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隨著年齡和收入的增長,熱愛電影的你是否配置了HiFi的音響,裝了巨幕的投影,卻發現自己的沉浸式的觀影時間越來越少?完成了一日繁忙的工作,看看已經熟睡的家人,投影和電視都不應該是打擾他們的理由。抑或是經常出差只能用手機和Pad來欣賞你最翹首以待的劇作。此時一個隨身高清頭顯,或許是你的答案。

這次很有幸中簽了Goovis G3的探寶者計劃,從而在產品首發前就拿到了工程樣機,做一個體會和評測分享給大家。同時我也是幾年前就入手了Goovis Pro的頭顯,正好此次做一番對比。

關於FOV和PPD        

在產品評測前,我想先聊一聊關於頭顯產品的兩個重要參數,FOV和PPD,也順便說說Goovis這一類高清頭顯和大多數VR眼鏡的區別。

FOV是field of view的簡稱,也就是視場角。對於螢幕類產品簡單來說就是你向左向右分別看到螢幕最邊緣的夾角。人類FOV通常為124°即為雙眼重合區域角度,當集中注意力時通常為25°左右,雙眼完整水平視角最大188°,單眼舒適區域為60°。

PPD是Pixels per Degree角解析度,也就是人眼看出去1度角里面有多少像素,由於頭顯的特殊光學特點,不能用簡單的螢幕解析度來代表實際的精細程度,所以PPD是頭顯清晰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通常VR眼鏡為了做到沉浸式環境,是需要作出超過180度的FOV,把你眼鏡餘光的方位全部照顧到,才能營造一個虛擬的VR環境。同樣解析度的螢幕,被這麼大的fov一除,實際的PPD就會大幅下降,這也是市面上很多VR眼鏡有4K甚至更高的解析度但是顆粒感仍然非常明顯的原因。

而以觀影為主要目的眼鏡通常FOV不會特別大,以模擬觀看大螢幕電影為目的,這樣相對來說ppd清晰度和觀感會大幅提升。當然這種螢幕在虛擬現實的時候會缺少沉浸感,因為主要集中在前方。

同時一般VR眼鏡都會配合陀螺儀實現環境的虛擬。舉一個例子,當你向左轉頭的時候,實際上你帶的眼鏡也向左轉了,你的顯示屏在物理上也跟著一起向左轉了,但是VR眼鏡基於他寬廣的FOV以及配合算法,會將顯示內容整體向右移動。最後讓你感覺這個顯示的內容在實際的空間中並沒有移動,你是完全處於這個虛擬的空間中的。包括有些VR眼鏡會有一個虛擬影廳的模式,你向左右轉頭的時候看到的是虛擬出來的電影院牆壁和座椅,螢幕始終在空間中的正前方。而觀影向為主的顯示則會隨著你的頭轉動而移動,保持隨時螢幕在你眼睛的正前方,類似於你雙手舉著一個電視,隨著你轉而轉動的感覺。

綜上,關於這兩種發展方向的眼鏡,並無孰優孰劣。特長不同,適用場景不同,體驗不同。而喜歡看電影的我更喜歡觀影向的高清投影這一類,從清晰度,顏色,包括3D體驗都更符合我的要求。

Goovis G3 開箱和外觀介紹

收到的Goovis G3是工程樣機,所以並沒有完整的商業包裝,打開箱子分四個部分,眼鏡本體,硬質固定頭帶,HDMI轉TypeC的信號和供電轉換器,一個黑色盒子。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進一步拆開包裝,黑色的盒子里面是說明書,耳機,眾測計劃歡迎函,拭鏡布,以及一根TypeC線纜。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整機是淺灰色設計,機身正面是Goovis的logo和一個長條的指示燈,開機後會呈現藍色,可關閉。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機身的底部是瞳距調整撥杆,區別於上一代Pro機型的設計,這一代的瞳距調整和屈光度調節分開了,同時瞳距調節也不再是Pro的分段式調節,而是改成了無極調節,更精細也更便於調節到最舒適的瞳距。只不過取消分段調節的同時把刻度也取消了,只能靠帶上之後憑感覺調節。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機身頂部內容比較多,中間是一個TypeC拓展插頭,目前作用未知,可能是今後可以配合攝像頭或者其他外設實現更多功能。左邊是音量的調節,可以調節頭顯耳機孔輸出的音量,同時也可以調節機身自帶揚聲器的音量。右側的兩個按鈕是調節顯示的亮度,同時附帶一個3D和2D的切換按鈕。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除了短按調節之外,左邊的音量長按是切換畫幅大小,右邊的亮度長按是關閉頭顯指示燈,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正面的一長條藍色指示燈,這個功能個人認為非常貼心。當你深夜想避免打擾同房間的人休息的時候非常有用。附上一張官方說明的掃描。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側面就是前幾代開始就備受好評的屈光度調節,調節范圍是遠視200度到近視700度,如果是散光或者遠近視的度數更大,還可以付費獲得官方定製鏡片的服務。同時此次屈光度調節還支持在顯示器內部直接數字顯示,方便觀看的時候調節,避免盲調的時候為了清晰把屈光度調的過高,時間長傷眼。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目鏡面可以看到相比前代Pro,圓形的目鏡尺寸更大,這也是廠商號稱升級的光學系統。兩個目鏡中間上方的按鈕是用來拆卸快裝式頭帶的,下方的小方孔則是一個傳感器,只有帶上或者用手擋住,顯示才會點亮,否則是黑屏。目鏡旁的開孔用來散熱和通風,避免觀影中起霧,這也是Goovis系列產品一貫的優點。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同時一眼看過去改變最大的應該是面罩從之前的海綿換成了更輕薄更挺括的材質,目測應該是矽橡膠或者TPU。由於更換了材質,側面開了很多鯊魚鰭一樣的透氣孔,舒適度大大增加。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面罩是可拆卸的,靠一些塑料卡扣和眼鏡進行連接(請忽略拍照時難以去除的灰塵和毛毛)。面罩整體厚度比之前的海綿有所增加,眼睛距離目鏡遠了一點,刮睫毛的尷尬大幅降低。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拆除面罩之後的樣子,官方是說可以摘掉面罩實現對外界環境的同時觀察,可以用來做辦公之類的用途。我的感覺是摘掉面罩更平整了,便於用手機屏攝(雖然還是很難屏攝)。另外這一代產品加入了揚聲器,就是兩側的開孔部分。雖然大部分人觀影的時候會帶上耳機,但是增加了揚聲器確實提供了便利性。(但是重量估計也增加了一丟丟)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眼鏡左側是耳機孔。觀影可以選擇有線耳機也可以用無線耳機直接和播放器配對連接。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眼鏡右側是TypeC接口。這一代Goovis眼鏡放棄了HDMI,採用了目前更流行的TypeC接口,而且是分體設計。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C口的插孔很深,產品附送的線插頭部分很長,而且比較扁。我同時試了幾款我手上的線,市面常見的C口線包括iPadPro送的線,插上去露出來的部分就比較短,不方便插拔。關鍵是這些常見的C口線並不是全觸點的,仔細看C口里面的銅絲沒有完全排滿,所以插上之後Goovis G3可以開機但是沒視頻信號。然後我又想試驗一下全觸點的雷電3線,但是發現插頭太厚插不進去。所以目前我手里的很多很多C2C的線,只有Goovis隨機附送的線能使用。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機身外部散熱和空氣流通開口有金屬網罩覆蓋。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這次的機器默認配的是之前要加錢才能配的硬質頭帶。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硬質頭帶最大的好處就是帶的非常牢固,坐姿站姿的時候舒適度要遠遠大於軟質的,包括頭頂多一條固定的那種軟質頭帶。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缺點也比較明顯,硬質頭帶相對來說比較重,另外沒辦法適配躺著看的需求,因為尾部有一個大大的旋鈕裝置用來收緊。不過據說首批預售會送軟質頭帶,可以方便倚靠或者平躺的時候使用。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另外此次頭帶採用了快拆式的安裝,不像pro是一體式的額托。快拆插頭帶折疊,方便佩戴時翻起面罩。額頭和後部有軟質墊膠。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合體之後的感覺比較威猛。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由於此次接口改用了TypeC,但是很多的高清播放機,藍光機,包括遊戲機還是HDMI接口為主,所以隨機還適配了HDMI轉換器。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轉換器通過一根短線連接到HDMI接口,另一側有兩個C口,一個是連接Goovis G3的輸出接口,一個是5V的供電接口。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當連接普通HDMI設備的時候需要使用一個外接電源或者充電寶來供電。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當連接Goovis D3這種HDMI自帶供電的設備,就無須外接電源了。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產品整體看起來比上一代Pro要大一些,更大的尺寸帶來了更好的硬體和觀感,可以明顯看出比上一代更大,類似於消費級單反和專業級單反的目鏡區別。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但同時更大的尺寸也帶來了更大的重量,單機重量344g, 去掉面罩重量301g,帶上硬質頭帶的整機重量達到了504g,而上一代的Pro算上HDMI線和軟質頭帶也只有314g。有可能得益於硬質頭帶和新面罩,目前暫時還沒發現這多出來的一兩百克帶來舒適度的下降,但是重量和體積確實變大了。(據客服說工程樣機的面罩最後還會有變更,所以我測試的重量可能會跟最終產品有少許出入,但我猜差別不大。)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連接情況測試

視頻所使用的C口是支持DP1.4的,目前我測試了HP筆記本的C口,iPadPro的C口,以及MacbookPro的雷電4口,都是可以直接適配的。由於我手上沒有C口的手機,所以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但是我利用附送的配件,測試了一下這個眼鏡的實際供電需求是5V0.6A,所以我覺得帶C口視頻輸出的手機應該也可以帶的動。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TypeC口的Switch是無法驅動的,原因很簡單,Switch的TV模式是需要額外PD快充供電,直接轉HDMI不供電的話連電視信號都沒有。所以理論上接Switch,需要有一個三口轉換器,C口的兩進一出,增加一個PD充電,不過我並沒有這樣的設備。如果是HDMI轉接,Goovis G3跟前代一樣,可以正常連接Switch, PS,Xbox等遊戲機,還有各種HDMI設備。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接到Mac上,很有意思的被識別為一台8.5寸顯示器。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實際的信息顯示如下。(因為Mac啟用了自適應縮放)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顯示信息中心可以看到最高支持4K解析度,(應該是4K輸入,頭顯單眼的物理解析度是2560*1440)。同時自帶了一個Goovis G3的色彩配置文件。而上一代Pro則沒有專屬顏色配置文件。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接到Windows平台下面也可以看到完整支持4K的信號輸入和顯示。一塊2560物理解析度的屏支持4K的輸入和顯示,可能是類似於電視的處理方式,晶片上做了縮放和計算處理(這部分純猜測)。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具體支持的解析度列表如下。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觀看感受

Goovis的產品對我來說並不是新事物,我之前購買上一代Pro產品,主要就是折服於他的解析度,亮度,畸變控制,以及最重要的3D電影效果。所以這次我更多的是跟上一代的Pro做一個對比。

首先,頭顯類產品屏攝真的很難,我嘗試用幾個不同焦段的鏡頭,包括微距,都很難表現,如果各位有好的方法也可以分享一下。最後發現手機攝像頭直接貼上去,算是勉強可以拍出來。不過也只能表現一下氛圍和色彩,具體的解析度,高低光細節很難體現出來。所以這里只放一組對比圖吧,主要靠描述。屏攝素材視頻來自於一段Nikon Z9拍攝的HDR樣片,在B站可以很容易搜到。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隨身影廳升級了—Goovis G3評測

第一眼看上去,首先相比前代產品最大的提升是清晰度。螢幕解析度從1080P提升到2K,當然同時FOV也增加了,所以最後的PPD上表現是從前代的42提升到這一代的45。其實前代產品在我過去使用的一兩年,表現是非常好的,也感覺不出來像素。但是跟新的G3一對比,突然就感覺Pro有些許的顆粒感像素感了。G3真的是感覺不出任何的顆粒。這種感覺尤其在觀看一些樹枝之類的背景紛雜的畫面時尤為明顯。

除了清晰度還有一個很明顯的感受是視場大了一圈。根據官方新發布的數據,G3的FOV是65°。SMPTE(美國電影與電視工程協會)研究表明,觀影者要盡量讓銀幕畫面填充在視野內,其水平方向視角,即眼睛和螢幕兩側夾角要至少大於等於36°,也就是FOV 72°。不過這個距離很有可能需要前三排才能達到。以影廳舉例,第6~8排(19~21米左右觀影距離)看一個22米寬的IMAX,大概FOV在58~60ç左右,第一排正中間(13~14米)的FOV大概有接近90°。

Goovis上一代旗艦產品Pro的FOV是53°。以3米距離的居家觀影為例,53°的FOV,基本相當於觀看140寸螢幕(左右寬度3米)。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計算,tan(FOV/2)=(螢幕寬度/2)/觀影距離。

這一次的Goovis G3是65°,已經達到了4~5排距離觀看IMAX的視場角體驗。如果換算成居家的觀影距離,則近似等於3米觀看175寸幕布的效果(官方給的效果是20米觀看1000寸)。所以實際觀感體驗確實比上一代Pro又大了一圈。

除了清晰度和視場之外,相比上一代Pro, G3的顏色更正一些,Pro的顏色有點偏暖,G3的顏色更接近於校色之後的顯示器顏色。同時G3的暗場可以壓下來,更黑,也沒有上一代偶爾出現的色斑情況。這些變化從上面兩張對比圖也能看出。實際Pro的右側房子和欄杆處觀感沒有照片這麼亮,但是確實不如G3的暗場表現更好。

同時這次所謂的光學系統升級,在邊角上的成像也有所體現,在本就不錯的畸變控制下,邊緣的清晰度有進一步提升。

由於手頭設備的原因,並沒有測試120Hz畫質的表現

場景分享

正如我所說,這個產品的主要使用場景是觀影,大屏辦公,大屏遊戲,那麼跟大家分享下不同場景下與不同設備的對比中我的個人感受。

首先就是最常見的電視機。電視最大的優勢是普及,基本上家家都有,不受空間限制。固定安裝,你在觀影時還可以隨意走動,吃零食,上廁所。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大多數都會支持HDR採用分區控光等技術來提高顯示表現。最大的缺點則是尺寸太小,沉浸感不強。哪怕是很大電視,3米距離觀看82寸電視也就是34°的FOV。

其次是在發燒友中比較普及的投影儀。投影儀具備了前面電視固定安裝,可以隨意活動的優點,而且也適合大家一起觀賞,同時投影不需要靠分區背光就可以實現很好的控光。但是投影儀普遍對於HDR支持不夠全面,顯示機理導致亮度上比不過同等電視產品。另外投影受空間限制。基本上觀影的投影儀都需要暗室或者拉遮光窗簾,對於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同時雖然尺寸變大(大部分家庭都是80~120寸投影),但視場角還是不如Goovis系列產品大。我的家中是3.5米左右距離觀看120寸投影,確實不如Goovis的沉浸感強。

而Goovis為代表的高清頭顯系列首先解決的是大視場角,做到普通家用電視和投影都做不到的程度,其次OLED的顯示屏不需要分區控光就可以實現非常好的顯示效果。當然頭顯類產品目前都不支持HDR,否則一個1600nit亮度的場景在眼鏡中出現,我確實擔心我會瞎……觀看HDR的片子我可能還是會抱著我的MacbookPro16寸吧。

同時頭顯類產品觀影時的私密性特別好,不會打擾到別人。這也是我自己購買頭顯類產品的最大動力。一是不打擾老婆孩子睡覺,二是某些R級片比如《死侍》《金剛狼3》《權利的遊戲》之類的片子確實不適合在孩子面前觀看。

還有就是Goovis的3D效果特別好,雖然現在3D片源不夠多,3D電視已經絕跡,但每年還是有些我喜歡的片子採用3D版。我的投影儀是支持3D的,也購買了更高級的快門同步的眼鏡,但是效果跟頭顯的3D比差別還是挺大的。立體感是一方面,亮度是最大的區別。投影和電影院類似,3D是通過左右眼鏡片控制讓你看到不同的畫面,可能通過偏光技術,可能通過快門技術。但無論哪種技術,都是需要左右眼遮擋住一些信號,損失亮度。而頭顯類產品得益於左右眼本來就是兩塊OLED螢幕,所以可以輕松全亮度實現3D藍光觀看。

當然缺點也是有的,不能分享同看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你可以兩個人一起帶眼鏡,但是還是會有缺乏交流的感覺。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缺點是無法自由活動,吃個零食我都擔心會吃鼻子里面。。。

所以具體選擇什麼觀影設備,完全取決於影片和場合。觀看一些全家樂的片子或者紀錄片之類的,我一定會選擇投影,更愜意更自由,還有與家人的交流。而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欣賞大片或者出差的時候在酒店,我一定會將Goovis的頭顯作為我的首選。

關於辦公和遊戲,我其實用的不多。相比顯示器和電視,Goovis頭顯跟前面描述的一樣,最大的優勢就是大屏和沉浸感,但是對於我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看不見其他東西。尤其我是近視眼,帶Goovis的時候我會不帶眼鏡,靠Goovis自帶的屈光度調節。當我找不到鍵盤的時候,就算我掀起頭顯,我還是看不清桌上的東西,就非常尷尬。遊戲也是類似的情況。這種需要手上不斷有互動的活動,要麼就是習慣盲操,要麼就是眼神好掀起頭顯也能看清,如果滿足這兩點還是可以愜意的享受高清頭顯帶來的沉浸感的。但很可惜這兩樣我都不占。

總結

在眾多VR眼鏡的激烈拼殺下,Goovis通過幾年的時間,探索出一條不同方向的路,目標很明確,就是觀影,辦公,大屏遊戲(非VR),而最新款的G3,更是在這條路上做的更高更快更強。進一步提高了清晰度,視場角,畫面和顏色表現,以及舒適度。個人感覺產品路線比較小眾,但是如果這恰好是你的需求,Goovis G3是一款顯示素質和舒適度都非常不錯的產品。

來源:Chip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