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嫻丨脾胃病施治的「5大誤區」

導讀:你在脾胃病施治中存不存在以下的5大問題呢?

脾胃病的治療中,思維的偏見會產生一些弊病。

劉亞嫻丨脾胃病施治的「5大誤區」

1

囿於脾虛,濫用呆補

對脾胃虛弱抑或氣血不足之人,補益脾胃助其受納、運化,益氣血生化之源,本為正法,然濫用呆補者亦不少。

其表現如下:

一、補不得法

即大隊參、術、芪「填鴨式」的補,只「補」不「行」,收效惘然。

其實,許多老中醫對脾胃虛弱之人如何施補,已有成熟經驗。

如蒲輔周老中醫強調「補而毋滯」,他用藥少,劑量小,卻常收卓功;黃文東老中醫治病強調照顧脾胃,不妄施苦寒克伐或大劑膩補,主張用藥輕靈,在用補益藥時往往加入陳皮、木香等靈活之品以助運化。

這些經驗應該借鑑!

二、認證不確,非虛亦補

如臨床見到一些幼兒面黃肌瘦懶於進食,家長溺愛(生活條件亦好)以為虛弱,麥乳精、糖、巧克力……乞求兒食,醫者以為脾虛,累進補劑,但就是補不起來!原因何在?

「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過食甘膩,壅滯氣機使然。應調其飲食,節其甘膩,稍事運脾,呆補則無功。

還有一些幼兒外感之後留有低熱,手足心熱、家長以為病後體虛,雞、魚、肉……強與兒食,醫者以為脾弱,餘熱未清,或予補益,或予苦寒清熱,收效惘然。

何故?

忘記了「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和「損谷則愈」。

應味食清淡,節制飲食或予少量保和丸(每次半丸),消食和胃,消而無過,且略取其中連翹之散結清熱即可。既不宜呆補,又不宜苦寒損胃。

三、取悅患者,無原則地投其所好

現在仍有不少人樂於受補,如不曉之以醫理,一味投其所好,不該補亦補,必貽害患者。

1976年間曾遇一女患者,患脂溢性脫髮,稍有納差。患者崇信黃芪之補,每服藥必求醫生開黃芪,且越開量越大,醫者亦存補之無害之念,結果服藥數月,脫髮有增無減,飲食有減無增,此誠患者樂補之過,實亦醫者投患者所好之過也。

2

一見不食,即與消導

有積滯,予以消導本為正法,然不辨虛實,一見不食即與消導,焦三仙隨手拈來者亦不乏所見,名曰幫助消化,實為濫用。

眾所周知,神曲、麥芽、山楂對脾虛無積滯,氣虛便溏者不宜服用,古醫家早有明訓,一些本草書甚至指出:無積久服消人元氣,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髮之氣。

3

不究病機,過用苦寒

對於脾胃濕熱蘊結的患者,合理使用些苦寒藥物本無可非議,但不究病情變化,「苦寒一貫制」者亦不乏所見,結果濕熱或去,胃氣敗壞,反致束手。

如某些急性肝炎患者,可出現脾胃濕熱徵象而納呆、乏力、脘腹脹滿、舌苔黃膩,此時使用些苦寒藥物(如梔子、黃芩等)患者症狀會得到改善。

但臨床常見到不究病情變化,認為苦寒既已得手,效不更方,或惑於轉氨酶高,忽略辨證,長期應用苦寒的情況,結果有些患者,始則症狀改善,繼則腹脹納呆再現,原因何在?苦寒敗胃者不少。

對於此類患者,應尤重舌診。

若始見黃膩苔,則可使用苦寒,黃苔漸退,苔轉白膩,即應撤去苦寒,繼之以燥濕芳化,當注意藥取輕靈,宣展氣機,苔轉薄白,再略予補益脾胃。

如果不辨病情轉化,患者濕熱已減,黃膩苔退,仍予苦寒,就可能損胃,重現腹脹納呆,此時的腹脹納呆與病初的腹脹納呆已有本質不同了,此為虛,始為實,虛再以實治,必使病情遷延。

4

求勝心切,大劑累投

脾胃虛弱患者,常有諸多虛弱症狀,懶於進食,又不得不進食,加之環境、精神、工作等因素的影響,又難於在飲食的質、量、次數、口味、冷暖等方面達到盡善盡美,因此脾胃患者,特別是長期患者,在治療上就要持之以恆,有時宜緩圖收功,否則欲速則不達。

但急於朝夕收功或過於依賴補藥的威力,以為量越大收效越快而大量累投者屢有所見,結果事與願違,無異於拔苗助長。

出現這種情況還有一個原因,即懷疑輕劑的作用。其實,輕靈收卓功,在脾胃病的治療中是屢見不鮮的。

試舉一例如下:

顏某某,女,36歲,農民,河北晉縣人。

初診:1983年10月21日

主訴:食欲不振3月余,加重20天。

現病史:患者於1983年8月上旬與愛人吵架後,即不欲飲食,時作噁心嘔吐已歷3月,近20天病情加重,飲水或服藥亦即吐出,伴胃脘憋脹腹中漉漉,頭暈心悸乏力,口乾咽燥。

在當地治療(包括輸血、補液等)無效,因體重驟減,懷疑消化道腫瘤而來石家莊就診,於1983年10月21日收入中醫病房。

診查:入院檢查除大便常規為稀便,鏡檢白細胞稀布外,血、尿常規,肝功能,胸透均無異常。診脈細,舌紅少苔。

辨證:胃陰不足,胃失和降。

治法:益胃陰降胃氣,病久嘔惡,藥宜輕取。

處方:百合15克,烏藥8克,枇杷葉10克,蘇葉6克

取百合養肺胃之陰,且有肺氣降則諸氣俱調之意,烏藥順氣降逆,二藥配合柔中有剛潤而不滯;枇杷葉和胃降氣,蘇葉下氣,二者配合溫涼合宜。

服藥一劑病情平穩,因患者喜酸,於上方去蘇葉加烏梅十個,一劑後食慾增加,胃脘脹滿減輕,因大便仍溏薄,加山藥10克。

以上方服之諸症逐漸好轉,體重增加,於12月14日痊癒出院(各有關檢查均已正常)。

5

囿於通下,忽略辨證

對胃家實或虛中夾實,實熱急者,予以通下常可收到滿意療效。

由於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的成功,「六腑以通為用」在醫者頭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不分病程,不察體質,不辨現症,或僅依靠西醫某個診斷即屢用攻下者亦不少見。

比如常見到一些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患者,有明顯脾胃虛弱或脾虛濕困徵象,而醫者仍屢用通下,結果越通越不通,腹脹納呆有增無減,醫者尚認為通未達到火候,繼續通之,結果變證蜂起。

原因即在於忽略了辨證論治,犯了按圖索驥的毛病,這是應該引以為戒的。

茲舉醫案一則說明:

賈某某,女,34歲,農民。

初診:1983年9月13日

主訴:胃痛間斷加重2年。

現病史:患者胃脘痛2年,間斷加重,曾經胃鏡檢查診為「萎縮性胃炎」,並經有關檢查診斷證實患膽石症。長期用苦寒及利膽通下藥物病證不減,於1983年9月13日住院。

診查:患者胃脘痛而喜按,累及兩脅,痛得食則減,伴燒心泛酸,噁心嘔吐,頭暈乏力,白帶量多微黃,有酸臭味,脈緩而無力,舌淡紅苔白。

辨證治法:據證分析,不宜苦寒下奪,治以完帶湯加減,疏肝健脾化濕。

處方:蒼朮10克,白朮12克,白芍6克,山藥20克,枳實6克,佛手10克,當歸10克,柴胡6克,雲苓10克,芥穗10克,延胡索10克

以此方治之,諸症漸次好轉,於1983年10月25日出院。

該患者既往治療之誤,即在於忽視辨證,拘於通下和過用苦寒,使脾胃氣傷,設再囿於通下,必至變證百出,可見辨證論治之重要,亦可見思維更重要矣。

來源:kknews劉亞嫻丨脾胃病施治的「5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