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去過張飛廟多次,最有趣的還是前兩次。第一次是1998年,從湖北宜昌溯江而上,那時的張飛廟在雲陽老縣城對岸的飛鳳山麓。第二次是2003年底,沿重慶順江而下,張飛廟已經搬遷到了雲陽新縣城對面長江南岸磐石鎮龍安村大梁山麓獅子岩下。同一個張飛廟,卻在兩個地方相遇,物是地非,頗是一番感慨。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張飛廟是紀念三國時蜀漢名將張飛的祠廟。相傳,張飛急於為義兄關羽報仇,酒後鞭打部將,反被部將所殺。部將張達、范疆欲將張飛首級獻給東吳孫權,行至雲陽時,得知吳蜀議和,便將頭顱拋入江中。有漁民夜里得張飛託夢,到江中打撈張飛頭顱,意外撈到一罐金子,於是便用此金在長江南岸飛鳳山麓建造了張飛廟。傳說是一種美好的寄託,張飛廟,又名張桓侯祠,始建於蜀漢末年,常遭兵火毀壞,但累毀累建,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國,到如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現存祠廟是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群。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老張飛廟面江背山,依山取勢,座岩臨江,山水園林與廟宇建築渾然一體,相互襯托,廟外黃桷梯道、石橋澗流、深潭藤蘿、臨溪茅亭、峻岩古木等場景,秀美清幽,更有竹林掩映,曲徑通幽,獨具一格。這是一組匠心獨運的古建築群,氣勢宏偉壯麗,主要建築有正殿、旁殿、結義樓、望雲軒、助風閣、杜鵑亭和得月亭,前五座建築為紀念張飛而建,後兩座為紀念杜甫客居此廟而建,是難得的文武合廟,有「巴蜀勝境」之譽。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老張飛廟前150米處的江中,有一東西長200餘米、寬10米的砂岩石樑,俗稱龍脊石,上有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以來170餘字的石刻題記,刻有「大清同治庚午,洪水至此」的150.35米水位線,清同治九年(1870年),洪水將整個張飛廟淹沒,這是最珍貴的水文資料。江中龍脊石常年浸在水中,只有每年正月初七龍脊才現形,但三峽大壩蓄水後,龍脊石已經變成了龍潛石。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新張飛廟搬遷到了大梁山麓獅子岩下,是典型的搬舊如舊、老廟新建的廟宇,與北岸依託背靠磨盤寨麓的雲陽新縣城隔江相望。大梁山氣勢沉雄,如龍逶迤。新張飛廟依山取勢,廟宇巍峨,造型雄偉,佈局嚴謹。沿著碼頭拾階而上,遠遠看見張飛廟的標誌石刻「江上風清」四個大字,字體雄勁秀逸,旁邊還鐫刻有「正氣浩然」、「義氣千秋」的字樣。「江上風清」曾刻在老張飛廟的摩崖上,新址無岩石,只有用鋼筋水泥修建,外面再覆以人造摩崖。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老張飛廟門前,原是潺潺溪流,但新張飛廟被人工河取代,廟前延伸到江邊的石梯由原來的「東進廟」改為「西進廟」,梯道長度500多米,比老廟石梯增加了一倍多。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從售票處進門,是一條通向廟門的石級,山門高高在上,攀登20多級的台階才能進入。那座因杜甫寫下《詠江樓》詩造就的得月亭,茅草蓋頂,正中懸有一口叫靈鍾千古的大鐘,遊客可以在這里敲敲銅鐘。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穿過「歪門邪道」,就進入了張飛廟景區。廟門不同於一般廟宇面北朝南,開在正前方,而是開在側面、斜向西南方向,象徵張飛生前心向蜀漢,死後廟門也正對著成都方向。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進廟門過天井就是聚義樓,嵌有劉備、關羽、張飛塑像,結義台前還嵌有抗日將領孔元良將軍駐軍張飛廟時揮毫讚美張飛的詩文。回觀樓內,結義樓兩側均為字畫廊,數百塊木雕書畫、長卷琳瑯滿目。結義樓正對江心,憑欄遠眺,遊輪如梭,北岸雲陽新城盡收眼底。出結義樓東行,穿過一道圓門就是望雲軒,清雅幽靜,翠竹青棕,山泉流溢,是翼德思念雲長兄的好地方。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走過滿壁石碑字畫的樓廊,沿石階而上便是正殿。正殿雄偉岸然,琉璃作瓦,紅漆染柱,窗柱上雕龍刻字,威武莊嚴,給人以神聖之感。正殿正中懸掛「力扶漢鼎」的匾額,神台安放一尊張飛青銅玻璃鋼彩塑坐像,取代了老張飛廟的泥塑彩繪像,兩側分別置著張飛長坂退敵、怒打督郵、義釋嚴顏、閬中遇害四組雕像。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偏殿即為娘娘殿,安放了張飛娘娘夏侯氏玻璃鋼彩塑青銅雕像,老張飛廟娘娘殿是單獨成殿,里面沒有塑像,據說原有娘娘泥塑像,文革時期遭破壞,此次恢復,當為歷史重現,也讓張飛夫妻倆團圓了。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出正殿、偏殿,有一宋式雙重檐的六角形亭閣,是張飛廟存世最早的明代建築。相傳,張飛的神靈經常保佑過往三峽的舟帆,送順風30里水路,後人便在廟內建一亭閣,上書「助我清風」,故名助風閣。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從助風閣再往東,就是收藏有岳飛所書孔明《前出師表》、《後出師表》石刻的殿宇,後人稱這一石刻為典型的「文章絕世、書法絕世、雕刻絕世」的「三絕」。張飛廟內收藏有360幅石碑摩崖石刻、木刻書畫,217幅木雕,有許多是古今名家的真跡。

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

幾次游張飛廟,感受的是一種濃濃的忠肝義膽的情義,還有就是儒家那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統思想,溯本正源,謀的是一種大一統的江山統一。

來源:kknews義結桃園,力扶漢鼎——兩地同遇一個張飛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