可能也就喬思伯做的出來了。今天就來看看這位MATX中的真戰士,是否真的強悍如斯。整機展示這地選擇了白色版本,整機的表面噴塗工藝個D30一致,就這個價位來說,質感應該是很到位了。一開始還以為黑色的螢幕胡顯得突兀,擔當螢幕亮起後,整體還是很協調的。 有了這塊螢幕,通過AIDA64就能很方便的展示系統運行情況,喬思伯很貼心的配備了D31螢幕使用說明,配置很方便。 整機內部空間還是很富裕的,為了檢測D31的兼容性,我特地選用了360水冷+30系猛禽+ATX電源的組合,還在底部加裝了3把120mm風扇,由於利民 Frozen Notte 360冰封魔境冷頭和水泵分離式設計,水泵位置剛好和尾部風扇位有衝突,放棄了原本想在尾部安裝一把120mm風扇的計劃。 可以看到安裝水冷的話會感覺內部很空,視覺感官不飽滿,但是散熱性能會得到提升,利民 Frozen Notte 360冰封魔境整體的散熱效能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你要哪種塞滿機箱的飽和感,建議安裝雙塔風冷,視覺效果會好很多。 利民 Frozen Notte 360冰封魔境冷頭的無限鏡效果還是很酷炫的,搭配XPG白色馬甲DDR5燈條,效果很滿意。 底部的3枚TL-B12W-S 12CM風扇性能一如既往的優秀。 海韻 FOCUS GX1000 White Edition,白色高功率ATX電源里難得的小身材,14cm的長度實現堅固頂部360和下方30系顯卡的安裝,80 PLUS金牌認證加上十年的質保,在保證性能的同時讓你無後顧之憂。 雖然整個白色的外觀被電源倉庫籠擋住,但是在頂部還是可以看到海韻的銘牌,NICE。 最後看一下背部的走線,理線空間很充足。 裝機配置CPU:AMD R5 7600X主板:微星 MAG B650M MORTAR WIFI顯卡:華碩 ROG Strix...

因為40系,我放棄了ITX話換了ATX,13代intel裝機展示

這次也算是年度更新配置了,不過今年40系是真的太大太大了,導致之前的小箱子已經裝不下(雖然我還沒買到40系的卡),所以今年裝機可能還是會以ATX為主,也算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是我之前那台ITX,我大概弄了下,如果想用40系顯卡的話估計只能這樣用了,想了下這樣畢竟不說長久之計,索性還是換吧。話說回來,碼字的時候蘇媽發布了最新的7900XTX,做到了兩槽半的卡也讓我著實心動。好了不說那麼多了,來看看今年我這台ATX如何吧。CPU:英特爾/INTEL Core i7-13700KF主板:微星/MSI Z790-A DDR5 WIFI記憶體:金士頓/KINGSTON 叛逆者Renegade RGB 16G×2 DDR5 6000Mhz顯卡:七彩虹/COLORFUL 戰斧 GeForce RTX 3080 10G 豪華版 LHR硬碟:金士頓/KINGSTON KC3000 4T硬碟:金士頓/KINGSTON KC3000 1T電源:美商海盜船/USCORSAIR RM850e 機箱:美商海盜船/USCORSAIR...

迷你ATX小鋼炮,幾何未來 M4 蘭斯洛 裝機展示

前言 此次帶來幾何未來 M4 蘭斯洛 機箱的裝機分享,使用了目前的旗艦硬體,配色方面以白色為主,同時將燈效統一成冰藍色,性能和顏值都達到了預期,符合迷你ATX小鋼炮的定位。此次使用的是英特爾13代平台,CPU為旗艦的i9-13900K,主板為七彩虹 CVN Z790D5 GAMING FROZEN 巡洋艦,純白配色,記憶體選擇了威剛 XPG 龍耀 LANCER 釉白 DDR5 6000 16GB × 2,顯卡為索泰 GeForce RTX 4090 AMP EXTREME AIRO,旗艦性能,固態來自金士頓...

帶螢幕的MATX機箱——喬思伯 D31 MESH SCREEN 裝機

今天裝一台最近比較熱門的喬思伯 D31 MESH SCREEN 機箱,這款機箱最大的亮點就是前面板這塊8英寸螢幕,可作為副屏來實現主螢幕擴展、動畫、壁紙以及搭配Aida64實現硬體監控等功能,玩法多樣。除了螢幕外,新款D31 MESH SCREEN 相比此前的 D30 機箱,整機做了很大的改進,前面板通風設計,搭配網孔的電源掛倉可實現雙面安裝,電源終於可以自己一個風道了,頂部支持360冷排,通過對電源安裝位置的調整,D31機箱可以在頂部安裝了360水冷排後,仍最大支持安裝長度在360mm以下的顯卡。其他硬體搭配方面,主板採用擁有 12+2+1路80A 供電 能力的微星 B650M 迫擊炮,顯卡記憶體使用了芝奇專為 AMD 推出的焰鋒戟 RGB AMD(EXPO) DDR5 6000C30,SSD 來自 XPG 翼龍...

充滿抉擇的"緊湊"ATX機箱-亞瑟王M4

前言     最近電腦圈屬實有點熱鬧,前有銳龍7000發布,後有老黃4090接冒煙,再到英特爾13代酷睿秀翻天,可惜人民的工資並沒有什麼起色 最近幾何未來發布了個緊湊型ATX機箱-Model4,也看輪大給了高度的評價,不到500元的ATX箱子DIY可玩性感覺還可以, 但實際入手裝起來,感覺這個箱子充滿了「抉擇」,下面通過裝機過程娓娓道來。 整機展示 裝機有感 箱子拿出來第一感覺非常復合品牌名「幾何」的調性,第一次接觸它家產品,感覺設計師對美學設計的把控還是蠻到位的 底部網孔增加顯卡的散熱性能,可拆卸設計方便DIY各種圖案,右下角品牌LOGO元素後面會在機箱里經常出現 頂部開孔也是LOGO的形狀,機箱還有很多細節處用到了LOGO IO接口部分比較常規 側面玻璃用的是磁吸側開的形式,但磁力並不是很足,下面也會說到 緊湊形還給顯卡豎插位,其實也是因為現在顯卡又大又越肩,不增高的話頂不住 但雖然它增高了,但面對40系顯卡,雙槽顯然還不夠,下面也會說 底部支持360水冷,但你選擇360一體水冷的話,冷排只能下置,對散熱性能是有影響的 這也是這個機箱的第一個需要抉擇的地方 底部進風網卡都配有防塵網,細節還是到位的 電源倉下方有個支持2.5寸硬碟位的支架,這里除了遮電源線,也方便商家或者玩家進行DIY替換 M4有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有兩個電源位,短的ATX電源可以選擇橫插,而大的電源就只能進行豎插了,這次裝機就是以豎插的形式進行 這也是這個機箱的第二個需要抉擇的地方 裝機電源這里用的是Be Quiet!的STRAIGHT POWER 11 白金牌全模組1000W電源,對於13900K+4090的配置來說,1000W是比較穩的選擇 長電源只能豎插之後,頂部原本是沒有預留開孔的,所以只能將側板進行抬高,通過延長線來進行通電 出廠形態 將側板抬高,背面是有對應滑動卡扣的 頂部支持240/280冷排位,但要裝水冷和主板不衝突的話,必須要抬高才行 這也是這個機箱的第三個需要抉擇的地方 側板抬高後,需要將GEOMETRIC FUTURE這塊冷排風扇位也進行抬高,才能固定好側板 對玩家來說,這個功能倒是新奇,但對普通裝機小白來說,可能變形門檻有點高 變形完裝好電源之後,粗又硬的電源線有可能會打到下面的冷排風扇,所以必須要做好固定 安裝4090的話,因為16Pin轉接線的存在,情況加劇,至於要不要用360水冷+40系顯卡 這也是這個機箱的第四個需要抉擇的地方 裝機平台原本使用的是13900K+Z690 CARBON+十銓 DELTA 6400MHz的組合 顯卡則是4090公版,來到這就是這個機箱的第五個需要抉擇的地方 如果用出廠標配的轉接線,就算彎曲成這樣也是會頂著側板蓋合,玻璃側板的磁吸力度會不夠壓住線材 加上最近超火的16Pin電源線燒融事件 實在不太敢這樣用,BQ這個電源的原廠單根16Pin轉接線也還沒到位,所以只能換卡了 換成RTX2080Ti 賽博朋克特別版,最近在看2077的網劇,實在太好看了,可惜那尺度國內平台不可能播出 這樣一體水冷下置受到的壓力也會小點 但ATX主板如果選擇360水冷的話,會犧牲到底部一兩槽的PCIe拓展位 這也是這個機箱的第六個需要抉擇的地方 水冷是最近顏值超火的九州風神冰魔方,顏值真的沒得說 後面會不會出個風扇也是RGB版的呢 但是因為下置的緣故,散熱性能受到了一定影響,壓13900K烤機是壓不住的了,所以CPU又換成了涼快點的13700K 這也是這個機箱的第七個需要抉擇的地方 240/280+風冷不可能壓好300W+的13900K,配置的選擇上需要做出不少的抉擇 按目前這套13700K+2080Ti的配置,不需要那麼大的1000W電源,這樣電源就能橫置 電源橫置,頂部空間就不需要抬高,不抬高的話,又裝不了什麼240/280水冷 電源橫置,顯卡就有更多空間放電源線材,也不用怕電源線打到下面的水冷 哈哈哈哈-無限抉擇中循環 合上玻璃側板之後發現玻璃和頂部空間之間會有一道縫隙,注重防塵的大家可能看到會比較鬧心 好在裝完機之後,整體顏值還是蠻OK的,整個裝機過程耗時也比較久,抉擇的過程好像也算是DIY精神的一種? 加上亞瑟王這個名字,給我感覺像是硬體們圍在圓桌上談判的感覺 不管怎麼說,在相對固定的機箱市場里,勇於創新,已經是眾多牌子里了不起的存在了 在保持自家產品調性的同時,讓玩家用戶眼前一亮,總比盲目抄襲要強上百倍 散熱測試放樓下,聽說新的BIOS更新了ME,處理器溫度會有所下降,原本跑的數據作廢,所以測試數據待更新 來源:Chiphell

精緻酷炫,桌面的風景線、安鈦克Dark Cube M-ATX機箱

一、前言機箱見得多了、玩的多了,很多機箱只需要簡單的看看,就知道怎麼裝機、需要注意些什麼、硬體兼容性表現如何,除了一些小細節之外,基本不會有什麼意外的地方。但這款機箱,真的讓人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機箱的結構設計方面非常讓人驚訝,還有一些細節方面,確實下了很多功夫,再到最後的點亮的效果,直接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很少有機箱會讓蘑菇有這種感覺了。這款機箱就是安鈦克的DARK CUBE,一款mATX規格的機箱。二、安鈦克Dark Cube M-ATX機箱 開箱▼機箱的包裝是彩包的,正面有機箱的彩印,底部是機箱的名稱。 ▼紙箱的背面是機箱的爆炸圖,詳細介紹了機箱的各種結構和細節。 ▼紙箱的側面,有機箱的詳細參數,還有一些兼容性的參數介紹。 ▼紙箱內除了機箱之外,還有一個玻璃側板,螺絲盒和說明書。 三、安鈦克Dark Cube M-ATX機箱 外觀▼機箱的外觀很有意思,整體是一個前傾的平行四邊形的造型,很個性。 ▼機箱前面的造型非常復雜,採用星耀格柵的設計,看起來很精緻。 ▼靠近看看,四邊形的內部是金屬防塵網,兼顧造型和進風。 ▼另外,四邊形交接的地方,還有凸起的一個造型,表面有鏡面設計,微微轉動,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光影效果,很有設計感。 ▼機箱前部的頂部是IO面板,兩個音頻接口、兩個USB3.2接口和一個Type-C接口,另外這個接口是對稱放置的,看著很舒服。 ▼機箱前部的面板是可拆卸替換設計的,底部有一個卡扣,輕輕一按,前部的面板就能取下,很簡單。 ▼紙箱內附贈了一個玻璃蓋板,裝上這個玻璃蓋板,整體的感覺就和前者完全不同了。 ▼機箱的側面,有碩大的玻璃側透側板,上下有卡扣固定,支持快拆。 ▼機箱底部,在鋁合金的框架上,還有一條細長的格柵,內部有金屬防塵網。 ▼機箱的尾部,這個設計看著很不熟系,IO接口在右側,PCIe擋板在頂部,有點意思。 ▼電源開口的上部還有一個把手,這個把手設計方便抽拉機箱內部框架。 ▼機箱的PCIe擋板放在了最上部,左側還有一個輔助固定的金屬擋板。 ▼機箱的另一側,也是碩大的側透玻璃側板,同樣採用卡扣固定,支持快拆。 ▼機箱的頂部,也有一個細長條的進風格柵,內部有金屬防塵網,方便通風散熱。 ▼機箱的頂部,有碩大的玻璃頂板,有點意思的。 ▼前部是兩個按鍵,大的那個是開機鍵,小的那個默認是機箱燈效控制鍵。 ▼機箱的底部,左右兩側各有長條形的橡膠防滑墊,左側有格柵設計,用來給電源散熱的。 ▼機箱內部的框架是可抽拉設計的,擰掉機箱尾部的四顆固定螺絲,機箱的內部框架就可以輕松抽出來。 ▼機箱內部的上側和下側均有長導軌,輔助固定機箱內部的框架。機箱內部的風道很簡單,直接前進後出就行。 ▼機箱內部的框架也很有意思,看起來像是比較熟悉的底部獨立電源倉的設計。 ▼但是框架背面看起來,又有那麼一點點不一樣。 ▼內部框架的左側用於固定主板,後部有一個120mm規格的機箱風扇位。 ▼內部框架的前側有兩個風扇位,這里可以固定兩把機箱風扇,也可以安裝水冷排。 ▼機箱前側的頂部有一個PCB小板,這個小板的背面有很多拓展接口,有三個4Pin的風扇供電接口,有三個5V三針ARGB燈效的插座。 ▼機箱的背面空間還是十分充足的,理線不難。 ▼背面的左下角,還有一個開口,方便主板的CPU輔助供電線走線。 ▼簡單測量下機箱內部框架的五金件厚度,大約在1.74mm左右,這個厚度還是非常夸張的,整體摸起來超硬的感覺。 四、安鈦克Dark Cube M-ATX機箱 裝機▼這里裝機體驗下,看看這個機箱的體驗如何。 ▼主板直接倒置固定在框架的右側,水冷排安裝在框架的左側,對了,記得要將水冷排的水管放到下側,這樣不會影響顯卡的安裝。 ▼接著安裝顯卡,影馳的RTX3090星耀OC,這張卡的顏值很漂亮,白色的風扇罩,支持RGB燈效,支持主板同步。 ▼顯卡直接固定在機箱的最上部,橫置固定,上部進風,朝下部吹風。 ▼固定好顯卡之後安裝電源,微星的MPG A850GPCIE5。電源的顏值非常漂亮,側面有兩塊鋁合金裝飾件,一件銀色、一件黑色,做工精緻。 ▼電源側面散熱格柵部分的設計也很有意思,左側是銀色的鋁合金材質,散熱格柵全平,散熱風扇隱藏在格柵之下,安裝兼容性表現一流。 ▼電源尾部,除了有電源插口之外,還有一個Zero Fan按鈕,可以控制電源散熱風扇,讓其在電源低負載的時候停轉,降低待機噪音。 ▼電源固定好之後,順手把各個部分的供電接口都插好。 ▼接著將框架推進機箱,整體裝機完成。 ▼整機的顏值還是非常漂亮的,正面的格柵搭配側面的側透玻璃,不錯不錯。 ▼開機,一次點亮,完美。 ▼機箱前部的格柵部分,可以將機箱內部的冷排風扇的燈效展示出來。 ▼機箱前部的格柵底部也是有燈效的,有一個安鈦克的LOGO,開機的時候會亮白色的LED燈,很精緻。 ▼另外,機箱前部的四角部分也有ARGB燈效,點綴的剛剛好。 ▼蘑菇試著將機箱前部的蓋板換成玻璃蓋板,感覺機箱整體的質感更棒了。機箱前部的ARGB風扇的燈效更清晰了,感覺更漂亮了。 ▼稍微側過一點,可以看到機箱前部玻璃側板四角的點綴的RGB燈效,感覺這個燈效更加適合這個玻璃側板。 ▼玻璃側板的底部也有專門的區域,給內側的安鈦克的LOGO留出位置。 ▼機箱側面的側透玻璃,有燻黑處理,可以壓暗機箱內部,讓線材之類的基本看不到,只能看到各種硬體。 ▼水冷是微星的寒冰240R白色定製版水冷,水冷頭中間有微星標志性的魔龍LOGO,支持ARGB燈效,可以主板同步,效果還不錯。不過,這種主板倒裝的設計,水冷頭也可以倒裝,這樣水冷頭中間的魔龍LOGO就正過來了。 ▼機箱頂部的玻璃頂板,可以直接將顯卡的燈效透出來。 ▼靠近看看,整體的質感還是挺不錯的。 五、安鈦克Dark Cube M-ATX機箱 測試▼整機配置一覽,處理器是12400,主板是微星的B660M迫擊炮WIFI D5,顯卡是影馳的RTX3090星耀OC,整體配置還是很強的。 ▼簡單跑個測試,整體得分196W,其中處理器54.1W,顯卡86.5W,性能表現不錯。 ▼日常待機測試,處理器溫度在31℃左右,南橋59℃,顯卡核心37℃,固態41℃。 ▼簡單跑個CPU-Z的壓力測試,處理器功耗60W左右,全核心睿頻4.0GHz,溫度在47℃,南橋62℃,顯卡核心41℃,固態44℃。 ▼單烤FPU測試,處理器功耗85W左右,全核心睿頻4.0GHz,溫度在54℃,南橋64℃,顯卡核心41℃,固態47℃。 ▼接著跑個3Dmark的壓力測試,TS模式,第一遍居然沒跑過,幀數穩定率在95.5%。 ▼顯卡的核心溫度最高在84℃,處理器的溫度很穩定,在43℃左右。 ▼機箱內部的其他硬體溫度,南橋在82℃,固態在63℃,機箱內部有積熱。 ▼這里在機箱的尾部加裝一把機箱風扇,德商德靜界Silent Wings 4 120mm PWM風扇。風扇扇葉有9片,扇葉表面有復雜的波紋設計,可以提供很好的降噪效果。另外,風扇中間的電機尺寸很大,六極風扇馬達,轉動起來更加的穩定。 ▼風扇的安裝還是挺簡單的,配合矽膠減震安裝組件,可以實現無工具快速安裝。 ▼直接將塑料軸心按進矽膠減震安裝組件,機箱風扇就可以非常輕松的固定了。 ▼在機箱的尾部裝一把機箱風扇之後,再跑一遍3Dmark的壓力測試,幀數穩定率在97.7%左右,非常穩定了。 ▼顯卡的核心溫度直降10℃,穩定在74℃左右,處理器的溫度也有明顯的降低,在35℃左右波動。 ▼機箱內部的其他硬體也有非常明顯的降溫,南橋溫度69℃,固態溫度在52℃,降溫明顯。 六、總結安鈦克Dark Cube這款mATX機箱還是非常有意思的,外觀設計和內部結構設計的非常有創意。機箱整體的外觀很有創意,像是一個前傾的平行四邊形,機箱兩側和頂部有大面積的側透玻璃,可以很好的展示機箱內部的硬體,機箱正面有大面積的進風面積,保證機箱內部的進風。機箱的內部是一個完整的金屬框架,主板採用倒裝設計,顯卡固定在機箱的頂部,還是很有意思的。內部框架的前部有兩個機箱風扇位,可以支持安裝240冷排,也可以安裝兩把120mm規格的機箱風扇,機箱的尾部,還可以安裝一把120mm規格的機箱風扇。散熱設計方面,這款機箱基本採用前進後出的機箱風道。如果在機箱前部有水冷排安裝的話 ,會影響機箱前部的進風,這個時候,最好在機箱的後部安裝一把機箱風扇,朝外排風,這樣會更好的輔助機箱內部的其他硬體散熱。謝謝大家!The End來源:Chiphell

ATX 3.0迷思

近來有網紅主播聲稱,4090用戶若沿用現有ATX 2.0電源,最壞的情況是把房子點著。想求穩就要早做打算,抓緊時間搶購ATX 3.0電源,所以EVGA才轉行賣電源。 他們的主張是,ATX 3.0電源帶有原生12VHPWR連接器,支持600瓦功率輸送,不僅能滿足額定450瓦的4090,還能戰未來(比如4090Ti)。 原生12VHPWR當然好,根據Intel的ATX 3.0規范可知,除12個電源觸點外,還額外設計4個信號觸點供顯卡與電源通信,告知對方需要多少功率。即便玩家購入一塊4090之類的電老虎,也不至於因電源功率不足無法啟動PC。 根據上表可知,若顯卡未監聽到電源信號(Sense0與Sense1開路),則以最低檔功率運行,確保用戶能亮機並進入系統,然後顯卡驅動程序會告訴用戶GPU正處於低功率運行狀態。 現在的問題是,舊電源顯然不支持這套握手信號,即便每一塊4系顯卡都附送了12VHPWR轉接線,也只是負責將舊電源的8Pin PCIE轉接成顯卡端的12VHPWR——按坊間流傳已久的說法,單路8Pin可提供150瓦功率,四根8Pin正好達成12VHPWR的上限,即4x150=600瓦。 為解決握手信號問題,12VHPWR轉接線會將信號0與信號1接地,受欺騙的顯卡處於全情投入狀態,不會顧及電源是否扛得住。有主播聲稱,由於無法做到多路均流,其中一路8Pin必然會超過其150瓦功率上限,最危險的情況便是火災。 有識之士指出,所謂單根8Pin線最多150瓦是都市傳言,合格的12VHPWR轉接線使用16AWG線材(截面積1.3平方毫米),端子可承受至少300瓦功率——按照廠家的說法,使用18AWG線材的8Pin可提供306瓦功率,16AWG線材可到468瓦。 如果使用四路8Pin轉12VHPWR且線材合格,連接端子沒有氧化現象(接觸電阻足夠小),而你的老電源是下血本購入的,就不必去贊助EVGA的新業務(其實EVGA現在還無法提供ATX 3.0電源)。 唯一的問題是插拔次數,一份由索泰提供的宣傳單指出,附贈的12VHPWR轉接線最好不要超過30次插拔,否則就要考慮更換全新轉接線。 來源:快科技

一不小心成炮灰 ATX 3.0電源轉接口有風險:還是親生的好

在ATX 2.3版電源規范問世19年後,今年Intel終於聯合多家廠商制定了ATX 3.0電源,其一大變化就是帶來了適應PCIe 5.0的顯卡供電設計,功耗可達600W。 600W功耗還只是一部分,ATX 3.0電源需要在短時間內應付2倍的過載,因此瞬時功耗可達1800W,這對電源的供電設計要求很高,因此ATX 3.0中設計了新的12VHPWR 16針接口。 然而現實中還沒有PCIe 5.0供電要求的顯卡上市,主板及電源也沒有準備好,NVIDIA上半年推出的RTX 3090 Ti是首個支持新規范的顯卡,但它實際上是附贈了3個8pin電源轉接口,並不是原生支持的。 現在的問題來了,通過8pin接口轉接支持ATX 3.0會不會有問題?這事還真值得說說,PCI-SIG組織已經發出警告,支持了2路8pin或者3路8pin轉接口可能帶來的風險。 根據測試,在2個8pin轉接口時,供電負載可以均分,但400W及600W功耗下已經超標2倍了。 如果是3個8pin接口轉接,負載就不容易均衡了,有1個接口負載能到300W,另外的2個接口則低於150W。 這樣的結果會有什麼危害?簡單來說,這樣轉接出來的接口很難控制在規范內,要知道電源線質量本來就有不同,超過負載很容易過熱甚至燒毀,這種轉接口方案顯然是不如12VHPWR 16針接口原生設計的好。 這也是ATX 3.0新規范全面普及前的陣痛,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電源、顯卡、主板及CPU廠商全面支持新接口新規范。 來源:快科技

用分形工藝Meshify2 Mini裝一台黑白無間的MATX

之前看到輪大裝的Meshify2 Mini,粉紅色的那台,好騷啊。Meshify2 Mini這個箱子一眼就愛上了,所以這次也來裝一台黑白無光熊貓機。核心配置採用12700K搭配Z690-G,四條威剛XPG Lancer DDR5 5200 16G插滿,SSD使用威剛XPG S70B PCIe4.0 M.2 1T,顯卡則使用華碩巨齒鯊華碩 ATS RTX3060,長度很符合MATX的機箱需求,基本性能也可以得到保證,最主要是無光。選擇了風冷散熱,貓頭鷹chromax.black系列的U12A+NF-A12X25 PWM,墨墨黑,墨墨黑,搭配白色的NA-HC8,是那個味道了。電源則是雷鷹1000W,穩定量又足,搭配FormulaMOD出品的模組線,顏值上直接拉滿。裝機配置CPU:intel i7-12700K散熱器:貓頭鷹 NH-U12A chromax.black主板:華碩 ROG STRIX Z690-G GAMING WIFI記憶體:威剛XPG Lancer DDR5...

小小和白白全都要!12代i5+B660國貨+RTX3060TI的MATX主機方案分享

分享一套白色的MATX主機方案,絕大部分硬體都選擇了白色,主機體積也控製得相當的好,只有15L左右,堪比ITX主機了。 配置上選擇了Intel第12代的I5酷睿,主板是國貨七彩虹的B660,滿足一般的生產力需要; 顯卡是RTX3060Ti,主要使用場景是2k解析度的遊戲應用; 機箱選擇機械大師的緊湊型,保證了主機有一個嬌小的身材; 那麼就來看下這台主機的外觀和RGB效果: 主要配置一覽: CPU intel 5 12400 主板 七彩虹CVN B660M GAMING PRO V20 記憶體 宇瞻(Apacer) NOX暗黑女神DDR4  8G *2套裝 白色 SSD 影馳(Galaxy)星曜X4 1TB SSD固態硬碟 顯卡 影馳(Galaxy)GeForce RTX 3060 Ti 星曜 OC 散熱 利民(Thermalright)AK120 MINI WHITE 電源 長城(Great Wall)獵金系列TF750白色限定版 機箱 奇正機械大師 C26PLUS 風扇 利民(Thermalright)TL-C12015W-S *4 <font face="Verdana" 利民(Thermalright)TL-B9W  92MM 選擇硬體介紹 主板&CPU ▼七彩虹CVN...

抽拉式 ATX Mesh 機箱——喬思伯 VR4 裝機展示

今天帶來喬思伯VR4 機箱裝機展示。JONSBO VR4是一款比較有特色的 ATX Mesh 網孔機箱,ATX 中塔結構,三面 Mesh 網板通風(如果頂蓋也做成Mesh網板,個人感覺散熱效果會更好),外殼厚度達到10mm,強度不錯,抽拉式設計方便安裝,不裝外膽的話甚至可以作為測試機箱使用,其具體尺寸為:398x216x440mm,最長可容納345mm長顯卡 (前板安裝水冷≤320mm,只裝風扇≤345mm),167mm高CPU風冷散熱器,200mm長電源(安裝前置散熱器時最長170mm)。此次展示前置一體式360水冷的安裝方案。硬體配置清單:CPU:intel i5-12600k主板:微星 MSI MPG Z690 EDGE TI WIFI DDR4 刀鋒鈦顯卡:影馳 GALAX Geforce RTX 3070Ti 星耀...

精緻MATX——12700KF+B660M迫擊炮+3080PGF+分形工藝Define7mini裝機秀

前言        有些人不喜歡中塔機箱,因為個頭太大,主要大部分人的桌面在1.2米-1.8米之間,這個尺寸在放下27-32寸的顯示器之後如果放個大個頭的機箱,那麼留給其他桌面設備的空間就少了。而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高度上面27寸-32寸顯示器一般在45-55左右,所以也可以看到哪怕大部分的中塔機箱也是設計在55的高度以下,當高度超過55cm放在桌面上時主機高過顯示器時,會給人帶來壓迫感。而27寸的顯示器大部分設計45cm高度左右,這個尺寸配MATX機箱時正好齊平左右,會給人舒適的感覺。當然最好的還是使用顯示器支架支棱起來可以隨意調節高度了,不過人的坐姿也決定了顯示器依然不能太超過60以上,否則仰頭頸椎會不舒服。       其實這兩代顯卡和很多遊戲也已經減少了對SLI的支持,而這一代Z690,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很多Z690的產品介紹說明里面,都已經沒有SLI的支持啦,普通遊戲玩家不需要SLI啦,所以其實Z690和B660,況且這代太熱也不好超,其實不如可以考慮一下MATX的主板和機箱,不僅減少體積,而且散熱還比ITX好很多,單張顯卡在MATX下做好風道其實也都足夠了,現在的B660也支持多張M.2存儲夠用了。       所以此次帶來的是新晉MATX小機箱——分形工藝DEFINE 7 MINI黑色機箱的裝機,一款支持240/280水冷、167mm風冷,最長331mm顯卡支持,整體尺寸的長寬高為399x205x406mm。而整機配置上使用了12700KF+微星B660M迫擊炮WIFI(DDR5)+索泰3080PGF顯卡,記憶體選擇上是美商海盜船的DDR5 6000復仇者+1TB MP600PRO XT的SSD,而散熱上使用了九州風神的AK500,最後是電源選擇了海韻旗艦PRIME系列的金牌GX-850。整機測試下來,這個配置基本能暢玩高畫質4K 60HZ的大部分遊戲了,以下是配置清單: CPU:英特爾(Intel)12代 酷睿 i7-12700KF 處理器 主板:微星(MSI)MAG B660M MORTAR WIFI 迫擊炮DDR5 記憶體:美商海盜船(USCORSAIR)32GB(16G×2)套裝 DDR5 6000 C36...

短風道MATX機箱新選擇——分形工藝 Define7 mini裝機

此次帶來分形工藝最新Define7 mini黑色款機箱裝機方案,這是曾經推出的Define7及Define7 Compact之後的MATX版本機箱,機身緊湊,短風道設計,整機尺寸399x205x406mm,可安裝最大167mm塔式風冷,前面板及頂部分別支持最大280、240mm冷排,顯卡最大支持331mm(這款機箱若安裝長顯卡(大於306mm小於331mm的卡),前面板安裝風扇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只安裝1個14cm風扇靠上安裝,和顯卡錯開,另一種是安裝2個12cm風扇,兩個風扇間距大一點,讓顯卡在縫隙中間即可)。這款機箱還擁有不錯的靜音能力,前面板、頂板及背板預貼靜音棉輔助靜音,若想進一步提高散熱,頂部面板附贈靜音板和通風板供玩家取捨選擇。硬體方面採用intel 12代平台,主板選擇了微星B660M迫擊炮DDR5,顯卡來自索泰GeForce RTX3070 PGF OC,記憶體來自金士頓FURY Renegade DDR5 6000無光版本,固態硬碟同樣來自金士頓的FURY Renegade PCIe 4.0 1Tb,電源是安鈦克HCG850金牌,風冷散熱器選擇了九州風神的全黑化AK620 Zreo Dark。硬體配置清單:CPU:intel i5-12600K主板:微星 MSI MAG B660M MORTAR WIFI 迫擊炮 DDR5顯卡:索泰...

華碩B660-G 12400F非K超頻 & abostudio ContainerL MATX裝機方案分享

zizizi好久沒有發帖了...感謝華碩選中我參加這次體驗活動,只是跟壇子里各種大神相比超頻著實不是我的強項,還是老老實實分享個方案吧~ 這次體驗的主角,B660-G我之前並沒有接觸過,如果沒記錯上一次這種可以超外頻的板子都要追溯到我的大學時代了, 這一代華碩B660系列的外觀風格做的都非常統一,660G光看裝甲IO部分跟660I幾乎是一樣的,只是660G上的眼睛會發光,ITX這一代全系都xia了ORZ 1700插槽B660G 12+1項的供電可能在同期生當中並不突出,但是如果回看以前的板子,這個規格跟之前的590都相當了。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華碩保留了1200的散熱孔位,對於老散熱的支持會更方便,而且通過之前我自己實測的結果...我並沒有感受到1700扣具帶來的提升,不知道為什麼其他的廠家一股腦的只留下了1700... 四條DDR5記憶體,標稱OC6000+ 支持XMP3.0最近D5記憶體的價格一路猛降,加上還有三星小綠條這種性價比配置,感覺D4的性價比相交年初已經不那麼突出了, 8+6pin的CPU供電,按理說Bx60系列用不到這個規格,應該也是專門為了非K超頻准備的 PCIE的配置分了一個5.0x16、一個3.0x16和兩個4.0x1的插槽 加上兩個4.0的M2接口 接口方面基本主流接口全部安置在主板底部,利於收納。 前置兩個接口 USB3.2gen2x2的接口 10G速率+USB 3.2GEN1 5G速率接口 後置接口B660G算是非常齊全的了,2.5G網口+4個2.0+兩個usb3.2/一個3.2gen2以及兩個typec(20g&10g)的接口以及wifi6的模塊支持 塞的滿滿當當 然後就是這次的第二個主角,I5-12490F 只是很可惜。。。我拿到的這顆 大雷TAT...本來就菜 還天雷手... 包裝什麼的就不說了,其實這顆的反饋和價格都挺好的。。。不明白為什麼只有中國區有 機箱最近剛好從布老師那弄了一台新品abostudio ContainerL 本來是想出視頻介紹的,剛好碰上這個活動,那就先練練手 熟悉一下這個新箱子,細節部分還是留到視頻介紹吧 abo最近新出的箱子基本都採用了這種六邊形蜂窩狀的散熱孔設計,辨識度及高至於做工...布老師的出品不用多說,強迫症心滿意足系列 機箱側面是一塊內嵌的燻黑玻璃,能起到優化燈效+隱藏線束的效果 俗稱遮醜 ContainerL的屁股真的很好看... 布老師標志性的鍵帽開關+騷氣十足的紅色通電開關 PCIE擋板 做工+細節拉滿 其餘的配置,顯卡選用了七彩虹的3090TI火神這玩意應該不需要介紹了... 我要是說我是為了這個16pin才用的這張卡不知道有沒有人信...現在海韻已經有12/16pin直出的編織線,那條線在外觀和便利性上真的完爆之前的一對3x8pin。。。大家後面會看到 記憶體是來自芝奇的幻鋒戟 6400C32 裝機部分:** 華碩的M2旋鈕固定每次都贊爆 下一代要不把散熱片也弄成免螺絲的吧 ContainerL卸掉側板一覽 這次的ContainerL用了大量的3D列印件,從開關模塊到通電模塊,甚至是電源的支架都是通過3D列印製作的 機箱底部的進風和前臉相同,隱藏式的蜂窩設計,只是進風效率說實話我挺擔心的。。。 同時上下兩塊風扇/冷排支架都是抽拉的設計 安裝主板之前特意觀察了一下ContainerL的主板銅柱,比一般機箱的銅柱高不少,完全可以走背線,隨機決定先上電源。 結果剛開始裝就翻車,本來電源用了海韻的Prime GX1000 結果一上機發現這玩意太長了 擋顯卡位置 無奈換掉 需要用atx電源的還是選14cm以下的ATX電源吧, 其餘安裝細節就略過吧~放在後面的視頻里 方案成品展示 燻黑側板如果不點亮基本是一個全遮蓋的效果,發現這個風格倒也不錯白天點亮效果...

微星MAG系列X570S ATX大板帶來了靜音規格方面的細節改進

在 6 月初的線上發布會期間,微星(MSI)推出了期待已久的 X570S 系列晶片組主板。但不少網友或許沒有充分留意它到底和 2019 年的 X570 平台有多大區別。基於此,TechPowerUp 還是決定專門寫一篇文章來深入介紹微星的 MAG X570S Tomahawk Max Wi-Fi 和 MAG X570S Torpedo Max 這兩款 AM4 主板。 MAG...

喬思伯即將帶來新的MOD系列產品,外觀更加收斂卻精緻

在很多人眼里,喬思伯是那個安安靜靜做簡潔機箱的企業。其實打開他們的官網就可以看到,除了那些一眼看過去就熟悉到不行的「喬思伯風格」機箱。還有一個造型極盡夸張的MOD系列,並且已經有過四代機型。而在近期,喬思伯在官網上架了他們全新的MOD 5機箱。 相比前面的四代機型,這一代的MOD5甚至看起來更加收斂了,外部的裝甲部分不再向四周張牙舞爪地伸展開,而是向內彎折將四周包裹起來,整機依舊是護甲+玻璃的用料組合,而這些表面的擋板和護甲均可拆卸。縫隙處也加入了RGB燈帶,對於細節處進行點綴。裝載硬體的主體部分依舊是開放式,布局方面從效果圖來看似乎也是比較常規。 機箱為ATX箱型,整體尺寸大小為255*600*635mm,可以支持ATX/M-ATX/ITX,顯卡方面的限長為400mm。 機箱前面板的底部為io接口,分別為麥克風和耳機分開的兩個接口、兩個USB 3.0接口和一個Type-C接口 在存儲配置方面,喬思伯MOD5的主板托盤上支持兩個3.5寸硬碟或者四個2.5英寸硬碟,機箱的底部另外支持兩個2.5英寸硬碟。 而散熱方面,作為一個開放式機箱,喬思伯還是為其設計了充足的散熱兼容。風扇上,頂部可以安裝兩個120mm風扇,頂部和地步均可安裝三個120mm風扇,尾部也可安裝一個120mm風扇。在水冷上,喬思伯MOD5支持兩個360mm冷排+一個240mm冷排或者三個240mm冷排,可以說是充裕到溢出的散熱兼容性。而在風冷散熱器方面,限高為180mm。這樣的空間不管用戶是選擇風冷還是水冷都能達到相當優秀的效果。 當前這款機箱還只是出現在了官網上,相信不久後喬思伯應該就會正式推出,對於開放式機箱心水的玩家不妨多多關注一下。 ...

體驗ATX 3.0架構機箱,鑫谷開元K3機箱有獎試用活動開啟!

【更新】恭喜以下五位大家獲得試用資格,長龍、浩子、like、哆啦、蔡小司,請立刻與我們小超哥(微信號:9501417)聯系。 現在大家裝機選擇機箱時,都會發現ATX機箱的內部結構幾乎一模一樣,這雖然是歷經市場考驗的成熟形態,但裝機總想要點新玩法,有沒有內部結構不同的ATX機箱呢?我們不久前評測過的鑫谷開元K1,就是那個可以帶來不同裝機體驗的機箱,現在新款K3機箱在K1的基礎上換了前面板,有更酷炫好看的星河圖案,現在鑫谷聯合我們超能網邀請大家來試用這款機箱,親身感受這個ATX 3.0架構裝機! 鑫谷這款機箱採用了主板橫裝顯卡豎裝的安裝方式,因此PCI擋板位可以很好的分擔顯卡的重量,避免了主板或者顯卡被拉彎的情況。機箱使用了水平風道設計,可以為顯卡提供更好的散熱條件,滿足玩家對於高配遊戲平台散熱的需求。更多介紹和測試可以點這里參閱此前K1機箱評測。 試用活動詳情: 一、活動產品和招募人數 5台鑫谷開元K3機箱,招募5人試用,每人試用一台。 二、活動流程 1、即日起至10月24日接受報名2、10月25日篩選後公布活動資格名單3、10月25日至10月30日試用並提交評測文章4、10月31日公布獲獎名單並發放獎勵 三、活動獎勵 收到評測文章後,我們會綜合文章質量和文章數據來排名。排名前三的玩家每人將獲得價值399元的冰封240 RGB版一個。 四、活動注意事項 1、 本次活動需要添加小超哥(微信號:9501417)好友報名申請,如果你以前寫過機箱評測文章請在報名時提供連結,試用資格會優先發給機箱評測經驗更豐富的玩家。 2、 玩家獲得試用資格後,需提供郵寄信息給小超哥,並繳納499元押金。試用產品會在兩個工作日內寄出;文章發布後,押金會全額返還。 3、 評測文章需發表在超能網論壇【官方活動區】+指定網絡渠道【知乎/什麼值得買】上。文章要求至少500字以上,實拍圖片至少6張;文章要求是原創,抄襲一經發現將取消試用資格,並且將不接受以後超能網的所有活動申請。 4、 活動中遇到問題請及時聯系小超哥(微信號:9501417)。 ...

安鈦克展出Blazer GT中塔機箱:噴氣發動機造型,可橫躺可站立

幾十年前,市場上有兩種形態的機箱,一種是我們現在非常常見的塔式機箱,一種是平躺著放在桌面,通常還會把顯示器擺在上面,最終後者幾乎絕跡了,塔式機箱勝出。不過根據安鈦克的說法,對於發燒友來說,平躺機箱相比塔式機箱有諸多優點,因此他們決定沿著這個路子設計了這樣的一款機箱:Blazer GT。 今年台北電腦展上展出的Blazer GT 圖片來源:AnandTech 安鈦克表示Blazer GT的機箱造型靈感源自戰鬥機上的噴氣引擎,這是一款半開放的機箱,可以有三種擺放方式:水平擺放、豎直擺放在左邊、豎直擺放在右邊。機箱的骨架為金屬鋁材料,全身有大量鋼化玻璃,最高可以裝8個散熱風扇。 作為一款中塔機箱,它的尺寸為595×560×305毫米,支持安裝ATX、Micro-ATX、Mini、ITX主板,最高允許165毫米高度的CPU散熱器。盡管這款機箱體積不小,但它只能安裝兩個2.5/3.5英寸的硬碟。這款Blazer GT機箱的核心優勢是用戶可以很容易夠到內部的配件,方便維修更換,這對於發燒友來說十分重要。不過如果要把機箱橫著擺,還是挺占桌面空間的。 安鈦克目前還未決定這款機箱的定價,實際上這款機箱或多或少是一款概念性產品,還有待觀望市場的反映,何時上市和價格都還是未知數。 ...

華碩推出ROG Strix B365-F Gaming,22nm的遊戲發燒大板

在前幾天推出ROG Strix B365-G Gaming這款22nm的mATX主板後,華碩又推出了同樣芯片組的ATX大板新品:ROG Strix B365-F Gaming。 Intel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深陷14nm產能不足、10nm嚴重難產的泥潭,現在的信息是說CPU的短缺或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前後得到解決,10nm可能會現在移動端起用。為了緩解壓力,Intel推出了22nm的B365芯片組的主板規格,即把H270改成支持8、9代酷睿處理器,同時支持Win7系統的使用。 和近日亮相的B365-G Gaming一樣,B365-F屬於ROG Strix(猛禽)系列,只不過個頭更大,為ATX規格,支持8/9代酷睿,並配備Digi+Power數字供電、低損耗MicroFine Alloy Choke細微粉末合金電感、大型VRM/SSD芯片組流線削切金屬散熱器(出廠預裝萊爾德高性能導熱墊),使系統即使在高負荷下也可長久穩定運行。 另外,這款主板還擁有Aura Sync神光同步、預裝一體化I/O背板、SafeSlot高強度安全插槽、ESD Guard網絡/USB/音頻接口靜電防護、Q-LED彩色糾錯指示燈等獨家功能,簡化裝機流程同時搭配全新超文本圖紋設計、從風扇格柵到纜線梳的3D打印組件(比如CPU下方散熱片可更換成自製銘牌進一步彰顯個性)及Aura燈效,全面提升遊戲主板的整體美感。 主要規格: ·插座:LGA 1151·芯片組:Intel B365·外形:ATX·記憶體插槽:DDR4-2666×4(最高64GB)·擴展槽:PCI-Express 3.0(x16)×1,PCI-Express 3.0(x4 / x16形狀)×1,PCI-Express 3.0(x1)×3·存儲:SATA 3.0(6 Gbps)×6,PCIe 3.0 M.2 ×2(支持NVMe,並配備拉絲金屬ROG散熱片來幫助散熱和提高逼格)·LAN:千兆位LAN ×1(Intel I219V)·聲音:ROG SupremeFX(S1220A,信仰音效,由音頻保護罩、音頻防護線、雙耳放與日系Nichicon音頻電容組成)·後置接口:USB 3.1...

超能課堂(179):什麼樣的電源可以稱之為SFX電源?

目前市場上的PC電源以ATX架構產品為主力,這點是毫無疑問的,之前我們也通過超能課堂文章《超能課堂(158):怎樣的電源才可以稱之為ATX電源?》給大家簡單介紹了ATX電源的相關知識。不過除了ATX電源外,目前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PC電源,雖然面向的是小眾市場,但玩家對這種電源的關注度確絲毫不亞於ATX電源,那就是SFX電源。 從左到右分別是SFX、SFX-L、ATX電源 與ATX電源類似,SFX電源也有着屬於自己的設計規范,而且同樣是由英特爾來進行制定。那麼怎麼樣的電源可以稱之為SFX電源呢?SFX電源與ATX電源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梳理一下。 什麼是SFX電源? 在英特爾制定的電源設計規范中,除了ATX12V規范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有SFX12V的規范,而且就版本號而言,SFX12V的規范可是要比ATX12V的更高,在10年前ATX12V 2.31規范確定的時候,SFX12V規范就已經去到3.21版本,去年ATX12V 2.52版規范發佈之時,SFX12V 3.42版規范也同時發佈,從這里可以看出SFX電源設計規范的更新頻率幾乎與ATX電源設計規范是同步的,甚至可能更高一些。 標準SFX電源 按照英特爾的設計規范,能稱之為「SFX電源」的產品,都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 電源尺寸符合SFX規范要求- 擁有+12V/+5V/+3.3V/-12V/+5VSB五路輸出,其中+12V為主要供電- 電氣性能符合英特爾電源設計規范要求 標準SFX電源尺寸 與ATX電源相對統一的尺寸要求不同,在英特爾的電源設計規范中,SFX電源的尺寸是分為三種的規格的,第一種是最常見的尺寸,長度為100mm,寬度為125mm,高度為63.5mm,是目前SFX電源的主流尺寸,因此也叫作標準SFX電源尺寸;第二種是矮版SFX電源尺寸,長度和寬度與標準SFX電源相同,但是高度只有50mm;第三種則叫做PS3規格SFX電源尺寸,長度為101.4mm,寬度為150mm,高度為86mm,實際上就是標準ATX電源的縮短版。第二種與第三種尺寸的SFX電源一般有特殊需求時才會使用,PC領域里基本都以標準SFX電源尺寸作為產品開發規范。 10年前的SFX電源有獨立的電氣性能要求,現在已經和ATX電源統一要求 而在電氣性能方面,SFX電源由於受到體積上的限制,早期產品多以中低功率型產品為主,在10年前與ATX12V 2.31規范同步推出的SFX12V 3.21規范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英特爾針對SFX電源是有相應的輸出電流要求的。以額定功率300W為例,其要求電源+12V1的額定電流為11A,+12V2的額定電流為8A,+5V與+3.3V的額定電流為15A和21A,-12V為0.3A,+5V待機則為2A,其中+12V2和+5V待機還有峰值電流的要求,分別是13A和2.5A。 而同期的300W額定功率ATX電源的電流輸出要求是,+12V1的額定電流為11A,+12V2的額定電流為8A,+5V與+3.3V的額定電流為15A和21A,-12V為0.3A,+5V待機則為2.5A,其中+12V1、+12V2和+5V待機有峰值電流的要求,分別是13A、13A和3A,從規格上看那個時候的SFX電源在電氣性能的要求上相比同時期的ATX電源要寬松一些,至少在峰值電流上沒有作出太高的硬性需求。 現在SFX電源的輸出參數要求與ATX電源已經基本相同 而現在ATX12V 2.52與SFX12V 3.42規范都已經確定,我們可以看到兩者在設計規范上都有了一個相同的趨勢,那就是真正兩者獨占要求,現在就只剩下尺寸了,電氣性能的要求已經得到了統一,被英特爾獨立出來,作為所有英特爾電源設計規范下開發的電源產品的通用要求,SFX電源並沒有因為自己個子較小而獲得放寬規范的待遇。 而關於詳細的電源電氣性能要求,大家可以自行查閱英特爾最新的電源設計規范,由於項目較多,這次暫且不提,後面我們會找機會給大家科普相關的內容。 什麼是SFX-L電源?這是一個業界規范嗎? 隨着電源架構的優化以及電子元器件性能的提升,現在SFX電源的額定功率已經從原來的中低瓦數提升到了中高瓦數級別,高端型產品已經可以實現600W以上的額定功率,最高可以達到750W的水平,考慮到SFX電源多數面向的緊湊型迷你平台,即便是高性能的小鋼炮,這也已經能滿足絕大部分平台的需求。 SFX電源已經可以做到750W額定功率並通過80Plus鉑金認證 但由於SFX電源的內部空間終歸不如ATX那麼大,在電子元件以及電源架構出現革命性變化之前,想要在SFX電源上作出更高功率的產品,難度是越來越大了。因此也有一種SFX電源,是像加長型ATX電源那樣,通過增加自己的長度,來換取更多的元器件安裝空間與散熱空間,以此實現更高的額定功率。而這種加長型的SFX電源,市場上一般稱之為SFX-L電源。 SFX-L這個規格實際上並不存在於英特爾的電源設計規范中,因此它和加長型ATX電源一樣,原則上是沒有長度上限的。然而SFX電源本身面向的就是小型平台或者迷你平台,長度越長太長兼容性就會越差,有不少給予SFX電源設計的機箱,根本就沒有留出太多的空間給SFX-L電源使用,因此SFX-L電源的長度一般會控制在130mm左右,也就是從頂面看會更接近於一個正方形。 相比長方形的SFX電源,SFX-L電源更接近於正方形 不過SFX-L電源終歸不是標準產品,雖然曾經頗有規模地在市場上推廣了一段時間,期間也不乏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例如銀欣的SX800-LTI,一款額定功率達到800W的80Plus鈦金認證產品,但是由於產品性價比與玩家接受度等因素,SFX-L電源的市場環境一直不算理想,而隨着額定功率更高的標準SFX電源誕生,SFX-L電源的定位就越加尷尬,反而淪為了更小眾的產品。 SFX電源能取代ATX電源嗎? 那麼,既然現在SFX電源已經有中高功率型的產品,這是否就意味着,我們可以用SFX電源來取代ATX電源呢?原則上說是可以的,但實際操作難度很大,首先SFX電源在考慮到小型平台中走線的難度,其線材大都是比較短的,難以滿足標準ATX平台的走線需求,其次由於SFX電源內部空間有限,要滿足其散熱效能,風扇轉速一般都控制在較高的水平,噪音表現上相比ATX電源多少會處於劣勢。 線材長度制約了SFX電源的應用空間 此外高功率型SFX電源對電源廠商的技術要求比較高,要做一款性能優秀的高功率型SFX電源難度就更大了,這就意味着產品的售價往往並不親民,相比之下ATX電源的性能與價格之間比例會更容易控制,用戶的選擇也會更多,因此除非是確實受空間的限制,不然一般來說ATX電源仍然是常規狀態下的首選,高性能、高功率的SFX電源有他的市場,有存在必要,但並不能完全取代ATX電源。 來源:超能網

酷冷至尊發布緊湊型ATX機箱Q500L,僅微塔大小

喜歡大主板的擴展性又垂涎於小機箱的輕便的人有福了,酷冷至尊剛剛發布了一款緊湊型ATX機箱MasterBox Q500L,雖然官方將其定位為中塔規格,但386x230x381毫米的三維令其跟微塔機箱一般大小。為了達到這一尺寸,這款機箱採用了前置電源的設計,通過延長線連接電源和供電接口。 盡管尺寸小巧,Q500L卻能非常靈活地定製。機箱的前置面板能根據需要,任意安裝在上面、下面或者右邊。整個機箱四周有大量孔洞,可以支持多種不同的風扇配置。機身外側附有磁鐵,支持磁吸式防塵網,令安裝和拆卸都十分方便,且不易掉落。 機箱底部支持最多兩個120毫米風扇,後方支持120毫米的風扇或冷排,而頂部支持最多兩個120毫米或140毫米的風扇或一個120毫米或240毫米的冷排。硬碟位方面,支持最多兩個3.5英寸硬碟或四個2.5英寸硬碟,或是一個3.5英寸與兩個2.5英寸硬碟。 Q500L支持ATX、Micro-ATX與Mini-ITX三種主板規格,搭配前兩種主板時,電源需要前置,不過要是玩家使用Mini-ITX主板,可以將電源置於通常的下後方,騰出更多前置面板的散熱空間。CPU風扇高度限制為160毫米,電源長度限制為180毫米,顯卡長度限制為360毫米,但如果電源超過160毫米的話,顯卡長度限制為270毫米。機箱預留了27至30毫米的空隙,方便玩家走背線,讓機箱內部更加整潔。 這款機箱預計將於四月底發售,價格為49.99英鎊(約合人民幣441元)。更詳細的數據可以在官網查看。 ...

喬思伯發佈C5機箱,保持ATX架構但體積只有傳統產品的2/3

最近喬思伯推出了全新的C5機箱,這款產品的理念是「保持ATX機箱規格的同時極可能縮小體積」,號稱在支持240mm冷排的前置風扇位、22mm深度背線空間、獨立電源倉以及超長顯卡支持的前提下,體積相比普通ATX架構機箱縮小了三分之一,很適合喜歡緊湊型結構或者機箱放置空間確實有限的玩家選用。 喬思伯C5機箱與其自家的C3 Plus機箱頗為相似,但是與後者相比C5是支持ATX板型主板的,同時在擴展性以及內部風道上也進行了一定的優化。外觀上其繼續採用沒有多餘裝飾的直線稜角設計風格,前面板採用鋁鎂合金材質以及拉絲陽極表面處理,同時前部及頂部還是用了一體化L型對扣折彎工藝,使其在整體性表現上更為突出。 同時機箱還採用了全側透式設計,配置有5mm厚度的鋼化玻璃側透版,可以盡可能地展示玩家的硬件,適合用於組建個性化的燈光系統。同時由於電源倉空間非常大,顯卡安裝位置上也沒有什麼障礙,因此其基本上對電源和顯卡長度是不存在限制的,即便是旗艦級的平台在安裝上也不會有什麼困難。 目前喬思伯尚未公佈C5機箱的售價以及上市時間,不過他們表示產品已經准備就緒,很快就能和大家見面了,有興趣的玩家可以繼續關注我們的後續報導。 喬思伯C5機箱 喬思伯C5機箱 來源:超能網

喬思伯發布C5機箱,保持ATX架構但體積只有傳統產品的2/3

最近喬思伯推出了全新的C5機箱,這款產品的理念是「保持ATX機箱規格的同時極可能縮小體積」,號稱在支持240mm冷排的前置風扇位、22mm深度背線空間、獨立電源倉以及超長顯卡支持的前提下,體積相比普通ATX架構機箱縮小了三分之一,很適合喜歡緊湊型結構或者機箱放置空間確實有限的玩家選用。 喬思伯C5機箱與其自家的C3 Plus機箱頗為相似,但是與後者相比C5是支持ATX板型主板的,同時在擴展性以及內部風道上也進行了一定的優化。外觀上其繼續採用沒有多餘裝飾的直線稜角設計風格,前面板採用鋁鎂合金材質以及拉絲陽極表面處理,同時前部及頂部還是用了一體化L型對扣折彎工藝,使其在整體性表現上更為突出。 同時機箱還採用了全側透式設計,配置有5mm厚度的鋼化玻璃側透版,可以盡可能地展示玩家的硬體,適合用於組建個性化的燈光系統。同時由於電源倉空間非常大,顯卡安裝位置上也沒有什麼障礙,因此其基本上對電源和顯卡長度是不存在限制的,即便是旗艦級的平台在安裝上也不會有什麼困難。 目前喬思伯尚未公布C5機箱的售價以及上市時間,不過他們表示產品已經准備就緒,很快就能和大家見面了,有興趣的玩家可以繼續關注我們的後續報導。 喬思伯C5機箱 喬思伯C5機箱 ...

喬思伯發布U5全鋁機箱:基於ATX規格、兼容性優化

喬思伯更新了他們的U系機箱產品,推出一款基於ATX主板規格開發的產品——喬思伯U5;喬思伯U5是一款「注重功能完善,價格適中的ATX全金屬機箱」,整箱外殼材質為2mm鋁鎂合金,左右兩側4.0mm全透鋼化玻璃,機箱售價為499元,銀黑兩色可選(對應型號為U5S/U5B),現已上架喬思伯的天貓旗艦店,目前只有銀色的U5在賣,地址點我。 喬思伯 U5S 喬思伯U5是一款全鋁ATX中塔機箱,定位為中階機箱,U5的研發目的在於完善中階機箱的功能性和硬體兼容性,同時價格要適中;機箱尺寸為219mm*418mm*440mm,淨重7.2kg,體積在中塔機箱里算小了,但重量可不輕;U5的電源需前置豎立安裝(通過延長線),考慮到外觀,電源安裝處還有著一個金屬遮蓋罩。 U5整箱的U型主體使用2.0mm鋁鎂合金一體成型,內部則是0.8mm SGCC鋼板+全黑化塗層,左右兩側的側板都是4.0mm的全透鋼化玻璃(黑邊處理)。 主板適配ATX、M-ATX、ITX板型,CPU散熱器限高160mm、顯卡限長350mm、電源支持ATX標準電源——硬體兼容性還不錯,主流中高端的配件基本都能裝上了;最多可裝6個風扇——頂部2個120mm風扇、底部3個120mm風扇和後板1個120mm風扇,沒有自帶的標配風扇;同時支持頂部和後板水冷安裝,頂板支持1個240mm冷排、後板支持1個120mm冷排。 後面板風扇位並非慣用的鏤空+防塵網,而是蜂巢狀開孔;機箱後板支持7個PCI擴展槽——也就是7個擋板,I/O擋板開孔的左上方是電源線接口,內置一根電源延長線。 前面板I/O包括2個USB3.0接口、2個音頻麥克風3.5mm插孔、同心圓紋理的開機和重啟鍵;U5S對應U5銀色,U5B對應U5黑色,目前天貓旗艦店僅有銀色可選,黑色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才會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