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景山 草藥銀針寫秋春

他是國家首批中醫大學畢業生,一生致力於傳承、創新和發展中醫。他重積累,師從 ” 京城四大名醫 ” 之一施今墨,總結整理出版《施今墨對藥》,填補 1400 多年來藥對配伍專輯的空白 ; 重創新,獨創了針灸對穴理論,發明 ” 無痛進針同步行針法 “;重傳承,收徒不僅傾囊相授針藥相關的醫術,也用醫德影響着弟子們。

” 我是黨培養的首批中醫大學生。” 山西中醫學院第三中醫院教授呂景山今年 84 歲,滿頭銀發,慈眉善目,儒雅和藹,說話慢條斯理。

1956 年,國家開辦 4 所中醫大學。呂景山從山西考入北京中醫學院。從那時起,他在中醫世界一生求索,最終成為針藥結合的大家、第二屆國醫大師。

認真學勤積累,填補藥對配伍空白

首批中醫大學畢業生聽着光鮮,但實際上物質條件很艱苦,呂景山回憶:” 當時沒有桌椅,每人發個小凳子,坐在上面聽課,做筆記都是本子放在腿上,但老師都是從全國抽調來的名老中醫。”1961 年夏天實習,經教務長祝諶予推薦,呂景山開始侍診 ” 京城四大名醫 ” 之一的施今墨,成為關門弟子。

有件事至今難忘:北京六月天,遇到一個病人,前胸後背貼兩塊羊皮,中間纏條腰帶。說是胃疼,當時診斷是消化性潰瘍、胃潰瘍。” 從穿衣着裝來看,我很自信,這個病人肯定是寒證。寒證要用熱藥,我根據溫脾湯、附子理中湯開藥三服。病人吃了,第二次來看,疼是照樣疼,穿的衣服也是照樣多。” 見狀,呂景山改變了醫法,” 疼是經脈不通、血脈瘀滯,不通就要用通的辦法。”開了三服活血化瘀藥。

呂景山 草藥銀針寫秋春

” 正好這個時候,輪到我去施老家學習,我把病情匯報一番,施老加了一味藥——醋煅川軍炭,即大黃,一錢半。病人服藥再來,不疼了。” 時隔多年,呂景山仍激動地說,” 一大堆熱藥里面加了很少的涼藥,就產生了不錯的療效,老醫生高明就高明在這里。”

原來,病人出現了寒熱格拒現象,由大黃充當中介藥,才引一大堆熱藥直達病所,最終藥到病除。這件事對呂景山觸動很大:” 學了 5 年理論,道理都懂,但一實踐就發現書上學的不管用了。中醫的好多學問書上沒寫,或者說書上沒寫的東西還有很多,需要大量總結傳承。”

自此,在跟師學習的一年里,呂景山處處留心,隨身帶個小本,一有感悟就寫寫記記,晚上躺在床上 ” 過電影 “、反復參詳,最後整理出《施今墨臨床常用藥物配伍經驗集》。當時就在同行間翻印傳抄,流傳甚廣。

呂景山常說:” 中醫有幾千年的歷史,著作浩如煙海,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寶貴的東西。傳承好了,就可以再次運用。”

中介藥溝通寒熱的理論,在他分配到山西後,就用到了一個口腔潰瘍病人的治療上。這個病人住院半個月,各種檢查都做了,還搞了細菌培養,結果都是無菌生長。按照西醫觀點,沒有細菌,傷口應該癒合了。但他仍然滿嘴口腔潰瘍,疼得張不開嘴。

呂景山在涼藥基礎上加了一味熱藥——肉桂,用了 3 克。上午拿藥吃了,當天晚上就見了效。疼痛緩解,另兩服藥一吃,不疼了,傷口也慢慢癒合。

呂景山 草藥銀針寫秋春

呂景山勤於實踐,白天出診,晚上回來後就一個人在小書房學習、研究,不斷總結,共收編對藥 370 余對,終成《施今墨對藥》,一舉填補南北朝迄今 1400 多年來藥對配伍專輯的空白,成為中醫方劑學研究的典範。

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的《神農本草經》提及:” 藥有七情……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

呂景山說:”臨證如臨陣,用藥如用兵。對藥就是發揮藥物之間協同為用、互制其短、相互為用的特色,達到增強療效,減少毒、副作用,產生特殊治療效果的目的。施老的對藥表面看是一對一對的藥物,實際上是許多小方和名方的精華,故施老之對藥,名為用藥,實為用方。”

《施今墨對藥》按照藥物功能和主治分為 24 類。每組對藥均按組成、單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常用量、服用法、實證經驗等編排,是中醫的工具書。至今《施今墨對藥》已出 4 版,發行了日文、韓文、繁體字版等 7 個版本,銷量共計 15 萬余冊。

從對藥到對穴,獨創理論勇於創新

呂景山不忘恩師,他常說:” 我的學醫如果有一點成績、有一點進步的話,完全是施老和祝老的教導,這就是傳承的力量。”

” 施老為了傳承醫學,除了整理老祖宗留下的專著,還大量蒐集民間的醫術、經驗。為了蒐集方子,在福建花 200 現大洋,買人家一張方子。”但聊自己,他三言兩語話不多。實際上,受施今墨 ” 對藥 ” 理論的啟發,呂景山在中醫針灸臨床實踐中提出 ” 對穴 ” 理論,後人稱為 ” 呂景山對穴 “。

呂景山 草藥銀針寫秋春

對穴是基於相配兩穴性能上 ” 相輔相成、相反相成、開闔相濟、動靜相隨、升降相承 ” 的有機聯系。目前《呂景山對穴》已再版 4 次,共收集針灸對穴 247 組,治療功能 23 類,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地翻譯出版。國醫大師王世民評價說:” 沒有長期的臨床觀察和經驗積累,是提煉不出穴位性能的,更談不上穴位配對。”

1975 年,呂景山作為首批赴喀麥隆共和國工作組成員援非,遇見一個失語病人,上班時挨了老闆批評,生了大氣,突然不會說話了。當時已經病了半個月,西醫耳鼻喉科也看了,當地的民族醫生也看了,土辦法往咽喉里噴藥,不僅沒起作用,還出現了咳血現象。這才想到找中國醫生,全家坐車 280 多公里找來了。

呂景山對其的診斷是發音功能失調後失語。按中醫理論,把郁結的氣散開,病就好了。兩乳之間有一個膻中穴,是氣的會穴。用一寸針,向膻中穴上下左右幾個方向刺,把郁結之氣散開。前後扎了不到 3 分鍾,病人會說話了。這一會說話,熱鬧就大了。” 中國醫生,神奇般地治好了我的病。”整個醫院都沸騰了,當地媒體紛紛前來采訪。

針刺手法是針灸學的核心技術,呂景山將押手與刺手歸於一手,發明無痛進針法,速度快、痛苦少、得氣快、針感強、後勁大、療效佳。特別獨創的同步行針手法,應補則補,當瀉則瀉,能夠使患者在針灸時更快地得氣,更好地守氣,使氣至病所,病痛迅速緩解。

目前,呂景山在加拿大等地收徒 50 多人。呂景山弟子、香港經絡醫學會執行會長植國滿說,呂景山的對藥對穴在香港非常流行,2009 年在香港大學辦講座,650 多人聆聽 ;2012 年與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辦講座,會場 1000 多人,” 講座從早到晚,沒有人走開的 “。

” 很多疑難在呂老手里變得很容易。”呂景山弟子、香港經絡醫學會首席會長黎小慧博士說,” 呂老去香港講學,全都是干貨,醫案非常好用,癔症患者、情緒症、失語病人等很多疑難,針灸一兩針就有用,很神 !”

不愛名不愛利,傾力傳承醫術醫德

呂景山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在醫學上,他 ” 傳女不傳男 “,沒有別的原因,主要是女兒最吃得了苦。

呂景山 草藥銀針寫秋春

女兒呂玉娥現任山西中醫藥大學第三中醫院針灸二科主任,曾跟父侍診十年,盡得針藥真傳。每週六天,呂玉娥腳步匆匆,輾轉門診、處置室,看一波病人,扎一波針,3 個來回下來,常常從早上忙到下午一兩點鍾。有人說呂玉娥,何必這麼辛苦,讓老爺子給幾個藥方,專治疑難雜症不也能過日子嗎 ? 呂玉娥笑着說:” 父親說得最多的就是,中醫沒有捷徑可走,你要抓緊學習。”

如今耄耋之年,呂景山仍每週三、六出診帶徒講學。呂玉娥也挑起了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的擔子,講授針灸臨床經驗。呂玉娥扎針時,左手小指和無名指夾針,拇指食指持消毒用的棉棒,粗細、長短不一的銀針,在她右手輕快舞動。盡管部位不同,針的粗細、扎得深淺也不同,但幾乎一秒一針,一氣呵成。

有個病人腰椎間盤突出,平時坐不起來。幾秒鍾工夫,呂玉娥已在他的腎俞、大腸俞、秩邊、委中等穴位紮上銀針。針灸四五天後,病人能坐起來了,直誇醫術高明。

呂景山對中醫傳承情有獨鍾。山西有個民間針灸醫生張振暉,比他年長一歲。呂景山對女兒說:” 這是老前輩,水平比我高。” 為了幫張振暉出書,呂景山大過年不休息,不分白天黑夜修改文章,累得心髒病發作,做了搭橋手術,修改後又幫着聯系出版社出版。

湖北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副院長梁鳳霞跟診學習時請教呂景山,有些復雜病症治療效果不錯,但用藥什麼時候停止,怎麼把握愈後不再復發 ? 呂景山講道:” 湯者盪也,湯藥治重症 ; 丸者緩也,丸藥可鞏固 ; 散者散也,散劑可作收尾。”

” 大師就是大師,師古不泥古,不同劑型藥物在不同階段的妙用,讓人豁然開朗。” 梁鳳霞由衷佩服。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洞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