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寫在前面】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與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共同推出「良渚時課」,這是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在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新嘗試,藉助媒體平台,以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收藏和展示的文物為切入點,配合圖片和音頻,從多個側面講述良渚時期的文明成就、社會風貌,展示5000年前良渚人創造的智慧結晶。

從3月18日開始,我們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連載文物故事,每個月更新兩期,歡迎大家關注。

第三課

王之權杖

□王加點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髮帶領伐紂大軍浩浩蕩蕩來到商郊牧野,大戰在即,「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向參戰的將士們發表了決戰前的宣言。這是《尚書·牧誓》里描繪的商周牧野之戰前誓師的場景,周武王左手持的鉞,在早於商周之變近兩千年的良渚社會就已經是核心禮器了。

鉞,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石斧,大致呈梯形,有穿孔,橫向裝柄,最初也是生產工具,後來作為武器使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化的出現,鉞脫離了實用功能,發展成具有一定象徵意義的禮器。崧澤文化時期開始出現玉鉞,到了良渚文化時期,木質的鉞柄也裝飾了玉器,這種玉鉞組合可稱為「豪華型」玉鉞。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反山十四號墓出土玉鉞

良渚博物院玉魂國魄展廳復原了反山十四號墓的埋藏情況,其中就有一件「豪華型」玉鉞。玉鉞呈長梯形,器身上有兩個用於綁縛的鑽孔,繩子穿過鑽孔將玉鉞固定在木質鉞柄上。鉞柄由三部分組成:鉞瑁、鉞鐓和裝飾有玉粒的髹漆木柄。鉞瑁,整體形狀像是一個縱向對摺的冠狀器,良渚人把他們裝飾在頭部的冠飾,加以改造,又裝飾在了鉞柄上;鉞鐓的形狀則像是一個靴子,兩側還各鑽有小孔用於橫向固定;鉞瑁和鉞鐓之間相距70厘米,這也是多數鉞柄的長度;木質鉞柄早已朽爛,考古現場只殘存有裝飾鉞柄的大量玉粒,玉粒上殘留的朱痕表明木質鉞柄上還曾有朱漆裝飾。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反山十四號墓 鉞瑁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反山十六號墓 玉冠狀器 線圖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反山十四號墓 鉞鐓

鉞瑁和鉞鐓是有曾用名的。在反山墓地發掘前,它們與鉞身的關係並不明朗,在發掘報告中被稱為「玉格飾」和「帶槽玉器」。1986年,反山墓地的發掘者們循跡那些殘留的縱向分布的玉粒,第一次復原出了一整套「豪華型」良渚玉鉞,取得了良渚文化玉器田野考古的重大突破。

鉞是作為武器使用的,玉鉞脫離了實用功能,當是軍事權力的象徵。而「豪華型」玉鉞是良渚文化中為數不多能與當時的刻畫符號對上號的器物。江蘇蘇州吳縣澄湖遺址出土的一件黑陶罐上刻畫有「豪華玉鉞」的圖像,這個圖像與後來甲骨文中的「戌」的結構幾乎是一致的,而甲骨文中的「王」字又取自於「戌」。圖像到文字這樣的演變過程,讓我們看到了王權與軍權的聯繫,王權以軍權為依據,並由軍權發展而來,「豪華型」玉鉞應該也是王權的象徵。另外,「神徽」作為良渚社會最重要的信仰符號,在玉鉞上也有體現。反山十二號墓出土的玉鉞上雕刻的神人獸面紋,應是良渚人「王權神授」的表現。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澄湖遺址出土陶罐上刻畫的「豪華型」玉鉞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甲骨文「戌」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甲骨文「王」

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

反山十二號墓出土刻神徽玉鉞

我們用了三期向大家介紹了良渚人的核心禮器——玉琮、玉璧、玉鉞,隨葬這些器物的墓主人是整個良渚社會權力的核心,帶領著良渚先民一步步走向了史前文明的巔峰。接下來,我們將回歸到良渚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去看看這個被玉器表述出來的社會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之上的。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來源:kknews良渚時課|第三課 王之權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