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暢遊宜賓#在秀麗的川南一帶,有一道獨特、奇異的風景,這便是令世人感到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懸棺放置在山勢陡峭,絕壁千仞之處,望之令人驚嘆,歷經數百年,飽受風吹日曬、雨打霜侵仍然不朽,其神秘和奇異之處無不令人遐想萬千。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

清代《珙縣誌》載「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僰人懸棺」是古代懸棺葬的一種,為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常見的一種葬制形式,宜賓市境內的珙縣、興文縣、筠連縣均有分布,早在1956年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僰人懸棺」是宋末至明代(少部分為清早期)的古代崖葬墓群,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其特徵。共保存有懸棺265具,是目前國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置棺高度,一般距離地表10米~50米,最高者達100米。置棺方式,一為木樁式,即在峭壁上鑿孔2~3個,楔入木樁以支托棺木;二是岩墩式,利用峭壁上自然平整的岩石塊放置棺木;三是洞穴式,利用峭壁的自然岩洞放置棺木。

棺木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頭固定。採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屍身,隨葬品置腳下兩側,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鐵器和麻織品,其中麻織品最多,有少量的絲織品。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木樁式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岩墩式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洞穴式

珙縣洛表鎮麻塘壩和蘇麻灣是僰人懸棺最集中的地方,僅在4km長的麻塘壩懸崖絕壁上,現存上萬個棺樁棺孔、數百具懸棺,是世界上懸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數量最多的地區,被譽為「天然懸棺葬的博物館」。

其悠久的歷史,神奇的傳說,神秘的文化,獨特的葬式,耐人尋味,千古難解。

同時,隨棺而作的數百幅岩畫,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岩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牽馬放牧,垂鉤釣魚、舞蹈、球戲、踢毽娛樂。

雖然構圖簡練,線條粗獷,卻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民族風格。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懸棺岩畫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懸棺岩畫

而最遠、最高的當數老鷹岩。14具懸棺懸置在110餘米的峭壁上,為懸棺精華。

而蘇麻灣山勢巍峨,奇岩崢嶸,河水澄澈清瑩,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優美迷人,在距水面50餘米的懸崖峭壁上重重疊疊的放有50具懸棺,並留有大量樁孔,給人以奇異神秘的感受。

古人是如何將幾百上千斤的棺木放到幾十米高的懸崖峭壁上的呢?後人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推斷有吊升、棧升、堆土和漲水四種升棺的方法。

具體到宜賓的懸棺,由於棺木放置普遍較高,歷史上珙縣又無大江大河,學者基本排除了堆土和漲水兩種升棺的方法,在吊升和棧升上做了調查和探索。

吊升法即從山頂藉助於繩索弔掛懸棺到達選定的崖壁或洞穴,棧升法指藉助於棧道修建技術升置懸棺。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吊升法

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

棧升法

那古人為何一定要耗費巨大精力,將棺木放在如此險要的地方呢?從歷史記載來看,這應當是一種追求吉利的風俗。在元代學者李京撰寫的《雲南志略》中曾這樣寫道:「行懸棺葬者,掛得愈高愈吉,以先墜者為吉。」與雲南相鄰的珙縣懸棺同樣置於高處,應該就是同樣的寓意。

來源:宜賓市博物院

來源:kknews三江風物 | 神秘莫測的「僰人懸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