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這是實現夢想舞台的一刻」;

「今夜你從追光者成為發光者」;

「沒有什麼靠山,有的只是才華」;

「夢一般,你來了,你真的來了,帶着滿腔熱血的音樂夢來到這個舞台」;

……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這是1號在本季《歌手》踢館賽落下帷幕時隨機挑選的熱門評論。許靖韻一曲《夢伴》樂畢,總導演洪嘯口中「七年之最」變革的全新踢館賽制正式宣告完結。通過評論內容可以看得出,《歌手》踢館這一推出樂壇新人的權威舞台,再次以自信之姿與觀眾們重逢。大家在新人歌手的音樂之外,聽到了夢想和希望。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截止1號寫稿之時,新浪微博#歌手踢館#熱門話題收獲了2.5億閱讀量和18.5萬的討論總數,#現場圍觀歌手踢館#話題同步收獲了3835.1萬閱讀量和18.5萬的討論總數。與踢館賽相關的「歌手排名」、「阿龍川蔡」、「畢書盡聲音」等詞條頻頻登上熱搜榜。一場場踢館賽,左右着比賽結果,攪動了樂壇江湖。

1號算是用實際行動彰顯着對於《歌手》節目以及這一高水準音樂舞台的密切關注。在《歌手》2019開播前,1號便在《2019預熱篇:一次聯動策略的教科書運用》一文中為讀者們預告了新一季的賽制改革、「電視+」的融合趨勢與「聯動」體系的升級,同時良心發問:電視平台能夠在行業圈外為音樂行業做些什麼?

回望,二月已過,好似一瞬。踢館賽已畢,再撰文頗有幾分驗收成果之意。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總體來說,《歌手》踢館賽制順利開展,《歌手》節目本身為原創音樂和新人歌手做出了盡如人意的嘗試。在1號看來,踢館重在形式和過程,比賽遠不止結果本身,賽制之外是對音樂、融媒互動以及電視本身行業的破局入局與突破升級。

內容層面:音樂的更多可能

總監制洪濤曾在微博上撰有長文,為觀眾們一一介紹經官方認證通過全民舉薦歌手的原因。例如第一輪勝出的劉宇寧,文中有言「因為其獨特音色及我們通過錄音棚現場見識過的具備職業歌手素質並擁有扎實、穩定的現場駕馭能力」。

長文尾處,洪濤有言:「我們在最終商定通過認證的名單里會側重考慮演唱實力和創作才華,以保證每個有可能成為踢館歌手的候選者具備戰鬥力,並力求吻合本季節目鼓勵的創作型方向」。相比前幾屆單純作為「新人推手」,新一季歌手的踢館賽制從初心考量,便是強調原創與作品,希望能夠利用已經積累起來的口碑好評和品牌效應,為電視觀眾展現出音樂本身的更多可能。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1號簡單復盤了《歌手》2019的踢館賽嘉賓、曲目與最終結果,通過表格展示如下: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可以看得出,相比在線受邀歌手通過更多展現自己的多元個人,從而被觀眾「再一次」喜愛而言,踢館歌手顯得任重道遠,代表着一個細分群體、一種細分領域甚至一個民族風格,他們作為群體代表集中展示,而《歌手》所提供給他們的是一個更大層面的舞台,和一次讓觀眾「第一次」認識和喜愛的機會。

或許你就會因為新潮藏樂少年組合ANU一曲節奏感十足的《Fly》而對民族音樂的認識有所改觀,或許你就會因為聲入人心男團一曲青春溢屏的《好想大聲說愛你》而在重拾球場熱血回憶時持續感嘆四重唱的魅力,或許你就會因為許靖韻一曲深情款款的《獻世》而重新喚起內心深處的粵語音樂基因……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包括踢館未能成功的劉宇寧,背後代表的是直播平台頭部主播的出圈操作;即將入學伯克利音樂學院的錢正昊,所呼籲出的是對音樂觀眾對新生代少年歌手重新認知的渴望;包括畢書盡,則是與當期許靖韻相對應而代表的台灣新人歌手……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某種程度上看,每一位踢館歌手所代表的群體總性或許要比專業、態度與審美更為重要。電視平台能為音樂行業所做的,便是多元化的挖掘和呈現。

運營層面:再掀全民互動熱潮

早在4年前,《歌手》節目前身《我是歌手》便首次通過《我是歌手誰來踢館》活動的策劃,首次將全民互娛的概念植入進踢館賽制之中。《我是歌手誰來踢館》在節目中後期引入「跟拍」「互動聊天室」「多窗口直播」等新型網絡技術,希望能夠拉近電視觀眾與歌手們的距離,為更多網友創造出參與其中的機會。

而本季《歌手》所提出的「全民舉薦歌手」的賽制,也是站在觀眾參與立場之上的又一次形式創新。

在預告文中,1號便有介紹,根據「踢館賽全民舉薦歌手」機制,本季踢館通道將全面對外展開,歌手可通過新浪微博自薦並線上投票成為「人氣踢館歌手」,網友們可以進行鼓勵和應援,為喜愛的歌手提前造勢。

在歷經72小時的自薦活動後,節目組在參與報名的逾百位歌手中認證選取出十五位候選人,正式將決定權下放至場外觀眾(「全民總導演」),由他們進行票選,得票最高者最終成為「全民舉薦歌手」,與專家推選的「神秘踢館歌手」角逐正式的踢館名額。這也才有了文初提到的#現場圍觀歌手踢館#熱門詞條的誕生。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場外觀眾入局,線上線下聯動,對於觀眾投票占據決定性作用的《歌手》而言,製作方希望能夠一脈相承地貫徹「觀眾是另一節目主體」的堅持。

作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監制洪濤每期宣佈冠軍的「喝水」環節都能夠成為熱門話題之一,那關於觀眾主體性的挖掘自然不會只限制於場內的投票和常規意義上場外的支持。

當社媒的利用不再侷限於為節目造勢和引流,進而能夠成為左右節目內容的一部分,這樣的操作會進一步激發觀眾的討論和參與熱情,激發主人公意識,尤其是在這個渴求強烈自我身份認同的粉絲造星時代。話題討論度與實際數據已然證明了這一聯動策略的有效。

實操層面:節目與行業互為反哺

文初所例評論有言,「今夜你從追光者成為發光者」。這是因為踢館歌手無法像在線歌手一樣「享受」從舞台後面伴隨光簾集中的出場方式,而只能從舞台側面上台進行競演。

從節目本身而言,「同一舞台、不同待遇環節」的操作加強了《歌手》舞台的神聖感。踢館歌手希望登上那一方擁有光簾出場的舞台,而支持者也會相應助力應援。通過舞台呈現,再一次加強塑造了《歌手》這一音樂節目在華語音樂屆的地位,加強觀眾對其的品牌認知。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而對整體的電視行業而言,多元歌手入局也是在反哺電視媒介行業的溫度和責任。「升級」已是每一檔綜N代研發宣傳的必備字眼。但在1號看來,「升級」並不能簡言之為「新鮮」和「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內容重新研發之外,節目本身能夠在宏觀層面上為電視行業留下什麼。

《歌手》2019在其「七年之癢」的特殊時間節點,所做到的是突破對於節目本身收視率的堅持,而通過節目「影響力」的評判標準去在頂級音樂節目與華語原創音樂這兩張大餅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收視只能從一個側面去反映你的節目影響,但是包括話題的討論度、歌曲的轉發量、微博的熱搜度,這才是一個節目總各層面的最大價值」,總導演洪嘯此前接受采訪中說道,「不管收視是怎樣的,我們還是要在頂級音樂節目的這個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為何說《歌手》2019踢館賽的行業價值遠大於結果本身?

1號結語

每一屆歌手的踢館歌手對於觀眾而言都是更大的驚喜所在。《歌手》2019通過雙渠道的踢館賽制,既為電視觀眾呈現出了更多元的原創音樂,也為更多細分領域與群體的歌手提供了展現自己的舞台,從而讓網友高呼在線歌手「神仙陣容、有生之年」之外,因為自己主體性的參與而激發更大的激情和動力。

在1號看來,《歌手》2019踢館賽制理念的可取之處,既有節目本身環節的多樣和社媒世代用戶黏性的利用和順應,更有利用品牌為電視音樂展現更多可能的初心。電視本身沒有破圈一說,行業才是挖掘的核心。題材藍海,正是如此。因而有言,《歌手》踢館塵埃定,不負行業不負卿。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傳媒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