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王景春 生活給予他的每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

獲得第69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銀熊獎後,上海演員王景春在德國凌冽的夜晚,沒穿大衣,就跑到柏林電影宮外的牆角,點了一根菸,任其一明一滅。這一場景被也在《地久天長》一片中出演的杜江拍了下來。問他當時想什麼呢?他哈哈哈笑道:「我在回味首映後的感覺,覺得這部電影真好啊!我也演得真好啊……」

訪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王景春 生活給予他的每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

圖說:王景春得獎後,倚靠在柏林電影宮牆角抽菸 杜江 攝

不過得獎前3天,他從北京飛往柏林,因為時差和長途飛行,他過了「此生最為漫長的生日」。剛過46歲的他,抵達柏林不久,就得到了電影節主席迪特手寫給他的生日卡片,卡片一角有柏林電影節銀熊的標志。沒幾天,銀熊從生日卡片的平面圖片,「變」成了手里的銀熊雕塑——最佳男主角銀熊獎。得獎不過24小時後,在法國巴黎轉機回國的間隙,他接受了本報專訪。通話開頭第一個詞是「哈哈哈……」聽得出是由衷的高興,然後,加一句長嘆,這才開始暢談。

訪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王景春 生活給予他的每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

圖說:柏林電影節主席迪特手寫給王景春的生日卡片 被采訪者供圖

獲獎 「夫妻」一個不能少

王景春感慨道:「5年前《白日焰火》得獎時我坐在台下,今年我站在這兒了!我尤其感謝王小帥和劉璇讓我來演這部電影,拍出一部這麼好的藝術電影。我還要感謝搭檔詠梅,我們之間的配合是那麼默契,謝謝我劇組的同仁,我的表演老師趙國斌先生、糜曾先生,以及在背後支持我的兄弟姐妹們。我想對在天堂的父親說,好久不見,爹。我也要把這個獎給女兒,讓我知道做父親多美好。今天,大家都因電影齊聚一堂,願全世界所有情感和愛,地久天長!謝謝!」他事後透露了評委讓他與詠梅「雙雙捧銀熊」的理由:「他們覺得我們實在太好了,給誰獎都應該,不能單獨給。」給兩人雙雙發獎的主意是德國女演員桑德拉·惠勒提出的,其他評委也一致贊同。「他們見過銀幕上的夫妻,沒有像我倆這樣默契的。就是不能單獨給一個,給了一個另一個也一定要給。」

訪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王景春 生活給予他的每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

圖說:王景春和詠梅「雙雙捧銀熊」 VCG圖

5年前,王景春參加柏林電影節時,「站在台上」、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是他的哥們兒廖凡——因為在《白日焰火》里的內斂而豐富的表演,廖凡贏得了評委的一致贊賞。這部電影的製作人也是上海人——沈暘,與廖凡、王景春都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在廖凡得獎的剎那,王景春在台下鼓掌——為廖凡,也為中國藝術電影得到國際認可。《白日焰火》隨後在國內院線上映,讓影迷們認識了表面冷漠內心熾熱、很血性很男人的廖凡。在流量明星當道、商業影片多但精品不多的國內電影市場,已經深耕電影多年的廖凡憑借銀熊獎火了。但人們並沒有深刻認識到在廖凡旁邊,扮演裁縫鋪老闆的王景春也是一位演技派,也會成功「擒熊」。王景春,經常演男三。例如,在張藝謀《影》中扮演的「魯愛卿」,看似溫良謙恭,全劇完結前才被發現是最大的叛徒。他的演技令張藝謀贊不絕口,並支持他去年借用衡山電影院舉辦了「張藝謀電影回顧展」,但是王景春扮演的「魯愛卿」全名叫什麼?觀眾也未必都記得。在《建軍大業》里,當不少流量明星被詬病「不像」原型之際,沒有人質疑其形象和演技——不用化妝就能直接扮演賀龍的王景春,對於表演的態度,歷來是:「你給我一個機會,我還你一個人物。」

訪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王景春 生活給予他的每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

圖說:《地久天長》劇照 網絡圖

半個月前,作為上海市政協委員的王景春參加兩會。那天,他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穿了一身修身的藍色西服,介於磚紅與咖啡色之間的皮鞋,外披一身黑色羊毛大衣。在與會者多穿黑色正裝之際,顯得頗為顯眼,於是被人調侃道:「盛裝出席啊!」他很嚴謹地表示:「這只是『正裝』,還不算『盛裝』,『盛裝』要再打上領結,去參加柏林電影節時就應該再打上領結。」從他領獎照片來看,他確實打上領結「盛裝出席」了。

訪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王景春 生活給予他的每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

圖說:王景春發表獲獎感言 VCG圖

審美 「帥哥」並非一個款

嚴謹對待細節,是成為好演員的基礎。王景春生於新疆阿勒泰,在部隊大院成長。19歲起,他先是在新疆百貨大廈工作了3年,最初在工會做宣傳工作,後到鞋帽部賣童鞋,偶然結識了導演朗辰。跟隨朗辰學了兩三年後,報考藝術院校。他生性敏感、閱歷豐富,有益於在表演上抓住細節、凸顯真實。1995年,王景春因為演技好,特招進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與陸毅、田海蓉、薛佳凝等美女帥哥是同班同學。王景春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帥哥」,一年級時在學校里感覺有點別扭,「環顧四周,我這種類型,只有我一個。」直到他認識了三年級的廖凡——和王景春一樣都是憑演技在校園里刷存在感。事實上,廖凡與王景春的生日只差一天,廖凡生日是2月14日,王景春是2月13日。王景春啟程赴柏林前,剛與廖凡一同慶祝生日。

訪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王景春 生活給予他的每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

圖說:王景春與好哥們兒編劇王啟楠(中)、演員廖凡(右)一同慶祝生日 王景春供圖

畢業後,王景春兜兜轉轉,成為上影集團的演員,從而落戶上海。時至今日,逢到校慶,廖凡、王景春如果身穿黑衣在校園一聲不吭悶頭走路,也會被攝像機錯過——大部分人總是誤以為胡歌這種類型才是上戲的「招牌」,其實他只代表表演系招生老師審美風格的一種。影評人石川一直愛開一個玩笑:「廖凡、王景春、徐崢和胡歌,是上戲表演系『四大神獸』。」上戲表演系招生標準從來與流行審美風潮無關,有個性、有演技、有文化、有潛力,才是前提。

從柏林電影節回來後,王景春與廖凡攜手成立了「春凡藝術電影」,旨在以兩人——如今是兩位「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之力,在中國推進藝術電影的放映、傳播與發展,進而真正促進中國電影水準的提升。藝術電影才是電影市場的發動機,而商業電影只是電影市場的收割機。他們身後,是海內外藝術電影人的「朋友圈」。待王景春回滬後,就將全年開展第六代導演回顧展,當然有王小帥的佳作……

訪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王景春 生活給予他的每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

圖說:王景春在「張藝謀電影的紅與黑」影人論壇上 官方圖

回憶起一次會前,記者與王景春巧遇於一家小書店。耳畔聽得有一略啞男聲問:「有尼采的書麼?」書店店員說:「沒。」這年頭,少有人主動自學哲學。抬頭一看,是王景春,於是,接茬道:「我幫你去問出版社吧,運氣好還能聯繫到周國平,他是翻譯尼采的專家……」王景春欣然道:「好!」(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記者手記:每一種滋味都融化於演技

去柏林前,王景春偷偷跟我說,「這次估計會得獎」,但他沒想到「得獎的是我」。而且,我們一起聊的,其實是如何推廣中國藝術電影。他覺得人人都在推動中國電影「工業」,大家天天追着大片追着票房,可是誰在關心藝術電影呢?那才是真實的生活。

生活打磨了王景春。且不說他熱愛文藝的心,一度被困於售貨員的職業,還差點因為超齡而被上戲拒考。當他坐了三天三夜的硬座,從新疆到了山東濟南考區,然後跑到公用電話亭,打電話回家報平安。當時,恰好旁邊有位上戲的老師也在打電話。第二天,他去考點報名,但因為超了半歲,所以沒人收他的報名表。於是,他懇求老師們給他一個機會,剛好遇到了一起打電話的老師。這位老師對負責報名的老師說,前一天看到他灰頭土臉的打電話呢……他勉強算是報上了名。但是也是因為超齡,所以錄取時並沒有他。他以為自己完了,肯定沒考上。結果,上戲以特招的形式留下了他。

他也曾經「北漂」,日子過得苦。他與廖凡、還有戲文系畢業如今成為著名編劇的汪啟楠一起,住在胡同里的平房。平房沒有衛生間,上一次廁所要走20分鍾。他們三個一度在大冬天睡覺前都不敢喝水……生活還讓他成為大廚,可以為劇組做新疆手抓飯,他還參股了一家專做潮州和古法粵菜的餐館。

生活給予他們的每一種滋味,都融化在演技里了。銀熊獎,也是生活回報他們的獎賞。

來源:華人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