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薦讀之腸癌 | 袁瑛主編力薦:TAS-102聯合貝伐單抗三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TAS-CC3研究

文獻薦讀之腸癌 | 袁瑛主編力薦:TAS-102聯合貝伐單抗三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TAS-CC3研究

【文獻薦讀】欄目簡介

春江水暖,陌上花開。隨著天氣逐漸變暖,我們的文獻薦讀欄目又要和大家見面了!本年度欄目主編們將繼續圍繞肺癌、乳腺癌、胃癌、腸癌、淋巴瘤、鼻咽癌及血液腫瘤領域進行分享。

本期,文獻薦讀欄目腸癌主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內科主任、腫瘤學博士袁瑛教授將進行腸癌領域的相關文獻薦讀。巾幗展「瑛」姿,讓我們跟隨她的思想,一起探索醫學文獻之路!

腸癌主編力薦:

TAS-102聯合貝伐單抗三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TAS-CC3研究

Combination of TAS-102 and bevacizumab as third-line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TAS-CC3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ap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

腸癌主編簡介

文獻薦讀之腸癌 | 袁瑛主編力薦:TAS-102聯合貝伐單抗三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TAS-CC3研究

袁瑛 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內科主任、腫瘤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惡性腫瘤預警與干預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實用腫瘤雜誌》常務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常委、遺傳學組組長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轉移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協會(CSCO)理事

譯者簡介

文獻薦讀之腸癌 | 袁瑛主編力薦:TAS-102聯合貝伐單抗三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TAS-CC3研究

陳佳琦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內科

醫學博士(M.D.)、副主任醫師

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

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學分會青年委員

浙江省抗癌協會大腸癌青年委員會秘書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

全民健康素養促進分會青年委員

正文如下

研究背景

RECOURSE研究證實TAS-102可以有效改善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後續研究證實TAS-102聯合貝伐單抗可以進一步延長PFS(C-TASK FORCE研究)。然而,該研究收錄了二線和三線治療的患者。本項研究完全地收錄了三線治療的患者,進一步明確兩藥聯合治療的臨床獲益及毒性反應。

研究方法

這是一項日本研究者發起的、開放、單臂、多中心II期研究。入組的結直腸癌患者經過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奧沙利鉑兩線治療後耐藥或無法耐受。入組患者在每4周治療周期的第1-5天和第8-12天接受TAS-102(35mg/m2)每日兩次口服,並接受每2周一次的貝伐單抗(5mg/kg)靜脈注射。主要研究終點為PFS,次要研究終點為治療失敗時間、反應率、總生存期(OS)和安全性。

研究結果

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間,32例患者收錄到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既往都接受過貝伐單抗治療。中位PFS為4.5個月,中位總生存期為9.3個月。2例患者獲得了部分緩解。最常見的3級以上不良反應是血小板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未觀察到3級以上的非血液學毒性,沒有治療相關性死亡發生。

文獻薦讀之腸癌 | 袁瑛主編力薦:TAS-102聯合貝伐單抗三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TAS-CC3研究

圖1: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PFS和次要終點OS

說明

結果與C-TASK FORCE研究相似,該項研究也達到了主要終點PFS。TAS-102和貝伐單抗的聯合治療可以成為結直腸癌三線治療的上佳選擇。

主編評論

針對TAS-102,無論是基於日本的RECOURSE研究還是基於國內的TERRA研究,雖然都達到了主要研究終點,在三線治療中超過了安慰劑的療效,但其改善生存的幅度都不盡如人意。如何進一步提高TAS-102在三線治療中的療效,成為了很多研究的設計主題,其中聯合抗血管治療是主要的研究思路之一。本項研究就是在TAS-102治療基礎上聯合貝伐單抗的研究,單純從數據上來看,可以進一步提升三線治療的療效,為三線治療提供了一個更加理想的方案。未來可以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驗證該項研究的結果。

——袁瑛教授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醫悅匯所有。歡迎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醫悅匯」。

文獻薦讀之腸癌 | 袁瑛主編力薦:TAS-102聯合貝伐單抗三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TAS-CC3研究來源:kknews文獻薦讀之腸癌 | 袁瑛主編力薦:TAS-102聯合貝伐單抗三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TAS-CC3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