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Navi

Tag: Navi

蘇姿豐 AMD旗艦級Navi顯卡在路上、意義重大的產品

蘇姿豐 AMD旗艦級Navi顯卡在路上、意義重大的產品

本屆CES上,AMD帶來了RX 5600系列顯卡,對標GTX 1660 Ti的5600XT國行定價2099元,1月21日(臘月二十七)開賣。 相較於已經發布的Navi核心遊戲顯卡,AMD為索尼、微軟新主機半定製的GPU顯然更加強大,支持4K 120Hz、8K輸出、硬件加速光線追蹤等,那麼旗艦級的Navi桌面顯卡何時到來了? 在采訪環節,AMD CEO蘇姿豐博士表示,大家可以期待我們的高端Navi核心產品,這很重要,獨顯市場尤其是旗艦矩陣,我們很重視。 事實上,類似的回應在今年8月份的財報會議上也有提及,蘇博士當時就表態,高性能Navi在路上。 所謂的高性能Navi或者是對應第一代RDNA架構、但擁有4000顆左右流處理器的性能怪獸,也可能基於RDNA+/RDNA2新架構,有板卡廠商透露,新架構效能更優秀。 對於AMD來說,高能Navi推出越快越好,畢竟NVIDIA 7nm RTX 3000系列(Ampere安培核心)也快來了,據說有着50%性能提升,功耗還降了。看起來6月的台北電腦展是個不錯的契機,RTX 3000系列據說定檔8月。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AMD Navi 12核心現身 RX 5600 XT 2304個流處理器實錘

AMD Navi 12核心現身 RX 5600 XT 2304個流處理器實錘

AMD RDNA全新架構的Navi核心已經誕生了兩個版本,分別是RX 5700系列的Navi 10、RX 5500系列的Navi 12。馬上,AMD將會發布新款RX 5600 XT,原本以為它會是Navi 10核心的進一步精簡版,但沒想到步步反轉。 最初以為,RX 5600 XT會精簡到30個計算單元、1920個流處理器,但是據某品牌偷跑的產品頁面顯示,它其實有36個計算單元、2304個流處理器,也就是和RX 5700完全相同,只是顯存從256-bit 8GB GDDR6削減到192-bit 6GB GDDR6,功耗也有所降低,相當意外,相當驚喜。 現在,CompuBase數據庫里出現了AMD的一個新核心,代號GFX1011,設備ID 69B0:71,對應的是Navi 12(還會有個Navi 12 Lite),也就是RX 5600系列。 計算單元數量正好就是RX 5600 XT傳說中的36個(檢測數量翻倍),1144MHz的基準頻率也與RX 5600...
AMD Navi 21大核心曝光 等於兩個RX 5700 XT

AMD Navi 21大核心曝光 等於兩個RX 5700 XT

RDNA架構、Navi核心誕生之後,AMD已經陸續發布了RX 5700系列、RX 5500系列,接下來還有RX 5600系列,但它們都不足以挑戰NVIDIA在高端的統治地位,自己家的Radeon VII退役之後也沒有真正的繼承人。 據外媒報道,AMD正在准備代號為「Navi 21」的大核心,定位旗艦級別,基於第二代RDNA架構,並採用同樣第二代的7nm+製造工藝,核心面積也將達到505平方毫米之巨,是現有251平方毫米的Navi 10的整整兩倍! 相比之下,Radeon VII Vega 20核心的面積也不過331平方毫米,Navi 21要比它大一半,同時也基本接近RTX 2080 TU104核心的545平方毫米,當然後者是12nm工藝。 Navi 21核心的第二代RDNA架構會加入硬件光線追蹤支持,但是按照AMD的說法,不會將所有光追計算都交給硬件單元,而是與軟件方案結合分配。 顯存方面自然搭配大容量GDDR6,專業顯卡還有望搭配SK海力士最新的HBM2E,帶寬比HBM2提升約50%,搭配1024-bit位寬可提供460GB/s的超高帶寬,同時單顆容量可達16GB,是目前的兩倍。 據稱,Navi 21核心顯卡的性能將比RX 5700 XT翻一番,有望與RTX 2080 Super、RTX 2080 Ti一較高低,或許有了它才能逼出RTX 2080 Ti Super,甚至是下一代RTX...

Radeon RX 5600 XT跑分曝光:比RX 5500 XT高出30%

在Radeon RX 5600 XT的規格被曝光後不久,就有人在Reddit上面分享了他找到的疑似Radeon RX 5600 XT的3DMark跑分,從截圖信息來看,這張RX 5600 XT應該是OEM版本的,它存在於一套HP出品的台式機產品中,可以看到它的顯存為6GB,核心頻率跑在1.62GHz上面。 圖片來自於Reddit 原帖將泄漏的跑分和RX 5500 XT、GTX 1660 SUPER進行了對比,這里我們引用了RX 5600 XT的數據,不過將對比對象分數替換成了我們自己測試得到的分數: 可以看到,這張RX 5600 XT的成績非常強悍,領先RX 5500 XT平均超過30%,而對比GTX 1660 SUPER也有不小的優勢,不過很可惜我們沒有RX Vega 56的跑分,無法得到它與RX Vega...

Radeon RX 5600 XT規格曝光:用Navi 10,有1920個流處理器,帶6GB顯存

Radeon RX 5500 XT和RX 5700之間明顯還有一個大的空位,而此前歐亞經委會的資料庫中已經出現了填補這個空缺的RX 5600系列顯卡,顯示廠商已經准備好了相關顯卡,在等待發布窗口了。幾天前,德國硬體媒體Igor's LAB從內部渠道那里得知Radeon RX 5600 XT將會在2020年一月份的第三周發布,同時,他們還得到了這張卡可能具有的規格。 Igor's LAB的編輯Igor Wallossek說這張卡將會使用和Radeon RX 5700系列上面一樣的Navi 10晶片,不過肯定是閹割版的,AMD可能會屏蔽掉其中的一組異步計算引擎,也就是說它的規格將會是完整Navi 10晶片的四分之三。 圖片來自Igor's LAB 讓我們來復習一下Navi 10晶片的架構。 完整的Navi 10上面有兩個Shader Engine,每個Shader Engine里面都配備有兩組異步計算引擎(Asynchronous Compute Engine),每組異步計算引擎中具有5個Dual Compute...

AMD這個月會發布RX 5500 XT,明年年初發RX 5600 XT

我們稍早之前報導過AMD可能會在雙12推出RX 5500顯卡,不過現在情況可能有變,因為從目前的測試來看RX 5500的性能雖然比原定的競爭對手GTX 1650強不少,但無法和新登場的GTX 1650 Super媲美,所以AMD有可能直接把完整版的Navi 14核心投放當零售市場,也就是先出RX 5500 XT。 根據videocardz的消息,RX 5500可能變成只會面向OEM市場的一款產品,而零售市場上的則是RX 5500 XT,完整的Navi 14核心擁有24組CU單元1536個流處理器,顯存位寬依然是128bit,會配備4GB或8GB的GDDR 6顯存,下周將要發布的就是它,當然RX 5500是否真的無緣零售市場這個還有待確認,畢竟這卡賣到千元以內還是很香的。 此外他們還提到了RX 5600 XT這款顯卡,他們已經在至少兩個AMD的合作夥伴那里確認到RX 5600 XT正在開發中,可以確認的是它會配備192bit/6GB的GDDR6顯存,其他的參數還不知道,它的競爭對手很明顯就是NVIDIA的GTX 1660系列,用的很有可能就是傳言多時的Navi 12核心,當然也不排除是從Navi 10 XL核心上在精簡的產物,RX 5600 XT有望在明年年初推出。 ...

Navi的移動版除了Radeon RX 5500M和RX 5300M,可能還有RX 5700M

AMD在七月頭正式發布的Navi核心因為使用了全新的RDNA架構和7nm製程從而在性能和能耗比兩方面開始追上競爭對手,而他們也逐漸開始鋪開使用Navi圖形核心的產品,比如之前他們發布了使用Navi 14這個小兩號核心的Radeon RX 5500,同時還有移動版Navi顯卡——Radeon RX 5500M和RX 5300M,不過定位都是中低端,而最近有人挖出目前Navi的大哥——Radeon RX 5700系列也會有相應的移動版本。 找出Radeon RX 5700M相關信息的仍然是我們的「老朋友」@momomo_us,下面的圖片截取自USB-IF,也就是USB協議的制定和認證機構提供的設備注冊信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RX 5700M的字樣。 圖片來自於@momomo_us 由於筆記本顯卡的性能表現很大程度上是受限於廠商的TDP設置,所以能耗比越優秀的產品在筆記本平台上面越占據優勢,它們可以用更低的功耗表現出同等的性能,或是在同等功耗下跑出更高的成績。不得不承認的是,雖然使用了目前最先進的台積電7nm工藝,但是Radeon RX 5700系列的能耗比表現並不盡人意,相比起自家上一代架構,它確實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如果拿來跟競爭對手的最新架構相比,它仍然是劣勢。這種劣勢在對功耗並不敏感的桌面端影響還比較小,但是拿到筆記本平台之後就不一樣了。 不過目前並沒有關於這款RX 5700M的更多信息,我們也很難知道它是否會跟桌面版採用同樣的核心,雖然說我並不看好它在筆記本平台的表現,但拋開功耗限制,它至少能夠讓AMD在高端筆記本顯卡市場上面有一戰之力。 ...
AMD Radeon Pro W5700專業卡發布 連創三個第一

AMD Radeon Pro W5700專業卡發布 連創三個第一

說曹操曹操到。AMD剛剛正式發布了新款工作站級專業顯卡Radeon Pro W5700:第一款支持PCIe 4.0的工作站顯卡、第一款採用7nm工藝的工作站顯卡、第一款搭載USB-C接口的AMD顯卡。 AMD工作站顯卡以往的命名都是Radeon Pro WX,看樣子今後會統一簡化成Radeon Pro W。不得不說,無論是專業卡還是遊戲卡,AMD顯卡這幾年的型號命名變動實在過於頻繁。 W5700採用了雙插槽全高全長形態,尾部單個渦輪風扇散熱,內部PCB全部重新設計,核心基於7nm Navi 10(第一款Navi專業卡),但不是完整核心,而是只開啟了2304個流處理器,等同於RX 5700,同時和14nm Polaris核心的Radeon Pro WX 7100、12nm TU106核心的Quadro RTX 4000處於同一水平。 Navi核心 核心頻率最高約1930MHz,FP32浮點性能最高8.9TFlops,相比WX 7100、RTX 4000分別高出56%、25%,同時搭256-bit 8GB GDDR6顯存,等效頻率14GHz。 輸出接口有五個miniDP和一個USB-C,後者可用於VirtualLink VR應用,而輔助供電是兩個8針,但功耗暫未公布。 Radeon Pro...
AMD Radeon Pro W5700專業卡用上Navi核心 首次USB-C接口

AMD Radeon Pro W5700專業卡用上Navi核心 首次USB-C接口

AMD今年7月份發布了基於全新RDNA架構、Navi核心的RX 5700系列遊戲卡,更加主流化的RX 5500系列也已經登場,並進駐筆記本,還成功拿下了蘋果最新的16英寸MacBook Pro。 在專業領域,Navi架構也終於准備登場了。 據悉,AMD即將發布新款專業顯卡Radeon Pro W5700,採用RX 5700系列同款的Navi 10 GPU核心,PCB不會沿用RX 5700系列的設計而是完全重做,配備兩個8針供電接口,而輸出接口是五個miniDP、一個USB-C。 這還是AMD顯卡第一次用上USB-C接口,不出意外和NVIDIA一樣也是面向VirtualLink VR應用。 更多規格還在確認中,估計和RX 5700 XT一樣也是2560個流處理器,8GB或者16GB GDDR6顯存。 按照這樣的規格,那就應該是取代Polaris北極星架構的Radeon Pro WX 7100,而更頂級的Vega架構的Radeon Pro WX 8100/9100還得繼續堅持。 文章糾錯 作者:上方文Q來源:快科技
AMD RX 5500 XT顯卡首次現身:解鎖128SP

AMD RX 5500 XT顯卡首次現身 解鎖128SP

10月7日,AMD正式宣布了RX 5500系列顯卡,包括桌面版RX 5500、筆記本版RX 5500M,均基於7nm工藝的Navi核心,將在第四季度上市。 RX 5500顯卡擁有22個計算單元、1408個流處理器,核心頻率1717-1845MHz,搭配128-bit 8GB GDDR6顯存,耗能能效比相較於RX 480高出60%,並支持PCIe 4.0。 現在,歐亞經濟委員會(ECC)列出了技嘉的一款RX 5500 XT,這也是這款高級版本的名字首次得到確認,同樣搭配8GB GDDR6顯存。 另據了解,RX 5500 XT將解鎖全部24個計算單元,流處理器1536個,頻率也可能更高,顯存位寬也是128-bit。 如此算來,RX 5500 XT的性能相比於RX 5500有望高出大約10%。 RX 5500系列的發布上市時間仍然不詳,我們也尚未接到解禁通知,有說法稱已經推遲到了12月份。 作者:上方文Q來源:快科技

Navi 20系核心現身Linux驅動庫:RDNA 2.0架構?7nm+製程?

在Radeon RX 5700和RX 5500系列發布之後,AMD在頂級市場上面仍然缺少一款與NVIDIA的GeForce RTX 2080等頂級產品同級別的顯卡,雖然AMD的總裁&CEO之前在八月份的時候已經提過,相關產品正在准備中,但是這幾個月以來,AMD顯卡的動靜並不是太大。不過就在昨天,Linux的顯卡驅動——GPUOpen-Drivers中被發現多了Navi 20系晶片相關的一些代碼。 此次的發現中還只是一些簡單的PCI ID代碼和其他代碼,都是頭文件里面的一些簡單定義代碼,並沒有涉及到硬體的具體規格等信息,不過你可以清楚地看到Navi 21、22和23的存在。 而根據猜測來看,Navi 20系的晶片將使用台積電的7nm+製程,可能會以Radeon RX 5800、RX 5900的身份出現,而其核心架構將進化到RDNA 2.0,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RDNA 2.0上面可能會加入用於加速光線追蹤的一些硬體,就像Turing上面的RT Core一樣的東西。 現在已經公開的Navi有Navi 10和Navi 14兩種版本,前者是Radeon RX 5700,後者是RX 5500,而傳聞中還有的Navi 12核心應該是RX 5600。 所以目前我們也只能知道AMD它有新的產品規劃,但是對於新產品的規格、特性等等所有具體細節都是猜測出來的,可能的話,明年年初的CES展上面會有一些進一步的消息放出,另外,明年將披露細節並發售的兩款新主機也會告訴我們更多關於Navi 20系核心的細節,所以想要看到AMD的新顯卡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倒是RX...
AMD第二代7nm GPU現身:原生支持光追

AMD第二代7nm GPU現身 原生支持光追

AMD的第二代Navi核心悄然在Linux驅動中現身,包括Navi 21/22/23三顆。 從代際的角度,第二代Navi很可能基於RDNA2架構,採用7nm EUV工藝製造,原生支持光線追蹤技術,與PS5/Xbox Scarlett上的GPU實現同宗同源。 按照如今的明明傳統,Navi 21定位最高,驅動中還出現了Navi 21 Lite精簡版核心。 遺憾的是,Linux驅動中就只有這些信息,性能、規格方面只能猜測。 坦率來說,外界已經期待很久AMD支持光追、且能與RTX 2080甚至TITAN抗衡的高端卡了。考慮到Intel的10nm Xe獨顯已經亮機,AMD越發時不我待。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大號Navi成品卡已拿到認證:AMD GPU旗艦終於來了

大號Navi成品卡已拿到認證 AMD GPU旗艦終於來了

型號為「ATI-102-D18802「的顯卡在昨日通過了韓國發證機構RRA的認證,意味着產品形態已經敲定,不能再做改變。 善於挖掘細節的老外發現,型號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 Hawaii XT對應的是C67101,Tonga對應的是C76501,Fiji XT對應的是C88001,Polaris 11對應的是C91103,Vega 64對應的是D12201,小Navi核心對應的是D28205。 規律比較明顯,第一個字母緊跟的數字代表代際,Vega 64是D12,小Navi是D18,說明D18802也是Navi家族。至於性能級別,要再看後面的數字,越大則性能水準越高,所以說是大Navi核心。 猜測D18802的真身是RDNA2架構的AMD旗艦級顯卡,支持硬件級別的光線追蹤技術,認證通過代表上市臨近,但也別着急,恐怕得6個月內,最快年底,最遲明年春季。 作者:萬南來源:快科技

一個更大的Navi核心浮出水面,AMD新旗艦顯卡要來了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傳言AMD在准備兩個新的Navi GPU,其中Navi 14已經在10月初發布的Radeon RX 5500上使用,而Navi 12目前消息還很少,不知道它的定位到底如何,現在有一個代號為D18802的AMD GPU通過了韓國RRA認證,從名字來看它應該是一個比Navi 10更大的傢伙。 我們先來看看AMD前面幾代GPU的代號: Hawaii是C67101Tonga是C76501Fiji XT是C88001Polaris 11是C91103Vega 64是D12201Navi 10是D18205 其實很明顯前面兩位數字代表產品代數,而後面幾位數字代表GPU的相對性能,現在出現的這個D18802表示它是Navi這代的產品,而802這數字比Navi 10的更大,所以這GPU會擁有比Navi 10更強的性能,其實AMD也說過明年會出一個真正的旗艦級顯卡,並支持硬體級的光線追蹤功能,下一代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和Xbox所用的GPU也是Navi架構的,支持光追,明年我們就應該能看到這個大的Navi核心了。 通過RRA認證通過是產品推向市場的最後階段的第一步,你可能要等上3到6個月才能看到最終產品上市,而當年Vega在最終發布之前,它幾乎在RRA的名單上待了一年的時間,所以這個大的Navi GPU要什麼時候才出來還說不清。 ...

Navi 12和14更多細節曝光:Navi 12/14將分別有256-bit/128-bit的顯存位寬

昨天晚上是Linux 5.4版本內核合並窗口關閉的時間,而這個版本的Linux內核驅動庫中加入了對於Navi 12/14這兩個圖形核心的初始支持,而一位德國用戶通過對驅動原始碼的閱讀發現了一些關於新顯卡的信息。 這位在3DCenter論壇,名為Berniyh的用戶發帖稱自己在內核驅動和Mesa驅動中都在尋找有關新顯卡規格的一些數據,而他根據下面的代碼推得,Navi 12的顯存控制器位寬與Navi 10的相同,為256-bit,而Navi 14的顯存控制器位寬要小上一半,為128-bit: 原始碼來自mesa 對於RX 5700系列,也就是Navi 10,擁有256-bit的顯存位寬,而在代碼中反映出來的Navi12是與Navi 10擁有同樣的num_sdp_interfaces屬性,都是16,也就意味著Navi 12與Navi 10在這方面的規格是一致的,都是256-bit的顯存位寬,而Navi 14少了一半,為128-bit。根據此前曝光的信息,Navi 14將會被命名為RX 5500系列,配置3、4、8GB的顯存,不過現在看來其顯存位寬直接被砍掉一半,僅為128-bit。加上此前Navi 14的規格其實已經在Compubench出現過,它擁有24組CU單元,1536個流處理器,此前曝光的測試結果表明它的性能會比RX 570略微好一些,對手應該是NVIDIA GTX 1650。 不過在這家德國論壇的博文中仍然認為Navi 12將是比Navi 10,也就是比RX 5700系列更為高端的產品,而現在主流的聲音已經將它指向規格介於Navi 10和Navi 14之間的RX 5600系列。 不過AMD什麼時候發布新顯卡還是個謎,只能靜待AMD在中低端市場上面推出新品向GTX...
7nm Navi顯卡擴軍 RX 5800 XT可戰RTX 2080 Super?

7nm Navi顯卡擴軍 RX 5800 XT可戰RTX 2080 Super?

AMD的7nm工藝Navi顯卡已經有RX 5700系列三個型號了,涵蓋了2699到3499元的市場,下一步就是繼續擴展Navi家族,最近泄露較多的是Navi 12及Navi 14兩個核心,有望填補中低端到高端市場的空白。 有關Navi 12、Navi 14核心的爆料有很多了,德國3DCenter日前匯總了一份比較全面的Navi家族規格表,我們簡單來看下。 Navi 10核心是目前RX 5700在用的了,251mm2核心,103億個晶體管,256bit GDD6顯存位寬,2560個流處理器單元,浮點性能7.5到9.4 TFLOPS,主要用於取代RX Vega 56及RX Vega 64系列,跟RTX 2060到RTX 2060 Super系列的顯卡競爭。 Navi 14核心定位比Naiv 10更低,預計會是RX 5600及RX 5600 XT系列,核心面積約為170mm2,搭配128bit GDDR6顯存,容量4到8GB,24組CU,1536個流處理器單元,浮點性能4.4到5.8TFLOPS,TDP約為120到150W,主要取代RX 580/R570系列,定價170到250美元之間,跟GTX...
AMD Navi 12、Navi 14顯卡發布在即:規格成謎

AMD Navi 12、Navi 14顯卡發布在即 規格成謎

7月7日,AMD發布了首款基於RDNA全新架構的顯卡RX 5700、RX 5700 XT,7nm工藝製造,核心代號Navi。 面對從高到低完整布局的NVIDIA RTX 20系列、GTX 16系列整個家族,AMD僅有兩款新產品顯然是不夠的,而種種跡象表明,Navi 12、Navi 14、Navi 21等新核心也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目前,Navi 12、Navi 14兩個核心已經得到了Mesa 19.2 Linux驅動的支持,AMD趕在正式版發布前將其放了進去,這也預示着新卡發布越來越近了。 Mesa 19.3版本將在10月15日推出RC1候選版,正式版則安排在11月5日,Navi 12、Navi 14最快有望在那之前就推出。 不過,得到驅動支持和發布時間也沒有十分必然的關聯,Intel未來核顯也開始了初步支持呢,Navi 12、Navi 14到年底甚至是明年初發布都有可能,一切都要看AMD各方面的進展了。 截至目前,Navi 12、Navi 14的確切規格仍然幾乎完全是謎,只能根據CompuBench的檢測結果看出來Navi 14配備24個計算單元,也就是1536個流處理器,相當於Navi 10 RX...
Digital Foundry測試:RDNA相比第一代GCN在架構層面進步了多少

Digital Foundry測試:RDNA相比第一代GCN在架構層面進步了多少

「數毛社」Digital Foundry(以下簡稱DF)前幾天放出了一項對比測試的結果,他們用最新的RDNA架構產品——RX 5700去對比了GCN 1.0的最終產品——R9 280X,在一系列限制條件下面的測試最終得出AMD在架構方面的進步是非常驚人的。 首先來看對比對象: Radeon R9 280X是AMD在2011年推出的採用GCN 1.0架構的最終產品,核心代號為Tahiti。GCN1.0架構下面最出名的產品可能就是Radeon HD 7970了,R9 280X用的和它其實是一樣的GPU,不過頻率方面上調了,它擁有32組CU,2048個渲染單元以及288GB/s的顯存帶寬,在1GHz的顯存頻率下,它具有4.1TFlops的運算能力。 而最新的RX 5700採用的是RDNA 1.0的架構,擁有36組CU,2304個渲染器,因為使用了最新的GDDR6顯存,所以顯存帶寬高達448GB/s。 這兩張顯卡差距如此大,怎麼進行架構層面的對比呢?DF引入了RX 570以及RX 580。 首先RX 570是採用GCN 4.0的架構,也就是RX 480上面的北極星,擁有32組CU、2048個渲染器,不過顯存頻率稍弱於R9 280X,但是主要規格達成了一致。 然後是同樣採用GCN 4.0架構的RX 580,它擁有與RX 5700一致的36組CU以及2304個渲染器,不過在顯存帶寬上與RX 5700有比較大的差距。 這樣通過GCN 4.0架構的兩張卡的加入,RX...

Navi 14可能會以工作站顯卡身份出現,Vega可能正在被改進

是的,又到了我們熟悉的Linux驅動庫透露新硬體消息的時間了,在最近一些向AMD顯卡DRM驅動提交代碼的commit中出現了一個名為「把Navi 14的PCI ID加入到工作站SKU中」的新更改,這可能預示著Navi 14將會以工作站顯卡的身份首先出現。 新加入的兩個PCI ID分別是0x7341和0x7347,目前流傳的消息是Navi家族除了目前已經發布上市的Navi 10之外還存在Navi 12和Navi 14等成員,根據目前的信息,Navi 14的規模可能會小於Navi 10,市場定位類似於之前的Radeon RX 570以及NVIDIA的GeForce GTX 1650這樣子處於入門級之上的顯卡。而加入到工作站顯卡的消息可能是表示Navi 14將同時推出工作站版本和遊戲顯卡兩種版本,這對於低預算的工作站用戶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AMD近期推廣自家的計算卡力度還是比較大的,各項軟體支持也在不斷地優化完善,是除了NVIDIA的Quadro系列卡之外不錯的選擇。 另外,AMD看起來並沒有完全放棄GCN,現在的證據都在告訴著人們,下一代代號為"Renoir"的APU將繼續採用基於Vega架構的圖形核心,不過最近的驅動更新顯示這款未來的APU的圖形部分在外圍部分很像Navi,比如視頻解碼模塊,也就是Video Core Next(VCN)更類似於Navi上面的新版本而不是Vega上面使用的。還有DCN2.1顯示引擎,也是Navi上面使用的。目前看起來更可能是Vega架構還沒有被放棄,AMD正在對它進行著一些小改進使得它更好的適應未來的需求,AMD可能是會同時使用兩種核心架構來更好的覆蓋市場。 ...

GPU-Z發布2.23.0版:終解決AMD Navi顯卡識別問題

從七月開始AMD和NVIDIA也是進行了一波新品的更新,AMD這邊拿出了全新的RDNA架構的Radeon RX 5700系列顯卡,同時NVIDIA也推出了Super系列顯卡。對於玩家來說GPU-Z也是老牌顯卡檢測工具了,所以在當時也是更新了2.22.0版,以識別最新的顯卡。雖然NVIDIA的顯卡能夠將所有信息全部識別准確,但對於AMD的全新RX 5700系列顯卡並不是這樣。雖然在當時的版本中已經可以識別出一些信息,但並不全面,如GPU頻率等信息標示為0MHz。在一個月後,GPU-Z終於進行了更新推出了2.23.0版,也是解決了AMD RX 5700系列顯卡信息識別不全的問題。 從上圖可以看到2.22.0版對於AMD Radeon RX 5700顯卡的像素填充速率、材質填充速率以及重要的GPU核心基礎頻率及Boost頻率都沒有準確識別出來。而且從Advanced頁面也沒有能夠顯示出顯卡的功耗限制等信息。如GPU核心頻率對於玩家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的缺失可能會對用戶檢測顯卡造成一些障礙。 在今天GPU-Z也是推出了2.23.0版更新, 這次更新也是補全了對AMD Radeon RX 5700系列顯卡的信息識別。從下面的圖中可以看出,包括GPU核心頻率、及功耗限制等都已准確識別出來,用戶也可以得到關於顯卡更多的信息。 新版已可識別出所有產品信息了 但這里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GPU的基礎頻率。在新版中顯示的是1275MHz,而實際上AMD官方給出Radeon RX 5700顯卡的基礎頻率為1465MHz,這顯然是有區別的。所以不知為何會識別出這個結果。而且GPU-Z給出的1750MHz Boost頻率也要略高於AMD給出的1725MHz。所以從這點上來看雖然已給信息,但可能並不准確。 除了增加AMD顯卡信息識別外,2.23.0版也提供了其他的更新: · 增加了對RTX 2060和RTX 2070 Super的其他變體的支持 · 更新的圖標和啟動畫面具有高DPI支持 · 為NVIDIA Super卡增加了BIOS保存支持 · 固定PCIe速度總是在Navi上報告為「4.0」 · 修復Valve Anticheat引起的崩潰 · 修復在Radeon R9 290/390系列上的崩潰 · 增加了對NVIDIA...

AMD已經在准備更多新顯卡:Navi 14現身Linux驅動

AMD今年可謂大招頻出,在台北電腦展及隨後的E3遊戲展中發布了全新的Radeon RX 5700系列顯卡,其採用的最新的RDNA架構自然也備受矚目。不過除了兩款RX 5700顯卡外,AMD並沒有公布更多型號的新顯卡。沒公布不代表AMD沒有產品,根據Phoronix的報導,AMD確實在准備新顯卡,而且已經在為其准備驅動了。 近些年AMD在開源方面非常積極,所以這次也是從AMD為Linux內核提交的顯卡驅動中發現的。此前在AMD為Navi架構提交的驅動中就已經發現了「Navi 14」的代號,但在最新的代碼提交中,AMD正式確認了Navi 14顯卡的存在,而且已經啟用了該驅動。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AMD提交的代碼依舊是針對Navi 10顯卡的,也就是即將發布的RX 5700系列。 在這份提交的代碼中有關Navi 14顯卡的代碼僅有不到1400行,一共53項提交,包含了一些設備信息,包括AISC種類信息、固件信息等,這說明了Navi 14顯卡真實存在。同時作為比較早期的代碼,Navi 14中已經包含了Golden Setting、為伺服器KMS(Kernel Mode Setting,內核模式設置)虛擬顯示等功能的部分源碼,足以說明AMD Navi 14顯卡已經在進行驅動適配工作。 圖片中數據來自Free Desktop 從代碼提交頻度上看AMD在加速Navi系列顯卡的Linux驅動的提交,根據報導AMD可能將新顯卡驅動的周期壓縮到Linux 5.3內核周期中。現在AMD已經開始Navi 14顯卡的驅動程序開發,說明在不久之後我們就能看到更多的新顯卡了。 ...

AMD將在下一代Navi顯卡增加硬體級光線追蹤:造福PC/次世代主機玩家

根據目前泄露的消息,採用定製APU的索尼和微軟兩家的次世代主機將會支持光線追蹤,但是這項功能在AMD此前發布的RX 5000系列顯卡當中並沒有搭載。所以AMD應該會在下一代顯卡當中增加對光線追蹤的硬體支持,並且也已經有了相關專利來支撐這一說法。 AMD Radeon RX 5000系列顯卡 根據TechPowerUp的消息,在AMD最近曝光的名為基於紋理處理器的光線追蹤加速方法和系統(Texture Processor Based Ray Tracing Acceleration Method and System)當中,描述了一種通過軟硬體組合的方法實現光線追蹤效果的方式。不過AMD表示,這種方法目前進能夠改進硬體方面的解決方案。 根據這項專利,AMD將會在顯卡當中添加一個專門用來處理BVH(邊界體積層次結構)的硬體單元,名為「固定功能光線交叉引擎」(fixed function ray intersection engine)。這個硬體單元能夠與GPU紋理渲染器輸出的內容疊加實現光光線追蹤的效果,與NVIDIA的RT內核相比更加簡單,並且也免去了用軟體運算時如果計算出錯需要額外修正,從而延長處理時間並增加數據量的問題。 此外,這個用於光線追蹤的硬體單元可以使用紋理系統當中已經存在的記憶體緩沖區,所以AMD不需要單獨為它提供緩存,因此可以減少晶片面積和復雜性。這個硬體單元也不會被軟體束縛,因此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態以及系統對光線追蹤計算強度的需求安排工作強度。AMD表示,與傳統的硬體解決方案相比,這種方式可以節約大量的晶片空間,從而縮小晶片的體積,並為接下來的設計工作提供方便。 因此,如果索尼和微軟的次世代主機將要提供對光線追蹤的支持,AMD就需要在下一代RNDA架構當中按照這項專利的描述添加專門的處理單元,所以下一代Navi顯卡當中也會出現硬體級別的光線追蹤。如果大家對AMD這項專利感興趣的話可以自行去研究一下。 ...

藍寶石注冊RX 5950/5900、RX 5850/5800系列顯卡,新旗艦即將殺到?

AMD即將在7月7日發布新一代的Navi架構Radeon RX 5700 XT/5700顯卡,新的顯卡會使用台積電7nm工藝生產,採用全新的RDNA架構,新的架構有三大重點,一個是全新的計算單元設計,第二是多級緩存制度,第三是精簡化的圖形管道,三者的配合讓RDNA架構的運算效率相比GCN架構有極大的提升。 不過從RX 5700系列的規格來看就知道他們所用的Navi 10核心只是個中階產品,最多也就40組CU單元2560個流處理器,上面肯定有更高端更大的GPU,現在藍寶石就在ECC網站上注冊了一整個RX 5000系列家族的名字,包括:RX 5950XT、RX 5950、RX 5900XT、RX 5900、RX 5850XT、RX 5850、RX 5750XT、RX 5750、RX 5700XT、RX 5700、RX 5650XT、RX 5650、RX 5600XT、RX 5600、RX 5550XT、RX 5550、RX 5500XT、RX 5500,此外還有個RX 590XT,說真是大部分名字都不知道會是怎樣的,畢竟現在完全沒有消息。 而且說真的AMD也不可能推這麼多型號出來,很有可能這次只是為了省事直接把名字批量注冊了,到時候想用哪個就用哪個,不過說真的RX 5800和RX 5600系列倒是很大機率會真存在的。 ...

AMD RDNA顯卡架構簡析:更高速的數據運轉,更靈活的指令運算方式

在我們的記憶中AMD的顯卡產品已經用了很久的GCN架構,雖然每代產品所用的GCN架構都有改良的地方,但本質上還是GCN架構。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GCN架構很成功,因為使用了那麼長時間,已經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考驗,我們也可以說GCN架構潛力很大,從發布至今那麼長的時間依然可以展現出不俗的實力。 但GCN架構畢竟不是完美的,隨著競爭對手的發展,GCN架構的應對能力確實開始下滑了。那對於一直為推出頂尖產品而奮鬥AMD顯卡團隊來說,GCN架構顯然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為此那麼拿出了核心代號為Navi的新產品,也就是新近發布Radeon RX 5700系列顯卡,這里面所用的RDNA架構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因為RDNA架構雖然得到了GCN架構的一些啟發,但是從整體來說是一種全新架構,從絕對性能、運行功耗、能效比等多方面來說都全面勝於前輩,是AMD顯卡團隊的精品之作。 RDNA架構又叫做Radeon DNA架構,這個名稱是什麼意思相信不用我們多做解釋了。AMD之所以這麼命名,自然是認為RDNA架構是決定新一代顯卡表現的關鍵,就像DNA對於生物的重要性。 Navi核心顯卡一共有4個重要的地方,其一是7nm工藝,其二是GDDR6顯存,其三是PCI-E 4.0接口,最後一個就是RDNA架構了,可以說缺少任何一個,Navi顯卡都無法實現當前的性能表現。 我們直接把目光聚焦到RDNA架構上,RDNA架構有三大重點,一個是全新的計算單元設計,第二是多級緩存制度,第三是精簡化的圖形管道,三者的配合讓RDNA架構的運算效率相比GCN架構有極大的提升。 Radeon RX 5700XT的圖形核心是目前已知的Navi核心或者說RDNA架構產品中的完全體,其擁有40組RDNA CU單元,共計2560個流處理器、80個標量單元和160個64位雙線性過濾單元。 RDNA架構支持Wave32和Wave64兩指令長度模式,這個很重要 AMD R100顯卡架構到RDNA顯卡架構的的變遷史 那麼到底RDNA架構相比GCN架構有什麼地方是更為領先呢?首先我們可以從兩者的CU單元來判斷。首先GCN架構是擁有4組SIMD16單元、1個共享標量單元和1個共享向量單元;RDNA架構擁有2組SIMD32單元,2個共享向量單元和2個共享標量單元,可以看出其SIMD單元的組合方式不同,向量和標量單元也更多。 RDNA這樣的組成有什麼好處呢?以運行一個Wave64指令為例,由於GCN架構僅支持Wave16長度指令,僅有一個標量單元,因此Wave64指令會被分到4組SIMD單元中,每個時鍾周期運行一組,這樣就需要4個時鍾周期才能完成一個Wave64指令。 而RDNA架構有兩組SIMD32單元,支持Wave32長度指令,而且有兩個標量單元,因此一個Wave64指令可以同時由兩個SIMD32單元運行,一個時鍾周期就完成了。 也正因為這樣的結構,RDNA結構可以同時運行兩個不同Wave32指令或一個Wave64指令,這也是其Wave32/64雙模式的來由。 從結果來看,運行Wave64指令時,GCN架構的SIMD單元利用率只有25%,而RDNA架構的利用率可以達到100%,這就是為什麼後者可以在硬體規格接近的情況下,迸發出凌駕於GCN架構效能的原因。 RDNA架構SIMD單元組成 支持Wave32與Wave64雙模式 當然除此之外RDNA架構還進行了很多的增強,例如2倍與GCN架構的ALU單元與4倍於GCN架構的緩存帶寬,這些都是我們表面上看不到的規格,為此即便是CU單元和流處理器數量相同,RDNA架構的性能會比GCN架構性能高出一個甚至幾個檔次的原因。 不同架構之間的區別 RDNA架構緩存系統 緩存帶寬相比GCN架構有很大的提升,延遲則有大幅度的下降 精簡化的圖形管道使數據處理的速度更加迅速 因此與RX Vega 64顯卡相比,Radeon RX 5700 XT也就是Navi核心顯卡在性能領先14%的前提下,功耗還有23%的下降,而且得益於7nm工藝,Navi核心的面積只有251平方毫米,Vega 10核心卻已經接近500平方毫米,單位面積可以提供的性能,前者是後者的2.3倍。 當然除了硬體上改進外,這次RDNA架構顯卡還給遊戲玩家帶來了軟體上的優化。首先是AMD FidelityFX套件,這是一個開源的畫質工具,目前可以實現的作用是提升遊戲換面的銳利度和對比度,使原本因為抗鋸齒等原因而導致模糊的畫面重新變得銳利。 當然這並不是AMD FidelityFX的唯一功能,事實上AMD FidelityFX還能完成很多事情,只是其他功能目前尚處於開發階段,因此並未進行公開。此外這個套件雖然開源但並不是一個外部優化軟體,而是需要融入到遊戲本身的,不過目前已經有不少遊戲廠商跟AMD合作將AMD FidelityFX加入到自己遊戲中,就像當年的「海飛絲」特效那樣。 已經可以確定的是《F1 2019》和《無主之地3》都會支持AMD FidelityFX,未來會有更多的遊戲加入,有興趣的玩家也可以到GPUOpen網站下載開源包,自己來玩一玩。 很多遊戲廠商已經確定會支持AMD FidelityFX 而AMD圖像銳化功能則是由顯卡驅動提供的功能,這意味著什麼遊戲都能支持,其作用同樣是銳化遊戲畫面,使其看上去更加清晰。 AMD表示相應的功能會在Radeon RX 5700顯卡發售後的最新版的驅動中提供,不過目前僅支持RDNA架構顯卡,後期是否會支持GCN架構顯卡,他們表示這不方便透露,因此大家也只能等待了。 對於電競玩家來說RDNA架構顯卡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抗延遲功能,這是一項降低從操作到畫面響應所需要的時間的功能,AMD表示開啟抗延遲功能後,操作到顯示的延遲時間將縮短三分之一,對於電競玩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台北電腦展:想提前知道Navi顯卡的外觀,可以看看華擎這邊

AMD在台北電腦展上發布了7nm 的Navi顯卡,AMD稱由於恰逢其公司成立50周年,所有他們將Navi顯卡命名為RX5000系列。Navi顯卡將於7月份出貨,但是現在,我們或許已經知道了一部分Navi顯卡將具有的外觀。 據tomshardware報導,在台北電腦展上華擎的展區里,他們看到三張華擎方面稱其「將具有下一代顯卡核心」的顯卡模型,由於華擎只生產A卡,所以當然指的就是Navi顯卡。 其中一張正面具有硬朗的黑灰色外觀,三散熱風扇設計,風扇中間有PG字樣logo,表明其屬於華擎的幻影遊戲系列,另外,在最右邊風扇的附近還可以看到少量線條狀RGB燈效。 該卡具有背板,背面有一個較大線條的RGB燈效,還有發光的幻影遊戲系列logo。 第二張也是屬於幻影遊戲系列,同樣是三散熱風扇設計,tomshardware報導稱這三個風扇是ARGB風扇,每個風扇都有不同的顏色(這個我個人表示懷疑,應該不可能支持三個風扇單獨調色,正常來說頂多它給你分兩組,其中一個風扇為一組,其餘兩個風扇為一組,可以分兩組調節) 。 這張卡的背面也有發光的幻影遊戲logo,至於雙8pin接口先不要吐槽了,畢竟這只是模型,最終是有可能會修改的。 最後一張卡我們可以看到風扇上印上了華擎的Taichi系列logo,仍然是三散熱風扇設計,中間風扇的周圍有一圈RGB燈效。 這張印有Taichi系列logo的顯卡模型背面同時有Taichi系列logo和華擎品牌logo,並且通過圓形的RGB燈效將其連接起來。 當然這些設計最終都有可能改變,關於Navi顯卡的更多詳細信息等到6月10日的E3展,屆時我們會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圖片來自tomshardware <p ...

英偉達搶注3080,4080和5080商標,想打壓Navi顯卡的命名方案

不可否認,好的命名對於產品的銷售具有重大意義,在主板芯片組上,AMD就採用了與英特爾針鋒相對的「壓制」式命名,現在AMD新的Navi顯卡即將推出,據傳有可能會被命名為AMD Radeon RX 3080,不用多想就能看得出來這是針對英偉達的命名方式。不過英偉達現在開始反擊了。 據pcgamer報道,英偉達已向歐盟知識產權局提交了3080,4080和5080數字型號的命名權,試圖阻止AMD即將推出的Navi遊戲顯卡的「壓制」式命名。 在顯卡命名方面,AMD其實是比較混亂的。在過去10年中,AMD顯卡在Radeon HD,Radeon R5 / R7 / R9,Radeon RX以及最近的Radeon VII等產品中都經歷了不同的命名方案。如果之前泄漏的消息是正確的,AMD可能會再次使用Navi這個命名進行更換。 當謠言說AMD可以使用RX 3000系列來命名Navi產品時(例如RX 3080,RX 3070和RX 3060),英偉達感受到了威脅。 首先,如果AMD使用RX 3000系列來命名Navi產品時,英偉達的圖靈顯卡不可避免的會面臨銷售上面的困境,一些不知情的消費者可能會認為RX 3060比RTX 2060性能更好,雖然真實情況不一定是這樣。 其次,如果AMD使用例如RX 3080,RX 3070和RX 3060來命名Navi產品時,由於他們同屬於遊戲顯卡產品,則英偉達不能再使用這些名稱,也就是說英偉達的下一代顯卡不能被命名為RTX 3080這樣的了。 通過向歐盟知識產權局申請3080,4080和5080的商標,英偉達希望阻止AMD將3000系列用於Navi,同時確保其未來至少三代顯卡能保持一致的命名方式。但是,要強調的是英偉達的申請目前仍在審查中,英偉達不一定能取得3080,4080和5080的商標。AM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博士已確認Navi將於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它將在E3大展上的Next Horizon Gaming活動中得到曝光 。 來源:超能網

AMD Radeon RX 3080顯卡規格曝光,擁有2560個流處理器

AMD發布新銳龍處理器的時間大概是在台北電腦展,而Navi顯卡則有可能在兩星期後的E3大展上,反正最近關於這兩樣東西的泄露不斷,現在RX 3080的規格也泄露出來了。 這消息是@KOMACHI_ENSAKA在推特上曝出來的,這款產品是中端Radeon顯卡所用的,預計將與RTX 2070和RTX 2060相競爭,至於這款顯卡的命名是什麼其實沒有定論的,不過為了便於說明暫時把它稱作Navi 10核心和RX 3080顯卡。 Navi架構帶來了全新的着色器引擎設計,以提高計算單元的利用率和更高的像素吞吐量,Navi 10芯片擁有40個CU單元,每單元擁有64個流處理器,也就是一共2560個流處理器,比現在的Vega 64與56都要少,根據此前的消息這個核心擁有8個着色引擎,這些引擎每個包含5個CU單元和一個光柵後端,現有的GCN架構中每個光柵後端包含16個ROP,現在不清楚Navi 10是否會有128個ROP,或者AMD已經減少了Navi架構每個光柵後端的ROP數量。 實際上着色器引擎數量是Navi架構的一個重要細節,因為此前AMD的GCN架構一直無法突破4個着色器引擎,這也導致大型GPU的流處理器利用率不足,這也是目前以來GCN架構的最大限制。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AMD就能提升大型GPU的流處理器利用率問題,並且我們可能會看到有超過4096個留處理器的GPU的誕生,此外ROP數量也有可能超過64個,從而提升高分辨率的吞吐量,這也是此前AMD的大GPU的另一個限制。 根據此前曝光的Navi顯卡PCB照片,我們可以知道它擁有256位的現存位寬,並使用GDDR6顯存,PCB上只有單面顯存設計,所以顯存容量應該是8GB,不排除會出有16GB顯存的專業版的可能性。 來源:超能網

Ryzen 3000處理器及Navi顯卡還需等待,AMD確認第三季度上市

今天距離月底開幕的台北電腦展已經不遠了,屆時很多廠商會在展會上發布新產品。如無意外,AMD也將會發布全新的產品。不過根據Techpowerup的報道稱,在今天AMD年度股東大會上,AMD總裁兼CEO蘇姿豐博士證實了基於Zen2架構的Ryzen 3000處理器、Navi顯卡及EPYC處理器將會在今年3季度上市。 圖片來自Techpowerup 在今年年初的CES展會上AMD展示了全新的7nm Zen2架構銳龍處理器。在馬上開始的台北電腦展上,AMD可能會發布這款全新處理器。同時昨天AMD宣布在6月10日E3遊戲展前會舉行「Next Horizon Gaming」活動,「Nnavi」顯卡也有可能會在那時面世。而現在蘇姿豐博士稱這些新品將會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也就是說在新品發布之後,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等到產品上市,我們不能第一時間購買到產品。這與我們的期待有所差別,畢竟基於Zen 2架構的Ryzen 3000處理器早已展示過,所以理應可以盡快上市。 最近有關新產品的報道很多,對於全新的Ryzen 3000處理器,有消息稱其擁有更好的IPC,核心數也更多,達到了12核/16核。而之前在CES展會上演示時其功耗和性能表現都令人感到驚喜。而近期大家都期待的Navi顯卡,有消息稱其將會採用7nm工藝,支持光線追蹤,顯存會採用GDDR6。 對於普通消費者,新處理器和顯卡都會讓玩家感到興奮,但是即使最快上市,也是在7月以後。所以還需要AMD公布確切的上市時間,不要讓滿懷的期待逐漸消退。 來源:超能網

7nm Navi要來了?AMD將於6月10日舉辦遊戲新品發布會

現在,AMD會在5月底的台北電腦展上拿出7nm的EPYC與新一代的Zen 2 Ryzen處理器是大概率的事件,而Navi架構顯卡可能只會略微帶過一下。因為AMD 5月14日宣布,將於6月10日下午15點(即6月11日早6點),E3 2019開幕的前一天,在洛杉磯舉辦「Next Horizon Gaming」活動,且會在YouTube同步直播。屆時,AMD可能將發布下一代的遊戲顯卡。 AMD表示,這次的活動活動將由The Game Awards的創建者Geoff Keighley主持,AMD CEO蘇姿豐博士將登場主講,此次的主角是AMD的遊戲新品,它將在未來幾年里推動PC、主機和雲遊戲平台的發展,為領先的開發者展示「前所未有的遊戲內容」。幾乎可以確認就是7nm的Navi顯卡了。 AMD的顯卡缺席E3也有段時間了,最近兩次出席是2015年和2016年,分別發布了Radeon R9 Fury X和Radeon RX 460/470顯卡。E3作為遊戲廠商和玩家關注度極高的展會,AMD的此次回歸定是有備而來。 由此我們也不難猜測,5月台北電腦展上的內容可能會限制為CPU產品(7nm的EPYC與新一代的Zen 2 Ryzen,還有X500芯片組的主板),新顯卡只是提一下,到了6月的E3才正式發布,而現貨全面開賣可能要等到三季度。 此前,關於Navi顯卡,我們只知道了一些關於它的流言,比如搭載Navi 10的AMD Radeon RX 3080 XT顯卡,延續了GCN架構,8G GDDR6顯存,顯存帶寬256GB/s,TDP 190W,將對標英偉達的RTX 2070。而下一世代的XBox和PS都將是真正意義上的「3A」平台:AMD的Zen 2處理器+Navi顯卡,支持光線追蹤。也許Navi顯卡會在E3 2019上和這兩台主機一起公布消息?拭目以待吧。 圖片均來自AMD官網 來源:超能網

AMD Radeon RX 3080 XT規格曝光,性能堪比RTX 2070

AMD的Navi架構GPU是他們今年在顯卡上的重要產品,隨着現在離六月越來越近,它的消息就滿天亂飛,當然了月底的台北電腦展上是不大可能會看到它的,因為它會在一個星期後的E3 2019上發布。 這是50周年紀念版的Radeon 7 Tweaktown表示他們已經知道了AMD Radeon RX 3080 XT的規格,這款顯卡將使用Navi 10 GPU,擁有56組CU單元,3584個流處理器,配備8GB GDDR6顯存,顯存帶寬256GB/s,TDP 190W,將在今年的E3 2019遊戲大展上推出。 比較讓人意外的是RX 3080 XT擁有和RTX 2070相近的性能,而且售價僅為330美元,與售價高達499美元的RTX 2070相比便宜了很多,如果這是真的是話RX 3080 XT將成為顯卡市場上的價格屠夫,NVIDIA可能被迫降價來對抗它,而答案將在一個月後揭曉。 來源:超能網

AMD更新今年產品線路圖,第三代銳龍線程撕裂者消失了

AMD最近除了公布2019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之外,還對投資者講了AMD此後的產品計劃,新的產品線路圖上有了重大變化,第三代銳龍線程撕裂者從今年的產品列表中去除了。 原本三月份的2019產品線路圖上AMD是有把第三代線程撕裂者寫上去的,雖然沒寫發布時間,但是至少還在上面,現在最新的五月份2019線路圖上今年沒發布的消費級處理器產品就剩下第三代桌面銳龍處理器,第三代銳龍線程撕裂者直接從圖中消失了。 實際上銳龍線程撕裂者就是一個不能組建多路系統的EPYC處理器,所以應該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現在AMD的EPYC Rome處理器並沒有任何的變化還是按原計劃進行,主板上出了幺蛾子的可能性比較大,現在的X399主板是不支持PCI-E 4.0的,想發揮第三代線程撕裂者得出新的主板才行,可能是新主板開發有所延誤,來不及今年內發布?當然台積電的7nm產能根不上的可能性也是有的,畢竟不只AMD一家在用。 處理器架構方面,採用7nm工藝的Zen 2架構已經到了樣品階段,差不多可以發布了,使用7nm+工藝的Zen 3也步入正軌,再下一代的Zen 4架構正在開發中。 明年會有採用7nm+ Zen 3架構的Milan EPYC處理器 顯卡的線路圖並沒有太大變化,今年會出Navi架構GPU,明年有7nm+工藝的新產品 在數據中心GPU的介紹中,除了現有的MI25、MI50和MI60之外,今年第三季度還有個採用7nm Navi架構的新加速卡會發布。 來源:超能網

AMD的GCN至少再撐一年,Navi GPU底層架構還是它

AMD的GCN架構已經用了許多年了,本以為Navi會是新的架構,不過從AMD最新的開發驅動來看,Navi依然是GCN架構,那麼它還是繞不開GCN架構最大4096個流處理器的束縛。 Phoronix在查找各種Git資料庫時發現了AMD進行提交的AMDGPU LLVM開源顯卡驅動,里面有這麼兩行: EF_AMDGPU_MACH_ AMDGCN _LAST =EF_AMDGPU_MACH_ AMDGCN _GFX1010 GFX900是Vega,那麼GFX1010就肯定只能是Navi,而前面有AMDGCN的字眼,說明Navi的底層設計還是GCN,AMD只是在這個老架構上再繼續優化,此前有人說過GCN架構如果不進行大規模調整的話就無法擁有超過4096個流處理器,但如果進行大規模調整的話它還會叫作GCN嗎? GCN架構誕生於2012年,當年的Radeon HD 7970性能確實強大,但是7年以來AMD的顯卡依然是使用GCN架構,這架構的潛能應該也挖掘得差不多了,Navi應該會是GCN架構最後的產物,而AMD再下一代的7nm+顯卡代號Arcturus會徹底轉向新的架構,預計2020年登場。 根據目前的各種消息,Navi將在Vega架構的基礎上引入流式傳輸光柵器(Draw Stream Binning Rasterizer),這樣它就能支持光線追蹤了,而且支持的顯存類型也變成了GDDR6,這樣顯存的成本也可以降下來,當然不排除高端型號還會繼續使用昂貴的HBM2顯存的可能性。 來源:超能網

AMD Navi顯卡PCB曝光,配256bit/8GB GDDR6顯存,雙8pin供電

AMD今年准備在CPU和顯卡上都來個大更新,新的Zen 2架構處理器和Navi架構顯卡都會在5月底6月初的台北電腦展和E3遊戲展這兩個相差只有一個星期的展會上放出,當然了這兩樣東西都還在保密階段,現在所知道的東西不多,不過有人在貼吧上搞個大新聞,把Navi顯卡的PCB給曝出來了。 雖然原貼早已貼吧404,但是已經有幫你發到推上了,這PCB應該是Navi架構的中高端顯卡,至少不會是一張入門顯卡,它的GPU尺寸較大,顯存的BGA封裝是BGA 180,所以這是GDDR6顯存,可以排除它是現有AMD顯卡,GPU周圍有8個顯存位,表示顯存位寬256it,而且背面是沒有做顯存BGA的,可以推斷這卡顯存容量是8GB,應該是一張和RX 590定位類似的產品。視頻輸出接口有兩個DP和一個HDMI,還有個USB-C口。 顯卡PCB上做了8相供電位置,但PCB正面VRM供電右側留了很大的一片空白區域,背面這些位置上倒還留了一些原件,不知道這區域是用來幹嘛的,或者AMD還想繼續用渦輪風扇?這PCB上設計了兩個8pin供電接口,也就是說這卡的最大功耗可能有300W,當然實際上可能不會這麼多,而且實卡上可能只是單8pin或者6+8pin。 Navi顯卡的發布時間可能是5月27日的台北電腦展上,也有可能是6月11日的E3遊戲展上,它應該支持光線追蹤功能,畢竟索尼和微軟下一代的主機都被證實會有着功能,而他們用的都是AMD的芯片,所以Navi支持光追是相當有可能的。 來源:超能網

AMD Navi顯卡規格泄露:7nm工藝,最高249美元,支持光追

據媒體Tom's Hardware報導,AMD 即將推出 7nm 工藝和 Navi(仙後座)架構的新品,據說會叫做 RX 3080/ RX 3070/ RX 3060,有可能在 6 月份洛杉磯舉辦的 E3 遊戲展上登場。售價預計分別為249.99 美元、199.99 美元、129.99 美元,各自對標 RTX 2070、RTX 2060、GTX 1650。 自2017年的 RX Vega 系列以來,AMD還沒有為其顯卡推出真正全新的...

AMD可能在E3 2019上發布Navi顯卡,7月7日開賣

現在AMD會在5月底的台北電腦展上拿出7nm的EPYC與新一代Ryzen處理器是大機率事情,而Navi架構顯卡可能會略微帶過一下,但正是的發布時間不會在這個時間點上,至於第三代的Ryzen ThreadRipper,可能要多等一到兩個月。 根據tweaktown的消息,Navi顯卡的發布時間可能在台北電腦展結束後幾周的E3大會上,E3 2019將在6月12日之14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2017年AMD就在E3大會上發布了RX Vega顯卡和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兩年後Navi顯卡也在E3上發布也是相當有可能的。 至於發售時間還是之前所傳的7月7日,這是為了7nm工藝而選的好日子,當然了這也和台積電7nm產能的爬坡進度有很大關系,此前就有傳言說Navi隨時可能會推到10月份,但是現在台積電的7nm進度良好,所以AMD也能快速的布局自己新一代的產品了。 至於Navi顯卡的規格嗎,現在也只有一些不靠譜的傳聞,所以這里就不提了。 ...

AMD可能在E3 2019上發佈Navi顯卡,7月7日開賣

現在AMD會在5月底的台北電腦展上拿出7nm的EPYC與新一代Ryzen處理器是大概率事情,而Navi架構顯卡可能會略微帶過一下,但正是的發佈時間不會在這個時間點上,至於第三代的Ryzen ThreadRipper,可能要多等一到兩個月。 根據tweaktown的消息,Navi顯卡的發佈時間可能在台北電腦展結束後幾週的E3大會上,E3 2019將在6月12日之14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2017年AMD就在E3大會上發佈了RX Vega顯卡和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兩年後Navi顯卡也在E3上發佈也是相當有可能的。 至於發售時間還是之前所傳的7月7日,這是為了7nm工藝而選的好日子,當然了這也和台積電7nm產能的爬坡進度有很大關系,此前就有傳言說Navi隨時可能會推到10月份,但是現在台積電的7nm進度良好,所以AMD也能快速的佈局自己新一代的產品了。 至於Navi顯卡的規格嗎,現在也只有一些不靠譜的傳聞,所以這里就不提了。 來源:超能網

7nm銳龍、EPYC處理器及Navi顯卡全面開花,AMD下半年營收大漲

2018年9月份AMD股價歷史性突破30美元,創下了12年新高,不過沒多久就遇到了美股大跌,股價最低跌到了17美元,昨天又漲到了29美元了,大漲了8.5%。這是為何?華爾街分析師日前給了AMD股票「買入」的評級,而市場方面也傳來了利好消息,供應鏈方面爆料稱AMD今年下半年的營收會大幅增長,因為7nm銳龍/EPYC處理器以及7nm Navi顯卡都會在下半年上市,CPU、GPU兩開花,AMD的春天到了。 Digitimes援引PC供應鏈廠商的消息稱,AMD將在5月27日的台北電腦展上宣佈7nm工藝、Zen2架構的銳龍三代處理器,還有新一代的X570芯片組。代號Rome羅馬的7nm 64核服務器芯片EPYC也將在今年中期出貨,下一代Navi系列顯卡也會在Q3季度亮相,這三款芯片都會使用7nm工藝。 由於銳龍處理器的成功,AMD在台式機上的市場份額大幅增加,而EPYC服務器芯片市場份額也從2017年Q4季度的1%增長到了去年底的3.2%。 由於季節性因素及顯卡出貨量減少,AMD宣佈今年Q1季度營收將環比下滑的12%、同比下滑24%。盡管AMD公司2月份推出了7nm Radeon VII顯卡,但僅憑這一款產品還不能改變礦卡崩盤導致的銷量急劇下滑問題。 AMD預計其半定製芯片業務Q1季度也會同比下滑,不過用於台式機的銳龍、用於服務器的EPYC及數據中心GPU營收會增長。 由於英特爾的CPU缺貨問題,HP、聯想在2018年下半年就開始為其筆記本訂購AMD CPU,華碩也在幾款遊戲本中採用了AMD解決方案,銷售額也超過了預期。宏碁、HP也在他們的Chromebook中使用AMD平台。 隨着越來越多的廠商使用AMD平台,預計AMD的筆記本市場份額也會大幅增加。 採用Zen2架構的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及X570芯片組將成為第一個支持PCIe 4.0的消費級平台,由於該平台具備極高的性價比,許多主板廠商也增加了基於AMD 500系列的主板的出貨比例,預計今年下半年AMD在台式機市場上的份額也會提升。 X570芯片組將由AMD自主設計,因為AMD的芯片組合作夥伴祥碩在2019年底搞不定PCIe 4.0,不過主流芯片組依然是祥碩設計。 目前AMD從GPU業務中獲得的豐厚利潤主要來自數據中心市場,Google的雲遊戲平台Stadia將使用AMD的GPU。 AMD CEO蘇姿豐將於5月27出席在台北電腦展新聞發佈會,將就高性能計算行業的發展發表主題演講。 來源:超能網

AMD第二款7nm顯卡上半年可能沒戲了,華擎Q3推RX Navi顯卡

在7nm工藝的GPU芯片上,NVIDIA並不着急,因為他們的16nm及12nm工藝的顯卡依然很能打,性能、能效都不輸,反而AMD倒是繼續全新架構、工藝的顯卡,這個顯卡架構名為Navi,這一點已經沒什麼秘密了。對於Navi,目前最關鍵的地方還是這款GPU何時發佈,種種跡象來看上半年上市是沒多大可能了,最新爆料稱華擎將在Q3季度推出RX Navi系列顯卡,發佈時間、命名都很有意思。 Digitimes昨天發了一篇有關華擎2019年業務展望的文章,報導指華擎三大業務——主板、工業PC(IPC)及服務器今年的營收都會繼續增長,但是全年盈利可能會受到顯卡庫存的影響,說到底還是礦卡的影響。 盡管華擎通過提高顯卡性價比的方式來消化礦卡興盛時代的庫存,但digitimes稱華擎消除礦卡影響的努力需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實現。 報導還說2018年全球主板市場下滑了15%左右,除了華碩、微星及華擎出貨量是小幅下滑或者持平之外,其他廠商的出貨量都有大幅下滑。 華擎2018年出貨主板400萬片(這里說的都是自有品牌主板出貨量),微星出貨600萬片。 消息人士稱2019年主板市場出貨量會繼續下滑,不過華擎預計會保持2018年類似水平的出貨量。 此外,華擎IPC業務預計今年實現盈利,營收占華擎總營收的15-17%,與此同時華擎的服務器子公司預計也會小幅盈利,營收占總營收的10%左右。 華擎公司2018年4月份進入顯卡市場,原本預期礦卡市場需求高漲能夠讓華擎在2018年盈利,不過礦卡市場需求迅速崩潰導致了庫存積壓。 不過華擎公司對AMD顯卡依然保持樂觀態度,今年發佈的Radeon VII顯卡售價高達699美元,該公司預計會在今年Q3季度推出RX Navi系列顯卡(RX series Navi)。 市場觀察人士預計華擎2019年的收入將增長20%,高於去年的101.9億新台幣,去年淨利潤達到了59.3億新台幣(原文寫的就是NT$5.93 billion,查證了下華擎去年淨利應該是5.93億新台幣),EPS每股收益4.91新台幣。 PS:如果digitimes的消息來源是華擎內部人士,那這次透露的新卡信息有兩點比較重要——一個是Q3季度上市,一個是新卡名字可能是RX Navi,而非RX 680,前一點信息應該沒什麼意外了,之前已有的爆料也顯示Navi顯卡是Q3季度上市,可能是在6月份發佈,最快7月份上市。 至於命名,之前傳聞Navi是取代現有RX 500/400系列的,命名可能是RX 680/RX 670,digitimes這里的爆料用到了RX Navi的說法,看起來Navi有可能跟RX Vega系列一樣都是用字母系列命名。 來源:超能網

AMD的Navi 20憋大招:支持光追,7nm EUV工藝,放棄GCN架構

2018年NVIDIA推出了全新的圖靈架構,開啟了RTX追光之路,AMD去年的主力依然是RX 500及Vega系列,年底推出了RX 590,2019年初AMD拿出了7nm工藝的Radeon VII顯卡,性能倒是追上RTX 2080級別的,16GB HBM2顯存看着也不錯,但是功耗、發熱偏高,而且缺少光追支持。AMD今年的重點是7nm Navi,A反是盼星星盼月亮等着發佈,但是第一代Navi 10性能主打中高端市場,都不一定能取代Vega顯卡地位,不能戰NV全家。既然Navi 10不討好,那期待下Navi 20吧,爆料顯示Navi 20真的是個AMD大招了,不僅支持光線追蹤技術,還升級到更新的7nm EUV(7nm+)工藝,更重要的是它不再使用GCN架構,會更換全新的底層架構。 對於Navi GPU核心,此前比較靠譜的說法是Navi顯卡是給微軟、索尼新一代主機定製的,所以性能上並不是最頂級的,定位更像是RX 680這樣的,是14nm Polaris架構的繼任者,Vega顯卡在2019年內依然會是AMD的高端顯卡。 不過AMD官方並沒有證實或者否認Navi的定位,而早前也流傳着另外的爆料,那就是Navi家族不是只有一款,首批問世的是Navi 10核心,定位就跟上面所說的那樣,但它還有更高端的Navi 20核心,只不過Navi 20的爆料比較少,之前傳聞的很玄乎。 對於Navi 20,油土鱉播主RedGamingTech日前在視頻中在視頻中爆了個猛料,根據他所說,Navi 20核心至少有三大變化: ·Navi 20將支持光線追蹤 ·Navi 20將使用更先進的7nm+工藝,也就是7nm EUV工藝 ·Navi 20將放棄GCN架構,轉向更新一代的底層架構 對於這個爆料,假如存在Navi 10到Navi 20這樣的進化路線的話,Navi 20支持光追應該沒什麼懸念了,因為Navi 20的發佈時間不是今年,靠譜的發佈時間是2020年到2021年間,那時候光追不能說普及至少也是3A新遊戲的標準了,而且業界也在推動非加速單元的通用型光追技術普及,NVIDIA在這方面也有所松動了。 至於剩下的兩點——7nm EUV工藝及全新架構,對照AMD的路線圖的話,這兩個特性是Navi之後的Next-Gen處理器才有的,雖然Next-Gen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命名,不過之前的爆料稱下下代GPU架構代號為Arcturus,也就是大角星。 當然了,這些爆料依然不是AMD官方承諾,沒發佈之前一切都可能變的,Navi 20核心並不是今年就發佈的,至少要一年之後,時間點使用7nm EUV工藝也是有可能的,而更換GCN架構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傳聞了,之前有爆料說Navi會是最後一代GCN架構,不過Navi 10、Navi 20是兩款核心,所以Navi 20替換GCN架構也不是沒可能。 來源:超能網

7nm Navi為何這麼晚發佈?AMD稱Q2季度GPU市場才正常

AMD昨天發佈了中國特供版的RX 560 XT顯卡,售價999元,性能要比GTX 1050系列更好,性價比頗高。再聯想到之前推出RX 580 2048SP版、RX 590顯卡,今年2月份雖然推出了7nm的Radeon VII顯卡,但總體上可以說AMD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一直在折騰現有架構的產品。盡管AMD現在真的需要7nm工藝的新一代顯卡來扭轉市場份額低至20%以下的GPU業務,但AMD現在並不急着推Navi,AMD為何這麼做?說起來也簡單,那就是今年Q1季度GPU顯卡庫存還是有點高,AMD CEO蘇姿豐表示Q2季度GPU市場才會恢復正常。 在日前的高盛技術會議上,AMD CEO蘇姿豐表示他們的GPU庫存水平在Q1季度還是有點高,要到Q2季度GPU市場才會恢復正常。 不過AMD對於未來的看法倒是很樂觀,蘇姿豐認為AMD在PC市場各個領域都有增長機會,包括商業、教育等行業。在服務器芯片領域,7nm 64核的羅馬處理器上市之後,AMD今年晚些時候在服務器處理器市場上的份額也會增長。 此外,AMD的主機業務也會保持良好姿態,而且隨着數據中心業務取得進展,AMD今年下半年的整體營收還會保持增長。 對AMD粉絲來說,今年值得期待的兩個新產品就是7nm工藝的銳龍三代以及7nm工藝的Navi顯卡,前者已經確定是今年中發佈,後者尚無官方消息,之前最不樂觀的猜測說是延期到10月份,但現在又有爆料說是7月份上市。 不論哪種,今年6月份台北電腦展之前,AMD的CPU、GPU都不會有什麼新變化,台北電腦展上可能率先發佈7nm銳龍處理器,接下來是Navi顯卡,AMD的3A平台到時候會一起更新了。 來源:超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