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三文魚價格便宜一半,你願意試試嗎?

轉基因是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話題。

4月2號,某沿海省份的地方政府批准了一家美國公司(AquaBounty Technologies)在當地開辟一個養殖場,專門飼養轉基因三文魚,預計年產量可以達到250噸。

「250,多麼諷刺的數字啊,這是轉基因利益集團綁架政府的又一鐵證!」

哦,對了,這地兒在加拿大的Prince Edward Island(愛德華王子島省)的Rollo Bay(羅洛灣)。

好尷尬…

這不是轉基因三文魚第一次上頭條,它是大西洋鮭魚+大馬哈魚+鱈魚的結合體。

大馬哈魚提供的基因讓轉基因三文魚的體型可以比傳統三文魚大3倍。

鱈魚提供的基因讓三文魚可以適應更寒冷的水,生長速度也是傳統三文魚的2倍。

它在陸地上封閉的養殖環境,有多種手段防止外逃。

此外這些魚是三倍體,因此無法生育,即使逃到海里,也沒法「污染」其他魚的基因。

鑒於其食用安全性和環境安全性,早在2015年,美國FDA就已經批准它上市銷售,這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上市的轉基因動物。

三倍體是常見育種技術,比如無籽西瓜、無籽香蕉、無籽葡萄。

2016年,加拿大批准它上市,且加拿大衛生部認為不需要貼轉基因標簽,因為經過嚴格評估,轉基因三文魚的營養和安全性和傳統三文魚並沒有不同。

2017年,加拿大開始公開銷售轉基因三文魚,不過這些魚並非產自加拿大,而是在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孵化魚卵,在巴拿馬的陸上養殖箱中飼養,再運回來賣(也不嫌折騰)。

這次只不過是愛德華王子島省政府進一步批准了本地飼養而已。

在批准前,加拿大衛生部和環保部共同進行了風險評估,認為沒什麼問題,於是就批了。(此評估報告網上全文公開)

其實轉基因技術、基因編輯技術、突變/誘變育種技術、雜交技術等,都只是育種技術之一,它們各有優缺點,談不上誰更好、誰替代誰。

對待任何一項技術,都應該以中立的視角和科學的態度去評估,最終在科學的指導下加以應用,不是嗎?

但為什麼轉基因育種被當成怪胎,而核輻射育種卻被當做高大上呢?

轉基因技術還從沒有傷害過人類,而核輻射早已殺人無數,這也太不公平了。

轉基因三文魚價格便宜一半,你願意試試嗎?

太空育種的實質就是核輻射造成的「怪胎」

雖然各國官方機構關於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學結論早已放在那兒,但消費者選不選擇、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

即使是轉基因技術推廣、應用最廣泛的美國,反對轉基因的人也大有人在,「孟山都的陰謀」在美國也很有市場。

這並不是一個科學問題,也不是科普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問題,或者說是信任的問題。

轉基因三文魚價格便宜一半,你願意試試嗎?

標語寫的是「科學怪魚」

有些人覺得,不吃/反對轉基因是沒文化的表現,這是錯的。

江南大學崔凱教授的調研結果顯示,總體而言,學歷越高越反對,收入越高越反對。

所以對待轉基因的態度是個人自由,沒什麼對錯高低之分。

只不過有些人總喜歡找各種理由去污衊和造謠,那不是蠢,而是單純的壞。

另外,多國的研究表明,很多反對轉基因的人根本不知道轉基因是什麼。

而且轉基因最堅定的反對者,實際上最不瞭解轉基因,卻自認為最瞭解轉基因。

這里分享三個心理學概念,也許它們能解釋,為什麼最好的轉基因科普對堅定的反對者依然無效。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無知本身阻礙了無知者認識到他們自己的無知,無知比知識更容易招致自信。

主動信息迴避(active information avoidance):人們會拒絕接受那些與自身相信的東西衝突的信息,即便這些信息是有助於他們瞭解世界的。

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人在拒絕接受新的信息之後,往往會更加固執地堅持舊有觀點。

實際上,多數消費者對轉基因是中立的態度,他們是否接受轉基因,可能是一個經濟賬。

比如轉基因三文魚形成規模化後,只有傳統三文魚價格的一半,我猜結果就是: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真香。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飲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