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一直以來關於諸葛亮北伐的目的都是「興復漢室」,這點在諸葛亮的《出師表》當中就有所提及「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但是近年來,關於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又有了新的觀點。這個觀點認為,諸葛亮北伐是「以攻代守」的一種策略。

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那麼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是「興復漢室」還是「以攻代守」。所謂的「以攻代守」指的是戰爭中常被使用的一種謀略手段。其含義,簡單地說就是運用進攻的方式,擊退來犯的敵人,達到守御的目的。明朝時期的唐順之在其編撰的《武編·守》當中就提到了:「凡城內器械已備,守御已得,當出奇用詐,以戰代守,以擊解圍」。 但是從諸葛亮對北伐的精心籌備來看,他的北伐絕對不是簡單的「以攻代守」。

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在劉備託孤之後,諸葛亮為了兌現自己對劉備的諾言,開始了對北伐的精心籌備。諸葛亮第一步是整頓吏治,劉禪即位後,諸葛亮受封為丞相、武鄉侯,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對此,諸葛亮「乃約官職,修法制」、「發教於群下」,以求褒揚忠勤,集思廣益,修明政治,和合臣僚。第二步是修復與東吳的關係,夷陵之戰後,孫劉兩大陣營出現了裂縫,在劉備去世後,為了北伐,諸葛亮只能派鄧芝「聘吳」,藉此修復兩國的關係,建立一個政治、軍事上的聯盟。

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第三步是發展經濟,在劉禪即位後,諸葛亮提出了「務農殖穀,閉關息民」的政策,以此恢復蜀國經濟。第四步是平定內亂。劉備死後,蜀漢「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到了公元225年始親自率軍出征。他採用了馬謖的建議「心戰 」為主,「七縱七擒」終於從根本上解決了蜀國內部的夷漢關係問題。第五步是「治戎講武」,經過數年的努力,蜀國政理內修,盟援外結,「軍資所出,國以富饒」。於是諸葛亮訓練士卒,「整理戎旅,工械技巧,務求其極」。經過了這五步精心準備,諸葛亮才開始了他北伐大計。如此精心籌備,絕非是一個簡簡單單地「以攻代守」的目的。

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除了自身的準備之外,再看下對手的想法。當時的魏國並沒有將蜀國視為主要威脅,在魏國眼中,吳國的威脅來得更大一些。所以魏國的本意是先消滅吳國,也正因如此,魏國才屢屢對吳用兵。公元222年,魏國興兵伐吳,曹丕更是親自到宛督師,可惜魏軍圍攻江陵六個月,仍然不能攻克,無奈之下,才選擇退兵。公元224年,曹丕再次伐吳,這次因為江水突然漲起來,不得已又得退兵。

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在這幾年的時間里,蜀漢政權並未受到魏國的軍事威脅和進攻,此時魏國的注意力在吳國,而不在蜀國。公元228年,諸葛亮「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自己則「身率諸軍攻祁山」,此時的魏國認為「以蜀中唯有劉備,備 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在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的這七年當中,魏國主動伐蜀只有公元230年的一次,而諸葛亮主動攻魏卻達五次。可見當時的魏國根本沒有進攻蜀國的意思,對於蜀國,魏國才是真正的守。

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最關鍵的是,對於北伐諸葛亮是全身心地投入。要知道諸葛亮在蜀國的職位可是丞相。古代的丞相是中央政權的最高行政長官,其職責主要是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務。但是身居丞相之位的諸葛亮自公元227年起,便親率二十萬大軍駐於漢中,並且每次北伐,他都親自組織,親自指揮,直接參與,甚至親臨前線。他身仗旎錐,親統三軍「夙興夜寐」,傾力以赴,直至積勞成疾,病逝於前線軍中。

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

這樣的投入可不是簡單的「以攻代守」,倘若真的是「以攻代守」,諸葛亮就不會本人帶隊,而且戰鬥的規模也沒必要那麼大,可以以簡單的游擊戰為主,通過游擊讓魏國疲於奔命,畢竟蜀國占據了重要關隘,防守的難度可比進攻小。但是不可否認,在魏強蜀弱的情況下,諸葛亮的北伐,確實起到了「以攻代守」的目的。

來源:kknews明知北伐不可為,諸葛亮為何仍要堅持,真的是想以攻代守?