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減肥每天 3 公里竟讓膝蓋損傷,專家提醒 這四類人群不適合長跑

圖片來自網絡△

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運動愛好者不斷增加,運動後出現膝關節疼痛的患者越來越多,為什麼這些運動愛好者會出現膝關節疼痛呢?這不,跑了半年馬拉松的汪先生最近出現膝關節疼痛來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運動專科就診。7 月 24 日,記者從該院獲悉,通過磁共振檢查,汪先生被診斷為膝關節面軟骨損傷,半月板變性,關節少量積液,目前,通過系統治療,汪先生疼痛消失。

據了解,38 歲的汪先生半年前因肥胖開始跑步減肥,每天堅持跑 3 到 5 公里,運動量比較大,跑前沒做拉伸,跑後也沒做放鬆運動,剛剛開始跑完後就感覺膝關節微微疼痛,有酸脹不適感,自認為是運動後肌肉酸痛未就醫,並且一直堅持跑步,近段時間膝關節疼痛越來越明顯,不做運動也感覺疼痛不適,尤以上下樓梯為明顯,遂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運動專科就診

據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運動專科柴志勇副主任醫師介紹,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屈伸關節,是維持我們基本行動力的關鍵,在運動時承受着整個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膝關節都在盡可能地幫我們吸收震動,分散壓力和減緩沖擊。而運動是否會損傷膝關節,取決於自身的年齡、體重、走路或跑步姿勢、運動量、下肢肌肉力量以及膝關節自身情況等因素。那麼體重過重且肌肉力量不夠;膝關節曾經受過外傷或者先天發育異常的人群是不適宜做長跑運動的。

柴志勇表示,像汪先生這種運動後出現膝關節疼痛,首先要明確到底是器質性損傷還是功能性損傷。目前,磁共振是對骨關節肌腱、韌帶、關節軟骨的最佳檢查方法,具有無輻射、圖像清晰、診斷准確率高的特點。如果磁共振檢查正常,則膝關節疼痛多是功能性損傷所致,需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配合力量鍛煉與拉伸進行修整和恢復。如果磁共振檢查結果異常,則多為器質性損傷,需在專業的運動醫學的醫務人員指導下治療。

柴志勇醫生進一步提醒,像汪先生這種經常跑馬拉松的愛好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譬如控制體重;強化下肢及核心肌群的鍛煉;糾正跑姿,跑前拉伸,跑後放鬆,還要定期檢查膝關節,防止不經意間出現的膝關節勞損。此外,選擇適當的裝備,控制運動量也對預防膝關節疾病有一定效果。總而言之,只有正確的運動姿勢,良好的運動習慣,科學的鍛煉,才能收獲真正的健康。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