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公布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國家文物局今日(9月24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

河北康保興隆遺址年代距今8500—5200年,是北方地區較早的定居性聚落,距今7700年左右的炭化黍的發現,為中國北方地區粟黍馴化和旱作農業起源提供了重要證據。距今8300—7800年的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是中國沿海地區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考古發現了豐富的海生貝殼、漁獵動物骨骸和陶器、木器等人工製品,是中國海洋文化考古和海洋環境研究的重大突破。

國家文物局公布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銅璧形器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考古確認宮城內最大宮殿建築面積近8000平方米,是迄今發現史前時期最大的夯土建築基址,為中國古代宮室形態的源頭,對推動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中國等重大課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考古工作歷時6年發現,初步勾勒出距今5900—3800年間石家河遺址群聚落格局及其演變過程,進一步揭示了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生產專業化與社會分層化的總體趨勢。石峁遺址周邊石城聚落調查取得新進展,新發現龍山時代石城20餘座,其中府谷寨山石城21座石峁文化墓葬,形制特徵鮮明、器物組合典型、等級區分明顯,彌補了石峁遺址墓地被嚴重盜掘的缺憾,填補了石峁文化研究的空白。

國家文物局公布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虎座雙鷹珮

今年8月國家文物局印發《「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申報管理指南(2020年—2035年)》,重點實施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發展、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關鍵領域考古項目,將以持續、系統的考古工作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

編輯 楊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kknews國家文物局公佈河北康保興隆遺址等5項重要考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