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為何頻繁「襲擊」中青年?春夏交替天氣忽冷忽熱,職場青年須防血壓失衡

猝死為何頻繁「襲擊」中青年?春夏交替天氣忽冷忽熱,職場青年須防血壓失衡

27 歲的某公司經理周某午後猝死、電視台 28 歲的記者半夜猝死……猝死為何越來越頻繁地 ” 襲擊 ” 中青年?

如今,中青年已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源頭恰恰就是高血壓。

眾所周知,冬季是心血管病高發季節,所以心血管病患者在冬天都非常注意 ” 保身家 “。但其實不只在冬季,初春之時、春夏之交,氣候多變,忽冷忽熱,尤其碰到 ” 倒春寒 “,機體調節能力下降的人群容易突發心血管病,特別要注意管理好血壓。

■從冬到春,萬物復蘇,晝夜溫差大,如果衣服減得太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心血管疾病就容易發作

■春天睡眠減少,戶外運動突然增加,由靜到動的不平衡也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春季肝氣旺盛,易生肝火,身體失衡的人群常常會因此而加重情緒波動,從而誘發血壓升高和不穩定

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會損害重要髒器,如心、腦、腎以及外周血管等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猝死為何頻繁「襲擊」中青年?春夏交替天氣忽冷忽熱,職場青年須防血壓失衡

猝死的重要源頭

盡管大部分猝死是沒有任何症狀而突然發生的意外死亡,但有資料表明,在所有自然死亡人群中,猝死占比 10% 到 30%;這其中,心髒性猝死、腦卒中性猝死是引發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如今,中青年已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源頭疾病恰恰就是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中,中青年約占 34%,其中知識分子、公務員、財務工作者、記者等是高血壓 ” 高危人群 “。國內有醫院針對門診人群開展的高血壓抽樣調查顯示,在新出現的高血壓病例中,35 歲至 45 歲患者占 63%。總體來看,高血壓發病的年輕化趨勢有逐年加劇的傾向,可以說,高血壓病越來越青睞年輕人。

而且,高血壓合並心腦血管病的幾率大大提高,它將嚴重影響病人的健康和生存狀況、生活質量及勞動能力。

” 正常高值 ” 的警示

許多人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但由於沒有任何症狀而不予以重視,任其發展,殊不知,” 危險 ” 已存在。

越來越多的高血壓患者,特別是中青年患者,表現出不典型症狀,又或不敏感的身體讓他們根本感覺不到異樣,從而導致高血壓在年輕人中的知曉率很低。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 1.4 萬名志願者,結果發現,19% 的參試者患有高血壓,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志願者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有研究顯示,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因延誤就醫,致死率明顯高於老年患者。因此,年輕人比起老年人,更需要對高血壓這一 ” 隱形殺手 ” 提高警惕。

為加強對高血壓的認識,已將 120-139mmHg/80-89mmHg 定義為 ” 正常高值 “,即國際上統稱的 ” 高血壓前期 “。研究發現,正常高值水平人群占總成年人群的比例在不斷增長。在,中青年是高血壓患病率持續升高和患病人數劇增的主要來源。在高血壓前期人群中,45% 至 64% 的人群將發展為高血壓。

遺憾的是, 70% 的高血壓人群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壓,許多人在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但由於平時沒有任何症狀而不予以重視,任其發展,殊不知,” 危險 ” 已存在。研究證實,高血壓前期已存在對靶器官的損害,血壓水平與心血管病發病和死亡的風險之間存在密切的因果關系,收縮壓每升高 20mmHg 或舒張壓每升高 10mmHg,心腦血管並發症的發生風險即可翻倍。

隨着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加之不科學的飲食習慣,以及情緒等各方面原因,高血壓前期人群呈增長趨勢,且趨向年輕化,中青年男性尤須警惕。

辨證論治防禦高血壓

做到 ” 未病先防 ” 早期預防高血壓,” 已病防變 ” 中西醫結合穩定控制高血壓。

中醫對高血壓發病的獨特認識既包括對於先天秉賦、形體特質和發病年齡等遺傳性狀的認識,也包含對情志因素和生活失調等後天環境影響的認識,這都為中醫藥治療早期高血壓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先天稟賦,說的是與父母遺傳有關的易發病體質,通常以肝腎不足為多;而環境、飲食、壓力等後天因素則容易傷肝損脾。

高血壓的發病是復雜而多變的,因此需要因人而異,辨證論治,有效防禦高血壓的發生和進展。隨着臨床經驗的積累,我們發現以辨證為基礎的單純中藥治療早期高血壓,能使血壓恢復到正常水平,控制高血壓的發生。對已發高血壓,中藥配合西藥的聯合治療方案對控制高血壓的進程、穩定血壓和降低靶器官損害有積極作用。

要做好血壓的日常保健,定期的體檢必不可少。在體檢時,若發現血壓略有升高,應到相應科室做明確診斷。

如果屬於正常高值,建議早期實施生活調理和中醫治療。因為早期控制血壓,不僅可以延緩甚至逆轉高血壓進程,還可以保護靶器官免受傷害。

如果已屬於高血壓范疇,建議中西醫結合共同調理,通過中醫藥提高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將西藥用量減到最小劑量,控制血壓,保護靶器官。

若能做到 ” 未病先防 ” 早期預防高血壓,” 已病防變 ” 中西醫結合穩定控制高血壓,對您的健康將有重大意義。

作者:張騰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張鵬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